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射治疗中碳纤维头颈肩架剂量影响研究

    作者:郭飞宝;陈金梅;洪金省;张纬建;林育毅

    目的:探讨全碳头颈肩架对三维治疗计划(TPS)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分析35例应用头颈肩架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比较在移除和不移除头颈肩架的情况下TPS计算的PTV内低剂量(Dmin)、高剂量(Dmax)、高剂量与低剂量之差(Dmax-Dmin)、平均剂量(Dmean)及100%等剂量曲线包绕PTV的体积百分比(P100%),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来比较组间差异,并统计TPS在2种条件下计算出的剂量偏差率.结果:移除头颈肩架组与不移除头颈肩架组间在TPS中计算的Dmin、Dmax、Dmax-Dmin、Dmea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8,0.000,0.009,0.042), P1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剂量偏差率|ΔDmin|/Dose、|ΔDmax|/Dose 、|ΔDmean|/Dose分别为1.116%、2.058%、2.142%.结论:设计TPS时,移除头颈肩架对剂量计算与评估有偏差.

  •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秀英;侯友贤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是放射治疗常用的工具,根据它的计算可了解治疗区相关的剂量分布,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它以病人个体化设计为原则,采用C T模拟定位进行三维剂量计算和显示,使空间剂量分布与三维靶体相符合,重要器官得到充分保护,减少了单纯靠"小竹杆划框框"的盲目性,应用TPS无疑是提高疗效的佳治疗方案之一.在放疗中,每一病例,尤其是体腔深部肿瘤都包括了从体模阶段,计划设计,计划确认到计划执行这四个阶段,四个环节的有机配合是放射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 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BEV功能制作低熔点铅挡块的方法

    作者:鲁旭尉;张九堂;向舫

    在临床放疗中,为保护射野内某一重要器官或组织,或为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的投影一致,就需要制作挡块来使规则野变成不规则野.本文将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BEV功能制作低熔点铅挡块的方法做一介绍.

  • 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BEV功能制作低熔点铅挡块的误差分析和质量控制探讨

    作者:鲁旭尉

    在临床放疗中,有时需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射束眼显示(射野方向观,BEV)功能制作低熔点铅挡块来保护射野内某一重要器官或组织.

  • 利用局域网实施高精度放射治疗的应用与探讨

    作者:李忠伟;向舫;鲁旭蔚

    在实施X-刀、动态适形、调强放疗等高精度放射治疗方法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小误差,而利用局域网络实施高精度放疗可以减小信息传递中误差的产生.1材料与方法材料:CT、MRI、放射治疗机(医用加速器等)、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电脑热丝切割机、模拟定位机以及将上述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局域网络、服务器、网络终端等.

  • 前列腺癌直肠超声引导下粒子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张金凤;文玉琴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前列腺癌始于1901年,当时由于没有相应辅助设备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保证,临床应用对患者和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损伤.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微型粒子源的研制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特别是有超声引导下的精确定位系统的保证,使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治疗恶性肿瘤在前列腺粒子植入方面得以迅速开展.它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特殊的设备,按治疗计划系统,通过直肠超声引导将放射源直接植入前列腺内,通过放射性核素释放射线对肿瘤进行杀伤起到治疗作用[1],因不良反应小、微创面具有明显优势,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高达97%[2].我院应用此方法对2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9例观察

    作者:孟箭;孟庆飞;顾倩平;司亚萌

    目前,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特别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三联疗法的治疗原则,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共识.但常规放射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组织或器官造成伤害,副作用较大.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照射治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较新的一种放疗方法.它是在超声、CT引导下,根据采集的靶区图像,通过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设计方案,在肿瘤内或瘤周组织内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使靶区得到持续、短距离辐射,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的方法.既往文献表明[1-3],该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恶性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自2009年起,对就诊的9例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照射"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鼻咽癌同期加量适形放疗生物剂量评估应用探讨

