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

临床肺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림상폐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63
  • 国内刊号: 34-12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肺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许学受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医院内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章启东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医院内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自发性脑出血患者425例,其中47例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性肺炎为观察组,378例患者未发生医院内感染性肺炎为对照组,分析病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医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1.1%,多为年龄>65岁、住院时间>30 d、意识状态昏迷、有糖尿病、有肺部疾患、无药物治疗、有气管切开、有气管插管、有呼吸机、有鼻饲胃管。结论年龄、住院时间、意识状态、糖尿病、肺部疾患、药物治疗、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鼻饲胃管均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医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影响因素。

  • 99例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致肝功能损害研究

    作者:王三清;魏魏;王健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住院肺结核患者179例,根据HBsAg检测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58.24%高于对照组17.05%,且两组在轻、中、重度肝损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ST112.8±84.3IU/L和ALT153.4±87.5I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70.5IU/L和103.3±71.3IU/L(P<0.05)。观察组肝损害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较阴性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应当选用肝损害小的药物。

  • 内科危重监护病房院内感染调查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海清;赵杰;李海泉;杜永亮;徐永红;徐俊马

    目的:分析内科危重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入住内科危重监护病房的122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院内感染发生37例,因感染性疾病入住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血液常见,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深静脉置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鼻饲、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结论内科危重监护病房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做好预防性措施,控制和降低感染的发生。

  • 内皮素-1前体肽在CAP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周锦桃;孙异锋

    目的:探讨proET-1在评估CAP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院42例C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根据美国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为重症肺炎组及普通肺炎组,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同组别间proET-1、PCT和白细胞计数差异性。结果37例普通CAP与5例重症CAP的比较,proET-1及PCT检测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0.01和<0.05),而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42例CAP患者(普通+重症)与对照组比较,proET-1、PCT及白细胞计数的检测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7例普通CAP患者入院时与病情痊愈时(或病情好转时)相比较,白细胞计数及PCT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01和<0.05),而proET-1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proET-1及PCT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CAP感染的炎性标记物;proET-1及PCT血浆水平可以预测CAP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且proET-1优于PCT。

  • 晚期NSCLC患者放疗效果与XRCC1 SNP的关系

    作者:陈韦;冯华松;温居一;孟激光;张燕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放射性治疗疗效及副作用与XRCC1 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鳞癌、腺癌、腺鳞癌或大细胞癌患者60例,以xTAG液相芯片技术检测XRCC1 Codon399的3种基因型。随访至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放疗效果和放射性损伤与不同基因型的关系。结果各组在放疗效果方面未发现显著差异。 Arg/Gln杂合子组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比例高于两组纯合子( P<0.05), Arg/Gln和 Gln/Gln组患者在消化道损伤方面要高于Arg/Arg纯合子组(P<0.05)。在皮肤、食管损伤以及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 XRCC1 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SCLC放疗敏感性无关,但与晚期NSCLC患者肺部及消化道的急性放射性损伤有关,有望成为放射治疗副作用的预测因子之一。

  • 女性肺癌组织中Ki 67、P53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罗马长;苏永华;马志益;李友堂

    目的:观察女性肺癌组织中Ki67和p53表达水平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统计手术切除的女性肺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Ki67、p53的表达水平,并随访不同表达水平的Ki67、p53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Ki67蛋白阳性率为76.79%, P53蛋白阳性率为73.21%,Ki67蛋白表达在女性肺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期晚、淋巴结转移、非腺癌组表现出高Ki67表达,而本研究发现P53表达在年龄、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女性肺癌病理类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Ki67蛋白表达对临床女性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可提供有效的分子生物学依据,Ki67蛋白阳性者预后差。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作者:尤青海;牛成成;朱钟鸣;胡先纬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7名实习生随机分成PBL组(n=55)和对照组(n=42)进入呼吸内科实习,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实习的总体印象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PBL组总体印象优于对照组;PBL组总得分、选择题得分、填空题得分、名词解释得分以及分析题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79.25±8.63 vs 67.36±13.01;13.36±3.19 vs10.40±2.44;33.58±4.66 vs 30.98±5.72;17.44±2.59 vs 14.36±4.19;14.73±3.11 vs 12.14±4.95)差异显著(P<0.05)。结论 PBL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教学成绩,值得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推广。

  • 阿米福汀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对正常组织的保护研究

    作者:赵衍

    目的:分析阿米福汀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对正常组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治疗的13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9例(放疗加阿米福汀)和对照组68例(单纯放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6.52%,对照组总有效率54.41%,经统计学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15.94%,且未发生V级损伤,对照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30.88%,V级损伤发生率为2.94%,经统计学分析,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118.26±32.49 g/L,白细胞(5.11±1.28)×109/L,血小板(213.97±40.38)×109/L, CD3+(57.19±10.21)%,CD4+(45.63±10.58)%,NK细胞(21.15±7.69)%,与对照组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阿米福汀能够有效保护正常组织,有效降低副反应。

  • 两种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建;任文华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160μg/4.5μg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控制作用及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160μg/4.5μg),每日两次,对照组按需应用沙丁胺醇吸入剂,口服茶碱缓释片。观察周期为一年。两组患者在治疗前1天(T0)、一个月(T1)、三个月(T3)、六个月(T6)、12个月(T12),分别给予哮喘控制测试( 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呼气峰流速(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日变异率检查,分别抽血测皮质醇、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结果治疗组患者 ACT 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患者 PEF 日变异率小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皮质醇、ACTH、FPG、HbA1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控制有良好作用,长期应用对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 血清淀粉样蛋白A、CEA、NSE、CYFRA21-1多项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沙杭;蒋贝兰;王会中;蒋知新;龙炫辉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搜集肺癌31例,良性肺病27例,健康体检者22例。采用免疫吸附法检测SAA、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SE和CYFRA21-1。结果肺癌组、良性肺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AA中位数分别为32.4 ng/ml、31.62 ng/ml、9.89 ng/ml。肺癌组和良性肺病组SAA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但肺癌组和良性肺病组间SAA水平无差异。肺癌组和良性肺病组比较,只有CEA和CYFRA21-1的ROC曲线下面积>0.7。不同病理类型、分期的肺癌患者SAA水平无差异,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SAA更高。结论 SAA的临床诊断意义低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仅能区分肺癌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

