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의학리론여실천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7585
  • 国内刊号: 13-112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18-1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宗玉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活血化淤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宋轶群;刘梅;刘毅

    目的:通过应用活血化淤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寻求COPD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原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活血化淤汤药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14d;1年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前、后2组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1年内2组患者再入院次数,评价活血化淤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
      较,治疗组中相应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治疗组患者的再入院次数明显比对照组的再入院次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淤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更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再入院次数,是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一条新思路。

  • 包皮整形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美容效果比较

    作者:梁勋利;汪栋宇;莫伟明

    目的:设计一种更符合生理功能、并发症更少、外形美观的包皮整形术,且比较术后美容效果。方法:设计一种全新概念的V型包皮整形术,将冠状沟作为标志,用记号笔于冠状沟外侧相当于龟头1/3处作为外板切缘线,与冠状沟近平行,距冠状沟0.3cm左右作内板标记线,内外标记线于系带处交汇,不切除系带处皮肤,沿浅筋膜层剥离皮肤,用4-0可吸收线作边距1.0mm间断缝合。结果:V型包皮整形术组152例,术中出血量(12±5)ml ,手术时间(30±5)min ,包皮水肿5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血肿2例,不佳外观1例;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结论:V型包皮整形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后比较明显占优,术后皮肤活动性良好,接近正常生理状态,外形更加美观。

  • 三种吸氧方式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建梅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吸氧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气管切开吸氧的前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比较普通导管吸氧、人工鼻吸氧和气管切开专用微雾面罩吸氧三种不同方法的吸氧效果、痰液性质、痰阻情况、肺部感染率、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结果:人工鼻组在吸氧效果、痰液黏稠、痰阻等方面较普通组显著减少,而气管切开专用微雾面罩的应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交叉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结论:人工鼻吸氧能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气管切开罩可以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肺部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

    关键词: 吸氧方式 气管切开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作者:刘飞;陈文彬;崔书平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泌尿外科2008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经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520例。其中男318例,女202例,年龄23~65岁,结石大小100~1480mm2。结果:M PCNL术后总结石清除率91.6%,行ESWL辅助治疗后结石清除率为93.3%,手术时间30.0~240.0min ,住院时间7~30d。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 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舜领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胃溃疡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溃疡总有效率达95.56%,较单纯西药组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解剖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宋宏伟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患者71例,患者具体分型及损伤部位情况均按照AO/ASIF分型。本组选用的内固定物均应用解剖钢板,根据患者股骨、胫骨以及肱骨干骺端骨折处于肢体的左、右侧,远、近端,骨折的类型,选取不同长度以及不同类型的解剖钢板。结果:手术后复查X线结果表明,解剖复位患者66例(92.96%),功能复位患者5例(7.04%),随访出院后患者60例,随访半年~2年。随访的患者中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均愈合(100%)。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具有固定牢固、益于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手术简便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方法。

  •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简知清;付秀梅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回顾分析患者治疗方法,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中有48例患者通过对症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0例患者通过单纯修补术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可见,对症处理,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疗效。48例药物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30例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6.7%,通过对症处理,均康复。1年随访,78例患者中,有4例复发,占5.1%。结论: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时,需正确诊断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避免溃疡复发,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 利多卡因用于脑外伤术后人工气道吸痰的观察

    作者:薛樱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危重,术前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开颅术后短时间内患者意识常常不能恢复,保留气管导管或进行气管切开,是保障患者术后安全的重要措施。人工气道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人工气道护理的重要操作之一[1],其刺激大,容易诱发呛咳、屏气、心率增快、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甚至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我科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采用经人工气道注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行吸痰术,有效抑制吸痰过程中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高血糖高渗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冬梅

    目的:探讨静脉点滴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采取合理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34例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根据入院时的状态将其分为昏迷组和非昏迷组,昏迷组15例,非昏迷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静脉点滴胰岛素治疗,昏迷组患者则要先进行积极抢救,改善患者高渗和脱水状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有效血浆渗透压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不同时期的有效血浆渗透压等均未见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点滴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无论患者是昏迷还是非昏迷,都有着显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配合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早期髌骨软骨软化症的46例报告

