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双C臂DSA引导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中的应用

    作者:李恒;赵立峰;赵丛然;张宁宁

    目的:探讨在双C臂DSA引导下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C臂DSA引导行颈椎等离子髓核成型术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2例,单C臂透视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6例。对比分析手术时间、透视时间、透视次数、穿刺次数、照射剂量及观察术后颈性眩晕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双C臂DSA引导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明显缩短,透视次数减少,照射剂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论:双C臂DSA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定位精确、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短、副损伤小、见效快,无并发症。

  • 踝关节周围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及D-二聚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李艳

    目的:探讨踝关节周围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及 D-二聚体测定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间共接受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273例,所有患者术前、后均接受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评估,取高分作为终的结果,其中0~5分者有89例(32.6%),6~14分者有117例(42.9%),>14分者有67例(24.5%),分别作为本研究的低危险组、中危险组以及高危险组,同时在患者入院时、术前1天、术后1天、3天、5天分别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危险组仅采取物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中危险组及高危险组在低危险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预防,比较3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天的D-二聚体值水平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低危险组入院时的D-二聚体值水平为(3±1)mg/L,术后1天为(3±3)mg/L;中危险组入院时的D-二聚体值水平为(11±5)mg/L,术后1天为(9±4)mg/L;高危险组入院时的D-二聚体值水平为(8±4)mg/L,术后1天为(13±5)mg/L。低危险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有4例,发生率为4.5%;中危险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有43例,发生率为36.8%;高危险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有39例,发生率为58.2%,3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1)。结论:对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并动态监测其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预估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帮助临床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探究重建锁定接骨钢板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地位与治疗作用

    作者:阮国强;陈劲;肖刚;钟华;梁波

    目的:探讨重建锁定接骨钢板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地位与治疗作用。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67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是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均采用重建锁定接骨钢板法进行治疗,分析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经X片显示骨折复位效果良好,固定效果佳,67例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为8~15天,平均愈合时间为11.6±2.2天,骨折愈合时间7~13周,平均愈合时间为8.6±1.8周;对患者的肩功能进行评定,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2.6%。结论:重建锁定接骨钢板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大大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早日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骨盆骨折病人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意义探究

    作者:陈大乐

    目的:探究分析骨盆骨折病人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50例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观察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有33例(66%)患者为优,有8例(16%)患者为良,有9例(18%)患者是中、差,优良率为82%。50例患者进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行固定耻骨或髂骨断端,有11例单纯性前环骨折患者,17例双侧耻骨坐骨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患者,9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3例髂骨骨折患者和10例骨盆前后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效果显著。结论:骨盆骨折病人行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但是必须掌握好手术时机,掌控好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

  • 乙醇灭活非离体瘤段骨重建治疗骨干部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志豪;刘槃;张天吉

    目的:探究分析骨干部恶性骨肿瘤患者经乙醇灭活非离体瘤段骨重建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就诊骨干部恶性骨肿瘤患者80例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人工假体置换治疗患者45例为对照组,另35例接受乙醇灭活非离体瘤段骨重建治疗为观察组,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死亡率、病情复发率分别为11.42%、5.71%,少于对照组的20.00%和11.11%,观察组保肢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KPS和Enneking评分分别为56.8±21.9分、26.3±2.0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8±20.2分、21.5±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5.71%,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1.11%,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P<0.05)。结论:骨干部恶性骨肿瘤患者经乙醇灭活非离体瘤段骨重建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具有良好的手术评分结果和手术预后效果,可改善并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 微创打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作者:高广凌;黄相杰;张钟元;张贵华;徐梓耀

    目的:探讨经股骨头颈部开窗自体髂骨打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4月~2012年2月,共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26例35髋。男22例,女4例;年龄22~52岁,平均35.7岁。单侧坏死17例,双侧坏死9例。根据ARCO分期,属于IIB-IIIC。平均随访时间为54.6个月(46~68个月)。结果:所有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术前和术后评估显示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自60.81~88.96分。89.5% II期患者在X线上显示有改善,100%III 期患者在X线上显示有改善。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92.3%的患者为优良。随访期间无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论:此方法清除死骨彻底,植骨支撑充分,手术创伤小,患者功能恢复快,对于防止或延迟年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有效的。

