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

临床肺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림상폐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63
  • 国内刊号: 34-12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肺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许学受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初治肺结核巩固治疗3个月随访5年分析

    作者:刘家政;邓成立;王丽荣

    目的 探索新发活动性肺结核彻底治愈及减少复发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门诊2001-2010年接受复查和随访的初治涂阳703例和涂阴896例肺结核病人随访结果进行统计,随访观察5年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 初治涂阳肺结核实验组285人,5年间复发5人,复发率1.75%,其中涂阳1人,涂阳复发率0.35%;对照组418人, 5年间复发38人,复发率9.09%,其中涂阳22人,涂阳复发率5.26%.初治涂阴肺结核实验组386人,复发5人,复发率1.3%,未检出涂阳病例;对照组510人,复发51人,复发率10%,其中检出涂阳病例4人,涂阳复发率0.78%.初治涂阳和涂阴肺结核实验组的复发率与涂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初治涂阳和初治涂阴患者经短程督导化疗治愈和疗程期满治愈后,继续使用异烟肼加利福喷丁加微卡和健脾润肺丸巩固治疗2-3个月后,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复发率明显降低.

  • 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转移瘤的比较研究

    作者:苗栓林;李伟;李仁栓;苗满园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在治疗肺转移瘤中的优劣.方法 纳入肺部转移瘤患者122例,胸腔镜手术组61例,开胸手术组6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术中探查准确性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胸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起床活动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开胸手术组(P<0.05).在术中探查转移灶准确性上,开胸手术优于胸腔镜手术. 结论 在治疗肺部转移瘤上,胸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胸手术有一定优势,但应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转移瘤前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转移瘤数量和部位.

  • 全胸腔镜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创伤指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晓亮;谢晓阳;杨彦辉;王毅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创伤指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依据患者意愿将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n=40)和后外侧开胸手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创伤指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胸腔镜手术组患者的血清CRP、IL-6、IL-2R、SAA水平均显著低于后外侧开胸手术组(P<0.05),CD+4、CD+8、CD+4/CD+8均显著高于后外侧开胸手术组(P<0.05),PF、RF、EF、CF、SF、GOL评分均显著高于后外侧开胸手术组(P<0.05),FA、NV、PA、DY、SL、AL、CO、DI、FD评分均显著低于后外侧开胸手术组(P<0.05).结论 全胸腔镜手术较后外侧开胸手术更能有效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创伤指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 影响深圳市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愈的相关因素的双向性队列研究

    作者:吕德良;谭卫国;张乐平;朱赛楠;李蓉安;车晓玲;杨应周

    目的 分析影响深圳市MDR-TB患者治愈的重要危险因素,确定临床治疗和管理的重点人群,为今后MDR-TB的治疗、管理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06年10月-2013年10月在深圳登记治疗的MDR-TB患者作为研究队列,2008年前登记治疗患者的信息资料主要通过查看病历获得,2008年及以后登记治疗患者信息资料则通过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查看病历的方式获得.以因结核病死亡者、失败者、不良反应停药者组成疗效不佳组,与治愈患者比较,分析影响MDR-TB治愈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影响治愈的重要因素,并估算因素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共165例MDR-TB患者纳入项目治疗,其中99例(60.0%)治愈,10例完成治疗(6.1%),7例(4.2%)治疗失败,14例(8.5%)不良反应停药,7例(4.2%)丢失,17例(10.3%)迁出,10例(6.1%)拒治或拒复查,1例(0.6%)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MDR-TB个体化治疗效果密切相关,>40岁的中/老年人较40岁及以下的青年人的治疗失败或不良反应停药的危险性更高(OR=5.307,95%CI:1.660-16.963,P=0.005),合并HBV感染患者治疗失败或不良反应停药的危险性更高(OR=3.621,95%CI:1.026-12.787,P=0.046).一些临床重要因素未纳入模型,如既往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病灶累及范围、空洞)等.结论 治疗依从性和药物耐受性仍是MDR-TB治疗的重点关注内容,需做好适时评估.年龄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影响MDR-TB治愈的重要危险因素,中老年人及合并HBV感染的患者是MDR-TB重点关注人群,应对中老年和合并HBV感染的MDR-TB患者探索和制定特殊治疗方案和管理措施,以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

  •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困难气道ARF患者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二辉;白奎;王玉珍;张春民;高海波;杨超

    目的 :观察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困难气道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此项操作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1年06月-2016年06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困难气道ARF 196例,均床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行困难气管插管技术抢救措施.结果 本组困难气道ARF患者中共有196例行此项操作技术均获得成功,插管时间为25s/4min,一次插管成功168例.观察患者插管前及插管后30min动脉血气分析PH、PaO2、PaCO2、乳酸、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较前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适用于特殊体位要求插管、各种困难气道插管,是急危状态下建立人工气道的备选技术,在各级各类医院此项操作技术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家庭机械通气联合氧疗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分析

    作者:耿婉如;陈永彪;李立飞;庞宝森

    目的 研究家庭机械通气联合氧疗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疗效. 方法 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病人入组:①按照2011版慢性阻塞肺部疾病全球倡议的诊断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诊断;②按照慢阻肺肺功能分级均为重度患者,即30%≤FEV1<50%;③住院期间曾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患者,病情好转,达到出院标准.其中离院后购买家庭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共16例入治疗组,并将未行机械通气的23例患者入对照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出院后1年之内的观察期内的住院次数、住院总天数、住院费用,并分别比较他们在观察期的PaO2和PaCO2变化情况,通过电话随访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测定.结果 治疗组在接受家庭机械通气后1年的PaO2和PaCO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减少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的住院次数和生活质量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对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家庭机械通气可以改善实现医院治疗与家庭护理之间的序贯治疗,是一项可以选择的常规治疗方式.

