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중화미생물학화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101
  • 国内刊号: 11-23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沈心亮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蒙古族儿童过敏性紫癜与HLA Ⅰ类基因的关联性

    作者:任少敏;于少飞;刘春枝;锡林高娃;仝林虎;肖镇;李维才

    在祖籍三代居住内蒙地区,无血缘关系,无与异族通婚史及其他免疫性疾病史和家族史的蒙古族人群中,选择儿童过敏性紫癜(AP)病例组56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66名,病例组的诊断标准全部符合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有关章节.

  •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AICD机制的研究

    作者:任学芳;徐林;叶菲;蒋正刚;熊思东;王缨

    目的 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发生的机制.方法 CD4+ CD25+T细胞以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从BALB/c小鼠或DO11.10小鼠的静息T细胞分离纯化.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证实其免疫调节作用.CD4+ CD25+T细胞的AICD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活化或以特异性OVA323-339肽、抗原提呈细胞活化等两种方法获得.CD4+ CD25+T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进一步观察FasL中和抗体、TRAIL中和抗体及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CD4+ CD25+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ACS成功分离CD4+ CD25+T细胞,纯度可达98%,该细胞可特异性表达Foxp3基因,能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体外增殖.CD3/CD28抗体以及OVA特异性抗原活化8 d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AICD达39%~45%.活化前后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死亡受体家族表达发生明显变化;FasL、TRAIL中和抗体及zVAD-fmk可明显抑制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凋亡.结论 FasL/Fas及其他凋亡相关分子可能参与了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凋亡.

  • 人甲状旁腺激素N端肽中一个含有B细胞新表位的hPTH13-27片段的研究

    作者:赵丹慧;张艳;王娜;袁越;王芊;李成文

    目的 研究并证明人甲状旁腺激素(hPTH)N端肽内的hPTH13-27片段是一个新的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 计算机辅助分析预测hPTH1-37和hPTH1-84多肽片段内hPTH13-27抗原表位的特征;制备大鼠抗hPTH13-27-KLH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测定(ELISA)研究hPTH13-27抗原表位和抗体的免疫特征.结果 蛋白质结构分析预测在hPTH13-27区域含有B细胞抗原表位.hPTH13-27单表位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ELISA分析证明hPTH13-27片段含有B细胞抗原表位,与抗体的结合效果依次为:抗hPTH13-27抗体>抗hPTH13-84抗体>抗hPTH1-37抗体.hPTH13-27片段与固相板结合对免疫原性影响不大.抗hPTH13-27抗体与含hPTH13-27片段的多肽结合良好;与不含hPTH13-27片段的多肽无交叉反应.结论 hPTH13-27可能是制备hPTH N端肽抗体的核心表位片段.

  • 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李大主;杨克平;胡英锋;曾秋棠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SP)60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分离apoE-/-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经阿司匹林处理培养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HSP60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分化,检测其百分比和分泌功能;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CD4+CD25+T细胞的特异性抑制效应;过继转移CD4+CD25+T细胞后,观察其对小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结果 阿司匹林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减少,形态学表现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比成熟树突状细胞能诱导更多的特异性CD4+CD25+T细胞,培养体系中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CD4+CD25+T细胞体外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以及IFN-γ的分泌.体内,过继转移HSP60特异性CD4+CD25+T细胞组小鼠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诱导出HSP60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后者在体内能明显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 血浆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增殖、表型和毒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许凝;段彦龙

    为了优化扩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的培养方案并进一步推广到临床,本文比较了无血清培养基X-vivo15、成年人AB血浆(ABP)、脐带血血浆(CBP)和胎牛血清(FBS)对CIK细胞增殖、表型和毒性的影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以4种培养基诱导CIK细胞,细胞增殖、表型和毒性的测定分别用MTT增殖分析法、流式细胞分析法、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分析法.