  • 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雪

    目的:对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负责,其中20例采取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作为观察组,26例采取联合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外侧植骨融合术,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及随访10~35个月时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脊柱后Cobb角、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分别为42.2%±2.2%、94.1%±3.1%,后缘高度比分别为86.7%±2.1%、96.3%±2.5%,Cobb角分别为24.1°±0.9°6、.7°±2.6°,相较于对照组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43.1%±2.3%、93.9%±3.2%,后缘高度比86.5%±2.2%、97.4%±2.6%,Cobb角24.2°±1.0°、7.1°±2.5°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0~35个月后,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92.2%±2.1%,后缘高度比95.4%±2.2%,Cobb角7.5°±1.1°,相较于对照组86.2%±2.0%、91.1%±2.1%、11.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提高3级4例(20%),提高2级4例(20%),提高1级2例(10%),无改变10例(50%),相较于对照组5例(19.23%),5例(19.23%),3例(11.54%),13例(50%),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5.8±1.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8±1.6分,P<0.05。结论:联合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进行治疗具有提高脊柱稳定性、降低脊柱后凸畸形发生率以及保持伤椎高度的作用,降低脊柱后凸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丢失率,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胸腰背疼痛程度。

  • 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腹胀、便秘等副反应发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静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腹胀、便秘等副反应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腰椎骨折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分别实施骨科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腹胀、便秘等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及腹胀、便秘等副反应发生情况要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腹胀、便秘等副反应发生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激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廖曼霞;刘书奇;安栋炜;张文娟;沈伟

    目的: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牵引、中频、悬吊运动训练、电针和推拿),治疗组在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超激光疼痛治疗。疗效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评估疼痛程度,并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标准,分别评估患者的症状、临床体征、下肢功能、工作和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根性疼痛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很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中医正骨联合消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

    作者:江竻稳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消痛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消痛散治疗,使用日本骨科学会( JOA)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对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及临床症状总积分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腰椎JOA评分及临床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6.53±2.74分、87.34±2.63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优于对照组的13.43±1.12分、75.67±3.75分(P<0.05)。结论:中医正骨联用消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可缓解腰肌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症,减轻神经根水肿,促进突出的髓核复位,加快患者的症状改善,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合并不全截瘫疗效分析

    作者:叶德平;王曰凤

    目的:分析将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在临床上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合并不全截瘫的效果。方法:选取了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救治的8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合并不全截瘫患者,按照患者的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所有患者均行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3个月的有效治疗,3组患者各项治疗结果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青年组与中年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年组与老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合并不全截瘫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应大力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影响分析

    作者:盖兆东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特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对本院骨科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展开护理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骨科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0例,实施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参考疼痛数字评分法( NRS)对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进行评估,同时记录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调查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并跟踪随访了解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2组患者的术前NRS评分比较无较大的差异(P>0.05),而研究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NRS评分分别为1±1.2分、1±0.6分、1±0.2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镇痛方式满意度为4±2.0分、护士的疼痛护理满意度为4±0.8分、止痛效果满意度为4±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1±5.3天、骨折愈合时间为15±6.9周,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对促进患者术后更快康复以及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与应用。

  • 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胸骨骨折疗效及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作者:王霞

    目的:观察胸骨骨折采用镍钛合金环抱器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总结临床护理要点。方法: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共对72例胸骨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与护理,其中33例接受的是非内固定治疗,将其作为本文的对照组,而另39例接受的是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将其作为本文的研究组,2组的性别、年龄、连枷胸例数、合并肋骨骨折例数、合并肺挫伤例数、合并血气胸例数等临床基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2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在患者围术期间加强各方面的护理工作。结果:研究组的止痛剂应用时间为5±2天、呼吸支持例数有8例(20.5%),呼吸支持时间为3±1天、下床自主活动时间为7±2天、肺感染有6例(15.3%)、住院时间为20±5天、骨折愈合时间为34±7天;对照组的止痛剂应用时间为11±4天、呼吸支持例数有14例(42.4%),呼吸支持时间为7±3天、下床自主活动时间为13±5天、肺感染有13例(39.4%)、住院时间为27±5天、骨折愈合时间为50±9天,2组比较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P<0.05)。结论:胸骨骨折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进行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加强这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也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梁丽瑞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则应用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护理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7.73%,远高于对照组的77.27%(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深远,可明显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维度上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 优质护理对髋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刘尧;陈静;王奥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髋骨骨折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髋骨骨折病患,按照中心随机系统将病患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服务组。常规护理组以髋骨骨折常规手术护理进行;优质服务组以髋骨骨折优质手术护理进行。评价:(1)护理工作满意率;(2)护理前后病患不良情绪情况、睡眠和生活质量情况;(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优质服务组病患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2组护理前不良情绪情况、睡眠和生活质量情况类似,差异不显著,P>0.05;优质服务组护理前后病患不良情绪情况、睡眠和生活质量情况改善显著比常规护理组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优质服务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减少髋骨骨折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病患满意度,消除其不良情绪,改善其睡眠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舒适护理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体会