  • 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引导肺门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海艳;吕学东;马航;朱杰

    目的 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引导肺门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43例疑似肺癌患者65枚纵隔肺门淋巴结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后常规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并予以弹性成像异常处行靶向穿刺.比较常规穿刺法及靶向穿刺法诊断阳性率,诊断的准确率及敏感性.结果 采用常规穿刺法和靶向穿刺法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60.0%和6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3,P=0.361),但通过追加对超声弹性成像异常部位的穿刺,能提高12.3%穿刺阳性率.靶向穿刺法诊断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100%,诊断的准确性为96.9%.常规穿刺法诊断的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100%,诊断的准确性为89.2%.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984,P=0.079).结论 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提高恶性肺门纵隔淋巴结的检出率,提高EBUS-TBNA的阳性率.

  • 经鼻不同正压通气模式在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比较

    作者:刘孝桥;涂睿

    目的 探讨经鼻不同正压通气模式在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新生儿65例.按照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对照组)以及经鼻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通气治疗后1h、6h、12h、24h、48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两组患儿观察时间内总有创通气情况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情况.结果 观察组PaCO2水平在治疗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aO2水平在治疗后6h以及治疗后12小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在治疗后12小时以及治疗后24小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创通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经鼻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在早期能有效的降低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新生儿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以及氧合指数,减少患儿实施有创通气.

  • S100A4、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曹睿杰;张玲;周敏;官兵;钟杉;洪玉萍

    目的 探讨S100A4、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免疫组化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100A4和VEGF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分析S100A4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S100A4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中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肺鳞癌、腺癌标本及其相关的转移淋巴结中S100A4、VEGF的表达的强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S100A4、VEGF在肺鳞癌、腺癌的表达中均与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与S100A4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 S100A4、VEGF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两者在肿瘤血管生成中有协同作用.

  • 胸腔镜手术分别使用支气管封堵器及导管进行辅助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王瑞玲

    目的 通过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对比,研究支气管封堵器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由于肺大疱破裂导致的反复性发作的自发性气胸,采用胸腔镜手术的方式对肺大疱进行切除.将患者分为封堵器组和双腔导管组,分别使用单腔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手术视野的评分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不适感.结果 单腔封堵器手术视野的优良率(95.56%)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组(77.78),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前,两组的MAP和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两组的MAP和HR均升高,但封堵器组扔低于双腔导管组,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O2在不同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肺通气前两组的PAW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肺通气后均升高,但封堵器组低于双腔导管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封堵器组有1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咽痛等不适症状,不适感发生率为24.44%,双腔导管组有19例,不适感发生率为42.22%,两组比较χ2=5.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气管封堵器用于胸腔镜手术中能够实现较好的手术视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轻,患者术后的不适感较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恩度联合顺铂腔内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sPD-L1、CEA水平的影响

    作者:桂萍;宋盈;郭光云

    目的 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顺铂腔内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腔内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恩度联合顺铂腔内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癌胚抗原(CEA)含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FACT-G-V4总分、sPD-L1、CEA、VEGF、MMP-9及OP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FACT-G-V4总分、sPD-L1、CEA、VEGF、MMP-9及OPN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联合顺铂腔内化疗不仅可有效的改善中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有效的降低外周血sPD-L1及CEA水平.

  • 纤支镜检查联合痰液CYFRA21、CEA、CA125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世幸

    目的 探讨纤支镜检查联合痰液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25)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4例肺癌患者和9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和痰液CYFRA21、CEA、CA125检测,纤支镜检查采用传统涂片和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技术,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痰液CYFRA21、CEA、CA125水平,观察各检测指标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研究组纤支镜检查、CEA、CA125、CYFRA21检查阳性率分别为57.69%、42.31%、46.15%、51.92%,与对照组的0.00%、13.04%、15.22%、17.39%比较(P<0.05);纤支镜联合痰液各标志物诊断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82%、94.23%、88.04%,其中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各种方法单独使用(P<0.05);纤支镜检查诊断Ⅲ期-Ⅳ期肺癌的阳性率为74.3%,明显高于诊断Ⅰ期-Ⅱ期的23.5%,二者比较(P<0.05);痰液检测诊断Ⅲ期-Ⅳ期的肺癌各标志物的阳性率均高于诊断Ⅰ期-Ⅱ期,其中CA125项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支镜检查联合痰液CYFRA21、CEA、CA125可提高肺癌的诊断水平.

  • 硫酸镁与西地那非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用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的研究

    作者:杨慧;刘俐;吴莹

    目的 探讨硫酸镁与西地那非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用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2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给予硫酸镁和西地那非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频通气,观察组则给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aCO2、PaO2、OI、pH及SaO2)及血压指标(SPAP和SBP);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氧疗、住院通气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著有效率分别为70.5%和52.5%,总有效率分别为93.4%和85.3%;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CO2、PaO2、OI、pH、SaO2、SPAP和SBP分别为(44.39±5.12)mmHg、(62.93±8.95)mmHg、(18.12±2.31)、(7.39±0.09)、(96.28±3.26)%、(26.71±6.07)mmHg及(73.51±9.26)mmHg,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氧疗、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结论 高频震荡通气,硫酸镁联合西地那非用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气与血压指标,值得进行下一步研究.

