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性黄斑变性:年龄越大,危险越高

    作者:张世杰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视力,生活质量就无从谈起.老年性黄斑变性就是一种对视力产生严重影响的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简称AM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眼病,是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 叶黄素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汪明芳;林晓明

    叶黄素为类胡萝卜素之一,在人体内不能转化为维生素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黄素,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共同构成视网膜黄斑色素,是黄斑区唯一存在的两种类胡萝卜色素,能降低视网膜光损伤的程度.叶黄素对视网膜的保护机制主要为:(1)蓝光过滤器的作用,叶黄素时光损伤作用大的蓝光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2)抗氧化作用;叶黄素可以灭活单线态氧和捕获活性氧自由基.

  • 增视明目汤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邓杰

    目的 观察增视明目汤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部确诊为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60只眼.治疗组:予增视明目汤内服;空白组:予叶黄素软胶囊、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后视力、中医证候情况.结果 治疗组视力总有效率63%,优于对照组的40%(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6%,优于对照组的53%(P<0.01).结论 增视明目汤能改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症状,提高视力,疗效显著.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邱亚楠;金明

    目的 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AMD患者证候与眼底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 收集AMD患者84例(127服),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病史、症状和舌脉等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做矫正视力、眼底检查、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等检查.结果 84例AMD患者中,从事文案工作者占75.00%;每日近用眼时间>14h者占92.86%,>8 h者占36.90%.84例AMD患者中,患高血压者占32.14%,患糖尿病者占22.62%,患高血脂者占25.00%,患冠心病者占20.24%,患颈椎病者占20.24%.AMD患者中,中医辨证以脾气虚弱与肝肾不足为主,其中脾气不足、脾失健运型占32.14%,肝肾不足占67.86%;肝肾不足证中伴瘀血阻络者占11.9%,伴痰湿上扰者占16.67%,伴痰瘀互结者占39.29%.结论 长期从事文案工作者易发生AMD,或可促进AMD的发展:病史调查未显示某种疾病与AMD发病规律有相关性;证候调查显示脾气虚弱和肝肾不足为常见证型.

  •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中成药及西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蔡峰;郑光;郭洪涛;姜森;谭勇;杨静;张弛;张志华;吕爱平

    目的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成药及西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用药规律.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用药规律.结果 丹参注射液、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口服液、杞菊地黄丸、血栓通注射液等依次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高频中成药;曲安奈德、维生素E、维生素C、丝裂霉素、吲哚菁绿、胱氨酸等依次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高频西药;三七片、杞菊地黄口服液和维生素E、烟酸分别是联用时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 文本挖掘能够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用药规律,获得的结果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及西药提供了客观依据.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卫平;汤君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特征性改变是玻璃膜疣(drusen) 形成和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确切发病机制不清,衰老、营养失衡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病.目前相关学者对AMD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AMD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 虚、痰、瘀与AMD黄斑厚度关系的理论探索

    作者:李丽英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e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与增龄相关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AMD的患病率也不断上升,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可能与老化与代谢失调、微循环障碍、光损伤与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分子生物学改变、遗传与基因等有关.现代医学对AMD的治疗还缺乏特效的手段,从祖国医学角度分析AMD的病因病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 叶黄素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立营;刘维佳;寇秋爱;周佩云;李跃虹;李明喜;崔坤敏;葛文津

    目的:观察叶黄素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观察83例患者服食叶黄素咀嚼片前后137只眼睛视力、眼底黄斑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1眼,有效31眼,无效32眼,总有效率56.76%;对照组显效0眼,有效19眼,无效44眼,总有效率30.16%.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叶黄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表现及视力有一定改善作用.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姚慧敏

    通过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患者的年龄、吸烟、饮食、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反应、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目前治疗方法有光动力学疗法、放射治疗、激光光凝、黄斑下手术、经瞳孔温热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抗氧化剂、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中药治疗等.通过对近年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中药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具有一定优势.

  • 论吸烟人群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药干预

    作者:安娜;翟煦;庄曾渊;梁丽娜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黄斑区的老年性退行性病变,吸烟是导致AMD发病的强环境因素,且影响其进展.中医认为,AMD以阴虚为本,烟雾属火热秽浊之邪,从病因病机上吸烟与AMD具有相关性.治疗上,可在分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滋阴降火法.另外,吸烟人群AMD与戒烟后产生戒断综合征的机制可能均与氧化应激有关,为中药干预吸烟人群AMD提供了作用靶点.文章从中医理论探讨吸烟导致AMD发生发展的病机、辨证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防盲治盲.