    作者:霍艳红;李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骨科围术期应用对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为骨折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就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的VAS、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比对照组的78.33%高,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给予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疼痛感,并且在构建和谐、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上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骨科围术期护理工作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周爱军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92例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遵医行为,达到平稳降糖的效果。

  • 优质护理干预对颅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抑郁障碍的影响分析

    作者:于慧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颅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抽选2014年5月~2016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颅骨骨折术后并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仅限于以护理常规方式进行护理,作为本文的对照组,而另外的3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作为本文的干预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状态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前,干预组的HAMD评分及ADL评分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1周,干预组的HAMD评分为18±5分,对照组的HAMD评分为19±4分,组间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3周,干预组的HAMD评分为11±7分,对照组的HAMD评分为19±3分,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1周,干预组的ADL评分为69±4分,对照组的ADL评分为58±9分,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3周,干预组的HAMD评分为73±7分,对照组的ADL评分为61±9分,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颅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抑郁障碍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 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培荣;李红

    目的:评价分析综合性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0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以随机数字方法为依据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无其他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2组患者髋关节的恢复情况、术后其他疾病的并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Harriy评分85.68±24.83分,与对照组Harriy评分72.43±21.67分相比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术后其他疾病的并发率7.84%,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其他疾病的并发率37.25%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94.54±31.54分,与对照组患者的QOL评分84.22±25.43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加快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其他疾病并发几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中医特色护理对改善骨肉瘤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分析

    作者:谢爱珺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改善骨肉瘤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肉瘤并病理性骨折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临床护理模式将这些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2组均于化疗前1个小时予以盐酸托烷司琼5 mg静脉滴注,在予以多西他赛或紫杉醇前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等进行预防过敏、呕吐,在化疗期间,实验组予以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情况,并随访2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无副反应者21例(42%),轻度副反应者13例(26%),中度副反应者13例(26%);对照组无副反应者12例(24%),轻度副反应者17例(34%),中度副反应者14例(28%),重度副反应者7例(14%),2组术后化疗毒副反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肢体功能评分平均为26±6分,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平均为11±3分,2组术后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后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肉瘤并病理性骨折患者予以中医特色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术后化疗毒副反应,促进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应用的价值很高。

  • 多发创伤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护理要点分析

    作者:孙妮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护理要点。方法:采取综合、全面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对我院收治的64例多发创伤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多发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急,且稍有不慎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以及高超的护理技术,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护理干预对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75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均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干预组40例,对照组仅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实施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2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干预组护理优良率为90%,对照组护理优良率为77.14%,组间形成明显差异( 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14%,组间形成明显差异( 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葛祺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骨折手术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前瞻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骨折病人的骨折愈合及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7.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骨折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中医护理骨科患者围术期失眠的效果探讨

    作者:牛淑莉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围术期失眠的骨科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组骨科患者均根据其实际病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措施。记录2组骨科围术期失眠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2组骨科围术期失眠患者护理前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相应护理后2组PSQI量表评分较之前显著降低,而SF-36量表评分则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PSQI、SF-36量表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75.56%)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对骨科围术期失眠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内容后可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 脑瘫儿童的康复特点探讨及综合康复措施