  •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持续性咳嗽的疗效及对尿白三烯的影响

    作者:刘艳薇;董淑红;谭惠珍;魏锋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持续性咳嗽的疗效及对尿白三烯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持续性咳嗽患儿215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107例,运用希舒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儿10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尿白三烯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共7例患儿无效(6.48%),临床有效率为93.52%,对照组患儿中,16例患儿无效(14.95%),临床有效率为85.0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咳嗽评分及尿白三烯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评分及尿白三烯水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咳喘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尔宁可明显改善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持续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Ⅳ期肺腺癌的疗效与生存情况差异

    作者:罗向晖;田伟;豆亚伟;戴云;陈耀华;朱建飞;王宏涛;李曙东;杨慧

    目的 观察Ⅳ期肺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的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Ⅳ期肺腺癌患者50例,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再选择医院同期收治的Ⅳ期肺腺癌患者50例,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给予20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紫杉醇脂质体组患者远期疗效高于培美曲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Ⅳ期肺腺癌患者时,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诱导HO-1表达对慢性间歇性缺氧下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徐健;李小莉;李一禄;陈济明

    目的 了解诱导HO-1表达对慢性间歇性缺氧下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CoPP作用于慢性间歇性缺氧下INS-1细胞,观察胰岛素水平、HO-1及Caspase-3水平,采用RT-PCR检测HO-1、Caspase-3mRNA表达.结果 随着CoPP浓度增高,胰岛素、HO-1表达逐渐增高,而Caspase-3逐渐降低,而CoPP浓度达到40umol/L时作用强(P<0.05).结论 慢性间歇性缺氧下诱导INS-1细胞HO-1表达,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在一定程度上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进展程度与肺功能、VEGF及炎性因子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永英;胡鹏飞;董启忠;郭四红;张坤雄;黄飞

    目的 研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病情进展程度与肺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炎性因子IL-4、IL-10、IFN-γ的相关性.方法 整理本院2006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根据病情进展程度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对比不同病情患儿的HRCT(肺部高分辨率CT)表现、肺功能、VEGF表达、IL-4、IL-10、IFN-γ三项炎性因子表达的差异性,并分析肺功能与VEGF、IL-4、IL-10、IFN-γ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支气管扩张率为71.88%,轻度组支气管扩张率为47.3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吸气呼气时间比(Ti/Te)、达峰值容积比(VPTEF/VE)、呼吸阻力(Rrs)具有统计学明显性差异,P<0.05;两组达峰时间比(tPTEF/tE)、中期流速比(TEF50/TIF50)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组VEGF表达水平、IL-4表达水平以及IFN-γ表达水平与轻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P<0.01;VEGF与肺功能指标Rrs呈负相关r<0,但不具有显著性,P>0.05;VEGF与肺功能指标Ti/Te、VPTEF/VE、tPTEF/tE、TEF50/TIF50具有正相关性00.05;IL-4与肺功能指标Ti/Te、VPTEF/VE、tPTEF/tE、TEF50/TIF50呈负相关性r<0,其中Ti/Te无负相关显著性P>0.05;炎性因子IFN-γ与肺功能指标Ti/Te、VPTEF/VE、tPTEF/tE、TEF50/TIF50呈显著正相关性,00.05.结论 轻度BO患儿肺功能明显优于重度BO患儿,BO患儿的肺功能随病情进展而变化,并与VEGF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 局部姑息性放疗联合口服阿片类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疗效的研究

    作者:王福全;朱迎春;于国强

    目的 探究局部姑息性放疗联合口服阿片类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NSCLC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采用局部姑息性放疗联合口服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阿片类药物治疗,两组均持续服用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和记录患者期间的疼痛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联合组生存质量总改善率81.0%显著高于对照组59.5%;在治疗期间,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1.0%(13/42)显著低于对照组57.1%(24/42),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5).结论 局部姑息性放疗联合口服阿片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NSCLC骨转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不同肺结核类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商勇;陆燕春;解承鑫;李玉玺;迪拉拉;沙吉旦;桑晓东;陈云

    目的 研究不同肺结核类型患者病变范围及程度对细胞免疫功能产生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的116例结核病住院患者,其中男 ∶女=67 ∶49.根据肺结核类型,将所有患者分为初治肺结核组(42例)、肺外结核组(41例)和复治肺结核组(33例).采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分别检测CD4+、CD8+、CD4+/CD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及γ-干扰素在各个结核组的实验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外周血CD4+/CD8+比较上,初治肺结核组>复治肺结核>肺外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血清sIL-2R和γ-干扰素显著高于初治肺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个病灶肺野组外周血CD+4/CD+8显著高于3-4个病灶肺野组和5-6个病灶肺野组.而1-2个以及3-4个病灶肺野组血清sIL-2R和γ-干扰素则明显低于5-6个病灶肺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初治肺结核患者相比,复治或肺外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中CD+4/CD+8等指标可为临床上不同类型肺结核病患者提供疾病预后的重要预测参考.

