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探讨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 缺损的价值

    作者:张立;刘鲜桂;肖水军;曹拓;谭荣斌

    目的:分析在拇指指端缺损患者中使用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拇指指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比分析修复结果;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定期随访,对比分析随访结果,检测患者皮瓣两点的辨别觉.结果:治疗后,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吻合神经组的皮瓣两点辨别觉水平显著低于不吻合神经组,且P<0.05.9个月、12个月后,吻合神经组的皮瓣两点辨别觉水平与不吻合神经组无显著差异,且P>0.05.40例患者经治疗,皮瓣成活例数为40例,皮瓣成活率为100%;其中,有1例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产生水疱症状,并呈暗红色,该患者接受筋膜蒂部拆除部分的缝合,同时进行肝素盐水的静脉滴注,治疗后好转.治疗后随访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拆线后,皮瓣质地均呈红润饱满状,外形恢复良好;同时,所有患者的修复处无显著畸形现象,拇指活动功能正常、灵活.结论:对拇指指端缺损患者使用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法,有助于提高皮瓣成活率,对其指端感觉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 四肢骨折合并颅脑创伤患者早期骨折复位的生长激素分析

    作者:曹拓;饶灿

    目的:研究四肢骨折合并颅脑创伤患者早期骨折复位的生长激素水平变化,合理选择骨折复位时机.方法:选取60例四肢骨折及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另30例四肢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分别于创伤后3天、6天、10天对其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对比2组各时间段血清生长激素水平、2组各时间段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患者的构成比及创伤后10天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患者构成比.结果:2组患者创伤后各个时间段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2.00%~30.00%、和15.00%~25.00%,创伤后10天内2组患者出现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分别为56.67%、60.00%,2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无差异,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且对有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应尽早施行骨折手术复位,且越早实施效果越高,能够使患者尽快康复.

  • 回顾分析老年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作者:孙春红;容英旋;温涛;熊珠取;陈荣坚;方海腾;黄海霞

    目的:研究区域麻醉对于老年手术患者的影响,评价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接受膝关节镜老年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行基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38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统计2组手术时间,观察2组麻醉前和麻醉后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心率)、评价术后6小时时患者静息及运动时的疼痛情况,并记录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T0时间节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6小时时运动及静息疼痛评分对比均无差异;但较T0时间点,T1时间点2组HR均未见显著波动,而MA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时间节点2组MAP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仍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HR未见显著波动,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3时间节点2组MAP下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HR上升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4时间节点MAP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HR则上升,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7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不仅效果确切,且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较少,更适用于老年手术患者.

  • 比较切开复位Schanz螺钉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世渊;曾明;关宏业;杨林;吴锐辉;曾志超;杨健齐

    目的:对比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运用切开复位Schanz螺钉内固定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所接收的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和对照组(切开复位Schanz螺钉内固定),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出院时间和椎体前缘的高度比和椎体后缘的高度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不一定有优势)、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和椎体后缘的高度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运用.

  •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刘毅;杨忠奎;庄文杰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5月~2017年5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对15例骨盆、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对患者的骨盆及髋臼复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40~320分钟,平均167分钟;术中失血量为400~2000ml,平均667ml;输红细胞0~12个单位,平均3.3个单位.术后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1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7个月.依据髋臼骨折复位的Matta标准进行评价,优6例(54%),良3例(27%),差2例(18%);优良率为81%.术后未发生神经及血管损伤,亦未出现与切口相关的其他并发症,未发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复位丢失.结论:对于具有适应证的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改良Stoppa入路不但可以获得满意的显露,而且便于骨折复位和内固定.

  • 早期急诊手术和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 的中晚期的优劣差异

    作者:胡云虎;张靖

    目的:观察早期急诊手术和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中晚期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选择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早期急诊手术治疗,比较2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2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早期急诊手术和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相当,但择期内固定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所升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 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超早期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赵丁丁

    目的:探析超早期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根据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发病后6小时内(超早期)实施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在发病后6小时~12小时内(早期)实施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观察组术后1个月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为8.69±1.10分,对照组术后1个月为15.64±1.55分;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无依赖、轻度依赖、中度依赖、重度依赖比重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为10%,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5%.结论:超早期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小术后再出血率,可推广应用.