  • 小胶质细胞表达OX40L对T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艳艳;李茂全;宋敏;白云

    目的 鉴定免疫共刺激分子OX40配体(OX40 ligand,OX40L)在小胶质细胞上的表达,并探讨OX40L信号在小胶质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内T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RT-PCR、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胶质细胞株N9活化前后OX40L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细胞免疫化学法鉴定原代小胶质细胞上OX40L表达情况.体外将小胶质细胞株N9与活化后T细胞共培养并阻断OX40L信号后,3H-TdR掺入实验和FITC-annexin-Ⅴ/PI荧光染色方法分别检测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ELISA检测T细胞分泌IL-2的水平.结果 小胶质细胞株N9活化前后均有OX40L表达,其蛋白表达率由23%增加为94%;原代小胶质细胞活化后表达OX40L.小胶质细胞表达OX40L后显著增强了T细胞增殖和IL-2分泌,抑制了T细胞凋亡.结论 小胶质细胞活化后表达OX40L分子,OX40L-OX40信号可促进活化后T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从而可能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T细胞免疫应答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内固有细胞和T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认识OX40L的表达及功能.

  • 淋病奈瑟菌临床菌株PⅠ基因型及PⅠB基因点突变分析

    作者:孙爱华;罗冬娇;胡美多;周晓辉;严杰

    目的 分析浙江地区淋病奈瑟菌株外膜孔蛋白PⅠ基因序列及其点突变与耐药性关系,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株PⅠA与PⅠB基因分布及其优势基因型.方法 采用高保真PCR扩增34株淋病奈瑟菌全长PⅠ基因序列,T-A克隆后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建立多重PCR同时检测113株淋病奈瑟菌PⅠA和PⅠB基因.分析测序菌株PⅠB基因中与耐药性密切相关的G120和A121变异情况,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确定PⅠB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11株PⅠA+淋病奈瑟菌均为ⅠA6血清型.23株PⅠB+淋病奈瑟菌中,6株(26.1%)为ⅠB3血清型、5株(21.7%)为ⅠB3/6血清型、2株(8.7%)为ⅠB4血清型、9株(39.1%)为ⅠB3/6-ⅠB2嵌合血清型、1株(4.3%)为ⅠB2-ⅠB4嵌合血清型.所建立的多重PCR可特异和准确地对PⅠA和PⅠB基因分型,检测灵敏度为10ngDNA模板.113株淋病奈瑟菌中,26株(23.0%)和87株(77.0%)分别携带PⅠA和PⅠB基因.经测序的23株PⅠB+淋病奈瑟菌中,1株(4.3%)G120和A121均未突变,3株(13.0%)G120或A121突变,2株8.7%)G120突变但A121缺失,17株(73.9%)双位点突变.22株G120和/或A121突变的PⅠB+菌株均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结论 所建立的多重PCR可用于淋病奈瑟菌PⅠA和PⅠB基因的分型检测.本地区流行的淋病奈瑟菌主要携带PⅠB基因.ⅠA6为PⅠA菌株优势血清型.PⅠB菌株以ⅠB3/6-ⅠB2嵌合、ⅠB3和ⅠB3/6血清型常见,但主要为耐药性G120和/或A121突变株.

  • 幽门螺杆菌BabA2/UreI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

    作者:曹俊;谢勇;周南进;刘东升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疫苗被认为是控制Hp感染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联合应用Hp BabA2和UreI基因作为构建HpDNA疫苗的目的基因,成功构建了pcDNA3.1/BabA2/UreI真核表达质粒.

  • 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中串联重复序列拷贝数的分析

    作者:田国忠;俞东征;海荣;魏建春;马凤琴;蔡虹;张建华;郑玉红;付秀萍;张志凯;张恩民;徐冬蕾

    目的 研究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中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遗传标记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 根据文献上发表的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利用已发表的13对引物,对88株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利用凝胶影像分析软件对PCR产物DNA片段的碱基含量进行测算,计算出串联重复拷贝数.对部分PCR扩增产物DNA片段进行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变异规律.结果 (1)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中的串联重复序列位置,同一菌株具有相对稳定的串联重复拷贝数.(2)88株炭疽芽胞杆菌DNA上的13个串联重复序列遗传标记中,有的串联重复序列拷贝数变异较小,有的却存在着复杂的多态性;(3)有些串联重复序列单位内的核苷酸数目不变,但核苷酸的排列组合有差异,不过其重复单位内都包含着一个相同的稳定不变的核心核苷酸序列.结论 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DNA中串联重复序列可以精确定位,测定结果可以数值化,并且串联重复序列在菌株DNA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串联重复序列是研究炭疽芽胞杆菌遗传特征的较好指标,具有鉴别炭疽芽胞杆菌菌株间差别的能力.