  • 哮喘患者血PCT和IgE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作者:姜克家;潘华琴;秦少云;顾艺难;陈天宇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相关性。方法对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20例、缓解期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PCT、IgE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PCT、IgE 与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PCT和IgE 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哮喘组血清PCT和IgE 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 PCT 和 IgE 均与 FEV1%呈负相关(r =-0.314,P <0.05和 r =-0.587,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PCT和IgE处于高水平,而急性发作期升高程度更为显著,其变化与哮喘患者病情分期关系密切,能反映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气道阻塞状态。

  • 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龚正华;黄建安

    目的:评价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感染耐药葡萄球菌属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肺病科住院患者中经细菌培养检获葡萄球菌的患者共48例,其中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共39例,分析患者感染耐药葡萄球菌的相关因素。结果肺病科患者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是:住院天数较长、气管插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深静脉导管(含PICC导管)留置、2个月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史等。结论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需要引起重视并注意对高危因素的预防。

    关键词: 葡萄球菌 耐药 感染
  • 多克隆抗BCG IgM抗体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晓滨;洪海裕;邬伟明;黄瑾

    目的:研究胸水多克隆抗卡介苗( BCG) IgM抗体的浓度是否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方法序贯纳入胸腔积液患者102例,进入研究的患者于第一次胸穿时留取胸水待检,以胸膜活检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综合其他临床资料,剔除诊断未明者,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 n=40)及对照组( n=24)。建立以BCG全菌细胞包被作为固相载体的间接法ELISA反应体系,检测胸水多克隆抗BCG抗体的浓度。评价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方面的效能。结果病例组胸水抗BCGIgM抗体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01)。以对照组抗体水平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为诊断界值,阳性预测值可高达96.0%。结论胸水多克隆抗卡介苗( BCG) IgM抗体的浓度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 COPD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苏斌涛;崔天盆;罗光伟;杨硕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COPD)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研究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2例COPD稳定期患者、4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0,2,24h的凋亡率。结果 COPD稳定期患者体内血清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核细胞体外培养2,24 h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VEGF的表达与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凋亡呈负相关(P<0.05)。结论 VEGF在COPD患者细胞凋亡中扮演重要作用。

  • 硫酸镁和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作者:孙弢;王华;周映红;马泽南;陈炜

    目的:观察硫酸镁和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8例,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组7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0.1~0.3 ml·kg-1·d-1),每天一次,连用3~5天,酚妥拉明72例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按1~1.5μg·kg-1·min-1速度输注,微泵维持4小时,每天一次,连用3~5天。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硫酸镁组、酚妥拉明组在呼吸改善、缺氧改善、喘憋改善、咳嗽消失、肺部罗音消失、胸片肺部病灶吸收、住院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鼻塞、烦躁、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加重、面色苍白、低血压酚妥拉明组明显高于硫酸镁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硫酸镁、酚妥拉明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硫酸镁组副作用相对较小,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ICU危重病人使用短肽肠内营养剂不同鼻饲时间对血糖影响的研究

    作者:赵建军;兰晓青;房霞;杨军英;雷罗春;杨万春;郑炜;刘萍平

    目的:探讨使用短肽肠内营养剂对重症医学科( ICU)危重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60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A组30例病人:营养液每日鼻饲持续时间16 h肠内营养泵匀速泵入;B组30例病人:营养液每日间断鼻饲12 h肠内营养泵匀速泵入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时间为7~27天,绝大多数为10~14天。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生化等指标,找出适合ICU患者的佳鼻饲持续时间。结果 A组:每日鼻饲持续时间16 h的ICU危重症患者,血糖能较平稳控制;B组:每日间断鼻饲12 h的ICU危重症患者,血糖波动较大。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时间在10 h,使用营养液7-14天,血糖波动较小,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生化学指标改善与间断泵入营养液比较对血糖影响较大,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生化学指标改善差异有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糖有相关性,持续泵入营养液血糖控制较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经过我们研究说明肠内营养液支持治疗以持续泵入疗效较好,可缩短在ICU的住院时间,预后较好,因病例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 罗格列酮对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PPAR-γ-核因子-κB通路的调控机制

    作者:凌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PPAR-γ-核因子-κB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10名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培养48 h,分哮喘未干预组、哮喘干预1组(在哮喘未干预组基础上在加终浓度为20μmol/L的罗格列酮)、哮喘干预2组(在哮喘未干预组基础上在加终浓度为20μmol/L的罗格列酮及终浓度为10μg/L的哮喘干预2组)。 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浓度,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T淋巴细胞NF-κB活化率。结果 IL-10浓度:哮喘干预1组>哮喘未干预组>哮喘干预2组(均P<0.05)。 NF-κB活化率:哮喘未干预组>哮喘干预2组>哮喘干预1组(均P<0.05)。各组NF-κB活性分别与IL-10浓度成负相关。哮喘干预1组上清液中IL-10浓度明显高于哮喘未干预组,哮喘干预1组NF-κB活化率较哮喘未干预组及哮喘干预2组下降1倍,哮喘干预2组与哮喘未干预组NF-κB活化率相近, IL-10抗体可阻断罗格列酮对NF-κB活化率的抑制。结论罗格列酮对PPAR-γ-核因子-κB通路抑制作用与升高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源性IL-10水平有关。

