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和疗效

    作者:刘长永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3年之内收治的15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对于所有患者在临床实施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和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探讨患者在临床实施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此过程中所有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在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只要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并按照患者的实际症状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军;黄健;郭伟康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进行分组,A组37例,实施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B组37例,实施保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足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Gissane角以及Bohler角同B组比较,均明显较大(P<0.05);2组患者治疗前,AOF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组患者评分均明显升高,但A组患者治疗后AOFAS评分同B组患者比较,显著较高(P<0.05);A组患者治疗后共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B组只出现3例,发生率为8.11%,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A组低( P<0.05)。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恢复跟骨解剖形态,促进足部功能恢复,但同保守治疗比较,其属于有创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俊岐;何健飞

    目的:探讨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治疗方法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进行研究,术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资料确定减压、融合手段已近手术方法,并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式进行内固定和矫形,术后用ODI评价临床疗效,VAS评价腰腿疼痛情况、JOA评价腰椎神经恢复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6~24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患者的ODI评分、腰腿疼痛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年患者的JOA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经过积极处理后没有造成残余的伤害,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螺钉脱落、松动和螺钉周围透亮现象。结论: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以增强螺钉的稳定性,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康复,因此该治疗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解剖钢板与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孟儒;钟成发;李少波

    目的:探究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行解剖钢板内固定疗法、Liss钢板内固定疗法,对比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行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4.44%vs 75.00%较对照组高,手术时间:66.94±7.78分钟vs 95.41±7.81分钟、住院时间:4.62±4.31天vs 8.12±3.64天、术中出血量:196.11±18.02 ml vs 290.91±18.22 ml、骨折愈合时间:3.80±1.21个月vs 4.45±1.41个月、术后至开始负重时间:40.82±4.62天vs 44.12±5.58天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5.56%vs 27.78%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较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优,安全指数高,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宝田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4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病例,回顾分析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手术,长节段固定并后方植骨,随访5个月~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椎体或椎间隙前中后三柱均愈合,术前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应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无外伤或轻微损伤发生胸腰椎骨折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病例,给予后路长节段固定并后方植骨治疗疗效满意。

  •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作者:张欣贺;张晓亚;杨红耀

    目的:对核磁共振成像仪( MRI)诊断膝骨关节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临床确诊膝骨关节炎5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应用关节镜检查,观察组25例采用核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检出特异值、准确程度、灵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用MRI检查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仪检查膝关节炎病变部位可靠性高,具临床应用优势。

  • LCP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探究

    作者:王强

    目的:探讨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 LCP )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经我院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手术方法,而观察组则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手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需要的时间以及末次随访 Neer评分(总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4个月,观察组患者接受LCP手术后骨折均达到愈合,而且基本上都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平均的愈合时间为10.2±2.3周,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失败的现象,如钢板、螺钉弯曲断裂等,也并未有感染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的现象出现,而对照组则有3例患者骨折未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2例发生感染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的现象;依据Neer评分标准进行治疗效果的评定,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应用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高,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与晚期重建的疗效对比

    作者:郭志强;魏宁波;杨帅胜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早期手术与晚期手术的疗效差异,探讨治疗的佳时机。方法:2011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早期手术组)19例(59.37%)和B组(晚期手术组)13例(40.63%)。通过术后采用采用Lysholm-Tegner膝关节评分标准、关节活动度及大腿周径的测量,综合评价2组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Lysholm-Tegner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有显著改善。结论:对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膝关节损伤患者,早期手术治疗与晚期手术治疗疗效相当,但早期手术术后患者大腿周径萎缩程度有明显改善,且患者可于术后较早进行康复训练,故早手术是较好的选择。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昌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67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MSCT三维重建和X线片检查,比较2种检查手段的结果。结果:在35例骨盆骨折患者中,MSCT共计明确诊断骨折60处,检出率为100%,X线片明确作出骨折诊断41处,可疑骨折8处,其诊断准确率为81.67%,2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明确显示骨盆骨折的解剖结构、骨折的移位、部位及关节的脱位等情况,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创DHS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冼燕波

