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麻醉效果比较

    作者:晏春东

    目的:比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麻醉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参考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本院研究涉及的30例样本进行分组,样本来源于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纳入以及诊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15例行全身麻醉患者作为对照组,将15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统计2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数据表示,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临床治疗计算有效率、术后意识恢复时间、麻药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值比较于对照组具有P<0.05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将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麻醉中均可获得相应麻醉作用,但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值得应用.

  • 评估USS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洪友钦

    目的:研究分析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USS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颈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患者,观察组患者为USS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术患者,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治疗满意率、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USS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护理中采用USS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术,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樊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技术在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0例胸部创伤患者行MSCT扫描,扫描层厚5mm,间隔5mm,扫描速度0.6s/r.扫描结束后,采用1.25mm层厚层距减薄重建,重建间隔0.6,轴面源像形成后上传至EBW4.0工作站,采用多层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重建(VR)等技术图像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合并其他病变.结果:70例中,发现88根肋骨骨折,共98处骨折和5处肋软骨骨折,MSCT后处理共显示肋骨骨折93处,肋软骨骨折5处且断端有明显错位,骨折的显示率为95.1%,X线片上4处可疑骨折全经MSCT确诊,且同时显示肺挫伤12例、肩胛骨折3处、胸椎骨折1处、血气胸6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显示肋骨及肋软骨走行、完整性等方面,图像更直观,诊断更准确,其轴位图像、VR、MIP、MPR等多种重建技术相互结合联合应用,对判断外伤性肋骨骨折及邻近软组织脏器合并伤诊断价值较高,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清晰展示复杂骨折断段情况,尤其在筛查可疑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时检出率显著提高,降低细微骨折的漏诊率,是重要的影像学补充检查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Inter Tan系统与PFNA-Ⅱ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

    作者:叶榕杰;刘忠国

    目的:对比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Inter Tan与PFNA-Ⅱ2种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83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Inter Tan组(42例)与PFNA-Ⅱ组(41例),给予2组患者相应的骨折治疗及内固定方法,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Inter Tan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长/多于PF-NA-Ⅱ组(P<0.05);PFNA-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71%,显著高于Inter Tan组11.90%的发生率(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Inter Tan系统内固定方法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低于PFNA-Ⅱ,而PFNA-II组手术创伤上要比Inter Tan小,2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势.

  •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国巍

    目的:探究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胫骨骨折患者,其中,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2.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AOFAS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5.87±14.75分、85.65±3.84分、15.06±1.25周,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AOFAS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6.17±12.45分、84.16±3.74分、15.26±1.56周,2组患者手术时间、AOFAS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对比,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3例并发症,发生率27.08%,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6.2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骨痂产生时间,减少并发症出现.

  • 椎弓根螺钉+钛揽捆绑+自体骨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

    作者:徐斌;宋向荣;滕勇;马锐;陈文红;安伟;马在松;徐英

    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系指腰椎峡部存在裂隙或骨折后未能连接[1],又称为椎弓根崩裂或峡部不连.病因有先天性、家族遗传、疲劳骨折、外伤等诸多因素,青少年峡部断裂多数存在发育性因素,可能由于他们的椎弓骨化不完全所致先天发育异常,青少年椎间盘弹性好,更多的剪切力作用于关节突,再加上军人长期从事剧烈的训练或负重导致腰痛症状加重,就诊时发现异常.腰椎峡部裂主要临床症状为下腰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疼痛可向臀部放散,如无合并椎间盘病变,很少累及小腿;对于峡部裂的治疗方案很多,手术方式也各有不同,我科2010年开始对青少年有症状、无椎间盘病变及滑脱峡部裂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棘突钢丝捆绑加峡部自体骨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发现钢丝捆绑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部分发生峡部融合失败、钢丝断裂(如图1所示)等并发症,另外钢丝捆绑后无法行腰椎脊髓MRI检查等,为此,我们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2015年本科对25例青少年腰椎椎弓峡部断裂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钛揽捆绑+取自体髂骨峡部植骨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对比

    作者:朱如哲

    目的:在重型脑外伤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从我院随机选取10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骨瓣开颅术应用于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不存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完成3个月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要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脑外伤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即降低了术后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预后效果,更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半髋与全髋置换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柳玉涛

