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丙戊酸钠联合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胡明洁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癫痫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使用苯妥英钠治疗的对照组和使用丙戊酸钠联合苯妥英钠治疗的联合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苯妥英钠的方法治疗。而联合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丙戊酸钠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脑电图异常情况。结果:使用丙戊酸钠联合苯妥英钠治疗的联合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的好于使用苯妥英钠治疗的对照组,2组患者脑电图的异常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丙戊酸钠联合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要比单独使用苯妥英钠治疗的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等渗及低渗造影剂对高危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对比

    作者:余淑华

    目的:探讨等渗及低渗造影剂对高危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影响结果。方法:2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研究组给予等渗造影剂;对照组给予低渗造影剂。记录2组造影剂注射前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不同造影剂注射后,研究组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仅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病率34.38%,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患者实施造影术时采用等渗造影剂可显著降低其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提高造影术使用安全性,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胫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锁定钢板和扩髓髓内钉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宇军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和扩髓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扩髓髓内钉内固定术)和观察组(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3、6个月骨痂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SS、Baird~Jackson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锁定钢板和扩髓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临床中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微创与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作者:孙赫非;穆胜凯;尹西盟;沈永乐

    目的:本文对胫骨远端骨折的修复治疗,分析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式和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2种术式的效国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成2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另外53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恢复等情况,随访12个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比对组在疗效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切口等方面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较比对组无明显优势,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的修复治疗中,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愈合良好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心脏外科正中切口术后纵膈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卫向阳;宋志斌;孙英民

    目的:总结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大限度避免纵膈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总结回顾2005年9月~2012年10月,我科47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病人,分别以患者的性别,年龄,肥胖,手术时间,2次开胸止血,再次手术、带气管插管时间,慢阻肺,糖尿病、是否脂肪液化为自变量并进行赋值,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计算各变量的回归系数,优势比,计算出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的性别,肥胖,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再次手术、2次开胸止血为纵膈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纵膈感染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的肥胖,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再次手术、2次开胸止血为纵膈感染的危险因素。

  • 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胆脂瘤中耳炎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梁逸;蔡富才;韦韬;冯振勇;蒙慧菊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胆脂瘤中耳炎患者68例,作为为研究对象。在手术方法中分成2组,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后,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提升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效果较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听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11例临床分析

    作者:郝崇伟;刘建伟;雷晔飞;彭建

    目的:报道11例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通过对本病病原学、临床特征、常见并发症及综合治疗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救治水平。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院PICU收治的11例年龄2岁~12岁的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对其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及其吸出物的病理、治疗经过和转归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1例患儿均急性起病,发病时间2~6天,主诉均有咳嗽、气促,9例伴有高热,寒战,2例以气胸入院,均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入住PICU,其中入院时7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治疗;影像学改变,9例均存在肺不张,6例肺不张、肺气肿同时存在,合并胸腔积液2例,2例以气胸入院,支气管塑型阻塞部位在左侧支气管5例,右侧支气管6例,两侧支气管阻塞3例。2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术后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术,9例仅行纤维支气管镜术,6例行纤支镜术超过3次,取出物均为内生性支气管树状异物,送检病理病理检查例为9纤维素性渗出,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2例为纤维素性渗出伴坏死改变。治疗过程中6例出现气胸,5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其中6例伴有纵膈气肿,5例出现皮下气肿,4例行纵膈皮下筋膜切开放气。2例伴有胸腔积液。10例治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少见的危重症,病死率高。临床上出现急性起病,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肺不张、胸腔积液或实变时,应该高度怀疑本病,尽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去除气管内生异物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预后良好。

  •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治体会

    作者:耿亮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8年6月共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且术后随访1~2年,均经胃镜证实溃疡已愈合均经胃镜证实溃疡已愈合。结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宜尽早手术,修补术是基层医院切实有效的方法。

  • 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赵彬彬

    目的:探讨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行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22例(22只眼)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术中植入情况,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视力:矫正视力<0.1者2只眼,0.1~0.3者7只眼,>0.3者13只眼;(2)眼压: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经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5天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剩余所有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3)人工晶状体位置:工晶状体位置基本居中者21例,偏心1例,无倾斜者;(4)并发症:一过性高眼压患者2例,使用降眼压药物5天后恢复正常,虹膜炎症反应患者3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7天后均好转。所有患者均无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结论: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104例盆腔炎临床诊疗体会

    作者:宋桂花

    目的:探讨盆腔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104例患者中保守治疗64例,手术治疗4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盆腔炎早期明确诊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盆腔炎 临床特点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异合并不孕的临床分析

    作者:覃云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异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4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异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Ⅲ、Ⅳ期患者的输卵管不通畅发生率要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Ⅰ、Ⅱ、Ⅲ期患者的术后妊娠率较之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异合并不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62例临床分析

    作者:孟凡军

    目的:探讨分析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62例(66膝)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优45例,良8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85.48%;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行走及活动范围增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62例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度增加,临床疗效满意。

  • 探讨小儿肠套叠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影明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肠套叠临床初期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方法:对85例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临床的初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85例患儿均急性发病,70例经询问病史发现有阵发性哭闹现象,15例无典型的阵发性哭闹表现,70例空气灌肠复位,13例患儿因延误诊断而行手术治疗,其中部分小肠切除的患儿4例。结论:小儿肠套叠的初期诊断对于治疗效果保障和患儿的生命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若是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比较深,了解比较多,那么一般都不会造成患儿的病情延误,临床中需要配合各项检查来进一步的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 急救、手术、ICU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实践和探讨

    作者:张耿杰

    目的:探讨急救、手术、ICU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实践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重症患者共9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急救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急救、手术、ICU一体化的急救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为3.2±0.6小时,术中输血量416.02±61.42mL,术后ICU监护天数4.4±0.7天,住院时长9.3±0.7天,急救成功患者43例(95.6%);对照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为4.7±0.8小时,总输血量为903.35±52.07mL,ICU监护天数9.3±1.0天,住院时长12.2±1.5天,急救成功患者37例(82.2%)。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及急救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创伤重症患者进行急救治疗时,可应用急救、手术、ICU一体化的急救模式,进一步改善重症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8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王慧清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8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按照影像学检查的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86例与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予以CT诊断,研究组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2组诊断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异位妊娠、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和急性盆腔炎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主要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 检验科微生物污染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高贵荃

    目的:分析检验科微生物污染调查结果。方法:对检验科各室室内空气、工作人员双手、常用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监测。结果:空气及工作人员双手检测输血室合格率高,各为90%和80%;常用物表面带菌调查结果显示仪器设备平均带菌数高(105.5CFU/cm2),工作服平均带菌数低(10.6CFU/cm2)。结论:空气、工作人员双手、常用物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度欠佳,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消毒制度和监测制度,促使医院感染控制力度的增强。

    关键词: 检验科 微生物 感染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急诊救治体会

    作者:刘鹏鸥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开展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7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样本均接受临床急诊治疗措施,观察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效果,并评价急诊救治的实施价值。结果:本组患者抢救成功68例(95.8%),死亡3例(4.2%),治疗后血糖、血钾、肌酐、尿素氮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获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救治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的关键,通过胰岛素滴注、补液等过程可有效缓解疾病程度,保证病患生命安全。

  •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辅助宫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的疗效

    作者:季慧萍;杨小强

    目的:探讨宫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同时辅助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给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查看我院近期妇科门诊收治的392例患者的病历,选取其中经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样改变的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2组,分配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为原则。一组采用单纯宫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另一组在采用该方法的同时,辅助进行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给药。叮嘱患者于治疗后的20天、2个月、6个月及1年回院复诊,检查后准确记录患者各项重要指标。结果:经患者复查结果来看,中、重度患者接受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辅助用药效果明显(p<0.05),2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差别不大(p>0.05)。结论:对于中度和宫颈糜烂样改变严重的患者,宫颈微波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辅助治疗效果甚为明显,临床工作者应予以重视,积极采用,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广泛推广。

