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1-3个月
1 文题 中英文题目要简明、扼要,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外语实词250个左右;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和代号等。
2 作者姓名和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作者姓名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上序号。作者姓名之下另起一行列出作者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名(省会城市不需要加省的名称)和邮政编码。不同作者的工作单位,应在单位名称前加与作者姓名相同的序号。
本刊不标注“并列第一作者”字样,如有需要可标注“对本文有同等贡献”。
3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著、工作研究、综述须有中文和英文摘要、关键词,摘要字数为300-400字左右(英文可适当详细些),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分段,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有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内容;英文摘要内容同中文,同时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及单位、通信作者、基金项目。
4 正文 要求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文字通顺、精练,材料真实可靠,数据和统计分析严谨无误,讨论和结论合乎逻辑,专业用语和词汇应符合国家标准,使用规范的简化字。文内分层标题及叙述依次使用1,1.1,1.1.1,1),等规范格式。缩略语必须使用时,在文内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中文或英文全称,然后用括号注出其缩略语。图(包括照片,最好用原图);表应少而精,置于正文该出现的位置。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要防止图、表内容与文字叙述重复。
5 参考文献 凡文内引用他人的结果或结论,均应标注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只限亲自阅读的近期公开发表过的,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列入。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的全部列出,≥4名的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 ,et al”。按《CAJ-CD》的要求,每篇文献题名后面用方括号列出文献类型,规定的标识是:专著为[M],论文集[C],专著或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A],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刊[P]。具体著录格式:
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M]. 版本(2版).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页码.
期刊:[序号] 主要责任者1~3名,等.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引文所在的起始页码。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页码。
6 文章篇幅 论著、工作研究、综述、学术报告、讲座每篇文章字数在4000~5000字,重要文章一般不超过6000字;短篇报道1000~1500字;病例分析1500~2000字;经验交流、管理3000字左右。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发文量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期刊的官网为:http://xbya.cbpt.cnki.net,可以直接在百度上搜索到。
《中国艾滋病性病》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303,综合影响因子为1.214,分值还是很高的。
期刊的投稿格式可以在期刊官网首页中的“投稿指南”页面查看,也可以查看本网站的期刊详情页,可以有效的帮助投稿。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建立PIMA T淋巴细胞分析仪在贵州多民族地区健康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该地区相关疾病的诊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贵州省思南县20~60岁健康体检者和自愿受检者共315人,每名自愿者采集5mL EDTAK2静脉全血标本,采用PIMA T淋巴细胞分析仪对标本进行CD4细胞检测,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思南地区20~60岁健康人外周血CD4细胞正常参考范围为(668.96±222.57)个/μL.CD4细胞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 P=0.037),30~39岁组(704.84±248.53)明显高于40~49岁组(633.21±200.97);CD4细胞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5、P=0.017),男性(698.99±252.78)个/μL明显高于女性(639.12±183.81)个/μL;CD4细胞在不同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0、P=0.295).结论 CD4细胞在不同的地域、年龄和性别间有所差异,因此建立当地健康人群CD4细胞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正常参考范围,是准确评估当地相关疾病患者免疫系统状况和治疗效果的必需参考依据.
