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江门市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及耐药状况调查

    作者:尹本康;梁柏年;李占裕;陈子慧;朱小慧

    目的 了解广东省江门市区各类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的污染状况和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并参照全国食源性检测工作手册,采集江门市区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及个体熟食销售点等的非定型包装熟肉、生肉、生奶、水产品、冰淇淋、生食蔬菜等9类食品检测Lm,检出菌株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9类550份食品中,共检出Lm 40株,阳性率为7.27%.其中以非定型包装熟肉类检出Lm高,阳性率为14.81%;生肉类(生鸡肉、生猪肉、生羊肉、生牛肉)阳性率分别为13.33%、8.33%、6.00%和3.64%;水产品和生食蔬菜阳性率分别为2.00%和1.40%.生奶和冰淇淋均未检出Lm.Lm对20种抗生素中的12种抗生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江门市市区9种食品中存在发生Lm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尤其是非定型包装熟肉和生肉类的管理,控制动物饲料亚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

  • 秦皇岛市首次从食品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作者:丁秀萍;秦树民;代静林;袁玉荣;冯艳洁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菌)是李斯特菌属中的一个菌种,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它能引起脑膜炎、败血病、孕妇流产等,病死率高达30%[1],WHO将其列为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自1926年首次报道李斯特菌以来,在欧美、日本由此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日益增多,国内也有该菌引起的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的报道[2].

  • 实验室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控制点分析

    作者:石晓丽;段羚

    目前,检测食品微生物通常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30-2016.本文在严格按照GB4789.30-2016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的基础上,根据多次阳性对照实验、阴性对照实验以及能力验证实验,总结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的几个关键控制点.

  • 三门县直接食用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奚娜;章跃炎;周海慧;周继恩

    了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LM)在直接食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为我县由LM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作出预测或预警.方法为从饭店、农贸市场中随机抽检7种直接食用食品共240份样品,按GB 4789.30-2010检测,采用VT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李斯特菌属鉴定试剂盒鉴定.结果为LM平均检出率为3.75%(9/240),污染严重是生食蔬菜;熟肉制品、凉拌菜次之.结论为我县直接使用食品受到LM不同程度的污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较高.

  • 双重 TaqMan 实时荧光PCR 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的建立

    作者:窦丽芳;李梦迪;曾爱民

    以建立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双重TaqMan PCR方法为例,阐述TaqMan PCR方法建立的系统步骤和关键要素为目的,采用根据沙门氏菌FimY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iap基因序列利用ABI primer express 3.0软件设计了物种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采用标准曲线优化法对双重反应体系中引物和探针、Mg2+、dNTP浓度和Taq酶用量以及热循环条件等关键要素进行了优化,借助单双重PCR比较试验、多重PCR高低丰度模板抑制试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进而得出了这样的结果:我们建立了涵盖设计要素、质控设置、体系优化、评价指标、验证试验共5个关键环节的双重TaqMan 实时荧光PCR方法建立模式。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沙门氏菌100CFU/ml,单增750CFU/ml;特异性强,对8种阳性菌株和37种近缘及远缘关系的阴性菌株成功鉴别的方法。本研究可借鉴应用于所有以核酸为检测对象的TaqMan PCR方法的建立模式。

  • 应用Taqman实时PCR法检测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作者:闫琳;王晓英;郭云昌;裴晓燕;余东敏;杨大进

    目的 建立敏感快速的检测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实时PCR方法.方法 以hlyA基因为靶标,建立并验证实时PCR法的特异性.选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CMCC 54004,制备不同浓度的纯菌液,用实时PCR进行检测,制作标准曲线并计算扩增效率.进行人工染菌实验,染菌量分别为每25g猪肉样本1.3 ×l00、1.3 ×101、1.3×102、1.3×103、1.3×104、1.3 ×105和1.3×106 CFU.分别在增菌0、4、8、12、18、24、30、36和46 h取1 ml培养液,提取DNA进行实时PCR检测,并用PCR和传统方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集24份市售猪肉样本,用这3种方法进行检测,进一步比较三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建立的实时PCR法特异性好,对纯菌液的检出限为1.3 × 103 CFU/ml.人工染菌样本增菌24 h后,实时PCR检出限1.3 CFU/25 g,PCR及传统方法达到这一检出限需要增菌46 h.根据增菌24 h的检测结果,建立实时PCR样本标准曲线.24份猪肉样本,实时PCR检出17份阳性,阳性率70.83% (17/24),与PCR和传统方法的阳性率一致.根据所得的样本标准曲线,对检测样本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阳性样本中初始含量菌.结论 所建立的实时PCR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等优点,整个操作可在27 h内完成,适用于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定量检测.