  •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用方案对卵巢癌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孟小纪

    目的:总结卵巢癌患者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用方案在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用方案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1年10月~2014年1月手术治疗的88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用药分为观察组(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用)和对照组(单用丙泊酚)各44例,比较麻醉诱导期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性。结果:麻醉诱导前2组血压及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2组血压及心率出现波动,且观察组波动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相比,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用方案对于卵巢癌患者在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赵亮;张海燕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C型骨折早期治疗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78名桡骨远端骨折B、C型( AO分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半年后采用改良Mayo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3种方式的疗效。结果:治疗后6个月随访,A组优良率44.44%,平均分数63.11±5.70分;B组优良率60.00%,平均分数76.39±7.42分;C组优良率84.21%,平均分数86.01±6.48分;3组优良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对于B、C型骨折( AO分型),钉板锁定技术更具有优越性。

  • 刺络疗法的机理及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宫嘉;李娜娜

    目的:总结刺络疗法的治疗机理及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局部穴位针刺放血。结果:经过采用刺络疗法的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疾病的的很多致病原因大多由于饮食劳倦,七情六欲,跌打劳伤所导致,虽然发病机理不同,但结果大多由于气滞血瘀,邪阻经络所致的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机体功能欠佳。刺络疗法在治疗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改善微循环方面具有行气活血,激发经气,引热外泄,散瘀消肿的作用。刺络放血达到疏通经脉,通调气血,祛瘀生新,使机体得以恢复健康。临床根据不同发病机理采用刺络疗法疗效显著。

    关键词: 刺络疗法 机理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四期)伴外翻畸形行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分析

    作者:刘晓凯

    目的:探讨伴外翻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四期)患者行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接收的伴外翻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四期)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经随访2年后,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4例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为75.6±9.9分钟,手术开始至引流管拔出期间的出血量为628.3±51.4ml,住院时间为13.9±3.2天;患者经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中,4.2%(1例)见髌骨横形撕脱性骨折;术后8.33%(2例)见假体周围感染,4.2%(1例)见切口红肿且伴渗液流出。本组患者未见1例失访,随访时间均为2年;患者行X线摄片复查后显示,假体周围未见明显骨溶解、透亮带以及假体下沉出现,且患者下肢力线未见明显改变;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VAS评分、KSS评分以及髋关节屈伸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伴外翻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四期)患者行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章增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2013年之间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共发现12例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结果:12例下腔静脉畸形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左下腔静脉畸形,2例患者为双下腔静脉畸形,下腔静脉膜性梗阻3例,左肾静脉畸形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的显示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的畸形,评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是一种重要的诊断下腔静脉畸形的方法。

  • 血管栓塞与开颅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曹新生

    目的:分析血管栓塞与开颅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诊治的86例脑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予以开颅夹闭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予以血管栓塞治疗,分析2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11.42±4.35天,住院费用为4.26±1.23万元,明显少于对照组18.39±9.86天、7.54±1.07万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总数4(9.3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数15(34.88%)例,2组相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栓塞与开颅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采用血管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少。

  • 下肢多发骨折合并休克的临床观察及救治

    作者:楚永杰;郭鹏;王猛;潘磊;马宏林

    目的:为了探讨临床上下肢多发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方法,总结治疗经验,降低患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5例下肢多发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工作等病历资料。结果:本组115例患者入院后经2~8小时的积极抗休克救治以及有效护理。112例患者一般情况顺利恢复,另外3例患者因伤势较重并发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死亡,其余112例患者经过后期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医务人员做好患者入院前的急救准备,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迅速成功有效建立静脉通道,积极进行补充患者血容量、畅通呼吸道及止血等抗休克治疗,保证彻底的清创并维持局部良好血运及早期复位内固定等一些措施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的救治率。

  • 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用方案治疗96例Hp阳性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彩丽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用方案治疗Hp阳性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2例Hp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用方案)和对照组(克拉霉素治疗)各96例,回顾性分析2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用方案是Hp阳性型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案之一。

  • 高血压危象患者急诊救治疗效分析

    作者:郭文凯

    目的:对高血压危象患者急诊救治疗效分析,总结临床救治高血压危象的经验进行总结实践。方法:临床观察高血压危象82例患者,男5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4.6岁,采取对症治疗的相应措施进行急救,并评价治疗效果,数据结果采用SPS-SI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例患者中,治疗后显效者52例,有效者26例,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95.1%。结论:对于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救治疗以对症治疗为治疗原则,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及时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对患者的生理健康的恢复以及心理健康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 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陈润奇

    目的: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应用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自2012年10月~2014年4月间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 PICCO)监测,心排血指数、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和每搏量进行监测。结果: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其心排血指数、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和每搏量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PICCO监测方法可以作为机械通气治疗中重要监测指标,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 急诊手术治疗肢体严重电烧伤

    作者:白雪峰;殷正森

    目的:观察并探究急诊手术治疗严重肢体电烧伤的可行性,寻找降低肢体严重电烧伤截肢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肢体严重电烧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后是否施行急诊手术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进行植皮、生物敷料覆盖疮面、截肢等治疗;实验组则接受保守清创治疗,采用生物敷料或组织瓣将疮面覆盖,并持续对组织瓣下进行冲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截肢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34.4%),2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肢体严重电烧伤病人可采取急诊手术治疗方法,有效降低病人的截肢率,充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外伤性中央型脑疝的诊治与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白向飞

    目的:分析外伤性中央型脑疝的诊治效果与临床特点。方法:资料随机选取在本院诊治的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154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7例,给予对照组传统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格拉斯昏迷评分、临床症状特点。结果:研究组GCS评分5分患者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剧烈头痛、嗜睡、反应迟钝及运动障碍临床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外伤性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表现,患者术后预后质量具有明显改善。

  • 温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鞠耀东;秦立国

    目的:观察温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开原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03例患者,根据诊断标准及自愿、知情原则,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温电针治疗为主,取主穴配合循经取穴及辩证取穴。主穴为血海、膝髎、足三里、膝眼及阴陵泉;配穴:依风邪、湿邪、寒邪、热邪分别取风市、风池,丰隆、三阴交,肾俞、关元,曲池、合谷。治疗组予电针疗法的基础上加温针灸,对照组予电针疗法,其他同治疗组。本研究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为76.7%;Lequesne MG及WOMAC Index of OA计分显示2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治疗骨性关节炎体现了“寒者温之”的效果,确实起到了温补阳气、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并能有效的促进炎症及增生组织的软化及消散,提高了膝关节日常活动的能力,较之单纯的电针治疗有显著优势。

  • 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计划生育服务站梅毒患者诊断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冯会广

    目的:探究TPPA(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计划生育服务站梅毒患者诊断效果。方法:于来我单位就诊的门诊患者以及在孕前优生体检中发现的梅毒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首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观察者),然后对患者采用TPPA检测(对照组)。对比2组检测阳性数情况以及2组诊断梅毒患者效果。结果:经检测后,观察组阳性检测率95.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者效果优者及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梅毒螺旋体进行诊断优点较多,具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强等特点,对梅毒患者病情的诊断较为合适,值得推广。

  • 子宫淋巴瘤的CT及MR表现

    作者:徐红;王李;宋岫峰

    目的:探讨子宫淋巴瘤CT及MRI的影像特点。方法:10例患者均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子宫淋巴瘤CT、MRI的特征性表现,对该病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子宫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大, CT表现为子宫肌层均匀增厚,未见确切肿块界限,增强可见中度较均匀一致的强化;MR表现为子宫黏膜层完整,子宫肌层均匀增厚,其中7例病例病变位于宫颈,3例宫颈及宫体均见受累, T1 WI为等信号, T2 WI以稍高信号为主,部分病灶内可见更长T2信号,增强病灶为中等度较均匀一致强化方式。结论:CT及MRI对诊断子宫淋巴瘤有一定的影像诊断价值,尤其是T2WI成像可获得较多的诊断信息。

