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중화미생물학화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101
  • 国内刊号: 11-23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沈心亮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环孢素A诱导妊娠失败模型孕鼠外周母-胎免疫耐受

    作者:闫凤亭;杜美蓉;李大金;程海东;王明雁;朱影;孟毅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能否诱导妊娠失败模型CBA/J×DBA/2孕鼠外周母-胎免疫耐受.方法分别使用CBA/J×DBA/2及CBA/J×BALB/c作为妊娠失败模型和正常妊娠模型,CBA/J小鼠于妊娠第4天(着床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0、5、10、15 mg/kg)CsA,妊娠第9天和第14天时分别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孕鼠外周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并用RT-PCR分析细胞IL-2 mRNA含量以研究脾脏细胞母-胎免疫耐受状态;妊娠第14天观察两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1)于妊娠第4天腹腔注射5、10、15 mg/kg CsA后,妊娠失败模型胚胎吸收率分别下降至2.86%、5.75%及11.2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1,P<0.01);而对妊娠成功模型胚胎吸收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2)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显示,于妊娠第4天腹腔注射CsA,可使妊娠第9、14天的妊娠失败模型孕鼠外周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均<0.01);RT-PCR分析显示,孕鼠脾细胞受父系抗原刺激后IL-2转录显著下降(P均<0.01).结论于孕早期腹腔注射CsA可诱导妊娠失败模型孕鼠外周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从而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妊娠结局达到正常妊娠水平,提示CsA可能成为治疗妊娠失败的有效药物.

  • 脱氢表雄酮对鼠成骨细胞及CD4+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凌;王玉东;李大金;王文君;朱影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及CD4+T细胞表达协同刺激分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颅骨酶解法培养鼠OB,体外模拟雌激素撤退;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cell sorting,MACS)法分离CD4+T细胞;将OB或CD4+T细胞分为对照组、E2及DHEA处理组,并以LPS刺激;以流式细胞术分析OB表面CD80、CD86以及CD4+T细胞表面CD28、CTLA-4的表达.结果经E2及DHEA处理后,OB表达CD80、CD86显著增加(P<0.05,P<0.01);CsA可降低对照组及DHEA处理组OB CD80、CD86的表达(P<0.01).除DHEA组CD28+T细胞百分比增加外(P<0.05),其余各组CD4+T细胞CD28和CTLA-4的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DHEA可上调鼠OB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该作用可被CsA阻滞;DHEA还上调CD4+T细胞CD28的表达,提示可改善骨-免疫调节网络.

  • SNAP-23对NK细胞杀伤效应的调控

    作者:郑芳;吴群;刘东方;熊平;龚非力

    目的探讨SNAP-23对NK细胞杀伤效应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核酸转染仪转染SNAP-23 shRNA(short hairpin RNA)质粒阻断NK92细胞中SNAP-23蛋白的表达,分别利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和β-己糖氨酶释放实验检测SNAP-23表达下降对NK细胞杀伤效应和胞吐效应的影响.结果核转染仪可将shRNA质粒成功转入NK92细胞,所设计的3条SNAP-23的shRNA能抑制SNAP-23的蛋白表达,继而导致NK92细胞的杀伤活性和胞吐效应下降.结论SNAP-23通过调控NK细胞的胞吐效应而参与NK细胞杀伤效应的调控.

  • 霍乱弧菌的一种新的不含毒素基因 CTXФ基因组的复制功能研究

    作者:刘忠华;芮勇宇;祁国明;刘延清;高守一;阚飙

    引起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菌株在遗传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都带有霍乱毒素(CT)的基因ctxAB.对O139群菌株的分析中,发现一种新的不含ctxAB的CTXФ基因组,其中的rstR基因和ig-2区与已发现的CTXФ基因组的相应序列无明显同源性,其他的基因很保守,也不含ctxAB基因,命名为nct-CTXO139Ф.