  • 北京市售即食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定量污染水平研究

    作者:王伟;闫韶飞;白莉;李志刚;杜春明;李凤琴

    目的 了解北京市售即食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情况及污染来源.方法 采用MPN法定量检测即食熟肉制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对分离菌株正确鉴定的基础上,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结果 197份即食熟肉制品中有14份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7.11%,平均污染水平为14.31 MPN/g.其中农贸市场采集的样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率(13.89%)高于熟肉专卖店(8.57%)、超市(5.75%)和饭馆(2.56%).而超市采集样品中该菌的平均污染水平高,为22.78 MPN/g.共发现13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FGE型,其中从同一农贸市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到两株同一个PFGE型别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提示加工环境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或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结论 北京市售即食熟肉制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农贸市场出售产品污染状况高于超市、熟肉专卖店和饭馆.

  • 2016年河南省部分地市餐饮环节后厨环境及相关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调查

    作者:炊慧霞;吴玲玲;李艳芬;张秀丽;张濛;宋筱瑜

    目的 了解餐饮环节后厨环境及相关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及其分布,发现餐饮环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风险控制的关键点.方法 环境样品采样参照《食品加工区域和设备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采样指南(3-20/08/2012版)》;食品样品采样参照GB 478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测》;样品检测参照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结果 共采集环境和食品样品607份,其中环境样品520份(凉菜间324份,生菜间196份),食品样品87份(即食食品76份,生肉11份).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2株(13.51%),其中环境中69株(13.27%),食品样品中13株(14.94%).结论 河南省餐饮环节后厨环境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严重,冰箱表面涂抹物、与食品密切接触的砧板和菜刀表面涂抹物中均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属于高风险污染环节.

  • 2014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售生畜肉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研究

    作者:闫琳;裴晓燕;宋筱瑜;遇晓杰;杨庆文;陈伟伟;杨小蓉;杨舒然;李莹;李宁;杨大进

    目的 了解中国市售生畜肉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 2014年在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集生畜肉4308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菌.结果 沙门茵检出率为7.50% (323/4308),猪肉检出率高于牛羊肉,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8.84%(381/4308),超市和餐饮店的检出率高于农贸市场,冻畜肉和冷却畜肉的检出率高于鲜畜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2.21% (526/4308),94.30%(494/526)的阳性样品≤103 CFU/g.3种致病菌在第二、三季度的检出率均高于第一、四季度.结论 中国生畜肉中致病菌检出率较高,通过交叉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较大,需加以重视.

  • 2012-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耐药研究

    作者:霍哲;王晨;徐俊;高波;曹玮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与耐药性的关联性,确定某些具有高致病性潜能的流行克隆株的存在.方法 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和E-test药敏试条法对14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MLST技术对50株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率为22.00%(11/50),并出现多重耐药株.5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MLST分析共获得12个型别,以ST9和ST121为优势型别.结论 特定ST型别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特定菌株之间的传递,人源性和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均发现耐药株,可能存在耐药基因的传递,应加强对具有潜在致病性的ST型别的监测力度.

  • 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分析

    作者:马彦宁;赵悦;郭云昌;卓勤

    目的 掌握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谱系和感染相关基因的分布.方法 以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中2007-2009年自即食食品分离的226株单增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技术和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PCR方法(ASO-PCR)研究其血清学分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其与感染相关的基因.结果 226株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1/2a、1/2b、1/2c、4b为主要血清型,比例分别为41.59%(94/226)、40.71%(92/226)、10.62% (24/226)和5.31%(12/226).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血清型1/2a、1/2b和4b菌株占87.61%(198/226).谱系Ⅰ菌株为105株,谱系Ⅱ菌株为120株,谱系Ⅲ菌株为1株;我国绝大部分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感染相关基因缺失率较低,只有个别菌株缺失感染相关基因.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分离自即食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学分型、谱系分析和感染相关基因的检测,提示我国需要加强食品场所卫生管理,降低单增李斯特菌对即食食品的感染风险.

