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

临床肺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림상폐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63
  • 国内刊号: 34-12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肺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许学受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125I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祁明臣;怀智馨;王子彬

    目的 评价2006~2007年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25I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经口腔将扩张球囊送入癌变部位进行预扩张,然后将125I捆绑式内照射支架沿导丝推送至病变部位释放.术后每月复查血常规、免疫指标、食管钡餐摄片检查.结果 8例患者支架均一次性释放到位,患者进食困难症状即可缓解,复查食管钡餐支架通畅,病变部位未发现瘘及出血现象.血常规及免疫指标未见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全身状况明显好转.结论 125I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杀灭肿瘤细胞,控制病变,安全、有效,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环甲膜穿刺给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疗效分析

    作者:袁子杰;傅爱

    目的 探讨环甲膜穿刺气管内给药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环甲膜治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片或胸部CT提示空洞闭合或缩小,肺部病灶明显吸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环甲膜穿刺气管内给药能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痰菌阴转率,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应用

    作者:李辉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前白蛋白(PA)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和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我院内科92例CAP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7天的CRP、PA 、SIR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按预后把患者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 死亡组入院第1天CRP、PA与存活组比较无差异,SIRS和APACHE Ⅱ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第7天PA较前降低(P<0.05),CRP、SIRS评分和APACHE Ⅱ较前相比无差异(P>0.05);存活组第7天CRP、SIRS和APACHE Ⅱ评分较第1天降低,PA较前升高(P<0.05),与死亡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RP持续高水平与PA持续低水平是预后不良的表现,动态观察CRP和PA水平对预测CAP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急性发作期老年晚发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特征分析

    作者:聂汉祥;杨炯;丁续红;胡苏萍

    目的 检测急性发作期老年晚发哮喘(LOA)诱导痰细胞学、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介素-5(IL-5) 、白介素-8(IL-8)水平,观察LOA气道炎症特征.方法 检测86例急性发作期LOA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学分类计数、ECP和IL-5 、IL-8水平;选择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结果 以诱导痰中EOS数量≥3%作为临界值,86例急性发作期LOA患者中,79例(81%)诱导痰中嗜酸细胞(EOS)数量增高,为痰EOS增高组;17例(19%)痰中性细胞数量增高,为痰非EOS增高组.痰非EOS增高组诱导痰中性细胞和IL-8水平显著高于痰EOS增高组和健康老年组(P<0.01 );而痰中EOS数量、ECP和IL-5水平显著低于痰EOS增高组(P<0.01),但与健康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发作期LOA患者存在气道嗜酸细胞和中性细胞两种炎症类型,测定患者气道炎症类型有助于指导治疗.

  •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70例疗效分析

    作者:徐丽丹;赖小燕

    目的 观察静脉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机械通气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试验组予以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经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等一般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疾病的康复.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17例临床分析

    作者:肖波;李伟峰;谢潮鑫;叶汉深;孟猛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趋势.方法 对17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平均年龄60岁,女性居多,为13例.14例以干咳、发热或活动后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就诊,易被误诊;17例患者均有抗SSA/SSB阳性,其中14例γ球蛋白升高,HRCT检查提示存在周边分布、下肺分布特性的磨玻璃样改变、网格状影、蜂窝影等的混合性表现有助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及指导预后.全部行糖皮质激素治疗,16例患者预后较好,1例患者因合并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对干燥综合征早期行HRCT检查和重视呼吸衰竭的防治,有助于提高其并发的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改善预后.

  • 82例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传湄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和对照分析,探讨该类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建议.方法 将本院2006-2008年住院的82例肺结核患者设为试验组,将本院体检的正常人群78例作为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生化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体质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应尽早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肺结核 营养调查
  • 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梅;卞京文

    目的 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介绍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并复习文献.结果 灌洗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胸部CT 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PAP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咳嗽.HR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我院2006~2008年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分析

    作者:孙焱;车焰;任维宁;高虹

    目的 了解病原菌的变迁和耐药性,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 363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813株占50%、革兰阳性菌473株占13%、真菌1346株占37%.3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G-杆菌增加,G+球菌不变,真菌感染有逐年降低趋势.位于前3位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碳青酶烯类仍是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强的一类抗菌药物.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结论 加强病原菌的感染监控,及时提供医院感染菌株流行情况及其耐药率变迁信息.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监测
  • 食管癌内镜活检组织中Survivin和Mcm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铭;徐克平;赵建强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和增殖因子Mcm5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85例食管胃镜活检存档蜡块标本中survivin和Mcm5的表达情况,其中11例食管正常黏膜,9例不典型增生,10例原位癌及55例浸润癌.结果 食管活检组织中,survivin和Mcm5蛋白在由正常向癌转变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两者在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Mcm5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激活及增殖因子Mcm5功能的增强,同时检测胃镜活检标本中两个指标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 重症甲型H1N1流感14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健;任天成;张秀伟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1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确诊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均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易继发肺部感染等,白细胞(WBC)和淋巴细胞(L)减低,早期给予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重症甲型HlN1流感发病以年轻群体为主,传染性高于季节性流感.早期给予奥司他韦等抗病毒治疗,辅以中药施治,疗效肯定.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真胰岛素、胰岛素原与血压的关系

    作者:张湘燕;叶贤伟;文炜;冯端兴

    目的 研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血清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72例确诊OSAHS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三组,同时选择15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高度特异性的ELISA法分别检测空腹血清TI、PI水平,同时检测各观察对象的血压水平.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血清TI、PI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结论 OSAHS患者TI、PI与血压存在相关性.

  • 哮喘小鼠肺组织T-bet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晓狄;张建华;朱雪明;金美芳;刘海燕

    目的 观察T-bet在OVA致敏小鼠、哮喘小鼠中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致敏组、哮喘组和对照组.用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T-bet的水平,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 1.致敏组T-bet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T-bet表达与致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bet的表达与IFN-γ/IL-4比值正相关.结论 OVA致敏后T-bet表达明显减少,OVA激发至哮喘状态后T-bet表达没有进一步减少.

