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观察中医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作者:任伟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医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2.2%,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阴时间为4.48±1.04天,观察组为3.26±0.75天,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中医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有推广价值。

  • 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A3型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的疗效

    作者:程方东;赵耘;侯忠学;成俊

    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A3型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诊治的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A3型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4例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研究组54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及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矫正率。结果:对照组术后即刻较术前疼痛改善优于研究组,而随访各阶段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随访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A3型骨折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椎体高度恢复率及后凸矫正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小儿腹部术后镇痛中应用观察

    作者:田育斌;王伟;张萍;李玉倩

    目的:小儿外科腹部手术后舒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镇痛( PICA)评价镇痛效果和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患儿腹部手术92例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45例,舒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47例,术后连续监测SPO2,ECG.、NIBP,并进行VAS评分,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 P>0.05);但VAS评分( P<0.05);B组恶心呕吐、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小儿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应用舒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后镇痛方式。

  • 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作者:黄华东;符黄德;罗起胜;黄海能;邓元央;罗琨祥;李传玉

    目的:总结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结果:56例中血块大部分清除(剩余血肿量≤8mL)43(76.7%)例,基本清除(剩余血肿量>8 mL但≤15 mL)10(17.8%)例,血肿增大3(5.3%)例。预后:出院3个月后随访,采用GOS评定:Ⅰ级2(3.5%)例;Ⅱ级3(5.3%)例;Ⅲ级15(26.8%)例;Ⅳ级24(42.9%)例;Ⅴ级12(21.4%)例。结论: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地清除脑内血肿,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晓丹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并进行手术的骨科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阶段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此基础上,研究组50例患者在维持阶段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对照组50例患者在维持阶段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比较2组患者实施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率、疼痛反应以及苏醒后质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研究组在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后苏醒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的方式麻醉效果较好,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临床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应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蔡颖新

    目的:探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按摩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4.1%,2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治疗效果显著。

  • 清金化痰汤辅治肺炎临床应用价值探究

    作者:苗成营

    目的:对清金化痰汤辅助治疗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抽取了70例肺炎患者,这7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的肺炎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实验组的肺炎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清金化痰汤进行辅助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变化进行比较,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的有效率上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实验组的肺炎患者使用清金化痰汤进行辅助治疗后,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要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炎患者进行清金化痰汤的治疗,可以让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得到有效的改善,促进患者恢复的时间,值得推广。

  • 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用于高龄患者中的特点及效果

    作者:霍桂莲

    目的:研究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用于高龄患者中的特点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90例患者,按照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45例和非高龄组45例,2组患者均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高龄组患者ERCP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非高龄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用于高龄患者的效果显著,与非高龄患者的治疗效果基本相符,安全有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张健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情况。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40例,一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另一组使用替普瑞酮治疗。观察2组临床病症和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胃镜和病理学检查,对比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的治疗情况。结果: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替普瑞酮组70.00%;奥美拉唑组改善胃粘膜病灶效果,低于替普瑞酮组。2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之间,对比2种药物治疗情况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比奥美拉唑和替普瑞酮2种治疗药物之间,治疗效果方面奥美拉唑要更好,改善胃粘膜病灶方面替普瑞酮更佳。

  •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疗策略

    作者:杜红英;刘艳军

    目的:探讨分析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疗策略。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50例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采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及《反流检查积分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如确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则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共有42例患者经《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及《反流检查积分量表》评估后结果显示为阳性,确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占总数的84%;这42例确诊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显效的有23例、治疗有效的有14例、治疗无效的有5例,各约占总数的54.8%、33.3%、11.9%,总治疗有效率约为88.9%,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及《反流检查积分量表》可作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依据,奥美拉唑在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广大相关医务工作者大力推广与应用。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小永;韩文占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需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选用0.4%罗哌卡因溶液25ml,B组患者选用0.4%罗哌卡因溶液25ml中加入地佐辛0.1 mg/kg,C组选用0.4%罗哌卡因溶液25ml加入芬太尼1μg/kg。观察3组患者痛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并记录。结果:B、C组较A组在麻醉痛觉消失时间缩短有显著差异(P<0.01)。 B、C组较A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1)。 B,C2组间在痛觉消失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B、C2组较A组麻醉痛觉消失时间明显缩短,麻醉镇痛阻滞时间明显延长,也说明了局麻药复合阿片类药物可以增强臂丛阻滞的效果。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临床表现分析

    作者:李艳玲

    目的:分析小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门诊患儿5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为儿童低年龄组(3~9岁)和儿童高年龄组(10~14岁),分析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儿童低年龄组与儿童高年龄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及肺外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患儿主要以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为主,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可有干、湿罗音,平均发热时程短为特点;高年龄组多表现为高热不退、平均发热时程长,阵发性、刺激性干咳,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结论:不同年龄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在临床症状、胸部体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年龄越小,咳喘越重;年龄越大,发热症状越重;年龄越小,肺部听诊症状越重。

  • 超声在肌肉肌腱及软组织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马亚楠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在肌肉肌腱及软组织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10例肌肉肌腱及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CT影像检查,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的准确性均要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检查的特异性与对照组相差不大,2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肌肉肌腱及软组织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具有准确、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左氧氟沙星治疗喉结核病疗效分析

    作者:李明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喉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喉结核病患者122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组,每组61例。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有效率和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转阴所需时间、病灶吸收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治疗喉结核病方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左氧氟沙星的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宏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康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住院指标改变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40例中,37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治疗显效,0例患者治疗无效,治愈率为92%;对照组患者40例中,20例患者治愈,11例患者治疗显效,9例患者治疗无效,治愈率为50%;2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住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 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

    作者:唐亮

    目的:探讨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0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60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中,脑性盐耗综合征( CSWS )患者45例,其中伴随尿崩12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SI-ADH)患者l5例,其中伴尿崩症2例。 CSWS患者24小时尿钠明显高于SIADH患者。经治疗,所有患者的低钠血症均在1周内得到纠正。结论:通过密切监测血钠、中心静脉压及24小时尿钠水平,并以此为依据鉴别CSWS和SIADH 2种类型。 CSWS的治疗方法是补钠、减少尿钠排出和补充血容量。 SIADH的治疗方法是限水,脱水,重症者予补钠。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要鉴别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利于正确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临床分析