  • 北京市人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

    作者:王丽丽;陈倩

    目的 研究北京市人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血清学分型、耐药及分子特征.方法 对2013-2015年北京市李斯特菌病专项监测中分离的3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PCR法血清学分型和PFGE分型,并采用CLSI和EUCAST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3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共分为4种血清型,其中位居前2位的血清型是1/2b和1/2a,分别为17株和12株,4b血清型2株,1/2c血清型1株.32株菌经AscI酶切共分为23种PFGE带型,分为4个簇,相同血清型李斯特菌的PFGE带型聚集成簇,两种分型方法一致性为93.75%(30/32).3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及红霉素敏感,大部分菌株对其他8种抗生素的MIC值较小,但有少数菌株对苯唑西林和四环素的MIC值较大,高达32、64 μg/ml.结论 北京市人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型以1/2b和1/2a为主,PFGE图谱与血清学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耐药率普遍较低,但需加强耐药趋势监测.

  • 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振东;吉尚志;杨宇;王静

    目的 建立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扩增沙门菌的fimY基因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hly基因,采用倍比梯度稀释法检测该体系的灵敏度,以另外7株肠道致病菌评价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建立了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小鼠的检测模型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 建立了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从DNA提取到检测完毕仅需2.5 h.检测两种病原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1和12.8 copies/μl,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3.3%.结论 该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并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疾病防控及食品卫生行业中很有应用前景.

  • 采用高级微生物基因分型系统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同源性分析

    作者:曾静;周雪婷;张锡全;张琳;张西萌;魏海燕;周熙城;马丹;倪元颖

    目的 采用高级微生物基因分型系统(DiversiLab系统)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基因型分析,将分型结果与血清型和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比对研究.方法 DiversiLab系统是基于rep-PCR原理对微生物进行分型,将分型结果与菌株的血清型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菌株的耐药性与rep-PCR型别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DiversiLab系统将4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为9个型别A~I.血清型为1/2a的分离株以A型为主,所测试的6株血清型为4b的分离株均为H型;14株呋喃妥因耐受菌株9株为A型、1株为B型、3株为C型、1株为F型,除2株血清型为3a外,其余均为1/2a.结论 DiversiLab系统分析结果,揭示了46株从食品中分离的单增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间的亲缘关系,rep-PCR分型结果与H抗原结合位点存在一定联系,呋喃妥因耐受菌株的DNA指纹图谱相似度高,与耐药基因有关.

  • 鲜活贝类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姚琳;江艳华;李风铃;张媛;张奇;朱文嘉;郭莹莹;王联珠;翟毓秀

    目的 研究采自产地的鲜活贝类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毒力基因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对采自产地的200份鲜活贝类,按照GB/T 4789.3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株的耐药性;通过PCR法分析分离株9个毒力基因(包括prfA、plcB、hly、actA、iap、inlA、plcA、mpl、inlB).结果 在200份鲜活贝类中,共检出阳性样品4份(2.0%);有1株缺失inlB基因,l株缺失mpl基因;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一线临床治疗药物敏感,但有2株对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同时耐药,1株对复方新诺明和氧氟沙星耐药.结论 采自产地的鲜活贝类存在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分离株毒力基因有一定程度缺失,提示初级水产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需引起关注,并且需要继续加强食品中该菌的耐药性监测.

  • 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特征分析

    作者:赵悦;付萍;裴晓燕;王岗;郭云昌

    目的 研究中国22个省市自治区9类食品中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1 069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亚胺培南、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噻吩、利福平、万古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酸和复方新诺明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1 069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率为6.92%,主要耐受的抗生素有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并出现了多重耐药株.在不同食品来源中,分离自速冻米面制品的菌株耐药率高,为9.64%.在22个省市自治区中,耐药率前3位的是:甘肃、吉林、福建,分别为27.3%、20.4%和17.4%.结论 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率较低,不同地区、不同食物来源耐药率差异较大,仍要加强对生产和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减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趋势的上升.