    作者:韩秀月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配合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早期髌骨软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近2年通过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早期髌骨软骨软化症46例病人(55个膝),1次/周,2ml/次,连续给药5周,注射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有3例(3个膝)出现副作用,其余43例,注射5次后,52个膝中,优11膝,占21.2%,良30膝,占57.7%,可8膝,占15.4%,差3膝,占5.8%。结论:玻璃酸钠配合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早期髌骨软骨软化症能迅速改善症状,有利于软骨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临床观察

    作者:曾静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是一种非器质性消化不良,也称之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在无消化系统器质性损伤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嗳气、恶心、腹胀、烧心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在社区较为常见[1]。祖国医学一般将其归入“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由于引起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多采用辨证分型进行治疗。近年来,笔者对临床收治的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辨证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解析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方萃强

    目的:对应用锁定钢板技术对患有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青少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患有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为31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操作总时间、术后接受住院恢复治疗时间、胫骨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技术对患有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青少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比较负压封闭引流和常规引流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键

    目的:比较分析VSD负压封闭引流和常规引流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感染控制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VSD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中应用价值明显优于常规引流治疗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醋酸奥曲肽与垂体后叶加压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张巧玲

    目的:通过对比的方法,评价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和垂体后叶加压素注射液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70例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垂体后叶加压素注射液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观察疗效。通过两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40例患者中,实验组治愈率87.14%,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0.00%。经两独立样本 t检验两两比较,实验组的治愈率均高于单独用垂体后叶加压素注射液组,P值为0.012(<0.05)。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周后,均对两组患者的大便常规进行隐血试验检测,发现实验组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为0.017。结论: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垂体后叶加压素注射液的治愈率。同时,在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 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42例临床护理

    作者:王慧琴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认识,有效提高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42例诊断为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合理补钠和补水,在补液过程中,注意调整补钠速度及浓度,同时,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结果:通过采取合理补液及口服淡盐水的方法,42例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在3d后,血钠水平全部恢复正常。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预防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留置针贴膜致小儿皮肤感染2例的护理

    作者:郑克花

    目的:分析贴膜致小儿皮肤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改进方法。方法:对因留置针贴膜致局部皮肤有小红丘疹、破损、皮下有脓疱、渗液的2例患儿,拔出留置针后严格消毒,四环素软膏涂抹,给予家长心理支持,加强护理等措施。结果:1例治疗5d后皮肤痊愈,1例治疗3d后痊愈。其原因为患儿皮肤娇嫩,且2例患儿均在手背部置留置针,两患儿都有吸吮手的不良习惯。再者,贴膜不透气,贴膜下胶性粘合剂滑动堵塞,引起毛囊堵塞排汗障碍,从而发生皮肤灼热、发红、瘙痒等局部反应。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水,加强病区巡视,可以减少因留置针致皮肤感染的几率。

  •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作者:陶蓉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保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实施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营养支持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健康教育。结果:经治疗护理60例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好58例(96.67%);合并恐惧、焦虑不良心理反应5例(8.33%);未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护理并发症,住院15~35d ,平均(17.76±4.04)d ,患者对护理满意59例(98.33%);无护理纠纷发生。结论:对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提高依从性,减少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降低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与体会

    作者:杨雪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早期慢性肾衰竭并发高血压的认识,有效降低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90例明确诊断为早期慢性肾衰竭并发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正常服用降压药。每天记录血压变化情况,观察周期为2周。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更平衡,且服用药物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用药物控制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高血压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综合护理

    作者:叶丽英;陈晓茜;陈木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早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预后有效率、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道结石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月婵;谢敏仪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道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胆道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围术期护理,分析其对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周,平均为15d ,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其中2例为抽搐,1例腹泻,1例腹部渗血,1例血循环障碍。结论: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道结石患者针对性围期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安全目标管理在肢体偏瘫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刘琼