    作者:朴文华

    目的:深入分析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特点,总结优质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8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包括心理护理、语言运动康复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检验经过半年~1年康复护理后的成效。结果:康复治疗1年,评价患儿康复程度,结果显示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达到89.3%。其中0~6个月的2例患儿均为显效,治疗有效率达到100%;6~12个月的10例患儿中,显效5例,有效4例,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0%;>12个月的16例患儿中显效9例,有效5例,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7.5%。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配合积极有效的语言、运动康复训练,加强医疗机构的康复护理管理等综合康复措施,能够帮助患儿提高智力及生活自主能力,部分恢复瘫痪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血管超声检查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坏疽中的意义探讨

    作者:晋娟;连心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检查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坏疽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在2014年5月~2015年7月经过病理认证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坏疽患者。选取50例进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观察组;剩余50例进行一般检查,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下肢坏疽的检出率98%,高于对照组32%,且明显优于观察组。在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数据分析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血管进行检查诊断,能够更好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坏疽进行诊断检查,它对2型糖尿病下肢坏疽的早期诊断、观察及预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春仁

    目的:总结分析锁定钢板在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三叶草接骨板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方案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良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eer评分中活动范围得分22.5±2.1分、疼痛得分32.3±2.1分、解剖部位得分7.9±2.1分以及功能评分27.8±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85.2±1.6分钟及术中出血量175.5±2.8ml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来说锁定钢板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高于三叶草接骨板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 多发性骨折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赵鹏飞;程婧

    目的:分析探讨多发性骨折患者血清脂蛋白 a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多发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同时从同一时期我院健康体检中体检正常者中随机抽取180例,分别作为本研究的多发性骨折组与健康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的血清脂蛋白a、血脂以及心肌指标水平,同时分析多发性骨折组血清脂蛋白 a水平变化与其血脂、心肌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平均血清脂蛋白a为137mg/L,而多发性骨折组受伤后24小时、72小时、7天及1个月的平均血清脂蛋白a分别为374mg/L、597mg/L、420mg/L、159mg/L,相比之下多发性骨折组受伤后24小时、72小时、7天的平均血清脂蛋白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健康对照组有13例(7.2%)血清脂蛋白a>300 mg/L,而多发性骨折组受伤后24小时有63例(35%)、72小时有67(37%)、7天有73例(41%)、1个月有22例(12%)血清脂蛋白a>300 mg/L,相比之下多发性骨折组受伤后24小时、72小时、7天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2组的各项血脂以及心肌指标水平相比之下无明显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多发性骨折组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变化与其血脂以及心肌指标无相关性( P>0.05)。结论:多发性骨折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较正常范围异常升高,且高水平状态会维持1个月左右,与心血管疾病无明显的关系,可能是因创伤应激所导致。

  •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孙洪涛;栗偲平

    目的:探讨与分析锁骨骨折手术之中实施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确定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患者实施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而观察组患者实施的是颈臂丛配合阻滞麻醉,然后将2组的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优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是91±4次/min、83±9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是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9.59%,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的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及霍纳氏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是0.00%、2.04%、0.00%,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是目前一种先进的麻醉方法,其产生的并发症少,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非常值得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大力进行推广应用。

  • 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大为

    目的:探讨Orion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22例胸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骨折移位情况,采取颈椎前路钢板(Orion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13±1.18分钟,平均切口长度为5.26±0.94cm,所有患者均为1期愈合。手术后均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0.5~1.0年,随访期间均未发现钢板断裂或钢板松动;未发现纵膈炎、纵膈脏器损伤;未发现胸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结论:在胸骨骨折患者中行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白煜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2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镜 TESSYS技术治疗,其中男女比例为31:21,平均年龄42岁(20~65岁),平均病程9个月(2个月~4年),全部为单间盘突出,根据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评分、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MacNab标准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术中出血量11 ml (4~17 ml ),平均手术时间65分钟(50~125分钟),4例患者在术后并发下肢神经感觉异常,但在接受保守治疗后症状有效缓解,无1例患者发生血管及神经损害、感染、硬脊膜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均获得平均8个月(6~12个月)的随访,患者的腰痛VAS评分从术前的5±1分减小到术后的1±0.4分,腿痛VAS评分从术前的6±2分减小到术后的2±0.5分,术前、术后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JOA评分从术前的12±4分提高到术后的23±4分,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从术前的67%±7%减小到术后的22%±3%,术前、术后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按照MacNab标准:52例中治愈者17例(32.7%)、显效者25例(48.1%),有效者6例(11.5%),无效者4例(7.7%),总有效率为92.3%。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值得肯定,优点体现在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易恢复、术后并发症少、安全系数高、患者接受度高,所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晓

