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周冰冰;李玉洁;李琦;杨庆;翁小刚;陈颖;王娅杰;郭琰;刘栩岑;巩仔鹏;阚晓溪;张瑞杰;朱晓新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一直是血管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炎症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而与炎症发生关系紧切的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近几年随着对 As炎症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巨噬细胞极化分型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在不同环境影响下,巨噬细胞可分为 M1型和 M2型,一般认为 M1型(经典活化型)为促炎亚型,分泌促炎因子,因此促进 As 的进展;而 M2型(替代活化型)为抑炎亚型,可以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其有可能延缓As发展进程。该文就巨噬细胞的极化分型,以及在 As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等予以综述,并展望中药在防治As中的机制。

  • 针刺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作者:张思依;胡霞;唐宏图

    目的:观察穴位与非穴位针刺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C 57 BL/6小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40只给予持续高脂饮食造模16周,将3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非穴位组、穴位组,每组10只,继续给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正常组继续给予普通饲料喂养8周.自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穴位组小鼠针刺"关元""足三里""胃脘下俞",非穴位组针刺尾部2个非穴位,每日1次,每次针刺15 min,连续治疗8周.于造模成功后及末次治疗后第2天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眼眶采血,检测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形态,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小鼠附睾白色脂肪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esis,iNOS)和CD 206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IHC)检测附睾白色脂肪组织中iNOS和CD 206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非穴位组、穴位组小鼠在喂养第16周和第24周时体质量均明显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小鼠在第24周时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TC明显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非穴位组TC明显降低(P<0.05),穴位组TG、TC明显降低(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非穴位组小鼠脂肪组织中MCP-1、TNF-α、IL-6、iNOS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IL-10、CD 206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脂肪组织中MCP-1、TNF-α、IL-6、iNOS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IL-10、CD 206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HE染色可见:正常组脂肪组织呈蜂窝状结构,由大量单泡脂肪细胞构成,脂肪细胞呈多边形或圆形,呈空泡状;模型组脂肪细胞明显增大且脂肪细胞大小不规则,细胞间隙变大;穴位组脂肪细胞变小,细胞间隙变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非穴位组小鼠脂肪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CD20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脂肪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CD206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针刺"关元""足三里""胃脘下俞"穴可通过影响白色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极化改善肥胖小鼠脂肪炎性反应.

  • 巨噬细胞极化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信号通路研究

    作者:郭兆娟;翟华强;王宁宁;戴莹;李丝雨;刘国秀;李宁宁

    巨噬细胞是一类具有多能性和可塑性的免疫细胞群体,在体内外不同的微环境作用下,可分化成不同的表型.在IPF发展过程中主要有AM与IM 2类,二者在不同发病阶段向不同细胞表型极化,其极化表型包括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在肺纤维化炎症早期,M1型比例的升高有利于清除病原微生物,推进炎症的进展;在纤维化后期,M2型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可以抑制炎性反应,同时可以促进纤维化的降解.在IPF中,M1,M2极化机制与TGF-β1/Smad关系密切,其中极化通路TGF-β1/Smad在肝纤维化、肾纤维化、心肌纤维化、瘢痕、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阻断Smad3,4对TGF-β1的信号传导有利于抑制AM的极化,进而有助于抑制IPF进展.

  • lincRNA-cox2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作者:黄自坤;姚芳苡;罗清;叶建青;邓桢;呙阳;江红;李俊明

    目的:观察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不同极化状态下lincRNA-cox2表达变化,初步探讨lincRNA-cox2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以IFN-γ/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诱导M1型极化,IL-4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M2型极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各组细胞lincRNA-cox2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针对 lincRNA-cox2基因的 siRNA 及无关序列,脂质体转染RAW264.7细胞,48 h后分别加入IFN-γ/LPS或IL-4继续诱导M1/M2型巨噬细胞,采用酶联免疫试验( 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2及IL-10的分泌量;RT-PCR检测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iNOS、TNF-α、Arg-1、Fizz1的表达。将lincRNA-cox2-siRNA转染M1型巨噬细胞,检测其对M1极化表型的影响。结果 RT-PCR结果显示,M1型巨噬细胞的lincRNA-cox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极化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与对照组相比,lincRNA-cox2-siRNA转染RAW264.7细胞后,经IFN-γ/LPS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中IL-12分泌降低, iNOS和TNF-α表达下降;而经IL-4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L-10产生增加, Arg-1和Fizz1表达升高。 lincRNA-cox2-siRNA转染M1型巨噬细胞后,IL-12分泌降低,IL-10产生增加,其特点向M2样巨噬细胞转换。结论 lincRNA-cox2参与调控小鼠巨噬细胞的极化,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