    作者:温戈;黄晓波;孙瑞;何智纯;张玉晶;夏云飞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加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conformal radiotherapy,SIB-CRT)与传统后期颅底加量适形放疗技术(traditional later skull base boost technique,LB-CRT)生物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BED)的分布差异,探讨生物剂量概念对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9-12-2012-12-19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10例鼻咽癌患者,在设计分段照射70 Gy常规计划的基础上,每例患者均对生物加量靶区分别设计SIB-CRT及LB-CRT 2种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2种技术在靶区及危及器官中的物理剂量学差异,并采用L-Q模型将其转换成BED进行比较.结果:物理剂量方面,2种照射技术的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中,PTV2和PTV1的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IB-CRT中PTV-G的95%处方剂量所包含靶体积百分数(V95%)为99.3%,优于LB-CRT的98.6%,P=0.005;SIB-CRT中PTV-B的V95%为97.1%,明显优于LB-CRT的48.3%,P=0.001;SIB-CRT在PTV-B的小剂量(Dmin)为(70.2±2.1) Gy,优于LB-CRT的(68.5±3.3) Gy,提高2.48%,P=0.010; SIB-CRT在PTV-B的大剂量(Dmax)为(77.0±1.8) Gy,优于LB-CRT的(75.6±1.1) Gy,提高1.85%,P=0.016; SIB-CRT在PTV-B的平均剂量(Dmean)为(74.2±0.8) Gy,优于LB-CRT的(72.5±1.3) Gy,提高2.34%,P=0.015.SIB-CRT较LB-CRT同侧颞颌关节Dmean减少了4.8%,50%体积所受大剂量(D50)减少了5.1%,P值均为0.001;对侧则相应减少了5.9%和6.0%,P值均为0.007.生物学剂量方面,SIB-CRT物理处方剂量较LB-CRT低约1 Gy,但两者在PTV-B的Dmin、Dmax及Dmean的BED差异增大,SIB-CRT的Dmin为87.9 Gy,优于LB-CRT的85.2 Gy,提高3.17%,P=0.010;SIB-CRT的Dmax为98.6 Gy,优于LB-CRT的94.4 Gy,提高4.45%,P=0.001;SIB-CRT的Dmean为93.8 Gy,优于LB-CRT的89.8 Gy,提高4.45%,P=0.001.校准后物理剂量(adjusted physical dose,APD)与BED较一致,分别提高3.08%、4.23%及4.60%.SIB-CRT中PTV-G的105%与95%等剂量曲线间物理剂量差异为10.5%,BED差异增大,达22.1%,而APD差异为13.7%,反映生物特性的差异不如BED.结论:SIB-CRT技术更加适形和精确,且不明显增加甚至可减少部分危及器官的照射.应用BED对不同分割剂量及次数的放疗方案之间生物效应进行量化评估是可行的.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7例

    作者:吴克坚;李德志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脏血运丰富,血流缓慢,许多肿瘤都可沿血行播散至此。肝癌的治疗,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而采用体部X线刀治疗肝癌在内报道较少,我科自1999年2月底以来,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7例,随访3~6个月,现报告如下: 资料本组病人男6例,女1例,年龄45~60岁。肺癌肝转移3例,原发性肝癌2例,鼻咽癌肝转移1例,肾癌肝转移1例,共计9个病灶,确诊经过CT 、MRI及临床诊断。 方法病人确诊后采用菲利浦Sli直线加速器和国产OUR公司立体定向计划系统以及定位框架,采用体部X线刀定位架在CT机上定位照片,在TPS上做治疗计划,然后行分次治疗,每周2~3次,共4~6次。所有病人肝部病灶在5cm以下,每次8~10GY,总剂量40~50GY。病灶边缘由60%剂量曲线包围,避脊髓剂量在20% 剂量曲线以下。鼻咽癌肝转移和肺癌肝转移的2例病人,治疗中选择二个靶点,单次剂量均为10GY。 结果 7例患者,共有病灶9个,1个月复查,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2个病人2个病灶明显缩小。3个月复查有1个病灶稍增大,但较未行治疗的病灶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同一肝内未行放疗的其他病灶已增大几倍),2个病灶基本消失,4个病灶稳定无增大,1个缩小。6个月复查,CT片示2个原发肝癌病灶消失,4个病灶稳定,1个继续缩小,1例病人死亡。治疗中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人均能耐受。 讨论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进入9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它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以非共面、多角度、聚焦式照射使治疗定位准确,使肿瘤接受照射的剂量大,而肿瘤边缘剂量呈梯度下降,使高剂量区的剂量分布与靶区实际形状相适配,在尽可能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明显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由于肝脏对外照射耐受性差的特点很难用普通放疗给予肿瘤区根治性治疗量。X刀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克服以上不足,增加肿瘤剂量,减少正常肝脏的损伤能起到较好的姑息效果。本组7例病人经X刀治疗后,1 ~3个月随访,肿瘤病灶稳定。由鼻咽癌肝内多发转移病灶的病人所见,肝脏内经X刀治疗的疗灶,1个月时病灶稳定,3个月时病灶稍增大,而未行X刀的同一肝内病灶,增大了5倍,6 个月时病人已死亡;肺癌肝内转移的3个病人病灶稳定,经X刀治疗后6个月病灶稳定无增大。原发性肝癌的病例,3个月时病灶已基本消失,6个月时CT片示病灶已消失,肝内未见新病灶。本组治疗的7例肝癌病人均不能手术治疗,除1例死亡外,6例病人的疗效都很满意,由于本组病例数量少,治疗上还有许多不足,随着放疗技术的提高,相信放射治疗在肝癌的治疗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疗效也会更好。

