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

中华麻醉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중화마취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416
  • 国内刊号: 13-10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4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罗爱伦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下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

    作者:甘树媛;段满林;徐建国

    硬膜外麻醉产生镇痛以及运动阻滞的效果,取决于局麻药的容量,浓度以及剂量[1],手术要求阻滞区域镇痛完善,肌肉松弛,而术后镇痛则要求在完善的镇痛基础上尽量保留阻滞区域的运动功能,即通常所说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由于罗哌卡因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就能产生良好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效果,因此被广泛用于术后镇痛[2].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时下肢运动阻滞的药效学指标尚无定论,本研究拟测定下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下产生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

  • 自制可调式异型气管导管固定器在小儿扁桃腺摘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金锋;李文志;周华成

    异型气管导管适用于口咽部手术病人的呼吸道管理,导管一般采用医用胶布固定于面颊.但导管的口咽部分靠近扁桃腺,直接影响手术的操作,同时手术过程中,由于导管固定胶布粘帖不牢、手术操作调整气管导管位置、麻醉过浅、病人呛咳等原因,可能导致导管脱出声门,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将危及病人生命.本课题设计了可调式异型气管导管固定器,目的是既可牢固固定气管导管,又可根据需要在术中调整导管在口腔内的位置,便于手术操作.现将本固定器的结构、操作方法以及其在慢性扁桃腺摘除术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 两种麻醉方法在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海蓉;马旭波;李海林

    低体重(2500g以下)新生儿腹部手术,由于患儿脏器结构和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且常合并较严重的并发症,给麻醉带来很大困难和风险.对此种手术采取何种麻醉方式,报道不一.本院14年来对此类患儿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或硬膜外(含骶管)阻滞联合浅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 口腔或耳鼻喉手术患儿气管插管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作者:曾静贤;彭书崚;王志;傅艳妮

    通过对比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率变异性(HRV)发现,婴儿出生早期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发育想分离,副交感神经自出生后逐渐发育成熟[1,3],而交感神经的发育情况目前尚无定论.本试验拟在相同的麻醉深度下,通过比较口腔或耳鼻喉手术患儿和成人气管插管前后HRV的变化,探讨婴儿交感神经的发育程度.

  • 二种剂量异丙酚对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欧炜;安裕文;高鸿;谭明祥

    异丙酚是国内外广泛用于临床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心血管作用可有效地调节全麻插管及术中麻醉维持期的应激反应[1,3].但是否适用于心血管应激反应较迟钝的老年人尚无定论.本研究拟比较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异丙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较为合适的剂量.

  • 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对下肢手术患者腰麻阻滞平面的影响

    作者:蒋庆方;余志豪;罗艳;梁晖;伍堂洪;王海燕

    腰-硬联合阻滞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NS)能够升高腰麻的阻滞平面,但这种影响的程度与进入硬膜外腔的NS容积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本研究拟观察不同容量的NS注入硬膜外腔后腰麻平面的变化,探讨硬膜外注射NS的容量大小对蛛网膜下腔的药物扩散的影响.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高秀江;张志辉;毛瑞芬;周长浩;王莉;杨艳超

    本研究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小儿麻醉深度的可行性

    作者:张大志;田玉科;罗敏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是将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原始波形数值化的一个指数,其数值范围从0~100,数值随着麻醉加深而下降.在成人麻醉中AAI与异丙酚的镇静作用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并能较好地反映意识存在与否[1].儿童皮层细胞在3岁时基本分化完成,到8岁时与成人无明显差异[2],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下患儿AAI的变化尚无定论.本研究拟分析患儿在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AAI与镇静程度、意识状态的关系,探讨AAI监测小儿麻醉深度的可行性.