    关键词: 哮喘 T-bet IFN-γ IL-4 小鼠
  •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志新;陈宏民;乔红伟

    目的 观察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及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方法 呼吸内科住院COPD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1)联合治疗组20例,吸入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粒(18 μg),经单剂量干粉吸入器,每日上午1次,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DRT型小型雾化器,剂量每次1 mg,1 天2次.(2)布地奈德雾化液吸入组,20例,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剂量每次1 mg,1天2次.(3)空白对照组20例,疗程2周.结果 试验组在第一周以后,吸入沙丁胺醇前的FEV1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一直持续到第二周,联合治疗组的FEV1升高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实验结束时,联合治疗组的FEV1提高了10.3%,布地奈德组提高了8.2%.空白对照组改变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入型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联合长效激素制剂治疗COPD,在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激素,及空白对照组.本试验未发现有更多的不良反应,其安全性能够被接受.

  • 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烺;孙耕耘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7例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选取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PPCs发生率13.36%.年龄大于65岁、存在肺外基础疾病、ASA分级高、血清白蛋白低、有吸烟史、存在COPD等肺部基础疾病、ECOG评分高、CURB-65评分高、血尿素氮高、上腹部手术、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为发生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前四项为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吸烟史、基础疾病、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手术部位、手术时间与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相关,ASA、ECOG和CURB-65评分高者,腹部手术后易发PPCs.

  • 咳嗽变异型哮喘46例临床研究

    作者:冷静;李曙芳;李海峰;王玉;海冰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46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该病临床上多见,但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观察

    作者:许文景;黄冬云;朱慕云;李允模

    目的 通过与其他两种常用气胸治疗方法的比较来观察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 采用胸腔穿刺或粗管闭式引流或细管闭式引流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气胸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各自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胸腔穿刺治疗组有效率为62.5%;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组有效率为92.5%;粗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组有效率为81.4%.结论 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气胸的方法.

  •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永辉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临床应用.方法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38例肺不张、慢性咳嗽、反复、难治性喘息等患儿进行纤维电子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治疗及应用情况.结果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起效快,术后清醒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在小儿纤支镜检查中采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解决了患儿不合作,操作更顺利,减少并发症,增加了安全性,特别适用婴幼儿.小儿纤支镜检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用广泛,对于反复、难治性喘息病因诊断非常重要.

  • 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作用

    作者:何惠英

    目的 评价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45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无创通气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A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B组1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45例COPD合并急性重症呼吸衰竭的病人中,A组24 h神志明显改善,PaCO2明显下降.治疗组的插管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无创通气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生存率.

  • MMP-2在实验性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小莉;石莺;龚兴牡

    目的 利用维A酸对实验性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干预,检测其MMP-2的变化并对其机制的探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用药组,每组12只.模型组大鼠用药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及酶联免疫试验观察肺组织MMP-2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MMP-2的活性和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组MMP-2 的活性和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 维A酸可降低COPD大鼠肺组织中MMP-2 的表达,为COPD防治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舒利迭治疗煤工尘肺合并COPD 76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秀霞

    目的 了解应用舒利迭治疗煤工尘肺合并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76例煤工尘肺合并COPD患者,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氨茶碱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吸入舒利迭.结果 于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舒利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舒利迭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张毅;魏翔;潘铁成

    目的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7例中男16例,女1例;年龄11~81岁,平均47.8岁;全部为胸段食管破裂,食管中段2例、下段16例(其中1例2处破口),破入左胸10例,右胸6例,双侧1例,破裂长度为0.8~6 cm,平均3.7 cm;主要症状为胸腹剧烈疼痛、发热、呼吸困难及休克等,查体可见液气胸,部分患者可见皮下气肿.全组24小时内修补6例,24小时后修补4例;5例予以胸腔冲洗和单纯引流治疗;1例26小时行末端食管贲门切除,食管残端封闭,胃造瘘和食管颈部造瘘;1例4天行胸内胃食管吻合术;全组共死亡3例.结论 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闭合破裂口和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进行胸腔穿刺、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可帮助诊断.

  •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11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元明;刘双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肺动脉肉瘤(PAS)的认识和早期诊治水平.方法 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动脉肉瘤1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1例患者中,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44.3±9.1岁.(2)临床主要表现有活动性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晕厥等.(3)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扩大、肺动脉高压、右室流出道及主肺动脉内占位性病变,下肢静脉超声正常.(4)CT肺动脉造影(CTPA)表现为肺动脉扩张、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肿块样阴影等.(5) 11例患者术前全部被误诊,多数被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PTE).(6)11例患者中10例行手术切除治疗,9例缓解出院,1例死亡;另1例内科治疗死亡.结论 PAS临床上少见,易误诊为PTE.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以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此病.

    关键词: 肉瘤 肺动脉 诊断 治疗
  • 全肺切除术后保护性通气体会

    作者:陈检明;易云峰;叶峥嵘;焦昌结;钟京;赖长君

    目的 探讨行一侧全肺切除术后患者的呼吸支持.方法 分析56例一侧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呼吸机的应用,20例采用传统呼吸参数设置潮气量(vt):8~12 ml/kg;36例患者采用新呼吸参数设置潮气量(vt):左侧全肺切除潮气量(vt)设置:6~8 ml/kg,右侧全肺切除潮气量(vt)设置:5~7 ml/kg.结果 20例采用传统呼吸参数设置潮气量患者中,发生气胸6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死亡2例;36例患者采用新呼吸参数设置潮气量患者中:发生气胸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无死亡.结论 全肺切除术后采取保护性通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稳定度过围术期.

