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scyxzz@126.com
  • 曾用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全凭静脉麻醉不能抑制老年全髋置换术的应激反应

    作者:逄坤芳;张芸;丁学海;王强

    目的:通过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下老年人全髋置换手术前后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了解全凭静脉麻醉对全髋置换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我们在随机临床试验中选择30例70~95岁,性别、身高、体重、一般健康状况比较无明显差异,ASA分类Ⅱ-Ⅲ级,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监测术前BNP以及术后24小时内BNP数值.结果:术前和术后的BNP水平没有差异.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全髋置换手术患者术前、术后BNP没有明显变化,全凭静脉麻醉不能抑制老年全髋置换手术的应激反应.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特色疗法对于疼痛缓解作用研究

    作者:朱之庆

    目的:探究放射状冲击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缓解及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放射状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椎间孔镜治疗.通过1个疗程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计算治疗有效率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分别为9.4±3.1、9.4±2.0分,疗程结束后明显降至4.7±1.3、3.1±1.1分,观察组评分减少幅度较对照组显著.且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7人,显效22人,有效20人,无效仅为4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7.36%的总有效率(P<0.05),尤其针对治愈、显效、无效患者人数,数值差异更为显著(P<0.05).结论:放射状冲击波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具有突出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治愈效果显著.

  • 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樊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实用意义.方法:对60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X线平片未显示骨折征象的病例,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经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等成像,分析各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60例患者共检出隐匿性骨折60处,完全线性骨折9处,不完全性骨折51处,多位于右肋骨角处.4种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总检出率中,CPR(100%)高,之后依次为MPR(96.7%)、VR(81.7%),MIP(35%),各方法诊断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86,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强大的后处理重建技术可高效精准的显示肋骨隐匿性骨折,同时在纵隔窗、肺窗、骨窗薄层横断观察时检查其他复合损伤,充分发挥CT扫描的优势,诊断正确率高,降低肋骨隐匿性骨折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梁其志

    目的:探析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神经外科82例急性颅脑损伤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入院时GCS评分、年龄、血肿类型、受伤性质、合并并发症、合并慢性病、DTICH出血量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82例患者恢复32例、轻度残疾15例、中度残疾11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1例,预后良好70.73%,预后不良29.27%;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年龄、血肿类型、受伤性质、合并伤、伴慢性病史、DTICH出血量均和DTICH预后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多发性血肿、入院时GCS评分(3~8分)、合并伤是导致DTICH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和年龄、血肿数量、入院时GCS评分及合并伤密切相关,故术后要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动态监测.

  • 掌侧LCP钢板与桡背侧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华明;钟华;陈劲;梁波;李德强;肖刚;李志丹;麦伟;郑荣

    目的:比较分析掌侧LCP掌侧钢板与桡背侧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5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资料,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行桡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掌侧LCP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复查X光线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末次随访时Con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获随访12~14.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基本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根据X光线测量桡骨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Conney评价腕关节功能,观察组优良率92.0%(23/25),对照组优良率72.0%(1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C3型骨折明显优于掌侧LCP钢板,有利患者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

  • 系统皮瓣护理对带蒂皮瓣移植成活率的促进作用研究

    作者:冯飞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皮瓣护理对带蒂皮瓣移植成活率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中抽选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系统皮瓣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2组患者带蒂皮瓣移植成活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系统皮瓣护理干预后带蒂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2.00%,对照组经过常规护理干预后成活率为68.00%,观察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对行带蒂皮瓣移植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可采用系统皮瓣护理,其能够有效促进带蒂皮瓣移植成活率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临床疗效

    作者:于金桥

    目的:研究与分析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下腰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的下腰痛评分为26.78±2.74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的21.34±2.15分,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32/35),与对照组74.29%(26/35)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后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下腰痛情况,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术中的护理效果

    作者:袁媛;孙爱敏;徐霓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骨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之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肢体功能可得到快速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

    作者:姜宇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舒血宁进行注射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48.8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x2=13.5567,P<0.05),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5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x2=9.6847,P<0.05),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快速康复,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在临床上可进行推广.