    目的:探究分析安全目标管理在肢体偏瘫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肢体偏瘫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安全目标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管理,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前、后心理状态,即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肌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前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实施管理后试验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5.1±2.3)、(7.2±2.4)明显小于对照组(12.8±5.0)、(12.0±3.6),且其肌力恢复总有效率(97.4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肢体偏瘫脑出血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临床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心理,增加肌力恢复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 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石宗莲

    目的:探讨和分析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水痘患儿34例,对全部患儿采取舒适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所有患儿在通过舒适护理之后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得到患儿家属的肯定。结论: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儿水痘的治愈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高压氧治疗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乔丽娟

    目的:对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分析出现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87例患者出现不遵医行为,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结果:87例高压氧治疗患者出现不遵医行为。主要原因为家属不支持、患者对治疗缺少认识、经济困难、治疗不便不舒适、主管医生缺乏对高压氧的认知。结论:通过加大高压氧治疗疾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不断改进和简化工作流程,可提高高压氧治疗患者的遵医率。

  • 不同程度慢性宫颈炎应用LEEP治疗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郝仕娟

    目的:观察针对不同程度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LEEP治疗方法后的效果。方法:从进入我院2011-2013年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按病情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糜烂患者,另外从病理分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糜烂患者。结果: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LEEP治疗的首次治愈率达到99.12%,有效率达到100.00%,在出血量统计上和术后结痂脱落方面各病情病理阶段患者都有差异。结论:对不同病情程度和不同病理的患者应用LEEP治疗后复发几率小,治疗安全,但容易发生宫颈狭窄问题。

  • 李佩文教授从冲任及肾肝脾论治妇科肿瘤经验

    作者:李仁杰

    中药对妇科肿瘤的治疗有重要作用。冲任损伤、肾肝脾功能失调是妇科肿瘤发生的重要机理。总结老师从冲任及肾肝脾论治妇科肿瘤的经验。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科处理临床分析

    作者:苏华

    目的:本文主要就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的产科处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01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51例患者为自然临产,B组50例患者为宫缩素引产,对其分娩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患者的分娩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顺产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B组患者的胎儿窘迫发生率与A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进行产科处理时,尽量选用阴道分娩,此类分娩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对母婴均有一定的好处,因此,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处理时,可以对阴道自然分娩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古凯英

    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案对盆腔炎性疾病(PID )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PID患者依据用药方式差异予以分组,其中72例采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设为观察组,其余7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近、远期疗效与副反应。结果:两组1个疗程后第2天与第6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61%与88.57%、97.22%与85.71%,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 P<0.05);两组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17%、14.29%,观察组明显不及对照组高( 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可有效杀灭因多种病菌导致的PID ,近远期疗效俱佳且无明显副反应,该种治疗方案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 妊高征应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黄燕艳;袁单香

    目的:分析妊高征应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5例妊高征患者,均给予硫酸镁静脉注射,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结果:45例患者治疗后,SBP和DBP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肯定。

  • L EEP 治疗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

    作者:方廖红

    目的:观察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EEP治疗的4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冷刀锥切治疗的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情况,以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不良反应作为治疗情况的观察项目,以术后排液及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作为康复情况的观察项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2.0±3.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5±4.8)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6.9±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2.1)d ,且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作者:冯会芳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2例)和西医组(42例)。西医组单纯给予西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口服中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中西医治疗的患者显效率(50.00%)、有效率(40.48%)及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西医组(42.86%、30.95%、73.8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标本兼顾,辨证施治,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西医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525例产后出血病因分析及救治体会

    作者:邵景萍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救治措施。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25例产后出血患者,分析产后出血的不同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引起产后出血的病因分析结果显示,525例患者中,宫缩乏力315例,占60.0%;胎盘粘连和残留109例,占20.8%;软产道损伤85例(其中阴道壁损伤46例,宫颈裂伤39例),占16.2%;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16例,占3.0%。采取的救治措施包括:对于宫缩乏力的患者主要采取促进宫缩的保守治疗;对于胎盘粘连的患者实施胎盘剥脱术,对于胎盘残留的患者进行宫底按摩,严重者实施清宫术;对于软产道损伤和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患者实施缝合术;对于严重的难治性出血患者在经上述救治措施治疗无效后行子宫动脉结扎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是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粘连和残留。应针对产后出血的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