  • PRAME、APPL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芳;包迪

    目的 探讨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PRAME)、适应性蛋白L1(Adaptor protein containing PH domain,APPL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为实验标本.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组织标本中的PRAME、APPL1 mRNA表达量.结果 肺腺癌组织中PRAME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组织中APPL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肺腺癌病例病理分期的升高、肿瘤大小的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肺腺癌组织中PRAME mRNA表达减弱,APPL1 mRNA表达增强,此外,肺腺癌组织中PRAME、APPL1 mRNA水平与病例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PRAME mRNA水平低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P<0.05),APPL1 mRNA水平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P<0.05).原发性肺腺癌组织中PRAME、APPL1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412,P=0.007).结论 PRAME在原发性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APPL1在原发性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RAME、APPL1的表达与原发性肺腺癌组织的病理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有关.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用于心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吉家聪;邓镇生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用于心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后行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机械通气及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行密闭式导管吸痰法,实验组行密闭式导管吸痰法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心电图及动脉血氧分压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病症恢复时间较短,痰培养阳性率较高,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较高(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用于心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肯定,对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消失和机体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动态观察血钠波动程度对于APE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研究

    作者:高隆;田慧

    目的 探讨动态血清钠波动程度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lism,APE)患者短期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30例APE患者,根据患者的28天死亡率分为存活组(n=19)和死亡组(n=11),动态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钠水平改变,综合分析血清钠水平波动与患者28天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存活组患者血钠水平逐渐升高,而死亡组患者血钠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治疗后第7天血钠水平均高于死亡组(136.7±3.9 mmol/L vs.128.3±3.0 mmol/L,P<0.05).△1(治疗后3天-治疗前)的AUC为0.722,cut-off为-3.9 mmol/L,敏感性为79.9%、特异性为74.4%.△2(治疗后第7天-第3天)的AUC为0.714,cut-off为-4.6 mmol/L,敏感性为81.2%,特异性为81.2%.△3(治疗后第7天-治疗前)的AUC为0.789,cut-off为-5.7mmol/L,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4.8%.Qanadli栓塞指数的AUC为0.755,cut-off为35.1,敏感性为81.2%、特异性为86.9%.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1(r=-0.392,P<0.05)、△2(r=-0.377,P<0.05)和△3(r=-0.573,P<0.05)血钠水平与APE患者28天死亡风险呈负相关.△3与Qanadli栓塞指数呈负相关(r=-0.421,P<0.05).Logistic回归发现Qanadli栓塞指数(>35.1)(OR=1.20,95% CI 0.90-1.45,P<0.05)和△3(OR=1.58,95% CI 0.84-2.25,P<0.05)为APE患者28天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动态观察血清钠水平波动有助于APE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评估.

  • 急诊ICU中序贯通气治疗AECOPD患者撤机时机及影响撤机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建新;郝同琴;李闯

    目的 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在急诊ICU中采用序贯通气治疗的撤机时机,并对影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经序贯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进行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学(SAPSⅡ)评分、APACHEHⅡ评分、浅快呼吸指数(RSBI)、血气分析、自主排痰能力、脑钠肽(BNP)水平、血浆前白蛋白水平(pre-ALB)、降钙素原(PCT)等相关指标,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P<0.05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的146例患者中撤机成功的患者共119例,其中88例(73.95%)患者为首次撤机成功.其中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7d的患者103例(70.55%),通气时间>7d的患者共16例(10.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re-ALB水平、PCT水平、BNP含量以及APACHEⅡ评分情况对患者序贯通气治疗撤机时间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pH值、PaCO2以及SAPSⅡ评分对其无显著性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LB水平、PCT水平、BNP含量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是影响患者序贯通气治疗撤机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急诊ICU中多数采用序贯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可以在7d内撤机成功;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RSBI、APACHEⅡ评分以及患者的自主排痰能力有利于临床选择撤机时间.

  • 门诊哮喘患儿近4年哮喘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建平;冯志冠;鲍燕敏;郑跃杰

    目的 了解近4年来门诊随诊哮喘患儿的疾病控制情况,并探讨影响控制水平的因素.方法 2012年及2016年两次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专科随诊的4-18岁的哮喘患儿进行C-ACT或ACT面对面的调查问卷,比较2012年144例和2016年的145例的哮喘控制水平.结果 2016年调查哮喘患儿的良好控制率(部分控制率+完全控制率)(91.0%)高于2012年的良好控制率(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近期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的良好控制率(96.1%)高于未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组(79.1%),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组的良好控制率(87.9%)低于哮喘未合并过敏性鼻炎组(1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四年我院门诊哮喘患儿的良好控制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哮喘控制
  • 喉罩人工呼吸支持对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复苏后综合征的影响

    作者:周咏梅;肖小培;李萃萃;华鹏

    目的 探究喉罩人工呼吸支持对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复苏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患者接受不同呼吸支持,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面罩吸氧+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实施喉罩人工呼吸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后的临床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复苏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SpO2上升时间、插管所需时间、气道有效开放时间、瞳孔由大变小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复苏前比较,观察组复苏成功后2h、6h的SpO2、PaO2值均明显升高,且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SpO2、PaO2值高,组内不同时间点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后2h、6h的MAP、CVP值均较复苏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段的MAP、CVP值,组内不同时间点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苏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人工呼吸支持能有效改善心肺复苏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复苏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可作为理想的心肺复苏人工通气方式.