  • 探讨葡萄膜炎眼科临床类型与病因

    作者:张万臣

    目的:对葡萄膜炎眼科疾病的类型和病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给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一共有100例葡萄膜炎患者接受了治疗,对这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病因以及解剖位置等进行研究,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影响患者发病的因素进行了解。结果:本次研究有55例患者疾病类型属于前葡萄膜炎,余下患者则属于特发性患者;有6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或者是合并症状;当前临床对其治疗主要是散瞳、糖皮质激素以及非甾体类消炎药等综合治疗方式。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较大的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结论:临床中患者出现葡萄膜炎的原因比较复杂,患者的病程长,临床具有较高的复发几率,而且还会有几率出现失明以及并发症,所以对患者的该类疾病需要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作者:邢玉凤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信息。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接收的48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检查结果以及病情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临床参考文献来进行讨论,对初期诊断和治疗,手术指征和预后寻找佳的方法。结果:保守治疗21例,存活16例,其中单纯引流5例中存活3例;手术27例,存活19例,手术患儿中有5例广泛肠坏死患儿全部死亡或放弃治疗。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初期诊断非常重要,对于临床治愈该疾病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 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洋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自2008年4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脑血栓形成患者行奥扎格雷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87例患者治愈62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6.55%。治疗的过程中仅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未经治疗,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关键词: 奥扎格雷 脑血栓
  • 痰清热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作者:吴莹

    目的:研究对小儿肺炎患者采取痰清热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92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2组,均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痰清热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VS对照组84.7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为1.49±0.54天、咳嗽消失时间4.55±2.19天、啰音消失时间3.67±2.41天、住院时间7.49±1.41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4±0.62天、6.12±2.06天、5.37±2.31天及9.74±1.54天。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9例,(P<0.05)。结论:痰清热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效果可靠,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短,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不同麻醉方法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作者:白军令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3年6月在本校附属医院口腔科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共计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23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麻醉,实验组患者给予阿替卡因麻醉治疗。对比2组患者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患者VAS评分较实验组高,且患者的满意度较低,术后发生不良反应也较多,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替卡因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相比利多卡因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全脑放疗联合尼莫司汀同步化疗治疗实体肿瘤伴多发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贾刚;卢红;张洪志;蒋会娟;张俊士

    目的:分析全脑放疗联合尼莫司汀同步化疗在实体肿瘤伴多发脑转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入我院治疗的实体肿瘤伴多发脑转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全脑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尼莫司汀同步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肿瘤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3.68%,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2.1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为9.86±1.20个月,较对照组7.09±1.15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尼莫司汀同步化疗治疗实体肿瘤伴多发脑转移,在短时间内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值得推广使用。

  •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旭华

    目的:对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92例,参照患者的病灶特征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给予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前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比手术后的评分高,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应的手术进行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预后较好,和手术之前相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可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其预后也十分良好,还可以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效果探讨

    作者:郭小磊;佘恒;刘亚威;宋文超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III型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患者38例,对所有患者均使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按照AOFAS对踝关节功能的评分系统,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分,其中患者得分是优的有31例,为良有6例,为可1例,为差0例。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相比,两者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探讨分析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III型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其治疗研究仅在实践当中回顾随访,具体治疗效果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 AP化疗方案结合手术治疗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体会

    作者:秦晓彬

    目的:探讨使用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对原发性骨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骨肉瘤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未在术后进行AP化疗,观察组则采用手术联合AP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疾病复发率和肢体功能等指标。结果:(1)对照组末次随访后有7例因肺转移死亡,3年生存率为65%;观察组有3例因肺转移死亡,3年生存率为85%。2组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共有5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5%。观察组共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5%。2组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即时保肢率为90%,术后功能评分为25.3±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和20.5±2.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骨肉瘤患者采用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肢体功能,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治疗中选择性应用。

  • ICU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俊鹏;高思安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本院ICU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分离的519株病原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519株,分离率30.8%,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5.1%,位列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低,耐药率均<2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耐药情况相当严重,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院ICU患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多种感染菌呈现多重性耐药,临床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消毒隔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 比较股骨颈骨穿针法与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分;丁辉海

    目的:探究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内固定与股骨颈骨穿针法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股骨颈骨穿针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术后跟踪随访20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2%;观察组术后开始下地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评分手术前后的增加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2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疗效优于经皮穿针法,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可作为股骨骨折患者手术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 30例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

    作者:王联升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均骨折愈合,愈合时间为3~13个月,肩肘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肱骨干骨折大多数用非手术治疗;少数在闭合整复失败,并有神经血管损伤、陈旧性骨折难以手法复位、骨不连时,应采取手术整复,并作适当内固定。

  • 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的临床观察

    作者:彭金阳

    目的:探讨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联合钢板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的3个月(83.0%)和6个月优良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87.8%),且切口长度4.27±1.19cm、愈合时间12.10±1.38周与住院时间12.47±1.3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9.37±2.41cm,19.12±1.51周,17.49±1.91天,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可保证良好的复位与固定效果,促进骨折端与关节功能愈合。

  • 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葛桂霞;管迪;姜芹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阴道彩超诊断的8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其临床诊断资料,分析患者经彩超诊断的准确性和彩超声像图表现。结果:8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超诊断后,正确诊断68例,正确率为85%,误诊12例,误诊率为15%;典型彩超声像图表现为孕囊型、陈旧型、类滋养细胞疾病型和类血块型四种类型,特征明显。结论: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切口妊娠临床诊断正确率高,彩超声像学特征明显,易于区分和诊断,具有准确、可靠、简单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子宫切口妊娠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是一种临床用于子宫切口妊娠诊断的可靠方法,对于子宫切口妊娠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ICU病房中毒性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抗感染18例用药研究

    作者:王庆

    目的:总结ICU病房中毒性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抗感染用药情况。方法:对18例重度中毒性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8例中毒性脑损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均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共涉及6类10种抗感染药物,均予以静脉用药,部分患者在治疗(或联合治疗)过程中接受了2种药物。结论:ICU病房中毒性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用药情况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药物合理使用。

  • 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朱风叶

    目的:对30例疑似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320排螺旋CT表现进行观察,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疑似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腹部320排螺旋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组和非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组。结果:30例疑似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中,18例检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检出率为60.0%。肠系膜上动脉有软斑与混合斑时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发生率较高。结论: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血脂指标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瞿小玲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血指指标评估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不同时间段的孕期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2组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发现,2组孕妇的TC、TG、LDL、APOA1、APOB等血脂指标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不断升高,且研究组在妊娠中晚期的LDL、TG、APOB血脂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妊娠晚期的APOA1、HD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孕中晚期的脂代谢异常现象较健康孕妇更加明显,临床需提高重视,加强对糖尿病孕妇血脂指标的监测,根据监测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对策,以控制血脂指标异常变化,尽大程度保证母婴安全。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9例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张智辉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结论:在处理HIE病儿时必须注意到CNS以外的多器官损伤,并应强调预防宫内窒息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缺氧损伤后的神经元死亡大部分在损伤已终止后仍在进展,即往往在治疗过程中进行。

  • 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冷丽红

    目的:观察并探究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实验组应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2组患儿的诱导及苏醒时间,麻醉费用,以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诱导及苏醒时间均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减小,且入室时的SpO2要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十分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拔管后SpQ2为98.5±0.3,实验组患者拔管后SpQ2为98.7±0.2,综合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儿全身麻醉中应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苏醒时间短,起效快,手术室的停留时间短,费用低,对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造成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侯子雨

    目的:探讨应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筛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分别为54例,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的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8个月,心脏功能指标包括LAD、LVPWs、LVPWd、LVIDs、LVIDd、IVSTd、IVSTs、SV、EF等数据。将检查后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后的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检查后的2组数据比较显示,对照组的LVPWs、LVPWd、IVSTd、IVSTs较试验组显著增加,且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心脏功能性评价,对照组SV、E、A较试验组明显较高,且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具有明显的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功能的效果,对临床治疗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 成人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行超声骨刀开窗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梅霖

