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关系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作者:吴殷;张培元;孙桂芝;袁梅英;朱新颖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关系,并动态观察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及AgNORs测定方法,对98例肺结核患者,39例肺炎患者和41名正常人分别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AgNORs,并对7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肺结核患者的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CD+8升高;AgNORs的I.S%值明显降低,与健康人及肺炎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肺结核患者病情的好转此两项指标逐渐上升.结论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AgNORs检测结果一致,可动态地反映结核病人的免疫状态,并与病情发展呈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指导治疗的参考.

  • AgNOR定量分析在胸腹水及针吸细胞学辅助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张智慧;李中林;潘秦镜;孙耘田;刘树范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可疑癌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512例胸腹水及针吸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88±0.64)与恶性细胞均数(7.45±2.67)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产生假阳性的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可疑癌细胞均数(5.19±0.88),可疑癌细胞与恶性细胞均数均差异极显著(P<0.01),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鳞状细胞癌与腺癌,鳞状细胞癌与小细胞未分化癌,腺癌与小细胞未分化癌均数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癌细胞的类型不同,均数亦有差异.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色深;在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细小,色浅.用AgNOR计数标准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92.3%.结论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AgNOR银染技术可以辅助诊断.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有显著相关性(P<0.05).

  • 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核仁定位信号序列的鉴定

    作者:龚苗子;由江峰;崔湘林;郑杰

    目的 鉴定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蛋白中潜在的特异性定位信号序列并探索其亚细胞定位机制.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MSG-1开放读码框全长及不同长度的截断片段,定向克隆于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质粒pEGFP-N1;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转染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转染48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GFP的Western blot检测或用冷丙酮固定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GFP分别融合TMSG-1全长蛋白(aa1-380)及其截断片段T1(aa1-70)、T2(aa1-128)、T3(aa129-380)、T4(aa71-128)、T5(aa71-179)和T6(aa71-38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各融合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亚细胞定位显示融合蛋白T4(aa71-128)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的核仁部位,融合蛋白T6(aa71-380)以细胞核内弥散分布为主,而TMSG-1全长融合蛋白及融合蛋白T1、T2、T3、T5则定位于胞质.进一步的序列缺失去除T4( aa71-128)羧基末端10个氨基酸得到截断片段T4Δ119-128,T4Δ119-128融合的GFP仍位于细胞核,但核仁内的绿色荧光信号明显减弱.结论 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存在潜在的核仁定位信号,位于aa119-128(RRRRNQDRPS),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TMSG-1的亚细胞定位及相关功能奠定了基础.

  • 沉默ABCG2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GLC-82体内增殖影响的定量研究

    作者:曾媛;牛海艳;申洪

    目的 探讨ABCG2基因沉默对人肺腺癌细胞GLC-82体内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人肺腺癌细胞GLC-82、绿色增强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细胞GLC-82/EGFP+与ABCG2基因沉默的细胞GLC-82/EGFP+/ABCG2-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用免疫组化SP法及银染法,检测成瘤后瘤组织中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变化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瘤细胞中的变化,测试肿瘤细胞Ag-NOR颗粒截面数、单个AgNOR颗粒面积、单个核AgNOR总面积,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ABCG2蛋白在瘤细胞中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裸鼠体内GLC-82/EGFP+/ABCG2-细胞成瘤组织与GLC-82、GLC-82/EGFP+细胞成瘤组织相比,前者ABCG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Ki-67增殖指数显著降低(P<0.05)且瘤细胞AgNORs颗粒截面数、单个核内AgNOR总面积明显减少,而单个AgNORs颗粒面积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沉默ABCG2基因能抑制人肺腺癌细胞GLC-82在体内的增殖.

  •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表达与PCNA、AgNORs的关系

    作者:何渝军;何双梧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胃泌素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s)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改良银染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粘膜胃泌素和PCNA的表达及AgNORs计数. 结果大肠癌组织胃泌素阳性率为39.58%,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低分化和粘液腺癌(P<0.05).癌组织的PCNA-LI及AgNORs计数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P<0.01),胃泌素阳性表达组癌组织PCNA-LI和AgNORs计数均明显高于胃泌素阴性表达组(P<0.01). 结论部分大肠癌细胞可通过自分泌方式合成产生胃泌素,促进癌细胞的增殖.