  • 冠脉搭桥术患者载脂蛋白Eε4基因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杨旭东;吴新民;王东信;朱姜华;李军;单国瑾;马琼;苏玉

    目的评价载脂蛋白Eε4(ApoE ε4)基因在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30例CABG手术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患者ApoE基因型.术前1d及术后1周、3月对患者行认知功能测试,以术后20%以上测试项目下降至少20%为POCD的诊断标准;以手术前后认知标准化值(Z值)反映认知下降程度.用多因素的方法分析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 CABG手术患者术后1周和3月POCD的发病率分别为59.1%和21.0%,230例患者中ApoE ε4的基因频率为7.4%.是否携带ApoE ε4等位基因和CABG手术患者POCD的发病率无关.高龄、应用体外循环、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延长为患者术后1周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因素.术后1周的认知水平为术后3月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因素.结论是否携带ApoE ε4等位基因与CABG手术患者POCD无关.高龄、体外循环、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延长是术后1周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术后1周较低的认知水平预示着术后3月的认知功能较差.

  • 靶控输注不同浓度芬太尼对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尤培军;杨拔贤;马瑞云;顾健;冯艺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不同浓度芬太尼和应激的关系,研究TCI的准确性.方法30例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Ⅰ组和Ⅱ组芬太尼TCI效应室目标浓度分别设定为2、4 ng/ml,Ⅲ组人工推注芬太尼3μg/kg.分别于入室时(T0)、诱导后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插管后10min(T4)、切皮时(T5)、探查腹腔时(T6)时记录呼吸、循环力学变化,并于T0、T2、T4、T5时点取血浆检测芬太尼浓度及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糖(BG)浓度.结果Ⅲ组在T1时的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其它两组低(P<0.05);T2时Ⅲ组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三组病人的血浆E、NE、BG均在正常值范围内;靶控芬太尼的预测误差绝对值中位数MDAPE=23.78%,预测误差中位数MDPE=-10.26%.结论芬太尼效应室TCI目标浓度2 ng/ml以上即可有效地预防气管插管及切皮时的应激反应.同人工推注相比,TCI在循环动力学方面更加平稳.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李;沈金美;林慧;何小京;常业恬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U组2万U/kg乌司他丁于切皮后锯胸骨前经颈内静脉缓慢给予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经转机进入体内.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用法同U组.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15min(T2)、主动脉开放后15 min(T3)、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4)、术毕24 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P-MDA)、红细胞丙二醛(E-MDA)水平、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与T1比较,C组T2-5时P-MDA、E-MDA水平升高,T2时E-SOD活性升高,T3-5时E-SOD浓度降低(P<0.01),U组T3,4时P-MDA、E-MDA水平升高(P<0.01);与C组比较,U组T2-5时P-MDA、E-MDA水平升高,T3~5时E-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T1比较,两组T2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升高,C组T3-5时这两种酶活性降低(P<0.01);U组T2-5时这两种酶活性高于C组(P<0.05或0.01).结论 CPB期间,乌司他丁通过减轻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对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红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全麻诱导期快速输液对腹部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彭章龙;顾敏杰;张琳;于布为

    目的比较晶体液和胶体液快速扩容对全麻诱导期腹部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n=20).A组于诱导开始时,以15ml·kg-1·h-1匀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B和C组于诱导前20min内开始分别输入7ml·kg-1乳酸钠林格氏液和6%羟乙基淀粉,诱导开始时加快输液速度,20min内分别输入13ml·kg-1乳酸钠林格氏液和6%羟乙基淀粉.结果麻醉诱导后及插管后A组收缩压低于B组和C组(P<0.01).中心静脉压随输液量的增加而渐升高,升高幅度C组>B组>A组(P<0.05).麻醉诱导后,A组心脏指数(CI)开始下降,气管插管后仍低于基础值;B和C组诱导后CI稍增加,气管插管后B组渐降至低于基础值,但下降幅度小于A组,而C组无明显变化.外周血管阻力(SVR)变化与CI相反,A和B组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后SVR较基础值增加或变化不明显,而C组下降(P<0.05)).升主动脉血液加速度指数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后A组无明显变化,B组诱导后增加,气管插管后降至基础值水平,而C组诱导及气管插管后均较基础值升高(P<0.05或0.01).结论晶体液和胶体液快速扩容对全麻诱导期低血压有相似的预防作用,但预防CI下降的作用胶体液优于晶体液.

