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중화미생물학화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101
  • 国内刊号: 11-23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沈心亮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LPS耐受单核细胞中p50抑制IKKα结合于IL-1β启动子区

    作者:陈小萍;李明慧;张永振

    目的 研究LPS耐受细胞中IL-1β启动子区p50对IKKct的作用,揭示p50抑制IL-1β mRNA转录的机制.方法 运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模拟LPS耐受,使用染色体免疫沉淀(CHIP)和real-time PCR技术定量IL-1β启动子区p50与IKKa的结合情况,并应用基因沉默技术研究p50和/或IKKα沉默后对IC-1βmRNA转录情况的影响.结果 耐受细胞IL-1β启动子区p50结合并不减少,而IKKα结合降低;p50沉默后,IKKα的结合增加,同时IL-1β mRNA转录增加;p50和IKKα双沉默后,IL-1β mRNA转录又降低.结论 在耐受的THP-1细胞中,IL-1β mRNA转录的降低至少部分原因是由于p50抑制了IKKα对IL-1β启动子区的结合而造成的.

    关键词: LPS耐受 IKKα P50 IL-1β mRNA
  • 哮喘小鼠气道上皮TSLP表达及激活DCs加重气道炎症的研究

    作者:李艳丽;李鸿佳;亓慧娟;王荣;姬峰;郝俊青;毕文祥;董亮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上皮中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表达,探讨其对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TSLP中和抗体干预组.通过气道反应性和肺组织病理学评价哮喘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IL-4、IL-5和IL13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肺组织中TSLP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TSLP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树突状细胞(OCs)表面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 小鼠气道反应性增高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符合哮喘的典型表现证实造模成功;哮喘组BALF中IL-4、IL-5和IL-13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TSLP与其成正相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气道上皮TSLPmRNA和蛋白高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BALF中DCs表面CD40、CD80、CD8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TSLP中和抗体干预后,BALF中DCs表面CD40、CD80、CD86表达明显减低,并进一步减少IL-4、IL-5和IL-13的表达.结论 哮喘气道上皮中TSLP表达增高,TSLP通过上调DCs表面CD40、CD80、CD86的表达,激活DCs诱导CD4~+T细胞向Th2分化发育,与加重哮喘的气道炎症有关;TSLP抗体干预可阻断DCs的活化,减少Th2细胞因子的分泌,这些因素可能与减轻哮喘炎症反应有关,为哮喘治疗途径提供新的思路.

  • 白念珠菌的菌体密度与生物被膜形成及tyrosol分泌

    作者:魏昕;吴观陵;刘卫红;张琰;胡琴

    目的 观察不同接种浓度条件下白念珠菌生被物膜的形成,研究菌体密度在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密度感应分子tyrosol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白念珠菌标准株SC5314和临床株通过YPD增菌,细胞计数和梯度稀释将白念珠菌细胞悬液调配至5×10~6个/ml、5×10~5个/ml、5×10~4个/ml、5 ×10~3个/ml不同浓度,随后将不同浓度的白念珠菌接种到培养皿中,形成自念珠菌生物被膜.1.5、3、4.5、24、36 h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白念珠菌tyrosol产生情况,在同样的时间点对生物被膜取样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菌体密度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tyrosol产生存在作用;接种浓度低的白念珠菌分泌tyrosol少,接种浓度高的白念珠菌分泌tyrosol较多.生物被膜形成24 h产生tyrosol多,随后减低.菌体密度影响白念珠菌早期生物被膜的形成;扫描电镜观察到接种浓度低的白念珠菌细胞出芽少,分裂繁殖少;而接种浓度高的白念珠菌出芽较多,分裂繁殖更多;随着时间的延长,接种浓度高的情况下更早形成成熟生物被膜.结论 菌体密度与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及tyrosol的产生之间存在相关性.