    关键词: 全肺切除 呼吸参数
  • 支气管肺类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吴志权;潘铁成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外科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2008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支气管类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8~78岁,平均42.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周~12年,平均15.3个月.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或痰血、胸痛、气促、胸闷、喘息及发热;1例并发异位ACTH综合征.影像学检查显示中央型6例,周围型17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率为91.3%.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典型支气管肺类癌18例,非典型支气管肺类癌5例.结论 支气管肺类癌缺乏X线特征,难与肺癌和肺部其它肿瘤性病变相鉴别.手术切除是治疗支气管肺类癌有效的方法.此病预后较好,其中典型类癌预后好于不典型类癌,放化疗作用不确定.

  • 血播性肺结核并急性呼吸窘迫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吴文娟;焦新光;周霞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呼吸窘迫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5年以来血播性肺结核并急性呼吸窘迫无创正压通气1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例血播性肺结核并急性呼吸窘迫患者应用NIPPV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血播性肺结核并急性呼吸窘迫可行无创正压通气代替有创机械通气.

  • MMEF/FVC及其下降值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的关系探讨

    作者:陈正贤;马丽平

    目的 探讨MMEF/FVC及其下降值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235例慢性咳嗽、胸闷、喘息的患者进行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并分析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率与患者基础肺功能MMEF/FVC及其下降值的关系.结果 在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MMEF/FVC比值明显低于阴性组(0.87+0.76,1.01+0.2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MMEF/FVC比值在不同激发程度的下降值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72%(标准误为0.033,P<0.001),MMEF/FVC比值的佳截点为0.85,灵敏度67%(75/112), 特异度70%(86/123),,准确率为68.5%(161/235),阳性预测值为67%,阴性预测值为70%.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与MMEF/FVC比值及其下降有关,并且此比值可用于预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M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徐喜媛;杨敬平;姚翠玲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实施CRRT治疗患者21例, 均采用Prisma机器以及配套的管路和滤器,血管通路均采用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方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连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静脉血液透析(CVVHD)、连续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透析持续时间每日8~12小时,如病情需要则24小时持续进行,血流速100~150 ml/h,置换液30~50 L/次;每次脱水量根据病情设置1~3 kg.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血生化,PaO2/FiO2,pH的变化及血培养结果.结果 治疗后血培养转阴,血清尿素氮、肌酐值明显下降,氧合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CRRT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是一个基本的治疗工具和重要的支持疗法.

  • 异烟肼与力克肺疾对结核菌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吴玉君;李胡渤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力克肺疾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对结核分枝杆菌作异烟肼、力克肺疾耐药性试验.结果 3087株结核分枝杆菌的异烟肼、力克肺疾总耐药率为51.60%、13.12%.异烟肼与力克肺疾相比耐药率高,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临床上可以选用力克肺疾替代异烟肼作为初治、复治、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用药和结核病感染者预防用药.

  •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国安;吴宏成;张海旺;余碧芸

    目的 总结分析10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0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及确诊方法、疗效等.结果 ① 10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男6例,女4例,有基础疾病者2例,有临床症状者8例,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肿块型1例,肺炎型4例,混合病变型5例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②治疗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和(或)氟康唑治疗.1例行手术切除后口服氟康唑,另9例均行氟康唑治疗,治愈6例,好转4例,有效率100%,疗程1~12月不等.结论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呈多样性,应积极行肺活检以协助诊断,肺隐球菌病单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效果良好.

  • 甲型H1N1流感与其他类型流感的临床对比初步分析

    作者:周颖;余荣环;陈姬华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9年8月~11月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106例与其他类型流感63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甲型H1N1流感组平均年龄低于其他类型流感组、平均病程短于其他类型流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均以高热(>39℃)、咽痛、咳嗽、全身酸痛为常见症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均不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病程前后1周内均有较高的传染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甲型H1N1流感以青壮年为多见,可以人传染人,常见症状为高热(>39℃)、咽痛、咳嗽、全身酸痛,很难从症状、外周血象上与其他季节性流感区分,预后良好,短期内自愈.

  • C反应蛋白在新型A/H1N1流感中的意义

    作者:陈凯;李宽智;吴正霞;宁博;余丽君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新型A/H1N1流感(简称甲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45例甲流患者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痰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的变化.结果 甲流患者治疗前血清CRP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而WBC及N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结论 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重症甲流及预后.是甲流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比WBC更敏感.

  • 烟台地区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戴红;宫新玲;韩进

    目的 了解烟台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为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包括霉菌I、杂草、玉米、屋尘螨、粉尘螨、烟曲霉、豚草、禾本科谷类、黎科、动物毛、羽毛、啤酒花、树I、水果、小虾、羊肉、花生、鸡蛋、牛奶和鲑鱼.结果 508例皮肤点刺试验,282例皮试阳性,阳性率55.51%.皮试阳性率高的前五位的过敏原(皮试阳性率>10%)依次是屋尘螨、粉尘螨、豚草、树I、烟曲霉.尘螨过敏原(粉尘螨和屋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卡方检验,P<0.01).呼吸道过敏病和皮肤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原致病的可能性更大.儿童组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卡方检验,P<0.01);吸人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类过敏原(卡方检验,P<0.01).结论 烟台地区皮试阳性率高的过敏原依次是屋尘螨、粉尘螨、豚草、树I、烟曲霉,其中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吸人性过敏原为常见过敏原.与成人相比,过敏原导致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可能性更大.

  • 腺苷脱氨酶和癌胚抗原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梅建勇;余莉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和癌胚抗原(CEA)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氨试剂法和ELISA法对118例胸腔积液的ADA和CE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结核组与恶性组ADA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CEA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结核组和恶性组中ADA的阳性率分别为94.3%和8.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和结核组中CEA的阳性率分别为69.6%和6.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DA≥40 U/L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90.3%.CEA≥10 μg/L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93.7%.以ADA≥40 U/L和CEA<10 μg/L为阳性界值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95.3%.以CEA≥10 μg/L和ADA<40 U/L为阳性界值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63.5%,特异度为99.2%.结论 胸腔积液ADA及CEA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有鉴别诊断价值.

