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중화미생물학화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101
  • 国内刊号: 11-23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沈心亮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人TLR4的B细胞优势表位设计、合成及其免疫原性检测

    作者:杨清武;朱佩芳;王正国;吕凤林;蒋建新

    目的鉴定TLR4的优势抗原表位,为抗人TLR4单克隆抗体制备奠定基础. 方法分别应用Hoop & Woods亲水性参数、抗原性参数、可及性参数和抗原表位的软件分析对TLR4 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后用抗原性指数的方法进行综合评述.合成针对该表位的多肽,以此多肽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对其免疫原性进行检测. 结果预测TLR4的B细胞优势表位为189~202氨基酸序列:NH2-HKL TLR NNF DSL NV-COOH,此多肽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的抗体滴度,多抗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结论预测的TLR4短肽是B细胞的优势表位,以此制作抗人TLR4单克隆抗体是可行的.

  • HLA-G3蛋白能够抑制多克隆NK细胞的杀伤功能

    作者:石春林;马康涛;周春燕

    目的研究HLA-G3蛋白对NK细胞杀伤功能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HLA-G3和HLA-G1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入K562细胞,用免疫荧光法确定其在细胞表面表达,细胞毒试验研究其对NK细胞杀伤功能的抑制作用. 结果 HLA-G3蛋白和HLA-G1表达在细胞表面,以PBL细胞为效应细胞的细胞毒实验表明K562-G1细胞和K562-G3细胞的细胞裂解率都比K562细胞裂解率低. 结论 HLA-G3蛋白能够抑制多克隆NK细胞的杀伤功能.

  • 1,25-二羟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对MCP-1与树突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作者:沈倩云;郑树森

    1,25-二羟维生素D3(骨化三醇),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并能通过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对血液系统或其他组织来源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发挥很强的抑制效应.已发现肿瘤组织内或组织旁浸润的树突状细胞(DC),数量越多预后越好.单核细胞分泌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单核细胞的趋化和激活因子,具有抗肿瘤效应.

  • 临床分离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gyrA基因单点突变研究

    作者:刘莉;朱雯;贾文祥;李学如;曾蔚;张再容;马巨辉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对PCR-RFLP-SSCP分析铜绿假单胞菌gyrA基因突变的可行性评价. 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gyrA基因序列为靶序列,用PCR、PCR-SSCP、PCR-RFLP、DNA测序、OMIGA软件分析等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gyrA基因突变进行研究. 结果在铜绿假单胞菌10株耐药突变株中,有8株的gyrA基因的83位表现出高频的单点突变,其突变方式全为ACC→ATC.gyrA 的PCR扩增产物SacⅡ酶切片段与测序结果一致.SSCP带谱与测序结果比较,除1株(PSA2)其SSCP带谱与标准株相同,但测序结果有点突变外,其余菌株与测序结果一致. 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分子机制主要表现为gyrA基因83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Thr-83→Ile),利用PCR-SSCP-RFLP系统,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耐喹诺酮类药物的铜绿假单胞菌gyrA中至少1个碱基的差异.

  • 霍乱弧菌不携带毒素基因的溶原性噬菌体nct-CTXΦ基因组RS区具有复制与整合功能

    作者:阚飙;刘延清;祁国明;章丽娟;高守一

    目的研究霍乱弧菌中不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的溶原性噬菌CTXΦ基因组(nct-CTXclassΦ)的RS区的复制与整合功能. 方法将这种噬菌体基因组的RS区克隆到不能在霍乱弧菌中复制的自杀质粒载体中,经接合转入含CTXΦ的整合位点attRS、但不含CTXΦ基因组的O1群El Tor型和O139群菌株中,分析含RS的重组自杀质粒在这些被接合菌株中的存在形式. 结果克隆了RS区的重组自杀质粒高频接合入受体菌中,在这些被接合菌株中既发生了染色体整合,同时又以质粒的形式存在于菌细胞内. 结论霍乱弧菌不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的CTXΦ基因组的RS区仍具有整合与质粒复制功能,可介导该基因组的复制与染色体整合.