  • AAV2-BPI700-Fcγ1700重组病毒导入小鼠对致死量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机制

    作者:郭向华;李晨;陈庆华;吕喆;李静;彭智;李莉;靖学芳;孔庆利;安云庆

    目的探讨BPI700-Fcγ1700嵌合基因导入,对小致死量E.coli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菌落计数法、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H-E染色法检测菌落数、内毒素和细胞因子含量及主要器官病理学改变.结果(1)基因导入小鼠血清中的目的基因产物对E.coli具有杀伤作用,可中和内毒素和介导吞噬细胞产生交叉调理吞噬作用;(2)基因导入组小鼠血清、脏器中细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3)基因导入组小鼠血清中内毒素和促炎细胞因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4)对照组濒死小鼠主要脏器血管扩张、淤血明显,与内毒素休克死亡引发的病理学改变相符.结论基因导入组小鼠可通过表达目的基因产物即BPI1-199-Fcγ1嵌合抗菌蛋白,对致死量E.coli感染及其引发的内毒素休克死亡产生抵抗作用.

  • 布氏杆菌PBP39/pCDNATE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的研究

    作者:罗德炎;高永辉;张松乐;袁园;谢应国;师伟;王希良

    目的构建pBp39/pCDNATE重组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观察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克隆PBP39基因,构建PBP39/pCDNATE重组表达质粒.首先转染Cos-7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其PBP39蛋白抗原的表达.然后用PBP39基因疫苗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4次,观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进一步用1.25×104布氏杆菌544A强毒株腹腔攻毒,观察PBP39重组表达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扩增的PBP39保护性抗原基因片段在牛、羊和猪布氏杆菌株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构建的PBP39/pCDNATE重组表达质粒在Cos-7细胞中有目的蛋白的表达.制备的PBP39重组表达质粒肌肉免疫BALB/c小鼠4次,ELISA检测PBP39重组表达质粒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并随免疫次数增加抗体的滴度也递增,抗体亚型以IgG2a为主,表明诱导了TH1型的免疫应答.MTT测定PBP39重组表达质粒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布氏杆菌A544强毒株攻毒后,动物存活及脾组织细菌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BP39重组表达质粒能够产生有效的保护效果.结论研制的PBP39重组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能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且以细胞免疫为主,并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效果,为布氏杆菌病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双歧杆菌对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作者:熊菲;程茜;刘明方;陈淑惠

    双歧杆菌是体内重要的优势菌之一,其活菌、死菌及各种成分都可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中多种免疫效应细胞,还可以明显下调人体TH2应答反应,从而提高机体局部或全身的防御功能,发挥自稳调节、抗感染、抗肿瘤等效应.目前,双歧杆菌对树突状细胞(DC)这一重要的免疫启动因子影响的研究较少.

  • EAggEC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结构和功能研究

    作者:王勇;孙素霞;王红;向前;俞守义

    目的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Yen)强毒力岛在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ggEC)中的结构和摄铁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细菌毒力的进化奠定理论基础.方法PCR扩增、原位杂交及SDS-PAGE.结果在检测的6株EAggEC有5株检出了毒力岛,而且这些阳性菌株中的毒力岛都位于asntRNA(天门冬氨酸tRNA)位点;在缺铁条件下,EAggEC能够表达和耶尔森菌相同的摄铁蛋白HMWP1和HMWP2.结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肠聚集性大肠杆菌中有阳性率较高的分布,并具有相同的摄铁功能,很可能EAggEC和耶尔森菌中的强毒力岛有相同的转移机制.

  • 阴沟肠杆菌喹诺酮类耐药qnr基因的发现

    作者:王春新;蔡培泉;黄支密;糜祖煌;秦玲;过毅

    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药物作用靶位的变异、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和/或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导致药物在细菌体内浓度降低,这两种耐药机制由染色体介导引起,不具有水平传播性.近Martinez-Martinez L等发现了一个可编码喹诺酮耐药的多重耐药基因qnr,qnr基因是由可接合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作用机制是其编码的蛋白质对喹诺酮类药物靶位点的保护,从而导致药物治疗失败.本文对2003年9月-2005年6月解放军98医院分离的44株阴沟肠杆菌中qnr基因进行筛查.