  • PCT、CRP、ESR和WBC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诊断的比较

    作者:陈振华;谭云洪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红细胞沉降率( ESR)和白细胞( WBC)计数对肺结核( PTB)合并肺部感染诊断的差异性。方法检测临床确诊为活动性PTB合并肺部感染和未合并感染患者血PCT、CRP、ESR和WBC,采用SPSS 16.0软件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MedCalc V12.7.7.0软件进行接受者操作特性( ROC)曲线分析,计算并比较各指标曲线下面积( AUC),确定佳临界值。结果合并感染组血PCT、CRP、ESR和WBC均高于未合并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4个指标诊断PTB合并肺部感染的AUC分别是0.89、0.75、0.74和0.72,PCT的AUC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佳临界值分别是0.29 ng/ml、15.00 mg/L、37.00 mm/h和7.86×109/L。结论血PCT、CRP、ESR和WBC对诊断PTB合并肺部感染均有一定价值,PCT优于其他3个指标。

    关键词: PTB 感染 诊断 PCT CRP ESR WBC
  • 耐药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D4+ CD2+5 Treg细胞检测

    作者:王娟;葛海波;孙思庆;徐婷

    目的:研究耐药肺结核患者支气管灌洗液CD4+CD2+5 Treg细胞水平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4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60例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D4+CD2+5 Treg细胞水平,观察三组之间的差别。结果耐药组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水平(15.50±1.49)%,非耐药组(11.62±2.34)%,对照组(6.74±2.13)%,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耐药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D4+CD2+5 Treg细胞水平(19.33±2.15)%,非耐药组(15.56±1.9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耐药肺结核局部病灶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它与肺结核耐药机制的形成可能有关。

  • hs-CRP、Fib、NT-proBNP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及意义

    作者:顾翔;陈玉玲;左丽娜;孙思;张文辉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 hs-CRP)、纤维蛋白原( Fib)、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分析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COPD患者105例,分A组(单纯COPD组,55人)、B组(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50人)。行肺功能、心脏彩超检查,检测hs-CRP、NT-proBNP、Fib及血气分析。结果 hs-CRP、Fib、NT-proBNP 在 B 组均高于 A 组(均 P <0.05);PaCO2、hs-CRP、Fib 、NT-proBNP 水平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PaCO2、hs-CRP、Fib与NT-proBNP呈正相关。结论hs-CRP、Fib、NT-proBNP参与了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全身炎症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微波联合利福平治疗溃疡型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观察

    作者:齐海亮;张晓光;王鹏;杜秀然;苏宏伟;齐科雷;李明珠;白洪忠

    目的:观察微波照射联合利福平粉末局部换药治疗溃疡型淋巴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溃疡型淋巴结结核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结核方案,即3HRZE/6HR;治疗组应用利福平粉末局部换药,并加用微波局部照射治疗,每次照射15 min,每日1次,治疗4周;对照组无局部用药,无微波照射;分别于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分泌物减少迅速,溃疡面或窦道愈合较快,肿块减小速度增快,病程缩短。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利福平粉末局部换药,并加用微波局部照射治疗溃疡型淋巴结结核有效。

  • 补习学校肺结核暴发的特征及原因调查

    作者:李卫彬;周建华;程新征;王建新;杜鹏程;屈亚虹;李新旭

    目的:2013年4-7月某高考补习学校多名学生陆续被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方法采用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胸部影像学、结核菌素( PPD)试验、痰涂片检查等对全体师生和被诊断学生的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收集病例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首例患者发病后约2个月才明确诊断,随后该班级45人中有10名学生先后被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罹患率22.2%。肺结核病例除与首发病例有密切接触之外,与性别、年龄、户籍等无明显关联。结论这是一起典型的学校班级内感染的结核病暴发,具有发病水平较高、季节性和聚集性等特征。本次暴发原因主要是学校结核病防控意识欠缺、综合医疗机构迟报、漏报、转诊不及时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 高龄卒中后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魏魁

    目的:探讨单纯肺炎与卒中后肺炎高龄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我院呼吸内科治疗、年龄大于65岁的高龄肺炎患者。将高龄肺炎患者分为单纯肺炎组和卒中后肺炎组,每组60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于单纯肺炎组,卒中后肺炎组伴有糖尿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概率较高,卒中后肺炎组的白细胞升高概率和低蛋白血症发生概率较高,氧分压水平较低,且更容易伴发双肺炎症(P<0.05),而吸烟史、发热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卒中后肺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与吞咽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原学检测发现高龄卒中后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发现更易合并革兰氏阴性菌感染(P<0.05)。结论高龄卒中后肺炎患者一般情况指标较单纯老年性肺炎患者差,且病原学复杂,在初始选择抗生素治疗时应注意覆盖可能的致病菌。

    关键词: 肺炎 卒中 高龄 病原学
  • 手术治疗22例单纯性肺磨玻璃样病变

    作者:戚胜波;于奇

    目的:总结单纯性肺磨玻璃样病变( 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与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科近五年来22例pGG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性、影像特点、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和预后。结果22例pGGO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12例为原位腺癌,8例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例为炎性假瘤。原位腺癌直径(14±3) mm,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灶直径(8±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4个月~5年,患者均生存。结论 pGGO中多数原位腺癌病灶直径大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灶。胸部CT提示直径≥10 mm、有恶性征象或含有实性成分的pGGO为早期肺癌或癌前病变,应提高警惕,尽早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 COPD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多项因子检测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闫凌丽;吕志宇;徐刚