  • 彭清华辨治黄斑囊样水肿经验

    作者:李萍;彭俊;周亚莎;刘家琪;彭清华

    文章介绍了彭清华教授多年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经验,用益气健脾、活血利水的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泛证;用理气解郁、活血利水的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水停证;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的真武汤加减治疗阳虚血瘀水停证;用理气养阴、活血利水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眼内手术及激光手术;用养阴活血、利水明目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彭教授在处方用药中常加用活血利水药物,多重用车前子利水明目之功,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 健脾祛瘀法对血脂异常ApoE基因缺失小鼠视网膜RPE黑色素和脂褐素的影响

    作者:王毅;李娟;李进辉;李罗翔;曾庆华

    目的:观察健脾祛瘀法对血脂异常ApoE基因缺失(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ApoE-/-)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黑色素和脂褐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只2月龄ApoE-/-小鼠分为普食组、高脂组、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喂养5个月后检测其血浆总胆固醇(total plasma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浆甘油三酯(plasma triglyceride,TG)含量,银氨液浸染法和醛品红法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形态结构,并半定量检测RPE细胞内黑色素和脂褐素含量及计算其黑色素/脂褐素比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黑色素、脂褐素、黑色素/脂褐素比值与TC、LDL、TG相关性.结果:TC、TG和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比7月龄ApoE-/-高脂组明显降低(P <0.001),LDL和7月龄ApoE-/-高、中治疗组小鼠比7月龄ApoE-/-高脂组明显降低(P <0.001),7月龄ApoE-/-低剂量治疗组比7月龄A poE-/-高脂组降低(P>0.05).光镜下,7月龄ApoE-/-高脂组和7月龄ApoE-/--普食组小鼠RPE排列紊乱、细胞萎缩,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视网膜RPE排列较整齐、细胞萎缩减轻.半定量检测结果,与7月龄ApoE-/-高脂组比,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视网膜RPE细胞内黑色素含量明显增多(P <0.001),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视网膜RPE细胞内脂褐素含量明显降低(P<0.001),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视网膜RPE细胞内黑色素/脂褐素比值明显增多(P <0.001).采用逐步引入-剔除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黑色素含量与TC、LDL、TG呈负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黑色素含量=1837732.32-63225.96×胆固醇,脂褐素含量与TC、TG呈正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脂褐素含量=418363.52+ 139394.42×胆固醇,黑色素/脂褐素比值与TC、TG呈负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黑色素/脂褐素=2.057-0.127×胆固醇.结论:健脾祛瘀法可通过降低血脂异常ApoE-/-小鼠高脂血症,改善RPE形态结构,提高视网膜RPE黑色素含量,降低RPE脂褐素含量,增强视网膜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挥治疗作用.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龚雁;廖燕红;郭晓红;陈安颖;陈侃;倪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致盲的第四大因素,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高,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近年来,中医学与西医学对本病的诊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治疗以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刺治疗等为主;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以激光光凝治疗、光动力学疗法、手术治疗、皮质激素类药物、抗VEGF药物、抗氧化性营养素及基因治疗等为主,故对中西医治疗本病的目前常用临床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及展望,以期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白内障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秋龙

    目的 观察白内障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对此病的治疗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9年11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98例14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70眼和观察组49例72眼.全部患者均行白内障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锌片140mg、醋酸泼尼松片10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ml离子导入,2次/d.7d为-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16眼,有效35眼,无效19眼,总有效率72.86%;观察组患者显效21眼,有效43眼,无效8眼,总有效率88.8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后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离子导人治疗向内障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杞灵颗粒对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作者:安娜;庄曾渊;梁丽娜;陈强;侯乐

    目的 探讨杞灵颗粒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予0.8%氢醌饮食饲养5个月建立小鼠AM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杞灵低剂量组、杞灵中剂量组、杞灵高剂量组和叶黄素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杞灵颗粒干浸膏3.75、7.5和15 g/kg,叶黄素片水溶液0.18 g/kg灌胃),每组17只.予灌胃治疗,同时18只小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病理形态,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Bruch膜-脉络膜超微结构,RPE细胞凋亡率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表达,以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14天时,杞灵高、中、低剂量组和叶黄素组对RPE细胞数量有保护作用(P<0.05或P<0.01);28天时,杞灵低、中剂量组和叶黄素组对RPE细胞数量有明显保护作用(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模型组和叶黄素组RPE细胞内出现空泡样改变,玻璃膜(Bruch膜)比正常组厚,外胶原层见层状沉积物.杞灵中剂量组超微结构基本正常.TUNEL检测示,与模型组比较,14天时杞灵低、中剂量组和叶黄素组及28天时杞灵中剂量组和叶黄素组对RPE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8-OHdG免疫荧光法发现,与模型组比较,14天时,杞灵低、中剂量组和叶黄素组对RPE细胞DNA有显著保护作用(P <0.05或P<0.01);28天时,杞灵低、中剂量组有保护作用(P<0.05或P<0.01).造模后14天和28天,杞灵中剂量组T-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P<0.05),而在保护GSH-PX活性方面,仅28天时叶黄素组GSH-P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 结论 杞灵颗粒可减轻AMD模型小鼠RPE-Bruch膜-脉络膜的损伤,降低RPE细胞的凋亡率,可能是其治疗AMD作用机制之一.