  • 比较研究经内踝截骨入路与非截骨入路治疗复杂距骨 骨折的疗效

    作者:沈晖扬

    目的:分析研讨经内踝截骨入路与非截骨入路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距骨骨折患者中,抽取32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对照组接受非截骨入路手术治疗(18例),观察组接受经内踝截骨入路治疗(14例),观察治疗疗效、并发症、术后AOFAS评分等,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疗效85.71%,高于对照组72.22%,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3.33%,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疾病给予经内踝截骨入路方式,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状况下,可将此方式列入到首选方式中进行选择,其疗效突出,并发症低,有利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谷氨酰胺和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度烧伤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张文仕;谢恩光;刘强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应用到重度烧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2017年6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重度烧伤患者中选出15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和重组人生长激素疗法,观察组给予常规疗法、重组人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疗法,对比2组的创面愈合指标、住院时间等.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1天后、7天后、14天后的IgM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治疗7天后、14天后,观察组的血浆蛋白水平、IgA、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94.81%,高于对照组的84.42%,P<0.05;在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与重组人生长激素的联合应用治疗重度烧伤患者,有助于改善病人机体免疫力,促进其创面的愈合,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迅;赵伟;陈兆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的8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去顶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亦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术后恢复快和创伤小的优势,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创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钟斌

    目的: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微创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104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前者接受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后者则应用微创关节镜手术.对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并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屈膝30°与屈膝90°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对其施行微创关节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重视.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特发性脊柱侧弯麻醉术中唤醒 的效果观察

    作者:孙延波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特发性脊柱侧弯麻醉术中唤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救治的4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为舒芬太尼,观察组为瑞芬太尼,对比2组患者唤醒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唤醒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唤醒质量好于对照组.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特发性脊柱侧弯麻醉术中唤醒均有一定程度的效果,2种药物比较,瑞芬太尼的唤醒时间更短、质量更高,值得应用.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作者:佘鹏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理想,可有效促进椎体高度的快速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黎少峰;黎建

    目的:研究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分别进行传统X线平片诊断和CT诊断.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手术诊断结果,对比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对比2种诊断方法对病情的评价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CT诊断准确率为94.17%,高于X线平片诊断的74.17%(P<0.05).2种诊断方法在神经根淹没、软组织钙化病变、硬脊膜囊及脊髓压迫移位等病情评价效果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采用CT诊断的方法,能够取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臭氧十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刘卫国

    目的:探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过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单独选择玻璃酸钠实施治疗,观察组30例通过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实施治疗,比较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后骨关节炎严重性和活动性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周、5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过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较单一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腰椎退行性变行DR、CT诊断的价值比较

    作者:曹伟;葛一帆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变行DR、CT诊断的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且按照临床资料结合影像学分析确诊为腰椎退行性变患者200例,先行DR诊断,再行CT诊断,对2次检查诊断的结果以及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检查结果中,各影像结果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R的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结果中,准确率为98%,漏诊率为2%,误诊率为0%,而DR检查结果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86%、9%以及5%,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DR组,CT检查诊断的漏诊率、误诊率显著低于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退行性变行CT诊断能够充分显示患者椎间盘病变等情况,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极大避免漏诊与误诊情况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切开复位锁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肱骨 近端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勇;雷华

    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锁钢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2种手术方式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病例共90例,其中48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42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2周Neer评分与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2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与constant-Murley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2组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种手术方式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相当,但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较短,在临床治疗时,可优先选择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 X线平片与多层CT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价值研究

    作者:万载鑫

    目的:探讨多层CT与X线片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腕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X线片检查及多层CT检查,采用图像质量评分评价2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同时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腕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结果:多层CT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P<0.05.X线片检查的腕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84.13%(106/126),多层CT检查的腕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98.41%(124/126),经x2检验,多层CT检查的腕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P<0.05.结论:与X线片检查相比,多层CT检查在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与影像学征象,且检出率更高,可作为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可靠性辅助诊断指标.