  • 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作者:王慧;荫俊;侯晓军;宋伟

    肉毒毒素(BoNT)是由肉毒梭菌在厌氧环境中产生的外毒素,有7个血清型(A~G),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感受器,阻碍乙酰胆碱的正常释放,而引起肌肉驰缓性麻痹、呼吸肌麻痹[1].

  • 幽门螺杆菌耐甲硝唑基因分型与序列分析

    作者:叶嗣颖;田拥军;刘南植;胡国平;王南下;廖芳;黄庆华;张正茂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rdxA基因型及其与甲硝唑耐药性的关系及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对54例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的Hp分离株进行甲硝唑敏感实验,得到敏感株和耐药株;提取Hp基因组DNA,PCR扩增rdxA基因,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统计学分析基因型和耐药性关系;对1株敏感株和2株耐药株rdxA基因测序分析突变情况. 结果 rdxA基因可分为两型:Ⅰ型和Ⅱ型.Ⅰ型中的敏感株和耐药株所占比例为56%和44%,Ⅱ型中的敏感株占16%,耐药株占84%.经统计学分析, rdxA基因Ⅱ型与耐药性有相关性.rdxA基因测序分析显示耐药株存在编码区碱基置换及插入造成的移码突变;非编码区亦存在单个碱基缺失及置换突变. 结论 rdxA基因Ⅱ型与Hp的甲硝唑耐药性密切相关,耐甲硝唑株主要表现为Ⅱ型.rdxA基因突变是耐甲硝唑的主要原因.

  •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及其药敏分析

    作者:侯天文;尹晓琳;许素菊;王永祥;安黎云;陈兴;张宏

    铜绿假单胞菌(PA)对β-内酰胺类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产生β-内酰胺酶(BLA),且各地区产酶菌检出率也不同.

  • CagA+幽门螺杆菌滤液对胃上皮细胞GES1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洁平;沈鼎明;杨致邦

    幽门螺杆菌(Hp)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在胃癌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在Hp致胃癌发病过程中有引起癌基因活化及抑癌基因失活、细胞DNA损伤及胃粘膜细胞的恶性转化等可能性,推测在Hp致胃癌过程中存在相应的基因改变。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

    作者:蒋晓飞;洪秀华;孙景勇;陈轶兰;倪语星

    目的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方法用E-试验和三相水解试验分析46株常规药敏试验全部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并用PCR扩增和产物测序方法检测其中可能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 结果 46株中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经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有blaVEB-1基因,同时还有D类酶blaOXA-10基因;46株中5株为持续高产AmpC酶;1株产生1种既能水解亚胺培南,又能被氯唑西林抑制的酶. 结论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β-内酰胺酶以超广谱β-内酰胺酶(8/46同时有blaVEB-1基因和blaOXA-10基因)和持续高产AmpC酶(5/46)为主.

  • 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昕;宋新丽;李铮;谷清华

    由于近年来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加之社会上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产生解脲支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 MH)耐药株越来越多,出现了多重耐药现象,本文进行了10种新型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多重耐药的调查研究.

  • 腺病毒六邻体蛋白部分基因的构建表达及表达产物抗原性研究

    作者:张勤;张霆;辛若雷;包怡华;吴建新

    腺病毒是人类呼吸道、胃肠道、眼部等部位许多疾患的重要病原之一[1],引起人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性角膜结合膜炎、咽结合膜热等.在儿童急性感染疾病中,2%~7%是由腺病毒引起的,有时可造成一定范围的流行.由于腺病毒型别较多,给实验室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 香菊流浸膏对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动物的免疫机理研究

    作者:董岩;张美芳;徐汉卿;王建平;李莉

    为了解香菊流浸膏对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小鼠服用该药后测定淋巴细胞转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血素的CH50值并评价结果.