    目的:探讨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组中hsCRP、TNF-α、IL-6、IL-8水平变化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健康者、28例COPD稳定期患者和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EBC中 hsCRP、TNF-α、IL-6、IL-8的浓度,以及与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相关分析。结果(1) COPD急性加重组中hsCRP、TNF-α、IL-6、IL-8水平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COPD稳定期组 hsCRP、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3)COPD急性加重组中TNF-α、IL-6、IL-8水平均与FEV1%呈负相关(P<0.05),而hsCRP与FEV1%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OPD气道炎症与hsCRP、TNF-α、IL-6、IL-8水平释放增多有关,检测EBC中hsCRP、TNF-α、IL-6、IL-8水平可作为判断COPD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少雄;董强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318例男性参与者进行4年的随访,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1)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leep apnea syndrome,SA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记录参与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基线及随访4年后血清 FGF-21浓度水平,对比分析 SAS 组与非 SAS 组间FGF21浓度水平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GF21是否为SAS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SAS组基线FGF21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S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AS组随访4年后FGF21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基线FGF21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SAS组随访4年后血清FGF21浓度水平与基线FGF21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TG、HOMA-IR、FGF21是影响S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FGF-21浓度水平高是S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未来有可能成为干预SAS有效的分子靶点。

    关键词: FGF21 SAS 相关性
  • 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薛菲;周超

    目的:探讨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 HCAP)的临床特征以及病原学特点及预后。方法研究88例HCAP住院病例,总结临床特征和病原学特点及预后。结果 HCAP患者平均住院天数25天,病死率为14.7%。 HCAP的发生构成中长期居住在养老院比例高,占43.1%;合并症及并发症多,C反应蛋白高,呼吸衰竭多见。病原菌培养HCAP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2.5%,多重耐药( MDR)菌株占42.8%;结论 HCAP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MDR菌株比例高,抗生素应注意覆盖MDR菌株。重视CRP、血气分析检查,及时的抗感染、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治疗有助于疾病恢复。

  • 上海市嘉定区社区COPD稳定期综合干预疗效分析

    作者:余艳芳;刘锦铭;屠春林;梁凯轶;陈珠;常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有效的综合干预模式。方法选取真新、华亭两社区 COPD 患者共74名,从2012年3月-2013年2月进行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包括健康宣教、规范药物治疗、康复锻炼,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mMRC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测定。结果综合干预对于患者FVC、FEV1/FVC改善不明显,但对患者FEV1有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改善,但对于呼吸困难 mMRC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都有改善。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依从性,部分改善肺功能,可提高患者的部分生活质量。

  •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吴升;邝志成

    目的:对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961例临床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者病例。对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株的分离,并对其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961例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菌株309株,阳性率为32.2%,其中革兰阴性菌149株(48.2%),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58(18.8%))、鲍曼不动杆菌(44(14.2%))和肺炎克雷伯菌(21(6.8%));革兰阳性菌97株(31.4%),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18.1%),肺炎链球菌23株(7.4%);真菌63株(20.4%),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8株(15.5%)。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好的敏感性,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敏感性好。结论当前呼吸道细菌的耐药性较大,应结合患者耐药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用药。

  • 孟鲁斯特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作者:谢伟国;江莲;谢诤;张洁

    目的:比较孟鲁斯特(顺尔宁)联合信必可都保与单用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为单用信必可都保组和顺尔宁联合信必可都保组,治疗为期一年。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变,在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对其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顺尔宁联合信必可都保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更迅速,疗效更显著(P<0.05);1年随访,联合应用组复发率更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尔宁联合信必可都保能更迅速,更有效的改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复发率低。

  • COPD 患者 CRP、IL-6、IL-10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作者:熊汉忠;胡克

    目的:探讨COPD患者CRP、IL-6、IL-10水平与其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伴有心血管疾病的COPD 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COPD 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放免法检测两组患者体内CRP、IL-6、IL-10水平观察其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RP、IL-6分别为(16.4±2.6)ng/L和(12.8±0.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0水平为(8.4±1.2)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病情程度加重, CRP、IL-6水平逐渐增加,重度患者含量明显高于轻度患者( P<0.05);IL-10水平随着程度加重而降低,重度患者明显低于轻度(P<0.05)。结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COP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明显,炎症因子CRP、IL-6升高,抗炎因子IL-10降低,因此检测细胞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程度。

  • 流式检测C1+q 的细胞表达及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桅;蔡毅;杨倩婷;张明霞;陈骑;陈心春

    目的:初步建立全血细胞中CD1+6 CD6+8 CD1+4 CD3-C1+q 的流式检测方法,评价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1+6 CD6+8 CD1+4 CD3-细胞表面C1+q 的表达,比较其在健康照(26例),结核潜伏感染者(12例)、活动性结核患者(19例)的表达情况。结果活动性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D1+4 CD3-细胞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活动性结核患者组CD1+6 CD6+8 CD1+4 CD3-细胞表面C1+q 的表达显著高于结核潜伏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在活动性结核病人的外周血中,C1+q 在CD1+6 CD6+8 CD1+4 CD3-细胞表面高于潜伏感染者,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与潜伏感染者的临床鉴别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 抗痨化瘀散结汤辅助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作者:林小田;王昱;谢媛琪;蔡立莉;刘长续;赵兴辉

    目的:评价抗痨化瘀散结汤对肺结核的作用。方法11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上加抗痨化瘀散结汤2个月。总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症状完全改善率和所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在疗程第2和4个月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以及肺部病灶吸收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96.2%)也明显优于对照组(82.1%)(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抗痨化瘀散结汤对改善肺结核症状、促使痰结核菌阴转和肺部病灶吸收以及减轻不良反应均有一定作用。