  • 巨噬细胞极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袁锋;尚茹茹;张锦;温婷;李爱萍;刘晓红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大中动脉壁的慢性炎症疾病,巨噬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病变中初始巨噬细胞在微环境极化因子的诱导下,改变自身表型和功能,极化为经典 M1、替代 M2型 Mφ,两个表型及功能不同的巨噬细胞的相对比例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消退。下面就动脉粥样硬化中巨噬细胞极化、极化调节及二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寻找新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 巨噬细胞对小鼠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麦维利;陈琦琪;杨晓宇;曹颖;朱镠娈;李蕊;闫杰

    目的 探讨不同极化方向巨噬细胞对小鼠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内构建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和橄榄油对照组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极化方向巨噬细胞在两组小鼠肝脏中的比例.体外诱导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M0、M1、M2巨噬细胞),分别收集上清与活化的LX-2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法、Caspase-3/7活性检测、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LX-2细胞的凋亡.结果 CCl4组小鼠肝脏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10.86,P<0.0001),其中M1、M2巨噬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62、5.28,P值分别为0.0036、0.0007).与M0和M2巨噬细胞共培养组相比,M1巨噬细胞上清可显著抑制LX-2细胞的增殖、诱导LX-2细胞的凋亡、增加Caspase-3/7酶活性并上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均<0.05).此外,M1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0和M2巨噬细胞(t值分别为17.15、17.20,P均<0.0001).TRAIL重组蛋白可显著抑制活化的LX-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增强Caspase-3/7酶活性并诱导Bax表达上调.结论 M1巨噬细胞通过表达TRAIL促进小鼠活化的HSC凋亡.

  • 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对高糖慢性炎症损伤的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影响

    作者:靳丽媛;邓子辉;张金英;杨晨;司艺玲;陈光辉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上清对高糖、炎症环境中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及联合利用高浓度葡萄糖(33 mmol/L)、脂多糖(LPS;1 μg/ml)体外处理大鼠腹腔巨噬细胞12 h.依据是否采用MSCs干预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考察各损伤条件下两组巨噬细胞表型的差异.MSCs干预方法为加入MSCs上清0.5 ml,培养48 h.结果 在各非干预组中,与正常条件下相比,各损伤条件下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M1/M2值和IL-6水平均显著增高,而M2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0和PGE2水平均显著降低.MSCs干预后,在LPS和高糖+LPS的损伤条件下,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和M1/M2值均显著降低,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均增加,ELISA结果也显示,在各损伤条件下,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IL-6水平均显著降低,而IL-10和PGE2的水平均显著增加.结论 高糖及慢性炎症因素叠加可加剧巨噬细胞向M1促炎表型极化及炎症因子的分泌,MSCs上清作用于损伤的巨噬细胞,促使其向M2抗炎表型极化,同时使炎症因子分泌减少,抗炎因子分泌增多.

  • 巨噬细胞极化在眼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王静怡;龙琴

    在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巨噬细胞及炎性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在微环境信号的作用下,巨噬细胞可极化为产生不同细胞因子、受体表达、效应功能的M1、M2型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具有多能性和异质性,其功能和表型可以在不同的微环境信号下动态转换,从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极化在角膜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可塑性为其成为治疗靶点提供可能.

