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1.1 文稿要求:内容真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重点突出,说理透彻,文字精练,具实用性、真实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字数在3000字以上。
1.2 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避免使用简称、缩写、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的词语。尽量不设副标题。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予说明,如“本课题受XX基金资助(编号XXXX)”,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请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来。
1.3 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中如须更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单位,应注明单位名称、科室、地址(XX市或县XX路XX号)、邮编。
1.4 摘要及关键词:文章必须附中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部分内容,要求以第3人称撰写200~300字为宜。并附3~8个关键词。有条件者,可将文题、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译成英文。
1.5 文稿直接通过电子信箱投稿,并请注明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或县),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同时提供第一作者联系电话。投稿须附单位正式介绍信并加盖单位公章,将其扫描成图片或拍成图片随文稿一并寄至投稿信箱
辽宁中医杂志影响因子
辽宁中医杂志发文量
辽宁中医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本刊为: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 RCCSE(A-)(2017-2018)
杂志官网显示一个半月会出审稿结果,如果文章质量高有基金支持的话,也可以优先审稿。
杂志官网:http://lnzy.cbpt.cnki.net
知网显示,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198,综合影响因子为0.800。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探讨自拟疏肝开窍饮经验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重点探究其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um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偏头痛患者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片,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开窍饮经验方内服,连续用药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频率、每月无头痛天数、疼痛持续时间,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偏疼痛程度进行评定,采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监测治疗前后血清CGRP、5-HT、TNF-α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 (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每月无头痛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降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MCA、BA、PCA、ACA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G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5-HT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21.74%(P<0.05).结论:自拟疏肝开窍饮经验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利于减轻患者头痛程度,其止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调控血清中CGRP、5-HT、TNF-α水平以改善神经元代谢与脑微循环、缓解血管痉挛等途径实现的,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芪参归龙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脂、血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1日-2018年7月31日于本院就诊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进行降脂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参归龙饮,两组持续治疗4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心动图参数、血压及血脂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DD、LVESD及LEV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及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LEV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QT离散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QT离散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归龙饮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压指标水平及心功能,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BDNF、VEGF、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而成的汤剂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通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2.1% (P <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BDNF、VEGF水平对照组明显升高,而MMP-9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六君子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血液灌注损伤,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目的:观察清心健脾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科和本院肾病科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中药+西药组30例,中药组单纯应用清心健脾法组方用药,西药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中药+西药组应用清心健脾中药联合西药,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药+西药组均能改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3组中医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中药+西药组优于西药组;3组均能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红细胞计数,其中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红细胞计数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西医疗效相当,没有显著差异(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其他两组,加用清心健脾中药能明显改善西药不良反应.结论:清心健脾法能降低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检测指标,疗效与西药相当,在改善中医症状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更有优势.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联合红花黄色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四川省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和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舒洛地特),观察组34例(舒洛地特+红花黄色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及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及HDL-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GFR、血肌酐及血尿素氮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观察组eGFR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后eGFR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联合红花黄色素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及血脂代谢.
目的:观察扶正化积方对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江苏省名中医邹逸天先生扶正化积治疗肝癌的经验方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评分、疼痛评分、EORTC QLQ-30评分及体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改善肝功能,改善疼痛及体力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接受扶正化积方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可临床获益.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PDR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照组48例(羟苯磺酸钙),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灶面积(mm2)、血管瘤个数及黄斑厚度(μm)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底病变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变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 (48/48),对照组89.53%(4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NPDR的疗效优于西药单独应用益气补肾活血法;羟苯磺酸钙;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目的:研究分析健脾固肾方治疗中老年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40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健脾固肾方治疗.于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肾功能指标SCr、BUN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83.50% (167/200),高于对照组的69.00% (13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Cr、BUN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健脾固肾方治疗效果显著,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加速临床症状缓解,减轻肾功能损害,延缓疾病发展.