    目的:探讨半髋与全髋置换对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全髋置换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显著优于半髋置换组,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则高于半髋置换组(P均<0.05).结论:半髋置换术与全髋置换术均对股骨颈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全髋置换可显著改善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保留内置物清创术联合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早发性感染

    作者:邓一智

    目的:讨论保留内置物清创术联合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早发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为50例,其治疗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1月,上述患者均为脊柱术后早发性感染患者,采用保留内置物清创术联合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果:50例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172.36±68.02分钟,其入院时间为6.23±2.39天,术中出血量为515.38±324.67ml,术后的引流量为197.58±142.07ml.其细菌培养得出菌株多的为金葡菌,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术后感染病灶清理的时间为105.55±32.19分钟,术后约8天体温恢复正常,治愈的时间为21.17±1.36天.同时对上述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均无感染复发的情况.结论:针对于脊柱术后早发性感染的患者,实施保留内置物清创术联合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脊柱融合,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

  • 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刘拴虎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20例;2000年5月25日~2017年6月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每组患者各6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住院时间6.32±1.25天,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消化道出血142.55±2.65ml;颅内出血82.35±1.02ml;伤口出血60.58±1.45ml,均优于对照组再出血情况,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研究.

  • 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宏超

    目的:总结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2年之内所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为其开展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大化改善患者病情,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探讨

    作者:赵继红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滑动加压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及DHS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对比2组患者手术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5.6%,明显好于对照组82.2%,并发症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6.43,P=0.044、0.011).结论:与滑动加压髋螺钉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 CT在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误诊的原因分析

    作者:孙玉林

    目的:探讨在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高度可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X线射影(DR)未见明显骨折征象,经多层螺旋CT扫描,并以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和大密度投影(MIP)4种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对比不同图像重建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93例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共检出骨折122处,其中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分别为18处、104处,不完全性骨折中包括内缘性骨折68处,外缘性骨折36处.CT检查中4种图像处理方式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CPR、MPR的检出率均高于VR和MIP(P<0.05),CPR、MPR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VR的检出率高于MIP(P<0.05).结论:对可疑的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应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以提高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性.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

    作者:韩爽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研究我院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与经皮椎间孔镜,对比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恢复优良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微创有效,改善腰椎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李莎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246例,为其开展X线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通过X线检查确诊为肋骨骨折的患者为106例,X线检查阳性率为43.09%;通过高频超声检查确诊为肋骨骨折的患者为150例,高频超声检查阳性率为60.98%.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的阳性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有效诊断肋骨骨折,其临床应用效果优于X线检查.

  • 倒L切口与外侧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成昌桂

    目的:对比分析倒L切口与外侧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分成2组:25例对照组施以倒L切口入路治疗,25例观察组施以倒L切口与外侧切口联合入路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结果:展开不同手术疗法后,25例观察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是96.0%,对照组是76.0%,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29.50±0.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9.68±2.65分(P<0.05);2组均未伴发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进行治疗时,选倒L切口联合外侧切口入路疗法治疗的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闭合性腹部创伤应用腹腔镜手术的效果研究

    作者:尚奎

    目的:研究闭合性腹部创伤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按照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全部为闭合性腹部外伤,并急诊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急诊术前检查及准备,同步进行外伤的抢救措施,进入手术室实施腹腔镜手术.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不应超过12mmHg,在患者的脐部附近依据患者的病情建立观察孔数量及位置.依据腹腔镜的诊治状况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诊治的效果.结果:60例参与研究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诊治后诊断明确,包括:腹腔内多脏器损伤5例,肠破裂15例、肝破裂14例、脾破裂16例、腹膜后血肿患者5例,肠系膜损伤患者5例.依据患者的病情转开腹手术17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40例,3例经腹腔镜诊断为腹膜后血肿未进行手术处理.60例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诊治的效果显著,可明确诊断患者闭合性损伤部位,而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同时,减少了阴性剖腹探查率,对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的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临床价值.但腹腔镜手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证,随时做好中转开腹手术的准备,以免影响患者的佳救治时机.

  • 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金平;丑克;李良军;沈枫;何志勇

    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后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在2014年~2017年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各30人.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优良率76.67%相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较高(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推广价值较显著.

