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其对OPG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探讨

    作者:王爽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对骨保护素(OPG)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仅给予阿仑膦酸钠,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OPG和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OPG水平与骨代谢指标(BAP、CTX-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疗效确切,能够增加骨密度,改善OPG和骨代谢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膝关节镜微创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宋吉智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观察组病人予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人予以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8/60),2组比较,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施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三维影像学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马明龙;张日松;孙清华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影像学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髋臼骨折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并利用三维表面遮盖法、容积重建技术观察患者骨折类型与情况.并观察患者内固定复位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三维表面遮盖法显示48例,手术治疗45例,重建钢板固定14例,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31例,患者术前三维影像诊断结果与术中观察一致,且均可清晰反应患者伤情;4例未全部显示骨折线,相对比容积重建技术,三维表面遮盖方法立体显示效果要优于容积重建技术,而容积重建技术显示不明显骨折与细碎骨折效果要明显于三维表面遮盖方法,且可立体直观显示患者术后复位效果.结论:临床诊断和治疗髋臼骨折中,三维CT成像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容积重建技术对患者术后复位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奎元

    目的:通过在对脊柱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找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到本院来治疗脊柱创伤的48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人;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二者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用时比对照组少;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也要少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也要少于对照组;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面,2组患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对脊柱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的比较分析

    作者:王志祥

    目的:比较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期间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髓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髓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85.96±12.35)ml、手术时间(81.25±3.62)分钟、骨折愈合时间(12.69±1.42)周、引流量(102.56±12.02)ml、并发症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各时间段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内固定患者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

  • 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阿法骨化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骨密度和骨折率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月萍

    目的:探究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和骨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口服钙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法骨化醇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生化指标和骨折率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患者腰椎L2、L3、L4、股骨颈等部位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BALP、VD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RACP-5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骨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增加患者骨密度、改善生化指标和降低骨折率.

  • 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廉响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MRI的影像表现,探究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例肩袖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与关节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疗经过肩关节镜检查证实为肩袖撕裂,45例患者当中完全撕裂15例,其中1例同时向冈下肌延伸,2例合并肩胛下肌腱损伤.部分性撕裂27例,全部发生于冈上肌腱.肩袖损伤的MRI特点表现为肌腱连续性中断,其中1例误诊为肌腱炎,所有肩袖撕裂患者肌腱滑囊面或关节面和肌腱内部出现明显高信号,肌腱连续性存在.结论:MRI可以准确地判断肩袖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临床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可以成为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案.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周峰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后路融合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后路非融合手术治疗方式,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改善指标及JOA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各临床指标,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踝关节融合术在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大伟;姚太顺;孟宪杰;穆岭;郭跃生

    目的:探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1例.根据患者踝关节病变和畸形情况选择适宜手术入路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定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TPM、AOFA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TPM、AOFA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P<0.05).31例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后,优良率为93.5%.结论:踝关节融合术能有效减轻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纠正畸形,改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良好选择.

  • 2种方法治疗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世凯

    目的:探究小儿前臂闭合骨折采用2种方法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68例小儿前臂闭合骨折者,将34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将34例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6±0.4)周,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2±0.7)周,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1%,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91.2%,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0岁以上患儿出现3例(8.8%)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低于10岁患儿无该现象发生,对照组低于10岁患儿3例出现前臂旋转功能障碍(8.8%),10岁以上患儿中无该现象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岁及以内患儿对比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10岁以上患儿对比中,观察组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前臂闭合骨折治疗中,针对10岁以内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其疗效更显著;在10岁以上的患儿中可以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疗效更好,并发症少.

  • 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

    作者:施洪国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搜集的15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一般资料,按照不同镇痛方式分为舒芬太尼组(50例,应用0.5μg/kg舒芬太尼静脉注射方法)、髂筋膜腔隙阻滞组(50例,应用髂筋膜腔隙阻滞麻醉方法)和对照组(50例,未应用任何镇痛方式).采用统计学分析3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不同时间点视觉疼痛评分、呼吸抑制发生率、舒适度评分等.结果:3组患者的入室后视觉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麻醉前、穿刺前变换体位、穿刺成功平卧即刻、平卧后180秒等视觉疼痛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筋膜腔隙阻滞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髂筋膜腔隙阻滞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应用髂筋膜腔隙阻滞麻醉方法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效果良好.