目的:探讨术前消肿膏外敷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肿胀程度影响及康复作用.方法:选择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2例,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各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冰袋持续冷敷48 h;观察组采用术前消肿膏外敷,隔日1次,持续治疗7d,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d、治疗3d及治疗7d时对骨折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进行评定,记录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关节活动状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d、3d及7d时VAS评分和肿胀度评分分别为(2.54±1.02)分、(1.59土0.64)分、(0.91±0.42)分;(2.16±0.43)分、(1.53±0.42)分、(0.98±0.37)分.观察组治疗1d、3d及7d时VAS评分和肿胀度评分分别为(1.64±0.53)分、(1.01±0.42)分、(0.54±0.37)分;(1.60±0.49)分、(1.02±0.39)分、(0.61±0.34)分,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肿胀度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周、6个月关节活动度(84.42±4.75)°、(93.69±6.85).与观察组术后2周、6个月(86.12±5.67)°、(95.08±7.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消肿膏外敷有助于改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早期肿胀和疼痛,但对远期康复作用有限,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活血方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2例,中药组为自拟益肾活血方口服,对照组为苯溴马隆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后8周的实验室指标.结果:中药组治疗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P<0.05),而对尿尿酸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根据性别分男、女亚组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中药治疗组可显著升高男性病例T水平、降低E2/T水平(P<0.05),可显著升高女性病例E2、E2/T水平(P<0.05),降低T水平.结论:自拟益肾活血方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疗效,且治疗期间不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安全有效,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双向调节EJT比值以影响老年患者性激素水平.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几种常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科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共84例,根据化疗期间是否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新辅助化疗结束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化疗后出现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的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期间的应用有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功能状态的作用.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利血平致抑郁样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中缝核内儿茶酚胺的影响,明确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的抗抑郁作用,探究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的抗抑郁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组(精简方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利血平0.3 mg/kg造模,空白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上午注射1次,连续14 d.西药组按照每天5 mL(2 mg)/kg灌胃给药,柴胡疏肝散精简方(柴胡9 g,白芍15g,枳壳9 g,香附9 g)按每天5 mL(8 g)/kg灌胃给药,模型组及空白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腹腔注射利血平与灌胃给药同时进行,每日1次.对各组大鼠外观、形态、体质量及行为学等进行观察测量.对各组大鼠中缝核内儿茶酚胺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明显(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总距离及穿格数明显减少(P<0.01),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01);中缝核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大鼠在给药后体质量增高,14 d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鼠水平运动总距离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增加大鼠穿格数趋势,但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中缝核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P<0.05).精简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旷场实验中水平运动总距离增加(P <0.001),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减少(P<0.05),大鼠中缝核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改善其抑郁样行为,并提高大脑中缝核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
目的:探讨定心方(DXR)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XR低、中、高剂量组和LY294002阻制剂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采用ox-LDL(终浓度为100 mg/L)造成HUVEC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定心方含药血清(终浓度为0%,5%,10%,20%)和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浓度为4μmol/L)干预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MP9、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可显著促进HUVEC增殖和细胞迁移,上调HUVEC内p-PI3K、p-Akt、MMP9蛋白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DXR高、中剂量组和LY294002阻制剂组可显著抑制HUVEC增殖,降低细胞迁移数目,抑制HU-VEC内p-PI3K、p-Akt、MMP9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体外实验表明,DXR可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I3 K/Akt通路抑制MMP9表达有关.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炎性因子TNF-α、IL-1β3与MKK3/6-p38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电针预处理组(EA组)、抑制剂预处理组(SB组)、电针+抑制剂预处理组(EA+ SB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缺血预处理+抑制剂预处理组(SB+ IP组)、药物预处理组(DP组)和药物预处理+抑制剂预处理组(DP+ SB组).进行相应组电针内关穴,治疗结束后,测定大鼠心肌TNF-α、IL-1β的含量,检测各组MKK3/6、p38 MAPK、p-p38MAPK的含量.结果:与M组比较,S组、EA组、SB组、EA+ SB组、IP、IP+ SB、DP及DP+ SB大鼠心肌TNF-α、IL-1β及MKK3/6、p38MAPK和p-p38MAPK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EA组的上述指标与EA+ SB组和SB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的上述指标与IP组和DP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了电针内关预处理对I/R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并且上游激活物包括参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各类相关细胞因子,参与I/R的保护效应.