  • 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 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楚光

    目的:分析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患者采用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方式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患者36例,将其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方式实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显著(P<0.05);术后仅出现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4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患者采用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方式实施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使颈椎骨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 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中腹腔镜早期探查术的 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朱汉兴

    目的:就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应用腹腔镜早期探查术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并实行腹腔镜早期探查术患者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早期(受伤进行手术不超过6小时)手术患者36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该组患者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VAS评分(疼痛评价)以及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早期探查术在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患者获得佳的诊治效果.

  • 层级急救护理模式在创伤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泽虹;彭晓华

    目的:探讨层级急救护理模式,提高创伤患者在院内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随机将我科收治的62例急诊创伤病人分成2组,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急诊常规护理.31例观察组使用层级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基本生命复苏时间完成率、确定性手术到达时间完成率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10分钟内完成基本生命支持,30分钟内到达确定性手术,缩短了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抢救创伤患者中实施层级急救护理模式可大大缩短急救时间,提高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 护理价值评价

    作者:林细琴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并评价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86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健康护理路径,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因而治疗费用明显比对照组低,且由于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少,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较好,患者对结果的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推广使用.

  •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 的护理要点

    作者:孙岩杰;徐鸿艳;石美莲;蒋永婷

    目的:探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64例采取InterTAN固定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基础疾病护理、心理护理、牵引体位护理,术后进行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切口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功能锻炼以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手术顺利,骨折愈合率100%,根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48例,良13例,可3例,差0例.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基础病及合并症较多,围手术期风险高,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髓内钉 股骨 骨折 护理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经后路截骨矫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武文亚;刘钕嫡;廖洁琼;邢辉;林惠如;李娟玲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经后路截骨矫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经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综合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较对照组23.33%低(P<0.05);2组患者术后12小时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优质护理可降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经后路截骨矫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控制术后疼痛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负压引流治疗新生儿深部脓疱疮并脓毒血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郭忠凤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新生儿严重坏疽性深部脓疱疮并脓毒血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收治的7例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该病患儿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7例患儿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局部皮瓣转移和游离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无并发症.结论:新生儿严重多发性坏疽性深部脓疱疮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加强护理是伤口愈合和控制严重感染的关键.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连续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梁芬;谢盛彬;林敬;杨国俊;揭锦秀;林家微

    目的:探讨连续舒适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术后恢复效果的评价.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进行随访,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和SDS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护理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升高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且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8%,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明显,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舒适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术后恢复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护理后Harris髋关节评分较常规护理高,SDS评分较常规护理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小.

  • 四肢联动康复踏车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膝过伸疗效观察

    作者:陈中庆;安令荣;王大龙;张久鑫

    目的:分析四肢联动康复踏车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膝过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年内收治的脑卒中膝过伸患者,数量40例,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四肢联动康复踏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Fugl-Meyer肢体功能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膝过伸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四肢联动康复踏车配合康复训练能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苗春宁

    目的:分析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3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状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直视模拟量表VAS评分、显存疼痛强度指数(PPI)、疼痛评估指数(PRI)及ROM评分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实施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疗效显著,有效治疗患者头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于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弢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于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8例术后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28例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测定关节活动度以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患者术后3、6个月进行评定.结果:2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对于股骨远端骨折术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有效性,安全性.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分析

    作者:陈丽

    目的:分析总结接受保守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将2014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在本院接受保守治疗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40例/组.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采取康复护理(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腰背肌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00%,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有利于减少接受保守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同时促进腰背肌功能早日恢复.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中应用骨填充网袋有效防止 骨水泥渗漏

    作者:彭传华;罗斌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骨填充网袋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骨填充网袋治疗45例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比较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伤椎体前缘高度比及后凸Cobb角.结果:本组骨水泥在伤椎体内分布良好,均无骨水泥外漏发生.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VAS评分由术前8.41±0.67分降至术后1.35±0.59分.本组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脊柱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1.25° ±1.50°矫正至术后的15.60° ±7.06°,术后6个月矫正度未见丢失(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的63.97%±11.23%矫正至术后的79.29%±10.76%,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骨填充网袋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改善疼痛、恢复伤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等方面疗效满意,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椎体外渗漏率.

