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IV-1 Vif与机体内在抗病毒因子APOBEC3G的研究进展

    作者:

    近期研究表明,非允许性细胞中存在的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是机体内在的抗病毒因子,它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反转录过程中,使所形成的负链cDNA中的胞嘧啶脱氨,进而降低病毒的感染力.而Vif蛋白可结合APOBEC3G,并激活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使之降解,拮抗APOBEC3G的抗病毒活性,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存在种属特异性.Vif与APOBEC3G间的相互作用,为抗HIV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靶点.

  • 尿液HIV-1抗体检测技术

    作者:纪秋宇;何小维;罗志刚

    艾滋病常规快速测定方法为检测血液中HIV抗体.尿液检测HIV-1因其具有安全、便捷、成本低等优势,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检测HIV的全新手段.本文就尿液中HIV-1抗体、尿液检测HIV-1优点以及影响检测的因素等作了综述,对尿液检测产品的的应用及生产现状做了简介.并对尿液HIV-1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女用避孕套:极具潜力却遭国际否定

    作者:

    自1984年女用避孕套被引入以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令人感到很意外.考虑到全球有众多女性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以及国际上对女性生殖和性健康,还有女性权益和赋权的支持,同时,重要的是使用者所表达的需求,女用避孕套应该如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在距首次出现16年后成为广泛且容易获得的产品.但这种期盼仍未实现,相反,在国际社会应对HIV和艾滋病(AIDS)的进程中,女用避孕套却被边缘化.本文对此提出质疑,并使用为评估贫穷国家获得新型卫生技术而特别设计的一个分析框架,分析了使用者、提供者、国家政府和国际公共政策决策者的看法和作用.

  • 在肯尼亚,为了得到一只避孕套需要步行26km

    作者:

    正确和坚持使用避孕套是肯尼亚预防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方案的基石之一,但是农村地区的人们获取避孕套的途径很有限.肯尼亚裂谷省一位21岁男子说,他需要步行到26km以外的纳罗克医院去取避孕套.国家艾滋病和性传播感染管制规划署负责人认为,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对避孕套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均已达到90%以上.然而多年来,资金的不稳定和供应链问题一直导致避孕套分发出现波动.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年传播模型分析,避孕套的分发量一般非常低,而且非常不平等.有些避孕套放置点的效果不佳,例如放在首领营地,男青年们不愿冒险去拿,阻碍了避孕套的获取.然而,尽管人们会害羞,健康中心的避孕套用得很快[1].

  • HIV感染剖宫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1例

    作者:郭海兰

    目的:描述HIV感染剖宫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方法:做好病房环境的准备,产妇、新生儿用物及器械的处理,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新生儿出生时的处理病情观察.结果:产妇预期出院,在住院期间无发生交叉感染.结论:对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的科学护理,可有效地预防HIV母婴传播,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 60钴辐照法对生物羊膜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的研究

    作者:刘思扬;庄道民;董如华;鲍作义;李韩平;李林;刘永健;王晓林;李天一

    目的 研究60钴辐照法对生物羊膜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辐照法灭活生物羊膜中人工污染HIV-1ⅢB病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辐照剂量为25 kGy处理,可使污染在生物羊膜制品的HIV-1ⅢB病毒滴度下降6.5个log以上.处理后生物羊膜制品经细胞培养盲传三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 25 kGy辐照法能够完全灭活生物羊膜产品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

  • 酒精对同种骨植入材料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的研究

    作者:刘思扬;庄道民;董如华;白丽;鲍作义;郭凤武;李敬云

    目的 研究75%酒精浸泡法对骨植入材料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75%的酒精浸泡处理骨植入材料中污染的HIV-1 ⅢB毒株灭活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共对3个单位提供的9批骨植入材料样品进行了检测.用体积分数75%酒精浸泡处理30 min,骨植入材料中HIV-1 ⅢB毒株病毒滴度平均降低4.50 TCID50,对检测标本盲传3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 75%酒精浸泡能够完全灭活骨植入材料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