  • 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的疗效观察

    作者:左美容

    目的 观察口服糖皮质激素对AECOPD的疗效.方法 将86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控制性氧疗,敏感的抗生素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组44例,除上述治疗外,口服泼尼松30 mg/d,连服10天.观察肺功能FEV1、血气分析PaO2、呼吸困难改善天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FEV1为1.01±0.23 L,比对照组0.88±0.26 L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PaO2为74±11 mmHg,较对照组73±12 mmHg明显提高(P<0.05).呼吸困难改善天数治疗组2.7±1.2天较对照组6.0±2.0天有明显缩短.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 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改善AECOPD肺功能及临床结果,建议短期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

  • COPD患者血清IL-4、IL-8、TNF-α、CC16水平变化与气道炎症损伤的探讨

    作者:程艳慧;张勇;何东初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及TNF-α、CC16的水平变化,评价咳喘合剂的临床疗效及探讨COPD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94例COPD患者,其中中药复方治疗组(50例)及西药治疗组(44例),中药复方组给予口服咳喘合剂,西药组给予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余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AECOPD及缓解期患者进行血清中IL-4、IL-8、TNF-α、CC16浓度检测.结果 (1)AECOPD患者血清中IL-4、IL-8、TNF-α急性期较缓解期增高(P<0.05);CC16浓度较COPD缓解期(P<0.05)降低,(2)随着病情的严重分级,患者血清中IL-4、IL-8、TNF-α含量增多,CC16含量减少,(3)中药治疗组较西药组血清中IL-4、IL-8、TNF-α比较无差异(P>0.05),(4)中药治疗组较西药治疗组CC16含量有差异,(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中IL-4、IL-8及TNF-α浓度升高,CC16浓度降低,可作为AECOPD气道炎症损伤的指标;咳喘合剂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 重症肠结核58例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白婕;张建;张学丽

    目的 探讨肠结核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8年5月外科诊治58例重症肠结核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术前诊断肠结核仅28例;58例肠结核患者分别行小肠部分切除、右半结肠切除、肠粘连松解、脓肿清除、腹腔引流等手术,全部治愈.结论 肠结核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手术多因肠结核伴发并发症而进行,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正确的手术方法非常重要.

  • COPD稳定期肺功能与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学关系探讨

    作者:杨延国;施炜

    目的 探讨COPD稳定期肺功能分级与急性加重期痰培养细菌学状况以及细菌感染之间关系.方法 对我院142例有发病前稳定期肺功能检查结果的AECOPD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痰培养阳性者73例,阳性率为51.4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50%时假单胞菌、肠杆菌及不动杆菌出现的机会比FEV1%≥50%时多,FEV1%<50%与假单胞菌、肠杆菌和不动杆菌有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 随着COPD患者基础肺功能的降低,特别在FEV1%<50%时,发生急性加重时痰菌以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常见.FEV1%≥50%时痰培养诊断率较低,大多数无菌生长.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观察

    作者:施炜;熊伟

    目的 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42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或1 g,q8 h静滴,观察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和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明显胜于治疗前;痰液病原体的清除率为87.5%;胸部CT肺部炎性渗出病灶较前明显吸收;34例存活的重症肺炎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曾小莉;区颂雷;张韶岩;袁慧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NAC组缺血前1 h给予腹腔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200 mg/kg.再灌注2 h后摘取左肺,分别对各组进行以下检测:肺湿/干比(W/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及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价(IQA).结果 I/R组肺W/D和IQA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NAC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1).病理学结果显示三组动物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假手术组无充血;与NAC组比较,I/R组肺组织充血明显、白细胞浸润更严重及肺间质高度淤血水肿.I/R组MDA含量和MPO活性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 ,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NAC能明显减少MDA含量和降低MPO活性,提高SOD活性(P<0.01).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和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有关.

  • 铜绿假单胞菌近7年的耐药性变迁及其抗生素应用分析

    作者:樊春月;吴斌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近7年的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076株,分析其耐药性变迁及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结果 对铜绿假单胞菌保持抗菌活性较强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依次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增高的趋势;抗铜绿假单胞菌所用抗生素单用455例(44.4%);二联521例(50.9%);三联48例(4.7%).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高,耐药率有普遍增高的趋势;对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药耐药(MDRP) 或泛耐药(PDRP)的治疗,宜采用联合用药,β-内酰胺类+阿米卡星为较优化的组合治疗方案之一.

  • 肺癌与血栓栓塞性疾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邸庆国;李桂馨;孙宝华;康筱玲;吴坎金;周丽荣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近5年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16例为腺癌.9例(52.94%)血栓栓塞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前,8例(47.06%)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后,其中13例(76.67%)肺癌确诊时间分布于栓塞前后120天.单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7例,单纯肺血栓栓塞(PTE)4例,DVT合并PTE 6例.10例合并PTE患者中8例(80%)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9例(90%)表现为双肺多发栓塞,大多有低氧血症、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心电图仅1例有典型SⅠQⅢTⅢ表现.8例在栓塞前有化疗史.结论 病人出现不能解释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应考虑有肿瘤的可能,腺癌患者易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化疗是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

    关键词: 肺癌 血栓栓塞
  • 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曹海英;张建宇;单鹄声;闻旭阳;山顺林

