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探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德富

    目的:探究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后路椎板全切除减压术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的程度、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比观察组低16.00%;观察组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对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有显著疗效,并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对临床上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有重要意义。

  • 足踝部大面积损伤软组织缺损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疗效分析

    作者:李伟清

    目的:研究足踝部大面积损伤软组织缺损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足踝部大面积损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40例,结合当前的临床手术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术,对足踝部大面积损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工作,40例患者经过皮瓣修复术的患者其创面皮瓣大部分存活,仅出现小部分皮瓣坏死并通过清创、小面积植皮可修复的现象,日后的恢复情况良好。结论:针对足踝部大面积损伤软组织缺损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具有简单、可靠、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多层螺旋CT和X线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作者:王全来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X线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96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2种方法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病变分级情况。结果: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Ⅰ级和Ⅱ级检出率高于X线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Ⅳ级方面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软组织囊肿、关节面腐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及骨质增生硬化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片( 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软组织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高,可准确、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各种特征和受累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价值分析

    作者:聂晶鑫;尚静波;姜丽

    目的:探究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60例,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临床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2种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主要指标为术后2组患者椎体前缘、中线和后缘高度以及手术前后患者后凸角Cobb、VAS(疼痛)评分和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和后缘高度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2组患者后凸角Cobb、VA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高度,缩小后凸角Cobb,减轻患者疼痛,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波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与骨赘清除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KOA患者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患者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治疗,观察组66例患者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与骨赘清除联合治疗,对比2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2组治疗后VAS与Lysholm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KOA患者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与骨赘清除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

    作者:牛东田

    目的:分析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颈椎骨折脱位52例,依照手术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方式为后路手术,共26例;给予余26例前路手术,入组研究组。观察对比疗效。结果:组间对比,研究组出血量少(P<0.05),手术时间短(P<0.05),椎体水平移位和Cobb角改善明显(P<0.05),随访神经功能各项评分较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实施前路手术,治疗有效,具有很大推广意义。

  • 骨水泥强化对老年性腰椎骨折患者腰椎椎弓根钉固定的影响

    作者:汪号广;赵刚;桓德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腰椎骨折患者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时行骨水泥强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骨折老年患者32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在撑开复位手术中首先将骨水泥注入,然后待骨水泥凝固后再行常规撑开复位及植骨融合,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和椎体复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前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弓根钉固定是一种有效的老年腰椎骨折治疗方法,在治疗时联合骨水泥强化可增强椎体强度,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复位高度丢失情况,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开放手术与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比较

    作者:刘晓非;李东敏;王枢鑫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与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经皮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开放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术后腰背残障功能改善程度,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锥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OD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均有良好效果,然而经皮微创手术临床指标更加优秀,患者术后腰背残障功能改善更多。

  •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周围软组织修复和重建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生玉

    目的:观察分析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的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定。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94%,对照组优良率为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骨折复位,通过早期加强功能锻炼,可恢复肘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梁尚富;幸炳泉;何华锋

    目的:探究PFLP、PFNA、DHS 3种方法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A组(41例)、B组(42例)、C组(43例),分别给予PFLP、PFNA、DHS,对比3组效果。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32.5±5.7分钟,明显短于A组95.8±4.6分钟、C组102.6±3.6分钟,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PFLP、PFNA、DHS 3种方法效果显著,而PFNA方法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周数等方面更具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任朝伟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3月11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石膏外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2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9.6%),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且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反肩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德超;刘喜民;曹鹏克;张云飞;李奎;吴广良;栾丰年

    目的:探讨反肩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施行反肩置换。结果:患者随访3~26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术后功能主动外展为100°~175°,平均为155°,主动前屈为115°~170°,平均为150°。结论:反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术后近期功能良好,这种重建方式特别适合于肩袖切除的病例,其前提是三角肌功能的保留。

  • 关于大面积烧伤微粒皮移植2种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孙同祖

    目的:比较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在微粒皮移植手术与延期微粒皮移植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微粒皮移植手术治疗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四肢切削痂与微粒皮移植同期手术,观察组采用四肢切削痂手术后待生物敷料去除再进行微粒皮移植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凝血功能系统以及植皮成活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术后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植皮成活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延期微粒皮移植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植皮存活率。