  • 一种改良方法克隆新的成人腹泻轮状病毒J19株的大片段基因

    作者:蒋盛军;纪绍忠;唐青;杨红彦;崔晓英;毕烨;阚飙;高守一

    目的 扩增、克隆新的成人腹泻轮状病毒J19株的大片段基因.方法 以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J19株的病毒核酸为材料,利用非依赖核酸序列的单引物扩增方法,扩增新的成人腹泻轮状病毒J19株的第5~11基因;根据第5~11基因序列设计7对抑制性引物,通过在PCR扩增体系中添加小片段基因的抑制性引物来提高大片段基因的PCR产量.结果 当在PCR反应体系中添加2对抑制性引物时,大于2kb的大片段基因的PCR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将扩增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后进行测序,后得到J19株第2、3、4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结论 这种改良的非依赖核酸序列的单引物扩增方法可以用于对轮状病毒大片段基因的扩增和克隆.

  • HIV-1C亚型nef基因构建的DNA质粒诱导小鼠免疫反应的研究

    作者:周东霞;孙明;蒋国润;戴青;王玺;黄小琴;褚嘉祐

    目的 构建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C亚型调控nef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nef,并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免疫效果,为探索新型HIV DNA疫苗提供数据.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nef基因克隆到pVAX,并在体外进行表达与鉴定.以纯化的Nef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ELISA检测其体液免疫反应,用ELISPOT检测其细胞免疫反应.结果 重组质粒pVAX-nef成功构建.接种小鼠后2周,ELISPOT结果显示产生了针对HIV特异的CD4和CD8细胞抗原表位的免疫应答,且与免疫剂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ELISA实验诱导产生了抗HIV-1特异性抗体,其中40 μg免疫组诱导的抗体水平高.结论 重组质粒pVAX-nef免疫小鼠后可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 HPV-16-11 L1双价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VLP形成

    作者:庄敏;谷鸿喜;李迪;崔洪波;刘希君;魏兰兰;凌虹

    目的 将本地区流行株HPV-16 L1基因与HPV-11 L1基因双表达于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组装成类病毒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为研制同时预防宫颈癌和尖锐湿疣等多种疾病的HPV-16-11型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对本地流行株HPV-16 L1基因进行亚克隆,构建pBluescript-HPV-16L1克隆质粒,并对其测序.再将质粒中HPV-16 L1基因切下,连接到pFastBacDual的强启动子phol后;从克隆质粒Psp73-HPV-11 L1切下HPV-11 L1,连接到pFastBacDual的弱启动子p10后,利用Bac to Bac系统在昆虫细胞Sf9中表达外源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HPV-16 L1和HPV-11 L1蛋白的表达量及特异性,电镜观察昆虫细胞内VLP的存在.结果 酶切和PCR法证实pFastBacDual-HPV-16 L1-HPV-11 L1转移质粒连接正确,转染昆虫细胞Sf9后,检测到HPV-16和HPV-11L1特异蛋白,两种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相近,约56×103;电镜观察到了VLP.结论 本研究利用Bac to Bac系统构建Bacmid/HPV-16-HPV-11 L1,转染到Sf9昆虫细胞后重组外源蛋白得到高效表达,并经电镜证实昆虫细胞内存在较大量VLP,用此VLP免疫BALB/c小鼠后产生抗L1蛋白的抗体.共表达HPV L1蛋白可能为预防多型别HPV感染提供新途径.