  • 低氧预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观察

    作者:佟川;李瑞生;郝好杰;遆冬冬;刘杰杰;董亮;赵亚力;臧丽;母义明

    目的 探讨低氧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取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别将细胞置入常氧(氧浓度21%)和低氧(氧浓度5%)条件下培养,通过细胞成脂、成骨分化诱导观察其多向分化能力,Live/death染色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其细胞因子蛋白含量.利用Transwell将常氧和低氧培养的hUC-MSCs与脂多糖(IPS)刺激后的巨噬细胞(THP-1)共培养,免疫荧光检测THP-1的极化情况,ELISA检测THP-1分泌炎症因子以及抗炎因子的情况.结果 低氧条件下培养的hUC-MSCs具有成脂、成骨的多向分化潜能;Live/death染色结果显示常氧和低氧培养下的hUC MSCs均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低氧条件下培养的hUC-MSCs中前列腺素E2(PGE2)、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常氧培养的hUC-MSCs;低氧条件下培养的hUC-MSCs可促进THP-1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同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明显降低,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低氧培养的hUC-MSCs可促使THP-1 向M2巨噬细胞转化,提高其抗炎能力.

  • 巨噬细胞表型极化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和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靳丽媛;司艺玲;陈光辉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巨噬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在DCM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的两种主要亚型—经典活化的M1型和选择活化的M2型,在炎症疾病中起到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机体炎症的程度及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直接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并通过特定的信号通路及分子进行极化.DCM发生时,处于动态平衡的巨噬细胞M1/M2被打破,M1/M2比例失衡,M1促炎巨噬细胞不断增多加重炎症疾病的进展,因此有效干预巨噬细胞M2型极化使M1/M2处于平衡状态有利于促进炎症消退及组织修复,可能促进炎症的心肌细胞及内皮细胞修复.针对巨噬细胞极化分子机制的新型治疗措施有利于预防DCM的发生发展,阻止甚至逆转心功能恶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巨噬细胞极化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及心肌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寻找DCM治疗新的靶点.

  • 低剂量地西他滨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

    作者:高杰清;张琪;尹雅琪;母义明;郝好杰;彭彦平

    目的 探讨低剂量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提取小鼠骨髓巨噬细胞,CCK-8检测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静息状态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将巨噬细胞分对照(Con)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地西他滨组,分别接受PBS、脂多糖和地西他滨处理,qRT-PCR法检测炎症相关因子及巨噬细胞亚型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改变、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变化.结果 地西他滨不影响巨噬细胞的生长增殖;与LPS组相比,地西他滨处理后巨噬细胞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其中IL-6、CXCL10下降多,分别下降了99%和98%;抑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均<0.05),其中IL-4升高幅度大达3倍;Westermblot结果显示,地西他滨处理后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iNOS表达下降72%(1.4 vs 0.4,P=0.00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Arg-1表达增加1.8倍(0.5 vs 0.9,P=0.01).结论 地西他滨可促使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抑制炎症发生.

  • 补肾活血颗粒对去卵巢小鼠心脏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

    作者:贾承明;马静;陈昌波;曹亮;李颖琪;吴雷涛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颗粒是否能够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 1/M2极化治疗去卵巢小鼠心脏微血管病变.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PF级8周龄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制备去卵巢小鼠模型8周后,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颗粒(含生药6 g/mL),灌胃8周,1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8周,1次/d.通过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补肾活血颗粒对心脏组织结构、超氧阴离子、CD31、CD68和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脏组织中IL-1β mRNA、TNF-α mRNA、超氧阴离子、CD68表达明显增加(P<0.05),CD31、IL-10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心脏组织中IL-1βmRNA、TNF-α mRNA、超氧阴离子明显降低(P<0.05),CD31、IL-10 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但两组CD68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颗粒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化治疗去卵巢小鼠心脏微血管病变.

  • 二氧化硅通过激活线粒体和死亡受体途径介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和极化的机制研究

    作者:符蓉;徐忠伟;高宏生;姚三巧;杨震

    [目的]研究二氧化硅(Silica,SiO2)粉尘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和极化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对照组和不同浓度SiO2粉尘悬液染尘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终选取0、50、100、200 μg/ml 4个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以0 μg/ml浓度组为对照组;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分子CD11b和CD86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免疫应答相关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肿瘤坏死因子α、Bax、Bcl-2、Caspase 8、p38、p-p38、ERK、p-ERK、NF-κB蛋白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iO2粉尘可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活力,呈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SiO2粉尘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SiO2可引起巨噬细胞周期S期阻滞(P<0.05);巨噬细胞极化标志分子CD11b+CD86+的比例由3.28%上升到20.3% (P<0.05);与对照组相比,染尘组细胞iNOS、Bax、TNF-α、Caspase 8、p-p38、p-ERK、NF-κB蛋白表达升高,而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SiO2粉尘可通过线粒体和死亡受体途径介导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同时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由M0向M1极化.