    作者:韩先章

    目的: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治疗患者200例,依据手术类型进行分组,THA组患者100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TKA组患者100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隐形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TKA组患者显性出血、隐性出血均显著高于THA组患者( P<0.05), TKA组出血总量对比THA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KA组患者实验检测情况对比THA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没有大出血情况发生,手术均安全、有效顺利地完成。结论: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在术后隐性出血比例显著增加,显性出血明显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组患者,差异性较大,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手术患者应注意失血量,及时补血扩充血容量治疗。

  • 鼻内镜下鼻窦黏液囊肿微创手术方式的探讨

    作者:马金瑞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鼻内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与鼻内镜下鼻外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用于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近1年来收治的鼻窦黏液囊肿的患者60例,年龄20~46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鼻内镜下鼻内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对照组接受鼻内镜下鼻外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在60例患者中,鼻内镜下鼻内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有效率93.33%,鼻内镜下鼻外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的有效率为80.00%。经x2检验两两比较,鼻内镜下鼻内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鼻内镜下鼻外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P值为0.018。鼻内镜下鼻内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组无论是在手术时间,还是在手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鼻内镜下鼻外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组,并且上述数值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25、0.017和0.041)。结论:鼻内镜下鼻内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对于鼻窦黏液囊肿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鼻内镜下鼻外进路囊肿彻底切除术对鼻窦黏液囊肿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杨宏飞;米彩卿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旨在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缬沙坦组、氯氨地平组、缬沙坦联)每组各50例,缬沙坦组:单用缬沙坦80mg,1次/d,口服。氯氨地平组:口服氨氯地平5mg,1次/d。缬沙坦联合氯氨地平组:缬沙坦80mg,1次/d,联合氨氯地平5mg,1次/d,口服。4周后测坐位舒张压>90 mmHg时,剂量加倍3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10周,观察其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血脂、血糖、心脏超生检查有无明显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1)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46/50),明显大于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78%(39/50)及缬沙组有效率总有效率为72%(36/50)。(2)3组药物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血脂、血糖、心脏超生检查均无明显变化(P<0.05)。(3)不良反应:1例氨氯地平组患者出现头痛、继续服药减轻。1例出现踝部水肿。联合组则无1例发生头痛、踝部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降压作用持续时间长,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推广并应用。

  • 无张力疝修复术对疝气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维义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复术对疝气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疝气患者12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复术对全部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无张力疝修复术,全部患者均得到治愈,并没有出现显著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0.6天。术后3例患者出现复发,4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麻木症状。结论:无张力疝修复术对疝气患者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的病情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探讨

    作者:曹常松

    目的:观察改良双钢板法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损伤的64例伤患为对象,实施分组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对照组32例以单侧钢板法施治,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32患者优、良、差分别为20例、10例、2例,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32例患者为15例、9例、6例,优良率为75.00%。观察组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采用改良双钢板法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施治,可有效促进骨折处愈合,保证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此方案有推广价值。

  • 醒脑静在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欧阳霞

    目的:分析和研究醒脑静在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2月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52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76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行临床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相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脑电图恢复正常比率相比较: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2组患者用药安全性相比较:试验组患者跟参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醒脑静应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双氯芬酸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汤景霞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双氯芬酸)和对照组(美洛昔康)各25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8.00%;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讲,采用双氯芬酸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宋欧荻

    目的:观察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对2组肘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7%,明显低于对照组16.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丹参三七茶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吕秀平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三七茶对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确定丹参三七茶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病患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高血脂症并接受治疗的62例患者,采取单纯服用丹参三七茶治疗,经过2个疗程(60天)的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后血脂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血脂明显改变,其中TC、TG、TC/HDL明显下降,HDL明显升高。结论:丹参三七茶对高血脂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分析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胡波;李雷;孙成良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的临床疗效,分析造成断裂的原因,为减少此类现象发生的几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传统钢板治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43个月的术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情况。结果:在随访的过程中发现,对照组患者8例发生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现象,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6例发生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现象,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发生率为24%,P>0.05,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另外,有3种原因能够造成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情况发生,即医源性因素、康复锻炼错误和医源性因素+康复锻炼错误3个方面。结论: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在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过程中并没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临床治疗的效果基本一致,医源性因素+康复锻炼错误是导致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情况发生的重要因素。

  •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在西药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宇彤;胥广宇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西药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无手术指征)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使用规范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规范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8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在西药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有推广价值。

  • 米非司酮片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孙文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片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4月~11月期间收治的想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88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4)和对照组(n=44),其中实验组患者进行人工流产治疗,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片药物流产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2组患者治疗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99.81%,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为87.65%。实验组术后的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米非司酮片药物终止早孕对于人体的损害小,疼痛也小。但是阴道会大量的出血,需要留院观察;选用人工流产终止早孕对人身体损害较大,但这种人工流产成功率极高、阴道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都较短。因此,这2种方法都能有效的终止早孕现象,但建议选择人工流产,其安全性更高。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鹏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根据我院2011~2014年接收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提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VAS、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等的变化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前的VAS评分平均是6.7±1.1分,术后该值为2.3±0.7分,差异性比较大(P<0.05);术前术后的伤椎角度增加及Cobb角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1);并发症情况为,有4例出现了骨水泥渗漏病例。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对患者的腰背疼痛症状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及尿流动力学联合治疗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作者:张依利;谢辉;刘联承;赵捷;江典存;任新;倪良诚;刘昌荣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及尿流动力学联合诊治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通过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尿流动力学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结果:术前12例持续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或者膀胱残余尿量>100ml,经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诊断逼尿肌无反射。8例术前检查肾功能损害,术后7例随访肾功能正常;12例术前无法排尿或排尿不净,术后11例排尿通畅,残余尿<50 mL。随访半年~4年优良率91.6%。结论:规范的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尿流动力学治疗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效果明显,预后佳,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分析CEA及CA125对胸腔积液临床检测及临床诊断的价值

    作者:武国威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 CEA)及联合检测糖链抗原( CA125)对胸腔积液临床检测及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胸腔积液患者,依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良性组(40例)和恶性组(40例)2组。检测并比较分析2组患者胸水中的CEA及CA125水平。结果:恶性组患者的CEA及CA125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比良性组高( P<0.001);CEA及CA125联合检测达到了82.5%(33/40)的敏感度和90%(36/40)的特异度。结论:CEA及CA125在胸腔积液的检测及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EA及CA125联合检测能够促进胸腔积液检测诊断水平的显著提升。