  • EHEC O157:H7志贺样毒素Ⅱ结合亚单位Stx2B的基因克隆、表达与纯化

    作者:马颖;毛旭虎;邹全明;易勇;程建平;曾明;张卫军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志贺样毒素B亚单位(Shiga liketoxin 2B,Stx2B),并对其初步纯化.方法设计引物采用PCR法自EHEC O157:H7基因组扩增志贺样毒素B亚单位的编码基因stx2b,T-A克隆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2b(+)-stx2b,经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以Tricine-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固相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结果扩增的stx2b基因约210 bp;原核表达质粒pET-22b(+)-stx2b经酶切和测序鉴定与预期序列一致;并在E.coli BL21(DE3)中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蛋白表达率约30%;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7×103;经固相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0.1%.结论EHEC O157:H7志贺样毒素B亚单位的高效表达与初步纯化,有利于进一步的生物学性质研究.

  • 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病理学观察与检测

    作者:赵晓冬;王翠娥;吴小红;李豫川;曹军田;严格;李金凤

    目的观察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引起的病理学变化,建立病理学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经皮下与腹腔两种途径感染乳鼠,HE染色后观察引起的病理学变化,并分别应用免疫组化、RT-PCR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病毒抗原、核酸以及病毒粒子进行检测.结果乳鼠经两种不同途径接种病毒后均出现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免疫组化可在肝细胞胞浆查见病毒抗原分布,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在肝细胞胞浆内查见病毒粒子,RT-PCR可在心、肝、脾、肾以及脑组织内检测到病毒核酸.结论乳鼠对新疆出血热病毒敏感,经皮下与腹腔接种病毒均可致病;肝脏是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主要靶器官,主要病变为肝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结合免疫组化、透射电子显微镜与RT-PCR技术可对组织中的新疆出血热病毒进行检测与定位.

  • 登革重组抗原与登革IgM抗体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作者:周惠琼;江立敏;郑夔;顾耀亮;梁文艳;柯昌文

    选用登革病毒1-4型E蛋白(包膜糖蛋白)型特异性多肽(约120个氨基酸)作抗原,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E.coli)中表达,采用多步液相层析进行纯化.本文对该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分析,为开发"登革病毒IgM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进行了基础研究.

  • 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作者:周玉峰;方峰;甄宏;付劲蓉;易文龙;李革;董永绥

    目的研究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研究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脑发育异常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BABL/c胎鼠NSC,用含LacZ报告基因的重组小鼠巨细胞病毒RM461感染NSC,X-gal染色监测感染过程,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PCR检测受染细胞及培养上清中病毒DNA及观察培养上清接种到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细胞病变效应,了解RM461对NSC的感染情况.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细胞比率,研究RM461对N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RM461感染NSC 48 h后细胞出现肿胀、体积增大、神经球边缘的细胞发生脱落和死亡,细胞形态的改变随感染复数(MOI)的增加而更加明显;X-gal染色,24h受染细胞即可出现阳性改变,48 h达高峰;RM461感染72 h时,受染细胞及培养上清中病毒DNA呈阳性,培养上清接种到MEF后可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电镜下受染细胞胞浆中存在病毒颗粒,细胞器肿胀明显;RM461可明显抑制NSC的增殖和分化,当MOI为1时,分化培养2 d,感染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7.4±1.6)%和(8.9±0.8)%,远较未感染组[分别为(50.3±1.8)%和(23.4±1.3)%]低(P<0.01),且GFAP和NSE阳性细胞比率随MOI的增加降低更加明显.结论RM461可感染体外培养的NSC,并能形成产毒性感染;RM461可明显抑制NS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导致干细胞死亡,这可能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脑发育异常有关.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HIV-1感染中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李莉平;曾耀英;曾祥凤;狄静芳;林长乐;肇静娴

    HⅣ-1是感染人类病毒的特殊类型.早孕期HⅣ-1母婴传播率相对较低,而此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高,为此对这种较低的HIV-1母婴传播率与高浓度的hCG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 抗Fas的抗体在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常红;韩波;韩秀珍

    目的探讨中和型抗Fas的抗体对小鼠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1组空白对照组,2组病毒对照组、3组IgG对照组、4组抗Fas抗体治疗组.于接种后第10天每组随机处死小鼠8只,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了解心肌损伤情况,电镜技术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的mRNA表达.实时定量PCR(RQ-PCR)定量心肌柯萨奇病毒B3(CVB3)mRNA拷贝数.结果(1)病毒对照组可见caspase-3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且均与心肌病变积分成正相关(r=0.81,P<0.01;r=0.73,P<0.05).(2)抗Fas抗体治疗组小鼠心肌组织病变积分、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及心肌内CVB3 mRNA拷贝数均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和IgG对照组(P<0.05).结论Fas/FasL途径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凋亡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抗Fas抗体可降低caspase-3活化和mRNA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心肌细胞内病毒复制,使心肌损伤明显减轻.

