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의학리론여실천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7585
  • 国内刊号: 13-112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18-1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宗玉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唐勇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研究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照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局部血肿和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假性动脉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老年全麻诱导期的作用比较分析

    作者:余汶青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老年全麻诱导期中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拟行全麻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40例和芬太尼组40例,诱导期分别使用舒芬太尼0.5μg/kg和芬太尼4.0μg/kg进行诱导,观察诱导前、插管1min、5min、10min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的变化,同时于插管1min时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糖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从插管后1min开始,舒芬太尼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插管10min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给药1min和5min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其中芬太尼组呼吸频率减慢程度较舒芬太尼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插管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1min后,舒芬太尼组血糖和去甲肾上腺浓度降低,而芬太尼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以稳定老年全麻患者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和抑制应激反应,对呼吸抑制作用较低,更适于全麻诱导期使用。

  • 手术显微镜下MTA封闭年轻恒牙未闭合根尖孔的效果分析

    作者:朱琼

    目的:探究手术显微镜下三氧化矿化物凝聚体(MTA)封闭年轻恒牙未闭合根尖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28例年轻恒牙未闭合根尖孔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患牙34颗,彻底冲洗根管,完成根管准备后,于手术显微镜下填充MTA糊剂,硬固后填充、修复根管中、上段。定期复查、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个月后复查,治疗总体有效率为62.50%(20/32);半年后复查,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3.75%(30/32);1年后复查,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88%(31/32)。结论:给予年轻恒牙未闭合根尖孔患者手术显微镜下M T A封闭治疗,效果显著,M T A糊剂欠充或超充不影响根尖闭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对比

    作者:金吉成;罗曼;白雪松

    目的:比较小儿手术行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儿,将其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40例。Ⅰ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Ⅱ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Ⅰ组患儿的疼痛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均长于Ⅱ组(P<0.05);睁眼/体动时间与出室时间均短于Ⅱ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儿的 HR与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10min后与术毕,Ⅱ组H R均低于Ⅱ组( P<0.05),RR均高于Ⅱ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Ⅰ组总发生率为15.00%,低于Ⅱ组的42.50%( 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有苏醒迅速、生命体征平稳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整体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 金纳多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魏学敏;张晓梅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片(金纳多)治疗偏头痛疾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收入治疗偏头痛的患者共64例,按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加以金纳多口服,比对两组用药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偏头痛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程度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结论:对于偏头痛的治疗成效,联合金纳多明显优于单用二维三七桂利嗪。

  •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可能性及效果

    作者:李俊法

    目的:分析与研究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可能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到肝脏中,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肝功能变化、凝血指标与临床症状情况。其中,术后的观察时间为半年,每个月记录1次。结果:术后1个月,有4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半年,有57例患者在停止使用利尿剂后,无腹水症状出现。术后的血清白蛋白(ALB)与总胆红素(TB)等肝功能指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PT )与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趋于正常值,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肝功能,具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40例观察

    作者:邵岩;韩向莉;丁怀莹

    目的:探讨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T2DM )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麦消渴片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BG、PBG、HbA1c、HOMA‐IR、TC、TG等低于治疗前(P<0.01),HOMA‐β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FBG、PBG、HbA1c、HOMA‐IR、TC、TG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药联合能更好地降低初发 T2DM 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降低血糖、改善血脂,是初发T2DM 治疗的一种理想选择。

  • 探析贝那普利与前列腺素 E1联合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对蛋白尿的影响

    作者:刘笑芬

    目的:对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 E1治疗糖尿病肾病(D N )的疗效及对蛋白尿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DN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联合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予以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予以前列腺素E1+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就总有效率而言,联合组患者(93.2%)明显高于参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和24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参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N患者采取贝那普利加前列腺素E1治疗,疗效甚佳,且可改善患者的蛋白尿情况,值得大力推广。