  • 丙型肝炎病毒N′-核心蛋白RNA结合区的定位

    作者:关德玉;何长清;武英;黄敦武;路立业;刘碧坚

    目的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RNA结合区进行详细定位,为制备缺失RNA结合活性突变体做准备. 方法构建GST融合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不同区域片段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相应蛋白并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进行纯化,利用二次电泳法检测RNA的结合活性,利用时相差电泳法比较不同区域RNA结合活性的强弱. 结果核心蛋白第1~132位氨基酸(AA)之间的片段得到了良好的表达和纯化, 表达的蛋白经Western blot得到确认.二次电泳后的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第1~10 AA、19~45 AA、80~132 AA片段无RNA结合活性, 而含有10~16 AA,45~80 AA的片段可结合单链和双链RNA.1~29 AA与38~90 AA 2个片段对RNA的结合强度基本相同. 结论丙型肝炎核心蛋白中存在2个RNA结合区,分别定位于10~16 AA及45~80 AA.2个结合区都具有较强的RNA结合活性.制备RNA结合活性缺陷突变体须同时对2个结合区进行突变.

  • 新分离的无乳鼠神经毒力的登革2型病毒福建株基因组结构特征的研究

    作者:于曼;赵月峨;胡志君;苑锡同;耿丽卿;赵卫;范宝昌;王鹏程;陈水平;段鸿元;杨佩英;秦鄂德

    目的测定对乳鼠不致病登革2型病毒福建株(DEN2-FJ11)全基因组序列,探讨其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关系. 方法采用RT-PCR和5′、3′端RACE方法测定病毒基因组的全序列,并运用DNASTAR软件的Clustal法将该毒株的序列与其它6株登革2型病毒进行比较,分析其进化关系. 结果 DEN2-FJ11株基因组全长10723个核苷酸,含有1个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3391个氨基酸.5′、3′端非编码区(NCR)长度分别为96和454个核苷酸.DEN2-FJ11与同时分离的对乳鼠致病的FJ10株之间共有32个核苷酸不同及13个氨基酸的变化,其中8个氨基酸是其极性或电荷的改变.3′端非编码区134位的单个核苷酸变化导致其二级结构改变.DEN2-FJ11与FJ10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6%,这2株病毒与印度尼西亚株亲缘关系近,同为Ⅳ基因型. 结论 DEN2-FJ11株基因组与FJ10株及其它登革2型病毒株类似.位于病毒编码区的8个氨基酸差异及3′端非编码区134位的核苷酸可能与病毒的乳鼠神经毒力有关.

  • 修饰后中国山东地方株HPV16 E6E7基因的转化活性检测及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许雪梅;张明策;罗利群;刘小娟;朱明昭;司静懿;郭秀婵;宋国兴

    目的利用突变修饰后消除转化活性并保留抗原性的中国山东地方株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基因, 研制HPV16 DNA疫苗. 方法定点突变E6的终止密码,并保证E7读码框架不变;定点突变E7蛋白的Rb结合区中对其转化活性维持起关键作用的第24位氨基酸.突变修饰后的基因命名为fmE6E7.PCR扩增fmE6E7,重组入pLNCX载体,脂质体法转染3T3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蛋白的表达.经软琼脂集落培养法和BALB/c裸鼠皮下接种法检测fmE6E7的转化活性.然后PCR扩增fmE6E7,构建pVR1012-fmE6E7真核表达质粒,于C57BL/6小鼠肌肉内直接进行裸DNA免疫,51Cr释放法体外分析免疫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鼠血清中E7特异性抗体. 结果测序证实获得了预期的突变结果.pLNCX-fmE6E7转染细胞体外软琼脂培养3周未见集落形成;裸鼠皮下接种2月后未见移植瘤形成(0/3).免疫鼠获得了较好的E7特异性的抗体E和抗原特异性的CTL. 结论修饰后E6E7基因可融合表达,转化活性消除的同时还可诱发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表明中国山东地方株的E6E7基因可作为HPV16治疗性DNA疫苗的靶基因.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刘重阳;刘为纹;杨建民;杨仕明;房殿春

    目的建立HCV核心蛋白细胞表达模型,并探讨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用PCR法扩增出HCV核心基因cDN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K-CMV的HindⅢ和BamHⅠ位点间,构建重组质粒pBK-HCVc.再将重组质粒pBK-HCVc和空载体分别导入肝癌细胞株HepG2中,G418筛选,RT-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鉴定HCV核心蛋白表达.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结果构建的pBK-HCVc质粒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HepG2-C的端粒酶活性较转染空载体的细胞HepG2-CMV明显升高. 结论 HCV核心蛋白上调了端粒酶活性,可能是HCV诱发肝细胞癌的一种途径.