  • 喉癌手术切缘AgNOR定量研究

    作者:宋西成;潘新良;张庆泉;沈晓芳;覃业军;陈秀梅;孙岩;张华

    目的:探讨喉癌手术的安全切缘,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67例喉癌患者不同原发部位、不同方位、不同距离手术切缘做临床评价、病理学观察及AgNOR各项指标的定量研究.结果:声门区喉癌AgNOR各项参数,肿瘤与2、5、10 mm切缘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2、5、10 mm切缘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声门上区、跨声门型及声门下区喉癌肿瘤与2 mm、5与10 mm对比AgNOR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肿瘤与5、10 mm、2与5、10 mm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病理观察前连合、会厌前间隙以及浸润性喉癌深面切缘是容易出现阳性切缘的部位.结论:对以外生性生长为主的声门区喉癌,黏膜及黏膜下2 mm切缘即可保证安全;以浸润性为主者2 mm黏膜切缘可行,但黏膜下切缘需适当加大.对跨声门型、声门上区、声门下区喉癌则至少保证5 mm以外.术前纤维喉镜、CT检查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有效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 艾迪注射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AgNORs的影响

    作者:余宗阳;欧阳学农;陈樟树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分层、交叉对照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70例)和B组(67例),其中A组第1周期化疗配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即A1组;第2周期单纯化疗,即A2组.B组第1周期单纯化疗,即B2组;第2周期化疗配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即B1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化疗前1周内、化疗后第3、8、15天进行AgNORs检测,计算25~30个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核周银染面积的比值.结果:化疗前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下调(5.79±0.66、5.61±0.58);化疗后T淋巴细胞AgNORs随时间的推移而显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第3~8天下降明显,第15天开始恢复至化疗前的水平.而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宜于第8天 T淋巴细胞 AgNORs水平明显升高(5.34±0.77),与同期单纯化疗组(4.62±0.63)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与第15天 AgNORs水平(5.68±0.49)对照分析,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具有缩短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T淋巴细胞AgNORs下调的时间,改善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

  • 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忠泰;丁乃晴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ucleoar organizer regions,NORs)嗜银蛋白(Ag-NoRs)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取1 100位健康查体者(健康组)、336例经病理确诊的肿瘤患者(肿瘤组)及418例非肿瘤患者(良性病组)的静脉血0.5 mL,经培养、制片、银染、图象分析,以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作为Ag-NoRs的检测指标.结果:健康组、良性病组及恶性肿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结果分别为(7.23±0.45)%、(7.03±0.54)%和(4.03±0.25)%.经统计学分析,健康组、良性病组分别与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4, P<0.05; t=29.13, P<0.05;但良性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32, 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测定对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意义

    作者:丁乃晴;谭萍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意义.方法:50例健康查体者,6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且经病理组织细胞学分型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其病理分型,分为低分化组(23例)、中分化组(21例)和高分化组(19例).取静脉血0.5 mL(肿瘤患者均在术前3 d取血),经培养、制片、银染、图象分析4个步骤,以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I.S%值)作为Ag-NoRs的检测指标.结果:健康组与恶性肿瘤组I.S%均值分别为7.23±0.45、4.52±0.2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肿瘤患者中,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1.S%均值分别为2.76±0.13、4.82±0.35、5.21±0.23,经统计学分析,低分化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组.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测定不仅对诊断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多西环素对体外培养的牛角膜肌成纤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及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曼丽;邹文进;黄明汉;赵静博;付馨余;王松