    目的:分析成人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行超声骨刀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134例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开窗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给予研究组超声骨刀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记录并分析2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疼痛、脸部肿胀轻度数量比对照组多,重度数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 P<0.05);研究组术后埋伏牙尖周带深度<3mm、>3mm以及>5mm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独立性以及社会关系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成人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行超声骨刀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较好,创伤较少。

  • 分析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飞;孙志伟;于嫣洁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30例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予以患者后路腰椎管减压、椎体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等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的随访(1~4年),所有患者植骨在术后9个月~1年之间均得到愈合,无任何松动、断裂现象。其中,19例优,10例良,1例差。结论: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显著,不管采用何种手术方式,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减压与滑脱椎体复位等治疗。

  • 分析糖预处理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手术病人治疗的意义

    作者:韦伟;朱群山

    目的:探讨针对胃癌手术患者采用糖预处理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将样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前常规禁食与术后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给予术前糖预处理以及术后营养支持。观察2组样本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样本术后1天、3天与10天的△SI均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3天与10天的转铁蛋白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手术患者开展糖预处理与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辅助治疗措施,能够确保围术期病患的正常血糖与营养状况,促进手术预后效果提高。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马晓燕;刘书勇;程贝贝

    目的:临床比较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11%)与对照组患者(97.14%)相比,无显著差异(x2=1.412,P>0.05);观察组复发率(13.16%)明显高于对照组7.89%(3/38),具有显著差异(X2=7.142,P=0.014<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手术治疗的复发率高于保守治疗,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把握好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确定具体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 慢性肾衰患者的中医临床研究

    作者:刘婷婷

    目的:对慢性肾衰患者的中医临床治疗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护理后,其病情均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达到出院标准。结论:中医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病情,改善肾衰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壶腹周围肿瘤手术体会

    作者:于福翔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壶腹周围肿瘤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40例壶腹周围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100%手术成功,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3例,腹腔感染1例,无胰瘘、胆瘘及胃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1~2年随访,4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因非手术并发症死亡,1例死于急性心衰合并肺水肿,其余均生存至今,但5例出现肝内或腹腔内淋巴转移。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壶腹周围肿瘤是新型的手术方式,对于提高根治率,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 25例股骨下端骨折治疗分析

    作者:王虎

    目的:探讨股骨下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股骨下端骨折25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诊半年~3年均获得愈合,优7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结论:股骨髁部血液循环丰富,股骨髁上骨折的愈合时间会比股骨干骨折要快,一般情况下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复位不佳,有软组织嵌顿及血管神经损伤者,则需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要求达到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防止膝内、外翻畸形的发生。骨折固定一定要牢固,以利早期关节活动,防止关节粘连和挛缩。一般多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尤其是老年人,因在退变的基础上更容易发生关节僵硬。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潘志超

    目的:分析目前我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结合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积极的配合治疗6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2例患者仍在院治疗,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结论:多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都能很好的恢复健康,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对患者的日常监护,避免刺激等外来因素,防止疾病的再次复发。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治疗
  • 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许秀棠

    目的:研究探讨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路感染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加替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显效4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痊愈30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6.5%;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2%(47/51)和75.5%(38/51),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9%(3/51)和17.6%(9/51),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治疗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申琳

    目的:分析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早期先兆流产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各40例。对照组孕产妇黄体酮注射治疗,试验组使用黄体酮胶囊治疗,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的平均值,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孕妇保胎成功率,分娩孕周>34~37周的胎龄,通过比较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结果表明,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平均孕酮值、孕妇保胎成功率,分娩孕期>34~37周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来源与分析

    作者:孟宪恩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血常规检验的一些引起误差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总结,为以后的血液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提升检验质量。方法:2013年期间我院选取了100例常规血液检验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对从这些患者采集到的100份血液样本进行了测量,计算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含量,根据不同的温度、时间、抗血凝剂条件来进行检验指标的不同变化对比,将所得的数据进行记录。结果:血液检验常规温度是8~25℃,在这个温度环境下的白细胞含量要比4℃时高,血小板含量比较低;放置10分钟后,对白细胞含量、血小板含量进行测定,均要比放置2小时时低;抗凝血剂浓度为1.8 mg/ml时的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比容要比2.6 mg/ml时低。结论:血液常规检验时,血液的保存温度、采集部位、测定时间、抗凝血剂条件等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临床中引起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因素也是以上几种,医务人员应该要对这些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给予重视,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尽量的避免其造成的误差,进行质量控制,提升检验质量。

    关键词: 血常规 检验 误差
  • 胫腓骨骨折3种手术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作者:邢乃赞;和园园

    目的:对外固定支架、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几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在胫腓骨骨折中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将其均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A组、B组、C组,对A组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对B组患者实施钢板固定方法治疗,对C组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都顺利完成手术,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A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33%,B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3.33%,C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6.67%,A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B、C组患者,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B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C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患者,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结肠癌肝转移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无水酒精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冯俊岭;闫杏玲

    目的:通过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无水酒精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近期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联合无水酒精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CD16+CD56+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D3+为75.21、CD4+为44.91、CD8+为19.64、CD4+/CD8+为2.71、CD16+CD56+为8.93,治疗有效率为82.3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无水酒精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治疗有效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 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廖彦萍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临床2012~2013年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2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临床治愈8例,显进11例,无效1例。结论:双相障碍采取综合措施,增强疗效,提高患者依从性,预防复发、自杀、恢复社会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作者:丁友鹤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40例,A组患者PCI术后给予300mg阿司匹林口服,B组患者则给予100mg阿司匹林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血小板水平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CD62p、TXB2、P选择素及GPIIb/III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患者随访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明显高于B组(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100mg/d)阿司匹林用于PCI治疗后效果明显且安全。

  • 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效果

    作者:徐鑫

    目的:研究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探讨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此次选择我院2012年~2013年接收的6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组为对照组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各组均为20例。治疗组患儿使用针刺穴位以及使用醒脑静静滴,大承气汤免煎颗粒保留灌肠;对照1组使用针刺穴位和大承气汤免煎颗粒保留灌肠治疗;对照2组使用肌注苯巴比妥和乙酰氨基酚栓。结果:对临床中的3组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100%。对3组患儿的止惊时间对比,治疗组较其他2组要优秀一些。对复发率进行对比,治疗组是5%,对照1组是10%,对照2组是20%。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于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的显著,对于减少患儿的惊厥时间,改善病情,控制复发率具有非常可靠的效果,安全性比较高。

  •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72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吴红海;宋晓芳;贾淑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乌兰察布第二医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经确诊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36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2次/d静滴,血栓通0.45,1次/d静滴;对照组给予血栓通0.45,1次/d静滴;均以14天为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对比其神经功能好转情况。结果:2组神经功能缺损对比,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组(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单用血栓通组(对照组),经x2检验进行差异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在神经功能康复方面优于单用血栓通。

  • B-Lynch缝合术用于92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杨松波

    目的:观察B-Lynch缝合术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4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行宫腔填塞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缝合或填塞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缝合或填塞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Lynch缝合术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影响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因素分析

    作者:牛建伟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276例,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以发病半月进行改良的残障量表评分作为结局变量,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ore,GCS)。把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NIHSS评分、GCS评分(P<0.05),除此以外,心电图异常、肺部感染、吞咽呛咳对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评分、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独立因素;影响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心电图异常、并发症肺部感染、吞咽呛咳,为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及及时干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无痛胃镜高频电切治疗胃膜脱垂症674例疗效分析

    作者:王必信;谭福碧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高频电切术治疗胃粘膜脱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674例胃粘膜脱垂症的病历资料。结果:674例病例中临床症状消失581例,明显减轻93例,总有效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无心跳呼吸骤停、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无痛胃镜高频电切治疗胃粘膜脱垂症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在52例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刘海鸥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择期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组)47例和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52例,然后对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静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2组HR、MAP、Ramsay在Y0期无统计学差异,在Y1~Y3期经统计分析,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心脏手术中予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安全有效,能够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

