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戚卫

    目的:研究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2例不稳定型股骨间粗隆骨折患者.其中,50例患者选择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32例患者选择了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口长度、术后开始负重站立行走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和Harris评分.结果: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患者无论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口长度,还是术后开始负重站立行走时间均要少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不过2组患者Harris评分没有明显差别.结论:2种方法都适用于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不过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更大的优势.

  • 早期显微外科修复联合延期骨延长技术在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中的治疗体会

    作者:梁波;陈劲;陈广谋;钟华;肖刚;阮国强;马肃霜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联合延期骨延长技术重建肢体长度在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中的疗效,为提高该类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获得随访的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患者9例.患者入院后,全身情况稳定后,行彻底清创,对有条件保肢患者,1期均进行骨折端缩短以缩小创面及降低骨感染的发生率,用简单外固定支架妥善固定骨折,1期修复合并的主干血管损伤,并在条件许可下尽可能修复肌腱及神经的损伤.结果:本组9例患者,7例保全肢体,终创面及骨折愈合,保肢外形和功能患者基本满意;2例延期截肢,其中1例胫骨骨折患者中途中止治疗,到外院行截肢手术.结论:早期显微外科修复联合延期骨延长技术在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中显著的疗效,不仅可挽救肢体,保留长度,大限度保留肢体的功能,而且可以降低骨髓炎的发生.

  • VSD技术联合闭式冲洗治疗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研究

    作者:程杰;王鸿彬

    目的:探讨VSD技术联合闭式冲洗治疗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21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沿原手术切口切开、彻底清创冲洗、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术中保留内固定,术后给予VSD技术联合持续闭式冲洗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20.47±10.78天,平均7天~28天的治疗时间,感染指标均正常,伤口均1期愈合,经过15.47±9.71个月,平均4~23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感染均无复发,感染指标正常,内固定物保留.结论:积极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时彻底清创并给予VSD技术联合持续闭式冲洗,能有效控制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在不取出内固定的前提下利于创面早期愈合.

  •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伍鹏欢;李文虎;袁艾东;何正言

    目的:通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综合治疗与单纯骨水泥成形术的对比研究,探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唑来膦酸联合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43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和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唑来膦酸处理.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1、6个月,根据疼痛评分(VAS)及骨密度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且观察手术并发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2组术后1周、1、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术前及术后1周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8.00±1.00分、3.76±0.89分,观察组分别为8.18±1.01分、3.68±0.95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09±0.75分、1.23±0.43分,与对照组的3.14±0.79分、2.81±0.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对照组术后6个月BMD为(0.739±0.058)g/cm2,术前为(0.728±0.56)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BMD为(0.810±0.030)g/cm2,与术前(0.716±0.061)g/cm2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实施骨水泥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效果良好,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提高骨密度,降低椎体再骨折风险.

  • 内固定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体位、手术入路及临床疗效

    作者:齐兵;刘桂凌;郭跃生

    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体位、手术入路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1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进行记录,术后观察患者骨性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和手术后分别对61例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对比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分析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为97±15分钟,平均出血量为149±34mL,平均愈合时间为11.2±1.1周,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内踝切口部分皮肤坏死现象,经处理均痊愈,手术后本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结论: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总有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胡永生

    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对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以及近期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手外伤科收治的手部创面的患者50例,纳入的患者具有手部不规则的创面,创面的范围在1.5×2.0cm~3.0×5cm之间,入院后均第一时间进行创面的清创,之后采取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对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进行手术修复.结果:所有患者的皮瓣均成活,创面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主要血管修复后通畅率为100%,手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外观恢复良好,功能活动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活动的评定标准进行评估,其中优良率达到92%.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对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近期疗效较好.