  • 枸杞多糖通过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抗胰腺癌的研究

    作者:杨青;白光;王巍;包翠芬;翟振华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通过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成一型巨噬细胞(M1)抗小鼠胰腺癌细胞LTPA的功效。方法构建小鼠CB-17SCID皮下LTPA成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模型组(10只)及LBP治疗组(10只),LBP治疗组每日10 mg/kg LBP灌胃,荷瘤模型组每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将含有相同数量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不同LBP浓度的实验组和对照组,MTT法检测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中Raw264.7的光密度(OD)值;ELISA法检测LBP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中Raw264.7分泌白细胞介素(IL)-12及IL-10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LBP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中Raw264.7表面蛋白CD16/32及CD206的水平。小鼠荷瘤3周后剖瘤称质量并计算瘤体体积,检测LBP对皮下肿瘤生长的影响,HE染色和KI-67免疫组化法检测LBP对瘤组织镜下的改变及对LTPA增殖的影响。结果100 mg/L LBP对Raw264.7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P<0.01),并使Raw264.7高表达CD16/32,低表达CD206;高分泌IL-12、低分泌IL-10。LBP治疗组瘤块质量、体积及KI-67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荷瘤模型组(P<0.01),镜下肿瘤坏死区范围明显大于荷瘤模型组。结论 LBP能够通过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成M1状态达到抗LTPA的作用。

  • MSCs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维持TBI后免疫稳态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超;李晓红;张赛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当前细胞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还能够调节颅脑创伤(TBI)后组织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继发于单纯机械损伤的神经炎症是引起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的重要因素,即使在颅内压恢复正常后,炎症反应仍持续造成神经细胞坏死。创伤后的炎症环境严重影响TBI患者的长期预后及行为功能恢复。MSCs通过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如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蛋白(TSG-6)、白细胞介素(IL)-1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调节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特性,使其向抗炎型M2细胞极化,减少促炎因子释放,限制其对下游效应细胞的激活,维持颅内免疫环境稳定。同时,MSCs在一定条件下促进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向M1细胞极化,激活组织修复和再生。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形成的免疫微环境也影响MSCs的存活和功能发挥,两者相互影响,为临床治疗TBI继发炎症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养心氏对巨噬细胞极化及活化的调节

    作者:侯亮;路英进;丁彦春

    目的:以人单核细胞株 THP 1细胞为基础,观察养心氏对 THP 1源性巨噬细胞极化和活化的影响,为养心氏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10 mg/L,25 mg/L和50 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刺激THP 1源性巨噬细胞24 h,以空白为对照组,用 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 1)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浓度,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 CD16及 CD68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养心氏(10 mg/L,50 mg/L和100 mg/L)预处理THP 1源性巨噬细胞12 h,再用50 mg/L的 ox LDL刺激 THP 1源性巨噬细胞24 h,检测上清液中 MIF、MCP 1的浓度以及 CD16及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 ox LDL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 THP 1源性巨噬细胞分泌 MCP 1和 MIF,其中50 mg/L 组表达高,MCP 1(29.30±1.48)pg/mL,对照组为(5.71±1.94)pg/mL;MIF(18.67±0.15)ng/mL,对照组为(4.61±0.40)ng/mL(P<0.01)。ox LDL能改变巨噬细胞表面抗原 CD16、CD68的表达,50 mg/L组能显著下调 CD16、CD68的表达(CD16:26.9 vs对照组29.8;CD68:22.3 vs对照组25.2)。养心氏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 ox LDL所致的 THP 1源性巨噬细胞分泌 MCP 1和 MIF,随着养心氏刺激浓度的增加,MCP 1和 MIF的分泌减少。结论养心氏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炎性活化,抑制巨噬细胞向促炎表型转化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 巨噬细胞极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孟董超;王东;宋娟;卢彦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常见和基本的病理改变,而炎性反应是其关键的病理环节之一,贯穿其发生、发展整个过程,并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在AS过程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改变是炎症调控的关键机制,直接影响AS的进程.本文重点就AS发展过程中的炎症机制、M1/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对AS炎症的影响及中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治疗AS做逐一阐述,为调节炎症反应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研究方向.