  • 思密达治疗胃炎20例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沈勇;向阳;方军

    目的:探析思密达在胃炎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只有1例患者发生便秘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共4例,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胃炎腹痛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 曲美他嗪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辅治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邓鑫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辅治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曲美他嗪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d。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辅治心绞痛临床疗效明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低级别 HUNT 分级双侧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江辉;杨佳宁;曾群

    目的:探讨单侧开颅夹闭术和双侧开颅夹闭术两种方法治疗低级别 HUNT 分级双侧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单侧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6例和双侧开颅夹闭术治疗的20例低级别 HUNT分级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主要并发症、术后死亡率、恢复优良率、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双侧开颅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大于单侧开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电解质紊乱、脑血管痉挛、颅内感染、脑积水等并发症和术后死亡率、恢复优良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对侧动脉瘤的指向和大小选择单侧开颅或双侧开颅显微手术治疗低级别 HUNT 分级双侧后交通动脉瘤,可取得满意疗效。

  •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蓝志龙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且治疗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RE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刘萍

    目的:分析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患者时使用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共112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接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瑞巴派特,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复发率、胃黏膜形态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胃黏膜形态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能够使患者胃黏膜形态学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疗效更佳,复发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 骨科损伤控制治疗骨盆骨折伴四肢多发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涂杳然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对骨盆骨折伴四肢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68例骨盆骨折伴四肢多发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给予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骨盆骨折伴四肢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手段,有抗休克及时、手术时间短、液体消耗量少的特点,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措施,可积极挽救患者生命,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清法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28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晶;李蔚

    目的:观察清法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奚九一教授清法,内服清消方,局部采用祛腐清筋术联合湿润烧伤膏(M EBO )外敷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观察患者疗效。结果:治疗28例患者,临床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清法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覃电泽;石广念;周芳珍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疏肝解郁联合丁螺环酮组(研究组)与丁螺环酮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艾森贝格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Z=-2.055,P=0.040)。两组治疗后各个时点的 HAMA总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或 P<0.01)。研究组在第2、4、6周的HAMA总分减分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的SERS总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7,P=0.217;χ2=0.510,P=0.475)。结论:疏肝解郁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用丁螺环酮治疗,起效更快,其不良反应相当。

  • 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现民

    目的:分析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骨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6例(76膝)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 HSS膝关节评分和治疗优良率等指标。结果:术后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恢复的优良率也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其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临床价值巨大,值得推广。

  •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吕婷;姚青青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肝癌患者,均行介入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院内常规手术后护理措施,干预组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高于干预组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进食、疼痛缓解与心理情绪等方面评分较干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而言,为其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较好。

  •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作者:梁燕华

    目的:探究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65.3%、14.3%、20.4%,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42.9%、18.3%、38.8%,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阴道助产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发生率、窒息发生率分别为8.2%、4.1%,对照组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发生率、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4.5%、16.3%,实验组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的发生率、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助产护理应用于高龄产妇的分娩中,可以提高自然分娩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的宫内窘迫发生率、窒息发生率。

  • 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胡艳飞;周乐平;熊建春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直至分娩的40例产妇纳入本次观察。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指导,实验组给予拉玛泽呼吸法。观察2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新生儿 Apgar评分、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顺产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剖宫产率(10.00%)低于对照组(40.00%)( P<0.05);实验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58±0.98)分,高于对照组的(9.31±1.27)分(P<0.05)。实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中应用价值较高,产妇顺产率高,剖宫产率低,产程时间短,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产妇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李岩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服务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接受舒适护理模式的舒适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常规组,每组120例,对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舒适组患者接受护理后LVEF、LVEDD、夜间憋喘发作次数、水肿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等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LVEF、LVEDD、夜间憋喘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舒适护理模式的运用改善了护理服务后患者LVEF、LVEDD指标变化,减少了夜间憋喘发作次数,缩短了患者治疗和病情缓解的时间,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为首选的护理方法和模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运用。