  • 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抗氧化应激的重要分子

    作者:曾建平;罗玉萍;李思光

    慢性氧化应激与许多视网膜病变相关疾病发生相关.氧化应激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胞内蛋白质、脂质、DNA以及细胞器损伤,导致RPE功能紊乱.目前,RPE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过程尚不清楚.近研究发现,一些重要的分子伴侣、转录因子以及micmRNAs参与了RPE抗氧化应激过程的调控,这些发现为视网膜病变相关疾病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思路.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的研究

    作者:孟林;李光辉;唐娜;龚渭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AMD患者治疗前后的CDFI结果做比较分析.所有病例经荧光血管造影(FA)证实.结果:CDFI显示治疗前后盘状隆起直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前病灶之新生血管血流于术后消失,与FA的结果完全符合(6/6).结论:CDFI评价AMD新生血管有无封闭可靠性高,是一种无创、可重复及经济的影像检查方法.

  • 经瞳孔温热疗法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的初步观察

    作者:李昂;陈蕾;温晓霞;柳力敏;刘哲丽

    目的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临床疗效. 方法使用 IRIS 810 nm半导体激光对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RMD)14例 15只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3例 14只眼、外伤、高度近视 2例 3只眼典型 CNV病人进行治疗,根据病灶确定光斑直径 (0.5、 0.8、 1.2、 2.0和 3.0 mm),照射时间为 60 s,输出功率 100~ 350 mW,以照射区无可见的颜色变化至颜色轻度发灰为准. 结果 ARMD组:术后 2只眼 (占 13.3% )视力提高, 11只眼 (占 73.3% )视力不变; 7只眼 (占 46.7%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渗出减少.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组:术后 5只眼 (占 35.7% )视力提高 ,8只眼 (占 57.2% )视力不变;所有眼术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均见渗出减少.其他原因引起的 CNV组:治疗后 2只眼视力提高, 1只眼视力不变; 3只眼 FFA示眼底渗出均减少. 结论经瞳孔温热疗法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 CNV的新方法,它的近期治疗效率高,并发症少,其优越性需进一步证实.

  • 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红;宋艳萍;闫明;黄晓莉;叶娅;丁琴

    目的 观察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8月,临床确诊为干性AMD患者12例1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病变区均行全黄斑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光斑直径200 μm,激光光凝时间0.1s+间歇时间1.9s.光凝后随访12个月,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1、3、6、9和12个月的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将BCVA检测结果转换为小分边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同时记录黄斑部患眼(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高度的改变.并观察眼底玻璃膜疣变化.结果 治疗前平均logMAR BCVA为0.30±0.09,PED高度为(336.3±86.6)μm;治疗后1、3、6、9和12个月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29 ±0.1、0.29±0.1、0.30±0.1,0.31 ±0.1、0.32±0.1;平均PED高度分别为(322.0 ± 83.2) μm、(249.8±56.9) μm、(205.9±69.1)μm、(160.3±103.8) μm、(137.6±132.7) μm.治疗前与治疗后1、3、6、9和12个月的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均无明显提高;PED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D高度明显降低.开始治疗后12个月,治疗眼玻璃膜疣数目明显较治疗前减少,未发现新的玻璃膜疣产生.12例12只眼中,视力下降2例,视力无明显改变10例;PED高度改变不明显2例,PED高度升高1例,PED高度明显下降9例.12只眼均重复微脉冲激光治疗.重复治疗2、3、4次的例数分别为2只眼、8只眼、2只眼.结论 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能有效治疗干性AMD,使患者视力维持在较好水平,消退玻璃膜疣,并降低PED高度,可重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光动力作用与微循环损伤效应(二)

    作者:张丽;刘凡光;顾瑛

    自Dougherty等[1-3]首次报道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恶性肿瘤以来,因其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和作用强度的可控性在临床上受到普遍的重视.通过对治疗区瘤体的观察,发现光动力作用所致的微血管损坏效应甚为明显[4-6],这种现象启发人们将PDT用于良性血管增生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PDT基础研究的不断进展,对光动力作用的微血管效应认识进一步深入,PDT的适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肿瘤性疾病,而广泛应用于多种良性增生性疾病,如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治疗中,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同时对于PD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增生性瘢痕等其他增生性疾病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就光动力-微循环效应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598 条记录 1/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