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具交换项目及其在艾滋病预防中的作用

    作者:徐艳声;田建中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静脉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重要原因.这种行为的普遍存在,造成静脉吸毒者中惊人的HIV感染率,同时也是静脉吸毒者中严重的丙肝及乙肝感染的主要危险因子[1,2].针具交换项目就是针对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的行为而开展的以预防艾滋病及其他血液传染病为主要目的的疾病预防项目.在针具交换项目中,静脉吸毒者可以将用过的注射器换取由项目免费或低价提供的新的清洁注射器,从而增加清洁注射器的可获得性,降低使用不洁注射器及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的频率.针具交换已成为当前全世界预防静脉吸毒者感染HIV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针具交换项目及其在艾滋病预防中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 广东省社区吸毒者针具交换项目试点效果评价

    作者:林鹏;范子凡;杨放;吴尊友;王晔;刘勇鹰;明中强;李文杰;罗巍;付笑冰;麦新荣;许锐恒;冯文悦;何群

    目的探讨社区中开展针具交换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 方法本研究为设立对照组的社区干预试验.干预区采用针具交换措施(同伴教育员和医务人员在吸毒人群中宣传安全注射观念、提供免费针具、回收用过的注射器),对照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为期10个月(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抽取注射吸毒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前后分别对干预区(428名)和对照社区(429名)静脉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区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29.4%上升到58.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看过艾滋病宣传折页或宣传画者知晓率高;同基线调查相比,干预区中近30 d内共用针具率由基线的48.9%下降到20.4%,而在对照区中共用针具率同基线相比无明显改善;干预后干预区近30 d共用针具的原因中"夜间买不到针、到朋友家打针人多针少、害怕被抓不敢买针和没钱买针"的现象相对基线情况有明显改善. 结论针具交换项目可以有效降低社区吸毒者共用针具现象.为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针具交换措施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 我国西南两省吸毒人群针具交换工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作者:薛珲;胡翼云;孙江平

    目的 测算我国西南两省吸毒人群针具交换工作的成本、效果和效益.方法 于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间,在我国西南A、B两省的31个项目县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问卷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共3个年度间针具交换的成本、效果和效益,以每分发1支针具的成本和每干预1名注射吸毒人员的成本作为单位成本分析指标,以开展针具交换工作所避免感染HIV的人数作为效果评价指标,以针具交换所避免感染HIV人员的抗病毒治疗费用、住院治疗费用和随访检测费用3部分作为效益评价指标.利用艾滋病防治资源需求与效果分析系统(NEAR系统)测算针具交换避免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人数.采用x2检验对两省在各自分配领域的投入比重进行比较.结果 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两省在针具交换工作中累计投入25 374 041元,A省投入多的是管理费用领域(1 848 485元),B省投入多的是综合干预费用领域(5 452 355元).每分发1支针具的成本为3.67元,随着分发针具数量增加单位成本在A省从第1年度的6.96元/支降至第3年度的4.01元/支,在B省从第1年度的3.38元/支降至第3年度的2.17元/支;每干预1名注射吸毒人员的成本为712.71元,随着干预的吸毒人员数量增加,单位成本在A省从第1年度的882.85元/名降至第3年度的574.95元/名,在B省从第1年度的760.48元/名降至第3年度的625.07元/名.两省通过针具交换工作共避免了1 307名吸毒人员感染HIV,每避免1名人员感染的成本为19 413.96元,通过开展针具交换避免的损失合计为367 507 488元,与开展针具交换工作的投入相比可得针具交换工作的成本效益比为14.48.结论 针具交换工作的投入能够获得较大的成本效益比,具备成本效益价值.

  • 深化干预扩大我国艾滋病防治成效

    作者:

    中国艾滋病防治历经20多年,特别是通过近10年来的艰苦努力,具有了今天的规模和成绩.国家艾滋病防治机制和框架及社会政策性环境已经形成,社会民众的意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国际上倡导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都已在我国实施,如:政治承诺、政策性环境的建设与改善、资源的投入、大众健康教育、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安全套推广、美沙酮替代治疗、针具交换等)、治疗与关怀等.艾滋病流行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基本遏制.艾滋病防治的初步成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并有其他国家派员来中国学习交流.