  • 中国百日咳疫苗生产株S1和Prn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徐颖华;王雅英;张庶民;侯启明;雷殿良

    目的了解我国百日咳疫苗生产株百日咳毒素S1和外膜蛋白(Prn)的基因特征.方法分别克隆疫苗株的S1和Prn基因至PGEM-T easy载体、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百日咳杆菌S1和Prn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完成了3株疫苗生产株S1和Prn基因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显示3疫苗株间的S1和Prn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基因进化树显示与其他菌株的同源性也较高.结论对我国3株疫苗生产株S1和Prn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为我国百日咳流行病学的研究和疫苗的质量控制、研制奠定了基础.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颗粒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作者:刘如石;邱义兰;杨坤宇;张智洪;梁良;张军;夏宁邵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是一个高效异源蛋白表达工具,表达载体直接整合到酵母基因组上,可以产生遗传稳定的重组子,有类似于哺乳动物翻译后加工修饰的功能,可在成本低廉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培养生产重组蛋白[1,2].为提高重组菌株表达的稳定性,本研究选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了22 nm HBsAg颗粒,为在毕赤酵母中开发生产乙肝疫苗提供了资料.

  • 重组酵母表达HBsAg P24亚基结合程度对抗原性的影响

    作者:李津;苏锦锋;张德有;星海;许毅;孙玉杰;朱亭玉;石男;周根喜;赵铠

    目的观察HBsAg P24亚基结合紧密程度对其抗原性的影响.方法3批重组酵母表达纯化的P24亚基松弛结合型HBsAg经半转型和转型处理后,成为混合和紧密结合型HBsAg,用HPLC法检测P24亚基结合紧密程度,松弛型和紧密型HBsAg免疫小鼠后,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及抗原特异性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将HBsAg吸附于佐剂Al(OH)3凝胶,免疫小鼠后用半数有效剂量法(ED50)检测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用体外相对效力法(RP)检测抗原的反应原性.结果3批松弛型、混合型和紧密型共9组HBsAg P24亚基紧密结合型比率分别在23.00%~32.00%、38.43%~50.98%和39.65%~52.76%之间,混合型组P24亚基紧密结合程度接近紧密型组;3批紧密型HBsAg免疫小鼠后可比松弛型HBsAg诱导更强的NK细胞活性,松弛型HBsAg免后4周内诱导抗原特异性脾淋巴细胞活性高于紧密型HBsAg,但总体上HBsAg仅诱导较弱的特异性脾淋巴细胞应答;紧密型HBsAg组比松弛型组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1批混合型抗原体液免疫应答低于同批松弛型和紧密型组,2批松弛型组和其同批紧密型组的体液免疫应答程度接近;混合型HBsAg RP平均值显着高于松弛型组(P<0.01),紧密型组RP平均值小于混合型组.结论重组酵母表达P24亚基结合程度不同的HBsAg均保持一定程度的抗原性.紧密型HBsAg免疫可诱导较强的非特异性NK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混合型HBsAg的免疫反应原性较高.

  • 弓形虫DNA疫苗联合诱导BALB/c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作者:占国清;吴少庭;高世同;李国光

    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和P22是弓形虫疫苗的候选抗原.本研究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BK-P30和pBK-P22联合免疫小鼠,初步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

  • 电转染技术结合初免后加强免疫策略增强结核杆菌核酸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作者:宋丹;张颖;黄嘉璐;王晓一;何为;刘庆良;张洪勇;熊思东;李忠明