  •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6的重组表达及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陈祥鹏;王健;李莉莉;陈敬;张振龙

    目的 研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重组外膜蛋白P6的理化性质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PCR技术,以NTH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出编码外膜蛋白P6的基因片段;构建pET-32a-P16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阴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对蛋白进行纯化.经SDS-PAGE、Western blot等对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继而免疫BALB/c小鼠,用同源菌经腹腔攻击,比较免疫组和对照组小鼠死亡率.结果 实现了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产物表达形式为可溶性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5%,收率可达5 mg/g(蛋白/湿菌),相对分子质量(M_r)为14 145.848,Western blot证实重组P6蛋白能与菌源提纯P6蛋白免疫小鼠后的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重组P6蛋白在小鼠体内能诱生高滴度的抗体,显示免疫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NTHi外膜蛋白P6的原核表达产物为可溶性蛋白,在小鼠体内能诱生高效价抗体,在小鼠感染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为NTHi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 小鼠Dectin-1胞外区的融合表达及其识别白念珠菌β-葡聚糖的研究

    作者:刘丁;孙雯雯;陈萍;王政

    目的 克隆、表达并纯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Dectin-1基因胞外区,探讨其识别并结合真菌β-葡聚糖的能力.方法 应用RT-PCR方法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NA中扩增Dectin-1基因胞外区,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28-CRD,进行融合表达、纯化和复性.将融合蛋白与白念珠菌酵母相共同孵育,检测其识别、结合白念珠菌细胞壁β-葡聚糖的功能.结果 成功克隆并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CRD,表达并纯化了融合蛋白,该蛋白能识别、结合白念珠菌酵母细胞壁β-葡聚糖.结论 构建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能够在原核细胞内表达,表达产物有识别、结合真菌胞壁β-葡聚糖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相应的真菌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 2008-2009年肠道病毒71型贵州省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阎岩;王定明;庄丽;庄妍;胡静;蒋维佳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主要引起手足口病,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其中令人关注的就是EV71的流行引起患儿的神经症状甚至死亡.贵州省自该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以来发现2009年感染EV71的患儿及重症病例比2008年多,同时在2009年初实验室诊断因EV71感染引起了患儿死亡,疫情也比2008年开始的早,我们对2008-2009年的手足口病临床标本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并进行了基因测序及特征分析,以期发现是否发生了抗原漂移,分析引起重症的EV71毒株是否与核苷酸序列有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戊型肝炎病毒新潜在中和性表位的发现

    作者:郑子峥;唐明;苗季;赵敏;黄慧;李婧娴;俞海;李少伟;张军;夏宁邵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HEV)衣壳蛋白是否存在除主要免疫优势中和表位aa459~606以外的其他中和表位.方法 通过对几株单克隆抗体及其表位的性质进行分析,对比位于主要免疫优势表位区aM59~606和位于该表位N端序列aa394~458区域的数个表位的中和活性.结果 发现位于aa423~437的表位对应的单抗具有潜在中和活性,不同于已知的HEV中和性表位(aa459~606),该表位是一个线性非免疫优势表位.结论 HEV ORF2 aa423~437为新的潜在的线性非免疫优势中和表位,该发现丰富了对HEV衣壳结构的认识,为HEV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针对靶点.

  • 中国HIV-1 CRF01_AE流行株结构基因和调节/辅助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和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袁松华;万延民;仇超;张聪优;黄杨;乔勇;叶芮琪;邱趁丽;张晓燕;徐建青

    目的 构建表达gag-env融合基因和tat-rev-integrase(c-holf)-vif-nef融合基因的DNA疫苗,并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 按人源密码子使用频率对AE2f株的gag、env、tat、rev、integrase、vif和nef基因序列进行优化,构建真核表达质粒.用Western blot法验证体外表达情况;用ELISPOT法检测小鼠的细胞免疫反应.结果 限制性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表明两个融合基因质粒构建正确,可以表达相应的融合蛋白.ELISPOT结果显示,Gag-Env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强度为(3010±566)SFC/10~6脾细胞;Tat-Rev-Integrase(C-half)-Vif-Nef融合蛋白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为(948±737)SFC/10~6脾细胞,均显著高于空载体组.结论 构建的表达HIV-1 CRF01_AE流行株gag-env融合基因和tat-rev-integrase(c-half)-vif-nef融合基因的DNA疫苗可以正确表达所编码的融合蛋白并有效地激活机体的T细胞免疫反应.