    目的:比较动力髋部螺钉( Dynamic Hip Screw ,DHS)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PFNA组和DHS组,各45例,分别行PFNA术和DHS术。观察统计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同时记录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随访1年,记录典型并发症。另外以Harris评分法于入院前、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除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外,PFNA组其他各指标均明显优于DHS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DH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入院时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1个月、2个月、3个月时PFNA组评分显著高于DHS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更好,髋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更快,不良反应少,并且手术创伤少,可保证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的微创治疗

    作者:祁振良;于永刚;李为勇

    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微创治疗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椎体成形术( PVP)术式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后凸畸形角( Cobb角)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术后患者的胸痛均明显减轻,术后2周以及1年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患者的VAS评分,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Cobb角,明显小于治疗前的Cobb角,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以及后凸畸形角(Cobb角)明显降低,因此临床上推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实施PVP术式进行治疗。

  • 探讨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志军

    目的:探讨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0例,以后路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同时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资料检测,确定患者术后ASD的发生率及是否发生其他影像学改变。结果: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其中患者术后的JOA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提示患者的功能障碍逐渐降低。此外,本次80例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ASD,所占比例为10%。结论: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临床上可进行推广。但目前对后入植骨融合术的远期疗效临床上尚缺乏统一定论。

  • 颈臂丛联合麻醉与单一臂丛麻醉对锁骨骨折手术的疗效影响分析

    作者:陈慧君

    目的:分析比较颈臂丛联合麻醉与单一臂丛麻醉对锁骨骨折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符合ASAⅠ~Ⅱ级的62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分别实施单一臂丛麻醉与颈臂丛联合麻醉,观察患者麻醉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统计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麻醉前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要较对照组平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的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与对照组的16.13%无明显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之单一臂丛麻醉,颈臂丛联合麻醉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更小,麻醉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PFNA和股骨头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田野

    目的:探讨PFNA和股骨头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PFNA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长,P<0.05。观察组患者下地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疗后6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粗隆间骨折均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但PFNA治疗后患者远期恢复效果较好,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而股骨头置换术短期效果较好,能及时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患者疗后卧床时间,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取合适治疗方法,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壮

    目的:探究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骨肿瘤患者,并对其进行数字法随机分类,分为对照组(34例)与实验组(34例),对照组采用磁共振检查诊断,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检查诊断,对2组患者的检查诊断方式而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组患者分别通过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方式诊断后,对照组患者中确诊的有26例,误诊5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76.5%;实验组患者中确诊的有29例,误诊3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85.3%;2组诊断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肿瘤患者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诊断,可以显著的提高骨肿瘤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并且,这种诊断方法对骨肿瘤的立体定位以及病变范围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估,呈现出清晰的影像,从而为骨肿瘤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分析

    作者:崔长权

    目的:探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10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分别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一般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情况少,有利于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检测与多发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晓娜;王晓芳

    目的:探讨红细胞沉降率( ESR)和C-反应蛋白( CRP)检测与多发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在骨折术后康复过程中发生感染,将其作为本研究的感染组,而另93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的ESR和CRP值。结果:感染组术后第1天的ESR为(66±4)mm/h、CRP为(46±8)mg/L,第3天分别为(73±9)mm/h、(46±3)mg/L,第7天分别为(70±6)mm/h、(29±4)mg/L,第14天分别为(56±6)mm/h、(11±7)mg/L,第21天分别为(25±5)mm/h、(3±1)mg/L,各时间的ESR、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会发生异常变化,动态监测这2个指标可为临床早期积极防治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洪梅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骨科无菌手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无菌手术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促进患者的恢复。

