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首乌甙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曾郁敏;顾立刚;王;琦;龚树生

    白首乌甙(AK)作用于体外传代培养的KB细胞,应用MTT法证实AK对KB细胞有杀伤作用,且有药物剂量-时间依赖效应;形态学观察可见50μg/ml浓度作用72h可诱导KB细胞出现核固缩等早期凋亡现象,经流式细胞仪测定表明药物作用72h可出现凋亡峰,凋亡百分率为41.9%,并将KB细胞周期阻滞于G 0/G1期.结论:AK抗肿瘤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 白首乌甙 肿瘤抑制
  • 雷帕霉素在免疫抑制和肿瘤抑制中的双重作用

    作者:米蕊芳;张宏冰

    雷帕霉素(rapamycin)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免疫抑制剂,它在肿瘤治疗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雷帕霉素(rapa-mycin)与FKBP12结合,形成Rapamycin-FKBP12复合物,这一复合物抑制mTOR的活性,进一步抑制mTOR下游的一系列分子的合成或功能.雷帕霉素可将免疫细胞滞留于G1期,阻止免疫细胞的增殖;抑制IL-2和其他的免疫分子的合成,从而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对于肿瘤细胞,雷帕霉素抑制其生长和增殖,发挥肿瘤抑制作用.它的这一双重功能可应用在器官移植和肿瘤治疗的交叉领域.

  • 细胞衰老:一种阻碍癌基因致癌的机制

    作者:孙倩;张宏冰

    细胞衰老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永久性生长抑制现象,能够防止老化的或非正常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对抗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近年来,体内外研究表明,癌基因诱导的细胞衰老能够抑制肿瘤的发生,但一旦衰老机制缺陷,癌基因就可能刺激细胞无限增殖而导致恶性肿瘤,引起细胞衰老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已发现ARF-P53和P16INK4a-RB这两条途径的活化与细胞衰老的启动和调节过程密切相关.对细胞衰老的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调节因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可能为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 Skp2相关衰老信号通路的抗肿瘤机制

    作者:陈阳;何琪杨

    Skp2蛋白属于F盒蛋白家族的成员,在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通路中起到特异性识别底物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Skp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具有原癌基因功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Skp2的活性,启动衰老信号通路而抑制肿瘤的生长,Skp2有望成为抗肿瘤的新靶标.

  • 旋毛虫抗原及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

    作者:陈文辉;张振凯;李慧霞;关育栋;马瑞琳;吴琳静;王国英;王耀辉

    目的 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血清及旋毛虫幼虫抗原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用旋毛虫感染昆明小鼠,分别于第9、28 d从小鼠颈动脉取血,离心、分离旋毛虫成虫感染期血清及旋毛虫幼虫感染期血清.用旋毛虫幼虫抗原和上述感染后血清分别处理MCF-7细胞,通过MTS试验检测MCF-7细胞增殖活力,通过划痕试验检测MCF-7细胞迁移能力,通过Caspase-3/7试验和TUNEL试验检测MCF-7细胞凋亡情况.以正常小鼠血清和正常培养基作为对照组. 结果 旋毛虫抗原、旋毛虫感染的小鼠血清处理对数生长期MCF-7细胞48 h后和对照组比较.正常培养基、幼虫抗原组的细胞A490值分别为1.729和1.493,Caspase3/7活性检测值分别为217 979.500和730 395.70,TUNEL检测MCF-7细胞的平均凋亡数量分别为21和57.正常血清、幼虫期血清、成虫期血清组的细胞A490值分别为1.970、1.828和1.641,Caspase3/7活性检测值分别为137 557.700、209 552.367和152 058.700,TUNEL检测MCF-7细胞的平均凋亡数量分别为34、42和38.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幼虫期血清,成虫期血清,幼虫纯化抗原较正常血清“疤痕”愈合时间延长. 结论 感染不同阶段旋毛虫的小鼠血清及幼虫抗原均可抑制MCF-7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