  • 脓毒症患者血清中TLR-4、TREM-1、sCD14和IL-18的变化

    作者:陈偲;杨敬平;银雪;齐眀禄;徐喜媛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TLR-4、TREM-1、sCD14和IL-18含量的变化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用于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方法选取60例脓毒症患者及3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抽血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法)测TLR-4、TREM-1、sCD14和IL-18的含量。脓毒症患者根据当天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按评分≥20分和<20分进入高评分及低评分脓毒症组。结果脓毒症患者上述各因子的含量治疗前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并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并且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51、0.662、0.652、0.668,P均<0.05)。治疗前高评分脓毒症组血清中TLR-4、TREM-1、sCD14、IL-18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低评分脓毒症组( P均<0.05);脓毒症患者治疗前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0、0.795、0.828、0.834及0.850,APACHE-Ⅱ、TLR4、TREM-1及sCD-14分别取20、25.8 ng/ml、89.6 ng/ml及75 ng/ml为截断点,评价预后敏感性分别为为99%、82%、82%及91%,特异性分别为为100%、52%、66%及72%。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中TLR-4、TREM-1、sCD14、IL-18的含量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通过监测上述细胞因子的含量可以对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做出一定的判断;TREM-1有可能成为诊断脓毒症较好的实验室指标之一,sCDl4有望成为较为敏感的脓毒症诊断标志物之一。

  • 联合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黄海;彭孝红;甘辉;张炎林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 ADA)、C反应蛋白( CRP)、癌胚抗原( CEA)、乳酸脱氢酶( LDH)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12例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以酶比色法,免疫比浊法,速率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上述患者胸腔积液中ADA、CRP、CEA和LDH浓度。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ADA和CRP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P<0.01),恶性胸腔积液患者CEA的诊断敏感性较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明显增高(P<0.01)。以胸腔积液CEA>7 ng/ml及LDH>245 U/L为诊断标准,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0%,80.6%;而以CEA<7 ng/ml,LDH>245 U/L及ADA<40 U/L,CRP<5 mg/L为诊断标准,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0%,95.2%。以胸腔积液ADA>40 U/L,CRP>5 mg/L为诊断标准,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3%,86.0%;而以CEA<7 ng/ml,LDH>245 U/L及ADA>40U/L,CRP>5 mg/L为诊断标准,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8%,92.0%。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ADA、CRP、CEA、LDH的浓度可提高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精神障碍伴发肺结核病1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月红;陈文忠;潘晓鸥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伴发肺结核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18例精神障碍患者伴发肺结核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社会人口学资料:男性111例(占94.1%)。(2)精神科资料:精神分裂症97例(占82.2%),精神分裂症病程≥20年者103例(占87.3%)。(3)结核病资料:病灶范围≥3个肺野103例(占87.3%);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39例(阳性率33.1%,39/118),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者34例(阳性率28.8%);24例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耐药(耐药率20.3%,24/118)。(4)其它资料:躯体合并症以糖尿病为主,19例(发生率16.1%);死亡18例(死亡率15.3%)。结论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伴发肺结核病的精神障碍,精神障碍伴发肺结核病具有病灶范围大、耐药率高、躯体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等特征。

  • 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孙红

    目的:观察短期联合多巴胺、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40 mg、硝酸异山梨酯20 mg静滴,每日1次,共5 d;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利尿、吸氧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

  • 右美托咪定对AECOPD的镇静效果观察

    作者:张在斌;杨进国;朱辉;曾文强;散小虎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AE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87例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n=29)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A(n=31)采用咪达唑仑镇静,对照组B(n=27)采用丙泊酚镇静,比较3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方面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在谵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缩短AECOPD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体现了良好的镇静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 34例肺脓肿临床分析

    作者:崔健;张洪明;赵新国;陈季北

    目的:总结肺脓肿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以利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34例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5%患者有基础疾病;全部患者有咳嗽、咳痰,10例(29.4%)出现脓臭痰;27例(79.4%)出现发热;18例(52.9%)脓肿位于右肺,16例(47.1%)脓肿位于左肺。15例(44.1%)有贫血;19例(55.9%)出现低蛋白血症;21例(61.8%)血白细胞>10.0×109/L;所有患者都行抗感染治疗;平均住院日18天。结论肺脓肿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畏寒、高热、咳嗽、咯大量痰,X线或胸部CT显示以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的空洞为特征。肺脓肿应积极抗感染及体位引流治疗。抗生素疗程及住院时间长,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有助于肺脓肿吸收。

  • 肺栓塞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研究

    作者:张剑波;龚国富;谌红英

    目的:探讨肺栓塞( PE)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 D-二聚体( D-D)和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同时测定50例PE组患者,50例肺炎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Hcy、D-D和FIB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PE组和肺炎组、健康对照组Hcy、D-D和FIB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肺炎组Hcy、D-D和FI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者单独和联合检测,PE组和肺炎组、健康对照组阳性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E组三者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达到92%。结论联合检测Hcy、D-D和FIB水平能够早期准确诊断肺栓塞,提高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小儿ARDS疗效观察

    作者:余毓梅;周世林;陈笑霞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A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25例)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 n=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CB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死亡率等情况,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NF-α、IL-6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 PH、PaO2、PaCO2、PaO2/Fi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 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 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BP治疗ARDS患儿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和住ICU时间,降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

  • 振动排痰机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菊

    目的:观察振动排痰机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6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32例)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 n=35例)采用振动排痰机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排痰总量、咳嗽减轻时间、呼吸困难减轻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8.8%)(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pH、PaO2、PaCO2)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排痰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咳嗽减轻时间、呼吸困难减轻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

  • 童康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兰常肇;王红;马少杰;毕颖薇;王未;黄慧

    目的:观察童康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我院诊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童康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效例数明显增加,无效例数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1);和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可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则无显著性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治疗相比,童康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更有效,复发率低,能够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力。

  •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敬敏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1,6二磷酸果糖与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 d后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肌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症状,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秋苓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并序贯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在静脉滴注并序贯口服阿奇霉素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孟鲁司特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可有效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治水平。

