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辣蓼对大肠埃希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的修复作用

    作者:肖祝华;罗晓韵;程轩轩;郑诗嘉;杨全;杨慧文

    目的:研究辣蓼对大肠埃希菌性腹泻小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檗碱组,辣蓼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建立小鼠腹泻模型.辣蓼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5,7.5 g·kg-1辣蓼水提液,小檗碱组给予盐酸小檗碱0.025 g·kg-,正常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2次.分别于成模后的第1,2,4,6天各组随机抽取5只动物,取十二指肠,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肠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Smad3及Smad7 mRNA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学观察发现辣蓼干预后可以明显减轻腹泻小鼠十二指肠黏膜损伤;ELISA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黏膜TNF-α和IL-1β的含量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辣蓼中、高剂量组能降低小鼠肠黏膜TNF-α和IL-1β的含量(P <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EGFR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 <0.05,P<0.01),Smad7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0.01),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调节肠组织中TGF-β1,EGFR,Smad3及Smad7 mRNA表达量(P<0.05),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辣蓼对大肠埃希菌性腹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肠组织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干预TGF-β/Smads信号转导有关.

  • 靶向EGFR分子的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体内外检测功能的研究

    作者:蔡忠;李婷;陈烨;徐敬根;闫凌丽

    目的 使用单链抗体偶联荧光染料的手段构建一种探针,其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内外检测.方法 通过Overlap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方法通过柔性肽G4S将爱必妥(西妥昔单抗)的轻链与重链连接,构建成工程载体,并通过毕赤酵母进行表达纯化,获得靶向EGFR的单链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单链抗体对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结合能力;将单链抗体与碱性荧光染料罗丹明B偶联,使用激光共聚焦检测单链抗体在体外对A549细胞的靶向能力;将单链抗体与近红外荧光染料NIRB-NHS偶联,通过CCD照相机实时收集荧光信号检测偶联探针在荷瘤裸鼠体内的靶向能力,并判断其开发为检测试剂的潜力.结果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和毕赤酵母表达,成功获得抗EGFR单链抗体,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说明单链抗体Anti-EGFR scFv表达及装配正确.流式细胞术检测Anti-EGFR scFv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结合率为40.3%.体外靶向性实验验证单链抗体Anti-EGFR scFv可以在体外很好地靶向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单链抗体组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136.38±7.62,明显优于阻断对照组(19.83 ±2.75).体内近红外成像实验中,通过荷A549细胞移植瘤裸鼠给药后的荧光信号分析结果显示单链抗体探针可以很好靶向至肿瘤部位,分析热点区域的大肿瘤/正常组织荧光信号比可知,单链抗体组的信号比为7.54±1.42,明显强于阻断对照组(1.17±0.28).结论 本文采用毕赤酵母表达体系成功构建并表达了单链抗体Anti-EGFR scFv.单链抗体保留了母本抗体的结合能力,并体现了很好的体外和体内的靶向能力,其靶向能力可以应用于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领域,拥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EGFR靶向抗体融合蛋白激活免疫细胞杀伤肝癌细胞Huh7的研究