  • 基因Hath1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赵丽丽;刘忠;张渝洁

    目的 研究 Hath1 基因对结肠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trizol试剂提取肿瘤细胞总RNA,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Hath1在结肠癌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表达:MTS和流式细胞仪法分别检测Hath1在结肠犏细胞中的增殖率和凋亡百分率:构建IEC-6稳定表达Hath1siRNA细胞系,检测Hath1 siRNA 对IEC-6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人的小肠与结肠组织及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中有着比较高水甲的Hath1的表达,而在4株结肠癌细胞中Hath1的表达都很低.在表达Hath1的4株结肠癌细胞SW480、HT29、LS174T、SW620中,其细胞增殖率分别被抑制了38.5%、23.4%、55%、35.6%.在LS174T细胞中Hath1不能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但是可以显著地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siRNA 干扰试验进一步证明了Hath1起到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结论 Hath1不能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但是可以显著地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p7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苏秀兰;欧阳晓晖;闫美荣;刘桂荣

    目的 探讨p73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的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其中23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60例患者中高分化腺癌21例,中分化22例,低分化17例;侵及浆膜者3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1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73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73蛋白的表达,利用Smartscape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以平均灰度值表示,平均灰度值低示表达量高.结果 p73 mRNA及p73蛋白平均灰度值在大肠癌组织分别为0.549±0.080及0.481±0.091,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703±0.081和0.701±0.068,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将患者按肿瘤分化程度、是否侵及浆膜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p73 mRNA及p73蛋白平均灰度值在低中分化组分别为0.463±0.082和0.472±0.099,高分化组分别为0.549±0.088及0.535±0.0584;在侵及浆膜组分别为0.517±0.106和0.528±0.100,未侵及浆膜组分别为0.602±0.079和0.560±0.058;在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0.513±0.083及0.462±0.105,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0.607±0.083及0.595±0.080.各组间p73 mRNA及p73蛋白平均灰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7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 重组溶瘤腺病毒Ad-CD80-TPE-GM对Hep2细胞移植瘤的杀伤效应

    作者:胡泽斌;鲁茁壮;吴祖泽;王立生

    目的 研究自行构建的重组溶瘤腺病毒Ad-CD80-TPE-GM对裸鼠Hep2细胞移植瘤的杀伤效应.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Hep2细胞悬液建立荷人喉癌动物模型.将裸鼠分为单次治疗组和连续治疗(每天1次、连续5 d)组,每组据治疗药物不同再分为PBS组、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复制缺陷型5型重组腺病毒(Ad-GFP)组、Ad-CD80-TPE-GM组,以PBS、Ad-GFP组为对照组.单次治疗组于治疗后4 d取外周血并剥离肿瘤,分别用有限稀释法、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病毒感染滴度、总蛋白浓度和CD80表达阳性率,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肿瘤组织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表达水平,并计算肿瘤组织中病毒感染滴度量和总蛋白中GM-CSF的表达量.连续治疗组于首次给药后观察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待对照组肿瘤直径>1 cm,或肿瘤表面出现明显溃疡时剥离肿瘤,计算Ad-CD80-TPE-GM组分别与2个对照组相比的相对肿瘤增殖率和抑瘤率.结果 单次治疗组中,Ad-CDS0-TPE-GM组肿瘤组织中病毒感染滴度量(IU/tumor)为1.13×106(1.40×105~7.25×107),明显高于Ad-GFP组[1.17×102(7.80×101~2.40×102),P=0.01],而PBS组未检测到病毒;GM-CSF表达量(pg/mg)为397.32±179.67,明显高于PBS组(4.02 4±0.93,P<0.01)和Ad-GFP组(6.92±2.79,P<0.01):CD80表达阳性率为31.6%±9.0%,而PBS和Ad-GFP组均基本不表达(均P<0.001).连续治疗组中,Ad-CD80-TPE-GM组与PBS和Ad-GFP组相比,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31.8%(P<0.05)、25.9%(P<0.01);抑瘤率分别为73.4%、77.9%(均P<0.001).结论 Ad-CD80-TPE-GM能在端粒酶阳性的人喉癌Hep2细胞移植瘤组织内大量复制并有效表达目的 基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

  • 突变型Axin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凤玮;温玲;朱思伟;王新卓;尹晓东;张超;王贺桐;刘万国