  • 短时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病人呼吸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李明川;田阿勇;王俊科

    目的观察短时间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病人功能残气量(FRC)、气体交换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肺损伤病人8例,分别于仰卧位和俯卧位后30min行动脉血气分析,随即采用密闭式氦稀释法测定FRC,持续监测动态胸肺顺应性(Cst)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后30min病人FRC从(1.4±0.4)L上升至(1.5±0.3)L(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从(120±28)mmHg增加至(140±24)mmHg(P<0.01),同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减小,氧合指数上升(P<0.05),C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O2与FRC间的相关系数r=0.709(P<0.05).结论短时间俯卧位可以增加急性肺损伤病人FRC,改善氧合状况,且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 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异丙酚不同镇静深度下半数有效的浓度、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作者:陈勇;余守章;闫焱;许学兵

    目的测定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异丙酚靶控输注清醒镇静时患者不同镇静深度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半数有效BIS(BIS50)和半数有效AAI(AAI50).方法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45例,ASAⅠ级.腰麻阻滞完善后,异丙酚靶控输注清醒镇静,以患者OAA/S评分为镇静指标,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不同镇静深度(OAA/S评分)的EC50、BIS50和AAI50.结果患者OAA/S 4分时EC50为0.6μg/ml、BIS50为85和AAI50为72,OAA/S 3分时EC50为1.0μg/ml、BIS50为75和AAI50为59,OAA/S 2分时EC50为1.3μg/ml、BIS50为67和AAI50为39,OAA/S 1分时EC50为1.6μg/ml、BIS50为61和AAI50为30,OAA/S 0分时EC50为2.5μg/ml、BlS50为41和AAI50为12.结论 EC50、BIS50和AAI50对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期间清醒镇静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病人围术期炎性反应和肺功能的比较

    作者:宋琳琳;王东信;吴新民;赵国立

    目的比较在体外循环(CPB)或非CPB下冠脉搭桥术病人围术期炎性反应和肺功能变化.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术病人22例,随机在CPB(CPB组,n=11)或非CPB(非CPB组,n=11)下进行手术.术前、术毕和术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液动力学和氧合参数、血浆炎性介质浓度、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计算肺隔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记录病人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CPB组比较,非CPB组术后肺循环阻力指数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明显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血浆白介素-6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明显降低,肺隔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结论与常规CPB下冠脉搭桥术相比,非CPB下手术可减轻病人术后炎性反应特别是肺炎性反应的程度和术后肺功能障碍的程度,缩短术后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的时间.

  • 两种心脏灌注方案对心内直视术患者心肌的保护效应

    作者:李玉梅;范长在;郑升法;孔庆玲;李刚;惠丰荷

    目的比较温血心脏灌注液诱导心脏停搏、冷血灌注液维持心脏静止及终末温血灌注方案与单纯冷血灌注液灌注方案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拟行心内直视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温血组:温血高钾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冷血维持+终末温血灌注,冷血组:冷血高钾停搏液灌注.分别于术前0.5 h、术毕、术后3 h、24 h、72 h、6 d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并记录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率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温血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冷血组;温血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显著性短于冷血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浆CK-MB、cTnI、TNF-α、IL-6、IL-10血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0.05),但温血组患者血浆CK-MB和IL-6浓度在T1-5均低于冷血组(P<0.01或0.05),温血组cTnI浓度在T1-4、TNF-α浓度在T1~3、IL-10浓度在T2~4各时点低于冷血组(P<0.01或0.05).结论温血灌注液诱导心脏停搏,冷血灌注液维持术中心脏静止的灌注方案能提高对患者的心肌保护效应,并有利于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 异丙酚对兔蓝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

    作者:裘毅敏;李士通;沈浩;顾靖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兔脑蓝斑去甲肾上腺素(NE)代谢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引起循环抑制的中枢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兔9只,静脉输注异丙酚前后,使用推挽灌流法收集蓝斑区灌流样本,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E浓度.结果静脉注射异丙酚负荷量2 mg/kg及维持量150μg·kg-1·min-1后,脑灌流液中NE浓度均有下降(P<0.01),在使用负荷量后10min内下降幅度大,降幅达75.5%[从(15.9±3.2)pg/μl下降到(3.9±0.5)pg/μl].结论异丙酚可降低蓝斑区NE的浓度,可能是其引起循环抑制的中枢机制之一.