  • 肺癌不同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比较研究

    作者:吴开良;蒋国梁;廖源;周莉均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价肺癌不同的照射方法,以明确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优势.方法选用13例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采用Cadplan 6.0.8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每例均做3个计划,分别为常规、常规加适形和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计划的总剂量均为66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剂量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3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剂量要求,剂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常规、常规加适形和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照射适形指数分别为0.13、0.24和0.35;全肺接受≥2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的均数分别为32%、26%和25%;脊髓的大剂量分别为42、49和33Gy;食管照射≥50Gy的体积百分比的均数分别为32%、34%和22%;心脏平均剂量的均数分别为18、15和12 Gy.结论肺癌常规放射治疗设野方法基本能满足靶区的剂量学要求,然而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明显高于其他2种治疗计划.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 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在非均质模体中的计算精度研究与探讨

    作者:甘家应;卢冰;胡银祥;罗元强;洪卫;王志勇;金风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是采用三维水箱和均匀水模体测量机器数据并按一定数学模型拟合而成的参数进行剂量计算,但患者解剖部位是非均匀组织,TPS模型算法对不均匀组织能否进行准确的密度修正呢?为此探索非均质模体验证和分析Pinnacle3 TPS光子线数学模型进行剂量计算的精度.

  • CT模拟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贾明轩;邹华伟;聂海峰;徐兆国;吴荣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涌现出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等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实施对肿瘤的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T模拟定位技术是通过CT扫描横断层图像,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重建患者三维立体图像来确定肿瘤靶区的位置.由于重建的患者图像是将每一层横断图像沿纵坐标叠加后形成的三维立体图像,所以靶区中心的位置精度与CT扫描的层厚和间距有关.笔者使用人体体模对CT模拟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进行了测定,探讨了CT扫描层厚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利用实时影像和定位验证系统对CT模拟定位的准确性做了进一步的验证.

  • 立体定向放射结合介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癌

    作者:于金明;谢印法;于甬华;郭守芳;于竹成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影像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于甬华)   随着晚期肿瘤患者的增加,临床工作中可遇到许多腹膜后转移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腹膜后淋 巴结转移癌)。以往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全身化疗,肿瘤缓解期短,缓解率低,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它是肿瘤医生积极探讨的重点。笔者从1997年8月至1999年10 月,共收治各类腹膜后转移癌31例,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32~69岁,中位年龄47.9岁。 其 中胃腺癌术后转移13例,胃未分化癌术后转移7例,结肠腺癌术后转移6例,胰腺癌术后转移 3例,食管下段鳞癌术后转移2例。所有病例均经腹部B超、CT或MRI检查诊断。治疗前症状分 布中,腹胀19例,腹痛15例,腰背部放射痛12例,体温升高3例,无症状10例。1.2 方法:本组先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TAI),采用右侧股动脉Seldinger技术穿刺,插 入长1.22~1.83?m的导管,经造影证实导管头位于腹腔动脉(主要是腹腔干肿瘤供血枝) ,根据病理类型给予灌注化疗。鳞癌给予顺铂 60?mg,阿霉素 60~80?mg,丝裂霉素10 ~20?mg;腺癌给予亚叶酸钙 300?mg,氟尿嘧啶 1?000~1?500?mg,顺铂 60~80?mg ,阿霉素 60~80?mg(或丝裂霉素10~20?mg)。TAI后或2次TAI之间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 疗,适应证及靶区设定和剂量学由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小组集体决定。在立体定位箱内行CT定 位,连续扫描,扫描层厚4?mm。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规划靶区,计算剂量。圆筒形准直器, 75%以上的等剂量线包绕靶区,边缘剂量每次5~6?Gy不等。6?MV X线等中心非共面旋 转照射,隔日1次,常规外照射DT40?Gy后补量2~3次;以前未行外照射的7~8次 ,总剂量DT35~45?Gy。在尽量避免正常组织损伤的情况下,选用5~6条弧,总度数 要求300?rad。TAI 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间隔为2周。

  • 组织CT值及电子相对密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作者:王捷;孙德仁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计算剂量及其分布的准确性与输入组织结构的CT值密切相关,因此CT机应用于放疗计划时有必须测量CT值及相对电子密度关系数据,并输入TPS将其使用的CT图像及其CT值与生成该图像的CT机及其扫描条件对应起来,以提高校正非均匀组织照射剂量的准确性.