    目的 Axin是新近发现的Wnt信号传导系统的抑痛基因,本文在体研究其羧基端缺失突变(mtAxin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pCMV-Flag-mtAxin2质粒瞬时转染293细胞,并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mtAxin2的细胞株;使用Dual-Luciferase报告检测系统检测Firefly和Renilla荧光酶活性,采用Trpan Blue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增值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tAxin2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tAxin2对Wnt信号传导系统下游皋因的影响,G0/1细胞间步化S期进入实验研究mtAxin2对细胞生长影响的机理.结果 经G418筛选后在293细胞中获得的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可见明显的mtAxin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Dual-Luciferase报告检测系统显示在稳定表达mtAxin2的细胞株中β-catenin蛋白水平增加,TCF活性增高;通过Trypan Blue排除实验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mtAxin2促进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在稳定表达mtAxin2的细胞株中S期细胞的比例较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稳定表达mtAxin2的细胞株中β-catenin蛋白水平上升的同时,磷酸化的β-catenin蛋白水平却下降,下游基因产物CyclinD1和cdc2表达也增加;G0/G1期同步化细胞释放后12 h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稳定表达mtAxin2的细胞株巾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为293细胞的2~3倍.结论 Wnt信号传导系统在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mtAxin2通过cyclin D1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发挥癌基因的作用.

  • 非小细胞肺癌中ASPP1和ASP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意义

    作者:魏万里;胡红艳;张丽娟;陈芸;叶恩;王小芳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ASPP1和ASPP2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和相应的蛋白表达,及癌细胞的凋亡水平和p53蛋白的表达,探讨ASPP基因在NSCLC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90例NSCLC组织、25例癌旁肺组织中ASPP1、ASPP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并测序证实其甲基化位点;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SCLC组织中ASPP1、ASPP2和p53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检测法(TUNEL)检测癌细胞凋亡,计算其凋亡指数(AI).结果 ASP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NSCLC中为42.2%(38/90),癌旁组织中为16.0%(4/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ASP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均P>0.05),但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31,P=0.030);90例肺癌组织中ASPP1甲基化者其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ASPP1未甲基化者(P=0.002);ASPP1蛋白阳性组的AI值高于阴性组(P=0.022).90例NSCLC和25例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ASP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ASPP2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AI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82).ASPP1和p53表达呈负相关,(r=-0.259,P<0.01),ASPP2和p53的表达状态无关(r=-0.119,P>0.05).结论 NSCLC中ASP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ASPP1蛋白表达下调的原因,高甲基化可能与NSCLC的恶性进展有关,ASPP1蛋白的表达能促进细胞凋亡.

  • RNA沉默LASS2/TMSG1基因促进人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作者:徐晓艳;由江峰;裴斐

    目的 探讨LASS2/TMSG1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稳定表达LASS2/TMSG1-shRNA的低转移潜能人前列腺癌PC-3M-2B4细胞系,然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掺入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Matrigel穿膜侵袭实验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研究LASS2/TMSG1的细胞生物学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法、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和MMP-9)的表达、分泌及活性;并采用V-ATPase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V-ATPase活性,以及采用BCECF H+敏感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外H+浓度以研究LASS2/TMSG1抑制前列腺癌转移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 转染LASS2/TMSG1-shRNA后,PC-3M-2B4细胞的增殖能力、锚定不依赖生长能力及体外侵袭能力明显提高(P<0.05),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但对细胞周期无影响(P>0.05);LASS2/TMSG1基因沉默组移植瘤的体积、质量及淋巴结转移率(5/6)和核增殖指数(0.53±0.05)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0/6,0.13 ±0.02)和无关阴性对照组(1/6,0.10 ±0.03;P<0.05);LASS2/TMSG1基因沉默组的V-ATPase酶活性(P<0.01)及细胞外H+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MMP-2及MMP-9的表达量和分泌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分泌的MMP-2和MMP-9活性增加(P<0.05).结论 特异性shRNA沉默LASS2/TMSG1基因能促进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沉默LASS2/TMSG1基因后激活液泡型ATPase,从而使细胞外H+浓度升高,进而激活MMP-2和MMP-9有关,提示LASS2/TMSG1基因是一种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 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核仁定位信号序列的鉴定

    作者:龚苗子;由江峰;崔湘林;郑杰

    目的 鉴定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蛋白中潜在的特异性定位信号序列并探索其亚细胞定位机制.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MSG-1开放读码框全长及不同长度的截断片段,定向克隆于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质粒pEGFP-N1;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转染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转染48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GFP的Western blot检测或用冷丙酮固定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GFP分别融合TMSG-1全长蛋白(aa1-380)及其截断片段T1(aa1-70)、T2(aa1-128)、T3(aa129-380)、T4(aa71-128)、T5(aa71-179)和T6(aa71-38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各融合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亚细胞定位显示融合蛋白T4(aa71-128)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的核仁部位,融合蛋白T6(aa71-380)以细胞核内弥散分布为主,而TMSG-1全长融合蛋白及融合蛋白T1、T2、T3、T5则定位于胞质.进一步的序列缺失去除T4( aa71-128)羧基末端10个氨基酸得到截断片段T4Δ119-128,T4Δ119-128融合的GFP仍位于细胞核,但核仁内的绿色荧光信号明显减弱.结论 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存在潜在的核仁定位信号,位于aa119-128(RRRRNQDRPS),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TMSG-1的亚细胞定位及相关功能奠定了基础.

