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중화미생물학화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101
  • 国内刊号: 11-23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沈心亮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红霉素对香烟诱导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作者:陈慧;钟小宁;白晶;黄秋嫔;邱诗林;张建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主要由吸烟诱发的以Thl为主的气道炎症,存在的Th1/Th2失衡介导的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是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效应细胞发挥损害肺泡细胞和产生降解间质成分作用并终导致肺气肿的关键所在.

  • CXCR1/CXCR2拮抗剂G31P抗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作用研究

    作者:魏晶;李伟;邵万平;王冰;彭静;王世仪;李芳

    目的 建立肺炎动物模型,使用人CXCR1/CXCR2受体拈抗剂G31P,治疗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的炎性疾病.方法 检测G31P能否阻断人IL-8对中性粒细胞趋化以及阻断支气管上皮细胞A549释放IL-8;建立pcDNA3.0-CXCR1、2、4转染的肾细胞HEK293,检测G31P阻断IL-8对细胞株的趋化作用;建立肺炎动物模型,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数,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实验证实G31P可以阻断中性粒细胞趋化和IL-8介导的CXCR1、CXCR2转染的HEK293细胞株的趋化作用,抑制A549释放炎性介质;G31P治疗组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病理检测有明显差异.结论 G31P可以阻断ELR+CXC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阻断ELR+CXC趋化因子与中性粒细胞表面受体CXCR2的结合,阻断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CXCR2,从而进一步阻止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 肺炎嗜衣原体CPAF诱导THP-1细胞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凋亡

    作者:胡旃;吴移谋;陈虹亮;郑江花;周洲;唐国芳

    目的 研究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e,Cpn)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hlamydial protease-like activity factor,CPAF)能否在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凋亡,为进一步探索Cpn感染宿主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Cpn CPAF全基因克隆于pGEX6p-2载体上,在大肠杆菌(E coli)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去内毒素纯化柱和琼脂糖凝胶FF获得纯化且无脂多糖(LPS)污染的重组蛋白GST-CPAF.以不同浓度的该蛋白作用于THP-1,ELISA检测TNF-α吨和IL-6水平.MTT法检测经该蛋白处理后THP-1的增生或抑制作用,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DNA片段化分析、Arm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制备的莺组蛋白GST-CPAF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刺激THP-1分泌TNF-α和IL-6,并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THP-1增殖;当GST-CPAF刺激THP-1细胞24 h后,能诱导细胞调亡.结论 制备的Cpn重组蛋白GST-CPAF能诱导THP-1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凋亡,可能是Cpn致病机制中的一个因素.

  • 大肠杆菌肽脱甲酰基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作者:王兰兰;车绪春;陆融;朱志峰;王松;王冲;李晓蕾;徐琼;王莉;林刚;姚智

    肽脱甲酰基酶(peptide deformylase,PDF)是原核生物生长、代谢、繁殖必不可少的关键酶,而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不发挥明显作用,因而被视为新一代广谱抗生素药物筛选的理想靶点.早被发现并进行研究的是大肠杆菌的PDF,但其体外活性非常低且不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对不同金属离子形式的PDF进行研究,以获得既稳定活性又高的PDF.

  • 天然调节T细胞与结核病免疫病理关联

    作者:赵雁林;王敬;张海青;易玲;李惠文;韦攀健;赵丹;王小珏;郑小芳;张洪涛

    目的 检测调节性T细胞(Tr)在结核病病人是否增高,确证Tr与结核免疫病理的关联性,为Tr功能研究提供疾病模型.方法 流式细胞术(FACS)分选CD3+CD4+T及CD3+CD8+T等主要淋巴细胞亚群,通过RT-PCR测定Foxp3基因在正常和结核病病人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FACS多色分析Foxp3 T细胞在CD4+CD25+细胞群体中的分布,累积病例分析Tr细胞在外周血扩增情况,免疫组化方法分析Tr在结核病理的浸润,结合临床资料分析Tr数量的改变与结核病的关联性.结果 Foxp3基因在正常和结核病病人CD3+ CD4+T细胞中特异性扩增,FACS分析表明foxp3主要表达于CD4+ CD25high亚群中,占CD4+ CD25highT细胞的80%以上,以CD4+CD2high Foxp3+三联标志检测40例正常与51例活动性结核病病人外周血Tr占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0.23±0.20)%和(1.01±1.00)%,结核病病人较正常人高4.4倍,Tr在结核病明显扩增(P<0.01),结核病理组织中有高频率Foxp3+细胞浸润.Tr扩增与结核病有效治疗和预后的关联性有深入探讨价值.结论 Tr细胞在结核病病人增高,并与结核免疫病理损伤相关,结核病可作为Tr细胞功能研究的疾病模型.