目的 评价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先天梅毒患儿转归中的情况,为先天梅毒的早期排除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梅毒孕妇分娩并定期进行血清学随访的婴儿201例,采用非特异性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并进行随访,分析转归情况;对婴儿出生时的RPR滴度与其母亲生产时的RPR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例感染梅毒的孕妇分娩的婴儿中18例诊断先天梅毒,183例排除先天梅毒.在非先天梅毒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随访中,RPR、TPPA、ELISA三种方法,转阴月龄中位数估计值分别为3、7、11个月;非先天梅毒儿出生时RPR滴度与母亲分娩时RPR滴度相关(y=1.798x+1.550,r2=0.553,P<0.001).结论 在非先天梅毒儿的被动抗体转归中,非特异性抗体RPR转阴时间早,特异性抗体检测TPPA转阴时间早于ELISA,联合应用TPPA和RPR可缩短排除先天梅毒儿的监测时间;非先天梅毒儿出生后首次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受母亲血清滴度影响.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风险认识与行为分离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以四川省绵阳市YMSM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风险认识、社会行为、性行为、心理等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YMSM 355人.自认HIV感染风险很大9.3% (33人),较大5.1% (18人),较小48.2%(171人),很小27.0%(96人),无风险10.4%(37人).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性55.7%,认识与行为分离30.1%.认识与行为分离组HIV阳性率33.8%,高于不分离组的3.9%(x2 =36.492,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社会歧视对自己影响小[比值比(OR)=6.711]、因性取向遭受伤害(OR=4.078)、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5.466)和HIV感染(OR=18.848),是认识与行为分离的促进因素;近6个月性行为坚持携带安全套是保护因素(OR=0.060).结论 YMSM认识与行为分离较为普遍,与艾滋病知识、社会行为相关联,认识与行为分离极大地增加了HIV感染风险和防治难度,有效促进认识向行为转化是防治重点.
目的 分析和对比国内外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研究现状,为国内相应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运用SPSS 24.0和VOSviewer 1.6.5进行分析.结果 共得到中文文献512篇,英文文献1 772篇.2000-2013年,国内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起开始趋平稳;国外发文数量呈稳步增长.学科分布方面,国内预防和临床医学占比51.8%(265篇),社会学与心理学占比48.2%(247篇),国外涉及的医学相关二级学科较多,占比57.6%(1 020篇),社科心理等学科占比42.4%(752篇).国内被引次数前50的文献仅占4.0%(20篇),发表于近五年;国外达到了16.0%(283篇).并且被引次数国内高23次,国外前50篇均达到95次以上,影响力差距较大.结论 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研究方面,国内与临床合作密切,与国外研究的差距在于干预模式与研究方法体系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 比较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免试验(LAg-Avidity EIA)、BED-捕获酶免试验(BED-CEIA)和蛋白印迹(WB)试验,用于新报告1型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阳性横断面样本新近感染的判定,分析三种方法应用于横断面样本新近感染判定和检测p31条带是否缺失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9-2016年德宏州新报告的HIV-1阳性病例,分别用LAg-Avidity EIA、BED-CEIA进行新近感染检测,统计WB检测条带中p31条带是否缺失,计算不同方法判定的新近感染比例,并对判定结果进行一致率分析.结果 LAg-Avidity EIA和BED-CEIA对8 474例新报告感染者的新近和既往判定结果的一致率为90.77%,p31条带是否缺失和LAg-Avidity EIA及BED-CEIA对新近感染判定结果的一致率仅为87.78%和82.72%.在艾滋病期样本中,LAg-Avidity EIA和BED-CEIA将样本误判为新近感染的比例分别为3.61%和7.95%,p31条带缺失的比例为11.46%.结论 三种血清学方法判定横断面样本新近感染比例存在一定差异,LAg-Avidity EIA将艾滋病期样本判定为新近感染的比例较低,更能反映新发感染比例.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阴性的男男性行为者(MSM)的心理障碍状况与HIV感染相关高危行为和机体CD4+T淋巴细胞计数(简称CD4细胞)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2年3-6月,对到中国医大一院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量表测评.问卷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HIV感染相关高危行为特征;采集静脉血进行HIV及免疫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共调查了140名HIV阴性MSM,平均年龄31.3岁.该人群心理障碍症状发生率为30.7%(43/140),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的占比为22.4%(30/1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去3个月发生过无保护被动肛交行为[调整比值比(aOR) =2.3,95%可信区间(CD:1.0~5.0],在浴池/公园寻找性伴(vs.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寻找性伴)(aOR=6.9,95%CI:1.3~37.0)、过去3个月有4~9个性伴(vs.有<4个性伴)(aOR=2.7,95%CI:1.0~7.3)的MSM更容易发生心理障碍;抑郁者的CD4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无抑郁者(635.3±260.4vs.784.9±254.4,P=0.012 5).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组发生CD4细胞≤350个/μL和350个/μL<CD4细胞≤500个/μL免疫学事件的占比显著更高(model2:aOR=2.8(1.2~6.8);model3:aOR=9.5(1.7~52.8)).结论 沈阳市HIV阴性MSM心理障碍和抑郁发生占比高,心理障碍者中存在更显著的HIV感染的高危行为,可增加其HIV感染风险.抑郁者的CD4细胞水平显著更低,需加强关注.
