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중화미생물학화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101
  • 国内刊号: 11-23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沈心亮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武令启;白海;王存邦;杨小亮;赵强;杨义武;林梅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在体外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L-亮氨酸甲酯去除单核细胞,以2-氨乙基硫脲溴化物(AET)处理绵羊红细胞(SRBC)的花环形成法,去除T淋巴细胞获得纯化的B淋巴细胞.用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anti-IgM)刺激与或未与MSC或其培养上清共培养3d的B淋巴细胞,应用MTT法测8淋巴细胞的增殖,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免疫球蛋白IgG、lgM的产生,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与MSC共培养24、48h后B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MSC及其培养上清抑制由anti-IgM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泌IgG、IgM,且随着MSC细胞数量及其培养上清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越明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MSC共培养不同时间的B淋巴细胞的凋亡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SC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存在暂时性和可逆性.结论 MSC对异体外周血8淋巴细胞存在免疫调节作用,并且这种调控机制是复杂的,不仅与MSC细胞数量有关,还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MSC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 胃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观察

    作者:刘晓玲;高峻;韩存芝;乔丽娟

    胃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在发病和死亡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胃癌患者体内TH1/TH2细胞的反应状态,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人重组趋化素样因子1在果蝇S2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

    作者:张颖妹;李婷;娄雅欣;韩文玲;马大龙

    目的 在果蝇S2细胞中表达人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CKLF1),并对其分泌形式进行功能研究.方法 构建pMT/V5-His-CKLF1表达质粒,转染S2细胞,筛选并鉴定阳性细胞克隆,用兔抗人CKLF1多肽抗体对其培养上清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分析其趋化活性和促C2C12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RT-PCR证明CKLF1在S2细胞中高效转录;通过Western blot在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表达的重组CKLF1蛋白;其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有较弱的趋化活性,对C2C12细胞具有增殖促进作用.结论 在果蝇S2细胞中成功表达了人重组CKLF1,并证实其存在分泌形式且具有趋化活性和促C2C12细胞增殖活性.

  •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受体及其抗体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史丽云;尹红萍;周卸来;徐峰;严杰

    目的 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受体(TSLPR)及其抗体在实验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对气道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和活化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成A、B、C三组.B和C组小鼠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OVA)致敏,A组腹腔注射PBS作为正常对照.B和C组小鼠在OVA激发哮喘发作前分别吸入非特异性IgG和TSLPR IgG.采集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采用ELISA定量检测BALF中IL-4、IL-5、IFN-γ和IL-10浓度.采集各组小鼠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小鼠淋巴结和肺组织中DCs数量和表型.结果 与A组小鼠比较,8和C组小鼠BALF中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C组小鼠BALF中IL-4和IL-5水平低于8组(P<0.05,P<0.01),IFN-γ和IL-10水平高于8组(P<0.05,P<0.01).C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也明显低于B组(P<0.01).B组小鼠支气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强,C组小鼠仅见微弱的炎性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生.B组小鼠膈淋巴结中DCs数量以及肺组织中DCs的I-Ad、CD40、CD80和CD86表达水平均高于C组小鼠(P<0.05).结论 TSLP/TSLPR具有促哮喘效应并与其调节气道DCs活性的作用密切相关,TSLPR抗体干预可明显减弱TSLP/TSLPR上述作用,故有作为抗哮喘药物的前景.

  •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巨噬细胞钙离子和pH以及膜电位的调控

    作者:王立生;李迎雪;朱惠明;马晓东;曾位森;罗深秋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 WPG)能激活巨噬细胞.目前认为WPG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之一是提高其胞内游离ca2+离子([ca2+]i)的水平,但[Ca2+]i升高的途径仍不清楚.本文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WPG对巨噬细胞[Ca2+]i和pH以及膜电位的影响.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aroA启动子上阻碍PrfA转录调控元件的研究