  • 浅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海涛

    目的:浅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就诊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主要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患者显效有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疗效为97.5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疗效为87.65%,通过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高,2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4%,对照组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6%,经比较,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2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多发性骨折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行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程婧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行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共接收了104例多发性骨折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参照简明损伤评分( AIS-90评分)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评分标准:其中ISS≤16分有18例((17.3%),ISS在16~25分有49例(47.1%),ISS>25有37例(35.6%),分别作为本研究的轻伤组、重伤组以及严重伤组,使用HF-800A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以及总胆红素(STB)3项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选取同一时期80例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本研究的健康对照组。结果:健康对照组ALT为(30±8)U/L、ALB为(47±4)g/L、STB为(9±2)μmol/L;轻伤组分别为41±7、38±4、19±3;重伤组分别为57±4、34±6、24±6;严重伤组分别为80±13、31±9、32±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104例患者经7天的治疗后,严重伤组中持续休克时间>6小时有21例(56.8%),重度休克有13例(35.1%),需氧饱和度<90%有15例(40.5%),多脏器功能障碍有12例(32.4%),死亡有8例(21.6%),与轻伤组、重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ALT为(47±5) U/L、ALB为(34±6)g/L、TB为(22±5)μmol/L;死亡组分别为103±9、26±6、42±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发性骨折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多伴有肝功能损害,早期行肝功能检测有助于临床评估病情与早期干预。

  • 不同质子泵抑制剂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于军辉

    目的: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外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于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共48例,搜集所有入选患者病史资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2±4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3例,全髋置换术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24例,对照组术后予40 mg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用药7天;研究组术后予30 mg兰索拉唑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用药7天,观察患者用药期间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在患者用药前后分别对其胃液pH值进行测定,对2种质子泵抑制剂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用药前的胃液pH值分别为2±0.4、2±0.9,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用药后2组分别为4±0.3、4±0.6,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有2例呕血(8.33%),3例黑便(12.5%),血红蛋白短时间下降20g/L1例(4.2%),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5%;研究组术后有2例呕血(4.2%),1例黑便(4.2%),血红蛋白短时间下降20g/L1例(4.2%),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6.7%,研究组的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用药后有1例腹泻(4.2%),1例皮炎(4.2%),研究组用药后有2例腹泻(8.33%),1例皮炎(4.2%),1例肌痛(4.2%),均属于轻微症状,且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安全性高,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无头加压螺钉和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罗旭坤;麦锦祥;淑萍

    目的:研究和对比无头加压螺钉和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6年前来我院治疗的134例掌、指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的病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人,其中内固定术中采用无头加压螺钉的患者为对照组(78处骨折),采用微型钢板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81处骨折)。从2组患者的TAFS评分、骨折并发症,如感染、延迟愈合以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等方面来比较2组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2%,感染发生率为5%,骨折愈合时间为9~13周,平均10.2周,并有1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8%,感染发生率为2%,骨折愈合时间为8~10周,平均8.7周,并无骨折不愈合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的以上结果对比,治疗优良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愈合时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有掌、指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的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微型钢板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采用无头加压螺钉,并且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少于采用无头加压螺钉的患者,微型钢板的利用更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佳,应予以临床推广使用。

  • 观察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骨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昂

    目的:观察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骨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骨髓损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划分为例数相同2组,A组以及B组,前者给予后路减压,后者给予前路减压,对比治疗前后的Cobb角、伤椎高度等指标。结果:本次研究中,B组治疗后运动评分70.14±2.10分,优于后路治疗的A组50.26±1.42分(P<0.05);B组治疗后Cobb’s角46.52°±1.52°,优于后路治疗的A组28.41°±0.25°(P<0.05)。结论:2种手术应用在该种伤情治疗过程中,其中前路手术有利于提高触觉、运动评分,而后路手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等优点。为此,医护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病情来选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 活血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宫照文

    目的:分析探讨活血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预防肺栓塞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0.1 mL /(kg· 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与治疗组[0.1 mL /(kg· 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活血化瘀方(黄芪、川芎、地龙、生地黄、党参、白术、炙鳖甲、丹参、桃仁、红花、水蛭、制附子、土鳖虫)],连续治疗15天,分别在患者住院第2天与第15天抽血检测全血黏度指标,对2组的疗效作出评价。结果:2组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较大的差异(P>0.05),2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改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下肢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64层CT及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胡伟

