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究

    作者:陈泽钦

    目的:探析胸腰椎骨折选择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5月本院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分成对照组30例,实施后正中入路伤椎不置钉治疗,观察组30例,通过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比较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87.52%±2.84%、6.02° ±2.80°,对照组76.33%±3.08%、10.87° ±3.39°;观察组治疗后脊髓损伤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减小创伤,恢复腰肌功能,减少病椎高度丢失,加快骨折椎体复位,值得广泛应用.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楚

    目的:探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接受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接受手术方式分为跨伤椎组和经伤椎组,比较2组固定效果.结果:随访结束时经伤椎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后凸Cobb角度、椎体压缩率低于跨伤椎组;经伤椎组脊柱功能优良率为78%,跨伤椎组50%;术后24小时、48小时经伤椎组VAS评分为5.12±1.03分、3.10±0.87分,跨伤椎组为5.84±1.16分、3.27±0.65分.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较跨伤椎固定植骨融合率更高,脊柱矫正度可获取更好维持,值得推广.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付晓霞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髋关节手术的1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6例)和对照组(n=76例),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局麻药诱导量、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局麻药诱导量显著少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镇痛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在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中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局麻药物的用量,并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探究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PFNA手术的效果对比

    作者:张雅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PFNA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76例老年骨科PFNA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手术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相近,P>0.05;术毕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PF-NA手术的效果优于腰硬联合麻醉,可维持术中血压稳定,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祁朋飞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58例)和观察组(n=58例),对照组施以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施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与解剖锁定钢板术相比,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对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纯刚

    目的:研究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材于近2年(2015~2017年)来我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数量为80例,将选取的患者平均分为2组,传统方法治疗其中一组患者(对照组),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的方法治疗剩余一组患者(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完成手术所需时间以及手术后所需住院治疗时间,对比分析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结果:传统方法治疗下的对照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完成手术所需时间以及手术后所需住院治疗时间等与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方法治疗下的观察组患者进行比较明显较多(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存在(P>0.05).2种手术治疗方法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使用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方法治疗患者,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所需住院治疗时间等明显减少,减轻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保证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安全,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作为治疗椎间管狭窄患者的首选方法.

  • 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谢华君

    目的:对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每组65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等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2%,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非常好,通过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对比分析

    作者:何军

    目的:对比分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2组患者均予以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以1ml 0.75%罗哌卡因加2ml 10%葡萄糖注入蛛网膜下腔,对照组以1.6ml 0.75%布比卡因加1.4ml 10%葡萄糖注入蛛网膜下腔.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同时采用Bromage评分评价2组研究对象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结果:观察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Bromag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2组的感觉恢复时间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与等效剂量布比卡因比较,罗哌卡因的起效时间短,且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更轻,更适用于高龄患者股骨颈手术的腰硬联合麻醉.

  •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张田鹏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90例)和对照组(n=90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对2组研究对象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并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与动力髋螺钉治疗相比较,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缩短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时间,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佘鹏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隋宇玲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后患者治疗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依据病情实施常规的抗感染、止血、利尿、防治并发症的保守治疗或急诊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或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2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及早实施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的GC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4天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为11.43±2.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9.56±2.65分.2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高压氧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热痹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万亮

    目的:观察热痹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热痹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五味消毒饮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与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较对照组的80.0%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五味消毒饮合二妙散治疗活动期RA,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宋楹卓;惠备战;张军

    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长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与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组32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2~5年随访功能评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卧床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5年随访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0.63%,对照组患者后2~5年随访优良率为87.50%(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固定在各方面均有各自的优势,但中长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中期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振

    目的:分析并研究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髋关节骨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4月接收并治疗的采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8例,对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治疗的终极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Harris进行评分,置换前平均评分为42.5±4.5分,在置换以后随访时平均评分为93.4±4.4分.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可确诊的无菌性松动影像表现,所有患者没有要求进行翻修的.本研究患者没有发现有骨盆局限性骨溶解,而聚乙烯内衬平均线性磨损大约为(0.13±0.04)mm/y,采用Kaplan生存分析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臼杯和股骨假体生存率能达到100%.结论:对于中期的随访结果(5年)来看,生物型假体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当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提供理想的固定效果,提升临床的治愈效率,也能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并且不会出现有无菌性松动情况,其溶解率相对较低,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随着患者年龄不断增大而出现松动的概率,因此远期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的跟踪和随访.