  • PICC置管维护病号服的改良设计与应用

    作者:兰颖;卢文彬;许丽媛

    目的:通过对携带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 )的患者应用改良PICC置管维护病号服后的观察,以了解改良的PICC置管维护病号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 PICC置管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PICC置管患者使用改良的病号服,对照组32例使用普通病号服,对两组患者的导管移位、局部皮肤感染、穿刺处渗血、患者主观舒适度、换药用时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导管移位、局部皮肤感染、穿刺处渗血均比对照组发生率低,且换药用时比对照组少,主观舒适度比对照组高。结论:改良的病号服可减少患者穿脱衣服的不便,减少患者肢体暴露的时间,利于观察患者置管穿刺部位的皮肤、置管的长度,利于换药。

  • 肌肉注射无痛定位点在临床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任平;王雪珍;蓝晓莲

    目的:观察联用臀中肌三角法和臀大肌连线法进行无痛定位后再进行肌肉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肌肉注射治疗的6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肌肉注射方法,而治疗组患者则联用两种无痛定位方法即臀中肌三角法和臀大肌连线法后再进行肌肉注射,后根据患者借助马克盖尔评分法反馈而来的疼痛信息来获取两组的痛感数据。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定位法简便易行,可显著降低患者在肌肉注射时的疼痛感,值得进行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

  • 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

    作者:钟柳鸾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在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探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DSA介入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脑血管疾病共46例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并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关护理配合。结果:DSA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患者6例,其中穿刺部位出血、皮下血肿2例,支架塌陷1例,脑血管痉挛2例,脑出血1例。经术后治疗与护理后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通过全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疾病可得到有效准确的诊断,并可及时进行介入治疗,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素娟

    目的:观察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10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鼻饲管饮食护理,观察组52例给予经皮内镜胃造口饮食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神经功能及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营养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内镜胃造口饮食护理能够通过肠内营养改善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神经受损情况及营养状况,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家庭护理指导在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龙少环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指导在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家庭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可以明显提高其遵医行为。

  • 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龚太娣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诊患者共9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抢救的具体情况,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病情掌握率和抢救成功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抢救过程中接诊用时、分诊用时、静脉用药用时和治疗时间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抢救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减少患者抢救所需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35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薛丽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35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和凝血系列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为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T、TT、APTT 、Fib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T、TT、APTT、Fib等指标变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能提高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茵;杨艳;江渭洁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米非司酮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中抽选86例,按患者入院编号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米非司酮联合疗法,统计两组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缓解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6.7%,且治疗后的子宫体积为(156.20±53.11)cm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87.58±68.62) cm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给予子宫腺肌症患者超声引导射频、米非司酮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缩小子宫体积,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 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HCG 治疗复发性流产临床分析

    作者:钟敏林

    目的:探究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复发性流产且已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黄体酮、HCG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滋肾育胎丸,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以及保胎成功率。结果:孕周8周时研究组 HCG、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周12周时两组患者上述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保胎成功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HCG治疗复发性流产可显著改善 HCG、孕酮水平,提高保胎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胡静

    目的: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待产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分析比较两组生产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出血率为5.71%,产伤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术可纠正枕横位及枕后位胎头的位置,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对产妇及胎儿造成影响,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不同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艳青

    目的:评价对比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达英‐35与妈富隆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015年2-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2例。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用药妈富隆,实验组用药达英‐35。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黄体生成素检出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检出均值、睾酮检出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检验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达英‐35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临床疗效与妈富隆相当,但在促进患者性激素水平恢复方面有更加确切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分娩后及产褥期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王俊丽

    目的:观察不同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分娩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2例孕妇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孕妇行阴道分娩,B组孕妇行剖宫产方式分娩。观察两组孕妇产后泌乳情况、开奶时间与母乳喂养技能评分。结果:对比两组孕妇产后开奶时间与母乳喂养技能评分发现,相比B组,A组产妇的开奶时间更快,且在掌握母乳喂养技能上也显著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泌乳量上,A组孕妇泌乳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的方式对产妇身体各项机能恢复较快,有利于母乳喂养。

