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作者:张丽萍;武丽;张曼;吴沛然;汤久慧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干预作用.方法:19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48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抑郁模型大鼠,从造模第1天开始中药组给予加味温胆汤12 g·kg-1 ·d-1,西药组予氟西汀1.8mg·kg-1·d-1,模型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kg-1 ·d-1,各组均灌胃给药,连续28日.在实验第7,14,21,28天,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2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在抑郁形成过程中,抑郁大鼠海马Ca2+浓度不断上升,21,28 d时,模型组Ca2+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经治疗干预,抑郁大鼠海马Ca2+荧光强度上升趋势得到抑制,21,28 d时,中、西药组Ca2+荧光强度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在抑郁形成过程中,海马神经元游离Ca2+浓度明显升高,加味温胆汤可能通过抑制海马神经细胞Ca2+大量内流,阻止其超载,改善神经可塑性而发挥其抗抑郁效应.

  • 大明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邢妍;岳朋;孙丽华;赵文晓;王莹;张勇;刘鑫;吕延杰;杨宝峰

    目的:通过观察大明胶囊治疗前后的高脂血症大鼠心肌间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阐述大明胶囊降血脂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分组,建立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分别是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大明胶囊高、中、低(200,100,50 mg·kg-1·d-1)剂量组,每组8只.尾静脉取血测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游离脂肪酸(NEFA)等血脂指标;Trizol法提取心肌总RNA,利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测定间隙连接蛋白43在正常、高脂、给药3种情况下的差异.结果:高脂血症时血清中的TC,TG,LDL及NEFA含量升高(P<0.05),HDL含量降低(P<0.05),经大明胶囊治疗后TC,TG,LDL及NEFA含量降低(P<0.05),HDL含量上调(P<0.05)至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高脂组和给药组心电图无明显改变,心率无显著性差异;高脂组与正常组比较间隙连接蛋白43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5),给药组与高脂组比较间隙连接蛋白43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高脂组与正常组比较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显著减弱(P<0.05),给药组与高脂组比较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大明胶囊具有降血脂作用,其降血脂的药效机制与间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改变有一定联系.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江巍;朱泉;黄春林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t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科技新产品,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仪器之一.它是在普遍荧光显微镜成像基础上加装了激光扫描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的图象处理技术,使用紫外或可见激光激发荧光探针,从而得到细胞或组织内部细微结构的荧光图象.它采用了能达到高分辨率及重复性的无色差扫描技术,克服了普通偏轴镜扫描因色差造成的低分辨率的弱点,改进了定量采样时重复性差等缺点,从而不仅提高了光学成像的分辨率,而且能产生真正具有三维清晰度的图象,同时可在亚细胞水平上观察诸如Ca2+、pH值和膜电位等生理信号及细胞形态的实时动态变化,成为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药理学、遗传学等领域中新一代强有力的研究工具(1).近几年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这一先进的检测手段被引入中医药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研究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现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汇总如下.

  • 荧光染料偶联抗HER-2单链抗体对乳腺癌的体内外检测研究

    作者:魏杰;王志国;朱诚;潘振华

    目的 探讨使用单链抗体偶联荧光染料的手段构建一种探针,用它进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体内外检测.方法 通过Overlap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方法和柔性肽G4S将赫赛汀(曲妥珠单抗)的轻链与重链连接,构建工程载体,并通过毕赤酵母进行表达纯化,获得靶向HER-2的单链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单链抗体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MDA-MB-453的结合能力;将单链抗体与碱性荧光染料罗丹明B偶联,使用激光共聚焦检测单链抗体在体外对MDA-MB-453细胞的靶向能力;将单链抗体与近红外荧光染料NIRB-NHS偶联,通过CCD照相机实时收集荧光信号,检测偶联探针在荷瘤裸鼠体内的靶向能力,并判断其开发为检测试剂的潜力.结果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和毕赤酵母表达,成功获得抗HER-2单链抗体,经Western blot鉴定表明单链抗体anti-HER-2 scFv表达及装配正确.流式细胞术检测anti-HER-2 scFv与乳腺癌细胞MDA-MB-453的结合率为47.4%.体外靶向性实验验证单链抗体anti-HER-2 scFv可在体外很好地靶向乳腺癌细胞MDA-MB-453,单链抗体组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101.68±5.76,明显优于阻断对照组25.95±7.32.体内近红外成像实验中,通过对荷MDA-MB-453细胞移植瘤裸鼠给药后的荧光信号分析,结果显示单链抗体探针可以很好靶向至肿瘤部位,分析热点区域的大肿瘤/正常组织荧光信号比可知,单链抗体组的信号比为4.96±0.38,明显强于阻断对照组1.12±0.41.结论 采用毕赤酵母表达体系成功构建并表达了单链抗体anti-HER-2 scFv.单链抗体保留了母本抗体的结合能力,并体现了很好的体外和体内的靶向能力,其具有应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检测的潜在价值.