    作者:罗勤;周青春

    目的 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LM)毒力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转录调控因子PrfA(positive regulatory factor A)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plcA和aroA两个毒力基因启动子作为研究对象,plcA基因启动子(PplcA)上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PrfA蛋白结合序列TYAACAAATGTFAA(PrfA-box)和-10区(TAAGAT),其转录表达受PrfA强调控;aroA基因不受PrfA调控,所利用的启动子ParoA1为非依赖于PrfA的肩动子,但是在紧邻ParoA1的下游区域却含有一个与PplcA相似的PrfA-box(TTAAAACATGTTAA)和一个-10区(TTTAAT),该区域疑似为依赖于PrfA的启动子,被命名为ParoA2.应用PCR定点突变和SOEing PCR(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技术互换了PplcA和ParoA2上可能影响PrfA蛋白结合以及诱发转录起始相关的碱基序列,构建了一系列PplcA-ParoA2杂合突变启动子,并插入到无启动子的lacZ报告基因上游,使lacZ基因的表达置于突变启动子下.获得的启动子融合表达质粒分别电转化入LM野生株P14、PrfA蛋白高表达突变株Pl4a和prfa基因等位缺失突变株A42中,检测相应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以确定杂合突变启动子是否具有依赖PrfA的转录活性及其水平高低.结果 当肩动子上影响PrfA转录调控的两个核心元件PrfA-box与-10区的距离保持在适的22或23个碱基时,交换PplcA和ParoA2上的两个相应核心元件的碱基序列并不改变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但是,当PplcA上的两个核心元件之间的碱基以及-10区下游的序列被相应ParoA2上的序列所替代后,PplcA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完全丧失,反之,ParoA2上的这两段序列如果被PplcA的序列所替换,ParoA2则表现出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结论 ParoA2的-10区及其下游的序列可能形成发夹结构,阻碍RNA聚合酶-PrfA蛋白复合物结合到解旋的单链模板DNA上生成具有转录起始活性的开放复合物,从而抑制了ParoA2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的表达.

  • 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体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邓小玲;管大伟;刘美真;李灵辉;柯碧霞;黎薇;梁剑;柯昌文

    目的 了解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原体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rA和porB基因特征,并确定病原体的优势克隆型.方法 对1967-2007年从流脑患者分离的18株脑膜炎奈瑟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进行复苏培养和生化鉴定;通过DNA序列测定分析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rA、porB特征;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采用PHYLIP软件制作进化树,并与脑膜炎余瑟球菌MIST全球数据库(PubMLST)中的菌株比较,确定优势克隆型菌株,探讨广东省历年流脑疫情分离株的看家基因序列多态性.结果 porA可变区(VR)1的型别以20型为主,VR2的型别在2004年前主要为9型,以后呈现多态性;porB可变区Ⅰ、Ⅳ、Ⅴ、Ⅵ主要分别为4、7、11、10型,2004年后可变区Ⅴ、Ⅵ型别增多;除2007年分离的1株W135菌株外,其余菌株的porB基因均无Ⅶ、Ⅷ可变区.在7个看家基因中,abcZ等位基因多态性低,pgm高.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离株2004年前的优势克隆为ST-5克隆系,自2004年开始出现高致病性ST-4821克隆系,2007年首次出现高致病性ST-11克降系.结论 广东省历年脑膜炎奈瑟球菌分离株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冈呈现多态性特征,分离株为多克隆系并存,近期以高致病性克隆系为主.

  • Tyrosol和Farnesol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作用初探

    作者:潘(王争);魏昕;刘卫红

    目的 研究密度感应分子(quorum sensing molecule)tyrosol(对羟基苯乙醇)和farnesol(法呢醇)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作用.方法 在tyrosol和farnesol干预下构建白念珠菌临床株和标准株生物被膜,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RT-PCR技术检测密度感应分子对白念珠菌HTA1和EFG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并采用MTT法观察密度感应分子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tyrosol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菌丝发生和细胞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也无法中和farnesol对菌丝发生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tyrosol使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内细胞HTA1的表达增强,对EFG1的表达并无明显影响;tyrosol不能改变famesol对HTA1和EFG1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tyrosol能在一定程度恢复口腔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内细胞的活跃状态,但当tyrosol与famesol同时存在时,tyrosol的作用被后者的抑制效应所掩盖,细胞对farnesol更敏感.