  • 克氏针张力带和鹰嘴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永兴;张永铭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和尺骨鹰嘴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统计我院采用这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共76例。其中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45例,尺骨鹰嘴钩钢板内固定组31例,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结果:张力带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1.11%,鹰嘴钩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0.32%。2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尺骨鹰嘴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都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2种方法各有特点,临床上可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及手术者的操作习惯选择使用。

  • 不同手术方式的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胜元;黄建民;马建军;韦建恒;吴裕华;何居璘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 THA)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手术在髋关节病变中的临床疗效以及2种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于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6例单侧髋关节病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THA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THA手术。比较分析2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治疗后VAS、Harri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其余手术指标以及术后VAS、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比较中,躯体角色、总的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卫生4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其余4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深入推广。

  • 下肢洗剂配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杨耀升

    目的:分析下肢洗剂配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36例,采用下肢洗剂(伸筋草、透骨草、艾叶、红花、川芎)配合手术钛板内固定治疗该疾病。结果:参与本次治疗的36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秀的有21例,治疗效果一般的有12例,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有3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1.7%。术后骨折解剖复位,X线显示的有31例,近解剖复位5例,内固定位置满意且牢固的有33例,相对满意的有3例,所有患者治疗切口于1期愈合,随访1~3年骨折痊愈。结论:内服中药能够避免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加快骨折愈合速度。熏洗是主要是通过药物蒸汽作用,对患部活血化淤,舒筋活络,益气通气等功效,两者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关节功能障碍。

  •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余乐周;黄燕辉;袁朝勇;廖家正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法联合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4年8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52例,为双侧固定组;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44例,为单侧固定组。分别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疗效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单侧固定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少于双侧固定组;并且单侧固定组末次评分明显优于双侧固定组,单侧固定组改善率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双侧固定组;P均<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可以有效的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明显减轻症状,为临床中有效的治疗方法。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兰伟斌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2种术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病例资料对象是2013年12月~2015年6月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根据手术床位编号随机分组。置换组病人施行股骨头置换手术,PFNA组病人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手术。对2组手术平均用时、术中出血情况、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开始下地活动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处理,与置换组比较,PFNA组手术平均用时较短、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处理,与置换组比较,PFNA组术后1年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 P<0.05)。但置换组跟PFNA组对比,住院时间、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较短,开始下地活动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手术简便、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更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而采用股骨头置换治疗则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地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体会

    作者:胡继杰

    目的:对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采用PFNA,对我院2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手术后对这28例患者进行随访5~12个月,28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后功能恢复优的患者有25例,占89.3%,恢复良的患者有3例,占1.07%。结论:PFNA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患者早期的负重行走,可以说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且伴有骨质疏松的理想治疗方法。

  • 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对策探讨

    作者:罗晓彬

    目的:针对创伤骨科中的骨折患者,讨论固定的方法,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创伤骨科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临床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50例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3组,分别定义为A1组、A2组、A3组。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A1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A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0%,A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8.0%,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优于A2组及A3组,A2组优于A3组。结论: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治疗方法较多,临床需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选择有效的方法实施治疗。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针固定治疗、外固定支架(架)治疗,每一种治疗方法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需对症实施,才能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电动脉冲冲洗吸引器在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应用

    作者:蔡学海;林远刚;彭庆星

    目的:探究电动脉冲冲洗吸引器在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64例四肢开放性骨折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选用常规倾倒进行冲洗,观察组使用电动脉冲吸引器进行冲洗。记录比较2组病人2天伤口内渗出液的细菌培养量、冲洗清创用时、冲洗液使用量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冲洗后,观察组清创2天内伤口渗出液的细菌培养量、冲洗清创用时、冲洗液使用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拆线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动脉冲冲洗吸引器在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作者:付长中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31例行内固定术治疗,34例行单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7例行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其余各组( P<0.05),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其余各组明显延长( P>0.05);各组功能康复优良率依次为70.97%、76.47%、86.49%、90.70%。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但功能康复效果不及股骨头及关节置换,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 对比分析微创内固定技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范磊;宋良玉;沙广钊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1.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满意度100%,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有效提高治疗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德利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所有患者均采取外科手术进行复位固定,对照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 LCP)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并随访1年,观察比较2组患者骨折愈合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形成骨痂、下地负重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随访1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内固定术是老年下肢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可以显著缩短骨折愈合相关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明显优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观察康复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田肆陆

    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行内固定术的97例肱骨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48)、研究组( n=49)。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康复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7%,对照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内固定术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