  • 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彭慧琴;钱景;陶君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儿和儿童呼吸道疾病中的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也是各年龄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

  • 中枢神经系统对腺病毒载体的免疫应答

    作者:韩久卉;张英泽

    腺病毒载体(adenoviral vector,AdV)在介导体内基因转染方面所表现出的多方面的优势,使得这一载体系统正在成为神经再生、神经示踪研究以及神经肌肉疾病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中具魅力的载体之一[1-3].虽然神经系统被认为是免疫豁免(immunological privilege)器官,然而AdV转染神经系统后所激发的对该载体的免疫应答常导致其携带的目的基因不能在体内长时间高水平表达,甚至引起转染细胞的破坏,致使这一载体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4,5].为探索AdV在神经系统高效和安全给予方法以及使转染基因获得治疗水平的长期表达,很有必要详细分析研究神经系统对AdV的免疫应答机制以及探索新的免疫调控策略.

  • Ⅰ型登革病毒NS1抗原捕获ELISA的建立和初步临床诊断应用

    作者:徐华;郝卫;潘玉先;狄飚;何丽娟;丘立文;王压娣;廖志勇;车小燕

    目的 以登革病毒特异性非结构蛋白1(NS1)单克隆抗体为基础建立Ⅰ型登革病毒(DEN1)抗原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并探索从病人早期血清样品中检测DEN1-NS1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已制备的抗DEN1-NS1单克隆抗体(单抗),进行多种抗体组合配对优化模式的分析,建立双抗体夹心抗原捕获ELISA,以469份健康人血清样品确定cut off值,检测DEN1感染患者急性期血清样品.结果 对多种抗体组合反复筛选,终确立了佳的包被单抗和酶标测定单抗,建立了抗体夹心捕获DEN1-NS1抗原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能特异检测DEN1,与其他血清型登革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检测16例临床确诊DEN1感染病人急性期血清样品,15例呈特异的抗原反应阳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DEN1-NS1抗原捕获ELISA并应用于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为登革热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提供技术方法.

  • 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李雅娟;庄辉;李杰;董庆鸣;牛俊奇;马为民;赵伟;王磊;赵保安;陈雅洁;钟金群

    目的 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并分析该法的可靠性.方法 应用型特异性引物PCR和INNO-LiPA分别对深圳、长春、北京152份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对该两种分型法不一致的血清标本再进行S区基因测序分型,以确定该两法的可靠性.结果 型特异性引物PCR和INNO-LiPA的总符合率为86.8%(132/152),不一致率为13.2%(20/152).型特异性引物PCR检测到81份(53.3%)B型;58份(38.2%)C型;13份(8.5%)B+C型混合感染,未检出其他基因型或混合感染的基因型.INNO-LiPA检测到74份(48.7%)B型;61份(40.1%)C型;5份(3.3%)B+C型混合感染;另检出3份(2.0%)A+B型混合感染;1份(0.7%)B+E型混合感染;1份(0.7%)C型与D型,1份(0.7%)D型感染,3份(2.0%)B/C/D型及3份未能分型.20份两法分型不一致的标本中,6份无剩余血清,对其余14份进行了S区基因测序分型,结果型特异性引物PCR与S区基因测序分型法的符合率为71.4%(10/14),而INNO-LiPA与S区测序法的符合率仅为7.1%(1/1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型特异性引物PCR和INNO-LiPA均可鉴定HBV基因型,但前者较为简便和可靠,且费用较低,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 微孔杂交快速检测主要黄病毒方法的建立

    作者:徐晓立;任瑞文;方美玉;刘建伟;洪文艳

    登革病毒1~4型(dengue virus type 1-4,DV1-4)、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及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均为黄病毒属的重要传染病病原,其流行季节及临床症状都极为相似,且暴发日益频繁,发展特异、敏感的快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这类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其基因组序列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快速检测及鉴别诊断上述病毒的微孔杂交(PCR-ELISA)方法.