    目的研究电转染技术结合初免后加强免疫策略能否增强结核杆菌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将编码结核杆菌的Ag85A和ESAT-6蛋白抗原的基因分别插入到质粒pVAX1载体中,构建成HG85和HG6两种核酸疫苗.每只BALB/c小鼠肌肉注射10μg核酸疫苗,同时于注射部位施加方型波电脉冲促进质粒DNA体内转染;进行3次初免,再用相应蛋白质抗原或卡介苗加强免疫.结果肌肉注射10μg核酸疫苗加电转染能诱导出与不用电转染接种100μg核酸疫苗相似或更强的抗体免疫应答.初免后采用相应蛋白加强后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偏向于TH2型,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比加强前提高5~76倍.而用卡介苗加强免疫,产生的免疫应答偏向TH1型.结论采用电转染技术结合蛋白质或卡介苗加强免疫策略,能显著增强结核杆菌核酸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

  • 基于DNA芯片的细菌基因表达谱技术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庞昕;韩延平;周冬生;宋亚军;张玲;翟俊辉;王津;郭兆彪;杨瑞馥

    目的建立和优化基于全基因组DNA芯片的细菌基因表达谱技术,并用实时定量RT-PCR对此技术平台进行评价.方法提取并纯化鼠疫耶尔森菌总RNA,以六核苷酸随机引物(N6)和/或基因组特异引物(GDP)逆转录合成cDNA,用CY染料直接或间接标记后,与包括鼠疫耶尔森菌4005个ORF的全基因组芯片杂交,通过芯片扫描仪获得表达谱分析结果,归一化后进行分析.结果用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结果采用N6+GDP混合引物以间接法标记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表达谱技术与实时定量PCR技术所得结果高度相关,证明了此技术的可靠性和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合理性.结论合理的设计和归一化的分析方法是基于DNA芯片的细菌基因表达谱分析成功的关键,该技术的建立为细菌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结肠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28表达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波;金秀国;刘晓光;庄晓玲;方汉波

    共刺激分子CD28主要表达于T淋巴细胞上,与活化B淋巴细胞上的B7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第二信号"才能使T细胞活化,形成免疫应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主要存在于肿瘤间质内的T细胞为主的一个异质性淋巴细胞群体,研究发现,淋巴细胞浸入到肿瘤组织内是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抵抗现象,肿瘤部位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愈高,患者预后愈好[1].为研究肿瘤组织TIL中T淋巴细胞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8例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IL细胞CD28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

  •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IL-2mRNA和IL-4 mRNA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作者:朱晴晖;陆青;章谷生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测定TH细胞中IL-2 mRNA和IL-4 mRNA方法,并作临床初步应用.方法制备IL-2 cDNA和IL-4 cDNA,分别构建含有人IL-2基因和IL-4基因片段的pMD18-T质粒,克隆后作为定量阳性模板;设计和制备用于FQ-RT-PCR的引物和FAM、TAMRA标记的探针,优化实验条件,建立FQ-RT-PCR方法;用固相单抗方法从健康人、妇科良性疾患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PBMC中富集CD4(TH)细胞,经PMA和calcium ionophore诱导,提取总RNA,继用所建FQ-RT-PCR方法,作IL-2 mRNA和IL-4 mRNA定量测定.实验设β-actin为内控基因以监测RNA的质量.结果根据系列模板浓度的对数与CT值作直线回归建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2~107copies/μl;不精密度试验显示,高值样品的批内、批间CV分别为7.8%和12.5%,低值样品的批内、批间CV分别为10.8%和19.5%;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和妇科良性疾患组比较,CRF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2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IL-4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01).结论用所建立的FQ-RT-PCR法可对TH细胞内IL-2 mRNA和IL-4 mRNA作定量测定,方法简便、敏感、准确;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CRF患者TH细胞内IL-2 mRNA和IL-4 mRNA表达有明显的极化现象,呈TH2反应,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和CRF患者TH细胞功能处于失衡状态.可通过改善和调整TH细胞的失衡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和纠正CRF患者免疫紊乱.