    目的 探讨多西环素对角膜肌成纤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分别用基础培养液配制的1.0及2.0 g/LⅠ型胶原酶对牛角膜基质层进行二步消化分离,制成细胞悬液后转入培养瓶中用RPMI-1640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细胞进行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选用生长良好的牛角膜肌成纤维细胞分成3个组:阴性对照组(无药物干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120mg/L)及各浓度梯度(10、20、40、60及80mg/L)多西环素组,每组30例.指标测定:采用AgNOR及α-SMA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等技术测定各实验组在对角膜肌成纤维细胞干预24和48h后,对细胞DNA复制及α-SMA合成的影响.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药物浓度下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结果 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牛角膜肌成纤维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及α-SMA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后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角膜肌成纤维细胞.细胞被干预24h后,阴性对照组AgNOR颗粒数为(6.40±0.62)个,AgNOR颗粒面积为(34.80±2.36) μm2;60mg/L多西环素组AgNOR颗粒数(2.23±0.43)个,AgNOR颗粒面积为(19.91 ±2.15) μm2.细胞被干预48h后,阴性对照组AgNOR颗粒数为(7.27±0.64)个,AgNOR颗粒面积为(36.27±1.99) μm2;60 mg/L多西环素组AgNOR颗粒数为(2.80±0.76)个,AgNOR颗粒面积为(13.75±2.09) μ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24 h:F=252.55,202.16;P <0.05;干预48 h:F=169.38,853.23;P <0.05;在同一浓度干预下:t=6.98,11.62;P <0.05).当多西环素浓度达60 mg/L时作用效果与120 mg/L地塞米松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2,0.213;P >0.05).α-SMA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后行荧光定量分析,地塞米松对α-SMA的合成无明显作用(t=1.096,P =0.287);而多西环素组可抑制角膜肌成纤维细胞中α-SMA的合成,各浓度多西环素组细胞荧光染色的灰度值分别为189.90±7.48、140.20±7.79、113.20±8.98、98.00±3.50、85.50±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79,P=0.00).结论 在10 ~ 80 mg/L浓度范围内,多西环素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牛角膜肌成纤维细胞的AgNOR增生,呈剂量-时间-效应依赖性;在药物浓度达到60 mg/L时,与120 mg/L地塞米松拥有相当的作用效果.多西环素同时具有抑制细胞合成α-SMA的作用,与地塞米松比较,对抑制角膜瘢痕的形成更具研究价值.

  • 眼睑皮脂腺癌中c-myc和p53的异常表达

    作者:王红云;牛膺筠;刘夫玲;林红

    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眼睑皮脂腺癌中c-myc和p53蛋白的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rgyrophil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进行检测,以期探讨眼睑皮脂腺癌的发生与c-myc及p53间的关系.

  • 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s 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作者:童强;张伟

    Ag-NORs 是与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的缩写.它对核糖体的形成及蛋白质的合成极为重要.当某种外因或内因所致血清中出现抑制性细胞因子时,Ag-NORs 含量降低,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免疫细胞的 rDNA 转录.因此,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的转录活性是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标志.目前,许多学者[1~3]将其引入肿瘤研究领域,通过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s 的数目、强度、位置和分布,可进行恶性肿瘤的筛选、诊断及病情监控.

  • 乳腺癌患者T细胞亚群与Ag-NORs定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云东;张雪峰;姜秋菊;常哲兴;崔凯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及KI一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仪,对131例乳腺癌患者和37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核仁银染区面积/细胞核面积比值(I.S%).结果: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比值,I.S%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CD20、CD8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联合检测T细胞亚群与Ag-NORs可较全面反映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亦可用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含量测定替代昂贵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来评价轧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 非霍奇金淋巴瘤核仁组成区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勇威本;孟松娘;张运涛;郑文;卫燕;朱军

    目的探讨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度的分级及与良性淋巴结病变鉴别的意义.方法应用AgNOR染色技术检测良性淋巴结病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66例.结果 AgNOR计数均值()和标准差(s)分别为:良性淋巴结病1.85±0.50,低度恶性NHL 2.50±0.78,中度NHL 3.95±2.07,高度NHL 5.47±2.42,T细胞NHL 4.27±2.62,B细胞NHL 4.40±2.42.AgNOR均数良性淋巴结病与低度NHL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中度和高度NHL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01);低度NHL、中度NHL及高度NHL相互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T细胞NHL与B细胞NHL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说明AgNOR检测对区分NHL恶性度,良性淋巴结病与中度和高度NHL鉴别是一项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 AgNOR定量分析在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志新;刘建;金志荣;李艳春;周风林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879例细胞学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84±0.68)与恶性细胞均数(9.96±2.6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说明产生假阳性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3.97±0.64)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5.96±0.9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色深;在鳞癌及小纲胞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细小、色浅.AgNOR分型与癌细胞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01).用AgNOR计算标准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96.8%,特异性95.7%.结论: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AgNOR银染技术可以鉴别诊断.