  •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远期疗效

    作者:雷广志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入院号单号者为观察组(30例),采取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入院号双号者为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关节屈曲、内外旋、外展活动度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屈曲、内外旋、外展活动度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在随访6个月的观察中,对照组有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0.0%,观察组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x2=7.2358;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较好,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在长期疗效的观察中,患者的恢复情况较为理想,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 肱骨远端骨折运用双钢板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作者:赵宇;于斌;刘晓琳

    目的:探讨分析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的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为89.13%(41/46),较比对照组76.09%(35/46)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较比对照组10.87%(5/46)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骨性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问题,采用双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利于患者骨折的早期愈合,固定效果好,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好,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尺骨治疗BadoⅠ型及Ⅱ型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葛立伟

    目的:探讨BadoⅠ型及Ⅱ型儿童新鲜孟氏骨折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尺骨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BadoⅠ型及Ⅱ型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患儿,均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尺骨进行治疗,对患儿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本组患儿手术时间22~51分钟,平均44.2±3.1分钟;出血量9~52 ml,平均20.5±1.7ml.(2)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患儿5个月内骨折均愈合,弹性髓内针全部拔除,总有效率100%.40例患儿均未出现骨感染、骨不连、再骨折现象,未发现"激惹"反应.结论:BadoⅠ型及Ⅱ型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患儿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尺骨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骨折能得到满意复位,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上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的探讨

    作者:黄耿彬

    目的:探讨保守与手术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疼痛评分下降,肩关节恢复情况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愈合时间,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门诊四肢伤清创缝合术后合适的换药间隔时间探讨

    作者:杨国为

    目的:研究分析在清创缝合术后的患者伤口愈合过程中不同换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2016年12月之间到本院门诊接受清创缝合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即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在完成手术后每天进行1次换药,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手术后的第1天以及第2天各换1次药,之后再每间隔3天进行1次换药.对比2组患者的伤口痂皮以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的痂皮损伤率以及Ⅰ期、Ⅱ期、Ⅲ期的伤口愈合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门诊四肢清创手术之后,合理的换药时间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痂皮损伤,增进伤口愈合效率,采用手术后第1天以及第2天各换1次药,然后再每3天换1次药的模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余伟宏;邹健;邓锐斌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骨水泥渗漏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共168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非渗漏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对导致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明确,术前伤椎高度低、术前Cobb角大、骨水泥注入量多、椎体周壁破坏是导致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受到术前伤椎高度、术前Cobb角、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周壁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易出现骨水泥渗漏.

  • 比较研究高频超声与X线在轻微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盖士博

    目的:比较研究高频超声与X线在轻微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肋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高频超声与X线胸片进行检查并分析结果,总结2种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第1次X线检查证实,肋骨骨折检查率为80.00%,骨折断端错位在3mm以内轻微骨折患者6例,肋骨软骨损伤均未能明显显示;首次使用高频超声检出肋骨骨折率高达96%的,骨折断端错位在3mm内的轻微骨折28例,其中4例软骨骨折,因此在超声波高频检查在肋骨骨折检出率方面明显优于X线片检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30例患者中,使用超声检查前肋骨骨折28例,其中多发性肋骨骨折或近肋弓腋中线处骨折24例,可见0.1~0.7cm间隙和错位.根据肋骨骨折部分受到了不同外力,12例近心端内侧或外侧位位,其中3例在骨折断端显示骨折成角现象.患者进行了X线检查后显示,7例患者为前端肋骨骨折,回落部肋骨骨折错位在0.3~0.5cm以上.肋骨骨折12例,肋骨骨折下段6例,肋骨错位0.1~0.3cm的轻微骨折,或骨折线为横行线样变化的患者,X线检查出现假阴性表现,所以X线片对于轻微变化和纹线样改变患者检出率和不确定性.结论:在X线进行拍摄的时候,由于患者会使用各种姿势体位以及组织重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纹线样骨折时,也会导致肋骨胸片显示不清楚,对医师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超声高频检查不仅能够准确的显示出肋骨骨折的分离错位的形态和程度,还能显示出周围组织血肿和水肿情况,还能动态的检测观察骨痂形成情况以及患者的愈合情况,在肋骨和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丁文波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施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Harri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与人工关节置换术相比,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并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人本位整体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雪萍

    目的:研究人本位整体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手术均有同一组的骨外科医生完成,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上采取病本位的功能制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上采取人本位的整体护理.评价2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关节疼痛、活动度、肌力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2小时、6小时及24小时3个时间点的关节疼痛比较,观察组均轻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肌力比较,观察组的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肌力;2组患者术后2周的关节活动度比较,观察组的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强.2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活动度、肌力等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本位整体护理可以促进医患人员全面配合,术后膝关节康复循序渐进,有序进行,达到康复的大化.