  • 靶向EGFR分子的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体内外检测功能的研究

    作者:蔡忠;李婷;陈烨;徐敬根;闫凌丽

    目的 使用单链抗体偶联荧光染料的手段构建一种探针,其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内外检测.方法 通过Overlap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方法通过柔性肽G4S将爱必妥(西妥昔单抗)的轻链与重链连接,构建成工程载体,并通过毕赤酵母进行表达纯化,获得靶向EGFR的单链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单链抗体对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结合能力;将单链抗体与碱性荧光染料罗丹明B偶联,使用激光共聚焦检测单链抗体在体外对A549细胞的靶向能力;将单链抗体与近红外荧光染料NIRB-NHS偶联,通过CCD照相机实时收集荧光信号检测偶联探针在荷瘤裸鼠体内的靶向能力,并判断其开发为检测试剂的潜力.结果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和毕赤酵母表达,成功获得抗EGFR单链抗体,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说明单链抗体Anti-EGFR scFv表达及装配正确.流式细胞术检测Anti-EGFR scFv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结合率为40.3%.体外靶向性实验验证单链抗体Anti-EGFR scFv可以在体外很好地靶向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单链抗体组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136.38±7.62,明显优于阻断对照组(19.83 ±2.75).体内近红外成像实验中,通过荷A549细胞移植瘤裸鼠给药后的荧光信号分析结果显示单链抗体探针可以很好靶向至肿瘤部位,分析热点区域的大肿瘤/正常组织荧光信号比可知,单链抗体组的信号比为7.54±1.42,明显强于阻断对照组(1.17±0.28).结论 本文采用毕赤酵母表达体系成功构建并表达了单链抗体Anti-EGFR scFv.单链抗体保留了母本抗体的结合能力,并体现了很好的体外和体内的靶向能力,其靶向能力可以应用于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领域,拥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基因科学的革命--基因芯片技术

    作者:翟鹏;童坦君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建立在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上的全新技术,它利用固定在芯片上的几万至几十万条探针与样品进行杂交,在一步实验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它的出现,使基因序列测定、基因功能测定等工作的程序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使许多原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检测成为可能.基因芯片技术使用了包括光控固相化学合成、激光共聚焦等在内的多项先进技术,实验实现了全部自动化,操作极为简便,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实验成本.该项技术,已经在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表达分析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越来越多的成品芯片的设计制造成功,该项技术必将在整个分子生物学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

  • 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90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相关因子的表达比较