  • 重组钩体基因疫苗候选抗原交叉免疫研究

    作者:江南;吴佳玉;陈道邦;戴保民

    重组钩体基因疫苗与各株钩体抗原交叉免疫反应重组钩体基因多肽疫苗候选抗原p68(分子量68×103)是作者构建的问号钩体赖型017株基因库筛选的重组质粒表达抗原.该疫苗候选抗原具良好免疫原性,能激起体内强有力T-B细胞协同效应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和动物保护性(BALB/c小鼠、豚鼠).然而,好的交叉保护是作为衡量疫苗候选抗原的金标准.

  • 中国强毒钩端螺旋体膜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基因免疫

    作者:晏菊芳;鲍朗;胡昌华;李学敏;张会东

    目的检测含有强毒赖型钩体OmpL1外膜蛋白基因的2个重组质粒pBC-OmpL1和pcDNA3-OmpL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为DNA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效果. 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以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通过抗性标志筛选稳定转染入质粒的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被转染细胞OmpL1基因的表达情况.然后,将重组质粒以肌注法免疫BALB/c小鼠,每2周1次,共3次,ELISA检测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在约1kb处出现特异的扩增带;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总蛋白样品在相对分子质量(Mr)为33.5×103处出现特异的蛋白带,而空质粒载体转染组均没有此相应的DNA或蛋白质条带.两质粒第2次免疫小鼠2周后,100μg重组质粒pBC-OmpL1和pcDNA3-OmpL1 DNA免疫组产生了效价为1/19683的高滴度抗体,注射50μg pcDNA3-OmpL1+50μg pcDNA3的小鼠产生滴度为1/6 561较高的抗体,第3次免疫2周后,抗体水平下降. 结论两重组质粒者均能在体外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钩体OmpL1蛋白质,以其免疫小鼠后,均诱导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其效价与全钩体疫苗相当.

  • 幽门螺杆菌HspA-CtxB口服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李明峰;刘新梅;凌贞;何志勇;沈旭东;孙建新;吴祥甫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融合蛋白质热休克蛋白A-霍乱毒素B(HspA-CtxB,HCT)经口服免疫在小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及免疫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 方法用PCR方法扩增hspA和ctxB 2个目的基因片段,将它们分别克隆至pSK(+)质粒上,然后插入含T7启动子pET-22b(+)的表达载体中,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质粒pET-hct,转化E.coli BL21(DE3),经 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质HCT;融合蛋白质经镍离子柱纯化、复性后,与HspA重组蛋白质共同标记同位素125I,经小鼠灌胃实验观察其在小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HCT和HspA分别给小鼠灌胃进行免疫,每周灌胃2次,共8次,末次免疫后3d起收集小鼠粪便,次日眶后静脉采集静脉血,分别对标本进行IgG和IgA检测. 结果经测序,HspA-CtxB(HCT)融合基因片段由726bp组成,为编码24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经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发现,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0×103.标记同位素125I的HCT和HspA,经小鼠灌胃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吸收情况,结果发现在10~15min时间段,HCT组出现吸收峰值,约为对照组的8倍以上(P<0.001),且吸收峰值时间明显提前;将HCT口服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和粪便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HCT组(A405),血清IgA,2.98±0.35,血清IgG, 4.38±0.56,粪IgA, 2.89±0.68;HspA组(A405),血清IgA, 0.38±0.15,血清IgG,0.45±0.16;粪IgA, 0.69±0.23;正常对照(A405),血清IgA, 0.06±0.02,血清IgG, 0.09±0.06;粪IgA, 0.12±0.03. 结论融合蛋白质HCT经口服后可以在小鼠小肠内迅速地被吸收,经口服免疫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HCT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候选口服疫苗株.