  •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作者:杨民坤

    目的:观察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予UP-ASSⅡ治疗,对照组予SINO治疗,比较2组椎体高度、Cobb角、手术指标与VAS评分。结果:2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度数均优于术前,观察组手术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且VAS评分2.15±1.48分,低于对照组的4.07±1.36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能良好复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并减轻其疼痛感,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孙晓艳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时使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直肠腺瘤(息肉)患者共6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1年的跟踪随访发现,60例患者经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后,结直肠腺瘤均被切除,无患者出现肠穿孔或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有轻微的异常迟发性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经复查发现患者均未出现息肉复发。结论:在直肠腺瘤(息肉)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的治疗方案,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 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玉萍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异环磷酰胺联合的二线疗法用于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患小细胞肺癌的29例患者实施研究,采用异环磷酰胺、紫杉醇的联合方案为其实施二线治疗,化疗2~6个周期(3周为1个周期)以后,开始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是否继续用药,同时,观察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2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者12例,有效率为41.38%;得到控制者20例,控制率为68.97%。随访期间,20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7.4个月,1例CR患者无病生存2年。患者I度与II度毒副作用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脱发、恶心呕吐、乏力,均为轻度,可耐受;III度及以上主要为粒细胞减少。结论:以紫杉醇与异环磷酰胺加以联合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二线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且多数的毒副作用均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对患者伤害较轻,此方案可以推广。

  • 带蒂网状皮瓣植皮改良法治疗小腿皮肤撕脱伤

    作者:黄定成

    目的:探讨带蒂网状皮瓣改良法皮瓣、受区处理以及术后治疗改进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2008年所经治的11例小腿皮肤广泛撕脱伤皮瓣、受区处理及术后治疗予以改进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1例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其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

  • 红花、前列地尔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张良

    目的:观察红花前列地尔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病程13.6±7.64,治疗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病程15.8±8.74。2组均在控制饮食基础上,应用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空腹<7.0mmL/L,餐后<10.0mmL/L,治疗组: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0.5mg,肌肉注射,1日1次,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天1次,2组疗程均14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前列地尔和甲钴胺联合应用具有抗凝、扩张血管、修复受损神经组织,改善微循环,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明显好转,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赵新侠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发生因素。方法:2011年9月~2013年12月选择就诊于我院的使用丹红注射液的脑卒中患者360例,调查患者的一般信息、丹红注射液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转归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60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2例,发生率为3.3%,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头痛、静脉炎等;轻度9例,中度2例,重度1例。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用药次数、过敏史、不合理用药是导致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 P<0.05)。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在24小时内都明显转归,无后遗症与死亡情况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多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要积极根据发病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与管理。

  •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血清学检验价值分析

    作者:郭红智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51例不伴有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并将同时期51例于本院行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组,3组均行血清学检验,并比较3组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Scr、BUN、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学指标中的Scr、BUN、mALB均能反映肾功能状态,可作为及早、准确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重要参考依据。

  • 中药配方颗粒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及药学研究

    作者:刘天成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 CKD)的疗效及药学基础。方法:92例CK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2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氯沙坦,观察组加用中药配方颗粒辩证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 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24小时-UP、SCr、BUN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17%、4.3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辩证治疗CKD,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急诊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在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雪冰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在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开放性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并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内科观察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效果探讨

    作者:王海芳;马靖;徐延玲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总结此合并症的内科治疗经验。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30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对照组30例未合并此症状。比较2组患者在饮食、吸烟及血糖控制效果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观察组30例患者行内科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中饮食控制不良、有长期吸烟史、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所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T段总压低、T波总倒置程度均低于治疗前,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均值则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饮食控制不良、长期吸烟、血糖控制疗效差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为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合并症患者行内科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病症状。

  • 60例大面积脑梗死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作者:李男;李庆旭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辽宁省北票市中西心院神经内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同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探讨其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存活率为68.3%,均遗留偏侧瘫痪,其中7例为植物人生存状态;死亡率为31.7%。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死一定要尽早诊断,并采取科学治疗方案,以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死率。

  • 不同方法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朱丽丽

    目的: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依据自愿选择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4例予以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并将其联合生理盐水雾化治疗,其余4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对比2组疗效与副反应。结果:观察组以97.30%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超于对照组87.50%的总疗效(P<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流涎消失与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1例副反应症状,对照组6例出现白细胞减少与腹泻副反应症状,组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清热解毒、消炎利肿的中成药,将其应用于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既高效又安全,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 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爽

    目的:分析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43例采用腹腔镜远端切除术治疗的胰体尾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治疗,其中中途转为开腹手术3(6.98%)例;其中1例患者出现难以控制性出血,原因是肿物包绕脾动静脉,术中分离胰腺以及脾动静脉间的粘连;2例采用联合脏器切除,主要是因为癌肿侵犯周围脏器;本组手术时间为141.02±80.86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63.02±80.98ml,平均住院时间7.02±2.08天;经随访调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2/43),术后复发率0%。结论:病变位于胰体尾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 门诊老年患者即刻心电检测结果评价

    作者:赵然冰

    目的:评价门诊老年患者的即刻心电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门诊接诊的有症状的老年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先予以常规心电图检查(对照组),之后皆予即刻心电检测,即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研究组),且持续心电图监测0.5小时以上,对比分析2种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500例门诊老年患者经即刻心电检测显示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其中即刻心电检测检出心律失常者存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或者冠心病史患者检出率高达99.00%,含有≥2种心律失常约为34.00(170例);此外,即刻心电检测显示ST-T改变约为12.00%(60/500)。结论:门诊老年患者采取即刻心电检测可提高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不失为一种可靠与简便的检测门诊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方式,值得借鉴。

  • PFNA治疗老年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涛;傅东明;周长明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85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男16例,女69例,年龄75~89岁,平均78.5岁。骨折按Evans分型,I型5例,Ⅱ型23例,Ⅲ型35例,Ⅳ型18例,V型4例,均行闭合复位, PFNA内固定术,术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术后共78例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结果: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51例,良18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8.5%。结论:对于老年性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是一种微创、操作简单、比较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白芍总苷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作者:幸兵芬;王国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40例。 A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口服治疗;B组给予临床常规对症处理;C组在临床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胶囊口服治疗,3组均进行2周的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半年记录复发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为57.5%,复发率为12.5%;B组有效率为80.0%,复发率为33.3%;C组有效率为87.5%,复发率为11.5%。 B组与C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白芍总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不优于常规治疗药物,但作为联合用药则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并且能够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联合应用。