  • 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在PICU中的应用

    作者:陈霞;李少莉;王彩梅;马咏梅;樊英;王燕妮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在儿科重症监护( PICU)中的应用。方法采取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38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在机械通气分别选择机械通气后30 min、1 h、6 h、12 h、24 h,5个时间点同时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数值及波形图,其余时间连续监测PetCO2数值及波形图。结果本文38例全部病例利用PetCO2监测帮助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通过观察上机患儿呼气末CO2数值及波形图,发现插管误入食管者3例,气管导管脱出4例,心脏骤停2例,Ⅱ相上升速率减慢3例,机械通气不足5例,机械通气过度者4例,痰液阻塞管道15例。结论连续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可直观地反映个体呼吸道CO2分压变化状况,可帮助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作为调整呼吸机参数的依据,排除呼吸机故障,减少动脉采血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作者:沈冰晓;姚智博;万毅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主要累及支气管和肺,但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 COPD可存在多种合并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COPD将位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

  • 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妍;韩锋锋

    外源性变应性肺炎( 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 EAA)是易感者反复吸入细小悬浮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粉尘及低分子化学物质如微生物、动植物蛋白、小分子有机物而引起的一种免疫反应介导的炎症性肺实质疾病,该炎症主要累及两肺远端的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长期持续暴露可导致肺纤维化[1]。传统上将EAA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1-2]。急性EAA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抗原4~8 h后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并且持续12 h。症状包括发热、怕冷、全身乏力、咳嗽、呼吸短促,与病毒感染不同的是症状一般在24 h内消失,且因多次接触抗原而反复发生[3-4]。亚急性EAA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过敏原未去除,发病较为隐匿,病程较长(数周至数月),有逐渐加重的咳嗽和呼吸困难,也可有间断的急性症状发作,有的甚至可以发展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终导致患者以急诊住院[5]。慢性EAA是因反复少量或长期持续暴露于抗原而导致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终末期难以与其他肺间质疾病鉴别,也可由急性EAA或亚急性EAA发展而来,可伴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1,6]。本病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呼吸急促显著加重,时间可达数月,伴有疲惫、消瘦、贫血,低氧血症等,终可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1]。引起EAA的抗原较多,下表列举了五种主要抗原及其代表疾病[7]。

  •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马丽;仲光

    非结核分枝杆菌(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是指除MTB、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等MTB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迄今为止,共发现NTM菌种154种和13个亚种,其中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NTM对人体致病,可侵犯肺脏、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组织和器官,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1]。加拿大安大略省的 NTM 肺病发病率从1997年的9.4/10万增加到2003年14.1/10万,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 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MAC)和快速生长分枝杆菌( 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肺结核[2];2000年至2008年台湾地区NTM病发病率从2.7/10万增至10.2/10万, NTM 病占所有分枝杆菌病的比率从2000年的32.3%升至2008年的49.8%[3]。上海的一组资料显示,NTM肺病中以龟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病常见[4]。

  • 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作者:谷梅金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若不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病情进展可导致MODS甚至危及生命。但感染早期的临床征象常不典型,因此寻找合适的实验室诊断标志物,协助临床医师早期判断及评估病情预后,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 抗肿瘤药物的肺毒性

    作者:高馨;徐从景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肺毒性,是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方案不断产生,由于更多的病人使用这些药物,与之有关的急性呼吸衰竭也逐步被认识到。医生掌握了一些抗肿瘤药物肺毒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但是抗肿瘤药肺毒性的诊断是复杂的,抗肿瘤药物肺毒性是排除性诊断,还有其它呼吸衰竭的原因应当排除。这些情况根据临床表现和放射学表现不容易鉴别,还有些病人要接受多种抗肿瘤药物,要识别哪种药物引起的肺毒性还是比较困难的,有的病人需要开胸肺活检才能排除其它疾病。尽管遇到这些困难,接受过化疗药物的病人,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肺炎和呼吸衰竭,还是应该考虑的,停用疑似肺毒性药物加用激素治疗可使病人病情迅速改善[1]。

  • 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赵祥安;王瑞;朱佳

    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特别是慢性咳嗽,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根据美国胸内科医师协会2006年推荐的咳嗽诊治指南,将咳嗽基于咳嗽持续的时间按照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周且<8周),慢性咳嗽(>8周)[1]。如今对于慢性咳嗽的研究已经从全球的视野上探索了慢性咳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评价了炎症在咳嗽中的地位。并且提出了新的的观念-喉感觉过敏( laryngeal hypersensitivity,LHS),这种新的观点能够让人们增加对咳嗽相关症状发生机制的理解,并且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如行为学疗法和新的药理学治疗方法。关于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进展,现阐述如下。

  • 大剂量氨溴索对肺保护作用的国内研究进展

    作者:曹金钟;王静;姚丽花;白显利

    氨溴索作为一种粘液溶解剂,可以分解糖蛋白,降低气管及支气管分泌物的粘稠度,进而促进痰液的排除,为临床常用的安全、有效的化痰类药物。近年来国外已有许多研究发现,氨溴索尚存在化痰相关作用之外的一系列肺保护效应,仅在大剂量应用(1000 mg/d)时才会出现,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现就国内有关大剂量氨溴索的应用情况及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肺保护功效综述如下。

  • 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炎症反应与炎症因子

    作者:曾娟(综述);郭阳(审校)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呈进行性发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是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或)低通气,严重时伴有打鼾、白天嗜睡等临床表现。目前针对COPD与OSAHS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尚无定论,但COPD和OSAHS可存在于同一患者时,称重叠综合征。国外有资料表明重叠综合征在40岁以上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1],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呈增加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气管良性狭窄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唐海成;王继旺;程宁

    引起气管狭窄的病因有多种,其中气管切开术后肉芽形成是导致气管良性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肉芽组织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风险高,创伤相对较大。近年来,随着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成熟,通过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使得很多以往需要手术或根本无法手术的气道良性狭窄病变获得治愈[1]。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气管切开术后气管腔内肉芽组织生成导致的气管良性狭窄,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达到治愈,旨在提高对气管切开术后气管良性狭窄介入治疗的认识。