    目的 探讨体部伽玛刀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 64例患者均采用体部伽玛刀放疗,总量35~45 Gy,分10~14次完成,每日一次,每周5次;同期行全身化疗,采用NP方案,28天为一周期,每位病人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伽玛刀治疗结束后3月评价疗效.结果 64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CR+PR)为93.75%(60/64).急性放射性肺损伤9.38%(6/64),为1~2度;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的发生率为7.81%(5/64),为1~2度;血液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3度发生率为12.50%(8/64),无4度血液毒性发生.随访3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94%(39/64)、40.63%(26/64)和32.81%(21/64).结论 采用体部伽玛刀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连接蛋白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艺坛;潘云虎;李华良;黄芳芳;陈光;熊勇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纤维连接蛋白(FN)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108例慢性咳嗽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炎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实验组72例(肺炎支原体阳性)与对照组36例(肺炎支原体阴性).对两组患者进行支气管镜肺活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bFGF水平,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FN水平.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组bFGF及F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可使肺组织 bFGF水平增加,而bFGF可进一步诱导FN表达增加.bFGF、FN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所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早期诊断、病情动态变化、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糖皮质激素对痰嗜酸性粒细胞阳性COPD患者的疗效评价

    作者:赵洪达;江莲;谢诤

    目的 论证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的COPD患者是否预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和功能反应较好.方法 60例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予甲基强的松龙40 mg/d×0~3天后即停用)及常规治疗,共6个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性氧疗,抗感染,化痰,止咳,应用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30天测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统计6个月内首次COPD严重急性发作时间和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有明显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首次COPD严重急性发作时间(98.21±36.35天)较对照组(63.54±25.62)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的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34.5%明显少于对照组48.6%.结论 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患者预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和功能反应较好,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是临床COPD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甘新莲;艾涛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征象,评价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并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如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CT仿真支气管镜(VB)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 15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为40.6.病灶位于气管上段8例(53.3%)、中段5例(26.7%)、下段3例(20%).病灶好发于气管侧后壁及后壁.根据病变的CT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1)管腔内广基底结节或肿块型,(2)沿管壁浸润状增厚型,(3)管腔内外生长型.结论 MSCT可作为诊断气管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 VEGFR-1抗体对肺癌A549细胞顺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沈小玥;朱佳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抗体影响人肺腺癌A549 细胞对顺铂(CDDP)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将VEGFR-1抗体与顺铂单独及联合作用于A549 细胞,72 h 后用MTT 法,克隆形成法检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VEGFR-1抗体(30 μmol/L)和顺铂(10 μg/mL)联用组抑制A549细胞生长均显著强于VEGFR-1抗体与顺铂单独用药组.结论 VEGFR-1抗体能显著增强顺铂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是很有潜力化疗增敏剂.

  • 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血清差异蛋白质质谱分析

    作者:尹小毛;刘志辉;刘玉美;罗强生;谭守勇;刘健雄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方法 利用弱阳离子(WCX)液体蛋白质芯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16例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强化治疗前后有22种蛋白质的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11种蛋白质在强化治疗后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5),另外11种蛋白质在强化治疗后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谱存在明显差异.

  • 我院肺结核病人中HIV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梁耀斌;王丽云

    目的 了解本院肺结核病患者中HIV的感染情况以及HIV阳性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128名活动性结核患者进行HIV血清学检测.结果 16128例患者中,14611例(90.6%)进行HIV检测,确认HIV抗体阳性98例,阳性率0.671%,男性7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2.4岁±7.6岁.98例HIV检测阳性患者中,21岁~40岁年龄段患者感染者60例(61.2%),其它年龄段38例(38.8%).静脉注射吸毒者70例(71.4%)和性传播者16例(16.3%).结论 肺结核合并HIV人群以男性和青年人为主,静脉注射吸毒和性途径是传播的主要方式.

  • 机械通气时气管套管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

    作者:季洪健;陈丽萍;王辉;姚秋菊;柳溪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套管引起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结合5例气管切开套管导致气管食管瘘的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复习,详细分析其病因和预防措施.结果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气管食管瘘与气囊压力过高、气囊压迫时间过长、呼吸机管道重力压迫气管后壁、套管不稳定活动增多、气管切开破坏了气管的结构和稳定性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主要是常规监测气囊内压、避免压力过高、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减轻呼吸机管道对气管后壁的压迫、躁动病人适当镇静等.结论 加强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与气囊的管理,能大限度减轻气管内膜机械性损伤,降低气管食管瘘的发生率.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作者:王继旺;张倩;周林福;殷凯生

    目的 了解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了67名支气管哮喘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自愿者血清MIF含量并进行比较,同时进行了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临床分期MIF含量的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血清MIF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MIF与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与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状况与营养干预

    作者:贾巧芝;贾艳梅;刘鹏珍

    COPD病人肺部疾患慢性反复发作,加之饮食摄入不足等原因,往往并存营养不良,对病人的各器官产生有害的影响,引起肺和全身免疫防御功能损害.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感染加重,导致呼吸衰竭.因此,营养支持已成为COPD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2007年9月~2009年4月收治的96例COPD患者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应用PEEP机械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

    作者:丁寿来;刘家珍

    目的 探讨应用呼吸末正压(PEEP)辅助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54例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中,对32例采用A/C+PEEP模式进行机械通气(A组);有22例采用A/C模式进行机械通气(B组).结果 A组应用PEEP平均值为(9.8±3.4)cmH2O,应用PEEP时间平均(9.4±4.1)小时;A组达到PaO2≥60 mmHg的时间(1.3±0.5)小时优于B组(2.8±1.3)小时,0.01<P<0.05;A组拔管撤机平均(4.7±3.0)天,与B组平均(5.3±3.2)天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衰竭均改善,脱机过程中无撤机困难者,脱机后均未再插管.A组救治成功29例,成功率90.6%;B组救治成功17例,成功率77.3%,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院内感染、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自动出院.结论 在应用有效复能剂和阿托品的基础上,应用PEEP进行机械通气有助于尽快纠正肺水肿、脑水肿,促进氧合,抢救呼吸衰竭;应用PEEP有助于肺保护策略的实施,安全可靠、效果满意.良好的呼吸道管理、呼吸监测和PEEP数值调节,是AOPP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 临床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炎54例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

    作者:吴凤侠;杨素华;杜秀君;侍金梅

    2009年11月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而并发肺炎者,在我院隔离病房的临床诊断病例54例,分析总结这一新型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告诫民众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阶段,重视感冒初期即"48小时之内,应用药物磷酸奥司他韦"是防止因甲型H1N1流感并发为肺炎有效的措施之一[1].