目的 分析2011-2016年山西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晚发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择2011-2016年山西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按照国家晚发现通用标准,分析病例晚发现情况,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6年山西省新报告的5213例HIV/AIDS病人中,晚发现比例为36.16%(1885例).多因素分析表明:晚发现比例是医疗机构来源病例[比值比(OR) =2.139,95%可信区间(CI):1.854~2.467]高于自愿咨询检测病例,异性性传播感染病例(OR=1.313,95%CI:1.139~1.513)高于同性性传播感染病例,50岁以上病例(OR=5.052,95%CI:3.422~7.459)高于20岁以下病例.结论 山西省近几年报告HIV/AIDS病例数逐年增多,晚发现比例有所降低却未有效遏制,应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及早发现艾滋病病例.
目的 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MSM HIV/AIDS病人)创伤后成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保定市传染病院的MSM HIV/AID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调查316例MSM HIV/AIDS病人.病人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4.50±15.43)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身体状况(F=4.193,P<0.05)、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程度(F=7.924,P<0.05)、安全套的使用情况(F=7.429,P<0.01)会影响病人的创伤后成长.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和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都与创伤后成长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32、0.347、0.385、0.411、0.464、0.415、0.443、0.405,P均<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安全套的使用情况、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是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论 MSMHIV/AIDS病人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加大安全套使用的宣传力度、增强病人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水平可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目的 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干预研究文献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趋势,为今后相关研究及管理部门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2007-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Excel 2010和NoteExpress 3.20进行描述分析,SATI 3.2进行词频分析,UCINET 6.0软件进行共词矩阵,形成高频关键词可视化共词网络.结果 共纳入有效中英文文献216篇,中文占49.54%(107篇),英文占50.46% (109篇).中文文献发文量覆盖全国25个省市,其中以四川发文量高为13篇(12.15%),其次是北京12篇(11.21%),湖北8篇(7.48%).英文文献以美国纽约发文量高,发文量为9篇(8.26%),其次为旧金山8篇(7.34%),洛杉矶7篇(6.42%).发文较高城市均为MSM活跃度较高的城市.结论 中文研究起步较晚,但近10年相关研究数量已与外文文献相当.中英文均未形成较成熟的核心作者群.中国有关研究契合干预实施模式,能够较好地为实际工作提供信息依据.
目的 探讨儿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儿(简称HIV/AIDS患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免疫学疗效随治疗时间变化的特点,了解影响免疫学疗效的相关因素,为提高HIV/AIDS患儿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了新疆确诊年龄<15岁,治疗时间<3年的271例HIV/AIDS患儿的随访数据,按照年龄分为<5岁和≥5岁两组,进行免疫学疗效因素分析,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1例HIV/AIDS患儿,按年龄<5岁和≥5岁分为两组,分别是71例和200例.患儿基线中位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是654个/μL和400个/μL.年龄<5岁的HIV/AIDS患儿治疗≤1年、1~2年、2~3年的免疫学失败率分别是12.68%、8.33%、8.70%;年龄≥5岁的HIV/AIDS患儿治疗≤1年、1~2年、2~3年的免疫学失败率分别是14.00%、15.33%、22.37%.在多因素分析中,免疫学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为基线免疫学抑制程度、基线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分期、近7天漏服情况[比值比(OR)均>1],均会增加免疫学失败的发生,而持续治疗时间则会降低免疫学失败的发生[OR=0.971 5,95%可信区间(CI):0.971 4~0.9715].不同确诊到开始ART的间隔时间与治疗时间存在交互作用,即确诊到开始ART的间隔时间长的HIV/AIDS患儿免疫学失败的风险会增加(OR=1.045 0,95%CI:1.044 7~1.0453).结论 在治疗三年中,漏服次数多,免疫学程度高,WHO临床分期重,确诊到开始ART的间隔时间长的HIV/AIDS患儿治疗效果较差,应加大对HIV/AIDS患儿早诊断、早治疗的宣传力度,加强随访管理.