  • 锁定加压钢板与普通加压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

    作者:杨永波;周鹰飞;周大凯;李慧宁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普通加压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胫腓骨骨折,其中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56例,采用普通加压钢板(OCP)45例。方差分析比较2组的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检验比较2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LCP组平均随访25±2.6个月,OCP组平均随访24±2.8个月。优良率LCP组92.6%,OCP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平均骨痂出现时间38.5±4.3天、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50.6±5.5天、平均手术时间43.9±6.6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183.7±8.8ml,OCP组平均骨痂出现时间47.8±5.6天、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73.2±6.2天、平均手术时间61.9±5.9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225.3±10.7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2组在平均感染率、骨不连率及内固定断裂率上LCP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 P<0.05),在平均骨外露率、畸形愈合发生率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加压钢板(OCP)相比,锁定加压钢板(LCP)更具优势。

  • 小切口锁定重建钢板单皮质固定治疗Pilon骨折

    作者:修先伦;吴银松;苏孟华;傅廷友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及锁定重建钢板单皮质固定技术治疗 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复杂的Pilon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并放置锁定重建钢板行单皮质固定支撑。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并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23例患者在术后得到10~16个月时间不等的随访期,23例患者骨折愈合顺利,未发生钢板螺钉断裂。根据Mazur评分标准,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其中优15例,良6例,可2例。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僵直及力线不良等并发症。结论:根据pilon骨折具体情况,在骨折移位显著处作小切口,微创操作复位骨折,再放置锁定重建钢板,骨折线远近侧单皮质螺钉固定。可达到少剥离,保护软组织及骨膜血供,在多平面予以骨折有效支撑,疗效满意。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太邦;师继红;徐永清;汤逊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功能影响非常大,继而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仅有少数文献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进行评估。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系统评估。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013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182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随访按照是否需行膝关节置换术进行分类。评估患者疗效采用膝关节功能指标进行评估[“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 KOOS)问卷调查]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HrQoL)[采用欧洲标准的生存质量调查表(EuroQol-5D)]。结果:研究人群的日常生活,体育/娱乐和QoL的功能结果为“差”。患者术后症状/疼痛/生活自理方面功能结果“满意”。全膝关节置换( TKA)和非全膝关节置换(非TKA)病人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VAS)和评估EQ-5D得分差异显著性(p=0.04,p=0.02)。这种差异还见于活动性,疼痛/障碍损伤程度的比例。以普通人群为对照组,所有研究人群的HrQoL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尤其在灵活性,自我保健,日常活动,疼痛,焦虑方面的不足是普通人群的3~6倍。结论:随访6年后,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有一个“满意”功能评分,而在疼痛,体育/娱乐和QoL方面的功能结果为“差”。术后患者HrQoL的得分均低于正常人群。

  • 应用X-tube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报道

    作者:海拉提·瓦提别克;苏严柱

    目的:探讨经扩张通道管系统( METRxX-Tube )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 , LDH)术的相关并发症,寻找相应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LDH行X-Tube手术治疗106例患者,获得如年龄、性别、节段类型及相关手术并发症等信息。结果:术中中转行标准OD操作手术8例,膜囊撕裂造成脑脊液漏3例,术中神经根牵引不当而拉伤(无根袖撕脱)2例,术中椎管内血管出血2例。随访1~3年,失访21例,失访率19.63%。术后1例手术部位感染,术后6周症状缓解98例,有效率91.59%。随访终末期,责任节段椎体不稳5例,椎体部位复发16例。结论:使用X-Tube治疗单节段LDH存在相关并发症风险,术前严格掌握好适应证,术中个体化操作,术后合理的功能康复锻炼等各个层面,降低X-Tube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丛刺电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作者:夏东斌;王熙龙;席建东;黄维媚;欧阳怀亮;黄泳

    目的:研究丛刺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 fMRI脑功能成像。方法:20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珠江医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10例。2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丛刺电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体征积分及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10/10),对照组为60.00%(6/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体征积分均明显减小,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征积分减小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丛刺法能够把对颈部的刺激由原来点状刺激扩展到面状刺激,使刺激面积增加,明显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jiang Hospital ,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the corresponding random number is even as theobserva-tion group, odd as control group ,10 cases in each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acupuncture treatment ,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luster electric acupuncture treatment ,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electric acupuncture treatment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integral and signs of vertebral artery and basilar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 and evaluate the effect.Results: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10/10),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6/10),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ymptom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 vertebral artery , basilar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and symptom integral vertebral artery, basilar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Conclusion:cluster needling could take on the neck of the stimulus from the original extended topunctate stimuli planar stimulation , the stimulation area increased ,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curative effect , it might b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 腋神经损伤的漏诊分析与措施