  • 短刺针法结合DMS治疗慢性下腰痛临床观察

    作者:史中亚;张春海;陈勇;陈旭园

    目的:观察以短刺针法,配合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DMS)治疗下腰痛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12月泗洪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中选取80例慢性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短刺结合DMS组(观察组)及常规针刺组(对照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疗效问卷评分(JOA)作为评定标准,3方面对治疗前后,以及2组间疗效进行评估,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周后,2组VAS、ODI、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VAS、ODI、JOA 3方面评估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刺针法结合DMS治疗慢性下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短刺 电针 DMS 下腰痛
  • 脊髓损伤(不完全性)后期康复中医临床路径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魏锦辉;谢韶东;谭护群;李祖荣;荆丽波;官海华

    目的:观察现有诊疗方法与应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脊髓损伤(不完全性)(ISCI)后期功能康复效果的差异,分析其成本-效果,从而评价中医临床路径在ISCI后期康复中的临床疗效,为中医临床路径提供优化方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ISC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予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对照组予传统方案),术后随诊2年.结果:组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统计学分析显示,其中观察组在膀胱排尿功能、下肢减重步行等训练恢复较快,临床体征、症状缓解好.结论:通过卫生经济学分析(成本-效果),在ISCI后期康复治疗中应用中医临床路径,让临床更有计划、更有预见为患者提供治疗,使患者在大限度内、在短时间内获得康复,减少临床医疗费用.

  • 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 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蔡云霞;黄碧彦;张春

    目的:分析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断指再植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镇痛处理与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疼痛护理有利于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股骨 距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欧耀东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股骨距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股骨距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联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40例患者平均手术用时64.28±5.19分钟,平均出血量216.37±16.94ml,术后仅有1例切口浅层感染患者,没有患者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股骨距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提升内固定质量,提升关节功能,加快骨折愈合,可推广应用.

  • 合并严重感染的糖尿病足经持续负压吸引保肢 技术治疗的疗效探究

    作者:邵韦;傅华军;张少林

    目的:分析合并严重感染糖尿病足患者应用持续负压吸引保肢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例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合并严重感染糖尿病足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负压吸引保肢技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61.90%,P<0.05,组间差异明显.观察组保肢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负压吸引保肢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合并严重感染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截肢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推广.

  • 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的疗效和并发症效果分析

    作者:彭智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应用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低粘度骨水泥,观察组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椎间盘渗漏率、静脉渗漏.结果:2组VAS评分与ODI与术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2组在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ODI方面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渗漏4例,6个椎体,与对照组12例,26个椎体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椎间盘渗漏4例,4个椎体,对照组椎间盘渗漏11例,14个椎体,且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6.9%,明显少于对照组27.6%,2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相似,但高粘度骨水泥降低患者骨水泥静脉渗漏率、椎间盘渗漏率、骨水泥渗漏率的效果更显著,值得应用.

  • 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 撕脱骨折

    作者:何德利;石宇雄;陈凯奇;练文兴

    目的:探讨运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6年7月,2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20例,女5例;年龄19~57岁,平均33岁.膝关节X-ray、CT及MRI检查,均为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单一撕脱骨折.采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固定治疗.术后第1周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期间行直腿抬高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此后开始膝关节被动屈伸锻炼,2周后开始部分负重,4~6周完全负重.结果:共21例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10~16周骨折均愈合,平均12周;术后6~12个月骨折愈合后于原手术入路拆除内固定.于术后第6个月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疼痛23.51±2.5分,肿胀9.86±0.05分,跛行4.83±0.14分,支撑4.85±0.08分,爬楼梯9.74±0.85分,不稳24.24±0.63分,下蹲4.58±0.32分,交锁14.75±0.93分,总分96.37±3.85分.结论:临床采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临床安全、内固定坚强可靠、促使早期功能锻炼,尽快恢复膝关节正常结构及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护理干预管理对严重肝外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 效果的影响

    作者:耿秀娟

    目的:研究严重肝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护理干预的管理方法.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48例严重肝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自2014年5月起,我院实施护理干预管理,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未实施护理干预管理的7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管理的7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免疫功能水平、疼痛情况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对实施前后护士护理水平进行对比,探讨护理干预管理对肝外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干预管理的具体方法.结果:2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不同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远低于对照组的1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7.3%,远高于对照组的8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管理实施后护士护理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管理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管理可明显提高护士对肝外伤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护理水平,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管理的应用及推广.