    目的:研究微创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1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63例,观察组采取微创DHS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DHS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手术输血量、切口长度、消肿时间、关节肿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65%,与对照组80.95%比较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输血量、切口长度、消肿时间、关节肿胀时间分别为62.36±17.40分钟、0.00±0.00 ml、5.10±1.25 cm、4.20±2.16天、9.24±1.82天,与对照组81.48±24.62分钟、174.26±35.22 ml、11.97±2.30 cm、7.14±1.73天、13.51±1.86天显著较低( P<0.05);2组均未发生感染、血肿等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骨折不愈合,与观察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具有微创、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小切口单边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沁昕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边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1例,均采用小切口单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逐渐降低,ODI评分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率为92.7%;植骨融合率为95.1%(39/41)。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结论:小切口单边固定扩大开窗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易掌握、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确保脊柱的稳定性,符合微创手术要求。

  • 2种不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对照研究

    作者:何晓;邓超;路敏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95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n=48)与B组(n=47)。 A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B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优良率达93.8%,高于对照组78.7%,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4%,低于B组27.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患者对骨膜破坏性影响小,创伤轻,且固定稳定性更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保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合并胸部脏器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特点及临床救治

    作者:胡润武

    目的:探讨合并胸部脏器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特点以及临床救治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56例合并胸部脏器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进行比较,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36例患者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延期手术组20例患者采用延期手术治疗。结果:合并胸部脏器损伤的胸腰椎骨折主要包括肋骨骨折25例、肺部挫伤18例、血气胸13例,早期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早期手术组患者术后肺炎的发生率为2.8%,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的20.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并胸部脏器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救治中,应该采取早期手术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肺炎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评估报道

    作者:王红星;师月文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48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实验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地时间分别为76.83±10.25分钟、213.24±75.36 ml、7.56±0.68天,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地时间分别为68.67±9.38分钟、165.37±48.34 ml、7.63±0.59天,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1.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髋功能恢复较好,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下地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效果较理想的方法。

  • 后踝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及临床疗效

    作者:王辉;许永富;徐旱情;孙彦卿

    目的:探讨针对不同后踝关节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间对合并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分别应用拉力螺钉或 T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患者37例,均为初次、闭合性、(后踝骨折合并内外踝骨折例数29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19~58岁,平均48岁;其中对22例后踝关节骨折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10%~25%者行2枚拉力螺钉内固定,对15例后踝关节骨折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者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应用( AOFAS)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6.2个月,平均12~23个月随访。空心钉内固定组术后1年AOFAS评分63~98分,平均85.4分;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9.1周(8~11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0.8周(9~12周),2例发生并发症。钢板内固定组术后1年AOFAS评分65~97分,平均89.6分;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8.8周(8~10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0.1周(9~12周),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简单后踝骨折(后踝骨折块介于10%~25%胫骨远端关节面且骨块较小)较为满意的内固定方式,具有创伤小、稳定好、经济实惠;而对于复杂后踝骨折(后踝骨折块≥25%胫骨远端关节面,粉碎性骨折块,骨质疏松患者)运用T型钢板治疗,能提供更强的稳定性,术后可积极锻炼,能使踝关节功能大限度地得到早期恢复。

  • 三七粉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泽荣;庞瑞明;王明潮;曾伟坤;刘红财;谭官峰;曲震;李映渊

    目的:观察三七粉口服、低分子肝素钙肌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凝血4项、D-二聚体的干预情况。方法:将60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30例,术后予口服三七粉预防DVT的发生;西药对照组30例,术后予肌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DVT的发生。观察比较2组病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对凝血4项、D-二聚体的影响。结果:术后DVT的发生率治疗组为16.66%,对照组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味三七粉口服用于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获得与西药低分子肝素钙相近的临床效果。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作者:孙宗丕