  • 2012年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作者:闫韶飞;裴晓燕;杨大进;余东敏;甘辛;王伟;白莉;胡豫杰;李凤琴

    目的 研究2012年中国23个省市自治区10类食品中分离的63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h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测定.方法 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选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氟霉素和万古霉素8种抗生素,对耐药株进行MLST分型.结果 635株单增李斯特菌检测出66株耐药菌,平均耐药率为10.39%.耐四环素菌株多为49株,其次为耐环丙沙星20株、红霉素10株、氯霉素7株、复方新诺明3株、氨苄青霉素1株、庆大霉素1株、万古霉素1株.耐受2种抗生素有8株,耐受3种及以上抗生素有7株.77株菌耐药性介于中介度,其中75株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介于中介度.耐药株MLST分型表明,ST155、ST9、ST705和ST87为我国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株常见型别.四环素和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耐药谱在MLST聚类分析中有集中趋势,耐药菌株主要来源于熟肉制品和中式凉拌荤菜.结论 我国目前食品来源的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普遍较低,但与往年相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耐药株的主要MLST型别分布与相关耐药谱在聚类分析中相互关联.

  • 6种食源性致病菌质控考核结果分析

    作者:韩海红;刘继开;李薇薇;郭云昌;付萍;李业鹏;余东敏

    目的 对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的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微生物质量控制考核,以评价其对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验能力.方法 6种质控考核菌株包括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阪崎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按照2011和2012年设计的组合,将新鲜培养的致病菌增菌液混合后滴加于灭菌奶粉载体中制成样品.2011年考核制备了6种样品(Ⅰ ~ Ⅵ),2012年为10种样品(A~J).运用点分数法对两年结果分别进行满意率评价,率的比较用Pearson x2检验或对数似然比x2检验.结果 2011和2012年考核总体满意率分别为86.5%(268/310)和84.3%(375/445),2011年样品满意率低的是空白样品Ⅵ(68.0%,17/25),2012年满意率低的是G样品(0.0%,0/8).2011和2012年考核结果主要漏检的是大肠埃希菌,其中2012年大肠埃希菌漏检率占漏检总数的85.7%(60/70).2011年非考核菌中漏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2012年考核结果主要多检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多检总数的36.8%(7/19).两年的结果均显示大肠埃希菌和阪崎肠杆菌组合样品中,大肠埃希菌的漏检率明显增高.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分型正确率较低,分别为41.5%(95/229)和45.1%(105/23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易错误鉴别成英诺克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易错误鉴别成草状芽胞杆菌,阪崎肠杆菌易错误鉴别成河生肠杆菌.结论 80%以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6种致病菌的定性检验能力较好,可以满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需求.其中对沙门菌的检验能力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漏检率较低但易出现多检;大肠埃希菌的检验能力有待提高;阪崎肠杆菌的检验水平较2010年结果有明显提升.

  • 昆明市西山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彭俊;杨淞;王珏;金丽仙

    目的 了解昆明市西山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预防其食物中毒的暴发和流行.方法 采用GB 4789.30-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并结合梅里埃仪器鉴定系统,对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检验.结果 2012年5~9月间,分组随机抽取食品及食品加工工具样品406份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从中检出10株单增李斯特菌,总检出率为2.46%.其中,食品加工工具检出率为2.50%;食品总检出率为2.46%,蔬菜类和生肉类检出率均为5.00%.结论 西山区食品及食品加工工具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较普遍,存在单增李斯特菌引起公共卫生问题的风险,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 部分市售农副产品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调查及毒力基因检测

    作者:骆玲飞;王小光;刘继倩;汪萍;张颖华;陈秀华;欧阳霖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农贸市场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及其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按国标方法GB/T4789.30-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食品进行李斯特茵的分离、API试剂条进行生化鉴定,PCR扩增进行hly、prfA、plcB、actA、inlA和iap6种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20份样品中共检出李斯特菌36株,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株;英诺克李斯特菌23株,其余3株.1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prfA、plcB、iap、inlA、actA 6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00%、100%、100%、100%、100%和O,即10株菌株actA以基因全部缺失.结论 本地区农贸市场食品存在李斯特菌的污染,生肉禽类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比较严重,应加强监督管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actA毒力基因均表现为缺失,是否为本地区特性,还有待研究.

146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