  • 强骨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发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强

    目的:分析强骨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发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发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所收治,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全部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给予强骨活血汤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在骨折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活动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功能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胫骨骨密度、桡骨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胫骨骨密度、桡骨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而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强骨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发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对其肿胀感、疼痛感进行显著改善,让患者桡骨功能得以有效恢复,而且还能让骨密度显著增加,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舒适护理研究

    作者:赵艳红;修景会

    由于胸腰段脊柱独特的生理特点,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脊柱损伤[1]. 损伤原因一般为交通意外、高处坠落、滑到、跌倒等外力破坏所致,基本为高能损伤,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滑到、跌倒易致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发病率报道不一,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 胸腰椎骨折患者多合并神经损伤、脏器损伤等,同时容易发生褥疮、感染、腹胀和便秘等并发张,通过对于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预防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

    关键词:
  • 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作者:苏颖

    目的:研究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同时给予患儿及家属全方位的护理,评价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00例患儿经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后,随访显示,治疗效果优秀55例,良好45例,无较差病例,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给予患儿及家属的全方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宗旨,得到患儿及家属的认可.

  • 中医综合疗法配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作者:周军;刘荣先

    目的:对中医综合疗法配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75例,使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共计3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关节镜清理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38例,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Lysholm评分和随访1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在Lysholm评分上均发生变化,观察组患者的变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4.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72.97%,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综合疗法配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优质护理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作者:赵扬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6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骨折患者优质护理措施,既可提高骨折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晓晔

    目的:进行骨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临床意义和价值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36例患者,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2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6±2.3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5±3.7天,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少,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4378.5±124.7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4976.4±135.5元,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具有96.6%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具有84.6%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减少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冯笑霞;周秀梅;罗邦军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不同镇痛镇静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并需持续镇静的患者随机分为每天唤醒组和浅镇静组,2组均在给予芬太尼镇痛的基础上,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每天唤醒组进行深镇静,次日进行意识状态唤醒及护理干预.浅镇静组进行浅镇静,不需每天停药唤醒来评估意识状态.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每天唤醒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高于浅镇静组,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每天唤醒组在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低于浅镇静组,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每天唤醒或浅镇静策略均是可行的治疗方案.

  • 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作者:崔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6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以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78例)和观察组(n=78例),对照组78例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镇痛药物剂量及VAS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术后第2天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分别为28.88±5.52mg、12.65±2.21mg;VAS评分分别为5.08±1.06分、2.61±0.92分;经t检验,观察组术后第2天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施以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对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对其术后疼痛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房海芳

    目的:分析在骨折患者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对其术后疼痛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70例参与研究,平均分成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对骨折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VAS评分为2.37±0.64分,对照组护理后为5.29±1.01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基本自理率为60%,对照组生活基本自理率为28.5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14%.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梁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1日~2015年5月1日期间6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34例/组.一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计划(对照组),一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住院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概率2.94%、血栓发生概率2.94%、生理层面评分86.21±2.21分、心理层面评分85.58±3.67分、环境层面评分85.59±2.26分、社会层面评分89.64±1.36分、住院天数13.23±1.05天、治疗费用5421.24±314.32元,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Dupuytren骨折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其术后活动以及骨折恢复的影响

    作者:徐凤

    目的:研究Dupuytren骨折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其术后活动以及骨折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Dupuytren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部分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Dupuytren骨折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术后活动,对其骨折恢复进行有效促进,值得推广.

  • 循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春琼;李卓惠

    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断指再植患者中抽取36例作研究对象,遵从随机抽签原则予以分组,观察组(n=18)在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n=18)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断肢再植体成活率、再植体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植体功能优良率是100.00%,断肢再植体成活率是94.44%;对照组患者的再植体功能优良率是77.78%,断肢再植体成活率是66.67%;2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患者断指再植体的成活率,并大限度恢复患者断指再植体功能,值得借鉴.

  • 综合护理干预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

    作者:赵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8例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20/8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4/84),经x2检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

  • 推拿、针灸同期与分期施治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作者:王成刚

    目的:观察推拿、针灸同期与分期施治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推拿、针灸同期施治,观察组采用推拿、针灸分期施治;分别于治疗前后行颈椎活动度(ROM)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值检测,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C值之差明显增大(P<0.05),治疗后ROM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推拿、针灸分期施用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活动度,提高治愈率,疗效优于推拿、针灸同期施治.