目的 了解广西农村老年人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安全性行为、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在广西艾滋病疫情较为严峻的某县2个乡镇,对≥50岁并在半年内发生过性行为的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553名≥50岁老年人.其中26.22%的老年人曾发生临时性行为.临时性伴组近1个月内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48/145,33.10%)低于固定性伴组(238/408,58.33%),但每月发生8次以上性行为(4.83%)和每次发生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11.03%)的比例均高于固定性伴组(1.23%、3.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男性调查对象中,临时性伴组和固定性伴组在使用壮阳药、愿意暴露前用药和愿意做包皮环切术的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婚/离异/丧偶[比值比(OR) =6.24,95%可信区间(CI):2.75~14.20,P<0.05]是发生临时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年龄≥60岁(OR=1.90,95%CI:1.06~3.40,P<0.05)、未婚/离异/丧偶(OR=6.56,95%CI:2.49~17.28,P<0.05)是男性发生临时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临时性伴组的HIV抗体阳性率(4.14%)高于固定性伴组(0.49%,P<0.05).结论 未婚/离异/丧偶是发生临时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发生临时性行为可以增加感染HIV的风险.应加强农村老年人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自杀情况,探讨其与冲动性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在佛山市招募≥18岁的MSM,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自杀、冲动性和攻击性情况.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与冲动性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249名MSM估计总体自杀意念率和自杀未遂率分别为30.5%和8.0%.自杀意念组和自杀未遂组的冲动性总分、行动冲动性得分、攻击性总分、自我攻击性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自杀未遂组的攻击性总分、愤怒和敌对得分显著高于自杀意念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冲动性总分[调整比值比(aOR)=2.2,95%可信区间(CJ):1.1~4.7]、高自我攻击性(aOR=4.7,95%CI:1.9~11.6)的MSM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高行动冲动性(aOR=4.6,95%CI:1.2~17.9)的MSM发生自杀未遂的可能性更大;自杀未遂者与自杀意念者的冲动性和攻击性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佛山市MSM自杀风险较高,与冲动性和攻击性人格特征有关,需结合人格因素对该人群进行自杀风险评估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目的 了解2016-2017年湖南省孕产妇艾滋病疫情的特征及母婴阻断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湖南省2016-2017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月报表和个案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年份按3+1模式统计).结果 湖南省2016-2017年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平均为2.46/万,2017年比2016年略有上升(6.38%).401例HIV感染孕产妇中,民族以汉族为主(83.04%),年龄分布在20~35岁之间(95.26%),77.06%为农民、家务及待业者,73.32%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6.46% HIV感染孕产妇确认感染时期在产时与产后;16.96%HIV感染孕产妇本次接受服务时期在产时和产后;51.37%HIV感染孕产妇感染途径为性传播;孕产妇HIV阳性率高的为三类地区(经济较差地区).HIV感染分娩产妇用药率81.99%;感染产妇所娩婴儿的预防用药率为91.80%、人工喂养率92.97%;校正死亡后母婴传播率12.28%.结论 湖南省孕产妇HIV感染率处于中下水平,不同地区、年龄、职业、文化有一定聚集性,艾滋病母要传 播率下降较明显,但仍处较高水平,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母婴阻断措施.