    作者:陈鹏博;任晓莉;张亚丽;陈创夫;王远志

    目的 比较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90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后其凋亡相关因子的转录和表达. 方法 建立16M、M5-90侵染RAW264.7模型,采用CFU计数法比较16M、M5-90侵染RAW264.7 4、8、12、24 h后的胞内生存情况;采用qRT-PCR检测AIF、Bcl-2、Bax、Apaf-1、Bcl-xl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检测TNF-α和Cyt C在细胞内的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检测Cyt C在细胞内共定位表达情况. 结果 布鲁氏菌16M在侵染后4h~24 h胞内CFU呈增多趋势,而M5-90 CFU先增多后减少.qRT-PCR显示AIF基因的转录水平在侵染后4h~24 h内呈上升趋势,且M5-90侵染组与16M侵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M5-90侵染诱导的Apaf-1基因转录水平与16M侵染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xl的转录量随着侵染时间增长而不断增加,且16M诱导组与M5-9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5-90侵染组Bax和Bcl-2水平与16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5-90侵染组Bax/Bcl2比值与16M侵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分析显示TNF-α、Cyt C分泌量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加,且M5-90诱导组与16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激光共聚焦显示Cyt C定位在RAW264.7内,属于胞浆表达,且M5-90诱导的表达量与16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感染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 结论 布鲁氏菌疫苗株M5-90侵染RAW264.7 4 h~24 h内,凋亡相关因子Cyt C、AIF、Bax/Bcl-2、Apaf-1的表达量高于强毒株16M侵染组,而Bcl-xl则相反,表明在此侵染阶段M5-90具有更强的促细胞凋亡作用.

  •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巨噬细胞钙离子和pH以及膜电位的调控

    作者:王立生;李迎雪;朱惠明;马晓东;曾位森;罗深秋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 WPG)能激活巨噬细胞.目前认为WPG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之一是提高其胞内游离ca2+离子([ca2+]i)的水平,但[Ca2+]i升高的途径仍不清楚.本文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WPG对巨噬细胞[Ca2+]i和pH以及膜电位的影响.

  •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术研究光敏剂亚细胞定位

    作者:戴维德;王雷;刘凡光;顾瑛;李晓松;丁新民;曾晶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及荧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血卟啉单甲醚 (HMME)在靶细胞亚细胞结构中的精确定位及定量分析的可行性. 方法将传代培养的鼠肺内皮细胞与 HMME共同孵育 24 h.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选择特异性细胞器荧光探针若丹明 (rhodamine)- 123、荧光素黄 (lucifer yellow)、DiOC6( 3)和 BODIPY分别标记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采取不同的采集顺序激发染色细胞样品,通过预先设置的相应的发射滤光片分别采集细胞内 HMME与细胞器探针的荧光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采用像素-荧光强度分析方法对光敏剂进行亚细胞定位. 结果采用先激发探针后激发 HMME的顺序, HMME及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及形态特征保持较好;细胞质与细胞核内 HMME平均荧光光强差异有显著意义,前者是后者的 2倍以上; HMME在 4种细胞器区域平均荧光光强与细胞平均荧光光强 (J1/J2)比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随参数 m的增高, HMME在 4种细胞器区域 J1/J2比值呈下降趋势. 结论 HMME在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有分布;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结合荧光定量分析法能对荧光效率极低的光敏剂进行精确的亚细胞定位及分布定量比较.

  • 人胃癌与癌前病变组织的固有荧光特征

    作者:陈颖;吴云林;吴巍;蔚青;胡伟国;郭强苏

    目的:分析胃良恶性黏膜的固有荧光差异.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和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标本制成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固有荧光主要位于胃壁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与正常胃黏膜相比,在胃癌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平均绿红荧光强度比较低(1.57±0.69,2.06±0.51 vs 3.75±1.41,P<0.01,0.05).同一患者的正常胃黏膜固有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胃腺癌胃黏膜(P<0.05),而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胃癌黏膜绿色固有荧光强度变化可作为恶性病变的标志.

  • 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体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

    作者:程勇前;聂青和;周永兴;黄晓峰;罗红;杨华光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体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可能性,以及滋养层细胞感染HCV后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后,以HCV 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试验,应用RT-PCR法定性及定量检测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CV RNA,透射电镜观察HCV感染后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并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免疫荧光染色后HCV 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结果:HCV感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可间断检测到HCVRNA,而对照组始终未检出;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HCV NS5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周;HCV感染后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溶酶体大量增生,粗面内质网增生,脂滴减少,出现空泡状结构,并可观察到病毒样颗粒.结论:HCV可以感染滋养层细胞,并导致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类似黄病毒科病毒感染后的改变.