  •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

    作者:黄山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氨溴索静滴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符合诊断AECOPD病例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吸氧、解痉、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组予以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滴注,两组连续治疗7天后,观察所有入选病例临床症状、血气、血常规等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症状体征改善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静滴联合抗生素治疗AECOP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防控甲型H1N1流感社区传播的措施

    作者:吴家琳

    自2009年4月下旬以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和蔓延.近期,我国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持续增加,并出现了二代病例,发生社区暴发流行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如何科学、有序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 吸痰和雾化吸入配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翠;安淑华;史玲艾;崔喜英;张海荣;杜静;冯爱芳

    观察吸痰和雾化吸入配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需要无创辅助通气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输液治疗及无创辅助通气,试验组配合吸痰和雾化吸入.结果 试验组对缓解患儿生命体征及喘憋症状,降低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吸痰和雾化吸入配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MPO和Inos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艳霞;沈维;程兴梅;王艳颖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的特点.方法 测定95例COPD患者加重期和缓解期及30例健康人血清和诱导痰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和血清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浓度.结果 COPD患者加重期和缓解期MPO和iNOS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加重期高于缓解期患者.痰中MPO水平高于血清中MPO水平.结论 MPO、iNOS作为炎性介质酶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过程.

  •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肺栓塞13例临床分析

    作者:史文冰

    通过对晕厥病人的观察,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3例肺栓塞患者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0.8岁,7例出现反复晕厥,13例中有1例长期瘫痪卧床4年,1例关节镜术后10天,1例患深静脉炎3个月,1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史1年,1例有8小时乘车史,3例有下肢静脉曲张,其余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COPD中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因素,心电图8例表现为SⅠQⅢTⅢ,2例呈QⅢTⅢ,3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血气分析10例为低氧血症,CTPA证实主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叶支肺动脉,段肺动脉有充盈缺损.结果 所有病人均在入院后,迟在48小时内通过CTPA明确诊断.5例给予尿激酶溶栓[尿激酶20000 IU/kg,用量在100万u~150万u],8例抗凝,无1例死亡,无1例出现溶栓并发症.结论 当病人以晕厥或反复晕厥就诊时,要警惕肺栓寨的可能性.

  • 儿童过敏性肺炎的诊治

    作者:张永远;李晓红;潘家华

    通过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支气管血肺泡灌洗,肺功能、肺活检等),对儿童过敏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 抗结核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群英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死亡率极高.结核病成为传染病控制的一大重点,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抗结核药物和正在开发的有较好前景的抗结核药物,其中新药的研制和应用是重要的一环,并已经获得显著的进展,现将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近况介绍如下.

  • 吸痰术的进展研究

    作者:齐颖

    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临床各吸痰方法综述如下.

  • 儿童急性间质性肺炎1例

    作者:胡俊艳;陈琳;孙彦

    患儿男,14岁,因"气促10天,发热皮疹1周,咳嗽4天"入院.17天前曾出现呕吐,于当地医院发现口腔溃疡,咽红,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静点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炎琥宁并补液对症治疗,呕吐渐止,口腔溃疡痊愈.但10天来出现气促,憋气,予吸氧治疗4天.1周前出现皮疹,伴发热体温达39.6℃,考虑"药疹"停氨苄西林舒巴坦,皮疹逐渐减轻,4天前出现咳嗽,且气促、呼吸困难加重,肺CT:双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伴肺气肿.

  • 加替沙星静脉滴注不良反应1例报告

    作者:许玉环;吴卫红

    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因排尿不畅,尿急尿痛尿涨,于2009年6月20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体检(T)36.6,脉搏(P)78次/min,血压(BP)126/76 mmHg,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潜血(+++),尿白细胞(+++),镜检白细胞(2+),镜检红细胞(1+).诊断:急性膀胱炎.

  • 家族性静脉曲张并以反复晕厥为首发表现肺栓塞1例

    作者:张利鹏;周丽华;黄志民

    一、患者女性,52岁,入院前1周先后在上楼途中,早晨上卫生间后发生晕厥4次,意识丧失时间渐延长,长达3 min,无抽搐,呕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因再次晕厥伴气短于2009年3月30日晚7时由急诊科转入我科.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3年.入院查体:BP:114/70 mmHg,R:24次/min,神清,半卧位,口唇微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02次/min,A2=P2,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未见曲张静脉.

  • 危重甲型H1N1流感1例报道

    作者:刘领;杨霁;赵淑敏;薛兵;李秀业;吴文杰

    甲型H1N1流感作为一种传染性强、危重病例可能致死的全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人类对其缺乏了解.总结此类患者临床特点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为此,特将近期我科收住的一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汇报如下.

  •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并发横纹肌溶解1例报道

    作者:牛小红;张波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HHS)是糖尿病为常见急性代谢紊乱状态,死亡率10%~50%[1].而横纹肌溶解症(RM)的发生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研究显示, RM的病死率在3%~27%[2].

  • 多索茶碱引起精神错乱3例

    作者:邱淑佳;丁惠昌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老年常见疾病,以往用氨茶碱扩张气道治疗,其心脏反应及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出现较多,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年来,我院使用多索茶碱代替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但是,在治疗中出现了三例精神错乱,现报告如下.