  • 柳州市针具交换服务点转介模式的研究

    作者:蒙进怀;韦启后;白玉;黄海波;王豫穗;俸卫东

    目的:探讨通过针具交换服务点对吸毒人群进行有效的转介,建立以针具交换为中心、把吸毒人员转介到各服务平台以达到 有效减低危害的模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教育方式对吸毒人群进行评估及有效转介干预.结果: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针具交换点的外 展服务对象能完整说出艾滋病传播三大途径的仅有42.5%;有关服务点信息中,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中听说过美沙酮维持治疗占70.8%;听 说过妇女健康中心的:接受针具交换点服务的吸毒者占6.06%,社会上没有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为0%;听说过抗病毒治疗:在戒毒机构的 吸毒者占9.2%;听说过自愿咨询检测:社会上没有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为35.0%;知道清洁针具交换服务的:社会上没有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为72.0%;什么都没有听说的: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占18.7%.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不高,对艾滋病干预的五个平台 了解少,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以针具交换服务点为中心的转介服务既必要又重要.

  • 柳州市针具交换服务点转介模式的研究

    作者:蒙进怀;韦启后;白玉;黄海波;王豫穗;俸卫东

    目的:探讨通过针具交换服务点对吸毒人群进行有效的转介,建立以针具交换为中心、把吸毒人员转介到各服务平台以达到有效减低危害的模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教育方式对吸毒人群进行评估及有效转介干预.结果: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针具交换点的外展服务对象能完整说出艾滋病传播三大途径的仅有42.5%;有关服务点信息中,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中听说过美沙酮维持治疗占70.8%;听说过妇女健康中心的:接受针具交换点服务的吸毒者占6.06%,社会上没有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为0%;听说过抗病毒治疗: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占9.2%;听说过自愿咨询检测:社会上没有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为35.0%;知道清洁针具交换服务的:社会上没有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为72.0%;什么都没有听说的: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占18.7%.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不高,对艾滋病干预的五个平台了解少,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以针具交换服务点为中心的转介服务既必要又重要.

  • 云南省19个县针具交换服务模式及成本分析

    作者:薛珲;刘惠;孙江平

    目的 分析针具交换的服务模式,测算针具交换的成本及效果,为推动未来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对针具交换管理及工作人员、同伴教育员及部分注射吸毒人员进行定性访谈,了解针具交换的服务模式;利用调查问卷收集针具交换的成本和效果,利用艾滋病防治资源需求与效果分析(NEAR)系统测算针具交换避免注射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例数,来估算成本效果比.结果 针具交换活动主要以针具交换中心、同伴教育员、诊所和药店4种方式进行.2008-2011年,每分发1支针具的成本为5.59元,每干预1名注射吸毒人员的成本为803.79元,且单位成本随着分发的针具和干预的吸毒人员数量增加而呈逐渐下降.2008-2011年,19个县投入针具交换的费用为18 504 792元,避免了1 097名感染者,每避免1名感染者的成本为16 869元,通过开展针具交换避免的损失合计为308 458 848元,与开展针具交换的投入相比可得针具交换的成本效益比为16.7.结论 针具交换具备成本效益价值,针具交换的各种服务模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应相互结合.

  • 云南省149名青少年吸毒者艾滋病防治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作者:孙玉颖;余小鸣;朵林;薛珲;孙江平

    目的 了解青少年吸毒人群在艾滋病(AIDS)流行中,对AIDS相关服务的利用情况,进而对未来针对青少年吸毒者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提出建议.方法 在云南省选定的4个城市开展横断面调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外展人员在社区招募青少年吸毒者(15~24岁)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研究对象对AIDS服务的利用情况.结果 共调查149名青少年吸毒者.他们对清洁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服务以及HIV检测的利用率分别为48.1%、31.5%和56.8%;有36.1%的青少年吸毒者报告从未接受过任何相关服务.青少年吸毒者自报不利用服务的首位原因是缺乏对服务的了解,利用服务的意愿及态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少年吸毒者对服务的利用不足.建议加大对该群体的宣传力度,未来研究中应更加关注青少年吸毒者身体和心理的不同特点,以及对AIDS防治服务的需求和意愿.

