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部气道给药在治疗肺结核中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谢海丰;贾晖;宋琳

    目的 研究局部气道(纤维支气管镜)给药在治疗肺结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结棱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金身药物抗痨和局部气道给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全身药物抗痨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痰菌转阴率及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抗痨治疗联合局部气道给药可以明显缩短肺结棱患者痰菌转阴时间及空洞闭合时间,在治疗肺结棱方面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后甲氨蝶呤局部给药与肌肉注射的疗效比较

    作者:邹洁宁;熊丽;周金桃

    目的 观察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行保守手术后甲氨蝶呤局部给药与肌肉注射的疗效. 方法 将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手术,并随机分为腹腔镜下局部给药(观察组)与肌肉注射(对照组)两种甲氨蝶呤给药途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清β-HCG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 术后3d、5d、7d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分别为414.6±55.2、205.9±31.8、79.1±9.5 U/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41.5±100.1、552.8±65.2、215.7±31.5 U/L)(P<0.05);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4.2±10.8、68.4±8.1、66.0±9.2)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8±8.6、57.9±7.5、56.6±8.6)(P<0.05). 结论 腹腔镜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能够彻底杀灭滋养层细胞、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同时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并提高了生活质量,是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理想辅助治疗措施.

  • 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

    作者:周永

    目的 分析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抗结核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对比两组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下改变情况、痰菌阴转率、胸部CT变化情况及临床表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下改善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胸部CT改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表现改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 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

    作者:周永

    目的 分析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抗结核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对比两组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下改变情况、痰菌阴转率、胸部CT变化情况及临床表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下改善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胸部CT改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表现改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加局部给药联合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 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誉元

    目的 探究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洁治术、袋内壁刮治术等相关牙周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碘甘油治疗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更佳,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眼局部点药中的标识化管理

    作者:陈洁;林增萍;林秀花

    目的:研究标识管理在眼局部点药中的作用.方法:在眼治疗卡和病床头的左右侧分别使用蓝红色标识,以便护士点眼时能快速正确识别左右眼.结果:我眼局部给药因眼别而发生的差错缺陷12起,较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48起下降了75%,相关投诉降至2起,眼局部点药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6.26%上升至97.13%.结论:眼局部点药中的标识化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强化了护士风险意识.

  • 隐丹参酮局部给药凝胶的处方研究

    作者:俞振伟;梁文权

    目的:筛选用于痤疮等局部皮肤疾病治疗的隐丹参酮凝胶处方.方法:以卡波姆934L为基质,制备含不同种类和浓度促渗剂的隐丹参酮凝胶.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模型,采用单室透皮扩散池,40%聚乙二醇-400的生理盐水作为接受液,考察不同处方隐丹参酮凝胶的稳态经皮渗透速率和皮肤内药物滞留量,以皮肤内滞留量/经皮渗透速率比为指标,筛选佳处方.结果:不同浓度的薄荷醇(MEN)对隐丹参酮经皮渗透速率促进效果为5%>3%>1%,对皮肤内滞留量的促进效果为5%≈3%>1%;不同浓度的月桂氮(艹卓)酮(AZO)对隐丹参酮的促渗透效果为5%≈3%>1%,对皮肤内滞留量的促进效果为5%>3%≈1%;促渗剂混合使用与单独使用相比,在经皮渗透速率和皮肤内滞留量方面均未提高;5%AZO具有大的皮肤内滞留量/经皮渗透速率比.结论:佳处方为含5%AZO作为促渗剂的隐丹参酮凝胶处方.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67例

    作者:张德建;陈平;程怀瑾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前列腺包膜和腺泡上皮类脂质的屏障作用使药物难以透入腺体发挥治疗作用,造成病情反复难愈,有资料显示单纯西药治疗的有效率仅为30%~50%[1].目前双囊四腔管注药法[2]及中药治疗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肯定.我们于2003年10月~2004年12月间采用双囊四腔管联合中药翁沥通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67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