    目的:对比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1年2月~2013年12月,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9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51例,纳入保守组,采用手术治疗42例,纳入手术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末次随访,手术组、保守组疼痛、功能、活动、解剖、合计评分高于治疗前,手术组活动、解剖评分高于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并发症合计例次率78.57%、重度疼痛16.67%,高于保守组31.3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解剖复位效果更理想,有助于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但并发风险更高,疼痛、肿胀发生率相对较高。

  •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军;张陆;刘志昂;姜岩;王东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正确手术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照组给予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术后GartlanD-Werly评分为7.71±2.42分,对照组术后GartlanD-Werly评分为7.84±2.36分( P>0.05),提示2种方法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1.43%(P<0.05),提示研究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手术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的临床观察

    作者:魏长月

    目的:研究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年时间内收治的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患者共14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引流、植骨以及固定等,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完成并经过2年随访后,13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但是因为功能锻炼不合理,或者没有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导致有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等情况。结论:对于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症,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如果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那么就能够使其肢体功能得到恢复。

  •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周军祝;王爱波

    目的:研究并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施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对患者的疗效和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更轻(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预后。

  •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显微腰间盘切除与椎间盘镜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屈振宁

    目的:探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显微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比较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过程中使用显微腰间盘切除术、椎间盘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显效21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显效13例,观察组有效10例和对照组有效10例情况相同,观察组无效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无效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5.3±6.7分钟,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68.7±6.4分钟。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2.56±0.5cm,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长度1.24±0.6 cm。结论:使用显微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身体痊愈。使用显微腰间盘切除术,可以降低手术时间;使用椎间盘镜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切口长度。显微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治疗对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良好效果。

  • 重建股骨距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群周

    目的:评价重建股骨距在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AO分型:AO 31-A2.2型12例,A2.3型14例,A3.3型14例)。先经S-P中段入路行弧形重建钢板固定股骨粗隆间至股骨颈内侧骨皮质上,以恢复压力侧骨皮质的连续性,再给予股骨近端外侧锁钉钢板固定。结果:40例均获平均26.0±6.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5.3±3.0周。末次随访时按照Harris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3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5%。结论:重建股骨距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骨柱固定理论,骨折端固定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快。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遵循原则分析

    作者:张鸿程;查庆林;薛小东

    目的: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遵循原则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的28例老年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有5例,手术治疗的为23例;各种治疗方法,根据Harris法评分标准,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的方式选择方面,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佳的治疗方法,在康复治疗时期,要给予鼓励和安慰,使得这些患者早期参加锻炼,有基础疾病的积极治疗原发病,后就是注意术后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膝关节畸形20例疗效探讨

    作者:闫秀中

    目的:探讨膝关节畸形采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20例膝关节畸形患者,均为我院骨科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采用Ilizarov治疗,回顾临床情况。结果:本次选取的20例膝关节畸形患者,平均行12个月随访。 Ilizarov外固定器固定73~285天,所有患者的畸形情况具有所改善,达到了医疗目的,所有患者经观察下肢负重力线,均呈现出逐渐恢复之态,患者的截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40天。外固定针道在治疗期间感染1例,局部换药后好转,无对疗效影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膝关节畸形,依据不同疾病类型,采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矫正效果,且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 空心钉微创法治疗股骨颈骨折麻醉分析

    作者:李仁科;马风雷;曹咏雁;韩雪萍

    目的:对空心钉微创法治疗股骨颈骨折麻醉方式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进行空心钉微创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2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高血压、低血压、缺氧、心动过缓)等进行观察。结果:在麻醉期间,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且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评分为4.1±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2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空心钉微创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时,与全身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