  • 百色市针具交换项目对吸毒人群获取针具和共针行为的影响

    作者:梁旭;谭兰芬;柳智豪;陈坚;陈凤肖;覃彩艳

    目的 评估长期开展针具交换项目,对当地吸毒人群获取针具和共针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同一时间内,对项目县和非项目县两类地区,自述曾有注射吸毒行为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利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获得清洁针具的途径和行为(社会营销、专业医疗机构和吸毒者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并对自述近一个月有注射吸毒的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共用针具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 18.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项目县和非项目县吸毒人群主要清洁针具的来源渠道都为社会营销“药店/药房”,分别为69.70%和100%;吸毒人群都有固定比例的人群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针具,其比例分别为14.96%和18.78%;项目县吸毒人员主动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针具交换点领取针具的比例高达57.77%,仅次于社会营销途径的来源;吸毒人群选择针具来源途径≥3个、2个和1个的比例,在项目县和非项目县分别为39.39%和6.60%、31.25%和26.90%、29.36%和6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项目县自述近一个月注射吸毒的人中,从未共用针具的占90.0%,有时共用占8.0%,每次其都共用占2.0%;而非项目县分别为39.76%,59.57%,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项目县和非项目县,近一个月有注射吸毒行为的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8.86%和94.6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具交换项目可使吸毒人群共用针具行为明显下降.在吸毒人群个人知识水平一致或相当时,共用针具频率与针具来源单一程度有关.对吸毒人群获取针具渠道行为和社会营销网络的调查,可进一步客观评估当地吸毒人群疾病控制的实际效果.

  • 针具交换结合同伴宣传对注射吸毒人群吸毒行为的影响

    作者:明中强;吴尊友;刘伟;梁绍伶;陆伟江;周月娇

    目的通过同伴宣传和针具交换项目减少吸毒者的共用注射器行为,降低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流行.方法通过卫生工作人员和同伴宣传员向吸毒者提供清洁针具并回收污染针具,发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画以及对吸毒者进行面对面的宣传等措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县注射吸毒者中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针具交换和同伴宣传项目.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基线和终期横断面调查,通过对比两次调查中吸毒者自我报告的高危注射行为等变化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基线调查205人,终期调查234人.终期调查时吸毒者的针具共用率、水和容器的共用率分别为30.34%、33.33%和11.54%,均显著地低于基线调查(分别为60.59%、62.69%和61.00%);同基线调查相比,终期调查中吸毒者的每日注射毒品次数也显著减少.结论针具交换结合同伴宣传干预措施不仅能显著减少吸毒者对针具、清洗水和容器等的共用行为,还能有效降低吸毒者的针具共用频率,同时并不会增加吸毒者的毒品注射次数.

  • 云南省吸毒人群中针具交换与美沙酮维持治疗抽样调查分析

    作者:沙莉;李云昭;朱艳艳;邓临新;李红梅;王清

    目的 通过分析吸毒人群对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相关信息,为评估干预效果及今后制定针对该人群降低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流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7年1-3月在云南省4个地州市的强制戒毒所的324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24名戒毒人员中,共用过针具的75人,占注射吸毒人数的33.48%(75/224),针具的主要来源是药店和诊所;有24.55%(55/224)的吸毒人群接受过针具交换,不同年龄、性别的吸毒人群针具交换接受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婚姻状况的吸毒人群针具交换接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8.21%(59/324)的被访者接受过MMT,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吸毒人群MMT接受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间的接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应加强吸毒人群对减低毒品危害措施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力度,开展多部门合作,使减低危害措施达到预期目的 .

  • 在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实验性减少危害干预项目

    作者:杨芳;罗健;达勇;杨茂彬;李建华

    目的探讨在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以推广安全套和针具交换为内容的减少危害干预项目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的3个社区服务站为项目试验点,以在试验点门诊就诊的注射吸毒者为研究对象,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尝试为期2年的针具交换和推广安全套的实验性减少危害干预项目.在干预后通过焦点问题小组讨论和个别深入访谈,评估干预效果.结果针具交换和推广安全套项目可为吸毒者和部分吸毒者家庭所接受.针具交换项目和推广安全套项目是增加目标人群对性病、艾滋病警觉性和预防观念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这2个项目具有可行性,但需要以目标人群的需求为中心;项目点工作人员的负性观念和态度、能力的不足,不同程度地限制了项目的发展;把项目活动融入项目点的日常工作,可使项目获得持续性发展.结论针具交换和推广安全套项目需要在满足目标人群需求的基础上尝试更为有效的干预方法,同时需要为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变提供支持性环境.