    作者:杜志娜;曲韬;尉迟敏

    目的 探究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与MHC-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I)相关抗原分子MICB (MHC class I-related chain molecules B)的融合蛋白对肝癌细胞Huh7的杀伤效果.方法 通过重叠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方法通过柔性肽G4S将西妥昔单抗重链C末端及人MICB胞外区基因连接,构建成工程载体,并通过毕赤酵母进行表达;流式检测融合蛋白对Huh7细胞的结合能力;噻唑蓝(MTT)法检测Huh7细胞的增殖抑制;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实验验证融合蛋白是否能激活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结果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和毕赤酵母表达,成功获得融合抗体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说明融合蛋白Cetuximab-MICB表达及装配正确.流式细胞术检测Cetuximab-MICB与肝癌细胞Huh7的结合率为72.8%,与母体西妥昔单抗结合率(75.5%)相当.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与PBS组对照相比,西妥昔单抗、融合蛋白组对肝癌细胞Huh7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蛋白浓度为400 nmoL/L时,Cetuximab-MICB融合蛋白组抑制率(66.09%)强于西妥昔单抗组(56.54%).将免疫细胞PBMC(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NK92和肿瘤细胞Huh7共孵育,通过检测LDH(lactate dehydrogenase)的释放,发现融合蛋白比西妥昔单抗更有效地介导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以PBMC为效应细胞,效靶比为100:1时Huh7细胞裂解率可以达到43.58%,优于西妥昔单抗组(37.77%).以NK92细胞为效应细胞,效靶比为10:1时Huh7细胞裂解率可以达到61.29%,明显优于西妥昔单抗组(40.54%).结论 采用毕赤酵母表达体系成功构建并表达了Cetuximab-MICB融合蛋白.Cetuximab-MICB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Huh7的增值,并能进一步通过NKG2D途径激活NK细胞加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作者:丁明杰;丁蔚;银德仁;白经修;张娓;高晓东;张林庆;牛富文;付士显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及其受体(EGF receptor, EGF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析并研究染色结果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EGF染色,以正常人颌下腺作为阳性对照.EGFR以正常人胎盘组织为阳性对照.EGF和EGFR染色一抗的浓度分别为1∶200,1∶100,4℃孵育48h. 结果 EGF强阳性18例,弱阳性16例,EGFR强阳性18例,弱阳性16例.EGF和EGFR的表达分为两种类型:M型:癌组织本身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强弱不同,D型:癌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强度均一.D型与M型在EGF、EGFR的表达中较一致.M型较多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并且强阳性组中M型所占比例较大. 结论 EGF及EGFR强阳性表达同食管癌病人的预后有关.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前景

    作者:郑君芳;陈慧敏;贺俊崎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肿瘤形成及转移中均起重要作用.EGFR抑制剂可有效治疗癌症,但存在皮肤毒性等多种副作用,不利于长期使用.EGFR相互作用蛋白可调节EGFR信号通路,其表达改变也能导致肿瘤形成,若将其作为靶点研制药物,可有效改善治疗结果、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故对EGFR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EGFR具有众多的相互作用蛋白,其中B1R促进EGFR所介导的Erk/MAPK信号激活,而PTPN12、Kek1、CEACAM1、NHERF对Erk/MAPK信号通路起抑制作用;CaM可通过结合并改变EGFR近膜区的电性调节PI3K/Akt及PLC-γ/PKC信号.通常认为STAT1、STAT5b可被EGFR激活,但近研究表明EGFR还存在抑制STAT活性的结构域.LRIG1、ACK1可促进EGFR的内化和降解,而NHERF、HIP1对EGFR的内化和降解起抑制作用.本文对多种EGFR相互作用蛋白及其与EGFR的结合位点、对EGFR信号通路和EGFR相关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 乳腺癌MDA-231细胞中IL-8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关系

    作者:郑天郢;王永刚;张昕;高雪芹;张华宁

    目的 探讨IL-8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以及IL-8信号通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乳腺癌MDA-231细胞IL-8的分泌及rhEGF、anti-EGFR对IL-8分泌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膜受体CXCR1和CXCR2的表达;MTT和matrigel invasion(基质凝胶侵袭)方法分析rhIL-8及anti-IL-8对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rhlL-8及anti-IL-8对EGFR活化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细胞可分泌大量IL-8,其细胞膜表面表达CXCR1和CXCR2两种受体.rhlL-8及其中和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其侵袭能力:rhIL-8可提高癌细胞的侵袭活性(P<0.05),其中和抗体则对癌细胞的侵袭有抑制作用(P<0.05).rhEGF及anti-EGFR均明显抑制了MDA-231细胞IL-8的分泌(P<0.05,P<0.01);未发现rhIL-8对EGFR的酪氨酸磷酸化有任何影响,相反anti-IL-8却诱导了EGFR活化.结论 IL-8不是乳腺癌自分泌的促细胞生长因子,IL-8主要通过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而影响肿瘤的发展.乳腺癌中G蛋白耦联受体(GPCR)介导的IL-8信号通路与EGFR信号通路之间并无cross-talk,而是竞争抑制的关系.