  • 心脏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临床分析

    作者:李小琴;石小燕

    目的:对心脏接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200例,对患者的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的20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总的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主要表现为:严重出血、动脉血栓、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局部血肿等,所有患者都在经过内科保守治疗之后治愈。结论:由于受到抗血凝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影响,心脏介入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及早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 悬吊运动疗法对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国兴;杨晓姗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对挥鞭样损伤后功能受限的疗效。方法:将22例挥鞭样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11)和对照组( n=11),2组均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和针灸,除此之外,治疗组给予悬吊运动疗法。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分别给予评估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颈部残疾指数( Neck disability index )和恐惧-回避信念问卷评分( Fear-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naire)。结果:经6周治疗后,组内治疗前后VAS、NDI及FABQ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 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应用物理因子和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挥鞭样损伤患者颈痛,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作者:徐斌;马锐;陈建常;滕勇;马在松;安伟;张春浩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提出具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83例股骨颈骨折行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2例(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1例(B组),获得如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术后引流量等信息,并随访分析。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大于B 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在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弃拐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3年,A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B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随访时间3~5年,平均4.1年,12例在术后3年后失访;1例出现手术部位感染,2例术后3.5年死于肺部感染,2例术后死于心脑血管疾病,3例死于其他疾病;末次随访时间,7例需辅助行走。随访期间未见假体松动及断裂。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各个环节改善,增加机体耐受力,尽量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米托蒽醌单独及其联合美罗华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弋莉

    目的:研究米托蒽醌单独及其联合美罗华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42例,2组均采取CHOP化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米托蒽醌联合美罗华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米托蒽醌单独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RR率为83.33%,与对照组54.76%比较显著较高(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总发生率分别为78.57%、85.7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托蒽醌联合美罗华治疗恶性淋巴瘤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米托蒽醌治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氯吡咯雷与阿司匹林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抗凝效果比较

    作者:夏天;钟焕清;凌国生;邱龙兴;刘勇志

    目的:探讨氯吡咯雷(Clopidogrel Tablets,)与阿司匹林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GABG)术后的抗凝效果比较。方法:抽选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行GABG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分为对照组( n=49例,单用阿司匹林)和观察组( n=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咯雷治疗),比较术前、服药后1、5、10天的血小板( PLT)数量变化及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PAG)以及心脏事件的差异。结果:2组服药后,PLT数量短暂降低后明显上升,至第10天后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ADP诱导的PAG均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第10天后已经恢复至术前,而对照组仍然高于术前(P<0.05)。2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咯雷对CABG术后早期PLT聚集功能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核磁共振乳腺钼铑双靶对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比较

    作者:孙永华

    目的:比较核磁共振及乳腺钼铑双靶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经过病理学诊断证实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铑双靶进行影像诊断。随机将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进行影像诊断,对照组采用乳腺钼铑双靶进行影像诊断,对比核磁共振以及乳腺钼铑双靶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后,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经过乳腺钼铑双靶影像诊断后,其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85%。由此可见,采用核磁共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影像诊断的准确率要高于乳腺钼铑双靶的影像诊断准确率,2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更优于乳腺钼铑双靶。

  •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素萍

    目的:探讨应用尼莫地平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他汀类药物常规治疗,研究组微量泵灌注尼莫地平溶液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变化,评价术后3个月GOS(道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14天MCA、ACA、PCA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36/40),与对照组的86.8%(33/3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为4.02+0.35分,高于对照组的3.11+0.21分(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和尼莫地平均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的药物,但微量泵持续灌注尼莫地平溶液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促进预后,且安全可靠,建议临床首选灌注尼莫地平液的方式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勇智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肺段切除术,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FEV1、FVC、MVV等肺部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能有效控制患者肺癌因子的扩散,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手术方法,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成龙;温洪鹏;陈潮宇;吴绍康;黄科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4年12月的80例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随机分为髋关节置换术组和骨折内固定术组各40例,分别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骨折内固定术组在手术时间明显比髋关节置换术组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内固定术组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髋关节置换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内固定术组下床时间明显比髋关节置换术组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内固定术组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骨不连的发生率明显多于髋关节置换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得到不同的结果,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