  • CT与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寇介文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观察CT、MRI对其诊断价值.结果:MRI对Ⅰ期、Ⅱ期的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P<0.05);MRI对股骨头坏死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MRI检查早期股骨头坏死,对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的检查率明显高于CT(P<0.05);MRI、CT对局部囊变的检出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MRI检查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准确率,明显优于CT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 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半髋置换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易志勇

    目的:探析改良后外侧小切口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5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骨伤科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出6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切口的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统计2组的相关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的长度明显缩短,且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组间术前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2种不同切口入路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手术的创伤更小,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 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耿云光

    目的:比较并研究单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脊柱结核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于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8月,其中选择36例患者作为Ⅰ组,Ⅰ组患者单纯选择后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选择36例患者作为Ⅱ组,Ⅱ组患者选择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评价对于患者的脊柱结核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2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以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Ⅰ组明显优于Ⅱ组,2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2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Ⅰ组和Ⅱ组2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2组患者手术后1天的VAS疼痛评分进行比较,2组患者疼痛和手术之前比较都有所降低,但是Ⅰ组患者的疼痛环境情况稍稍优于Ⅱ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2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进行比较,2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性,末次随访的时候,本研究2组患者Cobb角和神经功能和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2组间的Cobb角和神经功能ASIA分级比较,不存在有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脊柱结核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为患者选择采用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治疗的指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但在治疗并发症、Cobb角和神经功能ASIA分级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可以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 柔性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张丽丽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骨科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将其设为对照组,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实行柔性管理,设为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护士考核优秀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士满意度与患者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件、病床管理4项护理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考核优秀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为100%、2%,优于对照组的75%、2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个性化护理在老年肩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辉

    目的:对老年肩关节损伤患者中应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肩关节损伤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个性化护理,统计并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肢体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肢体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生理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授权与合作、协调和全面护理、尊重与支持护理、提供与患者有关的特殊信息、提供基本信息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肩关节损伤患者中开展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肩关节损伤更快康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整体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彭昭君;丁月蓉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2组患者分别选择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能让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胸腰椎骨折及骨盆骨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李文杰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以骨盆骨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研究.方法:从2015年的8月~2017年的9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胸腰椎骨折以骨盆骨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计80例,从中抽取40例患者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则接受整体护理,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也明显较好,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结论:整体护理的落实,护理结束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显著提高,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也存在明显改善,减轻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得到了较多患者的认可使用,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可以应用到这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

    作者:邓雪飞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在本院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于疼痛一般知识、疼痛评估以及药物镇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NRS评分、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相关知识了解更深,值得推广使用.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评价

    作者:栾天娜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所有患者依据治疗过程中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2个组别,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各项SCL-90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相比较对照组更高,而并发症发生则相比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而且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舒适护理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于艺婷;林波;刘松琳;刘红梅

    目的:将舒适护理应用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情况与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疼痛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对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疼痛程度、降低术后感染、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等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有较高应用价值.

  •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影响

    作者:公方云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从本院随机选取64名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骨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1.26%;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3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7.5%;可见,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踝关节骨折的患者选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能有效减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及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断指再植手术术中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秋萍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手术术中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6例本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观察组(n=43),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分析2组断指成活率、负面心理、患者满意度、断指恢复情况.结果:断指成活率、患者满意度、断指恢复情况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负面心理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术中护理配合措施,既可提高断指成活率、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又可提高患满意度及断指恢复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雯婷;王丹

    目的:分析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需使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护理,对2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后的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低,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时,通过使用品管圈护理可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和安全性,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 探讨品管圈在骨科骨折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丹;邢璐;陈立萌

    目的:分析在对骨科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使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1年内在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数量100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法实施临床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更低.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科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通过使用品管圈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并改善护理安全性和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 分析优质护理在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彦惠

    目的:探析对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入我院骨科接受诊疗的40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骨折程度及数量相仿,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20例,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和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护理)2个组别,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固定2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有助于缓解骨折固定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 1例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赵媛媛

    染引起的系统性、感染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易侵袭骨与关节椎体组织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其发生率占布鲁氏菌病的2%~65%[1].本文报告了1例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脊液漏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护理过程.此类疾病较少见,并且这1例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术后2次发生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和细致周到的护理,使患者痊愈出院.