  • 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UAER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刘君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ER)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1)健康对照组(Con组)25例。(2)糖尿病不伴尿微量白蛋白(UAER)组(DM对照组)26例。(3)糖尿病伴尿微量白蛋白组(DM肾病组)25例。 DM肾病组患者给予缬沙坦50mg/d ,口服,共观察12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尿微量白蛋白(UAER)。结果:(1)各组基线数据比较,DM对照组空腹血糖、UAER无变化或略有升高(P>0.05)。(2)缬沙坦治疗DM肾病组空腹血糖、UAER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 <0.05)。结论:糖尿病肾病UAER患者用缬沙坦治疗,可有效降低UAER延缓临床蛋白尿进展对肾脏保护作用。

  • 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买买提江·木沙;帕尔哈提·尤苏甫;艾合买提江·麦麦提

    目的:评估中成药物补肺活血胶囊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常规吸氧、抗炎、化痰治疗COPD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肺活血胶囊治疗COPD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5%、42%,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7%,2组患者疗效显效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糖尿病性足病采行X线诊断结果分析

    作者:孙炎平

    目的:对糖尿病性足病采行X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性足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X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糖尿病性足病的表现及类型。结果:X线诊断结果,软组织表现:气性坏疽21例,占52.5%;肿胀39例,占97.5%;足背动脉钙化或趾间动脉钙化,表现为双轨征11例,占27.5%。骨性改变:骨质破坏36例,占90.0%;骨质疏松32例,占80.0%;神经营养性关节病4例,占10.0%。结论:糖尿病性足病的X线结果有其特征表现,还可以明确显示病变类型及范围、病情发展程度,对于病情的诊断参考价值大,同时其简便、经济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接受,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并予以治疗,在糖尿病性足病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地位。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国宏志

    目的: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胆囊炎伴结石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口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5.7±8.4分钟、术后住院时间5.2±2.6天、术中出血量32.9±12.4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6.4±15.3分钟、术后住院时间11.5±3.1天、术中出血量243.7±19.8ml,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显效34例(89.5%),有效3例(7.9%),无效1例(2.6%),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显效29例(76.3%),有效4例(10.5%),无效5例(13.2%),总有效率86.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胆道损伤1例,无感染出现。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胆管残留结石2例,胆道损伤1例,感染2例。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手术期间的出血量,减少了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与常规切口手术治疗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小剂量等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应用效果

    作者:张鹏

    目的:观察小剂量CSEA在老年下肢骨折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予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予小剂量等比重CSEA ,比较2组麻醉前后HR、DBP、SBP变化情况及临床相关有效性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SBP值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剂量等比重CSEA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安全有效,可减少药物的用量,且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王淑琴

    目的:探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2月治疗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9~79岁,平均64.4岁。发病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为2~24小时,所有患者均采用接触+贯穿法溶栓治疗,具体方法是将微导管送至血栓处,注入UK;再将导引导丝穿过血栓,并将微导管随导引导丝进入血栓的远端,拔出导引导丝,注入UK术中有出血倾向者立即停止溶栓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再通14例,占14/17(82.4%),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再通50例,再通率为50/63(79.4%)。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18.87±8.21分和1.74±1.36分,治疗7天分别为13.06±8.11分和3.49±1.28分,治疗14天分别为8.82±5.97分和4.83±1.38分,治疗7天和14天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率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干扰素合用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作者:刘洋

    目的:研究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干扰素合用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同时,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角膜溃疡愈合时间、疼痛减轻时间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2.7%,治愈率分别为61.4%和20.5%,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角膜溃疡愈合时间分别是4.2±1.3天和6.9±1.9天,疼痛减轻时间分别是3.1±0.5天和4.5±0.8天,观察组患者中,治疗后视力在0.1~0.5之间、视力>0.5的患者分别有16例和28例,对照组分别有23例和11例,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的效果,且治疗时间缩短,视力改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评价

    作者:仝玲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对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呼吸衰竭患儿,将其完全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发绀、呼吸节律紊乱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对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常规治疗相比,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具有更佳的疗效以及更少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心肌酶对心肌损伤性疾病的检测价值

    作者:连文萍

    目的:分析心肌酶α-HBDH、AST、CK、CKMB、LDH升高对心肌损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由临床收治的心肌损伤性疾病患者120例,检测心肌酶谱α-HBDH、AST、CK、CKMB、LDH,统计心肌酶升高的平均百分率。结果:在心肌梗死、心肌炎、冠心病及肺心病的检测中,心肌酶的升高百分比分别为:α-HBDH49.5%,AST28.9%, CK21.5%,CKMB19.5%、LDH45.2%,α-HBDH与AST、CK、CKMB比较,升高明显,有显著差异,与LDH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在心肌损伤性疾病的检测中,各种心肌酶均有所升高,α-HBDH的敏感性较其他心肌酶高,对心肌损伤性疾病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 PFNA与DHS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临床经验与体会

    作者:孙培强

    目的:探讨PFNA与DHS在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治疗组,患者为21例,该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19例,该组患者采用传统式DHS内固定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及患者术后3个月髋部疼痛和关节功能三方面,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要明显优胜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髋部疼痛和关节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而言,采用PFNA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对其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程,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其临床治疗效果优良,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骨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DHS为传统手术,虽然在切口、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较PFNA不具有优势,但其术后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样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可选择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

  • 脂溢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变化

    作者:王宁;李芳;于晓梅

    目的:研究脂溢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 b(IL-1 b)、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g( INF-g)的变化。方法:甄选脂溢性皮炎患者,按皮疹处马拉色菌优势菌种分组,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 b(IL-1 b)、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g(INF-g)变化。实验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球型马拉色菌与合轴马拉色菌脂溢性皮炎患者检测血清细胞因子与正常人相比相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溢性皮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较正常人升高不明显。

  • 干细胞移植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葛凤兰;赵轲;张世坤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效果,为今后相关病例的治疗与护理提供方法和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抽取自体骨髓200 ml,在体外分离纯化后移植患者肝脏内,使损伤的肝功能得以恢复和重建。对80例患者从术前准备到术后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积极的护理和指导,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结果:80例肝硬化患者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通过精心的护理,减少了患者活动受限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结论:通过对80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以后护理接受该项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干细胞 肝硬化 护理
  • 舒适护理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王玉玲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组合型人工肾( HD+HP)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睡眠、肌肉疼痛等并发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下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更好、更显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含量的影响

    作者:周济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标准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68例体检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PCT和CRP含量,其中对实验组患者在休克时以及休克复苏后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分别进行1次检测,对总共5次的血清PCT和CRP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12小时,24小时以及48小时累计复苏液体分别为4632±1274 ml,7364±1638 ml和9837±2134 ml,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PCT和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清PCT和CRP含量显著升高,经过相应治疗后降低,对于患者的复苏液体的记录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的预估和评价预后情况。