  • EB病毒VCA基因片段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

    作者:胡波;李朝霞;盛平;李林

    目的 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es,EBV)壳抗原VCA-BALF4(S)和VCA-BFRF3重组蛋白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EBV DNA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目的 基因片段BALF4(S)和BFRF3,与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aA连接,转化酵母菌GS115,甲醇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免疫印迹法鉴定后,纯化目的 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制备ELISA试剂检测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群EBV-IgA抗体.结果 在毕赤酵母菌中成功高效地表达了分泌型的VCA-BALF4(S)和VCA-BFRF3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10~3和18×10~3,免疫印迹证实目的 带均有免疫原性,目的 蛋白经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检测鼻咽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0%和91.8%(VCA-BFRF3)、88.7%和96.4%[VCA-BALF4(S)].结论 毕赤酵母系统高效分泌表达了VCA-BALF4(S)和VCA-BFRF3重组蛋白,对两种重组抗原在鼻咽癌血清筛选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获得了在鼻咽癌筛选中有一定应用价值的pPICZa-BALF4(S)生产酵母工程菌株.

  • 老年脓毒症患者CD14~+单核细胞与HLA-DR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周筱琼;严静;于小妹;张召才;王强;叶雄伟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脓毒症不仅存在促炎及抗炎反应导致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亢进,还存在着特异性免疫抑制,其后果是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及加速患者死亡[1].本研究以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标志HLA-DR的表达及T、B、NK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规律,评价其在老年脓毒症的表达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毒T细胞内穿孔素的表达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作者:刘波;徐岳军;庄晓玲;鲍舟君;方国安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毒T细胞内穿孔素(Perforin)、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与病毒消除的关系.方法 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进行短期培养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8~+细胞内Perforin、IFN-γ和IL-10表达,并与3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的载量,分析其与CD8~+细胞内Perforin、IFN-γ和IL-10表达的关系.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CD8~+T细胞Perforin、IFN-γ和IL-10的表达分别为(5.30 ±2.62)%、(4.05±2.25)%和(0.77 ±0.5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4.50、4.56、4.20,P均<0.01);26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Pefforin和IFN-γ的表达分别为(4.54 ±1.93)%和(3.32 ±1.59)%,明显低于24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分别为2.22、2.54,P均<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内Perforin和IFN-γ表达率与乙肝病毒DNA载量成负相关(r分别为-0.539、-0.340,P<0.01、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毒T细胞内Perforin、IFN-γ和IL-10表达减少,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长期存在,病程迁延不愈有关.

  • 1型糖尿病患儿CD4~+T细胞亚群变化初探

    作者:贾实磊;李成荣;王国兵;刘霞;杨军;祖莹;付丹

    目的 探讨CD4~+细胞亚群[Th1、Th2、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及Th17细胞]在1型糖尿病(TIDM)患儿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新诊断TIDM患儿20例,同年龄对照组(Ctrl组)2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Tr及Th17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Th1、Th2、Tr、Th17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ROR-γt、IFN-、IL-4、IL-10、IL-17A、CTLA-4、GITR等细胞因子和负性调节因子mRNA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IFN-γ、IL-4、TGF-β、IL-6血浆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IDM患儿Th1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1),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Tr和Th17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2)Th1细胞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T-bet、IFN-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h2细胞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GATA-3、IL-4明显降低(P<0.01);Tr细胞转录因子Foxp3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负性调节因子IL-10、CTLA-4及GITR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及细胞因子IL-17A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TIDM患儿外周血IFN-γ浓度明显增高,IL-4明显降低,TGF-β、IL-6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TIDM患儿Th1/Th2失衡,加上Tr细胞抑制功能缺陷,可能导致TIDM严重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人偏肺病毒感染住院儿童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李晓燕;谢彤;陈锦英;赵煜;谢艺;孔梅;苏旭;邹明;张桦