  • 异位妊娠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燕梅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其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甲氨蝶呤肌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血β-HCG水平和平均包块大小显著低于或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较好,建议临床广泛使用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

  •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作者:丁玲玲;胡金英;吴慧;谭艳芬

    目的:探讨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接生,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方法,对比两组的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接生的产妇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传统的保护会阴组,两组产妇会阴完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会阴完整率,减少了母婴损伤,促进自然分娩。

  • 药物流产600例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作者:褚梅青

    药物流产是非手术药物措施终止妇女早孕的方法。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药物流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回顾600例在我院门诊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关键词: 药物流产 临床效果
  • 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叶旭彬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支持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术后相关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而言,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时间更短,创伤较小,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 92例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柱林

    目的:探究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工作医院收治的92例新生儿气胸患者及同时期未发现气胸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700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对孕妇怀孕期间情况、患儿出生特征及出生后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其与气胸发生与防治的关系。结果:出生第1天发生症状的有64例,占发病患者的69.57%;出生后2~3d发病的有27例,占29.35%;出生后大于3d发病的有1例,占1.09%。在气胸患者中,大量肺压缩的34例(>50%),单侧气胸58例(左侧19例,右侧39例),双侧气胸35例,气胸合并纵隔气肿12例。结论:新生儿气胸常常发生在早期新生儿中,其中胎龄、剖宫产、产时窒息复苏、肺炎、湿肺、机械性通气等因素与气胸发生的关系密切。故在早期新生儿护理中,要重点观察有上述症状的新生儿,尽可能降低新生儿气胸的发生。

  • 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郝芳;张强;赵云红;赵敏;许春慧;徐学斌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的3279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象,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的不同,分析甲状腺结节疾病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3279例受检者中,检出甲状腺结节903例,总检出率27.54%,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30.05% VS 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在同一性别、同一职业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的男性检出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关系密切,地域、职业与检出率有一定相关性,应在健康体检中普及甲状腺彩超检查项目。

  • 探究脑梗死后使用阿托伐他汀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作者:卓贤进;林丹珊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脑梗死患者的资料并分组,随访3个月,分析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结果:强化、标准降脂组治疗前、后 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女性组HAMD评分高于男性(P<0.05),但组间阿托伐他汀剂量、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影响脑梗死后抑郁症状,女性脑梗死后抑郁情况与阿托伐他汀剂量及血脂水平无关。

  • 34例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作者:陈海云;甘戈;罗士香;贾云云;何苗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淮安市2004年1月-2013年12月共34例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用药5~20min内,达61.76%。男女比例相同,45岁以上年龄段病例数多,占79.41%。主要累积损害呼吸系统、心脏及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等。引起34例过敏性休克的注射剂涉及15个品种,其中以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例数为多,绝大部分病例经治疗后好转或治愈。结论:由于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存在不可预知性,在合理用药的同时,提高防范意识,做好急救措施。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电离子治疗宫颈尖锐湿疣45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卫红;郑宝勇

    目的: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 )联合电离子治疗与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联合电离子治疗宫颈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宫颈C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ALA-PDT联合电离子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联合电离子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治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 P<0.01),复发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 P<0.01)。结论:A L A-PD T 联合电离子治疗宫颈C A比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联合电离子治疗宫颈CA治愈率高,复发率明显减少,无明显不良反应,减轻了患者多次复发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雾化吸入爱全乐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徐丽;时庆康

    目的:探讨爱全乐和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9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爱全乐雾化吸入,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静脉点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持续正压通气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60.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 P<0.01)。结论:雾化吸入爱全乐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尘肺患者呼吸功能及全身营养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春云;肖新发;陈谦;袁项英;蔡步东