    作者:宁建东

    目的:比较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为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孔与否分成2组,穿孔组与非穿孔组,每组57例。分析2组患者的CT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CT资料差异,总结诊断阑尾炎穿孔与否的CT特异性影像。结果:穿孔组的阑尾不连续,阑尾壁强化,阑尾腔外粪石,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阑尾周围炎中-重度,盆腔炎的例数明显高于非穿孔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2组阑尾增粗,阑尾腔内粪石,阑尾周围淋巴结及阑尾腔内积气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在CT的影像下有明显区别点,故CT可做为鉴别诊断阑尾炎是否穿孔的快速,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27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玲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经治疗,早期19例,晚期8例,存活26例均为早期癌症患者。结论:对早期卵巢癌,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 探讨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邬晶;陈静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对宫外孕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的使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2014年我院一共有86例宫外孕患者接受治疗,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有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34/43),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21, 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使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效果好,副作用小,临床中可以广泛的使用。

  • 腹腔镜在胃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王巍

    目的:分析腹腔镜在胃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腹腔镜在胃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静剂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例患者,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在胃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疼痛较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较短,安全可靠,可作为胃溃疡穿孔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针对高敏肌钙蛋白检验临床研究

    作者:王庆华;王立维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 hs-CTnT)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56例胸痛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小时、4小时、6小时采集血样,在对样本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罗氏E411型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试剂为第5代肌钙蛋白试剂。结果:高敏心脏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显著高于其他疾病及正常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中与CTnT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一代心脏肌钙蛋白( cTn)检验界限值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优越性比较

    作者:吕小飞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0例30足,Ⅱ型骨折15足,Ⅲ型9足,Ⅳ型6足;乙组30例40足,Ⅱ型骨折20足,Ⅲ型13足,Ⅳ型7足。甲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乙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率。结果:根据Neer标准,甲组中,Ⅱ、Ⅲ、Ⅳ型骨折的患足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6.7%、88.9%、66.7%;乙组中,Ⅱ、Ⅲ、Ⅳ型骨折的患足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5.0%、92.3%、85.7%。组间比较Ⅱ型骨折恢复优良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型骨折恢复优良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满意率为86.7%,明显高于乙组患者满意率的73.3%,2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Ⅱ型骨折两者效果差不多,但对于Ⅲ型、Ⅳ型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愈合时间短,患者满意率增加;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方案,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106例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广欣

    目的:探讨手术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其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06例,分为2组,采取传统保守治疗为对照组,共55例,手术治疗为治疗组,共51例,半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治疗的106例中,采取手术治疗的51例,康复愈合达到92.21%,传统保守治疗的55例中治愈率达到63.63%。手术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正确的手术治疗可使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其治愈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

  • 心理干预对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宋英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辅导对改善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和自编主观问卷,对河南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筛查出有轻重不等的心理问题的19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93人为实验组,另外105人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实制定综合心理辅导措施施心理干预实验,比较在干预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得分变化,以及实验组9个月复测Scl-90,观察总分及各因子分的得分变化。结果:横向对照研究,实验组留守老人Scl-90总分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强迫6项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实验组纵向研究,9个月后实验组Scl-90总分较实验前的改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强迫6项因子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主动实施综合心理辅导对改善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很有必要,心理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自杀意念的临床分析

    作者:廖圣德;朱强;张卫东;谢毅;杨燕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自杀意念的临床特征,并筛选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有无自杀意念,将93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自杀意念组(N=32)和无自杀意念组(N=61),比较2组人口社会学和临床特征的组间差异,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杀意念组的可支配月收入、共病躯体疾病、汉密尔顿抑郁-17项版本量表( HAMD-17)、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 SQLS)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 APGAR)评分明显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 HAMD-17总分(OR=0.897,P=0.005)、 SQLS总分(OR=0.949,P=0.030)和APGAR总分(OR=1.411,P=0.001)与自杀意念独立相关。结论: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和家庭功能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 腹泻儿童轮状病毒与腺病毒感染研究

    作者:王伟娟;郑辉;杨焦峰;康丽霞;孔玉凤

    目的:了解新乡地区2013年腹泻儿童轮状病毒与腺病毒感染情况。方法:用免疫层析快速法对2013年1月~12月的278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780例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715例(25.8%),腺病毒阳性83例(3.2%),轮状病毒与腺病毒双重感染25例(0.9%)。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位于6月和10月~12月,腺病毒感染的高发期位于5月和9月~10月。年龄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但主要集中在6个月~12个月的婴幼儿。结论:新乡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以轮状病毒为主,其次为腺病毒,双重感染不易见。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崔玉霞;李星;李吉河;崔玉凤;任志芳;马艳杰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黑龙江省大庆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对7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结果: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100.32±13.27分,其中不可预测性为14.75±2.66分、不明确性为35.01±8.91分、复杂性为27.63±4.23分、信息缺乏为22.93±5.27分。95.9%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高水平。年龄、透析时间、经济状况、职业状况等因素影响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大多处于中高水平,与年龄、透析时间、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疾病不确定感识别。

  • 外伤性膀胱破裂临床分析

    作者:孙振

    目的:探讨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了46例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1例永久性膀胱造瘘,1例继发尿道狭窄,1例切口感染,经治疗后痊愈,44例排尿正常。结论:膀胱造影是明确诊断膀胱破裂的可靠方法,及时的手术探查、修补裂口、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重点。

  • 锁骨粉碎性骨折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李克军;邹方亮

    目的:分析骨外科临床上对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骨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3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没有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结论: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效果确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经导管冷冻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作者:卜辉

    目的:研究经导管冷冻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沈阳市某三甲医院收治心律失常患者52例均采用冷冻消融治疗。结果:52例患者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率为88.24%(15/1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率为90.00%(18/20),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率为100%(5/5),心房扑动消融成功率为100%(1/1),阵发性房颤消融成功率为77.78%(7/9)。结论:经导管冷冻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及凝血指标的观察

    作者:黄润笑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及凝血指标变化与危害程度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儿科PICU入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的病程将患儿划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及非危重组,检测患儿血清中IL-6、IL-10、CRP、P-选择素及D-二聚体表达水平。结果:极危重组患儿血清中的IL-6为235.91±119.32pg/mL,CRP为51.26±23.41mg/L显著高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患儿( t=40.79,t=38.28,P<0.05);IL-10为15.26±11.91ng/L显著低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患儿(t=10.34,P<0.05);极危重组患儿血清P-选择素含量为252.17±101.42ng/mL ,D-二聚体为7.62±5.83μg/mL,均较高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患儿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31,t=33.82,P<0.05)。结论:IL-6、IL-10、CRP、P-选择素及D-二聚体可以作为判断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疾病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疗效比较

    作者:尹西盟;穆胜凯;吴岩;孙赫非;宫数一;王景续;邬波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分为锁定加压组43例和解剖组41例,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年,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观察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结果:2组的内固定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锁定加压组固定过程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膝关节功能评定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不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膝关节的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度和后倾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和解剖钢板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临床疗效相似,两者都有较好的疗效,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具有更多优势,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更好选择。

  •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义;王宇;刘帅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确诊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的住院患者32例,均经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术后常规进行预防脑血管痉挛、预防并发症等治疗,观察记录患者临床效果。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3例手术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无术中死亡。术后随访3~24个月,其中21例生活质量良好,7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者,3例有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1例死亡。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行动脉瘤夹闭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 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病人脑动脉硬化和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像比较分析

    作者:孟兆臣;孟广君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病人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狭窄和腔隙性脑梗死的磁共振影像差别。方法:使用0.3T永磁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000例缺血性脑病的患者进行脑的T2 WI、T1 WI、FIR DE序列横断面和脑MRA检查。结果: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病人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腔隙性脑梗死的数量有明显差别。结论:高血压病人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比正常血压病人的程度较轻,而腔隙性脑梗死的程度较重。