  • 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瘀肿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林琳

    目的:探讨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瘀肿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骨折手术术后出现患肢瘀肿的116例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湿热敷中医护理,比较2组患者患肢消肿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肢消肿时间为12.28±3.31天,观察组患肢消肿时间为8.14±2.25天;经护理后,对照组的VAS评分为5.56±2.05分,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28±1.14分;经t检验,观察组患肢消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骨折术后患肢瘀肿患者中施以中医湿热敷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促进瘀肿的消失,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回娜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主体,按照患者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归纳,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术后针对性护理,对照组25例行术后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治疗费用为3056.5±456.5元,住院时间为10.32±2.7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减其住院时间,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其治疗费用,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刘英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病人104例,对104例病人采取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护理以后,104例病人急救护理结束一直到下地活动时间在2~18天,置入导管时间为2~12天,骨折部位愈合时间为4~16周,其相关症状持续时间在3~17天,机械通气时间在1~8天,住院时间在10~47天,在104例病人住院过程当中,胸部轮廓畸形2例,肺不张3例,肺部感染2例,在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后全部治愈.结论:对多发性肋骨骨折采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可靠,同时并发症较少,使病人预后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改良微创双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巴智文;杨成林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微创双切口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方法与传统L型切口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方法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优势,拓展骨科医生对于跟骨骨折治疗的思路和理念,为科学选择手术方法提出一点建议和经验.方法:回顾将纳入研究的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治疗的92例新鲜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进行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即改良微创双切口解剖接骨板内固定并植骨组(48例),对照组即传统L型切口解剖接骨板内固定并植骨组(44例).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检查(包括侧位,轴位X线片)和CT扫描三维重建以了解骨折错位压缩的程度和关节面的完整性,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项影像学参数,并发症及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等指标,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而后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a=0.05为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92例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观察组48足,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Maryland足部评分优39足,良3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为87.5%.对照组44足,术后6足出现切口皮缘的浅层坏死,2足出现皮肤坏死,1足出现接骨板外露.Maryland足部评分优32足,良5足,可5足,差2足,优良率为84.09%.观察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间Bohler角及Gissane角及足部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45±10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60±12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微创双切口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方法与传统L型切口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方法相比较,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上有明显优势,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跟骨骨折可靠,实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毅;郑炜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60例予以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60例予以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Neer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Neer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与传统钢板治疗相比,采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徐长征

    目的:研究探讨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锁骨骨折病例150例,均择期拟行手术治疗,将患者依据入院时序做数字标号,随机性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75例,实施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75例,仅单纯给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2组患者围术期麻醉质量,观察患者心率、动脉血压变化.结果:2组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无明显差异性,不过观察组患者麻醉手术之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达到98.67%(74/75),对照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85.33(64/75),观察在患者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手术中实施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操作便捷,对血压、心率方面影响较小,麻醉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项春林

    目的:探究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PFNA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42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PFNA治疗,分析42例患者治疗后手术效果、髋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42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平均手术时间60.47±11.74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129.95±26.35ml,骨折愈合时间8.65±1.60周,手术总有效率为92.86%;42例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79.04±5.62分,VAS评分2.16±0.83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42例患者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91%,术后6个月术后生活质量BI指数88.42±5.09分,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PFNA治疗内固定可有效帮助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修复髋关节损伤,提高了骨折端的承受力和稳定性,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和预后好,适用范围广泛,是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案.

  • 优质护理对骨科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的影响

    作者:毕玉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其满意度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骨科住院患者,随机抽取104例.104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104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2%(50/52)、82.7%(43/52),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2/52)、17.3%(9/52),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氨甲环酸对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光辉;杨伟宇;王磊

    目的:探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氨甲环酸对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8日~2016年11月30日72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氨甲环酸.观察2组手术情况、凝血指标以及显性、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引流量449.38±7.59ml、住院时间5.79±1.08天、输血率8.33%,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值<0.05;2组操作时间对比性不具差异,P值>0.05;在凝血指标方面,2组术前、术后12小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数据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0.05;观察组显性及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分别为56.81±5.32ml、164.95±5.28ml,相比对照组均更低,P值<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数据为2.78%,较对照组更优,P值<0.05.结论:氨甲环酸应用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取得较佳效果,在预防隐性失血方面作用明显.