  • PVP治疗OVCF高粘度与普通骨水泥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杜盛阳;曹雷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中应用高粘度骨水泥与普通骨水泥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4月入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高粘度骨水泥组与普通骨水泥组,各40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评估.结果: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高粘度骨水泥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恢复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粘度骨水泥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骨水泥组患者(8.00%vs 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可显著改善Cobb角,减少VAS评分,提高SF-36生活质量,并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 降钙素原联合创伤严重度评分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估

    作者:李子锋;刘星;江鹏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联合创伤严重度评分对多发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积极治疗的40例多发伤患者,按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重伤组(ISS≥16分)和轻伤组(ISS<16分),收集治疗前以及治疗24小时后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并与伤后24小时APACHE II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重伤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较轻伤组显著升高,重伤组患者A-PACHE II评分明显高于轻伤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原联合ISS分是判断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血管危象的因素分析

    作者:王伟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患者59例,断指83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血管危象与为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信息,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断指损伤原因、就医时间、吸烟史与焦虑情况单因素分析,P值分别为0.000、0.011、0.016、0.024;Logistic多因素分析,P值均低于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受伤原因、就医时间过长、吸烟史与患者的焦虑情绪均是增加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注意预防并及时给予适当处理,有效降低发生血管危象的可能性.

  • 俯卧位与侧卧位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国权;陆廷盛;姚书眈;蒲兴魏;陈启鸰;欧阳北平;罗春山

    目的:比较俯卧位与侧卧位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俯卧位组与侧卧位组,其中俯卧位手术63例,侧卧位手术34例,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术前、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采用JOA腰椎评分法评定疗效,并计算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0.5个月);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少量手术并发症,其中以感觉迟钝多,共6例;俯卧位组改善率:优38例、良17例、好转5例、无效3例,优良率87.30%;侧卧位组改善率:优18例、良11例、好转3例、无效2例,优良率85.29%;2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俯卧位与侧卧位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明确,无明显区别.

  • 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及疗效

    作者:田茹;王照林;田利军

    目的:研究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护理干预及疗效.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骨折患者中100例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结果:骨折卧床患者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显效率60%和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12%和有效率64%.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均有患者发生便秘,但便秘患者中观察组6%,明显少于对照组36%.结论:针对骨折卧床患者采取的干预性护理,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的不适.

  • 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杨华

    目的:对优质护理应用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6月30日~2016年6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32例/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质护理(观察组).组间对比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1.25±1.46天,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13%,出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康复评分分别为74.26±4.21分、82.15±2.12分、89.63±3.16分,出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量表中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独立能力、社会关系评分依次为86.32±2.25分、85.52±3.21分、89.64±2.21分、90.31±2.15分,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减轻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等多方面效果均较佳.

  • 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徐凤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用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实施护理,观察组通过人性化护理方式实施护理,比较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自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无痛率为47.4%,对照组为23.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为76.32%.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骨折患者护理中,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所需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湿性愈合疗法在骨科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冯丽影

    目的:对骨科慢性伤口患者应用医护合作模式下湿性愈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89例慢性伤口患者为例,采取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将其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换药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医护合作模式下应用湿性愈合疗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疼痛程度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与对照组相比则发生显著升高,P<0.05,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医护合作模式下应用湿性愈合疗法对骨科慢性伤口患者展开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加快伤口的愈合,且患者舒适度高,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姜宇

    目的: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灸配合手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实施针灸配合手法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症状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x2=5.0625,P<0.05),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头痛、视物模糊、颈痛症状评分的对比(P>0.05),不存在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头痛、视物模糊、颈痛症状评分均有一定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灸配合手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减轻,使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促使其治愈率进一步提高.