  • 综合采用多种遗传学技术纠正一例珍贵胎儿的产前诊断错误

    作者:文娟;李浩贤;龙志高;夏艳;夏家辉;梁德生;邬玲仟

    目的:对外院染色体G显带检测结果疑为22号同源染色体易位的妊娠妇女及其22号染色体长臂部分三体胎儿进一步确诊。方法:对该名妇女及其胎儿行高分辨G显带、N显带、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对其父母行高分辨G显带、N显带检测。结果:妊娠妇女的核型为46,XX,t (11;22)(q25;q13),22ps+。22ps+遗传自其母亲,属正常变异;胎儿遗传了其母亲的22ps+染色体和正常的11号染色体,核型无异常。结论:综合采用多种遗传学技术,对家系相关成员进行检测,可增强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避免误诊。

  • 慢性苯中毒患者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研究

    作者:毛丽君;赵金垣;丁丽华

    目的观察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对慢性苯中毒人群免疫监测的意义.方法慢性苯中毒患者39人、恶性肿瘤患者20人和健康体检者22人分别取静脉血,通过细胞培养、银染等方法,并采用I-CLQ细胞分析系统,分别测定核仁积分面积与细胞核积分面积的比值(IA)和核仁银染积分光密度与细胞核银染积分光密度的比值(IOD).结果(1)慢性苯中毒患者IA和IOD值分别为7.95%±1.13%和7 15%±1.15%,较正常对照组(IA和IOD值分别为9.59%±1 26%和8.92%±1.18%)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中度苯中毒组IA和IOD值分别为6.54%±0.88%和5 47%±0 80%,较观察对象组(IA和IOD值分别为7.98%±1.06%和7.13%±0.96%)和轻度中毒组(IA和IOD值分别为8 19%±1.06%和7.44%±1.06%)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2)恶性肿瘤组IA和IOD值分别为4.10%±1.50%和3.67%±1.42%,较正常对照组和慢性苯中毒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rDNA转录活性可作为监测慢性苯中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一项指标.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军业;戴淑琴;李宝江;林鹏;戎铁华;杨名添;龙浩;姚广裕;陈捷鑫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5例乳腺炎症患者和75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即I.S%),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乳腺癌患者CA153和CEA.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5.88±6.05%)明显低于健康人(7.07±0.81%)、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58±0.72%)和乳腺炎症患者(9.58±0.68%)(P=0.000);乳腺炎症患者AgNOR的活性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患者(P=0.000);健康人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AgNOR阳性率(65.00%)明显优于CA153(17.50%)和CEA(12.50%)的阳性率(P=0.000).AgNOR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AgNOR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客观生物学指标;在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AgNoRs定量检测与胃粘膜细胞分化程度间关系的探讨

    作者:施丽婕;杨强;杨海峰

    目的:探讨AgNoRs定量检测与胃粘膜细胞分化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对浅表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及腺癌胃粘膜细胞切片50例,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法(AgNoRs),观察比较不同组别的定量与病理诊断间的关系.结果:浅表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和腺癌的每核平均AgNoRs颗粒数、核仁/核面积平均值的增加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1),而重度不典型增生与腺癌的每核平均AgNoRs颗粒数、核仁/核面积平均值存在交叉重叠.结论:AgNcRs定量检测与胃粘膜细胞分化程度有关,检测结果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对临床判断病程进展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 AgNOR、Cath-D和p53蛋白在膀胱移形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徐毅;张丽;吴爱军;潘华雄

    AgNOR 是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的简称,可以反映核仁结构和功能变化,提示细胞的活性,而把银染技术应用于组织切片,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Cath-D 及 p53应用于膀胱移形细胞癌也有相关的报道.本文探讨银染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膀胱移形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