依据卫生部印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监测方案》[2],通过对九江市医疗机构性病诊断的准确性、报告卡填写的质量及漏报率的核实调查,评估九江市性病报告的质量,分析性病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抗病毒治疗(ART)能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病毒载量,减少该人群的死亡,并有助于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金华市于2005年起,开展HIV/AIDS病人免费ART,且随着治疗准入标准的降低,治疗覆盖率逐年上升.为评估艾滋病ART效果,本文对金华市2005-2016年接受ART的HIV/AIDS病人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分娩时经软产道传染给婴儿.据估计,全球每年有37万婴儿因母婴传播而感染HIV;若未接受早期诊断与治疗服务,将有30%的婴儿于1岁以内死亡,有50%的婴儿于2岁以内死亡[1].HIV-1暴露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特异性抗体迟18个月才能完全消失,在前期不能通过抗体检测来判定婴儿是否感染HIV-1[2].而婴儿HIV感染的早期诊断检测,在婴儿出生后6周就可进行,可以尽早判定婴儿HIV感染状态,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是诊断18个月以下婴幼儿HIV感染状态的“金标准”[3].
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开展的专题调查显示,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梅毒感染率高但较平稳[1-4].为了解哈尔滨市MSM的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行为特征,2014年4-7月,对1000名MSM进行了HIV和梅毒感染及相关行为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了解社区组织(CBO)在男男性行为者(MSM)中开展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快速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将参与检测的CBO分为血液快速检测组和口腔黏膜渗出液快速检测组.每个CBO小组进行快速检测的同时制备于血斑(DBS),并寄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进行HIV抗体快速检测和酶联免疫法(EIA)检测;现场检测结果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WB)与HIV-1核酸检测.以临床诊断与HIV-1核酸检测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共155名MSM.1)血液快速检测组:3个现场快速检测155人,阳性36人,阴性119人,现场与实验室DBS快速检测结果一致率100%.DBSEIA检测阳性37例、阴性118例;现场和实验室DBS快速检测均为阴性、DBS EIA检测为阳性的1例样本,经WB检测为阴性、核酸检测为阳性;判定该例为阳性.与DBS EIA方法比较血液快速检测组(包括现场与实验室)漏检率2.7%(1/37).2)口腔黏膜渗出液快速检测组:现场快速检测104例,阳性20例,阴性84例,实验室DBS快速检测与EIA检测阳性均为22例;现场快速检测阴性、实验室DBS快速检测与EIA检测均为阳性的2例样本,经WB方法与核酸方法确证均为阳性,判定2例为阳性.与血液快速和EIA方法比较口腔黏膜渗出液快速检测组漏检率9.1%(2/22).结论 此次研究检出数据不代表人群感染率.血液快速检测组可以有效进行血液HIV快速筛查试验,但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组,在HIV快速筛查试验中存在一定的漏检,其漏检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分析湖州市报告的≥50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疫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截止到2016年12月底的历史卡片数据,筛选出湖州市报告的≥50岁HIV/AIDS病例,并对病例分布特点、样本来源、传播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16年,湖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839例.其中≥50岁的病例共报告197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3.5%.其中,男性占84.3%(166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9.8%(177例),农民占52.8%(104例),主要检测来源是医院就诊和术前被动检测发现,占63.5%(125/197);异性性传播占80.2%(158/197).结论 湖州市≥50岁HIV/AIDS病例以男性为主,主要是在医院就诊时被动检测发现.应结合湖州市≥50岁HIV/AIDS病例的分布特点,采取科学防控措施,控制艾滋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蔓延.
目的 了解艾滋病合并痰菌涂阳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8例艾滋病合并痰抗酸杆菌涂阳,并经聚合酶链式反应证实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病人,男15例,女3例,年龄(48.6±13.5)岁,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平均(55.96±52.52)个/μL,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体重下降多见,所有病人均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合并肺外结核7例,治愈6例,死亡5例,好转3例,失访4例.结论 艾滋病合并痰菌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效果差,CD4细胞计数低,易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及肺外结核,应注意区分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个体化、及时的抗结核治疗、适时的抗病毒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检测作为1型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不确定病例感染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蛋白印迹法(WB)确证为HIV-1抗体不确定的57例病例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根据随访结果和流行病学资料确定病例的感染状况.结果 57例不确定病例中,病毒载量低于检出限13例(22.81%),高于检出限44例(77.19%),其中1例(1.75%)在20~5 000拷贝/mL之间,43例(75.44%)>5 000拷贝/mL.经随访,低于检出限者排除HIV感染,高于检出限者抗体全部转阳.病毒载量结果与抗体结果、不确定带型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病毒载量检测是鉴别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的有效方法,发现不确定者宜及时检测、及早诊断,必要时,可借助随访结果和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判断.