  • 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志贺菌的基因型和耐药性研究

    作者:纪文静;徐樨巍;董方

    目的 探讨儿科临床分离志贺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细菌性痢疾住院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志贺菌共59株,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推荐的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对产ESBLs菌株进行PCR扩增明确其基因型,对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确定基因亚型.结果 59株志贺菌中共检出产ESBLs者21株,占35.6%.21株产ESBLs志贺菌PCR均扩增到CTX-M型ESBLs,包括CTX-M-1型6株,CTX-M-9型15株,其中有4株同时伴有TEM型酶,6株伴有OXA型酶.DNA序列分析证实6株CTX-M-1型分别为CTX-M-3亚型(1株)、CTX-M-15亚型(2株)、CTX-M-57亚型(3株),15株CTX-M-9型均为CTX-M-14亚型,伴随存在的TEM型及OXA型耐药基因分别为TEM-1型广谱酶、OXA-1型广谱酶.药敏结果显示对产ESBLs菌株敏感性较好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西丁,其耐药率均小于15%.产不同CTX-M基因亚型的菌株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不同.结论 本地区儿科分离志贺菌产ESBLs阳性率高,均为CTX-M型,其中以CTX-M-14亚型为主,少部分为CTX-M-3、CTX-M-15和CTX-M-57亚型.大部分产ESBLs菌株呈多重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作为治疗产ESBLs志贺菌的首选.

  • 养殖动物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云鹏;崔生辉;李景云;胡昌勤;金少鸿;马越

    目的 调查养殖业动物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阐明耐药机制,为控制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从7省市9家养殖场采集鸡和猪的肛门拭子样本,分离并鉴定其中的大肠埃希菌,PCR扩增筛选其中的质粒上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nrC、qnrD和aac(6')-I 6-cr,并进行测序和药敏试验,通过接合试验以确定耐药基因的可转移性以及在喹诺酮耐药中的作用.结果 在818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38株qnr阳性菌株和75株aac阳性菌株,其中gyrA突变的有15株,parC突变的有13株.结论 养殖业动物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较为普遍,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作为一个重要的机制参与其中,提示应加强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 深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离株分子特征与表型特征相关性研究

    作者:桂静;王峰;李金莉;罗道泉;姚立泰

    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2007-2008年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分子特征与表型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参照WHO/IUATLD标准,使用L-J药敏培养基,1%比例法药敏试验筛选针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5种药物耐药或敏感的临床分离株,通过PCR扩增经筛选菌株的rpoB、katG、rpsL、rrs1、gyrAB、rrs2基因的相关序列,运用DNAStar和BLASTN进行序列分析,应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表型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筛得实验菌株123株,其中耐药株73株,全敏感株50株.异烟肼耐药株katG基因突变率为84.6%,突变位点全部为S315T或S315N.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率为93.6%,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S531L(30/44,68.2%)和H526D(9/44,20.5%)或H526R(1/44,2.3%).链霉素耐药株以rpsl基因突变为主,突变位点为K43R(19/27,70.4%)和K88Q(6/27,22.2%);rrs1基因突变较少见,仅491C→T(2/27,7.4%)及513A→C(1/27,3.7%);2个基因突变率合计为65.9%.氧氟沙星耐药株突变率为100%,以gyrA基因突变为主,突变位点包括D94A(2/11,18.2%)、S91P(4/11,36.4%)和A90V(3/11,27.3%),3个突变位点总突变率为81.8%(9/11);S95T存在于所有氧氟沙星耐药株及部分全敏感株gyrA基因中;gyrB未发现突变.卡那霉索耐药株rrs2基因突变率为61.1%;突变位点为1400 A→C(9/11,81.8%)和1483 G→T(2/11,18.2%).其他突变位点在全敏感株中未发现.临床耐药株同一耐药组别所包含耐药类型不同,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相同,其MIC值基本一致;相关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其MIC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地域特性,表型特征因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存在耐药程度差异.