    关键词:
  • PVP结合康复锻炼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研究

    作者:白尚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经PVP+康复锻炼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100例,分组研究,50例通过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为手术组,50例于PVP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康复锻炼为结合组,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4小时、48小时,结合组VAS评分均较手术组低,P<0.05;术后15天、30天,结合组腰腹肌力评分均较手术组高,P<0.05;结合组腰椎功能优良率是98.00%,较手术组的80.00%高,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通过PVP+康复锻炼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促进患者腰椎功能顺利康复.

  • 加速康复护理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屈凤玲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病人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的护理方法,针对2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所需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加速康复护理,可以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并发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护理干预对ICU股骨干骨折术后影响分析

    作者:徐惠;孙静群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ICU股骨干骨折术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ICU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能加速骨折愈合速度,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腓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石岩江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腓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骨牵引治疗,观察组增加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8.46%,高于对照组89.23%,并发症发生率是3.08%,明显比对照组13.85%更低,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腓骨骨折效果显著,结合骨折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可加快患者骨折处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观察膝关节镜术后个性化护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清红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膝关节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择取我院82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2组患者术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8.29%,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为87.81%,2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24%,相比对照组73.17%显著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72.35±3.32分,观察组患者评分88.76±3.43分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及功能恢复影响

    作者:郭皎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尺桡骨双骨折病人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尺桡骨双骨折病人分到观察组(n=70例)和对照组(n=70例),观察组病人施以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临床效果、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66/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50/70),2组比较,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腕背伸、腕背曲、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角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5/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14/70),2组比较,P<0.05.结论:在尺桡骨双骨折病人中施以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分析手术全期护理在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丹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全期护理在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研究标准,从2014年3月~2017年3月到我院相关科室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选出80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n=40)实施简单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40)结合简单护理,实施手术全期护理,2组患者在护理后,根据研究要求,观察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长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将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长与护理满意度评分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5%、住院时长9.47±1.31天与护理满意度评分96.38±2.52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22.5%、住院时长15.38±2.41天与护理满意度评分83.42±2.55分,2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手术全期护理结合普通护理运用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压疮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好转,降低住院时长,提升护理满意度,将上述护理模式运用于我院治疗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

    作者:夏小君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018年4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并发症预防性处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例患者未给予并发症预防性处理,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并发症预防性处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防性处理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VS40.0%),观察组患者术后同一时间段髋关节Harris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并发症预防性处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褥疮、创口疼痛、人工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骨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作者:胡艳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骨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各种隐患,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入选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骨科接受的患者100人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50人,比较护理满意度、纠纷率、隐患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8%,P<0.05,统计学有差异性.观察组纠纷率为6%;对照组为26%;且观察组隐患率为4%,对照组为28%,观察组的纠纷率与隐患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对照组的专业素质为83.12±3.49分,观察组为92.69±4.77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性.结论:在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用风险护理管理策略,不仅能让患者获得较高满意度,还能减少安全隐患,应推广使用.

  • 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分析

    作者:邓钰泓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住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采用术中监测及术后复查,观察恢复Bohler角及Gissane角情况:Bohler角≥25°(25°~40°),平均29° ±3.2°,恢复Gissane角:110°~140°,术后复查X片与术前X片比较.本组病例为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21~60岁,平均35.3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II型12例,Ⅲ型9例、Ⅳ型4例;术后随访包括临床检查、摄X线片,术后评分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5个月.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患侧在末次随访时平均为89.7分,其中优10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8%.末次随访X线片上的跟骨形态学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充分掌握对骨折分型及损伤机制,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掌握手术技巧等,可有效降低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

  • 系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优势

    作者:谭张红;吴微;单淑冰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加以系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P<0.05).2组患者干预前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组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负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441例颌面部车祸外伤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晶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车祸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口腔科治疗的急诊车祸外伤患者4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颌面部车祸外伤发病平均年龄31.22±20.08岁,男女比例为2.9:1,大部分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并发症包括牙齿外伤、血肿、休克、异物存留、神经损伤、颌骨骨折、明显瘢痕增生,面部畸形,肌肉萎缩.结论:颜面部车祸外伤早期处理给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化学位移成像在良恶性椎体骨折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作者:王春凯