目的:观察益精方对腺嘌呤法诱导的肾阳虚型不育症大鼠睾丸蛋白激酶A(protein kianse A,PKA)以及抑制素B(inhibin B,INH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48只健康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2月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玄驹组)、实验组(益精方组).每组大鼠12只.正常组以外,余下的各组大鼠均以1 mL/(100 g·d)剂量的腺嘌呤连续灌胃12 d;从第13天开始,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组用益精方汤剂灌胃,阳性对照组用复方玄驹胶囊水溶液灌胃,每天一次,连续20 d.然后处死大鼠,摘取睾丸,采用RT-PCR技术测定PKA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大鼠睾丸组织中INHB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阴性对照组PKAmRNA以及INHB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KAmRNA以及INHB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益精方对腺嘌呤法诱导的肾阳虚大鼠睾丸组织中的PKAmRNA以及INHB表达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中五种主要活性成分在急性、慢性心力衰竭两种不同心力衰竭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与差异.方法:SD大鼠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每组6只,各组均按参附注射液0.8 mL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g1、Re、Rb1、Rc和Rd的血药浓度,比较药动学参数.结果:慢性组人参皂苷Rg1和Re的C…、AUClast均明显大于急性组(P<0.05),t1/2均明显小于急性组(P<0.05);人参皂苷Rc的AUClast明显大于急性组(P<0.05),MRTlast明显小于急性组(P<0.05);人参皂苷Rd的AUClast,大于急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t1/2明显小于急性组(P<0.05);人参皂苷Rb1的Cmax 、AUClast、Vz_F、Cl_F、t1/2、MRTlast与急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在两种不同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体内过程有所不同.
目的:基于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通路探讨电针远端腧穴对CSR大鼠镇痛机制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20只.采用手术方法将尼龙渔线放至大鼠C6-7、T1神经根腋下复制CSR模型(空白组除外).电针组大鼠造模后第3天开始电针双侧合谷、太冲穴,每天1次,每次20 min.治疗后对3组大鼠采用YL,S-3E型痛分析仪测量机械性痛阈,运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SR大鼠脊髓及神经组织SOCS1、SOCS3 mRN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IL-1β3、IL-6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的痛阈值较空白组下降(P<0.05);治疗后电针组大鼠的痛闽值较模型升高(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SOCS1、SOCS3的mRNA含量显著升高(P <0.05);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SOCS1、SOCS3的mRNA含量显著升高(P <0.05);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远端腧穴对CSR大鼠具有镇痛作用,电针通过上调JAK-STAT信号通路中相关负反馈调节因子SOCS1、SOCS3 mRNA,进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实现镇痛效应的机制之一.
目的:观察密闭空间内不同浓度艾烟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吸入艾烟导致的免疫调节作用与其浓度的关系,为临床安全使用艾灸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暴露于无艾烟环境及低、中、高浓度的艾烟中(以艾绒不同重量为度量),每天2h,持续30 d.运用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组大鼠血清中IgG、IgM含量的变化.结果:(1)IgG指标各艾烟暴露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浓度艾烟暴露组与高浓度艾烟暴露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IgM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艾烟对大鼠的免疫系统均有调节作用,低、中浓度的艾烟相比高浓度的艾烟能够更好地调节免疫水平,抑制机体过激的免疫反应.