  • 醋酸甲羟基孕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艳

    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基孕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1例子宫内膜炎患者,按照给药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醋酸甲羟基孕酮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细胞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胞水平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治疗后IL‐4、M M P‐9均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醋酸甲羟基孕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能够改善IL‐4、IL‐10、M M P‐9等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梅花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产科剖宫产指征的孕妇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对宫体进行常规注射缩宫素20U和静脉滴注缩宫素20U ,观察组对宫体注射缩宫素20U ,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 ,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于高危剖宫产产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苯巴比妥、地西泮、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刘永昌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地西泮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接收的99例小儿惊厥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苯巴比妥组、地西泮组、咪达唑仑组,各33例。苯巴比妥组采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组采用地西泮,咪达唑仑组采用咪达唑仑。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咪达唑仑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苯巴比妥组(75.76%)和地西泮组(69.70%),咪达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苯巴比妥组(27.27%)和地西泮组(24.24%),苯巴比妥组疾病复发率(3.03%)低于咪达唑仑组(24.24%)和地西泮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地西泮组起效时间少于咪达唑仑组、苯巴比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在小儿惊厥的临床治疗中分别具有不同优点,临床实际可综合考虑患者病情、机体耐受情况为其制定佳治疗方案。

  •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超;郎保平;余向东;肖鹏;张晓

    目的:回顾性比较胸腔镜手术入路(VATS组)和胸骨正中入路(TS组)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短期及长期治疗效果,探讨VATS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价值。方法:共入组83例患者,其中VATS组50例、TS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肌无力危象和完全缓解率(CSR)等方面的异同。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110.8±38.06) min、术中出血量(68.5±16.22)ml、24h引流量(110.0±35.50)ml、胸管留置时间(3.6±1.25)d、术后住院天数(9.8±1.85)d等优于TS组的(199.0±36.05)min、(205.8±34.55)ml、(326.3±56.22)ml、(5.6±1.19)d、(16.1±13.3) d;VATS组肺部感染率(7.5%)低于TS组(25.8%);VATS组2例发生术后肌无力危象,TS组有5例肌无力危象。平均随访57.5个月,VATS组完全缓解率为51%,TS组为5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4)。结论:VATS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较好的长期有效率,而且具有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低、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选择。

  •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中宫颈剥离及阴道残端处理改进

    作者:孔祥花;廖邦兴;杨琳;雷婷婷;陈红;李炯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宫颈剥离及阴道残端处理改进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有子宫切除术指征的病人采用改进方法进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观察组),与传统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1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开、关腹时间缩短及宫颈剥离的改进较对照组缩短麻醉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等。结论:改进后的方法行筋膜内子宫切除具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危险性小、阴道顶端悬吊增加了阴道长度对性生活影响小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42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熊劲芝;张林;袁红霞;欧阳晓玲

    目的:通过对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提高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布鲁氏菌病以40~60岁男性为主。发热、多汗、头痛、乏力、关节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ESR、CRP、LDH、ALT、AST 不同程度的上升,少数病例血白细胞降低。细菌学培养均阳性,其中血培养阳性41例,骨髓培养阳性1例。经药物治疗后均获较好疗效。结论:结合流行病学对不明原因发热怀疑布鲁氏菌病者,细菌学培养是有效的确诊手段;多西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有较好疗效。

  • 淋巴瘤患者组织miR相关指标及多类蛋白指标的变化观察

    作者:林芸;王志红;魏天南;陈为民

    目的:观察淋巴瘤患者组织miR相关指标及多类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65例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6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的组织miR相关指标及多类蛋白指标血清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期淋巴瘤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组织miR‐23a、miR‐21、miR‐221及miR‐155阳性表达率及血清SF、β2‐MG均高于对照组,血清ALB低于对照组,且不同分期淋巴瘤患者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期较高的患者miR‐23a、miR‐21、miR‐221及miR‐155阳性表达率及血清SF、β2‐MG均高于分期较低的患者,血清ALB低于分期较低的患者(P均<0.05)。结论:淋巴瘤患者组织miR相关指标及多类蛋白指标的变化明显,且不同分期的淋巴瘤患者表达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上述指标的检测与监控价值较高。