  • 76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作者:卢森建;黄盛新;刘春谊;黎玮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患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有逐年上升趋势;且并发症多,在治疗肺结核的同时如何治疗糖尿病,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

  • 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抗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彭德虎;蔡杏珊;胡锦兴;林兆原;冯永忠

    目的 探讨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抗结核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罗氏终点法对34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340株结核分枝杆菌对CPLX,LVFX,MXFX的耐药率分别为78.15%,15.88%,5.88%,LVFX,MXFX对初、复治无慢性呼吸道合并症,初、复治伴有慢性呼吸道合并症及MDR-TB的耐药率分别为7.61%、41.18%、25%、49.49%、28.57%、59.53%,1.41%、8%、11.78%、21.11%、19.05%、35.71%.结论 环丙沙星不宜用于抗结核治疗,初治无慢性呼吸道疾患合并症患者可以应用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而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合并症或MDR-TB的患者好应用莫西沙星.

  • 32例经纤支镜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和护理

    作者:申峻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给药加化疗对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及相应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支气管结核63例分为纤支镜下注药治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的比较.结果 治疗二个月后纤支镜组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痰菌阴转率、纤支镜下改变与单纯化疗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支气管结核在化疗基础上加用纤支镜下局部给药能迅速缓解病人临床症状,促进病灶吸收,痰菌阴转.从而提高疗效.纤支镜检查及给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纤支镜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值得认真总结.

  • 22例干酪性肺炎临床分析

    作者:温建水;张艳娜;王会阁;温跃培

    干酪性肺炎是浸润性肺结核的一个特殊类型,如不早期治疗,肺组织破坏严重,影响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为了提高干酪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分析了2006年8月~2008年10月在我所住院22例干酪性肺炎临床资料.

  • 护理干预对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的价值

    作者:黄少玲;何展红;黄晓蓉

    静脉输液是临床主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输液进入人体局部组织,产生"外渗"和"外漏",造成血管损伤,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是护理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辨析静脉输液"外渗"和"外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护理干预措施,以期降低两者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 开胸手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何秀平;陈芳

    肺部感染系胸外科开胸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75%,死亡率可高达30%~50%[1].严重感染本身死亡率较高,而感染作为基础可诱发其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可诱发ARDS.因此要针对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护理干预,有效控制感染发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朱翠芳

    目的 探讨有创通气(机械通气)过渡(序贯)为无创通气(BIPAP)治疗呼吸衰竭的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有创通气、血气分析正常或接近正常后,改为无创通气的撤机的应用体会.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掌握正确的拔管时机,是有创通气序贯为无创通气成功的关键.

  • 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永英;俞桂芳

    目前,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已成为常用方案,但长春瑞滨(NVP)对血管的损伤是所有化疗药物中强的药物之一,它可以在没有外渗的情况下引起血管内膜化学性损伤造成广泛的周围组织炎性反应,可引发严重的静脉炎,由NVB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可达36.1~89.5%[1].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目前国内外尚无化疗导致静脉损伤所针对的特效解毒剂,只能在用药过程中积极地加以预防.

  • 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石天平

    小儿头皮静脉因其表浅,暴露明显,易于穿刺、固定和观察,便于保暖,是患儿给药的常用途径.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穿刺成功率高,不仅能减轻患儿痛苦,而且在临床抢救性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本文收集2005~2009年我科门诊输液厅105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2岁以下患儿约85%穿刺一次成功,但仍有15%一次穿刺未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以下.

  • 护理程序在MDS合并肺部霉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刘行芝;刘静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具有造血干细胞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的报道有增多趋势.由于自身病变所致免疫和造血功能受抑,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肺部霉菌感染的病例大大增加.2007年3月~2009年3月,我科运用护理程序通过临床观察和有关检查,使16例MDS患者及时发现肺部霉菌感染的诊断并得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COPD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家庭治疗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丹

    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逐渐加重的气促和呼吸困难.由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导致病情加重,晚期很多患者都并发慢性Ⅱ型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中一部分患者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

  • 护理组长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叶小兰;杨芳

    为了提高急诊抢救水平,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自2004年起我科通过竞聘,择选录取护理组长3名,通过5年的运行,科室护理质量、抢救水平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 在心脏手术中应用快通道麻醉技术的术后护理研究

    作者:张利芳;周雁荣;罗亮春;熊静

    快通道心脏麻醉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围手术期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以求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医疗费用.其应用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此类麻醉的心脏病人术后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 影响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和对策

    作者:施萍;张骅

    慢阻肺在缓解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提高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效率,缓解呼吸肌疲劳,增加肺泡通气,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存在依从性问题,严重影响呼吸锻炼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影响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护理对策.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19例分析

    作者:谭红玉

    肺部局限性孤立性结节病灶或弥漫性病变,有时影像学要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尚有一定难度,对这类病灶通过经皮CT引导肺穿刺活检是获得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现对我院内科自2006年8月~2007年8月19例经皮CT引导肺穿刺活检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改进静脉输液的加药方法

    作者:廖根娣;林阿珠

    静脉输液配药是临床护士的护理操作之一,由于临床加药量大,有些药物如刺五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氧哌嗪青霉素等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容易产生泡沫,会有很多的气体,不但影响输液排气.对配药的药液剂量不准确,会影响对护士的信任度.我院2005~2008年,我科在不断的改进配药方法,配制约680例,效果较好.

  • 用一次性注射器计量引流液

    作者:高侠

    准确记录外科病人的引流液量会直接影响到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在引流液较少的情况下,按照常规引流的方法很难把少量的引流液完全清除.常规的方法是用量杯去计量,往往会有一些引流液残留在袋中,影响准确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可以达到精确计量引流液到1 ml,现介绍如下.

  • 简述简易热水袋的制作和使用

    作者:廖根娣;罗金玉;张英兰

    热水袋是冬天保暖方法之一.传统的热水袋在使用时,如水温过高,易出现皮肤烫伤,如用在临床还会出现热水袋漏水烫伤病人等到意外事件的发生.水温过低,则达不到如期的效果.在使用和保存上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橡胶制品气味刺鼻,增加病人的不适.热水袋使用后,从准备放水,晾干,消毒,到使过程耗时长,还需消耗护理人员的时间.