  • 切开复位动力髋加抗旋螺钉治疗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体会

    作者:朱静

    目的:探讨动力髋加压螺钉( 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单枚防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加单枚防旋螺钉治疗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等处理。结果:随访6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无畸形愈合,无断钉及螺钉切割。结论:动力髋加单枚防旋螺钉仍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

  • 优质护理在门诊老年输液护理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吴淑芳;谢旦英;许玉清;王瑾;姜菊红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老年输液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13年1~7月门诊老年输液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门诊老年输液患者,对优质护理在门诊老年输液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由常规护理的48.3%提高到80%。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老年输液护理中应用有较大的优势,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消毒液浸泡、超声清洗与高温高压消毒对ProTaper、TwistedFiles使用时间的影响

    作者:刘洋洋

    目的:影响机用镍钛器械分离的因素很多,本研究从消毒液浸泡、超声清洗与高温高压消毒入手探寻其与器械分离的关系。方法:(1) ProTaper( PT)、TwistedFiles( TF)机动镍钛器械各20套,随机分为A1、B1、C1、D14组,每组5套PT,5套TF,按不同浸泡时间(不浸泡,50分钟,150分钟,250分钟)进行处理;(2)ProTaper(PT)、TwistedFiles(TF)机动镍钛器械各20套,随机分为A2、B2、C2、D24组,每组5套PT,5套TF,按不同的超声清洗时间(不清洗,50分钟,150分钟,250分钟)进行处理;(3) Pro-Taper( PT)、TwistedFiles( TF)机动镍钛器械各20套,随机分为A3、B3、C3、D34组,每组5套PT,5套TF,按不同高温高压消毒次数(不消毒,5次,15次,25次)进行处理,处理后对相同锥度的树脂模拟根管进行预备,直至每只根管锉发生分离,统计器械发生分离的时间。结果:经过消毒液浸泡处理后,PT、TF使用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超声清洗处理后,PT使用时间减少,差异明显(P<0.05),TF使用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高温高压消毒处理后,PT、TF使用时间减少,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毒液浸泡对PT、TF使用时间影响不显著,超声清洗对PT使用时间影响显著,超声清洗对TF使用时间影响显著,高温高压消毒对PT、TF使用时间影响显著。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ICU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陈涛

    目的:探讨ICU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ICU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心力衰竭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B型尿钠肽( BNP)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NYHA)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07%;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LVEF、BNP和NYHA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 ICU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

  •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康复护理研究

    作者:田娟

    目的:探讨医院康复小组指导下的复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乳腺癌患肢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效果,为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化分组,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患肢淋巴水肿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采取认知及行为干预法的基础上,应用抬高患肢工具+弹力绷带加压+手法按摩的复合护理干预方式;实验组在观察组采取的干预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医院康复小组指导。结果:对干预后2组,患肢周径改善程度、患肢功能改善程度及患肢疼痛改善程度3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比较有差异性。结论:实验组的复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改善患肢淋巴水肿均有明显的效果,可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废弃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探讨

    作者:周敏;赵洁;董慧娟;叶志中;曾丽华

    目的:探讨新生儿非头皮静脉输液的可行性。方法:将实施静脉输液的80例患儿,按患儿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实施非头皮静脉输液,而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输液。结果:比较2组损伤(包括外渗、皮下血肿、头皮刮伤等)率及部位,观察组损伤率5.3%,其中头部占12.5%,对照组损伤率16.6%,其中头部占41.3%。2组在损伤率及部位等方面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废弃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可行的,对减少损伤尤其是头皮损伤及造成的影响有良好效果。

  • 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张小明;王春光;曹宝伟;孙强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假体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24例获平均为14个月(10~22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好,无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 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5例,良7例,可2例。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可以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床负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内固定治疗的很好补充,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介休市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作者:张月玲

    目的:调查与了解介休市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并找到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及有效手段。方法:抽取介休市200名居民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居民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详细的记录调查的结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4.56%,未婚居民的知晓率为65.59%,已婚居民的知晓率为66.98%,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知晓率是56.28%,基本认识知晓率是60.25%,对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是46.28%。结论:需要开展艾滋病基本认识和不传播途径方面的活动,促进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改变居民对艾滋病感染者不正确的态度。

  • 简析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

    作者:王雅琴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理措施配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并行微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50例给予治疗前、中、后全程护理并配合一定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微波治疗并配合以积极地护理措施之后,患者治疗痊愈者134例(89.3%)、有效者9例(6.0%)、无效者7例(4.7%)。结论: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以及手术全程护理配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治愈率近90%。能良好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解莉莉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0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采取延续护理,每个月通过上门随访、打电话指导、复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半年后评价2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分别为165±5mmHg、106±4mmHg,舒张压分别为127±4mmHg、85±6mmHg;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分别为166±5mmHg、140±6mmHg,舒张压分别为126±6mmHg、122±6mmHg。干预前2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38例护理体会

    作者:杨萍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及护理方面的措施。结果:38例病例中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者30例,无明显改变者5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结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病情危重,积极抢救的同时加强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 中西医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沈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少(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提高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机体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病人的影响

    作者:张卫芬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患者9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评价2组病人心理状态、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日常活动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社交能力、焦虑和抑郁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慢阻肺患者病情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 术中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丽

    目的:探讨术中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特点。方法:分析总结15例术中应用碘125放射性粒子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除1人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外,均恢复顺利出院,无并发症,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时间平均约10分钟左右,未明显增加手术时间。结论:食管癌术中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安全可靠,术后护理重点是放射防护及心理干预。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郑荣;符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6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后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2组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待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胆囊切除术患者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海燕

    目的:分析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小儿科接受治疗的95例患者,对其进行静脉留置针实施穿刺的操作方式,并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95例儿童患者中,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2天~8天,平均留置5.2天。其中1例患儿出现了皮肤针刺点周边小范围轻微感染的症状,95例患儿中无因静脉留置针发生全身范围内的感染症状。结论:小儿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患儿不会因静脉留置针发生全身范围内的感染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朱小莉;朱小玲;杨婕;王琴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探寻参考指正。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护理阶段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细节护理,对比2组护理状况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消毒供应室获得较高的护理评价,护理工作的反馈状况较好,回收、清理、灭菌、包装、发放等方面均得到较好评价,对比对照组而言,各项结果效果满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与护理工作关系十分密切,消毒室的不断完善使得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极大提高了其他各科室的正常运行。

  •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张燕;闫清波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3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2~4周治疗,肌力增加到III级,下床拄柺活动,肌力完全恢复。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出院时皮肤完整无并发症发生,肢体活动自如。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患者卧床期间生活能基本自理,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保持呼吸道通畅,痰稀少且能咳出。患者保持体重或增加,能配合促进康复或能适应疾病生活。

  • 胃部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袁丽丽

    目的:探讨胃部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胃部手术患者临床护理。结果:所有胃部手术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均顺利渡过恢复期,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经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发生能及时观察治疗。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患者能复述术后康复知识。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刘畅

    目的:总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1例,分为2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整体临床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依从性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与对照组(81.25%)相比明显较高,依从性与满意度高,2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整体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探讨

    作者:刘艳卉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对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燕;陈智颖

    目的:重点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及探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2013年底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探究护理方法。结果: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高达50%。在皮肤软组织发生感染的总共有3例,感染率为1%。在消化道发生感染的总共有35例,感染率为11.7%。在泌尿道发生感染的总共有45例,感染率为15%。在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总共有65例,感染率为21.7%。在其他部位发生感染的总共有12例,感染率为0.7%。感染率高的部位是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接着是消化道。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有很多,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才能减少感染率。