  • 经造影导管局部给药对桡动脉痉挛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涛;郭靖;周春霞;姜志安

    目的:探讨经造影导管肱动脉注射硝酸甘油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中桡动脉痉挛(RAS)的预防效果。方法连续入选TRI冠状动脉造影(CAG)成功并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或)支架置入术]患者810例,其中试验组413例,对照组397例。试验组当造影导管回撤到达肱动脉水平时经造影导管注射硝酸甘油稀释液400μg(稀释至100μg/ml),对照组在造影导管抽出后经由鞘管侧管注射硝酸甘油400μg(稀释至100μg/ml),比较两组患者在指引导管送入过程中的RAS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RAS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比33%,P=0.021)。结论经造影导管肱动脉注射硝酸甘油能降低TRI中RAS的发生率。

  • Infusa Sleeve导管血管内局部给药的实验研究

    作者:兰燕平;朱建国;崔长琮;徐仓宝;戴强

    目的:评价Infusa Sleeve(IS)导管局部给药的可行性.方法:13只家兔随机分成A组(n=8)和B组(n=5),给药压力分别为607.9 kPa(6个标准大气压)(A组)和202.6 kPa(2个标准大气压)(B组),用标准血管成形导管损伤腹主动脉下端后,经IS导管向腹主动脉下端球囊损伤处局部注入1 ml放射性同位素锝标记的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注射液.术后30分钟、6小时、24小时分别处死动物后,取两组动物靶点血管(腹主动脉下端)、心、肝、骨骼肌、小肠、血液、非靶点血管(肺动脉)组织,用γ计数仪计数后称组织重量.结果:A组和B组给药后30分钟靶点血管局部的放射强度分别占给药总量的49.250%和22.000%、分别是血液的45倍和8倍、是非靶点血管的70倍和12倍.靶点血管局部放射强度A组大于B组(P<0.05).6小时和24小时后靶点血管局部放射强度占给药总量的0.343%(A组)和0.255%(A组).结论:IS导管可经血管局部靶向给药.IS导管局部导入的药物浓度呈压力依赖性.

  • 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局部给药在高龄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作者:武士科;高文山

    脊柱结核占骨与关节结核的50%~75%[1].有效的全身化疗联合传统的病灶清除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于高龄患者全身抗结核药物化疗的副作用及手术创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29例年龄70岁以上的脊柱结核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同时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局部给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黄伟;黄毅

    目的 观察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奥硝唑0.5g与地塞米松0.75 mg,研成粉末加甘油10 ml调成均匀糊剂备用;全部160例患者的患牙均先行洁治术、袋内壁刮治术等牙周手术治疗,术后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用棉捻醮上述制备奥硝唑糊剂约50 mg,用探针导人牙周袋内,2次/d,连续7d,用药期间注意口腔卫生,对照组用探针蘸适量碘甘油导人牙周袋内,1次/d,连续7d为1个疗程;记录并观察治疗前后患牙的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疼痛程度(PS).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07%,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55.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I、GI、PD和PS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疗效较好,无不良反应.

  • 脑室内(鞘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作者:武元星;王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蛋白等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引起急、慢性炎性反应(或非炎性反应)性疾病[1].目前随着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增多,尤其是耐苯唑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苯唑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MRSE)感染率在葡萄球菌致颅内感染的比例迅速上升,使得万古霉素逐渐成为对抗这两类病原体的"金标准"[2].此外,这些耐药菌对万古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C)水平明显升高,使得药物在病灶区域难以达到有效的浓度,因此为解决临床的实际治疗困难,有些临床医生采用了脑室内(鞘内)局部给药的方法[3-4].

