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陆永兴

    目的 研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4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病例,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选择2010年2月—2011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4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应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显效19,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显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研究组中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继发性骨折,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与对照组(26.47%)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50、5.3142,P=0.0157、0.0211).结论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探索.

  • PFNA与 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评价

    作者:刘继红

    目的::探讨PFNA和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两组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38例应用Gamma钉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实行PFNA治疗,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治疗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分别应用PFNA和Gamma钉医治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均有效,但相比Gamma钉,PFN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PFNA与DHS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评价

    作者:刘政治;杨巍;彭霞舞;王鹏;李索

    目的 评价PFNA、DHS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38例骨折患者中,8例使用PF-NA固定,30例使用DHS固定,并对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 PFNA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较DHS小,但骨折愈合时间与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38例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 PFNA设计合理,微创操作,出血少,固定牢固,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问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老年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问骨折.

  • DHS结合TSP与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作者:周中;黄海涛;何伟东;张仕兵

    目的 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结合股骨粗隆稳定钢板(DHS+TS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DHS+TSP组24例,PFNA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2.4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异体血量、卧床时间方面优于DHS+T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HS+TSP组术后输异体血量明显少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FNA组与DHS+TSP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DHS+TSP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存在术后隐性失血、输血量多的缺点.

  • PFNA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曹录民;华俊;王登峰;牛延坪;苏朋;刘栋;林凡国;吴涛;孙永明

    目的 比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7-02诊治的5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26例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结果 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X线透视次数方面均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螺钉切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创伤相对更小,但其抗股骨头旋转力可能更小.

  • 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作者:郑世雄;范超领;刘合亮;魏艳珍;冯尔宥;张怡元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2—2015-06手术治疗的1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75例(PFNA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67例(置换组).结果 142例均获得了18个月的随访.与PFNA组比较,置换组术后至下床时间更短,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更低,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更高,但切口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置换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术后下床时间早、疼痛缓解快、早期髋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 骨水泥重建股骨距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向亮;张卫;贺洪辉;陆细红

    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重建股骨距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笔者自2011-01-2014-05应用骨水泥重建股骨距联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9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骨折愈合及假体脱位、松动、下沉情况.结果 49例手术时间平均55(45~8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20(200~580)ml,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46例获得随访12~40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6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无假体脱位、松动、下沉现象.术后6个月疗效按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平均86(48~95)分;优19例,良2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6.9%.结论 骨水泥重建股骨距联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叶茂;陈明;郑勇;刘艳西;彭爱明;柯剑萍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10-2013-10诊治的5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6例(髋置换组),采用内固定治疗26例(内固定组).结果 52例均获得32~43(36.25±0.26)个月随访.髋置换组手术时间较内固定组长,且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置换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内固定组,而术后12、24个月内固定组VAS评分低于髋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置换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而术后24个月内固定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髋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能够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但是采用内固定治疗能够保证远期的疗效.

  • InterTan、 PFNA、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祖涛;周文正;缪晓刚;袁宏;孙俊刚

    目的 比较InterTan髓内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2-01-2017-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髓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5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51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53例采用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Gamma 3组).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1例术后1个月出现螺钉松动、内固定失效,行翻修手术,患者于翻修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终死于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51例获得平均15.3(12~24)个月随访.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PFNA、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DHS、PFNA、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作者:罗成辉;符江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2诊治的30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DHS组100例,PFNA组120例,InterTan组8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00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PFNA组、InterTan组手术时间比DHS组长,而InterTan组手术时间比PFNA组更长;PFNA组、InterTan组术中出血量比DHS组少,且PFNA组术中出血量比In-terTan组更少;PFNA组、InterTan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DHS组短,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DH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InterTan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优于DHS内固定,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可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更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是目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是否优于PFNA内固定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Gamma 3型髓内钉固定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江伟;刘跃洪;杨灵;徐巍;刘树平;张德盛;陈曦;汪红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Gamma 3型髓内钉在固定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5对防腐股骨标本,每对标本配对随机分为A组和B组,所有股骨标本制成31-A2.2型骨折模型,A组使用Gamma 3型髓内钉固定,B组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在力学测试机上进行轴向压缩、扭转、破坏试验.结果 在1 200N载荷时,A组轴向刚度为(306.52±11.32)N/mm,B组为(258.38±14.63)N/mm,A组的轴向刚度较B组高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74,P=0.03).A、B组在扭转角为0.5°、1.0°、1.5°、2.0°、2.5°时的扭矩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扭转刚度为(1.35±0.06)N·mm/deg,B组为(1.48±0.09)N·mm/deg,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5.00,P=0.13).A组大屈服载荷为(3 101.33±174.83)N,B组大屈服载荷为(2 396.68±142.07)N,A组大屈服载荷值较B组高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2,P<0.001).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内固定治疗以31-A2.2型骨折为例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其轴向负重力学性能不如Gamma 3型髓内钉,不宜作为首选内固定.

