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1 文稿 来稿应为皮肤性病学及相关学科的稿件。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鲜明,文字精练。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研究类文稿一般不超过4000 字,其他文稿不超过3000 字,病例报告等文稿不超过1500 字。
2 文题 要简明、醒目、准确的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目以不超过20 个汉字为宜,尽量不设副标题、不使用缩略语和标点符号。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0 个实词。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所有学术文稿均需有中、英文题目及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
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在文稿首页左下方标注。如作者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在文题下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1、2 等序号,并将单位全称脚注于同页左下角处。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4 摘要 学术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类论文采用结构式摘要,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述评、专家论坛、技术交流、综述等可采用指示、报道性摘要。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 本文” 等主语,应包括全文重要信息,不得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前须以英文依次写出题名、所有作者汉语拼音姓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中文摘要一般250 个汉字,英文摘要约250 个实词,为对外交流的需要,英文摘要可稍详细些,但不宜超过400 个实词。中、英文摘要内容要相互对应。
5 关键词 学术论文均需附中、英文关键词2 ~ 5 个。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 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MeSH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
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排列于最后。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 分隔。
6 标题层次 正文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全文各级标题一般不超过4 个层次, 各层次小标题顶格写,两位数字之间加下圆点,末位数字后不加标点。文内连排序号使用圈码表示,如①、②……。
7 名词术语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暂未公布的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应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内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
8 图和表 每幅图表均应冠有图( 表)题,序号需标记清楚;说明性文字置于图( 表)下方。图表中文字尽量不与正文重复。建议使用三横线表( 顶线、表头线、底线),表中不用斜线、竖线、边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 如t 值、p 值等)可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应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cm,通栏图不超过17.0cm,线条图高与宽的比例以5 ∶ 7 为宜。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皮肤科临床照片力求显示皮损典型、清晰( 色彩鲜明、色真、背景不宜杂乱,以蓝色或黑色为佳);病理图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所有图片像素应不低于2M,分辨率300dpi。
9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可参《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稿约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min应采用mg ? kg-1? min-1 的形式,或mg/(kg ? min)的形式。
10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 ~ 95%,(50.6 ± 0.8)%不能写成50.6 ± 0.8 %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
11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将阿拉伯数字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在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标出,同时顺序排列于文后。每篇文献题名后需标注文献类型。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相应文字。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影响因子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发文量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不是北大核心刊物,是一本统计源核心。
期刊的外审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同时期刊开设“快速通道”服务,对具有先进性的论文、省级以上科研立项或获奖项目、研究生论文,可以快速审稿。
期刊的投稿系统为杰诺采编系统,投稿需要进行注册,可以根据期刊的投稿操作流程进行投稿。
以下是知网上查询到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信息:复合影响因子:0.725,综合影响因子:0.601,供参考。
投稿后,会在3个月内给予回复审稿意见,具体的审稿周期由稿件的质量决定。
以下是搜索到的期刊的官网:http://sypf.cnmanu.net。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是核心刊物,是一本科技核心。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46岁男性患者,下颏肤色丘疹3年伴搔抓后破溃、出血1年.组织病理示:肿瘤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肿瘤团块由瘤细胞束、角囊肿和结缔组织基质组成.初步诊断:微囊性附属器癌.肿物完整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重新阅片后修正诊断: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
36岁男性患者,右足跖肿物8年余,曾诊断为跖疣.偏振光皮肤镜检查示皮肤表面纹理连续,乳头样增生物、似脑回状结构.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增厚、棘层肥厚,真皮内胶原纤维增多、增粗,排列不规则,成纤维细胞增生,真皮浅层小血管增生,血管周围散在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马松三色染色示丰富的胶原纤维束.诊断:结缔组织痣.
27岁女性患者,躯干、四肢红斑伴痒4个月余,加重并出现水疱1 d.患者4个多月前(妊娠20+周)四肢出现红斑、风团伴剧烈瘙痒,后逐渐扩散至躯干.1 d前(妊娠39+5周)患者自然分娩后红斑加重,四肢出现张力性水疱、大疱,伴痛痒.体格检查:四肢、躯干大片红斑、丘疹,双上肢及股内侧红斑上见张力性水疱、大疱.红斑处组织病理示:表皮下裂隙性疱,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有较多嗜酸粒细胞.直接免疫荧光示:C3、IgG在基膜带呈线状沉积.诊断:妊娠疱疹.未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分娩后第20天全身水疱消退,未见新发皮损.