  • 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和胃黏膜病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

    作者:李文利;钮自宇;张鸣鸣;李林浩;滕春媛;战淑慧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Hp)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胃黏膜病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Hp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患者给予大蒜素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与大蒜素剂型相同的安慰剂;疗程为24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EGF、胃黏膜EGFR表达以及病理积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大蒜素治疗后EGF、EGFR表达水平以及病理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EGF、EGFR表达水平以及病理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蒜素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积分有改善作用,且能够降低萎缩性胃炎EGF及EGFR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晓岚;汪鑫;李志裕;尤启冬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该受体活性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近年来,许多以此为靶点的新抗肿瘤药物陆续被开发,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综述了EGFR的结构和作用以及近年来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新药的研发现状

    作者:周冰莹;安春娜;蒲小平

    蛋白激酶在多种疾病,特别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其为药物靶点的激酶抑制剂则成为近年药物研发的热点.目前已有11个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上市,其中9个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激酶抑制剂具有高选择性、副作用少的特点.已上市药物已经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其较传统治疗药物的优越性,部分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线用药.本文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新药的研发现状进行综述.

  • 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DNA转染对胶质母细胞瘤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田新霞;张云岗;杜娟;郑杰

    目的:探讨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cDNA转染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反义EGFR cDNA转染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后,筛选出低表达EGFR的细胞株;用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assay(TRAP分析)检测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用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长度;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端粒酶相关蛋白1(human telomerase-associated protein 1,hTEP1)和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反义EGFR cDNA转染胶质母细胞瘤U87MG后,其EGFR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生长缓慢,对EGF的生长刺激作用,反应明显减弱;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端粒长度显著缩短;hTERT的mRNA表达量略微降低,而hTEP1和c-myc的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反义EGFR cDNA转染胶质母细胞瘤可以有效阻断EGFR信号传导通路,降低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使端粒长度缩短,这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新机制;反义EGFR cDNA转染降低hTERT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降低端粒酶活性的机制之一.

  • 武汉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泉;李艳;童永清

    目的 调查武汉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型分布特点,探究肺癌组织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吸烟习惯、肿瘤病理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85例NSCLC患者石蜡组织切片,采用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EGFR基因18、19、20、21四个外显子,DNA测序分析确定EGFR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185例NSCLC患者中,男性EGFR突变率为7.3%,明显低于女性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FGFR基因突变率为7.7%,明显低于不吸烟者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腺癌EGFR突变率为15.3%(18/118),腺鳞癌突变率为10.0%(3/30),鳞癌突变率为5.4%(2/37);共检测出7种类型突变,分别为Gln787Gln、Leu858Arg、E746-A750del、S752-I759del、A750-I759del、Gly719Ser、Ser768Ile.结论 武汉地区NSCLC EGFR基因的突变形式主要为点突变及缺失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有关,与肿瘤病理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明显关系.

  • 胃肠乐对幽门结扎胃溃疡胃黏膜EGF和EGFR的影响

    作者:潘华峰;赵霞;刘友章;王茵萍

    [目的]探讨胃肠乐抗溃疡的机制及对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胃肠乐高剂量组、胃肠乐中剂量组、胃肠乐低剂量组、洛赛克组;用游标尺计算各组溃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图像分析.[结果1胃肠乐高、中剂量组胃黏膜全层EGF、EGFR表达明显(其积分光密度值、平均灰度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肠乐抗溃疡,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增加EGF、EGFR表达而起到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 呼和浩特市地区蒙古与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细胞间粘附分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吕新翔;罗夏;乌日娜

    目的:探讨蒙汉族银屑病皮损细胞间粘附分子(CD54)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CD54、EGFR的表达.结果:蒙汉族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CD54、EGFR的表达均阳性.结论:CD54、EGFR与银屑病发病机理有关.CD54、EGFR在蒙、汉族银屑病皮损的表达无差异.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SiO2所致肺上皮间质转化的体外干预

    作者:张华;李黎;肖华;张春玲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二氧化硅(SiO2)所致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并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制备矽肺细胞模型,用EGFR-TKI干预染尘肺上皮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SiO2粉尘浓度为0μg/ml)、模型组(SiO2粉尘浓度为200 μg/ml)、低剂量干预组(A1组,EGFR-TKI浓度20 μmol/L)、中剂量干预组(A2组,EGFR-TKI浓度40 μmol/L)、高剂量干预组(A3组,EGFR-TKI浓度80 μmol/L),干预48 h后,于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收集不同时段细胞,用RT-PCR检测E-cadherin、α-SMA、EGFR mRNA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EGFR-TKI干预,上皮细胞转化停滞,表现为纤维状伪足变短,呈类圆形;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模型组、A1组、A2组、A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SMA mRNA、EGFRmRNA和其蛋白表达逐渐下降,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TKI能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α-SMA表达和抑制EGFR活性有关.由此推测,抑制EGFR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 CathD、CD44V6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春风;赵俊军