  • HIV-1感染疾病缓慢进展者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

    作者:潘莹;耿文清;崔华露;姜拥军;尚红

    目的 探讨HIV-1感染疾病缓慢进展者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抗病毒应答功能(CNAR)的变化.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纯化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和HI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用HIV毒株SF-33感染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并加入不同疾病进程HI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收集培养上清,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上清中HIV-1 p24含量.结果 我们研究发现缓慢进展组(slow progressors,SP)、HIV典型进展组(typical progressors,TP)、健康对照组及AIDS组中CNAR功能依次下降(89%>77%>73%>61%),各组间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感染者中,CNAR功能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NAR功能对HIV感染疾病不进展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我国中部地区HIV感染者HLA 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贾明明;洪坤学;任国良;郑扬;郝晓培;刘真;阮玉华;赵全壁;邵一鸣

    目的 分析我国中部地区既往采浆HIV感染者HLA 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106例HIV感染者进行HLA Ⅰ类基因分型,分析HLA 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和单元型与血浆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利用ELISPOT技术检测Gag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并分析其与血浆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携带HLA Ⅰ类等位基因纯合子的感染者具有较高的病毒载量(P=0.0098);HLA-A*30、-B*13、-Cw*06、-Cw*14等位基因及A*30/B*13/Cw*06单元型与低病毒载量相关(P=0.0004,0.0103,0.0058,0.0371和0.0006);携带HLA-A*30/B*13/Cw*06单元型的感染者p2p7p1p6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与病毒载量负相关;携带HLA-Cw*14的感染者p17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与病毒载量负相关.结论 我国中部地区既往采浆HIV感染人群HLA-A*30、-B*13、-Cw*06、-Cw*14等位基因及A*30/B*13/Cw*06单元型携带者具有较低的病毒载量,其保护性与Gag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有关.

  • SHIV-XJ02170在中国恒河猴体内传代过程中env基因变异研究

    作者:刘强;李悦;杨贵波;魏强;秦川;邵一鸣

    目的 研究SHIV-XJ02170在中国恒河猴体内传代过程中env基因序列变异的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对各代动物SHIV-XJ02170病毒载量峰值时间点全血前病毒DNA gp160基因和血浆病毒RNA gp120基因进行扩增.GP160基因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分析,gp120 RNA扩增产物连接T载体后每份样品挑选18个克隆测序,分析传代过程中病毒的基因距离(divergence,diversity)的变化规律及病毒基因进化的特点.结果 SHIV-XJ02170在传代过程中基因连续进化并且进化的方向和病毒传代的顺序完全一致,基因距离总体上表现为逐步扩大的趋势,病毒传代早期存在明显的"瓶颈效应".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V3环顶端四肽和辅助受体在传代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结论 SHIV-XJ02170经过中国恒河猴体内传代后基因距离出现明显扩大过程,且按照传代的顺序发生连续的基因进化.这从分子水平上部分解释了 SHIV-XJ02170经猴体传代出现毒力增强的原因.

    关键词: SHIV 传代 env 变异
  • 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特征与鉴别方法研究

    作者:鲍作义;杨晓莉;刘永健;耿海山;李林;李韩平;李敬云

    目的 分析HIV抗体不确定的血清学特征及预示HIV感染的意义,评价3种实验方法鉴别HIV抗体不确定的效果.方法 收集394例HIV抗体不确定标本,分析免疫印迹确认的条带类型.2对97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进行随访,观察HIV抗体的发展和变化.3对67例随访病例的首次标本进行病毒载量、条带免疫印迹和HIV-1 p24抗原检测,以随访的结果为金标准,判断3种方法鉴别不确定的效果.结果 394例不确定标本共有38种带型,env类不确定的构成比例是37.54%;pol不确定占4.04%;gag类不确定占的比例大,为58.37%.97例接受随访的HIV抗体不确定病例中,5例发生HIV抗体阳转,均为env类不确定.阳转病例的HIV抗体发展很快,约2周就可以看出变化.病毒载量检测鉴别HIV抗体不确定的敏感性好.结论 针对gag蛋白的不确定反应为常见,但基本上都是非特异反应.env类不确定预示HIV感染的意义较大,特别是gp160p24和gp160.HIV抗体不确定如为早期HIV感染,血清抗体发展的速度很快,大约2周抗体就有发展.病毒载量检测可有效鉴别不确定结果.