    作者:李光明;杨磊;千东升;张志伟;李科;王肖波

    目的:回顾性分析10例腋神经损伤患者漏诊原因。方法:发现后均经肌电图检查确诊为腋神经损伤,确诊后均给予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应用,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距离外伤的时间长短,指导患者患肢制动抬高或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功能锻炼。5例多发伤患者和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确诊后及时补充临床诊断,加用营养神经药物,给予患肢三角巾固定患肢并抬高,待患肢消肿疼痛缓解后,开始指导患指功能锻炼;肩关节脱位患者3周后开始进行患指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补救治疗处理后,神经障碍症状恢复正常。1例漏诊2个月患者,由于发现时间较迟,尽管神经症状恢复,但由于功能锻炼未能及时跟上,患肢的肩关节的上举功能未能完全恢复,因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未要求进一步治疗。结论:腋神经损伤易漏诊,应从损伤部位、病史、发病机制及肌电图等方面给予重视。

  • 吊带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作者:唐校光;胡士琪;李永智;李赫;金芝学;戚秀丽;姜胜宇;胡涛;金晓光

    目的:探讨Pavlik吊带治疗6个月内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的治疗方案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44髋)年龄为6个月内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的婴儿,其中男性7例,女性35例,单侧40例,双侧2例,年龄6~24周。根据Graf超声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的病理分型,7髋为Ⅱa(-)型,18髋为Ⅱb型,12髋为Ⅱc型,6髋为Ⅲ型,1髋为Ⅳ型。患儿体检发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患儿存在双侧臀纹不对称,或伴有患侧髋关节屈曲外展受限,经Graf 静态超声技术明确诊断。均采用Pavlik 吊带治疗,间隔1周复诊1次,3周后超声检查观察髋关节发育变化。吊带治疗时间4~24周,随访时间1~20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39例(40髋)经Pavlik吊带治疗后,经超声和X线片检查,相关指标达到正常,确认治愈。3例(4髋)在经Pavlik治疗过程中,经超声检查后,相关指标改善明显,58°<α角<60°。全部患儿均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Pavlik 吊带对于Graf Ⅱ型患儿治愈率高,而对于GrafⅢ、Ⅳ型患儿,Pavlik 吊带治愈率降低,部分患儿需要进一步的后续治疗。超声检查可达到动态观察Pavlik 吊带治疗效果的目的。早期超声检查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能早期得到 Pavlik 吊带治疗提供了可能,对减少患儿远期遗留畸形和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及积脂血症的MSCT与MRI联合应用价值

    作者:谭延召;徐红卫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SCT及MRI对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及积脂血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并积脂血症患者的CT及MRI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及2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MSCT显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35例、积脂血症35例。 MRI显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33例、骨髓水肿35例、积脂血症35例,其它关节内结构(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内外侧半月板、髌下脂肪垫等)不同级别损伤88处。积脂血症髌上囊常见,呈单发/多发大小不等单脂-液平面及双脂-液平面。结论:联合应用MSCT及MRI才能对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及积脂血症做出全面及准确的诊断。

  • 经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报告

    作者:李文强;刘晓峰;海拉提·瓦提别克

    目的:探讨经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术后并发症,寻找相关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LDH行MED手术治疗93例患者,获得如年龄、性别、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信息。结果:中转开放后路手术7例,硬脊膜撕裂4例,神经根拉伤2例,MED滑移不稳2例,椎管内出血3例。随访1~3年,14(15.05%)例失访,1例手术部位感染,术后6周症状缓解87例,随访终末期复发17例。结论:MED治疗LDH存在相关并发症风险,严格的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以降低ME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芳

    目的:探讨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从2013年1月~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中选出91例,其均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了解术后护理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护理效果优秀的共55例,占比60.44%;护理效果良好的共36例,占比39.56%,护理效果优良率为100%。随访过程中共发现有3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5例患者具有高血压症状、7例患者具有便秘症状,同时有8例患者出院后未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功能锻炼,在纠正后均明显恢复。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为突出,但同时其临床风险性较大,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必须采用合理、科学的干预手段才能够提升整体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护患无隙沟通模式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韩世煜