  • 地西他滨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高杰清;薛静;程愈;张琪;母义明;王莹

    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减轻胰岛素抵抗相关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高脂喂养12周,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FD组)、地西他滨处理组(DAC组),另选正常饲料饲养的小鼠作为对照组(NC组).腹腔注射地西他滨或PBS后,每日监测体重,于治疗后第14天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试验和胰岛素耐量试验,附睾脂肪组织行HE染色,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脂肪组织炎症相关因子以及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地西他滨处理后,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下降(P<0.01),糖耐量明显改善(P<0.01),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显著提高(P<0.01).PCR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地西他滨处理后,脂肪组织促炎因子MCP-1、IL-1β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抑炎因子IL-4、IL-10的表达明显上调(P <0.05);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iNOS、CD11c的表达明显下调,分别降低了31.89%、24.07% (P <0.0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Arg-1和CD206表达分别上调了28.97%、144.44% (P <0.01).结论 地西他滨可以显著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考虑与调节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表型、减轻慢性炎症状态有关.

  • 力学拉伸对巨噬细胞极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咪咪;褚耿磊;黄迎康;李斌;施勤

    目的:探讨力学拉伸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对Raw264.7细胞施加5%幅度力学拉伸,活/死细胞染色检测拉伸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及RT-PCR检测拉伸对细胞表面标志物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5%幅度的细胞拉伸并不会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造成影响,但Raw264.7细胞表面M1极化分子CD86的表达显著减少,M2极化分子CD206的表达显著增加,CD86/CD206的比例下降;同时抗炎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此外,5%幅度拉伸降低了NF-κB信号通路中NIK和Pi-P65蛋白的表达量.结论:5%幅度的细胞拉伸抑制了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Raw264.7细胞向M2方向极化.

  • 小鼠ANA-1巨噬细胞不同极化状态下补体组分mRNA动态分析

    作者:袁梦娇;商正玲;马亚萍;吴家红

    目的:观察小鼠ANA-1巨噬细胞不同极化状态下补体相关组分的mRNA动态变化。方法:分别以LPS (1μg/ml)、IL-4(20 ng/ml)体外刺激小鼠ANA-1细胞,于刺激后3、8、12及24 h时间点收获细胞,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β、CCL2、Arg-1的表达,判断细胞极化情况,检测胞内C3、CfB、CRIg、C1q补体分子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细胞极化情况:刺激3 h后LPS组IL-1β、CCL2的mRNA表达上调,12 h达高峰(2-△△Ct分别为297.0±31.0和19.9±3.3);在IL-4组中以Arg-1mRNA表达上调显著,于24 h达高峰(2-△△Ct:27.3±9.1),提示LPS组细胞向M1方向极化, IL-4组向M2方向极化。细胞内补体mRNA的动态:两极化组的相应补体组分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C1q、C3在M2极化组刺激8 h后显著上调,刺激12 h时达高峰(2-△△Ct分别为94.9±12.9和11.3±2.4);CfB因子在M1极化组中显著上调,以刺激12 h表达上调达高峰(2-△△Ct为61.4±6.2);CRIg在两组中均在24 h时表达上调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PS/IL-4刺激3 h后,ANA-1细胞分别向M1、M2方向极化;不同补体组分mRNA的表达在两组中均上调但表达谱不同,其中C1q、C3和CRIg在M2极化组中上调更为显著,而CfB因子在M1极化组中显著上调;除CRIg外,C1q、C3及CfB因子均在刺激12 h时上调达高峰,上述结果提示补体组分的变化可能与极化的巨噬细胞功能有关。

7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