  •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肖惠萍;陈功华;化莉;汪春青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并发症及对策.方法 观察记录107例PICC置管患者置管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结果 107例患者中37例出现并发症,因并发症拔管的患者有11例,其余均在疗程结束后拔管.结论 对PICC置管的并发症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减少了因并发症导致的拔管例数,提高了病人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 肺上叶的支原体肺炎与肺结核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郑旭

    支原体肺炎过去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所有肺炎的20%,小儿及成人均可患病,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及夏秋之交较为多发,可出现多种影像改变.而近年来结核亦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发生于肺上叶的支原体肺炎与浸润型肺结核在影像上常常难以区分,给临床的诊断、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误诊者并不少见,为此证实的18例肺上叶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附132例临床观察

    作者:余鑫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Ⅰ~ⅢA肺癌132例,分成甲、乙两组,比较肺癌切除时,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的不同作用,手术并发症及术中风险性.结果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延长了患者的术后生存期,而术中风险性和术后并发症未增加.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加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彦同;张会英;刘彦玲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加顺铂与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改善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将6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组和化疗组,均治疗二个周期,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组的有效率为56.25%,化疗组的有效率为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8.13%,化疗组在治疗后改善率为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与稳定率分别为90.63%和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组的白细胞下降率为12.50%,化疗组为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加顺铂能够缓解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 A群链球菌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作者:严亚军;周辉

    目的 探讨A群链球菌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对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 50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A群链球菌及顺铂,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胸腔内注射;对照组联合顺铂、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仅为减轻治疗副作用,不影响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A群链球菌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水疗效明显.

  • 30例肺癌胸腔积液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刘旭之;宋卓

    目的 观察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接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胸腔内注射联合微波热疗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60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胸腔微管留置排尽胸水后,治疗组IL-2 100万u,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稀释后注入胸腔内,药物化疗的同时用2400 MHz微波对患侧胸部进行加热.对照组30例,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顺铂(DDP)按40 mg/m2胸腔内注入.1周1次,每2周为一疗程,观察疗效、近期生存率、机体免疫力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50%,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生存率方面,0.5年及1年的近期生存率治疗组有明显提高(P<0.05);机体免疫力方面,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别,治疗后,治疗组CD4/CD8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副作用方面,除发热外,骨髓抑制、胸痛、消化道症状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腔内药物化疗联合微波热疗有效地控制了恶性胸腔积液, 不良反应小并可能提高近期生存率及机体免疫力,有临床应用价值.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短手术的观察

    作者:詹锦六;温海明;代冬梅;刘刚;李红新;陈树明;何丽香

    目的 本文观察了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27例ASAI-II级短小手术的患儿,那男19例,女8例,年龄1~12岁,体重8~23 kg.采用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记录术前、术中5、15、25、35时的MAP、RR、SPO 值,取术中4次数值的平均值与术前比较,并观察记录肢动等反应情况.结果 本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所记录的MAP、HR、RR及SPO2与术前比较,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过程中较平稳,术后苏醒快、恶心、呕吐、躁动、低血压症等不良反应减少,本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痰热清、银杏达莫佐治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

    作者:马小梅

    目的 评价痰热清、银杏达莫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肺部感染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在抗炎基础上予痰热清、银杏达莫协同治疗,对照组只予一般治疗.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热清、银杏达莫佐治肺部感染疗效好,值得推广.

  • 天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肺心病心衰60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凤珍;李希华

    我们采用天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6例患者,男64例,女52例,均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双黄连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四堂;李芳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双黄连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9月诊断112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病例,随机分成A组56例(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静脉滴注,2次/d)、B组56例(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静脉滴注,2次/d,双黄连2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双黄连组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病程天数与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WBC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双黄连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较高,副作用小,应用方便、安全,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患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结构性肺病者菌群分析

    作者:周建群;张虹霞

    目的 探讨结构性肺病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菌群与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区别.方法 呼吸科住院的结构性肺病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菌群与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标本进行培养、细菌鉴定以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结构性肺病组共培养出G-菌523株、G+菌146株,其他肺部感染共培养出G-菌71株、G+菌12株,结构性肺病与其他肺部感染比较,肺炎克雷白杆菌显著减少(P<0.005),铜绿假单胞菌明显增加(P<0.05).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增加.讨论 结构性肺病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经验治疗应选用涵盖耐药菌的药物.

  • 肺血栓栓塞患者D-二聚体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惠琴

    目的 通过检测肺梗死溶栓治疗D-二聚体水平以评估疗效的观察及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 对20例肺梗死患者不同时期和对照组20例测定其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肺梗死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血栓形成康复期轻度高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肺梗死治疗,尤其在溶栓治疗中,动态检测D-二聚体含量对肺梗死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监测溶栓药物的疗效指标.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u1RN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菁梅;李小冬;谭焕源;倪小英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u1RNP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抗u1RNP抗体阳性的46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抗u1RNP 抗体阴性的SLE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抗u1RNP抗体阳性组患者的雷诺现象、关节炎、心肌缺血、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较高,肾损害程度较轻,抗Sm抗体阳性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热、皮疹、口腔溃疡,血液系统损害,ANA、ENA、ds-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u1RNP抗体与关节炎、雷诺现象,心肌缺血、肺动脉高压及抗Sm抗体高阳性率密切相关.

  • 住院肺结核病人耐药性监测分析

    作者:万江红

    1999~2008年在沈阳市胸科医院住院的痰菌培养阳性43626例肺结核患者,其中初治病人26188例,复治病人17438例.分离出43626株分枝杆菌,经菌型鉴定为结核杆菌.

  • 2009年的甲流H1N1

    作者:万欢英;龚益

    [编者按] 为了及时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本刊本期起选登甲型流感的专家论坛、论著、呼吸病研究、病例报告、护理等有代表性的稿件,陆续给予优先刊出,供读者们参阅.

临床肺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