    目的:研究64层CT及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入的80例DR检查为阴性而MR或64层CT检查为骨折的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MR和64层CT检查的表现和成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行MRI检查,其中44例(100.00%)和T1WI低信号带对应的T2WI周围存在片状的高信号水肿。35例(79.55%)患者的T1WI显示松质骨内或者骨皮质下为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低信号带。9例(20.45%)患者T1WI无低信号带,而多层CT检查为骨皮质中断。6例患者膝关节受伤,T1WI显示松质骨内为低信号带,但多层CT显示无骨折线。64层CT检查检查出骨小梁及骨皮质中断74例(92.50%),14例患者的骨折累及至关节面。结论:64层CT检查通过各向同性扫描及MPR多方向调整成像,可以有效提高隐匿性骨折检出率,特别是扁骨和不规则骨的细微骨折。 MRI可以帮助64层CT检查可能忽视的松质骨骨折的诊断,可以作为64层CT检查的辅助检查。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比较

    作者:张淑艳

    目的:分析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运用价值,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持。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操作时长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术后治疗效果优良率为80.85%,对照组优良率为97.8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1%,B组总发生率为10.6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89%,对照组总发生率为4.2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各有利弊,前者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较小,后者治疗效果更加确切,且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时应根据股骨颈骨折实际病情及患者意愿选择佳人工关节置换术方案。

  • 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作者:高晓明;卢关忠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2组各为42例,对比组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腰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测量值、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均进行了治疗,在术后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组腰痛VAS评分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术后1个月~1年的评分都较低,患者的腰痛减轻;椎体高度压缩率在术后慢慢的降低,对比组的高度压缩率也降低;伤椎cobb角测量值,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cobb角更加明显,在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改善了患者腰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测量值、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少,骨折的治疗时间变短,明显的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外固定架在72例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

    作者:王春宇

    目的:分析外固定架在72例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创伤骨科患者分为疗效组( n=36)及对照组( 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疗效组采用外固定架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知,疗效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3例(63.89%),好转率为11例(30.56%),无效率为2例(5.56%),总有效率为34例(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21例(58.33%),好转率8例(22.22%),无效率7例(19.44%),以及总有效率29例(80.56%)(P<0.05);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发现,疗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P<0.05);且疗效组患者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包括并发症患者共有2例(5.56%),对照组患者共有5例(13.89%)。疗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对比,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且并发症发生几率小,具有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早期优质护理对预防颅脑骨折后昏迷患者并发鼻饲返流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贺

    目的:观察探讨早期优质护理对预防颅脑骨折后昏迷患者并发鼻饲返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颅脑骨折后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接受早期优质护理,设置为研究组,另30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并发鼻饲返流的情况。结果:研究组鼻饲返流发生率为12.6%,对照组鼻饲返流发生率为22.6%,组间比较P<0.05,形成显著差异;研究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0%,组间比较P<0.05,形成显著差异。结论:对颅脑骨折后昏迷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鼻饲返流发生率高,应加强早期优质护理,有利于预防鼻饲返流的发生,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急性闭合性颅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洪亮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闭合性颅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性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3月136例急性闭合性颅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对可能与术后颅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术前格拉斯哥评分、开颅次数、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低蛋白血症)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性别、年龄、开颅次数与急性闭合性颅骨骨折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没有明确的相关性(P>0.05),而术前格拉斯哥评分、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低蛋白血症与急性闭合性颅骨骨折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存在明确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格拉斯哥评分(wald卡方=5.71,P=0.02),留置引流管时间(wald卡方=6.68,P=0.00),手术时间(wald卡方=7.61,P=0.03),术后低蛋白血症(wald卡方=4.05,P=0.03)是急性闭合性颅骨骨折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格拉斯哥评分、留置引流管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低蛋白血症是急性闭合性颅骨骨折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淑玲;王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DR结合透视下点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寻找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方法:收集50例依次行DR结合透视及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急性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50例中126处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确诊率为96.83%(122/126),DR结合透视的确诊率88.89%(112/126),DR确诊率为71.43%(90/126)。结论:DR结合透视可显著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阳性率,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各种检查方法取长补短,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投稿与征订须知

    作者:《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