  • 质子泵抑制剂对高原地区慢阻肺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超平;何正光;罗晓斌;黄秀丽

    目的 探讨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对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治疗疗效的观察.方法 本研究以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稳定期C级和D级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食管反流病问卷量表(GERDQ量表)问卷测试结果分组,无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不给予奥美拉唑(A组,50例),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分为2组,一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B1组,36例),另一组患者不给予奥美拉唑(B2组,38例),3组患者每2月随访1次,共随访6个月.每次随访记录GERDQ量表问卷及慢阻肺评估测试(CAT)问卷、测定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测定痰液IL-1β、IL-6、IL-8、TNF-α、GM-CSF浓度,记录6月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B2组患者6月内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多于A组、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B1、B2组患者GERDQ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自2月以后的随访期内A组、B1组患者GERDQ问卷评分均明显低于B2组(P<0.05).随访6个月后,B2组与A组、B1组相比较,CAT评分、FEV1、6分钟步行距离、痰液IL-1β、IL-6、IL-8、TNF-α、GM-CSF等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1组相比较,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奥美拉唑可能通过减轻胃食管反流、降低痰液IL-1β、IL-6、IL-8、TNF-α、GM-CSF浓度,从而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次数.

  • 莫西沙星与卷曲霉素对肺结核患者血清IL-1、IL-6、IL-17、TNF-α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洪智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与卷曲霉素对肺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抛掷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莫西沙星+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组(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各44例,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4个月.结果 治疗2个月、8个月时,莫西沙星组的痰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为70.45%、90.91%均高于同期左氧氟沙星组的47.28%、70.45%(P<0.05),治疗后,莫西沙星组的血清IL-17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莫西沙星组的CD+4CD+25/CD+4、CD+4CD+25CDlow127/CD+4细胞水平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治疗24个月后,莫西沙星组的总有效率95.45%与左氧氟沙星组的90.9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与卷曲霉素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加有效的调节患者的细胞因子及T细胞免疫水平.

  • 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陈建丽;张鹏;徐超;李振华;祖育娜;张华

    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66例OSAHS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3例.研究组选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模式,对照组选用普通氧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呼吸参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SpO2、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心率变异参数;夜间正常呼吸频率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呼吸频率间期均方根(rMMSD)、高频(HF)、低频(LF)及LF/HF]、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指标(8-异前列醇素、硝基酪氨酸)水平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 (1)呼吸参数:治疗前两组AHI、低SpO2、平均SpO2、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HI、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低于对照组,低SpO2、平均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血管疾病:研究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室性心动过速、复杂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变异参数:治疗前两组SDNN、rMMSD、HF、LF及LF/H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DNN、rMMSD、HF水平高于对照组,LF及LF/H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治疗前两组IL-6、CRP、TNF-α、8-异前列醇素、硝基酪氨酸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及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轻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

  • 阜阳市传染病医院不明原因肺炎网报状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作者:张晶晶;王瑞瑞;腾小宝;韩明锋

    目的 通过对阜阳市传染病医院不明原因肺炎网报状况调查,以期发现网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方法 对2016年2月29日-2016年5月10日在阜阳市传染病医院住院诊断为PUE 12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和网报信息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对入院诊断为肺炎1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初筛,判断符合PUE病例定义125例(10.63%),采集咽拭子110例(88%),阳性数15例(13.63%),6例甲型H1N1流感,9例乙型流感,只有1例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上报.未网报原因:不了解PUE监测系统63例(50.81%),认为不符合PUE病例定义57例(45.97%),住院时间短影响判断4例(3.22%).结论 为做好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PUE网报系统方便上报,并提高医护人员对PUE的重视程度,做到及时上报,以免引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 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邓迎丽

    目的 评价上腹部手术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慢阻肺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60例行上腹部手术治疗的非慢阻肺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分级重度、极重度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轻度、中度患者(P<0.05).结论 术前肺功能检查对上腹部手术慢阻肺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对预防医患纠纷积极意义.

  • 3D打印模型应用于肺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作者:温小鹏;高山;张广健;付军科;樊晓娥

    目的 探讨将3D打印模型应用于肺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将40例需行肺部相关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疾病健康教育中结合3D打印模型进行疾病讲解及围手术期宣教,在术前医患沟通中利用3D模型讲解手术方案;对照组利用幻灯进行健康教育,利用书面讲解进行术前医患沟通,设计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或家属对自身疾病、手术方式、围手术期配合等方面的理解程度.结果 成功打印出的3D模型,利用3D打印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及医患沟通,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疾病理解、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围手术期配合等方面的理解明显准确客观 (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能够真实的反映肺部各解剖结构、病变位置,可以模拟手术过程,将其应用于患者健康教育及医患沟通,能有效提高患者或家属对疾病及手术的理解程度,提高对医生的信赖程度及对医疗工作的依从性.