  • 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中临时辅助应用单边跨腕关节外固定架的意义

    作者:王洪平;王川;兰玉平;钟凤林;赵晨阳

    目的:观察单边跨腕关节外固定架临时辅助应用在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骨科(以下均简称我科)2015年8月-2017年12月的21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临时辅助应用单边跨腕关节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结果:该组21例患者术中均采用单边跨腕关节外固定架临时应用辅助复位,术中均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复查X线均提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结论:单边跨腕关节外固定架在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中临时应用辅助复位的方法在临床中被证实是一种有效、便捷、经济适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应用于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殿琪;孙旭明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患者36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患者予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肘、肩关节功能,相关观察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8.89%、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66.67%、肩关节功能优良率77.78%;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106.03±6.23)ml、手术时间(60.08±5.70)分钟、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49.23±9.30)天、患肢肿胀时间(4.27±0.49)周,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1.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319.31±6.20)ml、手术时间(101.40±5.40)分钟、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66.03±10.50)天、患肢肿胀时间(9.60±0.50)周,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患肢肿胀时间等,有效改善患者肘、肩关节功能,降低成角畸形、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差异性比较

    作者:郭云财;温准;林希龙

    目的:研究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差异性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组,52例/组.对照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直接前入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7%,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直接前入路的手术方式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预后时间,提高髋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克氏针张力带与鹰嘴钩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翟耀

    目的:分析探讨克氏针张力带与鹰嘴钩钢板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克氏针组和固定组,每组50例;克氏针组患者给予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而固定组患者给予鹰嘴钩钢板固定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解剖愈合率等,统计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并运用Broberg-Morrey评分以及HSS评分评定对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克氏针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Broberg-Morrey评分与HSS评分的优良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克氏针组患者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固定组患者明显偏长,而骨折愈合时间比固定组明显偏短,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克氏针组患者的解剖愈合率比固定组明显偏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与鹰嘴钩钢板固定对于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均是比较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二者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 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成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作者:高岭

    目的:探讨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应用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成像的价值.方法: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采取临床综合诊断确诊,对患者均实施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统计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及分类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对鼻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100.0%与X线47.5%相比明显较高,CT检查对单纯线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复合骨折的诊断准确率100.0%、100.0%、100.0%与X线48.6%、50.0%、46.7%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应用CT三维重建成像检测效果优于X线平片.

  •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立新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均82例患者分为2组,采用传统切开内固定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8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强度评分、术中出血量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有效帮助患者踝关节恢复,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1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吴倩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凌海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分别给予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与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将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优良率:观察组为88.24%,对照组为72.55%,P<0.05;治疗前2组的G角与B角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G角、B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给予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便于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福全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克氏针内固定组和钛钢板内固定组,各40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MaryLand足部评分(术后12个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高于钛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钛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于钛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与钛钢板内固定相比疗效相当,但其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及并发症少的优势.

  • 舒适护理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石玲;于玮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舒适护理 骨盆骨折
  • 综合护理干预对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高晓微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80例肱骨干骨折病人分到观察组(n=90例)和对照组(n=90例),观察组病人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9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44%(13/90),2组比较,P<0.05.结论:在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病人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90例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静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急救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效果,改善预后状况.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代士玲

    目的:探究对股骨干骨折手术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抽签法下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2组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天数(12.56±2.15)天和治疗费用(8125.56±756.23)元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优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56±3.25)天,平均治疗费用(9756.23±810.35)元,P<0.05.对照组患者在满意度(86.59±8.56)分和知识掌握情况上(84.69±8.59)分具有一定的优势,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评分(72.59±5.56)分;知识掌握情况(64.23±10.15)分,P<0.05.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

    作者:聂颖;代梅皎;方英娜

    目的:探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使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时,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护理的作用,保证手术效果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所以可以将人性化护理手段进行推广.

  •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斌

    目的:研究并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1月-2017年12月间骨科收治的患者为目标对象,选择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8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硬币法,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对2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为(0.8±0.2)天、住院时间为(11.9±2.1)天、异常情况反馈时间为(8.7±1.4)分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2组VA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服务当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术后观察及护理

    作者:徐秀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手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择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于我院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200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研究,应用切开引流置管冲洗方式进行治疗、护理,把中心负压吸引器和引流管连接起来,及时应用抗生素、倒入引流液,以此避免逆行性感染的发生.结果:20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闭式引流冲洗,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比较高.结论: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手术之后,应用切开引流置管冲洗治疗方式,使用抗生素,用生理盐水进行切口冲洗,将抗生素用药流的形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消灭细菌,改善血凝块情况,促进脓液排出.