  • 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晚期乳腺癌单臂、单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作者:刘凯;毋永娟

    目的:通过尝试给予一线、二线治疗失败的可耐受晚期乳腺癌患者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初步探讨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确诊为晚期乳腺癌患者20例,患者一线及二线治疗失败,尝试三线治疗,方案为阿帕替尼850mg ,口服,1次/d ,28d为1个疗程,直至病情进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无CR病例,PR病例8例,SD病例7例,PD病例5例,总有效率(RR)为40.0%,疾病控制率(DCR)为75.0%;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为12.00个月;靶向药物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疲乏、腹泻及骨髓抑制,多为1~2级。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无1例因不良反应停止化疗或降低化疗剂量。结论:对于一线及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可取得一定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鱼红进;贺西京

    目的:探讨钢板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闭合复位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背侧钢板结合外固定支架(B组)35例,用1~2块微型钢板固定桡骨远端,同时应用外固定架撑开固定于桡骨和第二掌骨。闭合复位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A组)27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骨折断端,然后用外固定架撑开固定于桡骨和第二掌骨。结果:术后B组随访12~34个月,平均随访15.2个月,A组随访10~32个月,平均随访14.6个月。X线提示:两组骨折全部愈合良好。B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及Gartland‐Wetley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满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侧钢板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粉碎性骨折的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但背侧钢板固定手术复杂、手术费用较高、伤口局部创伤较大、需要二次住院手术去除内固定钢板,两组在患者满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依据患者具体受伤情况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

  •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对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李鹏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在诊断COP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本科室收治的COPD患者13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在医院体检者11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空腹采集静脉血做血浆 Hcy检查,COPD患者出院前再做1次血浆 Hcy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浆 Hcy浓度为(26.37±3.24)μmol/L ,对照组为(13.25±2.18)μ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中吸烟者的血浆Hcy浓度均高于非吸烟者;观察COPD不同分期患者血浆 Hcy浓度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COPD病情的加深,血浆 Hcy浓度也呈升高趋势,经过治疗后的COPD患者血浆 Hcy浓度相比入院时下降。结论:血浆 Hcy浓度的变化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COPD患者的病情,吸烟能够影响血浆Hcy浓度。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石菡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为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分别在治疗第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检测两组患者的组织学改善情况以及 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 复常率等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第6个月时 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个月时,实验组患者HBVDNA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 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2个月时组织学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起效快,长期应用效果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相当,同时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在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也能获得明显的效果。

  • 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滕菲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41例普通肺炎患者和32例重症肺炎患者分别纳入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WBC)检测,并相互间作比较分析。结果: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的血清 PCT、CRP、IL‐6和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的血清 PCT、CRP水平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症肺炎组的IL‐6和WBC水平与普通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C T在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

    作者:吴成;孙建军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00例,收集患儿的粪便标本,给予轮状病毒检测,分析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分型、治疗转归。结果:100例患儿中,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共40例,其中15例CK‐MB上升,18例ALT上升;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共60例,其中12例CK‐MB上升,10例ALT上升,和检测结果阳性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儿均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治疗,部分患儿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并选择腹泻奶粉喂养,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儿童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诊断中,轮状病毒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曼萍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4例为实验组,并以同期体检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行血液流变学、血脂检验,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血脂检验,对照组ApoA与 HDL‐C指标高于实验组,其余指标低于实验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实验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高凝高黏、血脂水平提升显著为糖尿病重要表现,上述指标的检测对于治疗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 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郭俊字;黎骋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405例,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化中雌激素(ER)、孕激素(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CK5/6及Ki‐67检测分为 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过表达型及基底样型(Basal‐like)、正常乳腺样型(Normol‐breast‐like),对比不同分子分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Luminal A 型60例(14.8%),Luminal B型245例(60.5%),HER‐2过表达型61例(15.1%),Basal‐like 28例(6.9%),Normol‐breast‐like 11例(2.7%)。不同分子分型在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等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Basal‐like复发及远处转移率较高,预后差,其5年生存率低;HER‐2过表达型、Normol‐breast‐like预后较差;Luminal B型预后较好;Luminal A 型预后好。结论: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临床病理及预后情况均具有明显差异,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相比更能对临床精准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性意义。