  • I类整合子与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研究

    作者:陈婉花;伍严安;胡辛兰;吴长生;李宁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人类感染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1].细菌耐药性通常由获得耐药基因引起,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下,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使耐药菌株广泛流行,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整合子是含有位点特异重组系统和基因盒的遗传结构[2].

  • 表达HIV Vpr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促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作者:丁佩佩;郑煜煌;龚国忠;谌资;周华英;张春迎;刘猛;刘纯;袁宏丽;李瑛;李慧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人免疫缺陷病毒(HIV)Vpr蛋白的细胞株,观察Vpr蛋白促进感染细胞凋亡的特性,以及Vpr变异后对其致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携带野生株HIV Vpr基因和突变株HIV vpr-FS基因的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建立稳定表达HIV Vpr蛋白的细胞株,以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内DNA片段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效果,观察Vpr蛋白促细胞凋亡的特性,以及两者致凋亡作用的区别.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vpr和pcDNA3.1-vpr-FS经酶切后均可获得342bp产物,DNA测序结果与目的 基因已知序列完全一致;上述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RT-PCR检测到目的 基因vpr或vpr-FS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到明显Vpr或Vpr-FS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内DNA片段分析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显示野生株HeLa pcDNA3.1-vpr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变异株HeLa pcDNA3.1-vpr-FS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成功建立了表达HIV Vpr和HIVVpr-FS蛋白的感染细胞株.实验显示HIV Vpr蛋白能促进感染细胞的凋亡,而Vpr蛋白的变异可能使其促进细胞凋亡作用减弱.实验结果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 猴空泡病毒40核酸序列检测法的优化研究

    作者:葛长勇;李鸿钧;谢忠平;孙茂盛;吴南屏

    目的 对通常使用的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SV40)核酸序列检测法进行优化,寻找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面广的SV40核酸序列检测引物.方法 以21个SV40毒株完全基因组为基础数据,用Primer Premier 5.00软件重新设计两对SV40 DNA检测引物,用Oligo 6.71软件和DNAMAN 6.0.40软件对引物参数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通常使用的检测引物进行比较.用不同稀释度SV40核酸序列作模板,比较4对引物检测的敏感性.分别用无菌水、Vero细胞DNA、SV40 DNA作模板检测4对引物的特异性.结果 对于21个SV40病毒株,优化引物对VP1和T的序列是保守的;对于接受号为J02400、NC_001669、AF316139和AF316141的4个病毒株,通常使用的引物对GCVP1和GCT的序列是保守的;用同一稀释度的SV40 DNA作模板,引物对VP1和T的扩增效率明显高于引物对GCVP1和GCT;在特异性检测比较中,引物对VP1和T没有出现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引物对GCVP1和GCT在100 bp处出现非特异性扩增条带.结论 优化的SV40核酸序列检测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面广、引物及其PCR产物序列保守等特点.

    关键词: SV40检测 PCR引物
  •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急性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治疗机理探讨

    作者:李岳春;革丽莎;杨鹏麟;林加锋;季亢挺;任江华

    卡维地洛作为第三代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具有多种神经激素拮抗特性,并拥有抗氧化、抗凋亡、抗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特性1.卡维地洛显著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并在心肌缺血再灌沣损伤中有抗炎症抗氧化的活性.

  • HIV-1膜抗原部分糖基化位点改造对免疫原性及假病毒形成的影响

    作者:聂建辉;张春涛;种辉辉;刘春雨;吴雪伶;吴瑜;赵晨燕;王佑春

    目的 研究HIV-1膜蛋白(Env)特定糖基化位点改造对Env免疫原性及功能性假病毒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形诱变,DpnⅠ筛选的方法对Env进行定点突变,单周期感染试验检测功能性假病毒形成能力,免疫小鼠,利用假病毒中和试验与ELISPOT分别检测突变对中和抗体和T细胞分泌Env特异的IFN-γ的影响.结果 N197Q突变体使Env诱导中和抗体的能力提高而诱导T细胞分泌Env特异的IFN-γ的能力降低,并使Env不能形成功能性假病毒;G2突变体(N624Q,N637Q)诱导的中和抗体能更好地中和假病毒74-2,仉中和假病毒Wt的能力下降,对Env诱导T细胞分泌Env特异的IFN-γ的能力和功能性假病毒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 特定糖基化位点的改造影响假病毒的形成及Env的免疫原性.