  • 皮质酮复合异丙酚对大鼠海马 CA1区长时程抑制的影响

    作者:谢玉波;徐林;曾邦雄;李兴旺

    目的探讨皮质酮复合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产生的长时程抑制(LTD)的影响.方法制备Wistar大鼠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脂肪乳剂组、异丙酚组、皮质酮组、皮质酮+异丙酚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脂肪乳剂组、异丙酚组、皮质酮组、皮质酮+异丙酚组分别以100 μmol/L脂肪乳剂、100 μmol/L异丙酚、10 μmol/L皮质酮、10 μmol/L皮质酮复合100μmol/L异丙酚预孵脑片60min,然后给予低频刺激(LFS),记录LTD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给予LFS后,都产生LTD,与对照组相比,脂肪乳剂组给予LPS后10~40min EPSC值没有明显变化,异丙酚组、皮质酮组和皮质酮+异丙酚组给予LPS后10~40min的EPSC值明显降低(P<0.05),且皮质酮+异丙酚组给予LPS后10~40min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与异丙酚组和皮质酮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 μmol/L异丙酚或10 μmol/L皮质酮都使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LTD表达易化,二药复合应用时则进一步增强LTD的表达.

  • 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建荣;崔健君;吴秀英;丁节清;胡馨;黄长顺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B组)和缺血再灌注异丙酚预处理组(C组),按异丙酚用量又分为50 mg·kg-1、100mg·kg-1和150 mg·kg-1三个亚组,缺血前10 min腹腔注射.全脑缺血10 min再灌注24 h时,断头处死大鼠.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海马组织ICAM-1与NF-κB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组织ICAM-1及NF-κB蛋白的表达,用电镜检测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ICAM-1与NF-κB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异丙酚可下调ICAM-1与NF-κB mRNA的表达;缺血再灌注亦可明显诱导ICAM-1与NF-κB蛋白在海马的表达,异丙酚预处理可显著抑制ICAM-1与N-κB蛋白在海马的表达;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损害,异丙酚可减轻海马线粒体的损伤程度.结论异丙酚可能通过抑制ICAM-1与NF-κB基因的表达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糖尿病大鼠离体心脏对缺血/再灌注的耐受性

    作者:刘涛;徐美英;都大伟;尹尧;张玉良;陈红

    目的评价糖尿病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脏功能的改变.方法链佐星(60mg/kg)诱导的糖尿病大鼠16只(D组),年龄匹配的健康雄性SD大鼠10只(C组),戊巴比妥钠(60mg/kg)麻醉后快速取出心脏,接上主动脉插管置于Langendorff装置上,Krebs-Henseleit缓冲液逆行灌注.平衡灌注20min,待心率(HR)及冠脉流量平稳后夹闭灌注道,进行全心缺血30min,复灌40min.持续监测心肌心电活动、左心室压峰值(LVP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压力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计算左室发展压(LVDP=LVPSP-LVEDP),用LVDP×HR(RDPP)表示左室作功.结果与C组相比,基础状态下,D组大鼠心脏HR减慢,LVDP、RDPP和±dp/dtmax降低,LVEDP升高(P<0.05或0.01);再灌注后HR、LVDP、RDPP、冠脉流出液、±dp/dtmax等心功能指标恢复百分率升高,肌酸激酶活性降低(P<0.05或0.01);心脏缺血-停搏时间延长.结论糖尿病心脏基础心功能损伤严重,但对缺血/再灌注的耐受性增强.