急性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期(AHI)包括一系列非特异性急性“反转录病毒综合征”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异常.AHI处于HIV-1抗体血清阳转之前的阶段,诊断有赖于HIV-1核糖核酸和p24抗原的检测.大约50% HIV-1传播发生在急性期阶段,对急性期尽早诊断并给予抗病毒治疗,能明显减少HIV-1的传播,对感染者个体也有显著益处.研究显示,急性期抗病毒治疗能够使病毒得以长期抑制,并能保持甚至增加HIV-1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但治疗长期临床益处以及停药后病毒长期控制预测指标还没有足够数据支持.
生殖支原体目前被认为是除沙眼衣原体之外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尤其是在有高危因素的女性人群中,其感染率较一般人群显著升高.然而,不同于在男性中较为确切的作用,生殖支原体在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除既往关注较多的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的相关性外,关于其与各种妊娠不良结局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有所深入,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同时,对于生殖支原体感染的分子机制也有待更多的探索.
尽管眼部梅毒受累的情况较少见,但近年来眼梅毒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发病过程呈慢性、隐匿性、多样性,易误诊为普通眼科疾病,延误治疗时机.当合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时可使梅毒病程发生改变,表现为病程进展快,可出现不典型的皮肤损害,眼部损害和早期神经梅毒的发生率增加[1].
艾滋病病毒(HIV)蛋白印迹试验(WB)中出现“不确定”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比例.有研究[1]表明,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不确定”样本的检出数量和比例越来越高,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不确定转归的结果不同.但近年来男男性行为者(MSM)中不确定检测结果越来越多地提示,病人可能处于急性感染期.本文就1例经集合核酸定性检测(HIV Pooled PCR)阳性,后多次进行WB和病毒载量(VL)随访检测,终被WB确认“HIV-1抗体阳性”并进行早期治疗的MSM病例.报告如下.
一、艾滋病(AIDS)疫情报告情况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849602例,报告死亡262442例.现存活HIV感染者497231例,AIDS病人352371例.本季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41 351例,既往HIV感染者本季转化为AIDS病人8293例.本季报告死亡9797例中,本季死亡5519例,既往死亡4278例.本季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HIV感染者男女之比为3.2∶1,AIDS病人男女之比为3.9∶1;15岁以下HIV感染者479例,AIDS病人39例.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中国艾滋病性病的审稿速度很快,投稿后两个半月返回消息,对文章的格式进行小修,一周后被收录,就是出刊的周期比较长,需要耐心等待,但是都是值得的。
在期刊上投了一篇综述,外审专家和编辑都很认真负责,修改稿件期间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对我的文章修改有很大的帮助,很感谢,编辑有时候很晚还会发邮件给我,和我讨论文章的细节问题,很敬业,值得称赞。
在期刊上投过两篇稿件,都被拒了,但是我觉得编辑还是很专业的,提出的问题都很中肯,外审专家对文章分析很透彻,给了我很多的修改指导,值得推荐。
我10月初在期刊上投了一篇文章,12月返修,经修改后被收录,1月5号拿到了录用通知,第一篇被核心期刊收录的文章,还是很开心的,以后还会再来的。
之前在中国艾滋病性病上投了一篇经验交流,外审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详细,针对意见修改回复,之后就被收录了,历时三个月的时间,还是很快的。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我是去年8月16号投的稿件,9月底退稿,还是很失落的,但是外审专家还是给出了很中肯的修改意见,指引了我修改方向,之后还会再来投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