    目的:研究CathD、CD44V6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洲56例NSCLC患者癌组织中CathD、CD44V6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CathD、CD44V6和EGFR在NSCLC组织中均有过度表达;而CathD、CD44V6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CathD、EGFR的表达与TNM分期有关,CD44V6表达与TNM分期无关;CathD、CD44V6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增加;CathD、EGFR和CD44V6表达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CathD、EGFR和CD44V6在NSCLC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联合检测3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价肺癌生物学行为以及判断转移潜能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健脾化浊方促进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的机制研究

    作者:吴旭清;杨倩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测胃溃疡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分析健脾化浊方保护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Okabe的方法并加以改进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健脾化浊方组和雷尼替丁组,每组各8只,另设正常对照组8只,连续灌胃14天后取大鼠胃黏膜溃疡灶或溃疡瘢痕及其周围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组织中EGF和EGF表达.结果:健脾化浊方促进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提高再生黏膜的功能成熟度,从而提高QOHU,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的机制之一.

  • 组织芯片宫颈癌中EGFR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周素英;张品南;潘丹;夏作利;陈艳梅;冯国飞;郭群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特点及其对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意义.方法:构建含有80例宫颈癌标本的组织芯片,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分析EGFR的表达与各种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在宫颈癌旁组织中呈少量表达或不表达,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9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宫颈癌的组织中EGFR的过表达,与不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而与不同肿瘤的大小、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P<0.01;P <0.05;P <0.05).结论:EGFR的表达参与宫颈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检测宫颈癌中的EGFR,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并且值得进一步以它作为宫颈癌靶向治疗新的作用靶点.

  • 一氧化氮供体型苯胺嘧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非小细胞肺癌活性

    作者:韩春;吴林韬;周成勇;胡晓琴;李慧杰;黄张建;彭司勋;张奕华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一氧化氮(NO)供体型苯胺嘧啶类化合物,以寻找活性较强的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药物.方法 将NO供体呋咱N-氧化物与苯胺嘧啶片段杂合制得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考察目标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研究目标物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Griess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在肿瘤细胞中的NO释放.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谱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物对EGFR二次突变的H1975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活性(IC50=0.078~2.332 μmol·L-1),明显优于抗NSCLC药物吉非替尼(IC50=8.589 μmol· L-1),其中,目标物6f可选择性地抑制EGFR突变细胞的增殖,其活性(IC50 =0.078 μmol·L-1)与文献报道的强效化合物WZ4002(IC50 =0.064 μmol·L-1)相当;此外,6f还能选择性地在EGFR突变的NSCLC细胞中释放高浓度的NO,对EGFR及其下游信号AKT、ERK的磷酸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值得进一步研究.

  • 肺癌EGFR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林凤武;闫继东;韩振国;韩春山

    目的探讨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癌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86例肺癌组织、35例正常肺组织EGFR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织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EGFR在鳞癌与腺癌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淋巴结转移阳性癌组织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阴性癌组织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 EGFR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EGFR表达与鳞癌、腺癌分型无关,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

  • 人脑胶质瘤中ADAM17、EGFR和CD4+CD25+Treg的表达及免疫调节机制

    作者:呼铁民;齐宝柱;田甜;杨国军;王昆鹏;周敬君;季东鑫;王维兴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DAM)1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D4+CD25+Treg的表达及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选取人脑胶质瘤标本52例,其中Ⅰ~Ⅱ级(低度恶性胶质瘤)19例,Ⅲ~Ⅳ级(高度恶性胶质瘤)33例;另取10例因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切取的正常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标本组织中ADAM17、EGFR蛋白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和RT-PCR检测其中ADAM17、EGFR蛋白和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比率.结果 胶质瘤组织中ADAM17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高度恶性组织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织(P<0.05).脑胶质瘤组织ADAM17、EGFR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高度恶性脑组织表达量明显高于低度恶性脑组织(P<0.01).脑胶质瘤组织CD4+CD25+Treg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且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P<0.01).脑胶质瘤组织中ADAM17、EGF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与CD4+CD25+Treg细胞比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ADAM17、EGFR和CD4+CD25+Treg在人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且与病理分级相关;ADAM17、EGFR可能通过诱发CD4+CD25+Treg的负性免疫调节而减弱免疫监视,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67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