  • 优质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便秘及生存质量影响

    作者:沙文瑞;田茹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便秘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6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有患者38例,对照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便秘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程度、每分钟肠鸣音、首次排便时间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便秘与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可显著减少术后便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连续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金蔼荣

    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对其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11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8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持续护理,并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评分、GSE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评分、GSES评分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评分、GSES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96.5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81.0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后满意度明显比观察组低,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1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可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显著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益肾壮骨方对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晓峰

    目的:探讨益肾壮骨方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益肾壮骨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无效10例,有效8例,显效8例,临床愈合19例,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9例,显效10例,临床愈合24例,总有效率为95.56%;经x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益肾壮骨方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膝关节置换术后综合镇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高芹

    目的:观察对比膝关节置换术后综合镇痛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沂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7年2月期间,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采用TKA手术者63例,其中男24例,女39例.年龄50~70岁,平均60岁.通过观察术后1,2,3,4天膝关节活动度、术后4天内早8:00、中午12:00、下午16:00、晚20:00的vas评分[1]、镇痛药物追加,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镇静程度,肌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在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镇静程度,肌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镇痛组比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在术后4天关节活动度上高,vas评分低.结论:多模式综合镇痛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TKA术后镇痛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率更低,且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并且能促进功能康复,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好,是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

    作者:杨孝丽;杨海江;柴亚鹏;韩晓强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手段.方法: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用单纯西医护理,经护理后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护理治疗有效率92.00%,对照组24例治疗有效率83.33%,观察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较西医护理有效率高,提高了患者疗效.

  • 优质护理对改善盆骨骨折患者术后预后的疗效探讨

    作者:马玉芬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盆骨骨折患者术后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盆骨骨折患者86例,随机抽取43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剩余43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优良率88.4%,明显高于对照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应用于盆骨骨折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立建;包庆武;王桂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另择取同期收治的4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行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患者治疗后均定期随访,统计2组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2组桡骨掌倾角等影像学指标,并以DASH评估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42例(100%),并发症5例(11.9%),对照组治疗成功41例(97.6%),中转手术1例(2.4%),并发症1例(2.4%),组间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桡骨掌倾角(7.2±1.4)°、桡骨尺偏角(20.4±1.8)°、DASH评分(55.4±10.3)分,3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腕伸背度(45.7±6.3)°、掌屈度(41.8±9.2)°,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近期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尤其适用于不稳定性骨折,有利于患者预后及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2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易龙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T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4例ITF患者,随机分为THA组(37例)和PFNA组(37例),THA组行后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MIS-THA),PFNA组行切开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并分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方面明显优于TH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THA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较PFNA组明显缩短,且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PFNA组,2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TH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59%(35/37),PFNA组为81.08%(30/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4.612,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与PFNA均为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术式,但THA远期疗效显著,适合粉碎性及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 非手术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86例体会

    作者:杨善杰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0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闭合性粉碎性骨折中老年患者186例,均采用非手术疗法,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2年,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35.5%,大部分患者骨折对位情况良好.结论: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显著,并能避免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斌

    目的:分析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假体脱落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并对2种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总有效率为96.67%,半髋关节置换术总有效率为70%,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相较半髋关节置换术更好,并发症也更少,但临床治疗时,主治医师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 1期纵行松解手术治疗新生儿示指束带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春亮;劳晓玲;陶瑞娟;罗平

    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目前多主张采用分期切除,多个Z或W形皮瓣缝合手术方法. 但新生儿拇指细小,新生儿示指束带综合征行多个Z或W形皮瓣缝合手术方法实属困难,而分期手术可明显增加患儿住院次数,增加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并浪费医疗资源. 近日我科收治1例新生儿示指束带综合征,采取1 期纵行多个切口松解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关诊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吴青杰;刘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骨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一共有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病人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患侧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取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可靠,可以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对骨折愈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罗哌卡因应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作者:孙海帆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应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行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7例麻醉液为0.25%罗哌卡因,对照组37例麻醉液为0.25%布比卡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长,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分钟后观察组心率、血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同时间点的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8.1%(呕吐2例,呼吸窘迫1例)低于对照组29.7%(呕吐7例,呼吸窘迫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采用0.25%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其麻醉效果替代0.25%布比卡因,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且术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分析研究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谷茂