  • 免疫活性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的研究进展

    作者:凌世淦

    早在1890年就观察到给癌症患者注射菌体粗提制剂有时可使肿瘤明显退缩,但不明其原因.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提取菌体中对肿瘤起作用的活性成分时,发现卡介苗中这种活性来自于菌体的核酸组分.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研究

    作者:杨秋林;张如胜;伍和平;王可耕;张愉快

    目的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卡氏肺孢子虫(Pc).方法 醋酸可的松经皮下注射Wistar大鼠诱导Pc,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提取Pc基因组DNA.设计4条扩增Pc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mtrRNA)基因的LAMP引物,以结核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弓形虫、大鼠白细胞为对照,进行LAMP反应.LAMP产物经显色、电泳及酶切鉴定.将Pc DNA 10倍稀释后同时进行LAMP和PCR,比较其敏感性.结果 Pc检测管经显色后呈绿色(阳性),对照组均呈棕色(阴性).Pc LAMP产物经电泳后呈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扩增产物经Tail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正确,对照组均无扩增产物.LAMP可检测到虫体DNA的低浓度是lP9/pJ,为PCR的10倍.结论 检测Pc的LAMP方法敏感、特异及简便.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世平;贾政军;何卓;戴橄;钟飞

    目的 通过研究病变宫颈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的表达,探讨HPV1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结合病理切片诊断,以免疫组化作对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病变宫颈中HPV16/18型DNA拷贝数,以及HPV16/18型E7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16/18型感染率低(7.4%).宫颈管上皮内瘤样变(CIN)组HPV16型感染率较高为69.6%,宫颈癌患者巾为72.7%.HPV16型DNA的拷贝数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中与病理分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在宫颈癌患者中,病毒DNA的拷贝数明显升高,二者差异明显.CIN轻度(I)、中度(Ⅱ)、高度(Ⅲ)组和宫颈癌患者中,HPV16 E7基冈的表达率分别为0、37.5%、42.9%、63.6%.统计学分析表明,HPV16 E7 mRNA的拷贝数与病情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感染者中主要以HPV16型为主,HPV18型较少.宫颈癌患者中HPV16 DNA拷贝数明显高于CIN Ⅱ、Ⅲ组,HPV16型E7 mRNA在宫颈癌中表达率及表达量明显增加并与宫颈癌变呈正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适合临床宫颈病变病毒的筛查与检测.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Foxp3+CD4+CD25+T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及意义

    作者:王伟;杨肃文;张宏娟;魏建波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ag),是近几年来确定的一类T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免疫自稳及调控免疫应答方面起重要作用.

  • 病毒载量检测鉴别诊断HIV早期感染

    作者:黑发欣;张启云;孙伟东;张琴;叶景荣;刘海林;卢红艳

    目的 研究病毒载量检测在鉴别诊断HIV早期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对13份HIV抗体检测结果高度提示为早期感染的样本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并对这些个体进行随访和抗体检测以证实其感染状况.结果 13份样本中,有12份病毒载量阳性,随访确定1例HIV抗体阳性婴幼儿感染者,11例窗口期感染者;1例HIV抗体呈阳性的婴幼儿,病毒载量阴性,随访证实未感染.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与终的感染状况相符.结论 通过病毒载量检测能够有效鉴别诊断早期感染中的婴幼儿感染(18个月以内抗体呈阳性)和窗口期感染者.病毒载量检测可以作为HIV感染早期不确定样本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HIV 病毒载量 诊断
  • HCV-RNA水平对HIV/HCV合并感染者HIV疾病进展影响研究