  • 日本血吸虫钙蛋白酶肽链文库的制备及其B细胞表位的筛选

    作者:段立华;张仁利;张力勇;吴少庭;高世同;林敏

    目的筛选钙蛋白酶(calpain)的B细胞表位,探讨其B细胞表位的免疫原性及其所诱导的免疫应答类型. 方法用Genetyx-MAC9.0分析calpain肽连的亲水性,在亲水性区域以9个氨基酸为肽链单位的固相重叠肽链库(每相邻两个肽链之间仅有一个氨基酸不同)被Auto-spot Robot制备,用Dot-ELISA在合成的肽链库上筛选B细胞表位,含有B细胞表位的肽链免疫BALB/c小鼠, ELISA鉴别特异性IgG抗体亚类的产生. 结果由758个氨基酸组成的日本血吸虫calpain蛋白含有2个主要的亲水区,其存在区域分别在氨基酸229~375和555~613;当我们测定合成的肽链文库时,在亲水区内筛选出4个B细胞的表位,分别是氨基酸234~251(YAHLSGGT);290~297(CLMGCSIH);338~346(PWGDSHEW);358~364(AWCDGAPQ);与对照组鼠相比较免疫鼠血清中IgG1、IgG2a、IgG2b特异性抗体有显著性意义的上升. 结论日本血吸虫calpain是一个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能够激发宿主产生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提示calpain的B细胞表位可以成为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抗原和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

  • 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与同一抗原核酸疫苗的联合免疫研究

    作者:李文辉;张云;隋建华;杨帆;郭彩云;王树蕙

    目的研究联合运用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与同一抗原核酸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 方法构建狂犬病毒糖蛋白(GP)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VS-N2c GP作为核酸疫苗,瞬时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cDNA3.1/CVS-N2c GP的表达;以基因枪方法进行初次免疫接种和首次加强免疫,以表达同一抗原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通过鼻腔接种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ELISA试验检测血清狂犬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检测狂犬病毒中和抗体. 结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pcDNA3.1/CVS-N2c GP能有效地表达GP于转染的细胞膜上,ELISA试验表明小鼠接受基因枪核酸免疫后,仅诱导产生低水平的特异性抗体,而用重组腺病毒进行加强免疫后,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提高. 结论联合运用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与同种抗原核酸疫苗可克服它们单独使用时各自的缺点,能有效地诱导小鼠产生抗狂犬病毒特异免疫.

  • 免疫-PCR检测丙肝抗体新方法

    作者:裴斐;吴国球

    免疫-PCR不是用酶标记抗体,而是用DNA标记抗体,利用电泳区带反映试验结果,从理论上可检测到数个抗原分子.应用免疫-PCR检测丙肝抗体,同时与常规EL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此方法比常规ELISA法高3个数量级,增加了丙肝抗体的检出率.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哮喘儿童不同病期IL-12表达水平的检测

    作者:滕懿群;姚佐朝;石桂枝;丁毅;金松华

    已经证实,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及慢性炎症改变与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组成的免疫网络调控异常有关.在成人哮喘中,经肺泡灌洗技术及纤维支气管镜对气道粘膜活检发现激素敏感型、激素耐药型及哮喘急性期、缓解期IL-12的变化.肺泡灌洗及纤维支气管镜作气道粘膜活检,是判断气道炎症程度可靠的方法,但在儿科临床依从性差.

  • 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杂交快速检测巨细胞病毒糖蛋白gB、gH基因型变异

    作者:周琳;钱景;蔡挺;马伟杭;郑树森;U.Ullmann;P.Rautenburg;T.C.Hadrer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巨细胞病毒(HCMV)糖蛋白gB、gH基因型变异的方法. 方法以HCMV糖蛋白基因gH、gBn、gBclv为靶序列,设计17条具有型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反向杂交检测23例中国和6例德国移植患者HCMV gH、gBn、gBclv基因型变异,其结果与直接测序进行比较. 结果 23例中国患者HCMV糖蛋白为gH1和2型,gB1、2和3型,未见gB4型;而6例德国患者的HCMV糖蛋白涵盖gH1和2型,gB1、2、3及4型.中、德两国患者均可同时感染2种不同基因型的病毒株.反向杂交技术对检测患者同时感染不同基因型病毒株优于直接测序. 结论 PCR-反向杂交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HCMV糖蛋白基因型变异.