目的 通过两种面膜的使用,对人体面颊部进行取样和菌种培养,对比在使用含及未含防腐剂的面膜产品后人体面颊部菌群的种群动态及分布状态变化.方法 采用快速菌种培养及平板计数的实验方法,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持续使用不同面膜前后、面颊部位各菌种的取样和数据分析,且跟踪记录,并研究在停用后含及未含防腐剂面膜对面颊部菌群的持续性影响.结果 ①使用含防腐剂面膜组,持续使用4 d后,人体面颊部菌落总数显著降低,菌群比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丙酸杆菌占比增加;停用4 d后,人体面颊部菌落总数有所回升但未达到初始水平,各菌种分布比例也未达到初始比例;②使用未含防腐剂面膜组,持续使用4 d后,人体面颊部菌落总数无显著变化,菌群比例较初始值无显著变化;③比较两组菌群数量动态以及各菌种比例分布,除微球菌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连续使用含防腐剂的面膜严重干扰人体面颊部微生态平衡,连续使用无防腐剂面膜对人体面颊部微生态平衡无显著影响.
目的 探讨广谱抗菌药在Fournier坏疽中的选择与应用.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Fournier坏疽患者,对患者的发病特点、分泌物细菌学培养、敏感抗生素使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例患者,均行分泌物培养, 16例阳性,1例阴性.共培养出病原菌29例次,其中1种病原菌感染4例,2种病原菌感染8例,3种病原菌感染3例.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共4例(23.5%).药敏分析发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共18例次(62.0%),其次为头孢三代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分别为16例次(55.2%)和15例次(51.7%).预后分析显示:11例患者广谱抗菌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 2例患者单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后痊愈,1例患者广谱抗菌药联合右侧睾丸切除后好转,1例5月龄患儿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死亡2例(病死率11.8%),均死于感染性休克,且并发细菌和念珠菌感染.结论 Fournier坏疽主要为多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其主要感染源,推荐早期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三代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皮肤CT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皮肤病的诊断,但在皮肤深部真菌病如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应用少见报道.该文通过皮肤CT检测1例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多处皮损,发现其皮肤CT图像有特征性的改变——桑葚样结构,这一结构特征的发现可能有助于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诊断.
目的 调查分析长沙市区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不同季节飘散规律,探讨其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关系.方法 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楼4楼楼顶安放取样器,采用空气曝片法,对收集到的玻片进行真菌的鉴定和计数.记录同期长沙地区的温度、湿度及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同期对该院特应性皮炎的患儿进行发病季节的调查,分析其与气传真菌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全年共观察到真菌种类67种,收集到真菌孢子36 425个,全年优势真菌为枝孢属、黑粉菌、链隔孢、粘菌纲、小戴顿菌和小球腔菌.气传真菌飘散的高峰期为10~12月、2~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全年诊断长沙市儿童特应性皮炎1 039例,其中新发患儿773例,复发266例.结论 长沙地区气传真菌孢子数与长沙全年温度不相关,与湿度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正相关(P<0.05).长沙地区气传真菌可能促进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
目的 了解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病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确诊为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的32例患者的菌株.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M38-A2方案,测定收集的临床菌株对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及氟康唑的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对犬小孢子菌的药敏试验MIC值范围分别为0.125 0~4.000 0 μg/ml、 0.031 3~1.000 0 μg/ml、0.002 0~0.031 3 μg/ml和2.000 0~32.000 0 μg/ml,对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药敏试验MIC值范围分别为0.062 5~1.000 0 μg/ml、0.031 3~0.500 0 μg/ml、0.001 0~0.062 5 μg/ml和4.000 0~32.000 0 μg/m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药敏试验MIC值范围分别为0.031 3~2.000 0 μg/ml、0.062 5~1.000 0 μg/ml、0.003 9~0.062 5 μg/ml和0.500 0~16.000 0 μg/ml.结论 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对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和石膏样小孢子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提示,特比萘芬的抗真菌效果好,其次为伊曲康唑和灰黄霉素,氟康唑抗真菌效果较差.