目的:观察“以俞调枢”法干预治疗ICC缺失模型大鼠胃肠动力及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变化的影响,探索该疗法改善胃肠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ICC缺失模型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模型治疗组各30只,同时设空白组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空白治疗组各3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固定22 min,不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每日固定22 min,并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4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经络均温等指标.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其胃内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率显著下降(P<0.01),其任脉和督脉的主要穴位均温、经络均温均降低(P<0.05);(2)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在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任督二脉主要穴位均温、经络均温等方面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3)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治疗组其胃内残留率显著降低,小肠推进比率显著升高(P<0.01),其任脉和督脉的主要穴位均温、经络均温均得以升高(P<0.05).结论:“以俞调枢”法具有较好的改善胃肠动力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任督二脉经气的运行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的:探讨944例壮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相关影响因素,为壮、汉族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辨证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朱文锋教授的“证候辨证素量表”赋值,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调查并建立证素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61例汉族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与气虚证素相关性强(P<0.05).461例汉族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水平与病位肺证素舒张压水平相关性强(P<0.05).461例汉族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水平与血虚证素的相关性强(P<0.05).483例壮族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与肺证素、热证素相关性强(P<0.05).壮族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水平与热证素、阴虚证素相关性强(P<0.05).结论:经Spearman相关分析,壮汉族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水平与不同的中医证素有关.汉族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病位肺、肾,病性与血瘀、气虚相关;而壮族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病位多在肺,病性多为痰浊、气虚、热相关.通过统计学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常见中医证素相关因素:民族因素、性别、年龄因素、吸烟、饮酒因素、臀围、腰围、体重指数因素、血清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因素与高血压常见中医证素有关.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为急性冠脉综合症血运重建的主要方式,但由此造成的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为患者心脏康复及诊治带来了新的挑战.支架内血栓形成、慢复流及无复流、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等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治疗缺乏整体性,尤其受长期疾病困扰及中国文化影响,给患者心身与疾病双重影响.张军平教授基于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多元发病机制,提出本病以脉为临床事件发生的触发点,以血作为干预的载体,以心作为干预的核心,以神作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双心医学的关键点.总结“血-脉-心-神”一体辨治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肾阳虚证是由肾阳虚衰而出现一系列以虚寒症状为主的临床常见证候,多涉及复杂的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肾阳对机体有调节脏腑功能和增强机体活动的作用.而线粒体作为细胞赖以生存的能量核心,其能量代谢的水平和状态直接影响着细胞生理活动和人体机能活动.因此一般认为线粒体能量代谢与肾阳虚证的临床常见证候存在相关性,文章就线粒体代谢功能失调与肾阳虚证的关系做一综述.
目的:探索冼绍祥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冼绍祥教授门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处方98首,通过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基础用方及20个常用药对及组合.结论:冼绍祥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丰富,善用益气、温阳、养阴、活血、利水药进行加减治疗,施之临床,多效若桴鼓.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慢性肾风”范畴,从“风-络脉-玄府”层面论述慢性肾风的中医“因、机、证、治”.风扰肾络是本病发病的首要因素,湿热瘀毒、痹阻肾络是本病重要的病理演变,肾络痹阻、玄府开阖失司乃本病的病机本质;治疗强调病、证、症三辨相合,倡导“肾风从风论治”的治疗大法,临床当酌用风药,以辛通玄,祛邪通络,标本兼顾.
经前情感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为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的重症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与心理健康,甚者诱发患者自杀.个体心理的核心是为人格,定义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已知人格特征决定了个体特质的倾向性,而已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人格特质明显集中,暗示二者关系密切,人格出现问题是为人格障碍,亦是现今社会高发病.目前,经前情感障碍症作为严重情感类疾病,病因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却多忽视了个体影响.该文尝试梳理近些年与本病相关的人格障碍研究成果,以期探明二者关系,完善人格与经前情感障碍症研究,从人格障碍角度切入经前情感障碍病因研究,并未该病在人格心理学领域的干预治疗提供支持.
治未病是指疾病发展初期存在异常表现时,采用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改变其变化方向,使其向正常方向发展.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阶段,是中医“治未病”的特色.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的未病状态下的表现,同时也是糖尿病诸多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开端.对中医药学关于糖耐量减低的病因病机认识和治疗实践进行分析讨论,并总结出运用中药组合方荆糖异平治疗糖耐量减低具有一定疗效,为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进行IGT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提供思路,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的效果.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心功能代偿失调的综合征,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不仅包括传统中药汤剂还包括中药成药、中药注射针剂、中医传统运动疗法(如太极、八段锦),均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炎性肠病多为慢性损耗性疾病.中医认为湿瘀之邪至炎性肠病迁延不愈.炎性肠病患者以脾虚为本,气机失调,津液失于输布运化,导致湿邪成患,病程缠绵难愈.又久病入络而必有血瘀,出现黏液脓血便.因此提出风药可激阳以祛湿、除瘀,在炎性肠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调气机、扶正气,引经达弊,祛实邪等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功能性便秘为消化科常见的疾病,其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由于具有高发病率及治疗易反复性,该病为现代医学诊治该病带了一定的挑战.该研究试从李东垣《脾胃论》出发,分别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精神脾胃论”等方面进行剖析中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论治.