  •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探析

    作者:于明

    目的:探析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不稳定骨盆骨折46例,依照护理方式差异进行分组。23例为常规护理,入组对照组;余23例方式选择舒适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护理效果,组间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少,满意度高,生活质量较高,疼痛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运用有效,值得推广。

  • 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研究

    作者:郑艳

    目的: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对照组评分为72.36±9.56分,观察组评分为91.69±9.78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提升了护理质量,也强化了护理细节和预防性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应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 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赵丽颖

    目的:对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医院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高龄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经护理干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6.19%的满意度,2组各指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胆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舒适护理在掌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吕庆丹

    目的:观察在掌骨骨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70例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85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切口发生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7.6%,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8.2%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掌骨骨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循证护理在胃镜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红梅;赵远利;杨萍萍;刘旭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胃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胃镜手术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分成2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行循证护理,比对2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总率(8.0%)、护理满意率(98.0%)和常规组(24.0%、80.0%)相比,均存在鲜明性临床差异(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胃镜围手术期,效果突出,可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度,缩短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 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霞

    目的:分析妊娠并卵巢肿瘤行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并卵巢肿瘤7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类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NRS评分3.68±1.05分,比对照组7.43±1.68分低,且并发症总发生率8.71%,显著比对照组48.57%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并卵巢肿瘤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缓解焦虑、紧张心理,减轻疼痛,并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自我防护能力与预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玉洁

    目的:就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自我防护能力与预后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采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手术肌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束后,对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及预后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后,2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防护能力方面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在观察组38例患者中,出现了1例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94.7%;而在对照组38例患者中出现了6例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76.3%,2组患者预后康复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康复计划对骨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影响

    作者:相跃峰

    目的:探究康复计划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间本院骨科收治的40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平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康复计划性护理方式,而对照组应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对比2组术后关节的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比对照组患者临床效果好。结论:应用计划性康复护理,能提升患者手术质量,大大减少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作者:牛红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的几点讨论。方法:通过对本院31例行人工髋关节手术的医护人员配合及病房护理效果总结。结果:本组31例患者,优秀率54.84%,良好率29.03%,尚可率9.68%,较差率3.23%,优良率83.87%。非常满意18例,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6.77%。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天无感染,并发症发生率0.00%。结论:病房主管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术前的病情,首先要充分做好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其次,在手术过程中,及时提醒医生患者的各项生理情况,积极配合术中主刀医生、麻醉医师操作过程,各个环节都要有清晰认知,如此才能保障髋关节手术的顺利成功。

  • 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徐为峰

    目的:探究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康复科门诊治疗的94例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结果:2组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优21例,良19例,优良率为85.12%;对照组优8例,良11例,优良率40.43%,2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明显,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在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

  • 骨盆旋移症合并坐骨神经痛康复治疗中的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杨素萍;张美茹

    目的:探讨骨盆旋移症合并坐骨神经痛康复治疗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干预组60例在常规康复综合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手法和理疗治疗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护理干预组疼痛减轻优于对照组(P<0.05)。 x2=10.57,P<0.01,差异有显著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 护理干预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预后价值探讨

    作者:袁立塔;邵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数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促使髋关节快速恢复,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使用和积极推广。

  • 身心并护,对外伤截瘫病人护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曹丽杰

    目的:分析身心并护在外伤截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外伤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身心并护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身心并护在外伤截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硬膜外麻醉后五步推拿手法配合针灸治疗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作者:王永成

    目的:硬膜外麻醉后五步推拿手法配合针灸治疗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功能恢复程度判定治疗结果。结果:优29例,良6例,一般3例,差4例。结论:硬膜外麻醉后五步推拿手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达到治疗效果满意,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

  • 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及对术后疼痛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谭婉仪