    作者:刘静;姜拥军;张晻;陈昕;张子宁;周立平;范霞;王亚男;胡清海;代娣;丁海波;尚红

    目的 探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者HCV-RNA水平对HIV感染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391例不同途径HIV感染者进行抗HCV-IgG、HCV-RNA、HIV-RNA、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他免疫活化指标检测,比较HCV-RNA水平高组和低组病毒学及免疫学相关指标差别,分析HCV-RNA与HIV-RNA、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1)有偿供血组(93%)和静脉吸毒组(97.5%)抗HCV-IgG阳性率显著高于性接触组(20.1%);在抗HCV-IgG阳性的HIV感染者中,静脉吸毒组HCV-RNA阳性率(89.9%)显著高于有偿供血组(48.3%)及性接触组(62.5%),P均<0.01.(2) HCV-RNA水平和HIV-RNA水平正相关(r=0.237,P<0.01),与CD4计数负相关(r=-0.201,P<0.05).(3) HCV-RNA高组免疫活化标志物HLA-DR表达高于HCV-RNA低组(P<0.01).结论 高水平的HCV-RNA可能是HIV感染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 颗粒酶B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郭春艳;韩波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被认为是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中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 HLA-A、B基因多态性与遵义地区汉族人群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罗军敏;孙万邦;黄学贵;李维宏;张忆雄;宋明英;姚新生

    目的 探讨HLA-A、B基因多态性与遵义地区汉族人群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群体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10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A、B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结果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组中,HLA-A*31、B*58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4%、l2.5%,较健康对照组的0、5%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80和7.792,P<0.05,RR值分别为18.47、2.91);患者组中HLA-B*40等位基冈的基因频率(1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9%),两者之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95,P<0.01,RR值为0.47).结论 研究提示在遵义地区汉族人群中,初步认为HLA-A*31、B*58基因与HFRS呈正相关,HLA-B*40基因与HFRS呈负相关.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林晓梅;潘钦石;张文辉;陈月平;刘欢乐;吴莲凤

    自身免疫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病情转归及癌变中的作用正日赵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我们通过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都的HBV-DNA载量、自身抗体及肝功能指标,探讨HBV感染后HBV复制情况与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关系以及自身抗体检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 一种新的效应CD4+T细胞亚群TH17的分化与功能

    作者:张野;魏欣;白雪帆

    效应CD4+T细胞可以根据不同的分化途径和生物学功能分为不同的细胞亚群,包括TH1亚群、TH2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子Treg)亚群.

  • 灵芝孢子粉对青春期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张亚光;董晓红;唐状;韩英

    目的 观察灵芝孢子粉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用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分为灵芝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灌胃灵芝孢子粉(每天250mg/kg)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10周,而后检测两组大鼠血糖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大鼠糖耐量基本恢复正常,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数量有所回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灵芝孢子粉对实验大鼠有一定降血糖及菌群调节作用.

  • 当归补血汤对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

    作者:袁国红;崔龙;郝洁;高翔;谢蜀生

    目的 研究当归补血汤(DBT)对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重建作用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一次性接受全身137Csγ线致死量照射8.5Gy,照射后0-4h内经尾静脉输注同基因骨髓细胞107/只,同时给于不同剂量DBT,每日灌胃1次,连续15d.于骨髓移植后30、60d,检测以下指标:外周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计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胸腺、脾细胞总数和相应淋巴细胞亚类,以及反映免疫细胞功能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空斑形成细胞数(PFC)等.结果 经一定剂量DBT治疗的骨髓移植小鼠,其外周血中RBC、WBC计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细胞和胸腺细胞总数,胸腺内各类细胞[双阴性细胞(DN)、双阳性细胞(DP)、单阳性细胞(SP)]的百分比值,与单纯骨髓移植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淋巴细胞的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增强.到移植后60d,其各项指标进一步恢复.结论 当归补血汤可以促进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

  • 栀子提取物T9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小鼠脑内VP16mRNA的影响

    作者:王意忠;时宇静;黄洋;郭姗姗;姜晶;苏丹;赵晔;高英杰;崔晓兰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栀子提取物T9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后的BALB/c小鼠脑内间层蛋白16(VP16)的影响,探讨栀子提取物T9抗HSV-1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对HSV-1易感的BALB/c小鼠,以HSV-1 VP16为研究对象,借助RT-PCR方法检测栀子提取物T9对小鼠脑内HSV VP16的影响.结果 栀子提取物T9各给药组在同一时间内VP16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病毒对照组.结论 栀子提取物T9能够使HSV感染小鼠脑内VP16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可能是它抗HSV的作用机制之一.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