  • 共聚焦定量分析WAF1-S基因表达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生长的作用

    作者:周勇安;谷仲平;王线妮;马群风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WAF1-S基因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食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食管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食管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将野生型WAF1-S基因全长,通过双粘端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方法转染EC109细胞(人食管癌细胞系).通过打点杂交观察WAF1-S基因mRNA在细胞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及激光共聚焦方法定量分析WAF1-S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MTF及流式细胞仪检测EC109的生长状态,分析WAF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用内切酶酶切分析证实外源野生型WAF1-S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中,经打点杂交证实外源野生型WAF1-S基因可以在EC109细胞中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分析证实,转染后的食管癌细胞EC109中WAF1-S的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2±15vs11±7,P<0.05),对细胞进行周期分析表明,处于F0~G1期细胞为0.47~0.65.结论:通过转染外源野生型WAF1基因可提高WAF1基因表达,增加食管癌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提高WAF1基因表达,抑制细胞的生长.

  • 辛伐他汀对大鼠平滑肌祖细胞和内皮祖细胞p27蛋白表达的不同影响

    作者:张坡;朱鲜阳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平滑肌祖细胞(SPC)和内皮祖细胞(EPC)p27蛋白表达的影响,筛选新一代包被洗脱支架药物。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纤维连接素包被培养板,加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01~10μmol/L)培养24 h后,平滑肌肌动脉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骨髓源性SP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结合的植物凝集素(FITC-UEA-Ⅰ)和DiI结合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 I-acLDL)双染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 Western blot检测p27蛋白的表达。

  • 非去极化心脏停跳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

    作者:吴蓓;黑飞龙;龙村;王世磊;秦春妮;于坤

    目的:探讨非去极化心脏停跳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
      方法:①急性剪取SD大鼠心脏,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A:短时间常温心脏保存实验分组处理:Con组、ST组、HTK组和NDP组平衡15 min后以室温的无钙KH液、ST液、HTK液和NDP液灌注5 min,并在相应的液体中保存1 hr,再复灌1 hr;B:长时间低温心脏保存实验分组处理:使用4℃的相应停跳液灌停并在4℃液体中保存8 hr后,再复灌1 hr。比较各组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冠脉流出液中心脏肌钙蛋白I水平、心肌梗死面积、组织ATP和乳酸含量、心肌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②原代培养出生1~2天的SD乳鼠心肌细胞。分为Con组、缺血再灌注组、ST组、HTK组和NDP组。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并比较各组心肌细胞AP、INa、ICa-L和Ito通道的特性;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持续观察各组细胞和线粒体钙及膜电位水平的变化。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清勇;吴玉泉;沈企周;周建英;王彦刈;叶剑锋;郑筱祥

    CD44是与恶性肿瘤转移相关的重要粘附分子,它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侵袭有关。我们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 CD44的表达,为判断肺癌的转移潜能和预后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肺癌组 50例,均经手术、穿刺活检证实并行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其中男性 3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30~74岁,平均年龄(48±3.5)岁。进行手术的有32例,化疗的18例。有淋巴结转移者36例,无淋巴结转移者14例;鳞癌28例,腺癌18例,大细胞未分化癌4例。组织学分类:高分化10例,中分化18例,低分化22例。根据UICC[1]分期:Ⅰ期10例,Ⅱ期10例,Ⅲ期 16例,Ⅳ期 14例。良性组:肺炎、肺结核[2]共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4~56岁,平均年龄(30±3.5)岁;正常对照组:健康献血者30人,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18~25岁,平均年龄(20±2.5)岁。标本采集:肺癌组术前、化疗前及术后、化疗疗程结束后1个月采外周静脉血2 ml 。良性患者和健康献血者采外周静脉血2 ml。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44-FITC及阴性对照羊抗鼠IgG- FITC均由法国国际免疫公司提供。血液标本的处理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详见文献[3]。取少量标有荧光抗体的细胞悬液涂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D44的表达,细胞膜上见有绿色荧光为阳性表达。