  • 宫腔镜与B超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作者:崔伟珍;李颖仪

    目的:对宫腔镜和B超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对比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进行宫腔镜和B超检查,且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效果。结果:宫腔镜组的EP诊断准确率(92.22%)明显高于B超组(8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B超,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配血试验准确性比较

    作者:邱慧英

    目的:比较凝聚胺法(MPT)与微柱凝胶法(MGT)在临床输血配血试验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300例输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MPT输血配血,观察组进行MGT输血配血,同时比较两组方法的准确性。结果:M G T的准确性(99.33%)和灵敏性(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MPT的准确度为70.00%,灵敏性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T 的特异度(99.33%)略高于MPT的特异度(98.67%)。结论:MGT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度均高于MPT ,更适用于临床输血配血的标准化检测,并且MGT的特异度对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优势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 尘肺患者肺部病灶多层螺旋 CT 表现分析

    作者:梁崟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肺部病灶的C T表现。方法:选择149例尘肺患者均接受胸部螺旋C T检查,观察各型尘肺C T病变特征,并观察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分析尘肺其他表现及继发性病变。结果:149例患者中,矽肺110例,煤工尘肺25例,其他类型尘肺14例。各种类型肺部病灶中,圆形小阴影及不规则小阴影病灶多,PM F少。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大阴影及PM F比例升高。尘肺其他表现及继发性病变包括肺气肿、胸膜增厚、肺结核、肺癌及肺动脉高压,胸膜增厚以其他类型尘肺多见,与矽肺及煤工尘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尘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充盈检查定性诊断胃溃疡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汪咏梅

    目的:了解超声充盈检查在胃溃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为相关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经病理或胃镜检查确诊的胃溃疡病人102例,按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采用超声充盈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钡餐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胃溃疡检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胃溃疡检出率为88.2%(45/51),对照组为70.6%(3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胃溃疡与不同部位胃溃疡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充盈检查诊断胃溃疡的检出率优于X线钡餐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该诊断方法可进一步推广。

  • 卵巢巧克力囊肿 MR 诊断价值与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瑞华

    目的:探讨低场M RI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价值,考证低场M RI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42例经病理切片证实为卵巢囊性病变患者病例,观察各病例病变部位M R信号特点并与病理切片结果对比,探讨低场M RI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准确性。结果:在42例卵巢囊性病变患者中,病理切片诊断为巧克力囊肿28例,卵巢腹膜包裹性囊肿7例,卵巢囊腺癌5例。M R诊断为卵巢巧克力囊肿26例,检出率92.86%;卵巢腹膜包裹性囊肿4例,检出率57.14%;卵巢囊腺癌2例,检出率40.00%。结论:低场M RI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在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前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性病及 HIV/AIDS 患者血清中 HSV2、HBsAg 和 HCV 的检测分析