  • 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韩洋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由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将纳入对象分为2组,对对照组(n=59)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n=67)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患者为83.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 5715,P=0.0183).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患者为65例,不满意患者为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患者为49例,不满意患者为10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97%,对照组为18.64%,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381,P=0.0245).其中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4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1例.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使患者护理满意度获得提高,并可有效抑制并发症发生率.

  • 综合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徐琳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年5月-2018年3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基础临床方案为主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综合护理(观察组),对比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指标、住院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护理后,其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72.62±6.29)天,住院平均时间为(9.26±1.45)天,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方案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当中,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快,且住院时间短.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王晓霞;刘迎雪;姜晓博;宋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早期踝关节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施阳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踝关节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将他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日常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踝关节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对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关节功能障碍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踝关节无功能障碍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BrunnStrom分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踝关节护理对其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孙辉;殷燕;荆艳莉

    目的:本文针对跟骨骨折患者在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5年3月1日-2018年3月1日在本院接受该类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72例,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36例)采取康复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并对比终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97.22%和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61.11%和58.33%,不良反应率2.87%,比对照组(38.89%)低(P<0.05).结论:针对跟骨骨折患者在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加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使其治疗效果增强,可促使该部分患者尽快得到恢复.

  • 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于红

    目的:研究和探讨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9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康复护理训练,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康复护理训练的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肢体肌力恢复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训练可提高患者上、下肢肌力评分,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 自拟"消肿祛瘀散"外敷治疗膝关节湿热痹阻型滑膜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姜盛龄

    目的:自拟"消肿祛瘀膏"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滑膜炎,观察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门诊和住院的湿热痹阻型滑膜炎患者46例,观察"消肿祛瘀膏"外敷治疗膝关节湿热痹阻型滑膜炎的效果.结果:经过连续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本方剂安全可靠.结论:消肿祛瘀膏外敷对膝关节湿热痹阻型滑膜炎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控制膝关节肿胀、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与关节松动术联合康复疗法影响膝关节功能的观察

    作者:陈佳旭;蒋拥军;胡敏杰

    目的:探讨静态进展性牵伸联合关节松动术联用对于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手术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静态进展性牵伸联合关节松动术,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AKS)优于术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项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与关节松动术可加快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 头皮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尚延萍;许蕾;韩月娥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采用头皮针配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头皮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将2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接受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指标数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的生活能力、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93.33%,高于对照组72.41%,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肩关节脱位的效果

    作者:付明

    目的:研究和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收集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0例脑卒中合并肩关节脱位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并比较2组患者肩关节脱位康复效果、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结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合并肩关节脱位,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个体化时间康复训练方案在脊柱外科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丽丽

    目的:以100例脊柱外科患者为例,对比探究常规康复训练及个体化时间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学领域的盲选法作为标准,将本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时间康复训练方案,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训练依从性评分为(92.17±3.84)分,远高于对照组的(78.15±6.13)分,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及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科患者术后应用个体化时间康复训练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训练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采纳应用.

  •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春敏;刘宏丽;李春艳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56例2009年8月-2010年8月医院接收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对照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康复治疗方法为观察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2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显效率为65%,有效率为27%,无效率为8%,观察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显效率为42%,有效率为26%,无效率为32%,对照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68%.2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推广.

  • 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作用探讨

    作者:张立春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全面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股骨颈骨折术患者满意水平;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要点的认知程度、股骨颈骨折术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水平;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的症状积分、抑郁的症状积分、疼痛的症状积分;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积分;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股骨颈骨折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要点的认知程度、股骨颈骨折术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焦虑的症状积分、抑郁的症状积分、疼痛的症状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的症状积分、抑郁的症状积分、疼痛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各项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股骨颈骨折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康复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康复知识的认知,并提高了康复护理的行为,有效改善了生活质量,较好缓解了疼痛和焦虑抑郁的心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有较高的满意程度.