  • 人髓母细胞瘤中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物p27KIP1的表达及预后关系

    作者:程永忠;毛伯镛;张尚福;刘艳辉;雷町;高立达;刘卫平;李甘地

    目的检测p27蛋白在人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探讨p27与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检测57例髓母细胞瘤标本中p27蛋白的表达及其定位情况,结合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全部57例髓母细胞瘤标本中,p27阳性表达为32.41%~96.53%,平均为64.34%±18.1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示p27高表达组(≥80%)较低表达组(<80%)有显著性差异(P<0.0001);以p27阳性表达率60%为截取值,两组间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P<0.0001).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检测显示p27在肿瘤细胞质中有表达,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在全部病例及儿童病例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成人病例组中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27表达降低和p27在细胞质中呈阳性表达在髓母细胞瘤中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5(95%CJ 2.3~6.7)、3.4(95%CI 1.6~4.1).结论在髓母细胞瘤中p27表达有不同水平的减低,p27表达的降低及p27在细胞质呈阳性表达是人髓母细胞瘤的危险因素,p27在人髓母细胞瘤中具有预后判断意义的佳截取值为阳性表达率60%.

  • eIF-5A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作者:何昆;周涛;靳宝锋;胡美茹;杨怡;张学敏

    目的:研究eIF-5A的亚细胞定位,为了解其生物学功能提供线索.方法:借助免疫荧光技术和GFP标签技术,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eIF-5A的亚细胞定位.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eIF-5A定位于细胞质中;GFP-eIF-5A瞬时转染后,起初eIF-5A为全细胞分布,以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中.第50位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后的eIF-5A则分布于整个细胞.结论:eIF-5A具有核质穿梭功能,它的亚细胞定位是个动态变化过程,hypusine可影响其亚细胞定位,进而可能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 人前列腺癌相关基因pc-1表达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

    作者:张浩;周建光;孙玉龙;李杰之;袁兰;黄翠芬

    目的:研究pc-1基因表达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方法:采用巢式PCR技术,从原始克隆质粒中扩增出可编码蛋白分子的pc-1 cDNA片段,分别将其克隆入含EGFP和MYC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中;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入人前列腺癌细胞C4-2中;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pc-1表达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与结论:pc-1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质中,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生化功能奠定了基础.

  • 腺病毒-阴离子脂质体复合物的制备和体外表征

    作者:钟志容;万瑜;石三军;张志荣;孙逊

    为了制备腺病毒-阴离子脂质体复合物(AL-Ad5),首先利用HEK 293细胞大量扩增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以氯化铯两步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纯化,再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壳蛋白免疫法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分别测定腺病毒滴度.以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处方和制备条件,通过钙离子融合法制备目标复合物AL-Ad5,以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法分别对其外观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考察;并制备双色荧光标记的复合物,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该复合物被MDCK细胞摄取后的胞内定位,以考察阴离子脂质体对腺病毒的包合情况.结果表明,目标复合物分布均匀,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211±10) nm和(-41.2±2.2) mV.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表明,红色荧光标记的腺病毒和绿色荧光标记的脂质体在MDCK细胞内的定位一致.由此说明,阴离子脂质体能够较好地包裹腺病毒以形成腺病毒-阴离子脂质体复合物.

  • S1P1受体激动剂FTY720的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周琬琪;张海婧;金晶;李燕;李超;陈晓光

    FTY720 (2-amino-2-[2-(4-octylphenyl) ethyl]-l,3-propanediol hydrochloride,图1)是日本京都大学的藤多哲朗教授等从寄生蝉幼虫的子囊菌(Isaria sinclairii)培养液中提取的抗生素成分.ISP-1 (myriocin/thermozymocidin)是经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合成药物[1],在细胞内被鞘氨醇激酶2 (sphingosine kinase 2,Sphk2)磷酸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FTY720-P.FTY720与现有的免疫抑制剂结构完全不同,并显示特有的作用机制.它通过激动S1P受体而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回巢”,从而起到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作用,表现出免疫抑制.特别是对器官移植等的免疫排斥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尤为引人注目[2].

9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