    目的: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尘肺病患者呼吸功能及全身营养状态改变的观察,对尘肺病患者呼吸功能、全身营养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将180例不同严重程度的尘肺病患者随机按病情严重不同分为3组,每组60例,观察3组呼吸功能(肺功能:MVV%、FEV1%、FVC%、FEV1/FVC%、DLco%)、6MWT、mMRC评分,全身营养状态指标监测(ALB、皮褶厚度、臂围、BMI、前白蛋白)等指标的不同,并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明确尘肺病严重程度不同与呼吸功能及全身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ci回归分析表明:MVV%、FEV1/FVC%、PaO2(mmHg)、mMRC评分是呼吸功能显著相关危险因素(P<0.05);BMI、前白蛋白、臂围是全身营养呼吸功能显著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尘肺病严重程度与呼吸功能减退及全身营养状态恶化呈明显相关性,针对性改善呼吸功能及全身营养状态可能能使不同严重程度的尘肺病患者获益。

  • 肺癌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建立

    作者:李雪华;刘燕青;谷彦军;刘静

    目的:建立肺癌血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方法:对肺癌血清蛋白质2-DE的IPG胶条选择、上样量、聚焦参数、样品缓冲液、沉淀处理等各方面进行调整、优化。结果:获得了稳定的肺癌血清蛋白质2-DE图谱。结论:已建立的肺癌血清蛋白质2-DE图谱,可以为进一步开展肺癌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杜汉朋;何永忠;吴铭键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按手术方式分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L A组)50例,开腹手术组(O A组)5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残余感染(盆腔脓肿、肠间脓肿、膈下脓肿)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L 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O A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 血清铁蛋白、叶酸检测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秀娟;于文征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叶酸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9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铁蛋白、叶酸的水平,分别观察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血清铁蛋白、叶酸结果,进行组间比较。观察并比较不同铁蛋白水平下疾病的缓解率。结果:所观察的97例患者病程的各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铁蛋白增高、叶酸减低。尤以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缓解组明显;治疗后完全缓解组SF、叶酸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均值相比(P<0.01),但仍未恢复正常水平;经治疗后部分缓解组SF、叶酸与正常对照组及治疗前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前SF小于600ng/ml的患者常规化疗缓解率明显高于大于600ng/ml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及叶酸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学的指标,其测定不仅有助于诊断与预后的判断,还能够初步进行疗效评价,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

  •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卓华丽

    目的:分析妈富隆治疗围绝期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妈富隆口服,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并且在治疗前、后分别通过彩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同时化验黄体生成素(L H )、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 H )和孕酮(P )浓度。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且治疗组的性激素浓度下降程度和子宫内膜变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争;谭乐静;王晓红

    目的:研究孕妇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均为阳性的孕妇16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实验组在妊娠28周开始每间隔4周肌肉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 ),共注射3次;对照组妊娠晚期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胎儿娩出后手挤脐静脉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测定,观察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婴儿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新生儿感染情况中,实验组 HBsAg 与 HBeAb 均阴性69例,占86.25%,对照组为57例,占71.25%;仅 HBsAg阳性实验组10例,占12.50%,对照组18例,占22.50%;HBsAg与HBeAb均阳性实验组1例,占1.25%,对照组5例,占6.25%;实验组宫内感染率为12.50%,对照组为27.50%;两组差异显著( P<0.05)。感染风险比较中,实验组孕妇极低风险组22例,新生儿感染率为9.09%,对照组孕妇极低风险组23例,新生儿感染率13.04%,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实验组孕妇低风险组26例,新生儿感染率15.38%,对照组孕妇低风险组23例,新生儿感染率为21.74%,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实验组孕妇高风险组32例,新生儿感染率为15.63%,对照组孕妇高风险组34例,新生儿感染率为44.12%,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妊娠晚期肌注 HBIG可有效降低宫内感染率;对于孕期 HBV-DNA极低风险或低风险的孕妇,妊娠晚期注射 HBIG对阻断母婴传播无明显效果;而HBV-DNA高风险孕妇妊娠晚期注射 HBIG可有效减少新生儿 HBsAg阳性率。