  • 低温生理盐水早期注射在36例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玉梅

    目的:探讨低温生理盐水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因心脏骤停入院急救或院内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后予以常规头部冰袋降温,观察组患者予以4℃生理盐水快速输注。对2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和1小时后直肠温度、2组患者复苏后的并发症情况及14天苏醒和死亡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1小时的直肠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14天内患者的苏醒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2组患者在复苏6小时后急性肺水肿、48小时内出现的寒战、再次室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生理盐水早期注射应用于心脏骤停患者较单纯采取头部冰袋降温患者复苏情况较好,且安全可行。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宋振声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窦旁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切除肿瘤均经病理学检查,研究组中20例内皮细胞型,14例纤维型,7例砂粒体型,4例血管型,3例混合型;对照组中19例内皮细胞型,13例纤维型,8例砂粒体型,5例血管型,2例混合型,2组各类型占比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术后研究组Simpson分级I级所占比43.75%,显著高于对照组25.53%(P<0.05),且2组术后恢复及复发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窦旁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术后疾病复发率。

  • 主动控制踩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注意力的影响

    作者:曹寅慧;茅矛;王盛;王彤

    目的:探讨早期的偏瘫患者在踩车训练时,主动控制下肢与被动捆绑下肢2种方式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注意力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踩车训练,对照组使用绳带在膝上将双腿捆绑,防止出现髋外展外旋,试验组不采用捆绑固定,而由家属在旁给与提示患者自主控制髋部。每次训练20分钟,每天2次,疗程为3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髋部内旋 AROM,下肢的运动功能情况(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部分)以及注意力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在注意力和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病人在使用踩车时主动控制髋部能够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注意力。

  • 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开颅术后早期行腰穿术的体会

    作者:吴杰;徐洁;任日军

    目的:比较术后早期行腰穿术及未行腰穿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开颅术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定我院本科自2010年~2014年行开颅手术治疗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患者的完整资料,严格遵循病例纳入标准,分为2组,即(腰穿组)及(未腰穿组)各24例病人,对患者术后的意识障碍恢复情况,出现颅内感染及继发性脑积水例数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开颅术后早期行腰穿术,可缩短患者的意识障碍恢复的时间,减少患者颅内感染几率及继发性脑积水几率,其进行均衡性检验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开颅术后早期行腰穿术,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意识恢复,减少患者的颅内感染及继发性脑积水几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并缩短病程。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作者:郝雪梅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13~2014年12月间开展的102例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BPH)的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护理、术中配合、预防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10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积极而充分的器械准备,熟悉手术步骤,各种仪器的熟练使用,以及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尼莫同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王博;印红忠

    目的:探讨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采取尼莫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尼莫同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BI评分分别为10.54±1.02分、16.43±1.98分,优于对照组的64.82±22.46分、45.27±16.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采取尼莫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脑缺血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诊断观察

    作者:崔效广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MRI和CT表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对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CT检查可见患者受累鼻窦粘膜出现明显增厚现象,其中患者受累窦壁骨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破坏,7例为严重破坏,形成较大缺损;MRI检查T1WI以等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同时可见37例侵犯眼眶,25例侵犯海绵窦,11例侵犯脑实质,17例侵犯颞下窝及翼腭窝。结论: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T2 WI低信号、海绵窦及眶尖侵犯、窦壁破坏是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临床影像特征,临床诊断时应根据患者的CT及MRI扫描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全面诊断和鉴别。

  • 创伤急救护理对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冯亚聪

    目的:研究创伤急救护理对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急诊室接诊的11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分为2组,每组各5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创伤急救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抢救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来讲,采用创伤急救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省抢救时间,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多发性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曾光

    目的:分析多发性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应用该术式的临床效果、病理性检查结果以及随访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共切除脑膜瘤145个,其中37例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明显改善,且随访1年后发现全部患者肿瘤切除部位未见明显复发。结论:多发性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积极推广。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髋关节病变30例X线平片、CT和MRI诊断比较

    作者:王西伦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髋关节病变分别用 X线平片、CT、MR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随机在选取我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髋关节病变患者30例,均做了X线、CT和MRI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CT、MRI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断检出率上有显著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 面部三维影像测量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作者:王芳

    目的:对面部三维影像测量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做出研究。方法:从近1年来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选取34例为研究对象,均利用KaVo 3D exam中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X线拍摄机对患者进行拍摄诊断,并利用New Tom NNT软件重建和分析所得图像。结果:在选取的这些患者中,尖牙异位阻生16人,上颌窦下坠影响牙齿移动的有7人,中切牙埋伏阻生有11人。结论:将面部三维影像测量应用在口腔正畸的诊断与矫正中,不仅能大幅度提高诊断准确性,还能正确引导口腔正畸治疗计划的设计和具体实施,值得临床推广。

  • 静脉尿路造影与超声诊断在肾积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作者:谢代军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尿路造影与超声诊断在肾积水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就诊的终确诊为肾积水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肾脏超声检查和静脉尿路造影,对比2种检查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患者通过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检出69例轻度肾积水,90例中度肾积水,81例重度肾积水。患者行肾脏超声检查查出59例轻度肾积水,93例中度肾积水,83例重度肾积水,漏诊5例,显示为正常。结论:静脉尿路造影具有更高的检出率,肾脏超声检查在诊断中度和重度肾积水准确率更高,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师应综合考虑患者肾脏超声检查和静脉尿路造影结果及其临床症状,才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时给予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临床研究

    作者:罗代平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为临床该病的诊疗提供指导参考。方法:选择近3年在我院就诊的经确诊为恶性淋巴瘤48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出89.58%(43/48)的骨髓受累者,其中72.92%(35/48)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6.67%(8/48)为霍奇金淋巴瘤,运用穿刺活检检测得出45.83%(22/48)的骨髓受累者,其中10.42%(5/48)的骨髓受累者在流式细胞仪检测未得出结果,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测出恶性淋巴瘤分型结果:a 型35.42%(17/48),b 型1.42%(5/48),c 型52.03%(25/48),d型2.08%(1/48)。结论:穿刺活检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2种方式联用能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度。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兔腰椎椎体间融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文成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BMSCs)诱导兔腰椎椎体间融合的有效性。方法:将获取的兔第3代BMSCs种植于胶原蛋白海绵支架,在成骨细胞诱导液中培养3周,制备细胞-支架复合体。30只、体重为3.5~4.0 kg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平分为3组,制备L4/L5椎体间融合动物模型,Ⅰ组椎间隙处植入细胞-支架复合体,Ⅱ组植入胶原蛋白海绵支架,Ⅲ组植入自体髂骨松质骨,术后12周手法触诊、X线摄片、Micro-CT和组织学评价成骨情况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成骨诱导培养3周后细胞-支架复合体中的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手法触诊和X线摄片Ⅰ、Ⅱ和Ⅲ组中脊柱融合率分别为40%、0%和70%,Ⅰ组和Ⅲ组的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和组织学显示融合节段有成熟骨髓腔和骨小梁生成,新生骨与上下椎体融为一体,Ⅲ组中骨小梁比Ⅰ组中的骨小梁粗大,Ⅱ组手术节段为疤痕组织,未发现胶原蛋白海绵残留。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兔腰椎椎体间的骨性融合。