  • 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赵岽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人92例,对92例病人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手术时间为79.5±10.3分钟,术中出血量为80.3±18.2ml,术后引流量为457.1±68.8ml,手术以后6例病人出现切口液化,采取清创以及引流治疗以后治愈,没有引发其他相关并发症,临床手术之前的HSS评分为34.11±5.33分,手术以后的HSS评分为89.75±4.66分,临床手术以后的HSS评分明显高于手术之前(P<0.05).结论:对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具有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少,同时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静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伤口感染率、感染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口愈合率:甲级(80.00%)、乙级(17.50%)、丙级(2.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甲级(45.00%)、乙级(40.00%)、丙级(15.00%),经组间成组x2检验其p值均<0.05.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众多,可通过手术室有效护理干预,能将手术切口感染率降到低,促进伤口愈合,对骨科患者术后预后良好起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对比MRI与CT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玉丽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应用MRI和CT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接诊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入组对象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均接受CT与MRI诊断.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CT诊断与MRI诊断影像学特点与诊断符合率.结果: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符合46例、不符合4例,符合率为92.00%,CT诊断则符合38例、不符合12例,符合率为76.00%,MRI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实施MRI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CT诊断,可将其作为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首选影像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外侧L形切口和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卢志兴;刘圣光;赵丁丁

    目的:探析外侧L形切口和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6例跟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3例(36足),采用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33足),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由研究可知,在治疗优良率上,L形切口同微创小切口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在固定效果上较为稳固,因而适用于SandersⅢ型与Ⅳ型的骨折治疗中,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则由于其关节面显露充分、并发症少且不影响软组织等优点,而适用于Ⅱ型与Ⅲ型骨折治疗.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

    作者:周阳升;李保林;何健东;曾湘骏;梁笃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髋关节置换治疗.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3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半年后评估高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39例患者手术时间65~110分钟,均顺利通过手术,平均出血430ml,仅1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无人工关节脱位、松动,摄片提示骨折对位对线好,关节假体位置满意,关节力线好.患者于术后2~3周能扶助行器行走活动,经半年随访,髋关节屈曲为80°~110°.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可达到早期功能恢复的作用,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膝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佟亮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共9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膝关节镜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和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后相比,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膝关节镜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关节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 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远端经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的配合与护理

    作者:朴美

    目的:通过观察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远端经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拇外翻病人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特点,进而探讨其护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6例(9足)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远端经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拇外翻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6例(9足)拇外翻病人配合积极的临床护理均已康复.结论:围手术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对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远端经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拇外翻病人的康复积极作用.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对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双下肢长度差和疼痛评分影响

    作者:孟勇;肖延河;陈峰;杜发会;司枫

    目的:考察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对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双下肢长度差和疼痛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评估后选出50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试验.手术前后,检测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双下肢长度,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评分,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价值.结果:(1)术前患者髋关节活动度为91.38° ±25.36°,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为214.67° ±28.83°,差值为123.29° ±3.47°,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双下肢长度差明显缩减,从术前2.42±0.61降到0.32±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有效地改善了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术后VAS疼痛评分3.0±0.7分,较手术前6.8±1.3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改善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双下肢不等长具有显著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 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双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开荣

    目的:观察及分析针对胫骨平台双柱骨折患者采取内侧入路治疗得到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60例胫骨平台双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在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针对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应用内侧入路治疗的观察组,以及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对照组,2组患者均具有病例数为30例.应用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系统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除手术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之外,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的优势于对照组(P<0.05);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双柱骨折患者实施内侧入路治疗的方案,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实践.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

    作者:信阳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予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全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中收缩压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引流量方面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93.23±4.49分,高于对照组的82.74±3.80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18例,占41.86%,良20例,占46.51%,优良率88.37%,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5);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结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在年龄较小、体质较强以及髋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等人群中较为适用.

  • 取消外来手术器械跟台人员对骨科手术质量管理的影响

    作者:卢微

    目的:探索取消外来手术器械跟台人员对于骨科手术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我院骨科手术自2016年7月开始取消外来手术器械跟台人员参与围术期器械的准备、使用和管理的工作模式,采用多个部门联合管理的模式,现特选取实施前后6个月收治的骨科患者各120例进行对比,对比实施前后的手术器械使用差错率、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实施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后,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不干净、数量缺失、包装不规范、型号规格错误这几种差错率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实施后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实施前,且手术医师对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管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取消外来手术器械跟台人员有助于提高骨科手术中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管理质量,以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保证外来手术器械的有效管理,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秀泽

    目的:分析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使用随机序列发生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使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后踝固定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运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综合指标均优过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手法复位外加石膏外固定,后踝固定的治疗方式明显缩短了患者踝关节骨折的愈合时间,改良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且该治疗方式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作者:荆吉峰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通过入院治疗单双号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3.75%,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65.62%,同时手术用时、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住院用时以及骨折愈合用时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而2组患者解剖复位、复位可以及复位差数据进行对比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pilon骨折患者在临床中应选择锁定钢板方法进行治疗,从而对患者骨折病情起到愈合的目的.