  • 中国HIV-1 B'亚型毒株nef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疾病进展影响的研究

    作者:董西华;韩晓旭;代娣;赵彬;张晓丽;尚红

    目的 研究我国北方地区B'亚型HIV-1感染者病毒基因组中nef基因多态性、重要功能区的保守程度,探索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HIV-1 B'亚型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TNP)30例,典型进展者(TP)42例,从全血标本中提取全前病毒DNA,经nested-PCR扩增nef基因全长,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对测得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和氨基酸变异分析,并计算比较LTNP组与TP的HIV/AIDS组氨基酸突变位置和频率的差异.结果 nef氨基酸序列长度可变区R21K/E/H/I/Q取代,TP组突变频率(59.52%)低于LTNP组(93.33%,P<0.005,OR=0.11).功能区外S15R/K/N取代,TP组突变频率(64.29%)高于LTNP组(33.33%,P<0.01,OR=3.60);K39R/E/N取代,TP组突变频率高于LTNP组(P<0.005).其他功能区内有少数序列发生变异,但在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未发现中国北方地区HIV-1 B'亚型nef基因与疾病长期不进展相关联的明显缺失或缺陷,但nef基因序列长度可变区R21位K/E/H/I/Q取代R可能与疾病缓慢进展有关,S15R/K/N取代、K39R/E/N取代可能与疾病进展相关.nfe氨基酸序列的重要功能区较为保守.

  • 体外无药物选择压力条件下HIV-1耐药基因突变的演变

    作者:焦丽燕;鲍作义;李韩平;郭东星;王铮;庄道民;李林;耿庆茂;刘永健;刘思扬;李敬云

    目的 分离培养体外稳定传代的原代HIV-1耐药毒株,观察失去药物压力下,耐药毒株的体外生长以及主要耐药突变的演化趋势.方法 采集15例服用拉米夫定+司他夫定+萘韦拉平(3TC+D4T+NVP)的HIV-1感染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体外共培养的方法从中分离原代HIV-1毒株;RT-PCR扩增耐药毒株历代培养上清的HIV-1 pol区基因并测序,在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数据库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有8例,均成功分离出稳定传代的原代毒株,其中2株为耐药毒株,所携带的主要耐药突变分别是K103N/K238T和M184V/K103N/Y181C/H221Y,分别对NVP和3TC/NVP高度耐药;无药物压力的体外培养过程中,M184V、K103N、Y181C和H221Y等耐药突变可以稳定传代,但是K238T发生了回复突变.结论 分离出2株稳定传代的HIV-1耐药毒株,无药物压力情况下,携带K103N突变的毒株具有较好的复制适应性,可稳定传代;携带M184V和K103N/Y181C/H221Y的毒株也能够稳定复制;本研究中发现K238T耐药突变在失去药物的条件下稳定性差,提示该位点易发生回复突变.

  • 中国基因3型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分子特征

    作者:王环宇;梁国栋

    目的 以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为对照,分析我国分离的基因3型乙脑病毒E基因区段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子特征.方法 从GenBank中获取相应乙脑病毒株E基因区段核苷酸序列,通过Clustal X(1.81)、DNAStar、GENEDOC(3.2)等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位点差异分析.以蜱传脑炎病毒可溶性蛋白晶体结构为模板进行乙脑病毒E蛋白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 我国不同地域、不同宿主分离的基因3型乙脑病毒与SA14-14-2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在96%和95%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5%和94%以上.在同一地域、同一宿主类型分离的毒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非常高.在E基因区段存在10处共同的氨基酸位点差异,在结构域Ⅰ(E160)、结构域Ⅱ(E123和E227)和两个未在结构域中的氨基酸位点(E441和E487)等5个位点在部分基因3型乙脑病毒中存在差异.结论 我国分离的基因3型乙脑病毒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株)E基因区段同源性高,存在5处基因3型乙脑病毒特异的氨基酸位点差异,但现行减毒活疫苗株理论上可以保护我国分离的基因3型乙脑病毒野毒株.