目的 对黑龙江地区502例孢子丝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近年孢子丝菌病的发病特点,为今后防治孢子丝菌病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对2014年4月—2017年4月至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经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及真菌培养确诊为孢子丝菌病的5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男女比例1:2,平均年龄49.7岁,以41~65岁人群为多见.66.5%的患者在冬春两季发病,76.2%的患者为农民,37.8%的患者有明确外伤史.皮肤固定型占 74.9%、皮肤淋巴管型24.9%、皮肤播散型0.2%.患者对碘化钾、特比萘芬治疗反应良好.结论 孢子丝菌病在黑龙江地区发病率高,其流行病学特点与吉林省、辽宁省相似,但不同于其他国家.碘化钾、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是其有效的治疗药物.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中胚层给药技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 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胚层给药疗法,治疗7周;对照组外用米诺地尔酊.疗程结束时和3个月后随访收集观察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有效率为 7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油腻程度、瘙痒程度、鳞屑程度、脱发情况有所改善.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有效率为5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胚层给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中药作为抗真菌药物,具有价格低廉、资源丰富、不良反应小、不易耐药等优点.该文通过对单味中药、复方中药、中西药协同抗真菌作用及中药抗真菌作用的机制及近年来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脂肪因子是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脂质和糖类代谢、炎症反应、凝血过程与血管稳态的调节.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血浆及局部皮损中多种脂肪因子表达失衡,提示脂肪因子可能作为炎症递质和代谢功能调控因子,在银屑病的皮肤炎症与代谢异常中发挥重要作用.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免疫介导的病理机制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目前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天疱疮的发病机制涉及桥粒芯蛋白-3和胆碱能受体,目前研究证实氧化应激(抗氧化/氧化失衡)在天疱疮的发病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讨天疱疮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对氧化应激在天疱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能帮助患儿认识疾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基础.该文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如患儿穿衣、与宠物接触、母乳喂养、环境影响、沐浴和润肤剂的使用等健康教育相关问题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激光和强脉冲光已经广泛应用于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但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仍应引起操作者和患者的重视.欧洲激光皮肤病学会于2015年发布的《血管性疾病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指南》基于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美容效果、患者偏好和满意度等证据,并适时参考专家意见,制订了血管性皮肤病激光与强脉冲光操作规范.该文对该指南作简要解读,以期为我国皮肤科和美容整形科同道提供治疗方面的帮助.
目的 研究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瘢痕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与防治措施.方法 观察统计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瘢痕所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针对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结果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疼痛、红斑、水肿、水疱、色素沉着或减退、瘢痕等.通过术前严格治疗参数、应用表面麻醉剂、口服糖皮质激素、术后患处冷敷、防晒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或显著减轻.结论 掌握好治疗参数、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很好的预防或减少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瘢痕不良反应发生.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由多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白彦萍认为寻常痤疮的病因病机为热、湿、瘀.内治法总则以散、清、利为主,外治以火针针刺、刺络拔罐法为常用. 该文将白彦萍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经验作一总结.
目的 研究基础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 TBL)和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贯续联合教学法对青年皮肤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医院87例青年皮肤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资料和调查问卷,比较TBL和CPC贯续联合教学方法和单纯TBL教学方法的优劣.结果 与单纯TBL授课相比,TBL和CPC贯续联合授课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和临床诊疗水平及技能.结论 TBL和CPC贯续联合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青年皮肤科医师的继续教育水平,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目的 探讨利用阴囊皮瓣修复乳房外Paget病术后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设计利用阴囊皮瓣开洞,修复1 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术后缺损.结果 阴囊皮瓣开洞未对阴茎位置及形态造成明显的影响,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减少,术后皮瓣成活良好,随访3个月患者生活正常,肿瘤无复发.结论 阴囊皮瓣开洞修复乳房外Paget病术后缺损,效果良好.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邮件投的稿件,投稿后编辑会及时的告知稿件编号,一个多月之后返修,经修改后被收录,前后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速度很快,推荐大家投稿。
文章历经两次的修改被收录,第一次外审返回,有一个问题没有按专家给出的意见进行修改,之后又返修了一次,修改返回后基本上就被接受了,还是很快的,个人认为只要编辑给了退修的机会,并能参照专家的意见认真修改,一般都能被收录的。
在实用皮肤病学上投了一篇皮肤病有关的文章,11底月份投的稿件,12月中旬返修,近修改后于1月底被收录,历时两个月的时间,编辑处理的速度很快,每次都能及时的回复信息,值得称赞,以后还会再来投稿的。
去年12月初投的稿件,12月20号收到了拒稿通知,没有什么审稿意见和理由,还是希望编辑和外审专家可以给出点意见,有利于作者提高水平。
实用皮肤病学这个期刊的编辑处理速度很快,投稿后一个多月返修,小修后被接受,之后编辑老师对文章进行排版,校稿时还特意打电话进行确认,和我商讨,推荐大家投稿。
审稿速度整体而言还是很快的,8月份投的稿件,一个月后返修,经修改后送复审,11月被收录,之后就是修改格式,前后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有一定的要求,有合适的文章可以尝试投稿。
实用皮肤病学的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文章历经两次的修改被收录,两次审稿意见都指出了文章中的语言问题,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修改文章的摘要部分,文章那个经修改后等了外审专家和编辑的肯定,个人觉得文章有创新性还是很好中的。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我的文章历经两次的修改被收录,历时近三个月的时间,编辑很负责,校稿十分认真,很多细节问题都会进行标记,值得称赞,大家可以在期刊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