  • 改良Berry间断皮内缝合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魏松英;汪玉海;马涛;蒋丽艳

    目的:改良Berry间断皮内缝合法在骨科的临床应用,以同时达到降低感染率、减少术后切口瘢痕的形成的目的.方法:采用改良Berry间断缝合法缝合的178例患者,与以皮内缝合法缝合的142例患者比较,观察2组患者缝合时间、创口愈合情况、术后瘢痕大小及术后瘢痕评分.结果:改良Berry间断缝合法患者手术缝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瘢痕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瘢痕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Berry间断皮内缝合法切口对合整齐,瘢痕小,伤口美观,无线头外露风险,利于伤口引流,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比较LCP,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曲忠臻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6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全部63例患者分成LCP组、DHS组、PFNA组,每组均为21例,3组患者分别给予LCP、DHS、PFNA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PFNA组显著短于LCP组、DHS组(P<0.05),而LCP组和DHS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LCP组、DHS组(P<0.05),而LC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则显著少于DHS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FNA组显著低于LCP组、DHS组(P<0.05),而LCP组和DHS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LCP、DHS、PFNA的应用均比较广泛,而PFNA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进而来保证临床疗效.

  •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作者:马金亮

    目的:在骨科护理工作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明确应用方法,分析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骨科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随机选择220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之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护理缺陷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2组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样比对照组患者高,2组患者满意度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运用风险管理获得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肩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探讨

    作者:盖柯岩;丁全峰

    目的:探究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全部患者都采用肩关节镜下盂唇关节囊韧带重建术治疗.并对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的VAS不稳定评分、前屈上举、90°外旋、Consstant-Murley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患者的VAS不稳定评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手术后患者的前屈上举与90°外旋明显比手术前大,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手术后患者的Consstant-Murley评分明显比手术前高,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肩关节镜下盂唇关节囊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预后充分改善,促使其功能快速恢复,使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 探讨DHS与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效果

    作者:朱江;黄黎;张跃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8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分别给于DHS与PFNA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1)和对照组(62.22%)对比,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1.11%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切口长度4.99±1.50cm明显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180.00±23.00ml明显更少,平均手术时间70.30±5.98分钟、平均住院时间15.03±1.50天、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05±1.55周、负重时间5.55±0.96周明显更短,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和DHS内固定对比,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更为明显,并发症更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髓内及髓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力;王鹏;张青生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髓内固定与髓外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这一期间收治的1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2组,髓内内固定组59例患者予以髓内固定的方式治疗,髓外内固定组59例患者予以髓外内固定的方式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Harri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髓内内固定组与髓外内固定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Harri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对比,借助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髓内内固定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8%,髓外内固定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8.64%,髓内内固定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髓外内固定组,借助统计学分析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髓内固定与髓外内固定治疗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髓内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髓外内固定高.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陶新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对比,前者均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腰背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1周、4周、半年及1年与治疗前对比,均有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对比,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值得借鉴.

  • 桡骨小头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倪龙江

    目的:研究分析桡骨小头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桡骨小头置换手术,评价该手术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Morrey、Broberg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5°~135°,前臂旋后平均(78.35±2.26)°,前臂旋前平均(81.42±2.10)°;根据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6例,良10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00%;无1例发生慢性肘关节炎、肘关节感染、脱位、强直或前臂和腕部发生长时间慢性疼痛.结论:桡骨小头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早期临床疗效较好,患者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 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孙威

    目的:关于外用非甾体消炎药治疗骨关节炎的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对中国知网、中国超星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等进行检索,检验已发表的所有关于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进行逐个的分析评价,整合数据进行Meta分析.索引时间为2001年1月1日~2016年11月30日.结果:本研究终入选结果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到患者1536例,均为高质量研究.通过分析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对骨关节炎进行治疗,患者的疼痛经在第1周和第2周效果优于安慰剂,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其第3周和第4周治疗效果和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到目前仅存在有短期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对骨关节炎进行治疗的评价有效,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骨关节炎,其1、2周的治疗效果优于安慰剂,2周以后疗效和安慰剂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当前没有足够的临床试验能够证明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骨关节炎超过2周仍然有效,临床治疗的时候需要具体分析,加以用药.

中国伤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07 08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