    作者:贠赟;付立

    目的:探讨性病及 HIV/AIDS患者血清中单纯疱疹2型病毒(HSV2)、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HCV )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中心性病艾滋病科前来就诊的98例性传播疾病患者及45例HIV/AIDS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血清标本中 HSV2‐IgM、HSV2‐IgG、HBsAg、HCV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予以对比。结果:性病患者中,HSV2、HBsAg和 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59%、9.18%、1.02%;HIV/AIDS患者中,HSV2、HBsAg和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22%、40.00%、17.78%,HSV2检出率高。性病患者中合并 HSV2和 HBsAg感染者6例,合并 HSV2、HBsAg、HCV感染者1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HSV2和HBsAg感染者13例,合并HSV2、HBsAg、HCV感染者4例,3例患者同时检出上述指标。 HIV/AIDS患者所有指标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性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患者 HSV2、HB‐sAg和HCV感染率更高,表明HIV感染同其他病毒性疾病具有较强关联性,在疾病防治中应予以重视。

  • 定期无偿献血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探讨

    作者:刘爱军

    目的:探讨定期无偿献血对献血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定期无偿献血者120例作为献血组;另外选择同期120例具有可比性的非献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四项。结果:献血组的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四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无偿献血能够显著降低血压、血糖、血脂,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对身体无不良影响,既能预防疾病,又有益于身体健康。

  •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高鑫

    临床上各种上肢骨折类型当中,为常见的一种就是桡骨远端骨折,导致该类骨折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就是患者在摔倒时手腕背伸拉着地,由于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腕关节的活动频率非常高,作为全身非常重要的关节之一,对于其功能恢复具有很高的要求,在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若是所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当,将会导致其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腕关节畸形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说,依据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分型及实际特点,为其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是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都应该坚持尽可能地提升其内外固定稳定、关节面平滑性、完整性的基本原则。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有多种,具体选用何种治疗方式要将患者的骨折实际情况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对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与治疗进展予以简单分析。

  •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中医药研究现况

    作者:丁怀莹;王保和;徐强

    本论文对中医中药诊治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文献进行综述。依照病因病机、经方验方、口服中成药、中医外治、中医护理等方面进行分类比对,结果表明络损神伤是主体的病因表现之一,病机有络气郁滞、淤血阻络、痰浊闭络、络虚不荣等,证候为外邪入中、气滞血淤、气滞痰阻、气血亏虚等,主要治则为顺气、化淤、祛痰、益气等,经方验方有益肾活血疏肝汤、舒心解郁汤、双心汤、养心安神汤、解郁止痛方等,中成药物为复方丹参滴丸、疏肝解郁胶囊、护心胶囊、百乐眠胶囊、心可舒片等。目前的不足之处有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检出率偏低、缺少远期疗效的观察随访、疗效评价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等。今后于科研设计中还应加强临床试验的严谨性、科学性。

  • 高同型半胱氨酸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国英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其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以及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是预防其发生发展的有效干预措施。近年来,关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试验提示其对动脉硬化及血栓性脑血管病具有独立的影响,因此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邓慧华

    真菌性角膜炎是真菌感染导致的炎症,严重威胁患者视力,多发生在植物性角膜外伤之后。该病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一般预后较差,同时可引起角膜混浊、穿孔等,严重者会丧失眼球。我国目前关于如何高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尚不多,也未发现特效治疗药物,是眼科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丁洁;夏天娇;徐力致

    由于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中的综合性大实验近似于一个小临床———学生们通过对各种动物模型模拟真实的病人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因此成功的实验课程往往能极大地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然而,由于手术操作及动物自身的特殊性,譬如麻醉深浅、手术创伤以及存在某些疾病(常见如腹泻、呼吸道感染等),常常干扰实验的原有设计,导致无法获得合理结果,引发学习倦怠。对于此类特发事件,如何充分利用事件本身,变不利为有利,引领同学们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储备,合理进行疾病推演并考虑应对措施,对于任课教师合理设计课程尤为关键。而对突发事件的合理解释,既能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又激发同学们不断挑战新高度的积极性。本文结合笔者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就医科生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提出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 案例教学模式在民族院校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魏希锋;葛玉荣;丁伟;寇炜;陈超;张春瑜;朱瑞;高平生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模式在民族院校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北民族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64名,进行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两种疾病的案例教学,并采用教学前后填写评判性思维量表,教学后填写案例教学评估量表以及理论试卷考试,后分析案例教学的效果。结果:案列教学模式明显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角色意识、医学兴趣意识等,案例教学模式组较传统教学组疾病的临床知识掌握较好。结论:案例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能起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值得推广。