  •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王嘉伟;张树平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Tis-2N0M0早期乳腺癌病例,其中左侧乳腺癌6例,右侧乳腺癌4例,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为每位患者设计两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即切线野常规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两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TV)、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靶区覆盖率在两种计划中相似,分别为97.83%、97.61%,与常规计划相比IMRT计划的PTV接受<95%处方剂量与>103%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之和(IHI)从25.42%减少到2.71%,PTV接受至少105%处方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105%)从25.79%减少到1.08%,IMRT计划改善IHI和减少V105%的平均值,在PTV较大的患者中更明显.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从6.72 Gy减少到4.95 Gy、心脏接受3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30)从7.23%减少到1.04%.所有患者同侧肺的Dmean从9.19 Gy减少到7.65 Gy、至少接受20 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从22.34%减少到20.18%.对侧乳腺Dmean从5.12 Gy减少到3.52 Gy,对侧肺Dmean从2.76 Gy减少到1.79 Gy.右侧患者肝脏Dmean从7.23 Gy减少到1.04 Gy.结论 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主要是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显著改善了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OARS的受照剂量与容积,乳房体积大的病例可以通过IMRT获得更好的剂量学结果.

  •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胸部食管癌常规放疗计划肿瘤剂量的评估

    作者:王海峰;张瑾熔;王巨武;王义海

    目的 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估胸部食管癌传统三野放疗计划的肿瘤剂量分布.方法19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均予胸部CT扫描,在CT上勾画GTV,CTV,PTV,然后用Cad Plan 6.4.7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产生传统三野等中心虚拟治疗计划,通过DVH比较GTV,CTV,PTV所受剂量,靶区适形度及靶区剂量均匀度.结果GTV,CTV,PTV大剂量分别为:51.64,51.94,51.48Gy;小剂量分别为:41.17,25.31,18.94 Gy;平均剂量分别为:49.5,47.34,42.92 Gy;适形指数分别为:0.94,0.69,0.38;剂量变异度分别为:2.2,7.57,14.56 Gy.结论传统的食管癌设野定位方法不能满足放射治疗的临床剂量学要求,应采用CT定位,通过三维计划系统的方法来确定食管癌的照射方法.

  • 肿瘤放疗中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

    作者:许奕;王蔷;赵国旗;陈波;陆琼衡;胡喆恺

    随着科学的进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放射治疗,我科引进美国Computed Medi-cal System Inc.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根据我科GEstaturn42直线加速器数据设计制定83例患者的放疗计划,疗程顺利,近期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 乳腺癌切线野治疗计划系统计划跳数的独立核对验证算法的研究

    作者:汪隽琦;李龙根;徐志勇;朱骥

    剂量计算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本科室开发了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机器跳数(MU)的独立核对验证软件,用来验证TPS计划的机器跳数(MU)~([1-2]).该软件对大多数TPS计划都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于乳腺癌切线野的TPS计划MU验证的差异较大.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切线野手算MU与TPS所得MU的差异分析,获得一种乳腺癌切线野TPS计划MU的简易独立核对验证算法,将其作为放射治疗中验证TPS乳腺癌切线野质量保证(QA)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该算法校正传统手算MU方法的偏差,也可用来计算乳腺癌常规放疗的MU,使它获得与TPS较为一致的结果.

  • 乳腺癌切线照射中肺受照体积的量化分析

    作者:李智华

    早期乳腺癌的术后放疗采用乳腺定位板、等中心(SAD)摆位技术、非对称半野照射以及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优化等技术对早期乳腺癌行术后切线放疗已成定式,特别是非对称半野照射技术已被某些放疗中心所采用,它能有效地降低肺部受照射剂量,但是其对肺部剂量的改善程度尚少见报道[1,2].笔者通过比较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给出的体积剂量直方图,对对称野和非对称半野照射在乳腺癌切线照射时肺受照射体积进行量化比较和分析.

  • 肿瘤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临床参数测量与验证

    作者:张西志;李军;翟振宇;谭飞;葛和平;仲桂芳

    目的 对瓦里安Eclips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进行临床应用前的系统参数测量与验证,并进行分析讨论.方法用三维水箱和剂量仪对3D-TPS所需的临床参数进行检测,并将监测结果输入到3D-TPS中,验证其符合程度,在射野内用电离室对水箱中感兴趣的四处点剂量进行测量,并对电子束"虚源"位置进行测量,后再分别验证3D-TPS中计算剂量和电子束"虚源"位置(即有效源皮距)的实测值与计划值之间的符合性.结果 3D-TPS的计算曲线与瓦里安Clinac 23EX直线加速器上实测参数曲线符合度很好,并且实测剂量与3D-TPS中计算剂量相对误差在-0.55%~1.12%之间,平均误差为0.66%.电子束"虚源"中的有效源皮距实测值与瓦里安公司提供的有效源皮距参考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1.27%~1.86%之间,平均误差为1.62%.结论瓦里安Eclipse 3D-TPS能很好地满足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需要.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