  • E基因在辛德毕斯病毒与辛德毕斯样病毒细胞感染特性中的作用

    作者:王力华;付士红;朱武洋;唐青;梁国栋

    目的 寻找辛德毕斯病毒(YN87448病毒)与辛德毕斯样病毒(XJ-160病毒)对细胞感染特性差异的分子基础.方法 生物信息学比较两种病毒糖蛋白基因一级结构及二级结构,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利用病毒基因重组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重组病毒来研究糖蛋白基因在病毒感染细胞特性中的贡献.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YN87448病毒和XJ-160病毒基因组分别具有11 717和11 626核苷酸序列,具有相同的基因组结构特征;两种病毒E基因氨基酸的疏水性主峰基本相同但存在82个散在分布的氨基酸差异位点.病毒基因重组研究结果显示,将XJ-160病毒E基因替换为YN87448病毒E基因的重组病毒(XJ-160/YE1E2)无论在致细胞病变时间,空斑形成直径,还是在病毒功能蛋白的表达等方面均完全体现YN87448病毒特征,而与XJ-160病毒野毒株的表现完全不同.结论 E基因在辛德毕斯病毒与辛德毕斯样病毒细胞感染特性差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结果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释两病毒间生物学差异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

  • 我国新分离盖塔病毒的部分基因组分子特征研究

    作者:陈维欣;王环宇;付士红;李铭华;刘桂芳;姜红月;王力华;王海岩;王志玉;梁国栋

    目的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我国山东省2008年分离的盖塔病毒(DY0824)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结构区基因和3' UTR片段,连接到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然后用Clustal X1.83和MegaAlign软件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用Mega4软件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 DY0824病毒株衣壳蛋白由80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68个氨基酸,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4%~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7.4%~100%.E2蛋白全长1266个核苷酸,编码422个氨基酸,与其他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8%~99.5%,氨基酸同源性为97.6%~100%.该病毒3' UTR由401个核苷酸组成,存在3个重复序列.结论 山东省新分离盖塔病毒衣壳蛋白和E蛋白基国与该病毒原型分离株相比分别存在7个和10个氨基酸差异位点,病毒3'UTR区域存在多个核苷酸差异位点.

  • 深圳5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病毒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作者:刘威龙;韦清;杨桂林;喻爽;张明霞;陈心春;刘映霞;李晶晶;王威;高杨;周伯平

    通过RD细胞(横纹肌肉瘤细胞)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培养的方法,分离到5株手足口病患者的EV71型病毒株,病毒命名为SZ/08-1/08/CHN、SZ/08-4/08/CHN、SZ/08-28/08/CHN、SZ/08-121/08/CHN和SZ/08-605/08/CHN.

  • S6K1 shRNA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对基因沉默效果的研究

    作者:李树颖;于德民;牛文彦;姚智

    目的 构建S6K1 shRNA基因重组腺病毒(S6K1Ax)并在细胞及小鼠肝脏验证对S6K1基因的沉默效果.方法 设计3种S6K1 shRNA序列,通过在pcPUR质粒与pcDNA3.1质粒、cosmid质粒之间的拼接将S6K1 shRNA转染进腺病毒,筛选沉默效果佳的S6K1Ax并在293细胞扩增纯化得到高效价的S6K1Ax.感染来源于小鼠的肝脏、肌肉、脂肪细胞系,在Western blot水平评价其对S6K1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将S6K1Ax注射进C57BL/6J小鼠尾静脉,6 d后处死小鼠取肝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观察小鼠肝脏S6K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检测注射S6K1Ax前后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证实制备的S6K1 Ax可抑制来源于小鼠的肝脏、肌肉、脂肪3种细胞系和小鼠C57BL/6J肝脏S6K1的蛋白表达.小鼠肝脏S6K1 mRNA结果显示:对照组为1.39±0.21,实验组为0.63±0.09,t=6.13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6K1Ax注射小鼠,ALT水平注射前为(15.15±4.43)U/L,注射后为(17.32±4.22)U/L,t=1.451,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构建的S6K1Ax可将来源于小鼠的细胞系及C57BL/6J小鼠肝脏S6K1基因沉默,为研究S6K1的基因功能提供了适合的实验工具.