  • Castleman病伴副肿瘤性天疱疮支气管内异常1例

    作者:石余先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Castleman Diseas,CD)伴发副肿瘤性天疱疮( PNP)同时合并肺部异常,国内外仅有少量报道,而1998年Kim 和1999年 Nousari 等[1,2] PNP 中的20%~30%患者并发有呼吸道异常,后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衰竭,为该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下面就我院收治的1例Castleman病伴副肿瘤性天疱疮,术后3月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术后6月行气管镜检查发现段或亚段支气管异常表现的病例报道如下。

  • 穿刺针局部亚甲蓝注入成功诊治肺结核1例

    作者:高卫卫;林霏申;张浩;张侠

    临床工作中,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CT)不仅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而且在疾病的治疗中体现重要作用[1],如CT引导的各种穿刺,减少并发症[2]的同时增加了穿刺的准确性。本病例在运用CT引导肺穿刺的过程中巧妙使用亚甲蓝注射剂注入,不仅明确了诊断,而且在纤支镜下准确定位病灶部位,使局部治疗有的放矢。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 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栓塞2例诊治体会

    作者:李畅;李琳;林轶静;徐晔

    临床资料
      一、病例资料
      例一,患者男性,72岁,因“阵发性胸闷、喘憋2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闷、喘憋,活动后加重,伴有咳嗽、咳痰,痰粘稠、黑色,不伴胸痛,无咯血。症状每次持续数十分钟,可自行缓解。近1个月来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轻微活动后即感胸闷,伴夜间高枕卧位。入院2天前曾出现一次晕厥,小便失禁,2~3 min后意识恢复。入院查体:Bp:100/70 mmHg, P:68次/min,双肺未闻及明显的干湿性啰音,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肌钙蛋白:0.08 ng/ml;心电图:V1-V4导联的病理性Q波,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9mm,右心室前后径14 mm,左心室射血分数45%,肺动脉主干径18 mm。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III级。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示左主干管壁不规则,前降支近中段发出对角支后完全闭塞,回旋支血流通畅,右冠内膜欠光滑,远端管壁不规则,遂于前降支病变处植入支架一枚。术后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扩冠等治疗。患者D-二聚体一直偏高,疑诊肺动脉栓塞,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血气分析:PaO277.7 mmHg;胸片:左肺舌上叶可疑肺栓塞;肺灌注通气显像:左肺下叶血流灌注及通气显像不匹配,血流灌注不均性减低,余肺部多发血流灌注及通气功能匹配受损。故补充肺栓塞诊断。

  • 肺梭形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丽;宋勇;曹鄂洪;刘春花;陈昕昕

    肺梭形细胞肿瘤在国内报道较少,该病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容易误诊误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内科近期收治1名经病理确诊的肺梭形细胞癌患者,结合此病例复习国内外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1例气管插管指示气囊损伤后的应急处理

    作者:王保瑞

    气管插管技术在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十分广泛,而气管插管指示气囊的管理是气管插管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管理不当或操作失误,导致气囊压力过高,会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如缺血、溃疡、坏死和炎症,更甚者可导致食管气管瘘;而气囊压力不足则会导致气道漏气,造成潮气量不足、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1]。我科室收住1名患者,在为患者脱去衣物时损伤指示气囊,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了重新插管。

  • 气道内新生物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

    作者:廖建斌;石芳;陈敬河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发现左下肺内结节影3年,咳嗽,咳痰8月余,加重一周”收入我院。患者3年前单位体检发现左下肺结节影,当时无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不适。后于2010年5月在我院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多发结节影(直径1~1.5 cm )(见图A),门诊医生嘱患者定期复查胸部CT,动态观察结节变化。2011,2012年胸部CT检查肺内结节改变不明显,患者未处理。8月前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咳绿色黏痰,痰量较多,痰易咳出,天气变化时痰量增多,咳嗽剧烈时感左下胸部隐痛。无发热,胸闷不适。后在我院行纤维喉镜检查提示慢性咽炎而未予治疗。一周前患者咳痰量增多,痰中带血丝一次而到武汉济和医院住院。2013,11,30日胸部CT提示:左下肺内侧基底段见多个结节影,内似见支气管扩张改变。前基底段斑片状阴影形成,考虑阻塞性肺炎可能(见图B),使用(左氧0.3 g+奈替米星0.2 g)抗感染一周后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但患者仍感左下胸部隐痛,咳脓痰而收入我院。既往史:否认肺结核,哮喘病史,无特殊职业病史。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总前列腺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链抗原72-4、细胞角蛋白片段19、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未见异常。 ANCA,风湿,类风湿全套均未见异常, G 试验(-), GM 试验(-)。痰细菌培养,痰涂片找结核杆菌,痰真菌培养均阴性,肺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血象:白细胞6.40、N 59.0%、PCT <0.02,结核抗体,血沉均阴性。入院后未给予药物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左下叶内前基底段支气管新生物(见图C),纤支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送检黏膜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见图 D),纤支镜肺泡灌洗液细菌,真菌培养(-),结核杆菌涂片检查(-)。考虑患者气道内新生物病因不明确(肿瘤疾病待排),转入外科行胸腔镜左下肺基底段切除术,切除大体标本病理报告提示:镜下见细支气管及肺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部分肺泡间隔增宽,纤维组织增生,并见多量淋巴细胞增生,淋巴滤泡形成(见图E)。结合临床、影像、病理结果分析患者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出院。

  • 异烟肼致高热合并休克1例

    作者:陆群

    异烟肼又名雷米封,分子小,渗透力强,能透入细胞内和病变组织中,对细胞内外的结核菌均有杀菌作用,为全杀菌剂。目前仍是一线抗结核药物,但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近期我院收治的1例高热合并休克的患者,报道如下。