  • 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异丙酚对中性粒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银中;叶铁虎;赵丽云;任洪智;黄宇光

    白细胞介素(IL)-6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寿命,而IL-10和异丙酚则可以对抗IL-6的这种作用[1].但这些细胞因子和药物影响中性粒细胞凋亡过程的机制尚不清楚.caspase家族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激活的caspase作用于另外caspase的前体,可使其激活,形成级联反应.在细胞内caspase作用于DNA修复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从而导致细胞凋亡[2].caspase-3是caspase家族的重要成员,是各种细胞凋亡通路中容易被激活的caspase,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起着"控制门"的作用[3].本研究拟观察IL-6、IL-10和异丙酚对中性粒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促凋亡的可能机制.

  • CT引导下乙醇或阿霉素半月神经节毁损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应

    作者:倪家骧;郭玉娜;李彩英;任玉娥;许茜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注射乙醇或阿霉素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应.方法 9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男39例,女53例,年龄37~84岁,病程1~14年,随机分为2组.治疗前CT冠状及轴位扫描卵圆孔和颅后窝,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在穿刺卵圆孔过程中CT引导穿刺的方向并确认针尖的位置,经造影确保穿刺针准确位于神经节内,A组向三叉神经半月节注射神经破坏药乙醇,B组注射阿霉素.结果治疗后12个月,两组分别有31例和36例完全无痛,13例和6例未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半月神经节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明显,阿霉素的疗效优于乙醇.

  • 术中腹腔内罗哌卡因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应

    作者:钱朝霞;云虹;沈黎红;白勇

    术前采用区域神经阻滞对伤害性刺激加以阻滞,可减轻手术强烈刺激所致的中枢神经元兴奋,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1].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腹腔内罗哌卡因表面麻醉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 微创手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宋文阁

    微创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深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欢迎.如今微创技术已成为手术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疼痛治疗领域,结合了介入技术的一系列微创手术发展迅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伤,并在多种疼痛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进一步拓展了疼痛诊疗的业务范围,初步形成了多模式的微创疼痛治疗体系.以下就目前疼痛临床常用的微创手术作一概述.

  • 聚明胶肽和羟乙基淀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犬氧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柯剑娟;张宗泽;刘会长;杜朝晖;李建国;王焱林

    近年来,人造胶体右旋糖酐、明胶和羟乙基淀粉等血浆代用品已广泛用于各种急症、手术以及重症监护病人,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节省了血液[1].本研究拟比较聚明胶肽和羟乙基淀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犬氧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为聚明胶肽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脊柱内固定术患者自体血液回收-回输后氧代谢的变化

    作者:王军;李水清

    目的评价自体血液回收-回输对脊柱内固定术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40例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自体血液回收-回输组(A组,n=20);等量异体血液输入组(B组,n=20).分别在麻醉前、输入自体血或等量异体血后、术毕时及术后1 d,采集血液动力学和血气分析数据,计算心脏指数(CI)、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并测定血液乳酸(LA)浓度.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输血后、术毕时DO2升高(P<O.05),其他指标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术毕时A组ERO2降低(P<0.05),在各时点DO2、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且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一定的出血范围之内,可以满足脊柱内固定术患者机体氧代谢的需求.

  • 不同血浆代用品等容血液稀释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震;田玉科;张传汉;王鹏

    目的研究不同血浆代用品血液稀释对等容血液稀释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表达的影响.方法 11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20)、缺血再灌注组(I组,n=32)、6%羟乙基淀粉溶液血液稀释组(H组,n=32)和明胶溶液血液稀释组(G组,n=32),其中I组、H组和G组又各分为缺血10min再灌注1、3、6、12 h 4个亚组.分别采用MTT生物活性测定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脑组织IL-1和TNF-α含量.结果 I组、H组和G组再灌注1、3、6和12 h脑组织IL-1和TNF-α含量均较高于S组(P<0.01),H组再灌注3、6和12 h脑组织IL-1和TNF-α含量均低于I组和G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应用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治疗可降低脑组织TNF-α、IL-1的表达.

中华麻醉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