  • 增殖抑制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作者:张扬;杜强;邱晓彦;田新霞;方伟岗

    目的 研究增殖抑制基因(HSG)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简称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构建HSG全长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法使其在231细胞中高表达,通过MTT比色实验检查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Matrigel穿膜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和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并应用GST-pulldown法检测HSG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Ras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 将构建好的重组人HSG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YC-HSG转染至231细胞中,MTT比色实验结果显示HSG的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转染HSG的肿瘤细胞的穿膜细胞数(HSG/231组,78.5个±5.8个)与转染空载体组(vector/231组,131.1个±14.5个)相比明显减少.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转染HSG/231组细胞出现了G_0/G_1期阻滞(56.3%±2.3%),且凋亡细胞的百分比与对照组(vector/231组为50.4%±1.9%)相比有所增加.Ras蛋白活性检测发现转染HSG/231组的乳腺癌细胞Ras蛋白活性明显下降.结论 HSG表达上调可抑制高侵袭性231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使其出现G_0/G_1期细胞周期阻滞,并可促进细胞凋亡.HSG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Ras活性有关.

  • KLF6和Sp1共同促进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的转录激活

    作者:龚苗子;由江峰;裴斐;崔湘霖;李刚;郑杰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的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方法 PCR扩增TMSG-1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71 bP与下游+303 bp之间不同长度片段,连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basic,各重组质粒转染后对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进行检测;对重组质粒pGL3-237插入DNA序列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然后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运用凝胶迁移阻滞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验证转录因子KLF6和Sp1与TMSG-1DNA调控区的相互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转录因子KLF6和Sp1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前列腺癌PC-3M不同转移潜能亚系PC-3M-1E8、PC-3M-2B4,人肺巨细胞癌PG不同转移潜能亚系PG-BE1、PG-LH7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TMSG-1和野生型KLF6 mRNA水平;将KLF6真核表达质粒转染PC-3M-2B4后检测TMSG-1蛋白水平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鉴定出TMSG-1基因第1号外显子内存在明显促进基因转录的调控区域+59~+123 bp.对该区域序列定点突变后重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而共转染未突变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和KLF6或Sp1的真核表达质粒则荧光素酶活性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胶迁移阻滞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转录因子KLF6和Sp1与该区域特定序列存在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结果验证转录因子KLF6与Sp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细胞低转移亚系PC-3M-2B4中TMSG-1和野生型KLF6 mRNA水平均高于高转移亚系PC-3M-1E8(P<0.05,P<0.01),同样肺巨细胞癌低转移亚系PG-LH7中TMSG-1和野生型KLF6 mRNA水平均高于高转移亚系PG-BE1(均P<0.01).PC-3M-2B4细胞转染KLF6真核表达质粒后检测到TMSG-1蛋白的增加和细胞侵袭能力的下降.结论 前列腺癌细胞中转录因子KLF6与Sp1共同作用促进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的转录激活;不同转移潜能前列腺癌和肺巨细胞癌细胞亚系之间TMSG-1的差异表达与其野生型KLF6差异表达相关.

  • 两种不同类型ING1表达对人癌细胞生长影响的比较

    作者:柳剑英;吴秉铨;郑杰;由江峰;钟镐镐;王洁良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类型ING1剪接体表达对人癌细胞系生长影响的异同及其作用.方法构建人p33/ING1A和p47/ING1B表达重组子,用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法分别导入表达野生型p53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肺癌细胞系PAa,用噻唑蓝比色法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观察其生长变化及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状况.结果瞬时和稳定转染后两种癌细胞系都有p47/ING1A和p33/ING1B表达,但p33/ING1表达量明显高于p47/ING1.外源性p33/ING1B高表达对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P<0.01);外源性p47/ING1A过表达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转染p33/ING1B并出现生长抑制的肿瘤细胞p21WAF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p53表达并没有变化.结论两种不同类型ING1剪接体过量表达对肿瘤细胞生长具有不同影响.外源性p33/ING1B过量表达可以促进p21WAF1表达,协同p53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是p53基因治疗的潜在伴侣.