    目的:探索研究针对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其术后复苏的影响以及对术后疼痛干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均于术毕前应用生理盐水,研究组均于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均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将2组患者诱导前、注药后以及苏醒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和复苏时间、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注药后10分钟、缝皮结束时以及拔管后30分钟的MAP均升高、HR均增快(P<0.05);研究组患者各时间点MAP升高以及HR增快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拔管时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苏醒后30分钟以及苏醒后1小时、2小时、4小时的RASS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数据( P<0.05)。2组患者苏醒期组间以及组内PO2、PCO2、SaO2水平情况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可以有效抑制患者在苏醒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且不会对复苏速度造成任何影响,同时可以有效缓解苏醒期躁动以及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作者:马彩娜;李亚鸽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10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应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平均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1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为37.65±4.62小时,远低于对照组的49.97±8.55小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加快其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瑞芬太尼不同麻醉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海静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不同麻醉方式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行剖胸手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2组均使用瑞芬太尼为麻醉剂,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各个时段的HR、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2、T3时刻的HR水平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患者在T2、T3、T4、T5时段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胸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以有效抑制患者 HR加快、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增加,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引起的应激反应程度更为轻微,便于术后镇痛,具临床推广价值。

  • 护理干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怀文丽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4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的关节脱位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关节脱位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58%,满意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4.71%。2组以上指标差异较大,且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析,针对患者的实际病况和自身特点实施针对性高效的护理,严密实施的同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终形成良好的护理循环,达到加快髋关节各项功能恢复的目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预防关节脱位效果显著,能大程度将关节脱位发生率降到小,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

    作者:张洪艳;张亚军;夏士艳;王淑秋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对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率为11例,重度窒息为1例;对照组相应的为20例、6例;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且P<0.05。其次,对照组围产儿死亡2例,观察组无围产儿死亡情况。另外,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5.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生育质量,且满意度较高,可推广。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张文妍;彭少林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缓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创伤骨科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VAS疼痛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镇痛药使用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 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更优(P<0.01)。观察组镇痛药使用率为4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86%( P<0.01);2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29%、82.86%,观察组明显更高( 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较大程度缓解患者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作者:刘丽萍;邢得翠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股骨骨折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计划,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2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 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原因探讨

    作者:霍自豪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44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再次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发生原因,并研究对应的治疗方法。结果: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尿道狭窄、膀胱功能障碍,实施手术以及扩张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并对其进行3个月随访,排尿功能彻底恢复。结论:前列腺术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防止尿潴留发生,适当结合手术以及药物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高荣芳;龚玉环

    在医院工作的临床护士,因工作的特殊性,经常面临着许多职业危害,其中针刺伤是为常见的一种。这与工作中必须要接触的注射器、穿刺针等锐器有关,再加上经常接触或处理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一旦针刺伤发生,便会导致令人生畏的艾滋病、乙肝、丙肝等血源性疾病传播,并产生严重的后果,造成持久的心理负担。经证实已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因此,针刺伤及其危害是我们临床护士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大家应该重视到针刺伤的危害,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感染管理,制订具体的防护措施,减少或杜绝护士针刺伤的发生。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如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就会传播给受伤者体内[1]。由于护士工作的环境和服务的对象的特殊性,护士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损伤[2]。因此,针刺伤及其危害已成为当今临床护士严重的职业健康问题。据有关研究所示,临床护士80%患传染病都是由于被针刺伤所致,每年因针刺伤导致血液性传播造成护士死亡超过几百人。临床工作中基本、常见、繁忙琐碎的基础护理操作中所造成的职业感染日益严重。我国是乙肝感染高发国,感染率达60%,乙肝携带者有1.3亿,针刺伤是0.004 ml血液就可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 HBV的针刺伤而发生乙肝的危险性为1/5,而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并且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存在。针刺伤不仅造成受伤者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造成受伤者严重持久的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可见临床护士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建立预防锐器伤治理组织,是实施锐器伤治理的根本保证[3]。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