  • PCR-RFLP检测拉米夫定抗HBV感染中聚合酶YMDD变异

    作者:杨丹红;梁伟峰;赵年丰;范骏;谢远军;潘小平;陈智

    目的建立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拉米夫定抗HBV感染中聚合酶YMDD变异方法. 方法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过程中HBV DNA由阴性再次转为阳性患者及HBV DNA始终保持阳性的血清达1年或1年以上,用3对引物扩增HBV P基因的C区,扩增产物分别用3个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酶切结果用8.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检测HBV YMDD变异,同时血清用全自动测序仪检测YMDD变异.分析比较两者结果. 结果 35例病人,包括33例HBV DNA再次阳性患者,2例用药1年HBV DNA未转阴.14例病人出现YMDD变异.PCR-RFLP结果为6例YVDD变异、4例YIDD、1例YI/MDD、21例YMDD与测序一致.另3例PCR-RFLP结果为YI/VDD,即混合变异,测序报告为2例YIDD、1例YVDD,分析相应的测序图,存在混合变异.并把YIDD与YVDD变异的血清混合,行PCR-RFLP,结果与YI/VDD一致. 结论用PCR-RFLP能快速、简便、灵敏地检测YMDD变异.

  • 一种新的快速诊断生殖器念珠菌感染方法

    作者:薛万华;姜建阁;耿庆胜;宁爱华;张志强

    念珠菌可引起人类全身感染,近年来临床上诱发生殖器病变的显著增多,且女性多于男性,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炎女性,可通过性交传染给男性,引起男性龟头炎,也可通过座便器、浴池等互相传播.1987年我国正式将本病列为性传播疾病的一种,念珠菌也是艾滋病患者的初期指示菌,快速准确的细菌学诊断念珠菌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番茄琼脂玻片培养法,将待检的菌液接种

  • PCR指纹图技术筛选鼠疫耶尔森菌种特异性探针的研究

    作者:宋亚军;王津;徐涛;宫占威;郭兆彪;张敏丽;杨瑞馥

    目的利用PCR指纹图技术筛选细菌种特异性探针,探索利用PCR指纹图技术实现病原菌通用检测的可能性. 方法以鼠疫耶尔森菌为实验对象,利用REP-1和REP-2引物对在非严谨的条件下进行PCR指纹图扩增;将所有扩增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用生物素化的载体引物扩增克隆化片段,进行末端标记;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固定鼠疫杆菌的染色体DNA以及相应对照菌株的染色体DNA,以末端标记的扩增产物进行杂交,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系统显色,判断扩增片段的特异性. 结果经杂交筛选,发现1个长度约为900bp的扩增具有较好的杂交特异性片段,将序列与鼠疫耶尔森菌已完成的基因组序列比较,仅发现4个核苷酸的差异;根据这段序列设计的引物对可以特异性地扩增鼠疫耶尔森菌的模板. 结论利用PCR指纹图技术成功筛选到一段鼠疫耶尔森菌的种特异性探针,为细菌通用检测技术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 枝状DNA信号放大与纸层析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傅占江;范丽娜;王沛;王利青;李霞;谢明;钟利强;刘晓达;王全立

    血清中病原体的核酸(DNA或RNA)水平可确切地反映病原体的复制能力.现有诊断方法中多以各种模式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主,该方法灵敏度较高,但需要依赖一些设备,且易出现假阳性.测定分子水平的技术多因要求高,一般临床较少开展.近年发展了极为敏感的枝状DNA(branched DNA, bDNA)分析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杂交反应后,由显示探针上的酶催化发光底物发光,由光电比色计可定量记录信号,从而达到对病原体核酸的定量分析目的.