  • 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在妇科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张治怡

    目的:探讨和分析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在妇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此次收治的320例妇科疾病患者,按照所接受超声检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经阴道扫查组110例,经腹部检查组110例,经腹部联合阴道扫查组100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B超和腹部B超以及联合检测三组的符合率分别为86.4%(95/110)、79.1%(87/110)、96.0%(96/1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妇科中,对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要明显比经腹部超声检查好,而联合使用的符合率更佳,有利临床诊断和治疗。

  • 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超声表现

    作者:马显送

    目的:分析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超声表现,研究超声对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1日-2013年9月30日经诊断患有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患者20例,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超声表现:部位: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受损的患者常见,有18例,常见多肌肉受损,单发者较少见,有2例;形态:肌肉受损肿胀11例,变形移位6例,变性萎缩3例;纹理:8例局部肌肉纹理回声增强或减低,6例肌肉纹理清晰但不连续,3例肌肉纹理严重中断且有不规则回声。其他方面改变包括颅底骨质破坏13例,侵犯海绵窦9例,颈静脉孔破坏7例,舌下神经破坏2例。结论:超声对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部位、范围、纹理和受损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 112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及来源分布

    作者:万琼;谢忆红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已成为临床治疗棘手的难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ABA )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ABA在环境中生存能力极强且具有天然与获得多药耐药性的特点[1],给治疗带来严峻挑战。为此笔者对医院2004年1月-2012年12月112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耐药趋势及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 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对超声的应用分析

    作者:杨娟

    目的:对超声在异位妊娠的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45例,对其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结合在一起对显像进行对比。结果:超声确诊有42例,诊断符合率为93.3%,诊断误诊漏诊有3例,误诊漏诊率为6.7%,其中2例破裂型患者误诊为黄体破裂,1例流产型患者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结论: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但是为了避免误诊和漏诊现象,在临床实践中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作者:黄胜兴

    目的:比较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分别测定健康对照组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组血浆中Hcy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中各临床病情分型组和脑血管病患者组血浆 H cy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H cy水平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程度加重而增加,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 血清水平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胡友平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cTnI(心肌钙蛋白)和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5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TnI和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cTnI阳性率为53.45%(31/58)明显低于hs-CRP阳性率为79.31%(46/58),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cTnI和hs-CRP有助于及时诊断冠心病,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

  • K i-67、E2 F-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杜豆;彭军;李智信

    目的:探讨Ki-67、E2F-1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 )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3年8月本院妇科EC手术切除子宫标本1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4例及EC 120例中Ki-67、E2F-1的表达并比较。结果:EC组织中Ki-67、E2F-1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0%(102/120)和58.33%(70/120),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12.5%(8/64)(P<0.05);两者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在EC组织中Ki-67、E2F-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Ki-67、E2F-1在EC呈高表达,并与E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联系密切。

  • 3866份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潘遂壮;张海燕;欧阳玉莲;邱平珍

    目的:对临床医师在病案主要诊断的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临床医师书写的3866份病案,对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干预对策。结果: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主要存在问题包括:(1)复杂疾病诊断填写的主次出现颠倒;(2)将可以合并书写的疾病分开书写;(3)没有以多处损伤综合编码的诊断为多处损伤疾病进行主要诊断;(4)转科治疗患者的诊断选择出现错误;(5)过分依赖电脑系统内疾病字典编码。可以通过重视医护人员岗前培训、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加强病案编码员的再教育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加强病案质量控制等方式避免或减少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错误等问题的发生。结论:临床应该对主要诊断的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充分重视,应用针对性方案给予实施干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 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作者:彭小柳;陈小茹;游月球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具体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过程监控、反馈与改进以及安全保证等,比较在其实施前、后各护理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本院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实施后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提高急诊抢救室封闭式无陪伴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刘青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抢救室封闭式无陪伴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的方法。方法:通过提高服务意识、合理排班、加强病人及家属沟通等方法来改善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后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由90%大幅度提高到99%,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升。结论:提高急诊抢救室封闭式无陪伴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能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体现了急诊科“窗口单位”的职业形象。