    目的 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临床特征及人偏肺病毒基因特性.方法 对2006年2月至5月、2008年3月至4月及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收集的天津市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310份鼻咽吸取物标本进行巢式PCR检测hMPV N基因片段,并对其中17株N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序列特征并绘制种系发生树.收集所有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多重PCR对N基因阳性标本进行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 310份标本中共检出20份(6.5%)hMPV.hMPV阳性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为15.0个月(16天~9岁),其中≤2岁患儿占90.0%(18/20).男性占60.0%(12/20).17株N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显示,11株为A2b亚型.20例hMPV阳性患儿的临床诊断均为支气管肺炎,占所有采集的肺炎患儿标本的7.1%(20/282),其临床症状以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发烧等常见.35%(7/20)需要重症监护,15%(3/20)需要吸氧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11.9±4.8)d.A、B型间临床特征未见明显差别.hMPV无明显流行高峰.2例hMPV阳性患儿分别与腺病毒和鼻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hMPV可引起婴幼儿肺炎等严重疾病.天津地区流行的hMPV以A2b为优势流行型.

  • 类风湿关节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探讨

    作者:温鸿雁;李小峰;李军霞;高惠英;王彩虹;张改连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其致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多因素作用的慢性免疫炎性过程.

  • 使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金黄葡萄球菌的初步研究

    作者:易海华;何广会;房超;宋阳威;徐波;孙慧宇;王云飞;王伟;徐政;赵金伟

    目的 探索建立一种快速的、简单的检测金黄葡萄球菌的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方法(100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 针对金黄葡萄球菌clfA基因保守序列,根据LAMP方法的原理,设计LAMP检测反应体系和程序,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及初始拷贝数的对数值与反应时间(荧光信号值为1×10~4时对应的时间)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评估.结果 使用LAMP方法可以在0.5 h内获得检测结果,LAMP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高出经典PCR技术10倍以上,与其他相关致病菌无交叉反应,平均试验间变异系数小于5%,反应时间与模板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501),LAMP法检测临床样本中金黄葡萄球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4%,符合性为96.6%.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的特点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现场查验机构的广泛应用.

  • 水环境分离细菌及临床分离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中喹诺酮耐药基因qnr及aac(6')-Ⅰ b-cr的检测

    作者:张嵘;蔡加昌;周宏伟;陈功祥

    目的 调查水环境分离细菌及临床分离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中喹诺酮耐药基因qnr和aac(6')-Ⅰ b-cr的流行情况及qnr基因型分布.方法 从杭州10个不同的水域中分离细菌,从4个城市的多家医院收集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临床菌株.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萘啶酸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PCR方法检测细菌中qnrA、qnrB、qnrS及aac(6')-Ⅰ b-cr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确定各基因型别.结果 从水环境分离到78株革兰阴性杆菌(包括33株肠杆菌科细菌、21株气单胞菌属、10株不动杆菌属、10株假单胞菌属、2株产碱杆菌属和2株邻单胞菌属细菌).10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中有8株qnrB基因阳性;9株大肠埃希菌中qnrS1和aac(6')-Ⅰb-cr基因阳性各1株;1株斑点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qnrS2阳性.临床分离的103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中,qnr基因检出75株(72.8%),其中qnrA1有3株(2.9%),qnrB有65株(63.1%),qnrS2有1株(1.0%),qnrA1合并qnrB阳性5株(4.8%),qnrS1合并qnrB阳性1株;aa47(6')一Ⅰ b检出33株(32.0%),其中12株(11.6%)存在-cr变异体.qnrB的基因型以qnrB9、qnrB8和qnrB6为主.结论 首次在欧洲以外地区分离到携带qnrS2基因的气单胞菌属细菌.水环境及临床分离的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中qnrB基因的携带率非常高,后者同时有较高的aac(6')-Ⅰ b-cr携带率.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中qnrB基因的亚型以qnrB9、qnrB8和qnrB6为常见.