  • 建立山羊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尔天;杨大志;黄峥;曾娘华;王敏;刘东宁;罗万荣;刘诚

    目的:探讨建立山羊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为后期相关动物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雌性山羊4只,麻醉成功后取侧卧位,切取左侧髂骨骨块应用MICRO-CT测量去势前骨密度,然后经腹腔切除双侧卵巢去势,术后0.5小时及术后3天肌注头孢唑啉钠1.0,2次/d.术后1个月开始肌注甲基强的松龙(0.45mg/d/kg),连续注射9个月后逐渐减量至停止(共10个月).观察1个月无不良反应后再次切取右侧髂骨测量骨密度.以山羊骨密度明显下降且下降超过25%为确定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立成功.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死亡、截瘫、感染动物,术前后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结论:应用卵巢去势和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的方法可实现山羊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建立,为后期动物实验打下基础.

  • 头颅MRI对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远期预后的Meta分析

    作者:刘维勤;范颖;杨其芬

    目的:探讨头颅MRI对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从建库至2017年7月)获得头颅MRI对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文献,用MetaDisc 1.4软件检验各文献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CI,RevMan 5.3软件绘制森林图.结果:建立外文文献库235篇,中文文献库34篇,选出8篇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MRI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95℅CI 0.70~0.84),0.76(95℅CI 0.70~0.82).早期MRI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95℅CI 0.84~1)、0.66(95℅CI 0.49~0.80).晚期MRI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95℅CI 0.54~0.96),0.64(95℅CI 0.50~0.76).结论:MRI对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高,是目前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的较好方法.

  • 干预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挫伤性 脑出血增大的相关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相燕

    目的:干预性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挫伤性脑出血增大的相关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进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35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术前情况(GCS评分、瞳孔状态、实验室检查以及头颅CT等)、术后血肿增加量、预后(GOS评分)等指标,观察血肿增大组与血肿未增大组各参数间的临床差异.并进行Rotterdam CT评分与GO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35例患者中,血肿增大组患者120例,血肿未增大组患者115例.纳入影响因素12项,结果显示性别、致伤原因、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骨瓣大径与挫伤性脑出血增大无明显关联,而年龄、首次Rotterdam CT评分、GCS评分、瞳孔状态、外伤到开颅时间、血糖值以及疝出幅度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otterdam CT评分与GOS评分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头颅CT的严重程度、血糖水平以及外伤至开颅间隔时间可作为预测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挫伤出血增大的风险因素,而Rotterdam CT评分综合基底池形态、中线移位程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其水平上升则GOS评分下降这一现象可知Rotterdam CT与患者的预后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 外固定支架固定后2期髓内固定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的效果评估

    作者:汪志中;林烨澎;何志明;李新旭;王斌;徐茂森

    目的:将外固定支架固定之后2期髓内固定治疗用于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研究并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研究目标选取20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均予以外固定支架固定之后2期髓内固定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是12.21±1.32个月,骨折都得到骨性愈合,术后平均骨折愈合的时间是6.05±0.24个月,骨折出现延迟愈合2例,予以动力化后骨折愈合.20例患者的Johner-Wruhs评定优良率数据是90.00%.术后轻度的膝关节疼痛症状3例,服用非甾体的抗炎药物后缓解.20例患者均无深部的感染症状、断钉症状、畸形的愈合症状、肢体的短缩症状等.结论:在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之后2期髓内固定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促使患者的骨折良好愈合,并发症比较少,值得推广实践.

  • 早期量化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杨利;张俊;徐志伟

    目的:探讨早期量化康复训练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首次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成早期量化康复训练组和普通居家护理组,分别在手术前后及3、6、9、12个月时采用简式Harris评分量表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或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在早期量化康复训练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在手术前后对比和各个随访周期对比中均要明显优于普通居家护理组.结论:通过早期量化康复训练干预患者的术后恢复,能够加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减少并预防并发症产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对比分析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 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卢新源;吕杰峰;梁小军;谢西文

    目的:研究与分析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7年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72例).前者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Neer评分以及治疗优良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功能.