目的:通过对检索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糖尿病认知障碍的用药规律,为糖尿病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近20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上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的文献,对筛选合格的文献提取并录入Excel表格,进行频次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有51篇,其中中医经典加减方剂18篇,临床经验方18篇,中成药及制剂方15篇,涉及56味药物,药物总次数417次.结论:滋阴药和补气活血化湿药是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的主要用药.
有一部分女性患者在月经前或月经期哮喘症状发作,甚至加重,肺功能下降,而月经期后哮喘症状减轻或消失,肺功能得到改善,此种特殊类型的哮喘,称之为围月经期哮喘(premenstrual asthma,PMA).作者认为,女性于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的转化过程,与厥阴病寒热虚实并见相似.“厥阴寒郁,太阴虚寒”是PMA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以调治厥阴寒热虚实为主,兼以调理中焦,结合降气化痰、补肺益肾,是治疗PMA的主要方向,主张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历代医家对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多从五脏虚损、肾虚血瘀阐释,该课题组从脾胃立论,认为其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在于五脏亏虚尤其是脾肾亏虚;其标实在于瘀血痰浊蒙蔽脑窍,髓海浑浊.脾胃功能在整个过程起主导作用,能养五脏、生气血、化痰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益气健脾、化痰开窍、活血化瘀的治法.
血管性认识障碍虽发病率高,但可防可控.西医在治疗本病时用药受到病情严重程度的限制,往往不能救本病于萌芽之时,可能导致病情进展.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特色理论之一,在此指导下,血管性认知障碍不仅可预防,还可早期治疗,逆转病情,防止病情进展.文章将从“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探讨“治未病”理论对血管性认知障碍防治的指导作用.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以文献研究作为依据,参考疾病诊疗标准,经数名高年资儿科专家及统计学专家审核指定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过敏情况、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共计15项,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该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过敏性鼻炎(OR=2.862)、过敏性皮炎(OR=4.214)、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0R=1.810)、一级家族史(OR =4.977)为CVA危险因素.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过敏性疾病史、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及家族史的资料的收集,有助于该病的及早诊断和治疗,并积极宣教,有助于该病的预防和控制.
自噬作用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调控肿瘤细胞的自噬可能成为防治肿瘤疾病的主要靶点之一.该文通过分析细胞自噬在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探讨自噬调控与中医“正虚邪实”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恶性肿瘤“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及“扶正祛邪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为肿瘤疾病防治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房颤的现代医学根治疗法即射频消融术,单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率可达30%~ 45%,其中20%~30%的患者仍需要行二次甚至三次射频治疗,一部分患者术后仍需服用一段时间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才能维持窦律[1-3],可见其非成功率和复发率依然存在.中医治疗房颤的优点是整体调治、尚未发现不良反应,是保守治疗可靠的方式.庞敏教授是辽宁省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认为房颤的发生与瘀血关系密切.该文诣在说明“气虚”与“血瘀”为房颤发病的基本证素,同时,通过传统医学中的“瘀血”与现代医学中的“瘀血”——即心肌缺血实现联系,证明益气活血法治疗西医“瘀血”导致的房颤有效,该文用此法治疗以冠心病为病因的房颤,并将五运六气理论应用其中,阐述吾师临床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思想.
介绍广东省名老中医罗笑容教授在小儿急症治疗方面的学术见解与风格.善用经方止咳喘、自拟效方治肠炎,巧用颗粒增依从,针药并用见奇效,药食同源重培土,内药外用止腹痛.
肠易激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发病率颇高.赖新生教授运用通元法针药并举治疗IBS,从“五神脏”辨整体,从“补其不足”调阴阳,从“形气相关”行补泻,以督任二脉为针刺关键,求达阴平阳秘,固本补虚,安和五脏.其临床辨证、选穴、遣方,值得总结、继承和创新.