  • 解脲脲原体Parvo和T960生物群msr基因的检测

    作者:叶庭路;陆春;陈传杰;朱国兴;马寒;卢荣标;赖维

    目的 检测解脲脲原体(Uu)是否携带介导对红霉素耐药的msr基因,并分析其在Uu两生物群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2株Uu临床株对红霉素的体外耐性,PCR检测msrA、msrB、msrG、msrD基因,并对Uu进行PCR分群.结果 72株Uu的低抑菌浓度(MIC)范围是≤0.125 μg/ml≥128 μg/ml,MIC_(50)为32 μg/ml,MIC_(90)≥128μg/ml.分群结果示Parvo生物群51株,占70.83%,T960生物群21株,占29.17%.共检测到msrD基因的Uu24株,msrB基因12株,msrA基因1株,没有发现Uu菌株携带msrC基因.5株Uu同时检测到msrB和msrD基因,1株Uu同时检测到msrA、msrB和msrD基因.以MIC≥8μg/ml为耐药判定值时,两生物群对红霉素耐药性无显著差异,msrB基因主要分布在T960生物群.结论 Uu临床菌株携带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msr基因(包括msrA、msrB、msrP),msrB基因主要分布在T960生物群.

  • 广州东部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16型感染及基因分析

    作者:余南;辜为为;刘红娥;孙洪青;陈晶砺

    目的 研究广州东部妇女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宫颈感染分布,分析其早基因E6/E7的多态性,分析L1和E6基因定量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通过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HPV-16感染;通过特异性扩增获取病毒早基因E6/E7序列,克隆测序并进行多态性分析;荧光定量PCR技术对E6基因和L1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806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中HPV-16感染阳性36例(4.5%),其中18例(50.0%)宫颈细胞发生高度以上病变;7例(4例低度或以下病变,3例高度以上病变或浸润癌)阳性标本得到E6/g7序列有15个位点分别出现变异;高度病变组(A组,11例)与低度或以下病变组(B组,14例)的L1基因和E6基因定量数据对数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L1/E6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 本地区在17~62岁妇女中HPV-16感染阳性发生率约4.5%,50.0%发生高度以上宫颈病变,本研究显示病毒基因拷贝数与宫颈病变程度可能有关,L1/E6比值未能提示病毒整合的发生.

  • 转染IL-21的CD34~+脐血造血干细胞抗裸鼠卵巢癌作用研究

    作者:胡卫华;王净;窦骏;何向锋;赵枫姝;褚莉莉;蒋翠莲;邹丹丹;李晓丽

    目的 探讨IL-21转染的脐血造血干细胞(CD34~+UBSC·IL-21)对荷卵巢癌裸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脐血分离CD34~+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用于重组体pIRES2-IL-21-EGFP转染.以肿瘤大小、荷瘤鼠生存期判断CD34~+UBSC-IL-21对荷瘤裸鼠的治疗效应.以RT-PCR、免疫荧光、ELISA、Western blot、脾细胞增殖试验及免疫组化法分别鉴定CD34~+UBSC和肿瘤组织中IL-21的表达及活性.裸鼠脾细胞中NK细胞含量及脾细胞的杀伤效应、血清中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用FCM与ELISA检测.结果 pIRES2-IL-21-EGFP成功转染CD34~+UBSC.CD34~+UBSC-IL-21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治疗鼠肿瘤局部能表达IL-21、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NK细胞含量及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转染IL-21的CD34~+UBSC有良好的抗裸鼠卵巢癌作用,该结果为临床使用UBSC为载体的基因治疗卵巢癌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MCP-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磊;时广利;宋长兴;许绍发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基因-2518位点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对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134例肺癌患者和82例正常对照进行MCP-1基因-2518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AA基因型和GG基因型频率在肺癌病人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基因型患肺癌的相对风险度增加(OR=2.645,X~2=6.532,P=0.011),GG基因型患肺癌的相对风险度降低(OR=0.519,X~2=4.929,P=0.026).肺癌病人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A基因型和GG基因型频率在病人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基因型患病的相对风险度增加(OR=3.138,X~2=8.905,P=0.003),GG基因型患病的相对风险度降低(OR=0.516,X~2=4.613,P=0.032).小细胞肺癌患者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MCP-1基因-2518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与小细胞肺癌不相关.

  • TNF-α和TNF受体在大鼠坐骨神经炎症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徐大伟;刘海鸥;沈爱国;王友华

    肿瘤坏死因子(turnour necrosis fac-tor,TNF)能够引起炎症,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可引起肿瘤细胞溶胞及抑制其生长.本实验主要研究TNF-α及TNF受体在LPS诱导大鼠坐骨神经炎症中的表达变化及分布情况,以探索其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炎症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