  • 兔胸腺、猪脾丙酮粉的制备及ENA的提取

    作者:邓学新;唐福林;甘晓丹;史艳萍;白伊娜;宋琴芳

    ENA全称为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即可提取性核抗原,包括Sm、U1-RNP、SSA、SSB、Jo-1、Sc1-70、rRNP、Ku、PCNA、Mi-1、Mi-2、PM-1等.ENA抗体是抗核抗体中种类多、为重要的一族抗体谱,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本文拟从兔胸腺和猪脾中制备ENA丙酮粉,探索简便可行的浓缩ENA蛋白抗原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检测抗ENA抗体阳性率的目的,终向基层医院推广.

  • 榄香烯增强瘤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作者:高志红;黄琳;施广霞;郭连英;沈杰;钱振超

    目的在基因水平上通过与热休克处理对比探讨榄香烯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分子机制. 方法人肝癌细胞HepG2经50μg/ml榄香烯或42℃热休克处理后,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一起,分别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体外转录制备生物素标记的cRNA,应用含有12550条人类基因的表达谱芯片,与热休克对比分析经榄香烯处理的人肝癌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结果榄香烯能使HepG2细胞的24条基因表达明显改变,在这24条基因中有14条基因在热休克处理时未发生表达变化. 结论榄香烯有可能在基因水平上改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并可能诱生与热休克不同的免疫原性物质.

  • EB病毒对人胃癌细胞系HSC-39感染的研究

    作者:罗兵;村上雅尚;柳原五吉;西连寺刚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对胃癌细胞系的感染作用. 方法用Akata和P3HR-1 EBV毒株感染人胃癌印戒细胞系(HSC-39),有限稀释法对感染细胞进行克隆. 结果 EBV感染细胞中可检测到EBV编码的核抗原(EBNA),2种EBV毒株感染的细胞克隆表现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及生长方式.EBV感染的亲代细胞及大部分克隆表达EBNA1,但不表达EBNA2、潜伏期膜蛋白(LMP) 1和LMP2A;亲代细胞及所有细胞克隆未观察到裂解感染,EBNA启动子Qp表达阳性,而启动子Cp和Wp未见表达. 结论 HSC-39对2种EBV毒株均易感,EBV感染可改变HSC-39的细胞表型,且不同EBV毒株对其影响不同,提示印戒细胞癌细胞系可用作EBV感染的靶细胞.

  • 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TNF-α表位的相关短肽

    作者:叶飞;姜小丹;李卓娅;龚非力;徐勇;冯玮;熊平

    目的从噬菌体肽库筛选TNF-α相关短肽,为临床上治疗肿瘤奠定基础. 方法用可溶性TNF受体Ⅰ(sTNFRⅠ)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利用细胞毒效应进行生物学效应筛选,再进行单链DNA测序. 结果分别得到若干模拟跨膜型TNF-α(TM-TNF-α)和模拟分泌型TNF-α(S-TNF-α)细胞毒效应的短肽,选择细胞毒效应好的模拟TM-TNF-α短肽进行人工合成,体外实验显示此肽段对S-TNF-α耐受肿瘤细胞系HL-60具有明显细胞毒效应,且主要引起靶细胞凋亡.另外,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该合成肽段不能诱导NF-κB发生核转位.结论获得模拟TM-TNF-α的短肽,为TM-TNF-α用于临床抗瘤治疗提供新线索.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疫苗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影响

    作者:陆云飞;覃新干;曾健;林进令;廖清华

    应用我院已构建的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作为免疫原,进行小鼠免疫接种,观察接种后小鼠对移植的肿瘤细胞的免疫排斥作用,探索其能否作为一种肝癌疫苗.