  • 以肺间质性改变为影像学表现的肺结核4例报道

    作者:曾晓媛;杨红忠;彭毅强

    结核病仍然是传染病中引起死亡的首位疾病。由于结核病的表现多样、不典型并涉及多脏器,加之目前尚无敏感而特异的血清学检测手段,临床仍有误诊、误治现象发生。笔者于2012年-2013年诊治以肺间质性改变为影像学表现的肺结核4例,颇有体会,报告如下。

  • 内消瘰疬片联合化疗治疗颈淋巴结核120例

    作者:尤辉;庞健健

    目的:评价内消瘰疬片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淋巴结核患者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联合内消瘰疬片治疗,与单纯抗结核化疗治疗相比较,观察1、2、4月末临床症状及B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2、4月末临床症状及病灶缩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内消瘰疬片联合化疗药对症状改善及病灶缩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OLYMPUSB5-2 C型气囊导管在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素梅

    目的:探寻在纤支镜引导下行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 SBO),联合应用气囊导管并采用恰当的封堵剂对胸膜破裂口进行封堵治疗难治性气胸。方法在常规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应用OLYMPUSB5-2C型气囊导管,注入不同剂量的自身全血+凝血酶,对胸膜破裂口进行选择性封堵。结果终封堵成功率为61%,此项技术不仅缩短了病程,而且还减少了住院日,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可供临床探索和参考。

  • 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费海涛;顾成永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DD组和D组各25例。全身麻醉诱导前15 min,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D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地塞米松10 mg,术后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诱导前( T1)、插管时( T2)、拔管时( T3)、拔管后5 min( T4)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变化,观察术后6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术前(T1)、术后12h(T2)、术后24h(T3)两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DD组T3、T4时MAP、HR明显低于D组(P<0.05)。 DD组术后12 h、24 h、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 DD组T2、T3时P(A-a)DO2明显低于D组(P<0.05),而PaO2/FiO2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肺癌根治术,明显减轻拔管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肺功能。

  • 电视胸腔镜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作者:孙德富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部位、发生数量以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者占72.06%,对照组为54.8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3项以上并发症率、发生并发症人次及并发症级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胸手术,并发症严重程度也较轻,更为安全。

  • EGF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蕾;邹桂华;柳玉红;龚静青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5例NSCLC组织EGFR、VEGF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 阳性表达率为48.8%(61/125), VEGF 阳性表达率为71.2%(89/125),EGFR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273,P<0.05)。结论 EGFR与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关系,可能在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 不典型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周平;孙洪岩;齐保龙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院27例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资料。结果27例肺结核误诊为肺炎18例、肺占位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间质性肺炎2例,支气管扩张1例;临床表现及肺部CT影像学表现的不典型性是造成不典型肺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认识,采用多种检查方法,可减少不典型肺结核的误诊。

  • 误诊为两下肺炎的少见病报道2例

    作者:顾宇平;王佳佳;孟逸萍;陈雪娟;赵云根

    临床资料
      例1女,44岁,因“咳嗽气短一周”入院。一周来出现胸闷及活动后气短,伴阵发咳嗽,平卧后咳嗽明显,咳少量粘白痰,偶有少许痰血。无明显发热,自服抗生素无效,门诊查心电图正常,胸片提示“两下肺感染(图2)”而收住入院。病程中无意识改变,无胸痛,无心悸、黑矇,无盗汗及明显消瘦,无腹痛腹泻,食纳正常,大小便如常。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0/80 mmHg,脉氧98%,精神可,步入病房,浅表淋巴结未及,咽喉部无充血肿胀,气管居中,胸廓如常,两肺叩诊清音,两肺呼吸音正常,无干湿啰音,心界未及扩大,心率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未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无浮肿。入院诊断“两下肺炎”,予抗感染治疗,同时及时完善检查。肺 CT (见图1a、1b):左心房增大,肺淤血、肺水肿,两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进一步心超检查:左心房扩大,左心房内偏高回声团块60 mm ×42 mm考虑、血栓、左房粘液瘤(见图3)。血BNP 351.00 pg/ml (高于正常值)。血D-二聚体基本正常。血常规:Hb 135 g/L, PLT 75×109/L,WBC 6.2×109/L,N 79.6%。请心内科会诊后根据患者血D-二聚体基本正常,考虑血栓形成可能性小,左房粘液瘤可能性大,但反复变换体位听诊均未闻及心脏杂音。患者入院第三天凌晨出现头晕出汗,末梢血糖正常,血压90/60 mmHg,由120护送至上海中山医院心胸外科急诊手术,手术证实为“左心房粘液瘤”。

  • AIDS患者血浆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测定的分析

    作者:李世立;唐柳生;廖光付

    目的:了解AIDS患者血浆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的检测情况。方法采用速率法对312例AIDS患者和102例正常人血浆α-L-AFU活性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IDS患者AFU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FU的检测在AIDS患者的病情监测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 脾氨肽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乔静

    目的:通过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辅助使用脾氨肽的效果对比,研究脾氨肽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感染因素导致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否使用脾氨肽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有效率和T细胞亚群,IgE变化对比分析。结果感染因素中治疗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41.2%;治疗后患儿CD4+,CD8+,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IgE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因素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使用脾氨肽效果明显,患儿的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 肾脏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继发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救治研究

    作者:王心晓;齐见旭

    目的:探讨肾脏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巨细胞病毒( cMV)肺炎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2年-2013年63例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继发巨细胞病毒( cMV)肺炎患者,给予相关抗病毒药物治疗并给予对症支持处理;其中35例患者给予球蛋白肌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3例患者中总治愈率为41.03%,死亡6例(9.5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患者出院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于肾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并发的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给予抗病毒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以及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作者:

    关键词: 中文
临床肺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