    目的:对护患无隙沟通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骨外科收治的6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人。采用分组进行沟通的方法,对研究组患者采用护患无隙沟通法进行沟通护理,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患沟通方法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调查问卷平均得分为90.22±10.80分,高于对照组的65.12±17.43分,研究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64%。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可以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感增加,愿意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 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赵燕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实施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开颅手术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实施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1周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周,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周SAS评分及S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开颅手术治疗后,应用护理路径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少负性心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非手术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

    作者:刘晶

    目的:探讨非手术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行护理干预的具体功用和方法。方法:从2011年3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中抽取50例。给予患者优质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血量循环护理、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分析具体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干预的重要临床价值。观察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病情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0例患者接受优质的护理干预后,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非手术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恢复身体健康,还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自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因此,优质的护理干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 中医正骨松解手法用于踝关节术后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昭

    目的:探究中医正骨松解手法用于踝关节术后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松解手法进行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康复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2%,实验组康复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2%。经过治疗的症状体征评分,2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均有降低,实验组更加明显。结论:对于踝关节术后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正骨松解手法的康复治疗,治疗效果明显。

  • 加味桃红四物汤对提高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庄琼

    目的:探讨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雷州市北和卫生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58例,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2组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93.1%,对比P>0.05;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为13.8%,高于观察组3.4%,对比P<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与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对比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可促进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早期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惠香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35例35侧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比较术后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88.9%)明显优于对照组(76.5%)(P<0.01),术后观察组人工关节脱节、各种感染、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的康复训练恢复患者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谢增军;陈浩雄;赵亮

    目的:分析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手术及药物治疗、功能锻炼、饮食调护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3%明显高于对照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2.81±0.53分,低于对照组的4.06±0.62分,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75.73±9.21分,则较对照组的60.11±8.83分更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帕提古丽.尼牙孜

    目的:对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2组各有42例患儿,对比组42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42例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智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智力恢复情况比对比组的好,同时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对比组总有效率为80.9%,2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质量,使患儿更快的康复。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张金宁

    目的:对维持性血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本院60例进行维持性血透析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30例患者中,27例患者的生活能够自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3.3%,;而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能够生活自理的只有18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血透析的认识,争取了患者的主动配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作者:刘建成;董宝强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KOA诊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B组60例。 A组选择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B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所有病人经过1个疗程5周治疗,并于治疗前、疗程后及疗程后第1、3、6个月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疼痛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的改善均明显高于B组同时间点,2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见效快,疗效持久,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明显等特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 化瘀健骨汤及绷带外固定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孙建中

    目的:探讨治疗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化瘀健骨汤联合绷带外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增康颈腰椎医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2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绷带外固定术,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化瘀健骨汤,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FIM与VAS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FIM评分为38.06±6.11分,VAS为0.90±0.11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对照组结痂率为70.8%,明显低于观察组91.7%,对比P<0.05。结论:化瘀健骨汤及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 骨折康复的治疗与减少关节并发症的作用分析

    作者:冯现锋;董凤君;崔中华

    目的:探讨骨折康复治疗措施及对减少关节并发症的作用影响。方法:112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骨折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疗法,评价临床疗效及关节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临床有效率和关节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的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关节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化瘀止痛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作者:金高峰

    目的:研究并探讨化瘀止痛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的第2天,其中50例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将这5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化瘀止痛方进行治疗,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使用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观察患者患侧膝盖的无痛屈曲度数,评价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其膝盖无痛屈曲度数明显更高(P<0.05),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接受化瘀止痛方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膝骨关节功能,有效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浅析康复护理在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

    作者:隋晓丽

    目的:本次主要浅析康复护理在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结核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对2组结核病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效果对比,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为:实验组:健康教育内容评分17.67±2.56分,护理满意率100%,治疗依从率90.00%;对照组:健康教育内容评分11.35±3.99分,护理满意率83.33%,治疗依从率76.66%。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方法能够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可以让患者全面的了解病情,有效地减轻心理负担,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活血止痛汤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邓伟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止痛汤治疗,并依照患者症状加减,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痂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0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周运彩;夏翠兰;陆淑仙;白小娜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6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引,比较2组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和对照组的22.50%相比有明显下降( 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和对照组的85.00%相比有明显上升( P<0.01)。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MIPPO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探讨