  • 对骨创伤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效果探析

    作者:李成华

    目的:对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康复处理和功能锻炼的实际效果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医院在2015年5月-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骨创伤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这2组患者进行骨外科常规护理,然后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有目的的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然后对2组患者的肌肉功能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记录.结果: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有40例的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后肌肉功能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恢复良好所占的比例高.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仅有25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行骨创伤手术的患者来说,在手术之后进行有目的性的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肌肉功能和关节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中药穴位贴敷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患者预防和治疗作用探讨

    作者:申军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患者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3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景淼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1例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具体原因,再对所有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51例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误吸发生率为3.92%(2/51),未发生误吸率为96.08%(49/51),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原因为体位、患者本身因素、机械通气的建立、应用抑酸剂和镇静药物等,加强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误吸发生率.

  • 颅脑外伤导致脑积水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刘泽杰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CS评分良好率为5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后脑积水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骨科患者围术期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

    作者:陈筱岑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处于围术期在预防切口感染中进行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样本在我医院中骨科所收治并给予手术疗法的患者选择出80例,时间从2016月10月-2017年10月.依照抽签法完成组别的分配,对照组(n=40)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40)进行预防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产生率远远比对照组低很多,同时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是少于对照组的,终都呈现出P<0.05统计情况,拥有讨论价值.结论:将预防护理措施应用于骨科患者围术期中,对切口感染有预防效果.

  • 人性化护理对ICU转入骨科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作者:翟智翘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对ICU(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51例,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51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2组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发生率、恐惧发生率、孤独无助发生率、抑郁和自卑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恐惧发生率、孤独无助发生率、抑郁和自卑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恐惧发生率、孤独无助发生率、抑郁和自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ICU(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 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分析

    作者:鞠霞

    目的:探讨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9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手术室全面护理.比较2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手术室内环境质量、患者手术认知、手术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结果:观察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内环境质量、患者手术认知、手术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全面护理在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手术认知和配合度,并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机体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 循证护理该模式在截瘫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鹿嫣一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截瘫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截瘫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截瘫患者的压疮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有效降低了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硬膜外麻醉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髋部手术后循环和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莉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髋部手术后循环和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7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9例患者,给予A组患者以0.2μg·h-1·kg-1右美托咪定泵注量,给予B组患者以0.4μg·h-1·kg-1右美托咪定泵注量,给予C组患者以0.6μg·h-1·kg-1右美托咪定泵注量,观察对比3组患者不同时段循环指标、SPO2情况以及POCD发生率以及MMSE评分情况.结果:3组患者在入室时,HR、MAP以及SPO2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用药10分钟和20分钟该时间段,C组的HR和MAP水平明显低于A、B2组;3组患者在术前24分钟,MMSE评分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后12小时和24小时时间段,B组的POCD发生率和MMSE评分情况明显好于A、C2组患者.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实施治疗时,取0.4μg·h-1·kg-1右美托咪定泵注量,可以降低对患者术后循环干扰程度,有效避免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

  • 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作者:石旭满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1月搜集的83例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骨隆突部位压疮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骨隆突部位压疮患者的主要压疮部位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3例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骨隆突部位压疮患者中有32例胸腰背部压疮(占38.55%)、27例臀部压疮(占32.53%)、15例上肢压疮(占18.07%)、9例面部压疮(占10.84%),各组数据所占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再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能够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

  • 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张姝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科2015年4月-2017年1月,手指离断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危象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10.00%,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同时也能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林晶

    目的:探究导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6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将其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切口感染组),共有50例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非切口感染组),共有600例患者.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个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为50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为7.69%,通过分析了解到导致的感染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大小、BMI值、营养状况、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切口感染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 骨科重症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预防感染的护理

    作者:王丽梅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重症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预防感染的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行PICC骨科重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预防感染护理干预,每组各45例,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局部感染、导管感染、血液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预防感染的护理中,提高专业技术熟练程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密切观察置管运行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PICC置管使用效率和治疗效果.

  • 2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林德金

    目的:观察分析2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44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22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方法)和对照组(22例,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方式).采用统计学分析2组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松动、感染以及内翻移位).结果:2组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以及髋关节松动、感染以及内翻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方法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方式.