介绍李斌教授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与经验药物.其诊治本病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投专病专方,随证化裁,以清热祛风为大法,佐养血润燥之品.清热祛风润燥方组成为:生地黄、丹皮、丹参、白花蛇舌草、苦参、秦艽、徐长卿、当归、川芎、赤芍、泽泻、甘草等.具体治疗亦注重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过敏性鼻炎,中医属“鼻鼽”范畴,孙海波教授认为本病为“伏邪”于内,肺脾肾虚寒,感邪而发,急性期为肺气虚寒,痰饮上犯,缓解期为脾肾阳虚,寒伏于内,当急则治标,治以祛风散邪、温肺化饮;缓则治本,治以温补脾肾,搜散伏邪.配合针刺及伏九贴敷以疏通经络、散伏邪、温脏腑.
胃痞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邝卫红教授基于“思伤脾”的理论基础进行论治,认为胃痞的主要病因是思虑过度,基本病机以气结脾虚错杂为主,治疗上主张审因论治和随证治之相结合;并且注重既病防变,宣教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临床中取得较佳的疗效,值得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参考借鉴.
目的:建立尾叶香茶菜多指标HPLC指纹图谱,并应用一测多评法对药材中Kamebakaurin、excisanin A、rabdokunmin C、Kamebanin四种二萜类成分的含量同时进行测定.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23:77),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 nm,以Kamebakaurin、excisanin A、rabdokunmin C、Kamebanin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尾叶香茶菜药材的指纹图谱.以Kamebakaurin为参照内标,通过相对校正因子(fk/s)对excisanin A、rabdokunmin C、Kamebanin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尾叶香茶菜多指标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8个共有指纹峰.对尾叶香茶菜中4个成分用一测多评法进行了测定,其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建立了尾叶香茶菜药材多指标HPLC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法对Kamebakaurin、excisanin A、rabdokunmin C、Kamebanin进行同时测定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为更全面合理地对尾叶香茶菜药材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的: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同时测定阿胶和黄明胶中4种主要未衍生化氨基酸(L-甘氨酸、L-羟脯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含量的方法,从而对阿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Thermo hypercarb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进行分析,流动相A为0.08%三氟乙酸甲醇、乙腈(90∶10),B为2mmol/L全氟戊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载气流速为1.5 L/min,漂移管温度为55℃.结果:L-甘氨酸、L-羟脯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阿胶与黄明胶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2%~102.14%、97.23%~102.03%,RSD均<2.53%(n=6).结论:此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较好,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测定阿胶和黄明胶中L-甘氨酸、L-羟脯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紫地榆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牛切牙抗酸脱矿、再矿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紫地榆提取物(乙醇、乙酸乙酯和正丁醇)、20 mg/L NaF和去离子水浸泡牛切牙48 h后,将牙齿粉碎过20目放入脱矿液中,控制pH为4.00,用自动点位滴定仪每隔10 min向溶液中滴加99.39 mmol/LHAc溶液,记录加入量,HAc的加入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即为紫地榆不同提取物提取物、20 mg/L NaF和去离子水牙粉的脱矿动力学曲线;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紫地榆提取物、20 mg/L NaF和去离子水浸泡牙粉后,放入再矿化液中,控制pH为7.40,自动电位滴定仪每10min向再矿液中滴加浓度7.574 mmo]/L的KOH,记录加入量,KOH溶液的加入量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即为紫地榆不同提取物、20 mg/LNaF和去离子水牙粉的再矿化动力学曲线.结果:紫地榆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牛切牙抗酸、再矿化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紫地榆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牛切牙具有抗酸脱矿及再矿化作用.