  • 制备HLA-A*0201型NLVPMVATV肽四聚体用于巨细胞病毒特异CTL检测

    作者:阮光萍;马骊;何小维;朱勇;陈泽洪;姚新生;温茜;邹红云;罗微;王小宁

    目的 制备HLA-A*0201型NLVPMVATV肽四聚体,用于检测病人的巨细胞病毒(CMV)特异CTL,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工程菌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HLA-A*0201型α链和β2m,对包涵体进行洗涤、变性后,在NLVPMVATV肽存在的情况下,在复性液中加入适量的α链和β2m,共同复性形成单聚体,单聚体浓缩后进行生物素化,再纯化浓缩,与PE标记的链亲和素反应,形成四聚体.结果 用制备的四聚体-PE和购买的CD8-FITC能双标记CMV特异CTL,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四聚体-PE,可用于病人外周血的CMV特异CTL检测,由此可知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 CⅡ变构肽对胶原性关节炎T细胞免疫的影响

    作者:姚中强;李萍;栗占国

    目的 探索连续替换CⅡ多肽中268~270位氨基酸的变构肽对胶原性关节炎(CIA)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CⅡ268~270变构肽90μg静脉注射,每周1次治疗CIA大鼠;设置无关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抗CⅡ抗体及其亚型.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调节性T细胞标记Foxp3 mRNA表达.结果 CⅡ268~270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41.42±7.32、54.63±11.15和57.86±5.64pg/ml,变构肽可降低大鼠血清IFN-γ水平(P<0.01).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40.18±5.13、31.09±5.04和30.19±5.02 pg/ml,变构肽可以提高大鼠血清IL-10水平(P<0.01).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抗CⅡIgG2a抗体滴度分别为0.5±0.21、1.1±0.27和1.3±0.29,变构肽可以显著降低抗CⅡIgG2a抗体滴度(P<0.01).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抗CⅡIgG1抗体滴度分别为1.2±0.24、0.58±0.11和0.6±0.12,变构肽可以显著上调抗CⅡIgG1抗体滴度(P<0.01).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Foxp3 mRNA表达丰度分别为33.62±12.12、10.05±6.08和9.73±6.03,变构肽可以显著上调大鼠Foxp3 mRNA表达丰度(P<0.01).结论 CⅡ268~270变构肽可以调节CIA中异常的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可以抑制IgG2a型抗CⅡ抗体产生,诱导Foxp3阳性T细胞产生.

  • sPD-1和4-1BBL体内联合表达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

    作者:韩凌斐;张桂梅;刘毅;李东;邱惠;耿辉;肖晗;吴丰华;冯作化

    目的 探讨sPD-1和4-1BBL联合治疗肿瘤的效应和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以H22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肿瘤模型;采用4-1BBL和可溶性PD-1(sPD-1)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肌肉转染进行基因治疗;检测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并检测转染基因及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单独转染4-1BBL基因或sPD-1基因均显示出抗肿瘤作用,而联合治疗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该组抑瘤率高达92.3%(以pcDNA3.1组为对照),显著高于4-1BBL组(78%)、sPD-1组(70.2%).联合治疗不仅使TGF-β、IL-10的表达下调,而且在治疗后期更有效地促进IFN-γ和IL-2基因表达上调,且使瘤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较其他各组显著增加.结论 4-1BBL和sPD-1联合治疗可使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更有利于抗肿瘤免疫应答,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 10-23 DNAzyme对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侯伟;倪勤;沃健儿;李敏伟;刘克洲

    目的 以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作为报告分子,探讨10-23 DNAzyme对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并合成3种能针对HBV X基因的特异性10-23DNAzymes,分别命名为DrzHBVX-7、DrzHBVX-8和DrzHBVX-9,能分别特异地识别HBV X基因开放阅读框(ORF)的A1376UG.将内有HBV X全基因片段(不含终止密码)的融合表达质粒pHBx-EGFP与10-23DNAzyme共转染AD293细胞作为共转染组,用pHBx-EGFP单独转染AD293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荧光强度,同时用半定量一步法RT-PCR分析融合荧光蛋白HBx-EGFP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各共转染组细胞荧光蛋白HBx-EGFP的表达均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HBx-EGFP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明显减少(P<0.05);各共转染组细胞之间HBx-EGFP的表达及HBx-EGFP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23 DNAzyme对HBV X基因的表达有特异抑制作用,在HBV感染的基因治疗中会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对肝细胞靶向作用的观察