  • 浅议膀胱镜检查的医患心理沟通

    作者:金桂月

    目的:通过医患心理沟通改善患者对该检查的认识,主动配合膀胱镜检查,有利于病人减轻恐惧,有助于提高诊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12年~2013年的膀胱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心理沟通。结果:通过医患心理沟通,检查前患者没有焦虑放弃检查,检查中能主动配合检查,身心放松使检查顺利完成。检查后根据医护健康指导方法观察并发症,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及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良好的医患心理沟通能使检查顺利完成。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尖锐湿疣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作者:谭艳;袁军;钟英云

    目的:研究对尖锐湿疣(CA)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另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优秀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9.89%,且未出现差等例数,低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保证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

    作者:江永玲

    目的: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恢复的时间较快,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治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吴琳;屈红;刘汉丹;张宏珍;李雪梅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治疗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56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人。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地兰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并对2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转复后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房颤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提高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的护理观察

    作者:张宁

    目的:探究慢性直肠炎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63例慢性直肠炎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的灌肠治疗,同时采取适用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25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6.0%,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直肠炎患者在中药保留的灌肠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减少,身体舒适度提高,值得推荐。

  • 老年手术患者的术中舒适护理

    作者:赵春红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舒适护理,提高老年患者对手术适应能力,使患者平稳舒适地度过手术过程。方法:将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加强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舒适护理非常必要,可提高老年患者对手术适应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 应用机械通气指南控制套囊压力的临床体会

    作者:马寅

    目的:探讨应用机械通气指南控制套囊压力对于套囊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综合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日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40例患者:医护人员依据《机械通气指南》监测调节套囊压力,对照组40例患者:医护人员根据个人习惯管理套囊压力。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更能有效控制套囊压力在安全范围内(33%VS 80%. P<0.05),套囊压力高于30cmH2O2组之间有差异(11%VS 51%. P<0.05)。结论:应用机械通气指南控制套囊压力能有效控制套囊压力。

  • 胃癌术后的心理护理探讨

    作者:邓丽丽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的变化、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的HAMD评分:35.6±4.6分,护理后的HAMD评分:9.4±3.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8.5±3.8分,住院时间:12.8±2.6天;对照组护理前的HAMD评分:34.3±5.2分,护理后的HAMD评分:16±5.7分,护理满意度评分:78.6±7.4分,住院时间:16.7±4.2天(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满意度,可作为胃癌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用于临床。

    关键词: 胃癌 术后 心理护理
  •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

    作者:黄莉芳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应用价值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在中西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2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治愈43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患者痊愈40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0.6%;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感染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从心理护理入手,做好基础护理,观察用药患者的反应,并做好健康宣讲和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对于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降低感染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四肢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白翠翠;白淑娟;寇海艳;李媛媛

    目的:总结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形成复杂性创面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25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均行游离皮瓣移植术,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和细心观察。结果:24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未出现坏死或感染,外观满意。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植皮术封闭创面,足及踝关节的运动功能良好。结论:四肢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皮瓣移植效果确切,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临床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53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永春;苗淑贤;陈东禾;田强;徐亚东;邱碧秀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3年9月间确诊为慢性肺心病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出临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53例患者中有41例痊愈出院,12例得到明显好转出院,患者住院时间在7~21天,平均住院10.5天,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较高。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胡玲玲;张大威;马静环;房丽艳;王丽娜

    目的:对比观察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在手术前30分钟在病房由病房护士行导尿术;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接受麻醉后由手术护士行导尿术。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后的舒适度、疼痛程度、拔管后尿道刺激征的发生率、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麻醉后行导尿术,患者的疼痛感减轻、舒适度增加、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低、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作者:赵晓辉

    目的:经过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使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方法:筛选了2010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的患者114例,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其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观察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治疗护理,成功治愈患者92例,转到外科进行治疗的15例,4例患者病情恶化,1例死亡。结论: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时候,要严格精细地观察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尽早康复。

  • 护患沟通技巧对减轻皮肤传染病患者自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魏雪;姚金香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对减轻皮肤传染病患者自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226例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技巧沟通组(A组)和常规沟通组(B组),每组各113例。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对比差异。结果:⑴2组患者治疗后SAS结果均较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其中A组治疗后焦虑自评分为22.4±3.4分,明显低于B组的45.5±5.7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2组患者治疗后SDS结果均较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其中A组治疗后忧郁自评分为24.5±4.4分,明显低于B组的42.1±5.7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传染性皮肤病患者采用技巧性沟通方式,可有效缓解其自卑、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发生几率,对营造文明有序的就诊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 胎膜早破护理要点分析及对产妇的影响观察

    作者:叶燕燕

    目的:对胎膜早破的护理要点及对产妇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对2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7.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50.21%,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感染率为25.65%,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感染率43.59%低,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产妇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感染率,是提高胎膜早破护理质量的有效护理方法。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作者:周雪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度1月~2014年1月的21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6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呼吸功能改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间为2周,2周之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治疗之前的血气分析无差异,治疗之后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肺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个体化疼痛健康教育在疼痛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郭佳华;赵洁;黄春连;何素娥;方向红

    目的:探讨疼痛住院患者实施个体化疼痛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9例疼痛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个体化疼痛健康教育,比较2组出院时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在疼痛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两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个体化疼痛健康教育的实施,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首诊护理负责制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赵柯鳗

    目的:探讨首诊护理负责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住院分娩的产妇3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78例,观察组采用首诊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比较2组产妇及家属、医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满意度,比较2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ICU腹泻患者肛周护理研究

    作者:万素珍;叶碧玲;胡定兰;马娟娟;黄艳

    目的:探讨ICU(重症监护病房)腹泻和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护理方法。方法:选用我院ICU病房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和大便失禁患者38例,分2组各19例,对照组应用赛肤润结合内置式卫生棉条法;实验组应用气管导管法。对2组患者肛周皮肤,护理时数,护理成本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01,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导管法对腹泻和大便失禁患者肛周护理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

  • 综合护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方法及价值研究

    作者:赵轩艺

    目的:本文简要探讨了综合护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82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41人。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强、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4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的观察护理

    作者:蒋滢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的毒副反应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毒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可顺利接受治疗。结论:同步放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但也容易导致各种毒副反应的发生,因此应当给予严密观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肖静;王康;陈敏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届3年制大专护理学专业4个班共24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运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经问卷调查和考试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成绩好于对照组,2组学生平均成绩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缩短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早建立临床思维能力,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 老年创伤骨折舒适护理探讨

    作者:许雅丽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骨折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把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按照随机分组方法,把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平均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疼痛、心理、生理以及并发症舒适护理这几方面内容,比较分析2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出现焦虑情况较少,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出现总并发症率为6.7%,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21.7%,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性骨折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3例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作者:王巍;刘亚平;牛运祺;刘晶玉;崔玉凤;赵海峰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的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护理的内容包括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53例患者中,有28例为优,有20例为良,有1例为差,死亡4例,优良率为90.6%。结论:对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并实施综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分析儿科护理输液治疗当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

    作者:刘晓静;温玉娥

    目的:对儿科护理输液治疗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给临床儿科输液护理提供比较安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2010年~2012年我院的724例接受护理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填写护理风险因素调查表。结果: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受到社会、护理人员、护患关系、患者、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结论: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开展培训,控制院内感染,提升法律意识,改善住院环境,这些举措均能够为儿科输液护理提供安全保障,让患儿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更加安全。

  • 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护理探析

    作者:司恩霞

    目的:重点探究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9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常规护理法看护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看护55例观察组患者,对比2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9.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77.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8.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较好,并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韩月蕊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COPD患者100例,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社区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经过社区康复护理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社区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和总得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有助于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经颅磁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作者:孟月兰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调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观察组行经颅磁治疗2周,对照组行假性刺激安慰治疗。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Barthel量表(BI指数)评定患者疗前、治疗1周、2周及4周抑郁情况、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CSS评分及BI指数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及4周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性改善,且观察组数据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仅出现4例轻微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8例,观察组显著性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提升脑梗死后抑郁的药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陈俊枢