  • 血清壳质酶相似蛋白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雨霞;王瑛;焦桂微;鲁犇

    目的 探讨血清壳质酶相似蛋白(YKL40)的水平与哮喘发病的严重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取确诊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血清106例(诊断标准采取GINA2013版),按照GINA的急性发作期的严重程度诊断标准区分患者,轻度及中度的患者归于轻中度哮喘组,重度及危重度患者归于重度哮喘组,其中重度哮喘组45例,轻中度哮喘组61例.对照组为100例健康成人.实验测定受试对象的血清YKL40的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是否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发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结果 血清YKL40的水平在重度哮喘组、轻中度哮喘组及非哮喘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YKL40的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哮喘 YKL40 血清
  •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智;杨梁梓;傅佳鹏;刘志超;柯学;李剑;傅向东;李国保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4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4例;治疗方案:治疗组以利奈唑胺为主,联合阿米卡星、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照组为阿米卡星、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所有病例疗程均为24个月.结果 至疗程结束,治疗组治疗成功率94.7%,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显吸+吸收)率为100%,对照组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78.95%)要高于对照组(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耐多药结核时痰菌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可控,不失为治疗耐多药结核的良药,给广大耐多药患者带来希望.

  • 血浆白介素-1β水平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作用

    作者:吕文杰;戢良银;任延飞;王棣祥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预后的作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和随访患者.收集ARDS组(分为中度组和重度度)和健康对照组的人口学特征和血清IL-1β水平.ARDS患者组第1、3和28天的APACHEⅡ、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乳酸和白蛋白等血清学资料.结果 ARDS第1天生存组和死亡组在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和乳酸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H低于生存组((P<0.05);ARDS确诊第1天患者的IL-1β水平为145.1±29.8 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14.3±12.4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96,P=0.000);ARDS患者第3天中度组血清IL-1β水平为114.2±48.7pg/mL低于重度组的159.8±35.6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95, P=0.0096).ARDS患者第3天生存组血清IL-1β为109.8±43.9pg/mL,低于死亡组的150.5±5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14, P=0.0256);ARDS第3天IL-1β的AUC为0.795(95%CI 0.587-0.962,P=0.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天死亡预测值为78.45 pg/mL,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62.8%. 结论 中重度ARDS患者早期动态观察IL-1β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

  • 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宇智;金宁;王海斌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门诊或病房接受诊治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分级、ACT评分、CAT评分、FEV1%、FEV1/FVC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分级、ACT评分、CAT评分、FEV1%、FEV1/FVC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呼吸困难指数4级患者减少,0级患者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均较前提高,CAT评分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均较前提高,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可明显改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哮喘和慢阻肺症状,提高肺功能水平,纠正呼吸困难,值得临床推广.

  • D-二聚体正常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熊晓琦;曾凡军;孟丽霞;阮玉姝;李文新

    目的 分析并总结D-二聚体正常肺栓塞(PE)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从而提高PE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间诊断的18例D-二聚体正常PE患者,随机选取72例D-二聚体升高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并采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进行临床可能性评估.结果 D-二聚体正常PE组中既往有DVT或PE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各临床特征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正常PE组的D-二聚体检测时间和PE诊断时间分别为13.58±7.20天和18.30±9.45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4.56天和8.65±3.10天(P<0.05);18例D-二聚体正常PE患者中有4例临床可能性评估为低度临床可能.结论 既往有DVT或PE病史、D-二聚体检测时间延长均可导致PE患者D-二聚体正常,而联合临床可能性评估可提高D-二聚体正常PE患者的PE诊断准确率有效降低漏诊率.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姜轶;杨帆;代文静

    目的 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血中ICAM-1及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02例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后者在此基础加用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PaO2、PaCO2、PH值、ICAM-1、EF%、PAP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疏血通治疗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效果显著,具医疗推广价值.

  • 中年人初发活动性肺结核的CT影像特点

    作者:刘扬;龚圣兵;陈严;谭亮

    目的 分析中年人初发活动性肺结核的CT征象,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归纳总结2010年度我院收治185例中年(观察组)及同期179例青年(对照组)初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间影像学差异.结果 1、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CT征象(P<0.05):(1)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单肺发病 左肺(χ2=5.25)、右肺(χ2=12.77);(2)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双肺发病(χ2=21.03)、双肺内空洞(χ2=6.22)、肺内播散灶(χ2=25.04)、胸膜增厚(χ2=17.2)、胸腔积液 (χ2=7.32)、支气管扩张(χ2=9.26)、合并间质炎及感染(χ2=6.57).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的CT征象(P>0.05):小叶样实变(χ2=2.66)、树芽征(χ2=2.81)、磨玻璃影(χ2=2.14)、小叶中心结节(χ2=3.35)、左肺空洞(χ2=0.98)、右肺空洞(χ2=0.07)、病灶钙化(χ2=2.94)、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χ2=1.40).结论 两组病例CT影像,中年患者单侧肺发生率较青年患者低;在双肺发病、双肺内空洞、肺内播散灶、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合并间质炎及感染方面的发生率明显较青年患者高.说明中年患者病情较青年患者严重,应及时进行正规抗痨治疗.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乳酸脱氢酶、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远光;罗明鑫;解启莲

    目的 检测收住我院的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患儿血浆乳酸脱氢酶和T细胞亚群并进行比较,协助临床对RMPP患儿早期判断. 方法 收集MPP组45例和RMPP组39例,比较两组LDH及T细胞亚群的数值. 结果 RMPP组患儿的LDH较MPP组明显升高,P<0.01;RMPP组患儿的CD+4和CD+4/ CD+8与MPP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 结论 LDH升高及T细胞亚群中的CD+4及CD+4/ CD+8 降低对RMPP患儿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胸苷激酶1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静静;钱震东;周伟;朱天智

    目的 探讨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将167例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PE)患者按病理组织学分为恶性胸腔积液组(MPE)和良性积液组(BPE).其中BPE组又包括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PE)及肺炎旁胸腔积液组(PPE).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及积液TK1的水平,与其他血清和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并检测其在不同病理类型胸腔积液的水平.结果 血清和积液TK1测定水平MPE组明显高于BPE组;在鉴别不同病理组织中TK1浓度则无显著差异. 结论 血清和积液中的TK1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指标之一.