  •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作者:马凤伟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与AIH/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2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其中AIH组49例;PBC组41例;AIH/PBC重叠综合征组35例,并对35例AIH/PBC重叠综合征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并评价各治疗方案的有效。结果:12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发病年龄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组<AIH/PBC重叠综合征组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组,3组患者中女性患者占87.2%;患者均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瘙痒、黄疸和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AIH/PBC组患者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AIH/PBC重叠综合征兼有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熊去氧胆酸( UDCA)与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手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袁家英;张建华;侯贤;邱秀娟;祝茂茂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手运动功能恢复上的作用。方法: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与Fugl-Meyer(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运动功能评分评定方法,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比较分析3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2周)手运动中枢激活区(SMC)体积及偏侧化指数(LI)的变化,并比较分析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每周的康复情况。结果:38例脑梗死患者中,其健手被动运动的LI值大于患手;康复治疗组患手(右手)治疗前、后(2周)的运动激活SMC的LI值差异显著;康复治疗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且FMA评分的变化趋势呈上升状态,至治疗第12周后趋于平缓。结论: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手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发病后的前12周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为佳。

  • 25例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冯丽坤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25例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食管异物取出术,全部异物均及时取出,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患者做好食管吞异物史评估:患者自诉如:有无吞咽困难、有无胸骨后疼痛等情况:必要时行X线或胸部CT检查以明确异物部位;及时果断进行手术;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卧床休息,根据取出异物对食管黏膜损伤的具体情况,遵医嘱处理;严密观察患者,防止并发症发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食管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食管 异物 护理
  • 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及效果

    作者:张红梅;范宏图;吕丹丹;张丽莎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产妇手术围术期的心理干预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分析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66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产妇在应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对产妇的心理干预。对比2组产妇在围术期的焦虑程度和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产妇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手术产妇给予心理干预,可以减少产妇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马云霞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骨科治疗的3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实施护理,经2周的护理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无痛护理管理体系护理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下对骨科患者实施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整体护理在胆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探讨

    作者:汤晓媛

    目的:探讨针对胆管癌患者,观察于围手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胆管癌患者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胆管癌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15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C1组(观察组15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比2组胆管癌患者完成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2组胆管癌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胆管癌患者(P<0.05)。在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C1组明显低于C2组胆管癌患者(P<0.05)。结论:针对胆管癌患者,于围手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获得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护理质量获得有效提高。

  • 老年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手术护理

    作者:王洪艳

    目的:探讨老年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手术护理方式。方法:根据我院的48例老年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手术护理资料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病例,患者满意度非常高。结论:老年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临床接受手术治疗时需要配合良好的护理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反馈患者的信息,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让手术成功率提升。

  • 口腔颌面外科87例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心得体会

    作者:李丽娜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避免重症患者的死亡。方法:根据2007~2013年我院接收的口腔颌面外科重症患者87例来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因护理不当和患者异常未能及时发现而引起的危险情况以及临床治愈率。结果:87例重症患者中,83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患者转危为安。4例患者病情恶化直接死亡。2例为颌面部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内出血患者;2例为长期使用激素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并伴有全身多系统衰竭患者。结论:为口腔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加他们的护理知识,提升护理水平,减少临床所发生的医疗事故,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 口腔外科 护理体会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术的临床护理

    作者:张妍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术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2名前列腺患者,对其进行了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手术,我院将这82名患者按照入院的单双日子分为2个小组,即实验组(n=41)与对照组(n=41)。实验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之后我院对这82名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手术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发生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对患者产生较好的护理效果,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优质护理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术的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 小儿疝气腹腔镜下行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阎春梅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腹腔镜下行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80例腹腔镜下行高位结扎术的小儿疝气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各有40例,对照组4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0例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儿通过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x2=6.135,P=0.01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疝气腹腔镜下行高位结扎手术配合相应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速度,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室抢救的临床护理配合

    作者:张俊杰

    目的: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室抢救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到本院进行抢救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室抢救临床护理配合措施,观察护理配合效果。结果:经及时且有效的抢救和护理配合,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25例手术成功,2例死亡,1例自动住院。结论:经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手术室抢救期间,加强临床护理配合,不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同时还可加速患者康复速度,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方面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艳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较佳,且对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作者:郝素芳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 浅析肢体语言沟通对小儿护理的价值

    作者:刘晓静;温玉娥

    目的:对小儿护理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2013~2014年我院一共有88例低龄患儿接受了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肢体语言沟通,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有18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3例属于完全性抵触;观察组有4例抵触情绪患儿,整体依从性比较好。2组患儿的临床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低龄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该要注意配合肢体语言,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减轻恐惧感,拉近距离,有效避免了患儿的哭闹和挣扎。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朱蕾;蔡晓斌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8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全程优质护理,对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都优于对照组的40例患者,因此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并且节省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分析在ICU护理工作中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楠;何笛

    目的:分析在ICU护理工作中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80例重症监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程度和舒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程度和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工作中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能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让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终让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作者:段琦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1621例,其中31例术后并发出血,对该31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患者经护理配合处理等内科保守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全面严密细致的护理及恰当护理配合,有助于及时发现、处理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及时内科药物及内镜下止血术可治愈。

  • 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选择策略的护理研究

    作者:许金善;辛传友;王雪艳

    目的: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静脉途径和时机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是保证降低颅内压,提高药效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378例脑卒中患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各126例。研究组采用脑卒中发病1周内采用常规静脉针输液,1周后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1采用发病后持续常规静脉针输液,对照组2采用发病后持续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留置时机效果评价采用临床效果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说明脑卒中患者发病1周内采用常规静脉针输液进行输液治疗,1周后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中有重要影响。