    目的:试分析微创手术作用于脊柱创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脊柱创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征得患者的个人意愿后,采用数字随机法将40例患者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及资料汇总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4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同样占据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在脊柱创伤患者的治疗中,微创手术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并且该治疗方式能够更好的被患者所接受,方法经过临床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益军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的优点.方法:此次从2014年1月~2017年4月间进入本院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出5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其中24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案,而26例观察组则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案,对2组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并进行相互对比.结果:对2组实施不同固定方案后,24例对照组内有效率62.50%(15/24),而观察组26例是92.31%(24/26),P<0.05;对照组内共有8例(33.33%)出现并发症,然而观察组内仅有2例(7.69%),P<0.05.结论:当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骨科治疗时,对于有骨折移位的,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案有效性突出,不仅能对患者骨折组织治疗效果有效提升,而且还能防治并发症,所以可推广.

  •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CT与MRI影像对比研究

    作者:王玉丽

    目的:探讨CT与MRI影像学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CT与MRI诊断,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资料,比较2种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以髓核异位与病变髓核低信号为主,符合率高达96.67%,CT诊断以髓核异位、边缘模糊、突出等为主,符合率为90.00%,二者比较并无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CT与MRI诊断均有不错的符合率,但MRI符合率更高,若有效结合二者诊断可提高符合率.

  • 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应晓峰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病例,按照回顾性方法,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2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8例归入观察组,内外侧联合入路35例归入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随访半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2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肱骨髁间骨折而言,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对患者的影响较小,术后患者肘关节恢复较快、较好,值得推广.

  •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及其对再发骨折的影响

    作者:黄良勇;刘海;张兆群;张莹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弥散情况,探讨骨水泥弥散情况对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11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96例,年龄57~90岁,平均年龄72岁,均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成功的患者.依据术后CT检查结果中显示的骨水泥在骨锥体内弥散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其中对照组(n=57)显示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良好,观察组(n=57)显示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均.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天和终末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强化椎体后凸Cobb角.结果:选择的114例研究对象均获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术后3天的Cobb角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终末随访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Cobb角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术后3天的VAS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终末随访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再发骨折率分别为5.3%和2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改善功能障碍;骨水泥弥散不佳会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治疗效果,也可能成为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 中医护理干预在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林琳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中施以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DVT的发生,并能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

  •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

    作者:张伟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情况,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工作的开展加以指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住院治疗的1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AO分型进行A、B、C分型,每组50例,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内固定治疗.A型采取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B型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C型采取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3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复位、功能评分以及优良率情况.结果:1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急性为期半年~1年的随访调查,A、B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复位评分优良率以及功能评分优良率对比,数据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的复位、功能评分优良率均优于A、B2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型骨折患者建议采取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B2型骨折患者行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效果显著.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钱栋;朱红胜;胡红心;屈睿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2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高分子石膏固定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都能够佩带腰围离床进行简单活动,其自身椎体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在半年~1年随访期内,患者没有出现不适症状,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并且经X射线检查患者病椎恢复的高度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在治疗后,观察组在疼痛程度、疼痛改善及功能改善方面对比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治疗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进一步稳定患者椎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因此建议推广至临床.

  •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老年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颂阳;杨中萌;叶永恒;陈少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老年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2组,30例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6%(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屈伸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在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中选择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损伤较小,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Klippel-Feil综合征创伤后被误认为颈部血肿1例病例报道

    作者:何荣富;王洪平

    Klippel-Feil综合征是一组以颈椎形成及分节障碍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又称短颈畸形. 其临床一大特点是患者颈部短,该病在临床上少见,尤其是在创伤后查体往往容易发现患者颈部异常,很容易将其误认为是颈部血肿. 现将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6 年8 月所收治的1 例创伤后被误认为颈部血肿的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骨水泥联合锁定钢板治疗26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冯云升;李万强;陈鹏