  • 双下肢站立位DR全长摄影在骨科矫形中的临床作用

    作者:梁潇

    目的:通过对双下肢站立位DR全长摄影技术在骨科矫形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到本院来进行双下肢站立位DR全长摄影的48例患者(共96个膝关节),对他们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对患者术前畸形情况进行诊断,并对患者骨科矫形后的假体安置状态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检查结束后,除股四头肌角被假体遮挡后无法进行测量外,其余指标的都能较好地实现诊断.诊断后,术前内翻畸形、外翻畸形、无畸形膝盖数量分别为51、18、27个.术后治疗后,所有人工关节都能较好的实现对冠状位下肢离线的纠正,各个关节的角度都回到了正常范围内.结论:在对骨科矫形患者进行诊断与术后评价时采用双下肢站立位DR全长摄影方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 高频超声对胫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峰;中一

    目的:观察分析高频超声对胫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87例胫骨疲劳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胫骨疲劳性骨折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87例胫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的具体骨折节段、骨折分型以及高频超声特点.结果:87例胫骨疲劳性骨折患者中有53例中段骨折(占60.92%)、24例上段骨折(占27.59%)、10例下段骨折(占11.49%),中段骨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上段骨折和下段骨折(P<0.05);87例胫骨疲劳性骨折患者中有30例I型、57例II型;高频超声特点:早期骨折骨皮质连续性中断且骨膜增厚,骨折处骨膜血流信号逐渐消失、骨折愈合之后骨表面毛刷状隆起骨痂逐渐成光滑丘状.结论:高频超声对胫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高.

  • 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功能的作用探讨

    作者:赵泽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行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分析对膝关节过伸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36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2组,各18例.对对照组行运动再学习、神经促通技术等康复训练,对观察组行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分析36例脑卒中患者的FTSST(5次坐立试验)、MWS(10m大步行速度测定)、下肢伸膝肌群肌力测试以及平衡功能和步态测评结果.结果:治疗前36例脑卒中患者的FTSST(5次坐立试验)、MWS(10m大步行速度测定)、下肢伸膝肌群肌力测试以及平衡功能和步态测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FTSST(5次坐立试验)、MWS(10m大步行速度测定)、下肢伸膝肌群肌力测试以及平衡功能和步态测评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行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后,使患者膝关节过伸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使下肢功能获得尽快恢复,将患者的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予以提升,改善患者的身体协调能力,防止跌倒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MRI对中老年脊柱骨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德干;胡青松

    目的:通过分析有明确病史的中老年脊柱椎体骨折的MRI(磁共振)表现,并探讨其对中老年椎体骨折性质鉴别诊断方便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恶性疾病病史和单纯创伤性病史各20例中老年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MRI影像特征,包括椎体形态及各扫描序列(T1WI、T2WI、FST2WI(腰椎)或STIR)不同影像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程度、强化方式.结果:⑴创伤性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形态一般呈楔形或变扁,伴椎板塌陷及椎体后上、下角突起;急性期椎体中部常见横带状骨折线,周围伴大片骨髓水肿,T1WI序列呈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或STIR呈不均匀高信号,部分合并双侧椎弓根挫伤、骨髓水肿及椎旁周围软组织肿胀、椎管内血肿.增强扫描急性期椎体骨髓水肿呈较明显均匀强化,椎管内血肿未见强化;陈旧性或慢性骨折椎体未见明确强化征象.⑵恶性疾病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形态一般呈变扁或倒楔形、椎体局限性凹陷状型;椎体前后缘呈球形或弧形膨隆;椎体信号异常:T1WI序列大多数呈不均匀结节或斑片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或STIR不均匀结节高信号,硬化病灶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椎体呈较明显结节状、斑片状强化,椎弓根受侵蚀、破坏,以呈不均匀强化;椎旁周围或椎管内伴肿块,呈不均匀强化.结论:MRI对中老年脊柱椎体骨折性质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爆炸特重伤员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的护理经验

    作者:朱相梅

    目的:总结爆炸特重伤员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一起大规模突发爆炸的5名特重伤员的临床资料,通过快速启动连续血液净化护理应急小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本组患者相关血液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例患者入院后持续行CBP治疗1周后,除1例患者因继发感染和MODS死亡之外,剩下4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患者在入院第7天时血清PH值、乳酸、白细胞计数及血清肌酐指标较入院第1天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结果显示均预后良好.结论:尽早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干预效果显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快速启动应急护理小组,加强安全管理,维持血管通路的有效建立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救护成功的关键环节.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