  • 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魏伟明;张育斌

    目的 比较95°髁动力加压钢板(DC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以及第4代髓内钉(InterTan)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随机采用DCS、PFNA、InterTan内固定,每组37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 3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1.530,P<0.001),且PFNA组较DCS组和InterTan组短,InterTan组较DCS组短.3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4.890,P<0.001);且PFNA组较DCS组和InterTan组少,InterTan组较DCS组少.3组手术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31,P=0.442).3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65,P<0.001);PFNA组与InterTan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DCS组(P<0.05).3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691,P=0.028);PFNA组与InterTan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DCS组(P<0.05).DCS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FNA组及InterTan组.结论 对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DCS内固定手术质量较髓内钉固定好,但是在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较PFNA和InterTan内固定差.PFNA内固定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InterTan内固定抗旋转能力强,退钉率较低.

  •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穆文博;曹力;杨德盛;胥伯勇;郭文涛;艾力·热黑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 采用骨水泥型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9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标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3例.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1~90 min,平均78 min;术中出血量300~600 ml,平均410 ml;其中19例术中输血,输血量200~800 ml,平均320 ml.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28例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1d患者可拄双拐下床活动.术后1个半月,24例患肢功能明显改善,行走能力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未出现髋臼磨损及股骨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出现脑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异位骨化2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结论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 内固定术与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作者:郑金财

    目的:本次主要对内固定术与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100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意愿进行分组,其中30例患者为A组,接受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35例患者为B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35例患者为C组,接受半髋置换术治疗.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术后引流情况明显优于A组和C组,P <0.05,但是B组在并发症发生例数与C组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B组在并发症发生例数与A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是B组优良率与C组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首选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在内固定术式的选择中,以PFNA作为首选治疗方式,此种治疗方式效果好,患者手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明显减少,其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张小明;王春光;曹宝伟;孙强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假体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24例获平均为14个月(10~22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好,无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 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5例,良7例,可2例。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可以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床负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内固定治疗的很好补充,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冯叶梓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011年7月20日~2016年7月20日期间.经过患者同意后,使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平均每组患者占15例.其中一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保守治疗(胫骨结节牵引)治疗(对照组),另一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进行治疗(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负重时间为4.23±1.46周、住院时间为14.26±3.45天、骨折愈合时间为12.36±2.75周,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可观,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刘建斌;王栋;赵法章;刘成文

    目的 探讨PFNA在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5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微创治疗,早期指导患者康复训练,Harris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对55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36±17 w.切口及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8±1.2 w.术中、后并发症5例.按Harri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7.3%.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损伤小,失血少,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较低,允许患者早期活动,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作者:陈军;桂珣;彭细香;黄军;刘卫兵;吴师骥

    目的 研究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医学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50例患有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骨折的同时均伴有骨质疏松症.将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人工关节置换组和内固定治疗组,人工关节置换组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技术,内固定治疗组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然后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患者的卧床时间,并对术前及术后的FRS评分及Harris评分评析.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96.00±31.23)与内固定治疗组的手术时间(96.26±30.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人工关节置换组的卧床时间(28.11±3.52)要明显少于内固定置换组(53.16±1.89),人工关节置换组的FRS下降分数为(22.59±11.54),Harris下降分数为(21.21±6.58);内固定置换组的FRS下降分数为(37.57±21.26),Harris下降分数为(29.12±6.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RS评分及Harris评分降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相比的手术时间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卧床时间方面具有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推广和应用.

  • PFNA微创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吴骏;刘伟;赖蔚文

    目的 探究PFNA微创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PFNA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疗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表示,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均要更短,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占3.9%.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5例,占29.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FNA微创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快速缓解了患者的病痛困扰,同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PFNA与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评价

    作者:王干生;陈峰;倪生华;秦红明

    目的 探讨PFNA与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效果.方法 此次随机选择了我院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依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用Gamma钉治疗,而观察组30例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后Parker髋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为96.7%,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后Parker髋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为66.7%,观察组患者Parker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PFNA可有效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佳.

5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