  • 护理干预对颅底骨折合并鼻出血患者的影响效果

    作者:赵月萍;于新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发鼻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颅底骨折并发鼻出血患者50例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加用综合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及止血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及止血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模式应用在颅底骨折并发鼻出血患者中,可以提高止血效果,使得患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 上尿路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手术期护理探讨

    作者:耿文霞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在患者手术期进行精心护理,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对患者留置导尿管和双J管护理,给予患者家属护理指导意见,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烧2例、轻度血尿1例,经过抗感染治疗均痊愈出院,手术住院时间3~17天.结论:采取良好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上尿路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外伤性听骨链中断90例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作者:常红

    目的:研究外伤性听骨链中断90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听骨链中断患者资料分成2组,其中的40例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设作对照组,余下的40例患者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设作观察组,对比2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外伤性听骨链中断治疗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更为理想.

  • 探讨手术室骨科手术89例的整体护理效果

    作者:边旭

    目的:探讨手术室骨科手术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的病人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2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27±4.21分,对照组86.18±5.11分,对比二者护理的满意程度,P<0.05,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焦虑程度的评分对比,P<0.05,对照组19.28±4.22分,观察组8.28±3.22分,观察组病人焦虑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较低.结论:对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大大降低了患者焦虑的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探究

    作者:杨夏荣;张芳芳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均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应用常规性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同时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受,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李漫

    目的:探究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使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入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骨折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骨密度.结果:2组干预前差异无意义(p>0.05),2组干预后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高于对照组79.6%,2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使用护理干预,使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缓解护患之间关系,使治疗效果提高,减少患者痛苦.

  • 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作者:边蓓蓓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16例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1%,临床依从率为98.3%,护理满意率为96.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满意程度,并加强其治疗依从性.

  •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赵春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选择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的护理效果,以期待为临床的护理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本研究选择52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时候,为患者配合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于本研究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治疗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在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方面要比对照组更少,而且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比对照组更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的时候配合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和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缓解患者临床的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原莉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深受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 优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作者:刘晓丽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研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研究对象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研究对象护理前后肢体肿胀程度改善情况,同时使用Neer评分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关节功能.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肿胀程度、Neer评分比较,统计结果均显示无差异,均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Ne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

  •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于连娣;付娜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椎间孔镜治疗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80例)和观察组(n=8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护理,采用JOA下腰痛功能评分量表评价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6个月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JOA量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JOA量表评分显著提升,P<0.05.对照组康复效果优良率为50.00%(40/80),观察组康复效果优良率为72.50%(58/80),经x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行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下腰痛,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探析

    作者:程慧竹;夏岩

    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康复指导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34例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相关护理干预和康复指导.结果:33例患者术后骨折完全愈合,愈合率为97.06%,1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结论:给予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康复指导,能够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艳丽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肢体康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FMA评分与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前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 早期中医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作用观察

    作者:胡玲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中医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生活活动评估量表(STREAM)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12.3±3.5分,STREAM评分为45.9±6.3分,ADL评分为74.6±4.2分,临床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可积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

  • 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于洪玲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2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Ashworth评分为6.5±3.1分,上肢FMA评分为81.6±11.2分,MBI评分为52.7±7.2分,对照组病人的Ashworth评分为8.2±3.4分,上肢FMA评分为71.3±9.5分,MBI评分为43.6±7.5分;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Aswort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卒中以后上肢痉挛病人肢体痉挛现象改善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肢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知识与行为的效果评价

    作者:杜菲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知识与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首先将患者按照随机序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仅应用软伤专科护理,观察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的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对比2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经过护理,观察组的健康行为情况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日常行为管理的正确率好于对照组,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从而对自身行为进行限制,改善疾病情况,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赵松岩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依从性与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收的9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早期阶段展开康复护理.对照2种康复护理方法对患者疗效与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分别为79.4±2.7分和95.3±3.7分,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显著(P<0.05);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率,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保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时候,早期阶段对患者展开康复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赵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2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6例)和对照组(n=86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14天,采用患侧肢体与健侧肢体的周径差评价2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肢体肿胀变化情况,同时采用VAS评分法评估2组研究对象术后肢体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肢体周径差、VAS评分比较,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肢体周径差、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肢体肿胀及肢体疼痛,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才静

    目的:研究个性化康复运动用于踝关节骨折术后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取材于2014年5月~2017年5月近3年来我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数量为70例,选取患者均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中的35例患者手术后进行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为观察组,剩余的35例患者则使用常规的术后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并统计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个性化康复运动进行术后治疗,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整个治疗工作满意情况明显较好(P<0.05).结论: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康复运动方案,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运动,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快,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手术后患者时优先选择使用.