  • 基于纳米载体的局部给药系统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翔;张梁宇;陈杨

    局部给药是治疗皮肤相关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然而,受皮肤角质层天然屏障的影响,外用制剂如软膏或乳膏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伴随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日益成熟,新型的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外用制剂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皮肤病的治疗领域中。该综述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皮肤靶向应用的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内耳疾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作者:孙建军

    内耳疾病(inner ear disorder)特指发生于迷路范围内的听觉(耳蜗)与平衡(前庭)器官病变,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疾病.鉴于内耳组织结构的微观特性与精细程度,内耳疾病的临床病理与症状十分复杂,某些病变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迄今不明.对于内耳疾病的治疗方法繁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与康复治疗.随着给药技术及药物剂型的发展,局部给药已经成为治疗内耳疾病的重要方法,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传统的全身给药方式相比局部给药所具有的优势包括:①直接治疗患耳,对全身各系统无明显影响;②内耳局部可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使治疗更为有效;③避免全身给药带来的毒副作用;④可以达到缓释[1-2]、控释[3]及靶向[4]给药,因而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 关于牙周炎患者采用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刘娜

    目的 研究牙周炎患者采用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10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探针蘸取适量的碘甘油导入牙周袋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棉捻蘸取奥硝唑糊剂用探针将其导入牙周袋内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I)及疼痛程度(PS).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I为(0.91±0.12),PD为(0.98±0.14),PI为(0.84±0.08),PS为(0.46±0.02);对照组GI为(1.42±0.18),PD为(1.76±0.31),PI为(1.43±0.15),PS为(0.94±0.17);观察组GI、PD、PI、PS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化学促渗剂预处理与电致孔联用促进大鼠皮肤滞留环孢素A

    作者:刘洪卓;王永军;杨婷媛;李红菊;李三鸣

    目的:考察化学促渗剂预处理与电致孔联用对大鼠皮肤滞留环孢素A的促进作用.方法:使用化学促渗剂预处理大鼠皮肤2 h后,将含有0.5%环孢素A的40%乙醇混悬液应用于离体大鼠皮肤,同时在大鼠皮肤上施加电致孔.结果:氮酮和薄荷醇预处理皮肤和电致孔联用可明显提高环孢素A在大鼠表皮和真皮的滞留,与对照组相比,滞留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0.4和11.7倍.结论:氮酮和薄荷醇预处理皮肤和电致孔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环孢素A在大鼠表皮和真皮中的滞留.

  • 牙周局部缓释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刘庆晓;杨美燕;高春生

    牙周病是局部炎症破坏性疾病,是人类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与全身给药相比,牙周局部缓释给药系统不仅使药物在牙周袋内达到高浓度,持续杀灭牙周致病菌,而且可以减少全身给药造成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因此运用局部缓释给药系统治疗牙周病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纤维剂、膜剂、微球、缓释凝胶、棒剂和口腔黏膜粘附片等牙周局部缓释给药系统在临床中使用或已有文献报道.文中主要围绕治疗牙周病的各种局部给药剂型的处方设计原理、关键辅料性质及其制剂优缺点等,详细综述牙周局部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皮肤真菌病新型局部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范云周;杨美燕;刘庆晓;高春生

    皮肤真菌病是易发病、易传染、易复发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局部给药制剂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使用方便,患者顺应性好,是皮肤真菌病临床治疗的首选.以脂质体、醇质体、微乳和脂质纳米粒等为代表的新型给药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减小药物透过,使其在皮肤局部蓄积,从而能够增强疗效、缩短疗程和减少不良反应,使皮肤真菌病的局部治疗更具有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皮肤真菌病新型局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缓释植入剂局部给药治疗系统的药动学模型

    作者:储成顶;成微;王世亮;刘飞;俞敏;鲍玉婷

    目的:创建缓释植入剂局部给药治疗系统的药动学模型.方法:分析体内过程,建立微分方程并特别关注其中局部靶位的数学表达,进而对药物在血循环中及局部吸收部位的分布作理论比较.结果:缓释植入剂局部给药治疗系统的药动学二室模型为:Cc(t)=A1e -Krt+A2e -Kat+A3e-at+A4e-βt,吸收部位与血循环中药物分布的比值为:ACc/ACa≈(Va/V)·(Ka/Ke).结论:该模型立意严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9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