  • 以家庭为中心的手术护理模式对小儿手术的影响

    作者:吴芙蓉;李春琴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手术护理模式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择期全麻小儿手术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手术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生命体征、焦虑评分、手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进入手术室10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手术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患儿手术依从性,促进手术成功及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群;胡霜;李燕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1个月时干眼症发生率为3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3个月后,干预组干眼症发生率下降到25.7%,但对照组仍有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发生率较高,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该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 延续性护理对36例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颖琦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院外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控制高血压患者院外血压和提高生活质量。

  • 老年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其防治

    作者:黄一航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给予相应防治措施。方法:选取156例老年重症患者,其中医院感染者55例,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感染结果予以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结果:年龄、基础疾病数量、APACPE Ⅱ评分、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其次数、呼吸机的应用及其时间、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在导致老年重症者医院感染方面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数量、APACPE Ⅱ评分、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次数、呼吸机、呼吸机应用时间、抗菌药物的应用是老年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独立危险因素,P<0.05;41例呼吸系统感染者革兰阳性杆菌11例,占26.83%,革兰阴性杆菌29例,占70.73%。结论:老年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因素较多、几率较大,积极分析医院感染因素、根据高危因素加以分级,予以重点监控、及时干预,方能降低老年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几率。

  • 双流地区婴幼儿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霞;李萍

    目的:探讨双流地区0~24月龄婴幼儿超重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82例儿童分为0~6个月、6~12个月、12~18个月及18~24个月4个组,分别统计超重和肥胖数。调查婴幼儿出生时体重、父母身高、体重及0~3个月时的喂养方式。结果:总体超重肥胖率达到27.5%(50/182),其中0~6个月婴儿中超重肥胖率高(30.8%)。婴幼儿超重肥胖与父亲BMI、母亲孕前BMI、出生体重中度相关(r=0.328~0.375,P<0.05),与喂养方式弱相关(r=0.181,P<0.05)。结论:本区域中0~24月龄婴幼儿中超重肥胖较普遍,与儿童出生体重、父母体重以及喂养方式有关,提示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干预可能要提前至孕期,从防止胎儿营养过剩开始。

  • 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张秀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24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接受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服务,诸如开展生活健康教育,制定佳治疗用药以及指导合理用药等,对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用药依从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降压效果比较:干预前优3.33%、良25.00%、尚可16.67%、差55.00%,干预后优66.67%、良12.50%、尚可4.58%、差16.25%;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与生活习惯改善比较:干预前依从性差63.33%、依从性好36.67%、摄盐过高31.25%、活动较少26.25%、嗜烟酒11.67%、用药咨询7.92%,干预后依从性差12.92%、依从性好87.08%、摄盐过高10.83%、活动较少5.83%、嗜烟酒2.08%、用药咨询38.33%。结论: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用药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价值。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易怀荣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和抑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 Fugl‐Meyer 评分为(48.65±16.53)分,远远高于对照组的(30.46±10.86)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抑郁发生率为9.09%,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7.2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对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降低抑郁发生率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管理特点分析

    作者:苏敏卿

    目的:总结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护理管理特点,使预防接种门诊更好地履行预防接种的职能,完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预防接种服务,尽量避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方法:总结分析目前预防接种门诊普遍存在的问题、隐患和不足,提出对应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预防接种门诊作为控制公共卫生疾病的重要预防场所,目前尚且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隐患。结论:预防接种门诊应尽快规范和完善护理管理工作,以保证能够履行疾病预防接种职能。

  • 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在层流洁净手术室中实施观察

    作者:于宝腾

    目的:观察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在层流洁净手术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经我院行手术治疗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7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在层流洁净手术室中实施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手术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