    目的:对良恶性脊椎体骨折早期诊断使用磁共振擴散加权成像(DWI)与化学位移成像(CSI)的诊断价值和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的40例椎体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化学位移成像2种检查方式,根据检查的结果,我们开展了此次研究对比.结果:CSI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为65%,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46.43%,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DWI鉴别的准确性为57.5%、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50.0%,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CSI对椎体骨折良恶性诊断的IP/OP信号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DWI的ADC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骨折的良恶性诊断分析可以使用化学位移成像技术来诊断,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降低了误诊几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刘东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应用前入路与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各25例,其中前入路组应用前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后入路组应用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手术前比较,2组患者手术之后半年的椎体前缘高度都有所提高(P<0.05),但2组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经随访1年,2组Frankel分级比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应用前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方法效果均较好,可按照患者的意愿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进行理想手术的选择.

  • 电话随访指导对门诊注射关节改善液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利;徐志伟;张俊

    目的: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通过对门诊注射关节改善液患者6个月后的WOMAC和AIMS2-SF评分来判断电话随访指导对于患者自我管理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4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关节改善液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124人分为电话随访指导组和普通自我管理组,通过6个月后的WOMAC和AIMS2-SF评分来判断电话随访指导对于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结果:相对于仅按照我院制定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手册进行自我管理的患者,电话随访指导组的患者WOMAC和AIMS2-SF评分均取得较好的恢复.结论:电话随访指导门诊注射关节改善液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够更好的帮助门诊注射关节改善液患者进行骨关节功能恢复,且电话随访指导门诊注射关节改善液患者自我管理不需要投入过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值得临床推广.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永丰;丛强;马禹辰;杨竣尧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患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术,分析手术安全性以及临床效果.结果:对于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患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总有有效率为96.00%,完成相关临床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病患的VAS分数以及后凸Cobb角情况均有所改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接受完手术之后,病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X线平片复查证实,病患并未出现强化椎体高度丢失情况以及后凸角增加以及相邻椎体骨折情况.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安全性强,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可全面缓解病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新型膀胱尿压仪在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分类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翠琴;王美玲;高洁;高娴;丁慧

    目的:探讨新型膀胱尿压仪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入住康复病区92例脊髓损伤患者,由康复护士操作新型膀胱尿压仪,用36℃ ~37℃0.9%生理盐水在接近生理条件下行膀胱灌注,通过设备窗口压力数据与输液泵窗口的容量数据观察膀胱储尿期压力与容量关系,并依据打印出图文报告指导临床护理.结果:92例脊髓损伤患者中膀胱安全容量(压力<40cmH2 O)在50~100ml 5人;100~200ml 12人;200~300ml 26人;300~400ml 21人;400~500ml 28人,其中尿失禁16人;尿潴留33人,尿失禁伴尿潴留43人.结论:新型膀胱尿压仪不仅可以客观地描述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状态,而且易于康复专科护理人员操作与评估.

  • 肱骨近端Neer3、4部分骨折的治疗现状

    作者:李远文

    35岁以上的成年人肱骨近端骨折占肱骨骨折的83.0%~83.4%[1].肱骨近端Neer3、4部分骨折多发生在60岁以上,其中半数发生于70岁以上.该类型骨折更多见于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骨折移位大、严重粉碎,肱骨头血供破坏较重,复位难度大,治疗上如处理不当,将会导致肩关节功能严重受损,临床治疗颇为棘手[2].目前治疗肱骨近端Neer3、4部分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人工肩关节置换等.

    关键词:
  • 2018第二届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通知

    作者:中国康复医学会

    2018年11月16-18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2018第二届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设备展览会.本届年会以"聚焦新时代,引领新康复"为主题,设立国际综合康复、中美康复主论坛及50余场分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康复医学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会聚全国康复、医疗、疗养、养老等领域机构的领导、专家和学者,预计超过5000名康复专业人士参会.同期举办国际康复设备展览,展示分享新时代康复医学新技术、新产品,为专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企业搭建技术推广平台,为用户搭建采购服务平台.会议正式注册代表可获6个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

    关键词: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