    目的:探讨应用骨水泥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4月~2016年4月,采用骨水泥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62~86岁,经肩关节前入路进入,复位后,将锁定钢板置于肱骨外侧面,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钻孔,拧入合适的螺钉,对明显骨质疏松或内侧骨皮质缺损者,通过螺钉孔或皮质缺损处注入骨水泥,然后快速拧入螺钉.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肩关节可外展至90°~180°,能提物,X线平片无肱骨头缺血坏死,骨折对位对线好.结论: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明显骨质疏松或内侧骨缺损单纯内固定不稳定的老年患者,可采用骨水泥加强技术联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术后骨折端稳定,可避免早期松动导致内固定失败,并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 舒适护理运用于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楚妍

    目的:分析股骨骨折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对其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为本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运用舒适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并对比2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度97.14%,显著优于对照组88.57%,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股骨骨折患者通过舒适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此护理方式值得广泛运用和推广.

  • Allgower-Donati缝合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侯磊

    目的:探究跟骨骨折患者接受Allgower-Donati缝合的价值.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6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1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根据其缝合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间断缝合,观察组则接受Allgower-Donati缝合,对比2组跟骨骨折患者缝合结果的差异.结果:2组跟骨骨折患者疗效、手术时间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接受Allgower-Donati缝合,能够较好对患者的皮缘血运进行保护,减少出现皮缘缺血、坏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应用价值较高.

  • 手指中末节脱套伤的显微外科治疗研究

    作者:王鹏

    目的:探讨手指中末节脱套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手指中末节脱套伤患者5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31例患者进行邻指皮瓣与游离第2趾甲背皮瓣联合修复,24例患者进行以指固有动脉中节背侧支为血管蒂的邻指皮瓣修复,全部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皮瓣供区状况以及皮瓣受区状况等.结果:55例患者皮瓣均成功成活,成活率是100%,对患者进行为期9.2±1.3个月的随访发现修复手指外观与功能均良好恢复;患者皮瓣供区平整无明显凹陷,无瘢痕触痛和瘢痕挛缩,供指近侧指间关节能够良好主动活动,活动平均角度是103.5° ±2.8°,在常温或冰水中全部供指或供趾颜色和周围健指无差异;皮瓣质地柔软且具有良好弹性,在常温或冰水中皮瓣颜色和周围健指无差异,指端皮瓣的平均两点辨别觉是6.1±0.3mm.结论:手指中末节脱套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修复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能够实施邻指皮瓣联合游离第2趾甲背皮瓣修复术,而针对无需重建指甲的患者,能够实施以指固有动脉中节背侧支为血管蒂的邻指皮瓣进行修复术.

  • 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作者:孙晓晔

    目的:进行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224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研究,依据住院时间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进行2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满意率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轻量型补片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曾少华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轻量型补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开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行轻量型补片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接收,开展传统补片治疗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种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8.4±10.4分钟,与对照组40.2±11.3分钟相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7.02±1.67天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5.5±2.34天,P<0.05;而观察组皮肤感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15%,与对照组皮肤感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16.7%比较,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但观察组18.8%局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61.1%的局部疼痛发生率,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采取轻量型补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 个性化手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李智;张勇;赵爱彬;朱庭标;刘峰;张金鹏

    目的:探讨采用个性化手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根据术前X片及术中情况采用个性化手术方法治疗58例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随访、分析影像学及功能结果.结果:58例(74髋)经6~12个月随访,除2髋有股骨头半脱位外其余所有髋关节复位满意、髋臼指数、股骨头发育较前明显好转;无下肢血管、神经损伤危象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结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个性化手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疗效满意、可获得较好功能结果.