  • 超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红霞

    超声检查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超声技术发展很快,尤其在与临床检验和其他新技术结合方面使超声显像更具优势,其在前列腺癌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现对超声在前列腺癌中应用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超声 前列腺癌 诊断
  • 胃下垂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何海波

    胃下垂(Gastroptosis )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腹内脏器支持韧带功能减退、松弛,腹内压下降,胃张力低下,腹肌松弛,使胃的位置降低,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形成无张力型胃,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低点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者。“胃下垂”属于中医学的“胃缓”、“胃下”范畴,与体形或体质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瘦长型、久病体弱、长期卧床少动者,常伴有其他内脏下垂。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胀、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本病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常采用手术胃大部切除等方法,由于副作用大,很难被患者接受。近年来,以中药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胃下垂,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副作用较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现就近几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徐东红;齐燕;李佩岚;王惠芳;王培良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近几十年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获得较大进展。钙剂及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症的基础药物,所有患者均应推荐使用。激素类药物因其严重不良事件,不能作为OP的一线治疗用药。二磷酸盐类、降钙素类临床应用较广,疗效肯定,用药依从性欠佳,也存在一些不良事件。新的抗OP药物,如狄诺塞麦、特立帕肽、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S rc激酶抑制剂等或许会有更好的疗效及用药依从性,但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本文就OP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治疗OP提供参考。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原理及在脑血管疾病实验研究中应用

    作者:俞丽华;王键;吕磊;胡建鹏;陈业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已经是形态学、分子细胞学、药理学等学科研究手段的新工具。近年在治疗脑血管的药物实验研究中应用广泛。本文首先阐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基本原理,然后总结概括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脑血管疾病实验研究中形态学变化及对细胞内C a2+影响。

  • 提肛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作者:曾柳燕

    目的:评价术前、术后提肛肌锻炼加膀胱训练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将2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实验组),对照组只给予健康宣教及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严格的提肛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拔尿管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差异,观察年龄与术后尿失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拔尿管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在拔尿管后10d、20d、30d、60d时实验组1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 P<0.05)。在≤70岁的年龄段中实验组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肛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具有重要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特别对于年龄≤70岁的患者作用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胡浓青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社区范围内149例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以及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规范服药率、控制率。结果:本组149例高血压患者经社区随访干预后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随访干预后患者的各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患者的规范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5.3%和63.1%,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6.3%和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较好,在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临床骨科实施循证个体化的效果观察

    作者:温志刚;梁志繁

    目的:探讨在临床骨科实施循证个体化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患者50例和10名年轻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瞻性自身对照方法对循证个体化治疗在临床骨科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循证个性化治疗后,患者获得的治疗方案是佳的,住院平均费用显著下降;医护人员对病情认识明显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加强,专业知识水平得到迅速提升。结论:临床骨科实施循证个体化治疗可有效地减少患者费用支出,为患者提供佳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起到较显著的作用。

  • 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杨建华;林叶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肿瘤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生物等效性分析

    作者:郭志明

    目的:探讨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选择16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方法,分别给予单剂量口服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受试品)或富马酸酮替芬片(参比品)2mg ,观察服药后口服受试品及参比品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 、cmax 、t1/2、AUC(0~36h)]及受试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口服受试品tmax 、cmax 、t1/2、AUC(0~36h)分别为(2.8±1.1)h、(403±151)ng/L、(5.6±1.7)h、(2852±1021) ng/(h · L),参比品tmax 、cmax 、t1/2、AUC(0~36h)分别为(3.2±1.2)h、(388±166)ng/L、(5.8±2.4)h、(2761±962)ng/(h · L ),受试品与参比品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受试品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41)%。结论: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人体吸收快,且生物利用度高,与富马酸酮替芬片具有相同生物等效性。

医学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