  • 品管圈在提高胃肠道术后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应用

    作者:陈燕梅;李莉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胃肠道手术后早期活动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自愿报名组圈的方式组成QCC,确定以提高胃肠道术后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为主题,查找胃肠道术后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对策,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经过为期5个月的QCC活动,胃肠道术后患者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内),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QCC活动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培养大家团队精神及责任心,提高每位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急性左心衰合并高血压40例护理体会

    作者:姚艳秀;黄汝刚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性左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左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0例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血压降至发病前水平,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无1例死亡。结论:急性左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重、进展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做好体位护理、吸氧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是确保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要前提。

  • 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晔

    目的:研究探讨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相同治疗水平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的护理体会

    作者:汤军

    目的:研究分析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78例我院接收的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来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病情有较大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大提升。无并发症发生69例(88.5%);术后有腹水生成6例(7.7%),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发生呕血、便血、出血3例(3.8%),保守治疗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晚期血吸虫巨脾切除患者临床中结合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对其病情的改善起到较大帮助,延缓了患者的病情发展,提升了生活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分析

    作者:韩杰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在临床护理中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偏短,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康复率为88.0%,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康复率为76.0%,护理满意度为78.0%,两者之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实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6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李晓红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护理方案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采用全方位护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护理方案以及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综合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后,痊愈18例(52.94%),显效9例(26.47%),有效5例(14.71%),无效2例(5.88%),其总有效率为94.12%。而对照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后,痊愈10例(29.41%),显效7例(20.59%),有效7例(20.59%),无效10例(29.41%),其总有效率为70.59%。2组护理效果对比明显,综合组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全方位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总有效率。

  • 整体护理在急诊优质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贾红岩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优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1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急诊优质护理,观察组对急诊优质护理实施整体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08%,对照组为80.33%,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优质护理中,其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运用

    作者:刘薇薇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运用,并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96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病例,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2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手术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具有手术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满意度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人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侯成丽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癌症病例疼痛控制和疼痛护理满意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癌症病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接受癌症常规疼痛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人性疼痛护理干预,比较2组癌症研究对象疼痛控制效果和对疼痛护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接受人性化疼痛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对疼痛护理的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人性化理念引入到癌症病例的疼痛护理实践之中,能降低该类病例的疼痛程度,提高其对疼痛护理的满意率,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 护理 人性化 癌症 疼痛
  • 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疗效观察

    作者:李娟;刘世敏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防止病情反复,临床应加强推广。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作者:巫松辉;叶少腾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81例,均合并有脊髓损伤,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临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比较2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脊柱功能恢复时间。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2组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对临床中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治疗,脊柱功能恢复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中医延续护理在消化道肿瘤随访中的应用

    作者:姜福玲

    目的:探究中医延续护理在消化道肿瘤随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消化道肿瘤患者128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4例。参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中医延续护理,将2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消化道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物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延续护理施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随访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降低其消化道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滞提针松解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8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虹霖;徐飞;王玉珏;夏昆鹏;李瑞

    目的:观察滞提针松解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滞提针松解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每组各24例,1天1次,7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对照组在肩关节活动度,疼痛指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滞提针松解法在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减轻肩部疼痛及临床疗效上均优于传统针刺组。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作者:赵宇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运动锻炼、戒烟限酒、规律睡眠、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社会限制、症状、情绪控制、体力限制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前瞻性护理措施及效果

    作者:罗亚晶;崔国栋;刘淑娟;冮林鸿;杨桂芳;王秀丽

    目的:探讨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的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以2012年8月~2014年4月之间于我院住院且需长期卧床的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5例)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前瞻性的护理措施,1周之后观察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2组患者进行1周的护理之后,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为28.6%,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为8.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因疾病原因长期卧床后很可能发生便秘,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与压力,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床上肢体活动、心理疏导、饮食护理、腹部按摩、床上排便训练等,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或避免发生便秘,使患者的痛苦减轻,有助于原发病的治疗。

  • 脑循环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韩涛;尹彦;谭秀革

    目的:观察脑循环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脑循环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脑血管血液流速变化情况(MCA、ACA、BA、VA)。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55.0%,治疗组NHISS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MCA、ACA、BA、VA4项指标改善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辅助治疗效果优越,可显著改善神经缺损症状和脑循环状况,值得临床大力应用推广。

  • 肝胆手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与护理分析

    作者:王岩

    目的:研究探讨肝胆手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与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实行肝胆手术后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施行手术后对其进行静脉镇痛。分析患者的镇痛效果。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疼痛效果分为0级36例,I级9例,II级6例,III级9例。结论:肝胆手术患者在施行手术治疗后进行相应的镇痛剂进行镇痛,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患者能够快速的恢复。

  • 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韩旭艳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82例发生并发症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将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医护理体会

    作者:乔华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医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并实施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术后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牵引护理、药物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功能训练,研究中医护理疗效。结果:对100例患者实施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有1例患者出现尿路系统感染,经治愈后出院,无伤口感染发生,护理后,痊愈为95例,护理痊愈率为95%,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方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效果,使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的护理

    作者:张怀莉;郝慧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对28例髋关节疾患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并在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结果: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均配合精心的护理在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程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大面积烧伤合并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

    作者:徐梅香

    目的:探析大面积烧伤合并下肢动脉栓塞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所有患者下肢动脉栓塞均明显好转。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大面积烧伤合并下肢动脉栓塞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自知力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成效

    作者:邹丹

    目的:研究自知力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成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3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运用自知力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自知力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自知力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成效显著。

  • 老龄群体突发胸痹心痛的中医护理疗效探讨

    作者:张静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老龄群体突发胸痹心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68例突发胸痹心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别予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7589.27±197.27元,住院时间为7.23±2.32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9255.45±263.48元,住院时间为10.37±2.25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龄群体突发胸痹心痛治疗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老龄群体突发胸痹心痛的治疗推广使用。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中医护理体会

    作者:孙永晓;代博;马志强;牛红霞;杨璐;韩菲琼

    目的:观察在我院住院的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中护理作用。方法:对临床48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医护理参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中医护理参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为87%。结论:中医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

  •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娜

    目的:观察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负性情绪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金海赞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8例肝癌介入术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改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睡眠治疗,护理满意度高。

  • 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成琴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2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2组,各66例。其中B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A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睡眠护理。行为期2~4个月随访,比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SF-36)评估结果差异。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A组改善幅度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予以睡眠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强化宣教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作者:龚红燕;臧道军

    目的:探讨强化宣教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宣教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院外遵医行为、血糖控制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外遵医行为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出院3个月后来院复诊时,观察组空腹血糖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宣教护理,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对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冠心病心绞痛86例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袁园