  • 针具交换中参加者的"自愿者偏倚"及影响

    作者:刘波;庞琳;吴尊友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针具交换效果评估时,一种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的偏倚--针具交换参加者"自愿者偏倚"的具体表现和影响范围.首先结合世界范围内针具交换工作的不断开展和相关研究方法的逐步改进的历史,回顾了针具交换参加者"自愿者偏倚"被逐步发现的过程,列举了偏倚涉及的种种因素及其表现;随后探讨了这种偏倚对针具交换效果评估的不良影响,即部分抵消甚至逆转针具交换的保护作用,研究者应予以足够重视;后指出这种偏倚虽然作为普遍存在,但其特征和影响程度具有多样性,应结合当地特征予以分析.

  • 实施针具交换计划预防HIV感染可以节约成本

    作者:

  • 针具交换结合同伴宣传对吸毒者艾滋病知识及高危性行为的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明中强;吴尊友;刘伟;梁绍伶;陆伟江;周月娇;黄荣彪;陆学东;范萍

    目的:通过同伴宣传和针具交换项目提高干预对象关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吸毒者传播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降低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流行. 方法 :通过卫生工作人员和同伴宣传员向吸毒者提供并回收清洁针具、发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画以及对吸毒者进行面对面的宣传等措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注射吸毒者中开展了为期1 a的针具交换和同伴宣传项目.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基线和终期横断面调查,通过对比两次调查中吸毒者的艾滋病知识和自我报告的高危性行为等变化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终期调查时,吸毒者所有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基线调查时;在终期调查时吸毒者的单一性伴比例为50.5%,显著高于基线调查(27.6%)时,但是他们在婚外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率却显著低于基线调查. 结论 :同伴宣传结合针具交换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吸毒者关于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显著降低吸毒者多性伴的比例,但是对于提高他们的安全套使用率方面却没有效果.

  • 河南省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病人药物滥用史调查分析

    作者:崔兆麟;刘红建;孙定勇;王超

    目的:在河南省美沙酮门诊入组病人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该群体既往药物滥用史,分析原因,为制订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各美沙酮门诊服药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体表检查.结果:共调查1647人,以单纯口吸为主1401人,占85.06%;注射+混吸119人,占7.23%,单纯注射94人,占5.71%.各地市吸毒方式差别很大,注射史比例高者达89.8% (44/49),低为0.结论:河南省吸毒人员以口吸为主,个别门诊注射吸毒方式比例较高.应在所在地区开展针具交换等行为干预工作,减少未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注射吸毒者通过血途径传播疾病的危险性,控制艾滋病等在吸毒人群中蔓延.

  • 吸毒者对降低艾滋病危害服务利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玉颖;余小鸣;孙江平;薛珲;王耕;王嘉;王璐

    目的:了解吸毒者对降低艾滋病危害服务的利用情况,从性别视角分析该群体不利用服务的原因及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进而对未来改善降低危害服务提出建议.方法:在云南省的4个城市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外展人员在戒毒所、社区收集吸毒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和针具交换的利用情况、不利用服务的原因、对服务(可及性、可接受性及质量)的评价等.结果:有效样本579人,男女分别占50.8%和49.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6.3%),单身者占44.0%.61.8% (358/579)的调查对象曾参加过MMT,女性的既往参加率为57.5%,低于男性(P<0.05).58.2% (223/383)的调查对象曾通过外展人员或针具交换点获得过清洁针具,女性的既往参加率为52.9%,低于男性(P<0.05).吸毒者自报不利用服务的首位原因是缺乏对服务的了解.女性对服务可及性及质量的评价总体上好于男性.结论:吸毒者对服务的知晓率低,女性的服务利用率不足,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并在未来的降低危害服务中关注女性人群,探索更加适合女性特点、有助于保护隐私的服务.

  • 开展清洁针具交换预防静脉吸毒感染

    作者:郑红伟

    目的 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针具交换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 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I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低.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 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作者:黄运轩;李健龙;覃雄林;覃春伟;韦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是HIV感染及传播的高危人群,本文作者从事艾滋病综合干预的研究工作多年,根据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 加大宣传、健全制度、推进针具交换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邹华明;王宇丹

    南昌市西湖区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提高社区和吸毒者对针具交换工作的认识,通过招募和培训同伴宣传员实施针具交换,创新性地建立激励机制、现场点验、电话查实和下线目标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制度,积极稳妥地管理针具交换工作,使这项工作在一年内成效显著,达到了一定的覆盖规模,得到了所在社区的理解和支持.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