  • 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1型母婴传播概率回顾性定群研究

    作者:陈素良;赵宏儒;李晓梅;张玉琪;靳广生;赵翠英;张延平;白广义;李保军;梁良;陈志强;回延良;刘福宝;徐智贤;朱建国;毛宇嵘

    目的 研究HIV-1型母婴传播率.方法 对某市8个乡全部居民普查出的63例一次性输血感染HIV的母亲及其子女进行研究,调查母亲的受血时间、子女的出生时间、出生方式、母乳喂养等情况.母亲输血感染HIV的84名子女作为母婴传播的观察对象,采集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用Western-blot法进行确证.结果 存在母婴传播危险因素的子女母婴感染率为32.1%(27/84).存在宫内、分娩、母乳3个因素和存在分娩、母乳2个因素的感染率分别为36.8%(7/19)和35.7%(5/14),存在宫内、分娩2个因素的感染率为14.3%(2/14);单纯母乳喂养感染率为37.9%(11/29).经合并分析,存在母乳喂养因素的母婴传播组HIV-1感染率(36.9%,24/65)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的母婴传播组(11.8%,2/17).结论 一次性输血感染HIV的母亲,母婴感染率因传播危险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母乳喂养在母婴传播HIV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中国部分地区HIV-1流行株基因型分布与母婴传播

    作者:李关汉;陈志伟;陈铮;魏飞力;梅珊;黄耀新;张林琦;曹韵贞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HIV)-1主要流行区的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及其对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来自全国11个省(区)的HIV-1阳性病例(包括母婴病例)的gag基因和env基因的部分区域进行扩增并测序,采用DNA分析软件进行系统树和距离等分析.结果共完成gag基因p17测序60例,env基因C2~V4区测序69例.新疆自治区和河南地区的流行株均很单一,前者为C亚型,河南省及周边地区为泰国B亚型(B'),云南地区主要为C和E亚型,而在北京和上海地区有A、B、C、E等多种不同亚型.新疆的病毒株与云南地区的C亚型极为相似,来源相似.在32对母婴病例中,主要为B和C亚型,E亚型1例,未定型2例.B亚型母亲的母婴传播率(50.0%)较明显地高于C亚型(2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部分地区HIV-1的亚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亚型对母婴传播的影响尚不清楚.

  • 北京地区吸毒人群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改变研究

    作者:褚天新;李桂英;刘海林;吴疆;唐耀武;孙伟东;边新玲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及改变情况.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分别在1998和2000年随机抽取某戒毒所的吸毒人群,进行纵向调查.结果 25岁以下吸毒者比例从1998年的18.7%增加到2000年的28.2%;女性吸毒者从20.5%增加到34.6%;个体经营者吸毒人数增加明显,从15.2%增加到25.9%;约50%的吸毒者为初中毕业,但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从8.5%增加到15.1%;2000年和1998年相比未婚吸毒者从40.8%增加到53.2%;1998年和2000年分别有16.5%和11.9%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57.3%的共用注射器吸毒者毒伴不固定;1998年和2000年婚外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2.5%和27.5%,婚外性行为比例有所增高,婚外性行为者平均性伴数为2个;与1998年相比,2000年吸毒者中每次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比例有所增加,但仍有47.7%的吸毒者性行为时从来不用避孕套.结论由于吸毒人群的大量增加,共用注射器和高危性行为仍很普遍,北京地区吸毒人群中发生HIV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 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对肝脏损伤的比较分析

    作者:李伟华;闫惠平;李传云;计云霞;檀玉芬

    通过回顾性分析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IV/HBV)重叠感染患者、单纯HIV感染者、单纯HBV感染者的肝脏损伤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病毒载量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HIV/HBV在疾病进展中的相互作用.

  • 浙江省2004-2007年HIV-1亚型CRF01_AE流行毒株的基因型耐药分析

    作者:姚亚萍;辛若雷;徐云;杨介者;郭志宏;潘晓红;张佳峰;廖玲洁;邢辉

    目的 了解浙江省HIV-1主要流行毒株CRF01_AE在治疗人群和未治疗人群中的基因型耐药变异情况.方法 选取2004-2007年间收集的HIV感染者样本,对HIV蛋白酶(PR)全长和部分反转录酶(RT)基因区进行RT-PCR扩增测序.分析56个感染CRF01_AE重组亚型样本的序列,其中未治疗组43例,已治疗组13例.使用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http://hivdb.stanford.edu)的在线耐药序列分析软件HIV DB进行序列分析,寻找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结果 未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229个/mm3,病毒载量log10.中位数为3.41,存在基因型耐药突变率的发生(5/43,11.6%),检出包括PR区第10、46、71位和RT区的第103、118位氨基酸的耐药相关突变;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186个/mm3,病毒载量log10中位数为3.91,13例中有8例发生了基因型耐药变异(61.5%).检出29个基因型耐药突变.耐药率较高且多表现为交叉耐药.结论 浙江省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型耐药突变;已开始治疗的HIV感染者基因型耐药突变发生率较高,而且交叉耐药现象广泛存在.