  • RNA干扰抑制MTA1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ERα表达及浸润能力的影响

    作者:姜青明;张徽;张萍

    目的 通过观察pGenesil-1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细胞MTA1基因的沉默效应,了解其对ERα表达及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并构建重组质粒pGenesil-1MTA1,将该质粒分别转染MDA-MB-231和MCF-7细胞,荧光显微镜评估转染效率,RT-PCR检测MTA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Rα和MMP-9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α蛋白表达,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两株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nesil-1MTA1,并成功转染入MDA-MB-231和MCF-7细胞(平均转染效率分别为82.5%和78.2%).两株细胞MTA1 mRNA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分别为80.2%和58.7%).经干扰MTA1基因后MDA-MB-231细胞ERα蛋白表达得到逆转,呈阳性表达;MMP-9 mRNA表达下降;细胞体外侵袭力减弱(侵袭指数为27.2%±2.1%),与干扰前(76.3%±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F-7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并干扰MTA1基因后,ERα蛋白、MMP-9 mRNA表达和体外侵袭能力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质粒pGenesil-1MTA1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细胞MTA1基因表达,ERa在MDA-MB-231细胞得到逆转,表达阳性,其高侵袭能力减弱,使干扰肿瘤转移靶基因成为可能.

  • 维甲酸-干扰素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表达作为结直肠癌预后新型标志物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何兴鸿;贺敏;郝莎

    目的探讨维甲酸-干扰素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GRIM -19)表达作为结肠直肠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4例结肠样品中 GRIM -19表达情况,通过 qRT - PCR 方法检测15对结直肠癌组织及临近非肿瘤组织中 GRIM -19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和 Kaplan - Meier 生存分析检验 GRIM -19表达作为结直肠癌疾病预后的价值。结果 GRIM -19 mRNA 和蛋白在腺瘤和临近非肿瘤组织中差异无显著性,然而与正常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的 GRIM -19表达显著抑制( P =0.000)。正常组织中 GRIM -19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 GRIM -19仅表达在细胞质中。分化不良( P =0.013)、淋巴结转移( P =0.009)、实质器官转移( P =0.045)及血管侵入( P =0.010)的肿瘤 GRIM -19显著低表达。经过为期40个月的随访,与 GRIM -19阳性患者相比,GRIM -19阴性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显著升高( P <0.05),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缩短( P <0.01)。结论 GRIM -19表达水平下降的结直肠癌患者往往预后不良,GRIM -19可能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郭强;孙晓霞;徐亮

    目的:评价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97~1998年60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以PTEN单抗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46.7%,PTEN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呈负相关;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结论:PTEN 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 VEGF、nm23表达及树突状细胞浸润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楚广民;付秀虹;陈小兵;周辉;姜红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m23和CD83阳性树突状细胞(CD83+D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中VEGF、nm23和CD83+D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VEGF表达依肺癌临床分期Ⅰ、Ⅱ、Ⅲ期的顺序而明显上升(P<0.05),同时与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阴性表达组3a、5a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VEGF阴性表达组nm23和CD83+DC表达明显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VEGF可作为估计肺癌预后、指导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指标.nm23、CD83+DC可与VEGF互补,作为判断肺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 p63,p7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杨万广;刘保池;王钟富

    目的:探讨p63和p73蛋白在乳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例正常乳腺组织(对照组),5例增生乳腺组织(增生组),15例原位乳腺癌组织(原位组),6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浸润组)中p63蛋白、p73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良性病变的腺泡和导管周围可见连续的肌上皮围绕,p63阳性;原位组p63染色显示肌上皮呈不连续表达;乳腺癌早期浸润灶及浸润性癌,p63染色显示肌上皮大部分消失或无肌上皮.p73在对照组、增生组、原位组及浸润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5),20.0%(1/5),33.3%(5/15)和66.7%(40/60),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乳腺肿瘤组织中,随组织学病理分级的增加、临床分期的进展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 p73表达阳性率则逐渐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 p63蛋白、p7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63、p7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555 条记录 1/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