  • 用PCR分析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病奈瑟菌质粒类型

    作者:雍刚;杨曦;谭俊;廖巫山;喻林冲;杨建琼

    1985年美国首次分离出高水平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病奈瑟菌(hight-level plasmid mediated tetracycline-resistant N.gonorrhoea,TRNG)以来,在世界各地引起广泛流行,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都有报道,有些地方TRNG在质粒介导型耐药菌株中分离率居首位.根据限制性内切酶谱将TRNG分为"荷兰型"和"美国型"两种[1],"美国型"与1600 bp的扩增产物相关,"荷兰型"与700 bp大小的扩增产物相关.1991年成都地区首次分离出TRNG[2],现已成为本地区流行的主要耐药菌株.我国过去对TRNG分型主要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对四环素的小抑菌浓度或质粒抽提等方法,未对其携带的质粒类型进行基因分型.我们对1999年-2002年我所性病门诊收集的476株淋病奈瑟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对其携带的质粒类型进行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两种荧光染料-CFSE与碘化丙啶染色方法检测细胞杀伤能力

    作者:陈必成;夏鹏;杨丽红;蔡勇;吴存造;李澄棣;杨亦荣;郑少玲

    细胞杀伤能力在评估细胞毒T细胞(CTL)及NK细胞的杀伤能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采用两种荧光染料染色的方法检测脾细胞对同种异体细胞的杀伤能力.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见表1.

  • 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诱导CD4+CD25-T细胞分化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

    作者:李晓;陈怀增;叶枫;吕卫国;洪蝶;陈小君;谢幸

    目的研究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液是否能诱导外周血CD4+CD25-T细胞转变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方法将外周血CD4+CD25-T细胞分离后,对照组用CD3和CD28单抗活化,实验组在对照基础上加用卵巢癌细胞株SKOV3培养上清,72 h后分离各组的CD25+和CD25-T细胞,溴化脱氧尿嘧啶掺入标记法测定增殖能力及对静息的自体同源CD4+CD25-T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糖皮质激素诱发型TNF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NFR,GITR)与CTLA-4分子的表达,RT-PCR检测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反,实验组的CD4+CD25+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自身增殖能力下降,GITR和CTLA-4分子的表达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相似,并被诱导表达转录因子Foxp3 mRNA.结论卵巢癌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物质能诱导外周血CD4+CD25-T细胞转化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

  • DHT、IL-6和IL-8对卵巢癌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

    作者:王越;杨洁;高燕;牛文彦;姚智

    目的探讨雄激素与细胞因子在上皮性卵巢癌生长中可能存在的相互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对5种常见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雄激素受体(AR)、IL-6受体(IL-6Rα、gp130)及IL-8受体(IL-8RA、IL-8RB)的表达进行检测,选择兼有AR、IL-6R及IL-8R的卵巢癌细胞系作为研究模型,应用MTT法观察5α-二氢睾酮(5α-dihydrotestosterone,DHT)及IL-6、IL-8两种细胞因子对卵巢癌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1)5种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中AR、IL-6Rα、gp130、IL-8RA以及IL-8RB的表达存在差异性.(2)在SKOV-3细胞,低剂量DHT(0.1~1 nmol/L)作用后的前72 h抑制细胞增殖,中高剂量DHT(1~100 nmol/L)作用后的72、96、120 h促进细胞增殖;在OVCAR-3细胞,与对照组相比,DHT作用48h时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用96 h和144 h时才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DHT对这两种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3)AR阻断剂氟他胺(flutamide,Flu)可完全阻断DHT的促增殖作用,而抗IL-6中和抗体和抗IL-8中和抗体则可部分阻断其促增殖作用.(4)IL-6和IL-8可促进SKOV-3和OVCAR-3细胞增殖,其促增殖作用亦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且二者在SKOV-3细胞有一定的协同效应,而在OVCAR-3细胞则未见到.IL-6和IL-8诱导的促增殖作用可被其相应的中和抗体完全阻断,而不能被无关抗体即同种型羊IgG所阻断.结论雄激素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生长的作用机制可能有二:一是雄激素的直接刺激作用,二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如IL-6和IL-8)分泌和/或其受体表达量,从而促进细胞的生长.

  • 卵巢癌细胞株来源的外来体的抗原性初步研究

    作者:李奇灵;李亚玲;卜宁;于月成;辛晓燕

    外来体(Exosomes)是一种直径30~90nm的膜性囊泡,初在网织红细胞中被观察到并命名,后来发现多数细胞可分泌此囊泡,如血小板、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C)、肥大细胞和一些肿瘤细胞.本研究培养了5种卵巢癌细胞系,试图从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外来体,经过免疫电镜和Western blot鉴定其是否携带有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为外来体用于卵巢癌主动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