目的:制备地喹氯铵修饰紫杉醇与和厚朴酚Soluplus/TPGS共聚物胶束,并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出佳处方,提高难溶性药物紫杉醇与和厚朴酚的包封率.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地喹氯铵修饰紫杉醇与和厚朴酚Soluplus/TPGS共聚物胶束.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并使用Design-Expert 8.0.6.1统计学软件对试验组的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优化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共聚物胶束佳制备工艺为Soluplus/紫杉醇=150∶1(质量比),Soluplus/TPGS=8∶1(质量比),水化温度25℃.胶束中紫杉醇与和厚朴酚含量的综合评分为96.11%.结论: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出的地喹氯铵修饰紫杉醇与和厚朴酚Soluplus/TPGS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工艺条件的重复性良好,操作简便,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预测性.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清肝无糖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倍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葛根素含量与干膏率作为评价指标,对两个因素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按二项式描绘三维效应面,从而得到总OD值较佳的实验条件.结果:二项式是描述指标与因素之间的佳模型,相关性较大(r =0.8955),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11倍,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2次.佳条件得总评OD值为0.792,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为-7.0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复方清肝无糖颗粒的试验指标具有较好的优选性和预测性.
目的:探讨皮肤针放血拔罐联合极超短波治疗髌骨软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12例髌骨软骨病患者,根据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封闭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皮肤针放血拔罐联合极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检测两组患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在60./s角速度下峰力矩(Pr).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为(88.04±5.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侧伸肌群PT为(79.29±8.22)N·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侧屈肌群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针放血拔罐联合极超短波治疗髌骨软骨病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配合经脉干支表达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组予就诊日期的干支表达配合子午流注取穴针刺疗法,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痛经时疼痛程度,采用COX痛经症状评估量表(CMSS)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比较即时疗效、远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CMS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CMSS评分显著较低(P<0.01);对照组即时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即时有效率为94.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1.982,P=0.047 <0.05);对照组远期疗效率为82.00%,治疗组远期疗效率为92.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609,P=0.009 <0.01).结论:子午流注配合经脉干支表达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治疗效应比较持久.
目的:研究中医耳穴疗法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措施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效果,为临床中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接诊的90例初产妇.按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盆底康复治疗措施,研究组则采用中医耳穴疗法联合盆底康复措施进行治疗.产后1年,评估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在产后1d、6个月及1年,组织产妇进行复查,对产妇的产后排尿、盆底肌肉评分状况以及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力状况进行检测记录.治疗后,对产妇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及产妇对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康复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9200,P=0.0477).产后1d,两组患者的排尿及盆底肌肉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3个月及1年,两组患者的排尿状况评分均明显降低,盆底肌力状况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的排尿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1d,两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3个月及1年,研究组患者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1d,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3个月及1年,研究组患者盆底肌力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0500,P=0.0442).结论:中医耳穴疗法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措施可有效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改善产后盆底康复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目的:通过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常用经穴的红外温度比较研究,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敏感经穴,为提升功能性便秘的针灸诊治水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招募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受试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TIR-M301医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受试者红外热图,采用点测温方法检测受试者腹部及文献报道四肢部可治疗便秘的特定穴、经验用穴的红外温度,计算相对温度(经穴温度/腋下温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左侧支沟、上巨虚、下巨虚、曲池穴位相对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侧支沟、上巨虚、下巨虚、曲池是功能性便秘的病理反应敏感点,其经穴红外温度变化可作为临床治疗选穴的依据,体现了特定穴理论的科学性.
目的:比较两种三联药行耳周穴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弥可保注射液,对照组用红花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比较两组在15 d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9.9%;病程与疗效有明显相关性,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年龄与疗效有相关性,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结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温针法联合新型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5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各39例,基础治疗、用药、护理均相同,对照组采用温针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新型穴位埋线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oland-Morris questionaire,RMQ)、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s-6,IL-6)、肿瘤坏死因子-仪(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9.49%低于观察组94.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RMQ评分分别为(6.35土2.19)分、(4.58±2.06)分,VAS评分分别为(2.75±1.36)分、(1.21±1.10)分,血清IL-6分别为(116.42±16.12) μg/L、(102.98±14.34) μg/L,血清TNF-α分别为(2.34±1.20) μg/L、(1.41±1.03) μg/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温针法联合新型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能够更好地降低炎症因子.