  • 分析急性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经侧前方入路及后方入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

    作者:陆永春

    目的:分析急性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经侧前方入路及后方入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90例急性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诊断情况实施切开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依据患者手术入路方式差异性分组观察,其中侧前方入路组45例,后方入路组45例,观察2组相关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愈合率;追踪随访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1年椎节后突角度(Cobb's角)改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开展针对性切开减压内固定处理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侧前方入路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均显著高于后方入路组,2组对比统计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侧前方入路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显著优于后方入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Cobb's角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性明显;2组患者在手术治疗3个月,Cobb's角恢复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当患者持续1年观察发现,后方入路组患者Cobb's角出现一定程度的丢失,矫正Cobb's角与侧前方入路组有着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中,无论是侧前方入路或后方入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在短期预后效果确切,其中后方入路操作简便,耗时短、出血量低,适合简单骨折患者,但远期疗效方面侧前方入路方式更具优势,改善患者手术脊柱矫正角度.

  • 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长骨骨干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汤志辉;欧阳国新;许景红;毛成鹏;李铭

    目的:探讨AO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长骨骨干骨折的注意事项及疗效.方法:收集从2006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AO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骨干骨折249例,其中男198例,女51例;年龄3~14岁,平均8.4岁.对204例采用闭合复位,45例术中做小切口复位.167例术后未行石膏固定,82例术后行石膏固定,术后摄片随访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6~18周,平均7周,术后9例皮肤激惹症状,5例下肢较健侧短缩约1cm,2例患者下肢轻度外旋畸形<10°,4例前臂旋转功能轻度受限<10°,4例弹性髓内钉取出较困难.结论:AO弹性髓内钉是治疗小儿长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注意操作方法,微创、恢复快、可以早期恢复不负重功能锻炼,值得推广应用.

  • 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实忠;梁王班;陈可锋;陈定启

    目的:探究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在跖跗关节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跖跗关节损伤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7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治疗的优良率(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62.00%),P<0.05.结论:跖跗关节损伤患者接受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研究

    作者:信阳

    目的:观察研究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在本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4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方式治疗的为A组,40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方式治疗的为B组,40例采用股骨近端顺行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 Tan)方式治疗的为C组.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多于B组和C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B组为10.0%,C组为2.5%;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明显,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宽螺钉(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顺行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 Tan)3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Inter Tan方式疗效较为突出,可考虑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伤口不愈合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马合龙

    目的:分析跟骨内固定术后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及探讨预防措施.方法:我院手足外科自2008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了114例(138足)跟骨骨折患者,年龄17~65岁,平均36岁,男95例,115足,女19例,23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38足,Ⅲ型67足,Ⅳ型33足,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伤口不愈合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发生伤口不愈合10例,经换药后愈合4例,行清创缝合后愈合2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例,腓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1例.结论:术前、术中及术后积极采取各项防治措施,有利于减少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伤口不愈合的发生.

  • 膝关节镜术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维;吴青杰

    目的:膝关节镜术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2例,对82例病人采取膝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手术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本文82例病人,其中优40例,占总体的48.78%,良25例,占总体的30.49%,可13例,占总体的15.85%,差4例,占总体的4.8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术前,病人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41.3±2.5分,术后,病人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1.5±2.7分,术后病人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采取膝关节镜术进行治疗,可以使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爱军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PFNA治疗)和对照组(29例,采用股骨近段锁定板治疗),通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Harris评分.结果: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可广泛推广应用.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张力;王鹏;许士超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这一期间收治的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予以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中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6.96%,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均有一定效果,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后者具有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势,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 跟骨骨折中应用切开复位与撬拔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佟亮

    目的:对比跟骨骨折中应用切开复位与撬拔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5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足跟骨骨折,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75例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跟骨骨折患者采取撬拔复位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切口坏死、足跟疼痛、腓肠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根据Maryland评分作为评定标准.结果:2组跟骨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92.00%(治疗效果优秀31例,治疗效果良好3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治疗效果优秀21例,治疗效果良好27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共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共10例),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的康复训练探讨

    作者:张晶;李春文;张超

    通过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康复训练的研究,阐述康复训练的临床需求;患儿家庭护理知识的认知和需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并在患儿出院后对家属给予康复训练的科学指导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