    目的:探讨临床康复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按照是否进行康复训练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7%,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此种治疗方式较为简单,很容易掌握,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好方式。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王春媛

    目的:应用中药联合中医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与探究。方法:在我院选取100例接受治疗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常规中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方法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以及患者的下腰痛评分(JOA)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相比明显较高。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腰痛评分3.48±1.0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下腰痛评分8.83±2.43分相比明显较低。结论:应用中药联合中医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其预防

    作者:臧平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总结合适的护理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27例,通过采取积极、科学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结果:导致27例产后出血患者,出血的因素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全部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与科学的护理服务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容易引发的并发症之一,对该并发症预防为关键,妊娠期密切监测,分娩时注意预防,生产后严格观察产妇情况,准确判断并做好急救措施,良好的预后护理,确保出血患者生命健康。

  • 手术室护理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

    作者:滕亚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比较我院手术室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差错发生率发生情况。结果:我院手术室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并发症、职业暴露、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护理差错和医患纠纷,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发生。

  • 我院心内科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调查分析

    作者:朴美兰;金哲

    目的:探讨研究2013年~2014年我院心内科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2013年~2014年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400人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心血管患病逐年递增,药物使用情况也逐年增加。结论:我院内科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有明显变化,且常采用利尿剂、钙拮抗剂、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与临床护理要点

    作者:李丽敏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并研究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记录发生的主要时间,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占总例数的68.18%,患者主要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为凌晨4点~下午4点之间,占心律失常患者例数的76.00%;而16点~24点、0点~4点的发生概率较少,占心律失常患者例数的24.00%。故此,患者心律失常不同的发生时间段内,其发生概率对比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应当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不同时间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将意外发生概率降至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在急诊科的抢救及护理

    作者:陈志勤

    目的:研究100例重型颅脑损伤在急诊科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急诊科接诊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2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院前抢救及护理(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不进行该措施(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为38.94±11.34分钟,远远少于对照组的71.41±10.03分钟;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0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2.00%,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讲,在院前进行有效的抢救措施及预见性护理,不仅可以为其赢得更多的有效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更能降低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优质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汪湛如

    目的:探讨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治疗的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一样,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常规消化道疾病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护理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的1次性止血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率等指标。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1次性止血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率等均显著优于常规消化道疾病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1次性止血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胡国仕

    目的:调查我院2010~2013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使用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本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消耗数据来自我院2010~2013年的药库抗菌药物的入库数量及销售金额,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11年我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DDDs值高,然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2011年我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销售金额为40.78万元,2013年下降到17.77万元,2010年、2012年销售金额分别为33.36万元和21.43万元。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我院的使用量与使用金额减少,需要临床合理应用。

  •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王亚

    目的:探讨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过程中应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手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阴道分娩低危孕妇中选取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接生,观察组行会阴无保护接生术,对2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产程疼痛程度及会阴切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及产程疼痛程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观察组会阴切开率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过程中,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有效降低分娩痛苦,减少会阴部损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医护同步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艳芹;淳志华;王岐

    目的:探讨医护同步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在骨科手术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83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3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行超前镇痛模式,对照组行常规镇痛模式,且2组均行术前疼痛护理干预。统计2组的疼痛评分及曲马多的使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高评分及平均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曲马多的平均使用量低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医护同步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于骨科手术疼痛管理,可以降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因素探讨

    作者:毛荣翔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因素,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8月骨折患者50例以及骨折后再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骨折组作为对照组,骨折后再骨折患者组作为实验组。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风险因素进行探讨和评价。结果:从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骨密度值、骨折部位、合并其他疾病等相比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因素有很多,患者中老年人居多,给患者实施个性化、全面化的训练方案可以降低再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 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程玉华

    目的:探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完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5例行维持性血透中青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疏导,并就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心理疏导和干预,94例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或好转,较好依照治疗方案,按时进行透析治疗,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人格异常,正在积极治疗中,但未因心理问题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结论:有针对性地对中青年血透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并有效避免患者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意外事件发生。

  • 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宁玉芹

    目的:针对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项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险因素护理干预针对重症烧伤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 网状弹力绷带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作者:周林;刘欢;周波

    目的:观察网状弹力绷带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探究此应用在小儿输液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3月~2014年9月住院治疗的患儿2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的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B组则采用透明敷贴加网状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观察2组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时间,收集导管滑出、黏贴松动、液体渗漏等相关数据,并作出评价。结果:2组留置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B组明显高于A组。2组在导管滑出率、黏贴松动发生率,液体渗漏方面比较, A组有22例导管滑出、有15例胶布黏贴松动,7例液体渗漏。B组则只有3例胶布黏贴松动,4例液体渗漏,0例导管滑出。结论:在透明敷贴基础上,使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小儿留置针在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导管滑出、减少黏贴松动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能减少患儿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满意度的效果。

  • 2次剖宫产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涂庆红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孕妇2次剖宫产的手术效果和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2次剖宫产的产妇(观察组)以及同期的120例首次剖宫产的产妇(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0.2±15.7分钟,术中出血量412.2±265.7ml,产后恶露持续时间48.3±11.7天,产后出血率12.5%(15/120),子宫破裂率6.7%(8/120),盆腔粘连率39.2%(47/120)。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7.4±12.5分钟,术中出血量334.5±216.3ml,产后恶露持续时间40.9±9.8天,产后出血率3.3%(4/120),子宫破裂率0.8%(1/120),盆腔粘连率2.5%(3/120)。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盆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次剖宫产明显增加了分娩难度和风险。

  •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美荣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1]的特点,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问题的主要疾患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致残率不断增加[2],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社区及家庭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探讨

    作者:王喜栋

    肝内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术后易发生结石残留、复发、胆管癌等。传统的治疗手段弊端较多,因此,针对病患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结合术中、术后胆管镜的应用,实行整体治疗,恢复胆道正常生理功能,是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新趋势。

  • 工作记忆与失语症听理解的关系研究

    作者:丁珊珊

    工作记忆在语言理解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失语症是以语言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工作记忆的缺陷会导致失语症的听理解困难。当前,失语症的工作记忆特征被广泛研究。Benson对失语症的定义是由于大脑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语言功能丧失或受损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4方面,而听理解障碍是失语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是指个体在执行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对信息新时储存和加工的能量有限的系统,它是人类多种认知过程,如语言理解、智力、推理、解决问题、意识等加工的核心[1]。工作记忆的缺陷会导致失语症听理解困难[2]。本文对工作记忆与失语症听理解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