目的:评价针刺对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至2016年10月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围经期情绪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终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RCT文献12篇,1045例患者.Meta分析得出:针刺对于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有效率优于药物(Z =3.24P=0.001),且同质性好(P=0.53,I2=0%);针刺对于围绝经情绪障碍的HAMD评分短程(疗程≤30 d)优于药物(Z =2.81P=0.005),长程(疗程>30 d)相当(Z=0.56,P=0.57),且存在组间异质性(P=0.11I2=59.9%);针刺相对于药物能够明显改善围绝经期情绪障碍Kupperman评分(Z=6.04,P<0.00001),且存在组间异质性(P =0.06,I2=72%);针刺相对于药物能够明显改善围绝经期情绪障碍E2含量(Z =4.26,P<0.0001),且存在组间异质性(P=0.003,I2=88.4%);针刺对于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安全性优于药物(Z=7.20,P<0.00001),且同质性好(P =0.33,I2=13%).结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安全有效,但由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支持上述结论.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索脑泰方干预脑梗死大鼠血浆中的特异蛋白,筛选出药物作用的关键蛋白,为明确中药治疗脑梗死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将脑梗死+脑泰方组、脑梗死组大鼠的血浆采用2-DE技术结合质谱分析进行蛋白质的比较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功能分析.结果:(1)对“脑梗死组”血浆与“脑梗死+脑泰方组”血浆的胶图扫描结果进行比较显示:有21个显著差异蛋白点;其中“脑梗死组”血浆中的5个蛋白质(肽)在“脑梗死+脑泰方组”血浆中不存在;另外有13个蛋白质(肽)在“脑梗死+脑泰方组”血浆中比在“脑梗死组”血浆中明显减少,有3个蛋白质(肽)在“脑梗死+脑泰方组”血浆中比在“脑梗死组”血浆中明显增加.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脑泰方干预脑梗死的相关特异性蛋白,发现脑泰方可能是通过改善脑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途径起作用,阐明中药对于脑梗死可能的治疗靶点和作用机制.
文章主要介绍中医经典方剂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作用的物质基础,并从多角度阐述其对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等方面的作用,并综述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作用分子机理的新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以胰岛素抵抗与氧化应激为核心,目前西医对于NAFLD尚无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药物,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于NAFLD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NAFLD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归纳中医药单味药活性成分从IR与OS双层面治疗NAFLD的研究进展.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伴有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易成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湿疹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根据部位可分为耳部湿疹、乳房湿疹、手部湿疹、小腿湿疹、女阴或阴囊湿疹、肛门湿疹、头部湿疹、面部湿疹、脐部湿疹、钱币状湿疹.本病男女老少皆可发病,但以先天禀赋不足者为多,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冬季常发.该文就针灸治疗湿疹不同发病阶段及部位做综述.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审稿速度还是可以的,我是1月底投的稿件,2个月返回审稿意见,大修返回,过了一个月又退回小修,修改返回后,一周被录用,前后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整体而言效率还是很高的。
审稿还是比较慢的,我是4月份投的稿件,5月下旬还没有外审意见返回,期间催促了四次,编辑也没有不耐烦,每次都会及时的回复,我看了期刊周期一般都要三个月左右,期待会有好的结果。
5月中旬投的稿件,6月22日退修,建议小修后录用,参照专家给出的意见修改返回后,很快就被收录了,8月23日收到录用函,效率还是很高的,文章只要有自己的论点,并有实验支撑,还是很好中的,希望给大家投稿顺利。
9月中旬投的稿件,10月底退修,修改返回后,11月中旬退修,12月26日被收录,整体而言还是很快的,编辑认真负责,一些小的错误都会进行标注,打电话咨询,也很有耐心的回答,态度很好,很是敬业,很感谢。
我觉的文章方向符合期刊的要求,有一定的新颖性,还是很好中的,我是8月底投的稿件,大约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被录用了,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我的文章没有基金支撑,由基金的话效率会更高的。
10月中旬投的稿件,历经两次修改,1月24日被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稿件的收稿量还是很大的,能有这个速度,我还是很满意的,希望大家可以投稿顺利。
硕士期间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医的文章,期间根据编辑给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修改后被录用,前后历时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有相关的文章也可以尝试投稿。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审稿很快,2月底投的文章,4月1日被录用,期间修改了两次,提出的意见都中肯,编辑的态度也很好,对文章的摘要抓的很严,排版很仔细,校稿很认真,反复好几次,很是敬业,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