  • 四川彝族人群HIV-1辅助受体CCR5△32和CCR2-64I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邓小玲;洪坤学;陈健平;阮玉华;许铭炎;秦光明;李克;邢辉;邵一鸣

    目的了解中国四川彝族人群艾滋病病毒-1(HIV-1)辅助受体CCR5△32和CCR2-64I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提取119份彝族正常人和88份HIV-1感染人群外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CCR5△32突变,阳性产物经克隆、测序进一步证实;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CCR2-64I突变,并测序验证.结果119份正常人样本中,CCR5 wt/△32等位基因突变杂合子2例(1.68%),未检测到CCR5△32/△32突变纯合子,CCR5△32等位基因频率为0.0084;CCR2-64I突变杂合子26例(21.85%),突变纯合子2例(1.68%),等位基因频率为0.1261.88份HIV-1感染者样本中,未检测到CCR5△32突变;CCR2-64I突变杂合子12例(13.64%),突变纯合子7例(7 95%),等位基因频率为0.1327.统计分析表明,上述等位基因多态性在该群体中均呈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两种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在正常人和感染人群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获得了中国四川彝族人群CCR5△32、CCR2-64I等位基因多态性资料,结果有助于综合评估中国人群对HIV-1感染的遗传易感性,同时为深入研究HIV-1抗性基因在中国不同民族的HIV感染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山东省HIV-1感染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傅继华;李盛长;张静;刘学真;黄涛;邢辉;邵一鸣

    目的了解流行于山东省境内艾滋病病毒(HIV-1)毒株的亚型及各种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对93例HIV感染者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获得包膜蛋白(env)、核心蛋白(gag)、tat区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各基因区核苷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目标人群中共存在B、B'、C 3种亚型以及CRF07-BC、CRF08-BC、CRF02-AG和CRF01-AE 4种重组毒株,B'亚型在人群和地域上分布广,涉及献血员、受血者、二者的配偶和性乱人群,分布在山东省10个地市;CRF07-BC、CRF08-BC亚型以吸毒人群为主,分布在5个地市;CRF01-AE和其他亚型则主要为性乱人群,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结论山东省HIV-1亚型众多,各亚型在我省高危人群和地域分布不平衡,各有特点,从总的亚型流行特征来看,HIV-1在我省有流行加快的趋势.

  • HIV-1/HCV合并感染者中HCV基因亚型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刘静;杨洋;宫菊丽;张子宁;张旻;王亚男;姜拥军;戚中田;潘启超;钟平;尚红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HIV-1和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对186份获自河南、云南、新疆、吉林和辽宁省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HCV病毒载量>1000 cop/ml),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血浆HCV核心基因区并进行基因亚型分型,同时检测HIV-1和HCV载量以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 (1)HCV不同基因亚型比例分别为1a(1.7%)、1b(39.9%)、2a(17.9%)、3a(10.4%)、3b(15.6%)、6a(1.2%)、6n(6.4%)和6型未鉴定亚型(7.5%).HCV 2a和1b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既往有偿献血浆人员中;3a和3b亚型主要流行于新疆和云南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中;HCV6型主要流行于云南吸毒人员中.(2)1b亚型的HCVRNA水平显著高于非1b亚型,但在HIV-1载量和CD4+T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亚型的HIV-1 RNA和HCV RNA水平显著低于非2a亚型.结论 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和分布与流行地区和感染途径有关.新的HCV6型亚型病毒株已经在合并感染的IDU人群中流行.尚未发现HCV基因哑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 山西省某既往有偿献血地区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横断面研究

    作者:施小明;杨忠民;钱汉竹;乔晓春;高建华;郑锡文;汪宁

    目的 了解山西省某既往有偿献血地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并探索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山西省某县4个村所有18~64岁村民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标准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医疗史、危险行为等信息,采集静脉血用于检测HIV抗体.基于广义估计方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被用于分析HIV感染的危险因素.人群归因分值被用于测量危险因素在当地HIV感染发生中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结果 4个村中82.5%(3062/3711)的18~64岁村民参加本次调查,共发现40例HIV感染者,该地区HIV总的感染率为1.3%(40/3062),献血人群和非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4.1%(37/904)和0.1%(3/2158).多因素分析发现,献全血(调整OR=13.25,95%CI:3.02~58.25)和献血浆(调整OR=87.85,95%GI:22.22~347.27)与该地村民感染HIV有关,二者累计的人群归因分值(PAF)为89.8%.03号村村民感染HIV的危险性高于04号村村民(调整OR=12.26,95%CI:1.46~103.00).结论 该地区HIV感染流行水平相对较低,引起村民HIV感染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既往有偿献血(浆),未出现HIV从献血人群向非献血人群的明显蔓延.