  • 中医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及心理的影响评价

    作者:金巍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后,其疼痛感及心理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15年8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THA的82例老年患者予以随机分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中医护理(观察组),每组41例,对比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和SDS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无确切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术后VAS评分依次为21.54±3.05分、24.68±2.50分、2.14±0.86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47±3.05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THA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且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 纤维肌痛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作者:弓燕平

    目的: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康复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余40例为对照组,将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37例,其中显效33例;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有效例数25例,显效15例,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纤维肌痛综合征康复治疗效果.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究

    作者:孙传斌

    目的:探究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6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康复锻炼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3例患者给予早期康复锻炼,对照组23例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同一时间段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2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给予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缓解个体术后局部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疗效好.

  • 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杨英杰

    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给予坚强内固定治疗,按照术后康复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行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康复锻炼,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Lysholm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Lysholm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较护理前变化明显,且观察组护理后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胫骨平台后倾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5.6%、8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1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舒适护理对小儿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作者:周立丽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小儿肱骨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骨折手术的40例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度、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5.00%,对照组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0.00%,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的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00%,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肱骨骨折手术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提高舒适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采取护理干预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评价

    作者:张晓华

    目的:分析采取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2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是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手术后7天,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指数都得到了改善,而且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除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艳红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了时间段从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4例复杂肘关节骨折病人,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2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延迟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肘关节的功能和康复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等相关指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康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护理效果优于延迟性康复护理,安全性更好,临床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临床探讨

    作者:金平平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总结围手术期并发症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组(PFN组)(观察组)与人工关节置换组(股骨头置换组)(对照组),各组45例,观察2组治疗效果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PFN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小于股骨头置换组(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骨头置换组(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结论:PFN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更加理想,但针对围手术期并发症需谨慎处理,从而保证患者康复效果.

  •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分析与临床研究

    作者:姚平

    目的:研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评定骨折复位情况和髋关节功能,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一般复位6例,良好复位14例,解剖复位26例,均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2.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和复位质量(P<0.05).结论:手术时机、复位质量是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可控因素,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尽量解剖复位,可促使髋关节功能有效恢复.

  • 早期护理干预在降低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中的作用

    作者:龙娅君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降低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口乙级、丙级愈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可作为理想护理方案进一步推广.

  •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比较

    作者:张雷;罗永立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Cobb角与椎体压缩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2±1.2mL,手术时间为47.2±10.3分钟,骨水泥灌注量为3.1±0.8mL,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均能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但单侧治疗方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与骨水泥灌注量.

  •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比较

    作者:薛以华

    目的: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小肠内排列术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手术一般情况,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及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血清DAO与MDA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2组血清DAO与MDA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的明显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术后3天,2组血清DAO与MDA水平均明显回调,且观察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给予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疗效确切,不仅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能够显著下调血清DAO、MDA水平,促进康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原原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5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26)与对照组(n=27);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偏瘫下肢屈、伸膝肌群等速肌力训练.对比2组患者训练前后的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峰力矩值(P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伸、屈膝肌PT及FMA、Berg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能够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支架下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用于胫骨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曾峻

    目的:探讨支架下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用于胫骨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96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观察组采用架下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组在术中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大隐静脉损伤、锁钉松动断裂、再次手术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架下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用于胫骨骨折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能够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针对手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汪永明

    目的:观察手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17日~2017年3月17日期间10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各50例,对比2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足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8.00%,均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手足部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观察组手足部骨折患者住院时间10.21±1.05天、骨折愈合时间2.01±0.11个月、住院费用7845.12±145.11元,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5.23±1.08天、骨折愈合时间3.27±1.05个月、住院费用8726.17±120.45元,P<0.05.结论: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足部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 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杨海东;隋明家

    目的: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探讨其临床的疗效并对其展开分析.方法:选择2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行下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分组AO分类,A型7例,B型7型,C型6例.对其临床疗效展开分析并评价.结果:其临床治疗均全部愈合,且不存在伤口感染情况,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情况均未出现.其中,恢复很好占比45.00%(9/20),恢复良好占比40.00%(8/20),恢复一般占比15.00%(3/20),恢复不好占比0(0/20).结论:选择双侧AO肱骨远端锁定,加上钢板固定的方法在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上,稳定性很高,骨折不愈合情况得到很大改善,患者早期即可展开肘关节功能恢复锻炼.随访后得知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很好,并发症非常少.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