    作者:孙起东

    目的:研究并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MIPPO)治疗四肢骨折后的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并发症是否发生的情况,将这100例患者分为未发生并发症的对照组( n=50)和发生并发症的观察组( n=50)。对这10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具体情况,总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具体发生情况对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结果: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和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原发病、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有关。观察组并发症主要为切口感染、骨不连、钢板断裂、螺钉切割以及骨成角畸形,除骨成角畸形外,其余并发症均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成功治愈。结论:在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时,应针对患者存在的并发症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以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

  • 集束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作者:宋婷婷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3%,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 辛伐他汀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营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讨辛伐他汀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影响。方法:采用成年健康北华大学实验用兔共30只,雌雄不限,6个月龄,体重1.5~2kg,随即分3组:模型组(A组),给予地塞米松肌注10 mg /kg .w,激素加辛伐他汀组(B组),给以上剂量地塞米松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1mg /kg .d,空白组(C组),同期注射生理盐水2ml /kg . w。每组10只。实验8周后气栓法处死动物,取股骨头标本作组织形态学及凋亡细胞检测( Tunel法)。结果:(1)光镜下A,B2组较C组股骨头骨小梁变细、稀疏、空骨陷窝明显增多,A组上述改变更明显。(2)A组和B组骨细胞凋亡较C组增多且A组亦较B组明显增多。(3)A组股骨头骨小梁空骨陷窝百分比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1),且股骨头骨细胞凋亡指数亦高于另外2组(P<0.01)。 B、C组间上述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细胞凋亡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起重要作用,辛伐他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早期骨细胞凋亡,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的临床意义。

  • 麻风病畸残预防和康复效果分析

    作者:王彦华

    目的:探索麻风病畸残预防和康复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我院78例畸残患者进行观察,通过对病人早期神经炎发现及治疗、自我防护、假肢安装与溃疡防治,有效的防止和减轻了溃疡的发生和进一步加重。结果:凭借康复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举措,患者治疗后效果明显好于治疗前,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风病畸残预防和康复工作收效良好,通过对麻风病病人完善规范畸残预防和康复护理工作,可以明显提升麻风病病人生存质量和康复水平,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 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

    作者:李会川

    目的:分析我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汇总16377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46例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是否接台、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室的管理、术者的技能、术后切口管理等密切相关。结论:加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 风险管理在骨科老年人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作者:梁群芳;杨柳枝

    目的:探究骨科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老年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的对症缓解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根据风险因素,制定管理对策;对比风险管理前后的跌倒高风险率及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管理前,300例患者中跌倒高风险87例,占29.00%,发生跌倒不良事件患者14例,占4.67%;风险管理后,300例患者中跌倒高风险25例,占8.33%,发生跌倒不良事件患者3例,占1.00%;风险管理后,跌倒高风险例数及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小于风险管理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显著减少骨科老年人发生跌倒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减少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骨科老年人的护理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强直性脊柱炎骨病变特点与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蒋劲松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AS)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骶髂关节以及脊柱的附着点的炎症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在发病原因上,目前的研究显示有多种原因均会造成强直性脊柱炎,例如HLA-B27会造成患者出现强直性脊柱炎,同时一些微生物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对患者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强制性脊柱炎属于一种风湿性疾病,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类型,会导致患者脊柱出现纤维化以及强直等情况,也会累及患者的骶髂关节,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1]。在临床表现上,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乏力、消瘦、低热以及厌食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较轻,因此患者往往无法发现自身疾病,因此会延误佳治疗时期。患者在发病中期,会出现骶髂关节炎、腰胸颈椎的病变以及周围关节病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在患者的发病晚期[2]。患者会出现心脏、五官、前列腺以及肾脏的病变。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骨骼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骨骼疾病,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甚至极有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通过一种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3]。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强直性脊柱炎骨病变特点与机制研究进展。

  • 防治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新进展

    作者:韦财

    临床上将患者在创伤后所导致的肘关节功能障碍定义为患者在创伤后导致的肘部关节功能无法正常运行,在经过6个月以上的正规的肘关节功能康复治疗而仍旧无法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患者在肘部遭到创伤后极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肘关节功能障碍,临床上将患者在肘关节创伤时导致的肘关节功能的受限和丧失具体包括肘关节的伸屈和旋转等功能严重受限或者完全丧失的症状统称为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1]。肘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和高空作业的增加,创伤后导致的患者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患者的致残率也逐年增加[2]。因此,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就成为现在医学界的一大热点和难点。现就将近几年在临床上关于肘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进行如下综述。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投稿与征订须知

    作者:《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中国 伤残医学 投稿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