  • 特雷唑来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廖传玉;李同心;陈天刚;罗明;张汇征;邓仁麑;易学军;周刚;王静

    目的 评价特雷唑来对不同耐药类型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孔板观察法,测定特雷唑来对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的敏感、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以及广泛耐药各20株(共100株)的 MIC,再测定特雷唑来与7种常用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时,对 H37Rv和 10株 MTB临床分离株(敏感、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以及广泛耐药各2株)的 MIC,通过计算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观察特雷唑来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以及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时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 94.0% (94/100)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可被≤0.5mg/L的特雷唑来抑制生长,特雷唑来对敏感株、 MDR菌株(耐多药和广泛耐药)及非MDR耐药菌株(单耐药和多耐药)的M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578,P>0.05).特雷唑来与7种抗结核药物在体外联合使用时对结核标准菌株H37Rv和临床分离株均未表现出相关性. 结论 特雷唑来对结核分枝杆菌,尤其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均有很好的体外抑菌作用,且与细菌对其他抗结核药物是否耐药无关.

  • 血清VEGF、Ang-2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特异性及预后判断准确性作用分析

    作者:梁月明;张培芳;刘剑;梅湛强;李敏菁

    目的 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特异性及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178例(病例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VEGF和Ang-2含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VEGF和Ang-2分别为(553.21±78.43)pg/mL和(390.12±90.7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SCLC患者VEGF和Ang-2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伴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和Ang-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患者VEGF和Ang-2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VEGF高水平患者生存时间为(18.97±0.95)月,明显低于VEGF低水平患者的(23.80±0.82)月(P<0.05);Ang-2高水平患者生存时间为(19.42±0.91)月,明显低于Ang-2低水平患者的(23.71±0.81)月(P<0.05);VEGF曲线下面积为0.907,截断值为442.45pg/mL,灵敏度为91.60%,特异度为89.00%;Ang-2曲线下面积为0.802,截断值为312.43pg/mL,灵敏度为82.60%,特异度为85.00%.结论 血清 VEGF和Ang-2可作为NSCLC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S100A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吕彦天;阮婷;徐国鹏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S100A8基因的表达以及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NSCLC及35例癌旁肺组织中S100A8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A8在肿瘤组织中的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TNM分期较晚的患者中S100A8表达显著增高(P<0.05).高分化NSCLC中S100A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中低分化NSCLC(P<0.05).结论 S100A8蛋白表达在NSCLC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随病理分期增高及肿瘤分化程度减低,S100A8蛋白表达阳性率增高,提示S100A8蛋白与NSCLC的关系密切相关.

  • 非胸腔镜下Nuss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似继承;黄犇;刘海涛

    目的 对比胸腔镜辅助与非胸腔镜辅助在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中的应用,探讨其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同期行Nuss手术104例,排除严重不对称漏斗胸、极重度漏斗胸、复发性漏斗胸、有并发症的漏斗胸,其中87例纳入研究.男56例,女31例,年龄4岁2个月至14岁5个月,平均7岁8个月.胸腔镜辅助42例,非胸腔镜辅助45例.比较两种手术在手术创伤、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的优劣.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效果、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12-24个月,支撑杆无移位、翻转,胸廓塑形满意.结论 Nuss手术矫治儿童漏斗胸非胸腔镜辅助,胸膜外入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更小,微创效果更好.

  •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赵志勇;王立华;韩晶;李贤伟;张伟全;马慧平;任华;李强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 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脾氨肽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症状、体征及免疫学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42.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发热、扁桃体肿大、肺内啰音的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T细胞亚群CD+3CD+4较对照组升高,CD+4/CD+8较对照组增高.结论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脾氨肽治疗RRTI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 联合排痰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朝红;郭力源;孟俊峰;辛可;孔静波

    目的 分析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8例SAP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同期收治的165例SAP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联合人工叩背法排痰,两组均给予抗菌药物、平喘化痰、营养支持及脑卒中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值、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PaO2平均值(81.52±3.41)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9.35±3.37)mmHg,P<0.01;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46.42%)显著高于对照组(25.45%),P<0.01;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9.62±1.04)天,与对照组(13.28±1.74)天相比明显缩短,P<0.05,血清CRP水平 观察组患者(70.78 ± 16.38) mg/dL与对照组(94.64±35.88)mg/dL相比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SAP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PaO2,提高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有助于SAP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分析

    作者:曾令武;张耀刚;李苏梅;吴妹英;肖玉梅

    目的 检测并分析NTM肺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0例NTM肺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和CD+4/CD+8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TM肺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增多、CD+3CD+4%降低,CD+3CD+8%升高,CD+4/CD+8比值减低,且P<0.05.结论 NTM肺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能为判定该类患者的免疫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丁兴;孙莉;王苒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和肺血管重塑为特点,终导致右心衰竭或死亡的一种肺血管疾病.低氧可引起肺动脉压生理性升高,发生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而低氧持续存在时,则形成不可逆性的肺血管重构,这也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肺血管重构包括内皮细胞的损伤、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外膜纤维组织的增多等多种解剖性改变.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细胞在血管壁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将对近年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 糖皮质激素治疗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作者:张丹;张泓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感染性疾病榜首,占世界范围内人类死亡的10大病因之一.虽然近年来抗生素和辅助治疗手段的快速发展,肺炎的死亡率仍未见明显下降,尤其是在重症肺炎方面[1].过度的炎症级联反应,氧化应激,免疫紊乱,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参与重症肺炎的发生发展,早期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机械通气,合理液体灌注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难以完全有效的改善预后,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临床医师需寻求其他辅助治疗手段以期望于改善预后.