    作者:司进;曹利民;朱荫昌;王晓婷;高琪;梁幼生

    目的 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进行表达纯化,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肝细胞的结合能力,探讨其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3D7株环子孢子蛋白的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出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载体pGEM-T中,通过基因测序加以证实;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B)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免疫反应性检测;采用免疫组化(IHC)技术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不同组织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 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成功扩增到1263 bp的全长CSP基因,该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经诱导表达出一相对分子质量(Mr)约62×103大小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Ni2+亲和柱纯化获得重组CSP融合蛋白;WB表明,重组CSP融合蛋白能被疟原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重组CSP融合蛋白能够与肝癌和正常肝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与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则未见反应.结论 CSP是疟原虫子孢子表面主要的蛋白,重组环子孢子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 MyD88/PI3-K/NF-κB途径介导脂氧素A4拮抗LPS诱导大鼠内皮细胞的白细胞介素合成

    作者:吴升华;廖培元;董玲

    目的 研究脂氧素A4(LXA4)对脂多糖(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用LXA4预孵育,再加入LPS;或单用LPS刺激PMVEC.在孵育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L-1β、IL-6、IL-8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IL-1β、IL-6、IL-8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髓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的表达.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测定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LXA4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PMVEC的IL-1β、IL-6、IL-8的蛋白合成与mRNA表达,抑制PI-3K的表达,抑制NF-κB和AP-1的DNA结合活性,但不影响LPS诱导的MyD88表达.结论 LXA4通过下调PI3-K的表达和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拮抗LPS对PMVEC的IL-1β、IL-6、IL-8合成的诱导作用.

  •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小鼠心肌组织TH1/TH2类细胞因子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翼;方峰;陈志敏;罗社声;王财富;祝国红;徐迎春;蓝引乐

    目的 动态观测MCMV感染对小鼠心肌组织TH1/TH2类细胞因子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心肌炎模型.观察小鼠血清cTnI浓度变化,心肌组织病理损害和心肌组织细胞因子IFN-γ、IL-4表达水平以及脾组织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强度.结果 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和血清cTnI浓度在MCMV感染后第3天增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仍维持较高水平;IFN-γ在MCMV感染第3天时表达迅速增高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第14天基本下落至正常水平;IL-4在MCMV感染第5天表达迅速增高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在第14天又升高;MCMV感染第3天转录因子T-bet蛋白表达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到第14天时降低更为显著.转录因子GATA-3在MCMV感染第7天时表达明显增强,第14天时增强更为显著.结论 MCMV感染通过上调GATA-3转录因子和IL-4表达,下调T-bet转录因子和IFN-y表达,导致TH1/TH2平衡失调,表现为TH2细胞优势应答状态,使心肌损害加重.这可能是CMV感染致宿主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并造成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 土拨鼠白细胞介素15的克隆、表达和活性分析

    作者:王宝菊;Beate Lohrengel;卢银平;Micheal Roggendorf;陆蒙吉;杨东亮

    目的 对土拨鼠白细胞介素15(woodchuck interleukin 15,wIL-15)分子进行克隆、表达并鉴定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IL-15在嗜肝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评价IL-15用于治疗慢性HBV感染奠定基础.方法 用IL-15的保守引物将wIL-15基因克隆、测序并进行分析,构建wIL-15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离纯化后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wIL-15的完整编码序列为489 nt(与其他哺乳动物IL-15编码序列的同源性高达78%~87%),编码162 AA长度的前体蛋白(与其他哺乳动物IL-15蛋白的同源性高达70%~80%),其信号肽为N端的48 AA,成熟蛋白由114 AA组成.土拨鼠IL-15与灵长动物IL-15的同源性高于啮齿动物.带有His-tag的成熟蛋白,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离纯化后,可以刺激Con A活化的小鼠脾细胞和土拨鼠PBMC增殖(其SI值可高达10以上),并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1)wIL-15与其他哺乳动物IL-15高度同源,并且与灵长类动物的IL-15更接近.(2)wIL-15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在纯化后能刺激小鼠和土拨鼠淋巴细胞增殖,表现出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