  • 2008-2009年北京分离的肠道病毒71型基因组3'末端序列分析

    作者:张慧娟;朱汝南;钱渊;邓洁;赵林清;王芳;邓莉;张艳玲

    目的 了解2008-2009年北京分离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基因组3'末端的基因特征(未包括多聚腺苷尾),探讨是否与病毒的致病性有关.方法 于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采集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和合并重症神经系统并发症患儿的咽/鼻拭子或疱疹液标本.将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同时设计肠道病毒通用引物、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RT-PCR对分离到的肠道病毒进行型别鉴定.对引起不同临床类型感染的10株EV71分离株的基因组3'末端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10株EV71的3'末端均包含1386 nt的3D、终止密码子TGA和81 nt的3'UTR,由3D核苷酸序列所推导的3D蛋白含462个氨基酸.10株EV71的3D和3'UTR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8%~99.6%和96.3%~100%,重症来源的4株毒株中有3株在3Dpol第140位和第263位同时出现了相同的氨基酸变异(R140K和I263V).10株EV71的3D与C4亚型代表株具有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7%~94.2%和96.8%~97.6%;在3'UTR与CA16/G10具有高的核苷酸同源性(88.9%~91.4%).3D区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0株EV71在亲缘关系上与C4亚型密切,与CA16/G10较密切,而与EV71其他基因型和亚型较疏远.结论 基因组3'末端在EV71进化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IL-27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增殖作用研究

    作者:毛巧霞;吴洪坤;周莉

    IL-27是IL-6/IL-12家族的细胞因子,由(EBI3)2和p28共同构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在T细胞中通过活化Jak1、STAT-1、STAT-3、STAT-4和STAT-5进行信号传导,并通过诱导T细胞增殖及IFN-λ的分泌参与炎症反应[1].本研究拟以IL-27对CD4+T细胞的免疫增殖功能作为切入点探讨其在慢性乙肝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 一起成人群体发热患者的病毒分离与鉴定

    作者:胡燕;白冰珂;李伯安;赵敏;侯俊;沈宏辉;洪炜;毛远丽;貌盼勇

    目的 从一起成人群体发热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鉴定病毒并研究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接种细胞分离病毒,以中和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分离病毒;用分离的病毒制备抗原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 从10份发热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2株病毒,经核苷酸序列分析和中和试验证实为腺病毒11型;10例发热患者血清中,6例抗腺病毒11型特异性IgM阳性,3例特异性IgG阳性,1例特异性IgM、IgG均阴性.结论 从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的腺病毒B组11型可能为引起此次群体发热的病原体.

  • 2009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北京儿童的流感监测

    作者:朱汝南;钱渊;孙宇;王芳;邓洁;赵林清;曲东;李颖;任晓旭;沙莉;袁艺;王菲;胡凤华;李杰;胡岚;张宝元;曹玲;金丽敏;李娟娟;王晓颖

    目的 了解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流感流行的情况.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国家流感中心推荐的分型方法,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因流感样症状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期间共检测了4363份咽拭子标本,其中623例为甲型H1N1阳性,阳性率为14.3%,657例为其他甲型流感病毒阳性(15.1%),所有甲型流感病毒的总阳性率为29.3%.623例中有23例为危重症病例(占阳性患者的3.7%),其中5例死亡.618例信息完整的甲型H1N1病例中,患儿年龄为14天~16岁,性别比例为男比女为1.3:1.1~3岁儿童占25.2%,3~6岁学龄前儿童和6~12岁学龄儿童所占比例相近,各约占30%.在监测期间,仅呈现了一个甲型H1N1的流行波.2009年11月达到高峰,随后减弱,2010年2月快速下降至2.7%.对监测期间每周20~30份临床标本同时进行季节性流感的监测显示,季节性H3N2、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交替流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甲型H1N1流行趋势减缓后逐渐流行成为流行优势株.结论 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北京地区儿童中出现甲型H1N1的流行,主要累及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季节性流感和RSV与甲型H1N1交替流行.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