    关键词:
  • 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宏俊

    近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阻肺)因其在世界各国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1].慢阻肺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它的特征是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并随着疾病的进展,呈进行性加重,部分存在可逆性,同时可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关键词:
  • SHOX2基因甲基化与肺癌

    作者:钟彤;杨双强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癌死亡人数占癌症死亡人数的20%[1],目前肺癌相对五年生存率仅为18%[2].改善肺癌的低生存率依耐于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目前已经证明低剂量CT作为早期肺癌的筛查手段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3],但假阳性率较高,因此,以无创或微创方式获取的标本检测肺癌标志物以辅助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仍然具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
  • 振动PEP排痰法在慢阻肺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陈敏;朱慕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1].慢阻肺患者缓解期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咳痰无力、活动耐力差,影响生存质量.肺康复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案,是对有症状和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采取的多学科综合干预措施,通过加强体力锻炼、呼吸训练及促进痰液排出等,增加呼吸肌力量,提高活动耐力,增加肺内气体交换,减少急性加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 累及肺部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固琴;潘华勤;焦琳;杨炯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Rosai-Dorfman病,RDD))是一种少见的、病因未明的、以淋巴结明显肿大为临床特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双侧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常见的实验室表现为白细胞升高、发热、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铁蛋白升高及高球蛋白血症,少见的表现有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4与CD8比值倒置[1].约40%的病例可伴有至少一个部位的淋巴结外器官受累,常见受累部位有皮肤、唾液腺、眼眶和眼睑、鼻腔、中枢神经系统、甲状腺、肾脏及骨骼等[1-3].累及肺部的Rosai-Dorfman 病极其罕见,至今国外报道10篇[4-13],肺部侵犯12例.

    关键词:
  • 复发性多软骨炎2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晶;雷军荣;罗国仕;魏娜;吴呈霖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以软骨组织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RP呼吸道受累比例较高,预后相对较差,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RP的诊断依赖于特征性临床表现而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由于对该病缺乏认识,漏诊、误诊率较高,而早期确诊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因此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关键词:
  • 表现为支气管扩张迅速进展的good's综合征1例

    作者:刘姿;张文平;马利军

    Good's综合征(Good's Syndromn,GS)是合并胸腺瘤及低γ-球蛋白血症表现为免疫力下降的一种罕见疾病.该疾病主要为免疫功能异常,患者发生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其中呼吸道细菌感染常见.由于此病罕见,文献报道较少,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较少,诊断上疑诊、误诊、漏诊时有发生.

    关键词:
  • 继发型肺结核合并肝脏结核1例

    作者:侯艳;薛庆亮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0岁.因"乏力,纳差1年半,咳嗽,盗汗2月"于2015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及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既往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肝炎及肝硬化病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查体:体温36.5℃,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病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肺呼吸音降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查体阴性.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于剑突下及肋下3cm可触及,无压痛,有叩击痛,右肾区有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关键词:
  • 以肺不张为影像表现的肺原发性脑膜瘤病例1例伴文献复习

    作者:陈琼琚;谷伟

    肺原发性脑膜瘤(PPM)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原发于肺内的脑膜瘤,为肺内极其罕见的肿瘤.本文结合我院2015年4月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肺原发性脑膜瘤,对其文献资料进行回顾,同时总结肺原发性脑膜瘤不同于以往的影像学表现形式.

    关键词:
  • 成功抢救重度气管狭窄2例

    作者:袁法伟;尹欢;冯辉斌;邵碧波

    气管狭窄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而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1].气管狭窄的原因有外伤、感染、肿瘤、化学气体吸入、烧伤、先天性因素等,常见的原因是气管插管导致的医源性损伤[2-5],占良性气管狭窄所有病因的32.9%[6].我科分别于2012年9月收治1例气管插管术后气管狭窄患者,2014年11月收治1例颈部肿瘤压迫气管致气管重度狭窄.经迅速诊断后,床旁行经皮气管切开术,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

    关键词:
  • 双肺多发囊样变1例

    作者:樊建勇;秦燕;邵杰;岳秀;许群涛;唐青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反复刺激性干咳1月"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痰,以夜间明显,咳嗽剧烈时伴气促,无发热、畏寒、寒战,无乏力、盗汗、午后潮热.在西安市某医院就诊,胸部CT平扫示:双肺囊泡样病灶并周围高密度影(双肺中上叶内中带为著),左肺上叶软组织影并小空洞形成,纵隔淋巴结肿大.来我院门诊,以"支气管腺样囊性变伴感染"于2014年1月13日收住我科.

    关键词:
临床肺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