  • 股骨颈前倾角导向器在股骨颈穿钉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骆志权;汤世斌;刘小明

    目的:探讨股骨颈穿钉手术中股骨颈前倾角导向器的应用.方法: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行PFNA内固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以及行空心钉内固定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股骨和股骨颈近端前侧面以及股骨颈轴线,通过平行线原理,研究股骨颈前倾角导向器的设计.对照组通过常规方法,对股骨颈前倾角进行定位;观察组则应用股骨颈前倾角导向器,对比2组置钉优良率、1次性置入成功率、透视次数、置钉时间、胫骨颈轴线与首枚导针的夹角.结果:52例患者经过为期12个月的随访,在PFNA内固定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手术中,观察组置钉优良率、1次性置入成功率、透视次数、置钉时间、胫骨颈轴线与首枚导针的夹角等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前倾角导向器,不仅操作简便,结果简单,而且可靠安全、导向准确,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复方健骨关节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张桂生;霍慧;原小磊;徐红星;刘梦阳

    目的:探究复方健骨关节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2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3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健骨关节汤治疗.结果:通过2组患者Lequence评分比较,发现治疗前2组患者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的阶段性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Lequence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复方健骨关节汤有助于提升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今后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要注重复方健骨关节汤的推广应用.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眼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彭凯;闫爱民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在复杂性眼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20例复杂性眼外伤患者,回顾患者的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处理方法),观察组(玻璃体切割术),统计2组的治疗效果指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未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在复杂性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安全可靠,眼受伤后应尽快手术治疗,尽量保留伤眼,改善视力.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研究

    作者:匡健;荆国杰

    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发病时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以及围术期用药,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时机的选择、动脉瘤特点、手术方式、术中对载瘤动脉的阻断时间、术中是否发生动脉瘤破裂、控制性低血压技术,麻醉用药,术后管理等相关因素,术后并发症尤以脑梗死多见且危害大.本文通过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延迟性脑血管痉挛或延迟性脑缺血(DCVS)的相关发病机制,总结目前对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脑血管痉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通过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改善脑动脉瘤破裂后发生脑梗死这一并发症的目的.

  • Pilon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石伟;刘清宇

    目的:对Pilon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各种治疗手段的优缺点.方法:广泛查阅治疗Pilon骨折国内外文献,从病因及损伤机制、分型、诊断及术前计划、治疗进展及并发症方面总结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软组织破坏程度评估、骨折的解剖复位、胫距关节面的修复及对于治疗Pilon骨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Pilon骨折依然是临床工作的难题,良好的术前评估、治疗计划及合理的固定方式选择对于治疗成败至关重要,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进步,有望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Blount病研究进展

    作者:冯元超;舒衡生

    目的:对Blount病的新研究进展和争议之处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广泛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Blount病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Blount病是一种罕见的胫骨近端骺板内后方功能障碍性病变,主要临床特点为胫骨近端内翻畸形.依据畸形首次被观察到的时间(4岁之前或之后),疾病分为2种类型,早发型和迟发型.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存在感染、创伤、缺血性坏死、遗传等多种学说.临床中本病常见于肥胖和超重的儿童及青少年.诊断上,X线片为主要确诊方法,CT扫描及MRI是有效补充,可用于术前准备.结论: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案,但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方法,以胫骨截骨矫形及骨骺诱导生长多见,对于晚期膝关节损伤严重的病例可考虑全膝关节置换术.

  • 罗哌卡因应用在腰硬联合麻醉及其扩散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涛

    罗哌卡因的商品名为耐乐品,通过感觉 -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明显、外周血管收缩、心脏毒性较低等优势可在临床麻醉中发挥重要作用. 腰硬联合麻醉为硬膜外阻滞与脊麻2 种方案联合应用的方法,同时也具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优点,且阻滞完全、迅速起效,能够在硬膜外持续给药,可有效实施硬膜外术后镇痛. 现阶段该麻醉方式较多应用于腹部手术,在下腹部、下肢、骨盆手术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途. 本文分析了新研究的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优势、应用效果与扩散效果,希望该麻醉药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有效提高医院各科手术麻醉的质量. 现论述如下.

    关键词: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