  • 社区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现状

    作者:阮玉华;何益新;谢联智;陈康林;刘石柱;周枫;秦光明;邵一鸣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02年11月8~29日,以社区招募方式调查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静脉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和性行为方式与HIV感染的关系.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提供知情同意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79人,HIV感染率为11.3% (43人). 在单因素χ2分析中,民族、近3个月共用注射器具总次数、近3个月共用棉球和梅毒感染与HIV感染有关.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近3个月共用注射器具总次数 (OR=2.28; 95% CI为1.18~4.43) 和梅毒感染 (OR=3.10; 95%CI为1.48~6.48) 与HIV感染有关.结论近3个月共用注射器具总次数和梅毒感染与HIV感染有关.

  • 广东省社区吸毒者针具交换项目试点效果评价

    作者:林鹏;范子凡;杨放;吴尊友;王晔;刘勇鹰;明中强;李文杰;罗巍;付笑冰;麦新荣;许锐恒;冯文悦;何群

    目的探讨社区中开展针具交换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 方法本研究为设立对照组的社区干预试验.干预区采用针具交换措施(同伴教育员和医务人员在吸毒人群中宣传安全注射观念、提供免费针具、回收用过的注射器),对照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为期10个月(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抽取注射吸毒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前后分别对干预区(428名)和对照社区(429名)静脉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区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29.4%上升到58.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看过艾滋病宣传折页或宣传画者知晓率高;同基线调查相比,干预区中近30 d内共用针具率由基线的48.9%下降到20.4%,而在对照区中共用针具率同基线相比无明显改善;干预后干预区近30 d共用针具的原因中"夜间买不到针、到朋友家打针人多针少、害怕被抓不敢买针和没钱买针"的现象相对基线情况有明显改善. 结论针具交换项目可以有效降低社区吸毒者共用针具现象.为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针具交换措施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 29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生命质量的调查

    作者:孟亚军;李宁秀;陈建华;宋焰超;钱足庶

    目的 用定性访谈和36条目简明量表(short form-36,SF-36)定量调查的方法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生命质量,评价HIV感染者的敌意心理趋势.方法 在四川、湖北和贵州抽取299例HIV感染者,用SF-36调查其生命质量,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对感染者和防治人员进行访谈,以了解感染者目前关注的内容.SF-36曾用于与本次调查对象具有相似经济文化背景的四川普通农村居民(1603例),将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与相关专家及防治人员进行小组讨论,设计7个条目以评价感染者的敌意心理趋势.结果 SF-36共有8个维度,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范围0.75~0.90,重测信度系数范围0.54~0.80(40例).条目与其维度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46~0.97.HIV感染者各个维度平均得分在28.50~77.87之间,四川普通农村居民各个维度平均得分在70.27~91.87之间,各维度得分经Mann-Whitney test检验,u值在-17.43~-23.87之间,P值均<0.01.评价敌意心理趋势的7个条目平均得分范围为46.21~82.89.结论 HIV感染带来生命质量的严重恶化.SF-36可用于HIV感染者生命质量的研究.

  • 1989~2003年云南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分析

    作者:陆林;贾曼红;张小波;罗红兵;马艳玲;付丽茹;陆继云

    目的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 1989~2003年对注射吸毒人群、女性性工作者、嫖客、性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孕妇、献血员采用哨点监测、专题调查和常规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1989年首先在边境注射吸毒人群中发现较高水平的艾滋病流行,截止到2003年12月,全省共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14 905例,分布于全省16个地州的121个县(市);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21.2%~27.8%,6个地区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超过40%;女性性工作者、嫖客HIV感染率分别为1.23%~6.67%和0.3%~1.8%;男性性病患者HIV感染率为2.1%~2.7%,个别地区达10.8%;孕妇HIV感染率1993~2002年为0.14%~0.25%,2003年上升到0.37%;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为1.5%~1.6%;1999~2000年献血员的HIV感染率为0.01%,2003年上升到0.07%.结论云南省艾滋病流行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注射吸毒人群从边境地区向内地传播,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性传播途径呈上升趋势,并在一般人群中呈现低水平流行,局部地区进入广泛流行阶段.

347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