  •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来源的树突样细胞诱导的CTL体内外作用研究

    作者:周剑芳;杨锡强;李欣

    目的观察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来源的树突样细胞(HL-60DC)对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及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在体外诱导培养HL-60细胞,获得具有树突状细胞形态、表型(CD1a、CD80、CD86、RelB阳性表达)的HL-60DC,观察HL-60DC诱导的CTL体外抗瘤效应,并建立人白血病HL-60/SCID(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异种移植模型进行过继治疗. 结果联合GM-CSF、TNF-α及PMA处理7~11d,获得的HL-60DC体外激活的CTL在体外对HL-60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CTL以5∶1效靶比多次腹腔回输,能够明显延长荷瘤鼠存活时间,降低瘤块重量,减轻肝、脾、骨髓受肿瘤浸润程度,但流式细胞检测发现部分受治疗的存活小鼠有微小病灶的存在.结论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来源的树突样细胞诱导的CTL在体内外有一定的抗瘤效应.

  • 丙型肝炎病毒丝氨酸蛋白酶抗原性分析及特异性抗体制备

    作者:杜桂鑫;刘树玲;侯利华;陈万荣;王海涛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丝氨酸蛋白酶的抗原性并制备特异性抗体. 方法构建表达质粒并且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单链型丙型肝炎病毒丝氨酸蛋白酶;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包被酶联板对86份献血员和12份健康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将纯化蛋白偶联到Sepharose 4B上制备亲和纯化柱,对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亲和纯化;以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纯化后的人多抗和鼠单抗进行鉴定. 结果以纯化的重组单链丝氨酸蛋白酶为抗原检测98份血清,结果阳性率为73.9%,商品试剂盒漏检的1份血清中也检测出特异性抗体.用重组蛋白从200ml HCV感染者血清中亲和纯化到4.57mg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07,特异性很好.制备的4株IgG类鼠单抗,无交叉反应,能够被人血清抗体竞争性抑制. 结论表达的HCV丝氨酸蛋白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HCV感染人群中该区域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制备了特异性很好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 双特异单抗聚合体清除血液HBsAg及HBV的研究

    作者:王海滨;董格峰;毛远丽;马洪滨;刘振红;崔恩博;鞠连才

    目的研究第二抗体交连的双特异单抗聚合体对乙肝病人血液HBsAg及HBV的清除能力,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用羊抗鼠IgG单抗将鼠抗人CR1单抗及鼠抗HBsAg单抗连接构建成双特异单抗聚合体(heteropolymer, HP),将HP加入到乙肝病人枸橼酸钠抗凝全血中,离心测定血浆中HBsAg及HBV的含量变化;设立对照组,并采用放射免疫、荧光定量PCR以及细胞酶联等测定方法研究细胞结合的HBsAg及HBV的含量变化及红细胞膜CR1分子数量的变化. 结果由二抗构建的HP可在5min内将全血中95%以上的HBsAg及51%的HBV结合到红细胞上,使血浆中HBsAg的含量从3010ng/ml降到138ng/ml;HBV DNA病毒也从7.2×1011 copies/L下降到3.5×1011 copies/L.红细胞在结合抗原物质的同时伴有CR1分子的丢失,但红细胞无溶血反应. 结论由二抗构建的HP与文献报道的生物素-亲合素构建的HP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功能,并更有助于对抗原物质的结合与清除,以红细胞为载体的HP清除系统可能具有重要的医药或临床治疗研究价值.

  • 利用基因重组抗原研制人CD20单克隆抗体及其功能的研究

    作者:李爱玲;孙瑛勋;洪海燕;于鸣;赵法伋;郭俊生;沈倍奋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抗原免疫小鼠,制备人CD20单克隆抗体,研究其特异性和功能. 方法用表达重组人CD20基因的细胞NIH-3T3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以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杂交瘤上清.免疫沉淀法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识别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Mr)和特异性;以MTT法、流式细胞术及形态学方法检测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的功能. 结果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株抗人CD20的单克隆抗体1-28,它具有CD20抗体特异的细胞反应谱,其识别的抗原Mr为33×103.MTT实验证实1-28能显著抑制Daudi和Raji细胞生长. 结论利用基因重组抗原制备了1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人CD20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28,此单抗具有抑制CD20阳性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功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