    目的:研究分析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因素,旨在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患者再骨折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取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骨折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骨折40例)与实验组(再骨折3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其发生再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BMD-T值、既往脊柱或者髋部骨折病史、女性、高龄、平卧至站位转换时间>20秒为骨质疏松患者再骨折的风险相关因素。结论:骨质疏松骨折初次发病患者仍然具有较高的再骨折发生率,应告知患者定期接受复查以评估骨密度,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是既往有脊柱或者髋部骨折病史的高龄女性患者,应积极服用药物,进行骨质疏松治疗,并开展针对性的运动协调技能以及防跌倒训练,有效预防再骨折。

  • 凤城市2014年1~7月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袁清泉;康霄萌;纪秀华

    目的:了解凤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数据对凤城市2014年1~7月份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年1~7月份麻疹报告发病率为14.65/10万,3~5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5岁以下和20~49岁为高发年龄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9.30%,未免疫者占83.72%,免疫史不详者占6.98%。结论:凤城市麻疹以5岁以下和20~49岁为高发年龄组,且<8月龄的发病较多,病例年龄分布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 浅谈小儿时期意外损伤及其预防

    作者:李兰红

    小儿由于认知能力缺乏,识别危险的能力差,更没有自身防卫能力,加上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等特点,往往由于成人的一时疏忽,而发生意外事故,如外伤、气管异物、中毒、溺水等。故预防意外损伤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介绍了不同年龄阶段小儿常见意外损伤及预防措施,以利于家长及幼儿教师借鉴,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

    关键词:
  • 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张伶俐

    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世界大概有1/3的患者是由于不合理用药而导致死亡,可见,不合理用药现象已相当普遍。据相关报道显示:在我国2千万听力残疾患者中,约有70%是因为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所致。从一线城市中抽取26家医院,对儿童水样腹泻药物使用状况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不合理用药率达94.6%,肺部感染治疗药物不合理使用率约50%。这些调查均显示了不容乐观的用药现状。本研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究了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现将具体原因报告如下。

    关键词:
  • 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唐燕

    西医是我国现在使用比较多,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医疗方式,传统的中医治疗受到了一定的冷落,虽然西医的医疗技术应用缺失有非常大的帮助,可是并不是意味着中医治疗的效果不好,中医在治疗中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一些西医治疗没有很好的效果的疾病,中医依然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并且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也是对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途径,对疾病的控制也更有效,因此,中医应用于消化内科也是非常多的。中医应用于消化内科治疗,一般需要结合临床患者资料以及病情来进行分析的,结合一些资料的记载来进行改良,针对性的使用中药进行治疗。

    关键词:
  •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优化策略探究

    作者:李慧颖

    抗菌药主要可分为以下2大类型:浓度依赖性抗菌药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主要为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等,其具有血药峰浓度越高,灭菌的效果越好的特点。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则主要为β内酰胺类药物,其灭菌的作用与药物的血药峰浓度无太大的联系,主要与药物对于病菌的MIC时间有关。抗菌类药物在进行杀灭病原菌的作用时,需要以下2种条件:(1)药物具备一定的浓度;(2)作用于靶位一定的时间。时间与浓度的关系在药代动力学中主要是由AUC(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表示[1]。使用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时,药物的浓度越高,则杀灭病原菌的作用越强,对于此类药物,通常的疗效预测指标为Cmax与MIC的比值。氨基糖苷类药物即为较典型的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有研究显示,对于肺炎患者,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治疗时,48小时内若Cmax与MIC的比值能够超过10,则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速度更快[2]。因此对于氨基糖苷类药物,通常要求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增加给药剂量,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在进行杀菌作用时,药物的浓度到达一定的量即会达到饱和,此时增加药物剂量对于治疗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对于此类药物,T>MIC即为监控疗效的指标[3]。β内酰胺类药物即为为常见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根据相关研究证实,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临床疗效与AUIC有显著相关性。本文就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在使用过程中的方案优化进行分析与讨论,具体如下。

    关键词:
  • 浅析基层中医医院发展中中药临床药学的作用

    作者:张忠有

    中药临床药学以中医药理理论来作为指导理论,以应用来作为其核心,对中药临床应用进行研究[1]。中医药临床的发展在近几年有较快的趋势,因为中药本身的不良反应比较复杂,配伍也比较多,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也比较多,尤其是中药注射所导致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据统计,目前中药注射剂约有120余种,占中药制剂的比例不足3%,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却占中药不良反应的70%[2],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致变态反应的现象屡有报道[3~5],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可知,中药学如果单纯以药物为主体来进行展开是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怎么样让临床医师开具出科学、合理、规范的中药房,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效果,是我们所要思考的,确保临床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率,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这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的方向。我院为了提升中药临床药学对于基层中医医院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问题解决的对策,可以供基层中医医院在使用中药临床药学的时候进行参考。

    关键词: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临床应用与作用

    作者:于德水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原位杂交技术的一种,即不需要预先分离核酸,在杂交的过程中不改变核酸的位置,不仅可以检测靶序列存在与否,还可以显示其存在的位置。FISH技术是将组织或细胞标本固定于玻片上后,将荧光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标本的核酸进行原位杂交,在荧光显微镜下对荧光信号进行辨别和计数,从而对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细胞、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和诊断。荧光原位杂交常用的荧光标记物有AMCA(蓝色荧光)、FITC(绿色荧光)、罗丹明(红色荧光)、德州红(深红色荧光)、Cy3(不可见红外光)及Cy5(同前),其中Cy3和Cy5的荧光强度高且稳定,适用于检测低丰度标本的检测。

    关键词:
  • 黄连素(小檗碱)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研究

    作者:李曼

    患者和医生都熟知的黄连素或称小檗碱,临床应用时间比较长,药价便宜、患者服用简单方便。通常情况下黄连素(小檗碱)为消化内科的常用中药,一直用于治疗感染性腹泻,但是近期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黄连素(小檗碱)具有治疗心血管方面疾病的可能。中国的中药材资源丰富,盛产黄连,黄连素是从黄连中提取,所以原料药来源广泛,价格比较低廉,开展黄连素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研究可以使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从中获益,还能促进我国的中药研究的发展【1】。

    关键词:
  • 浅析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作者:张岩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的时候,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来严格的遵照流程执行的管理,该管理的目的是希望能给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带来保障。护理安全直接体现了护理质量的高低,是患者获得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也是医院形象的体现和发展的资本,对于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会和法律问题有所联系,目前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比较高,全体的护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也是比较警惕的,怎么样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保障,也是护理人员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我院心血管内科目前对于护理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有效的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的分析

    作者:孙华

    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风险,该风险不仅仅是针对患者而言的,护理人员也是受到风险的威胁。主要的风险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提前进行预防,避免风险产生,给患者和护理人员安全带来保障。

    关键词:
  • 药剂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明哲

    纳米技术在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为药剂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药剂纳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研究开发新型药剂、提高药剂效果、改善用药途径以及增加用药稳定性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药剂纳米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

    关键词: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进展

    作者:吴志勤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以偏瘫为常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等均位于我国各项疾病的前列[1]。在美国,该病已经成为第3致死疾病、第1致残因素[2]。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9/10万,致残率高达83%[3]。有国内外学者指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原理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原理[4][5]。反复进行康复训练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将其康复护理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李跃祥

    随着可视化技术在麻醉学中的发展,超声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临床麻醉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进步,高分辨率便携式超声仪器和探头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超声的无创性、实时性、可视性以及可重复性等特点,可为临床麻醉提供精确的数据和丰富的手段,对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包括经食道超声技术在围术期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等,这些应用提升了临床麻醉技术水平。现对超声技术在麻醉中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刊首语--浅谈伤残医学

    作者: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伤残绝非是受伤造成的残,它的内涵很深,不能从字面解释,需不断学习,逐渐加深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伤残的预防与康复治疗。我国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以后,对伤残、残疾的预防、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康复医疗机构的设置等都有明确规定。

    关键词: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