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司他丁对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王韬甫;李新丹;宋志冰;乔辉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施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体重12-47 kg,年龄2-18岁.ASAII-Ⅲ级,用随机、双盲方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于麻醉后静脉恒速注射乌司他丁8000U/kg,CPB开始前输完,然后以4000u/(kg.h)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至CPB结束,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乌司他丁.于CPB前5 min(T1)、CPB开始后10 min(T2)、CPB结束后30 min(T3)、60 min(T4)时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u组CPB期间和CPB结束后血浆IL-6、IL8和TNF-a的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T1比较T2.3时两组血浆IL-6、IL-8、IL-10、TNF-a的浓度升高(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低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患者CPB期间促炎.抗炎反应失衡,减轻全身炎性反应.

  •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低温体外循环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邓云坤;韦方;张大国;安邦权;刘秀伦;许进福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低温体外循环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Ⅲ级,静脉麻醉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银杏组(30例):开胸之前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1 mg/kg,静脉滴注,体外循环(CPB)开始前滴完;对照组(30例):以等量生理盐水同速度静脉滴注.分别在CPB开始前(T1)、鼻咽温(降至30~31℃)稳定期(T2)、鼻咽温复温至36℃(T3)、CPB结束后30 min(T4)、CPB结束后3 h(T5)5个时点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气、乳酸浓度、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并计算动脉及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aO2,CjvO2)、动-颈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脑氧摄取率(ERO2)和动-颈内静脉血乳酸浓度差(ADVL).结果 CPB开始后银杏组Ca-jvO2、ERO2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乳酸浓度、ADVL、MDA含量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温体外循环期间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能改善脑氧供需平衡,提高SOD活性,抑制自由基生成,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 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围术期皮质醇分泌的昼夜节律性

    作者:尹毅青;罗爱伦;郭向阳;李立环;任洪智;叶铁虎;黄宇光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围术期皮质醇昼夜分泌节律性的变化.选择在低温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的男性病人40例,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在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后10min、肝素化后10min、转机后30min(或切皮后2h)、中和肝素前和术终各时点及术后每3h抽血1次持续到术后24h.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皮质醇的浓度.两组病人术中各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而在术后24h明显升高;非体外循环组病人在诱导后和术终时点皮质醇水平高于体外循环组.在术后24h体外循环组与非体外循环组分别有3例和7例病人的皮质醇分泌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其余病人则无昼夜节律性分泌.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多数病人皮质醇昼夜节律性分泌紊乱,但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病人术后早期有皮质醇昼夜分泌节律性的病例数多于体外循环组,提示体外循环有可能干扰了围术期皮质醇的分泌节律.

  • 不同类型心脏患者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呼气末CO2分压与动脉血CO2分压及其差值的变化

    作者:肖辉;佘守章;许立新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脏患者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及二者差值[P(a-ET)CO2]的临床意义.方法 45例患者分成3组,每组15例.A组:左向右分流组;B组:无分流组;C组:右向左分流组.3组分别于术前(T0)、插管后15 min(T1)、手术开始时(T2)、转流前(T3)、转流停止后15 min(T4)、术毕时(T5)共6个时点,用旁气流法监测PETCO2,同时抽动脉血测定PaCO2,应用直线回归分析3组各时点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同时计算并分析各组不同时点的P(a-ET)CO2.结果 (1)A组、B组各时点PETCO2与PaCO2呈正相关,A组r为0.70~0.85(P<0.01),B组r为0.71~0.79(P<0.01);C组麻醉开始至转停后PETCO2与PaCO2均无相关(0.46~0.54,P>0.05),而到术毕时则呈正相关(r=0.66,P<0.05).(2)3组患者转流前的P(a-ET) CO2变化不大,停转流后A组、B组P(a-ET)CO2增加,其中以A组增加较明显(P<0.01),而C组P(a-ET)CO2显著减少(P<0.05).结论 无分流或左向右分流心脏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流前后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较好;右向左分流心脏患者转流前的相关性较差,心内畸形纠正后其相关性可发生变化.P(a-ET)CO2在不同的心脏患者之间差异较大,必须与PaCO2相结合,才能正确指导临床.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乌司他丁对血浆S100β蛋白及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秀来;王屹;周海燕;姚媛媛;叶怀庄;秦光明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乌司他丁对S100β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15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前用微量泵输注溶于50ml生理盐水的乌司他丁(1万U/kg),体外循环(CPB)开始时再将乌司他丁(1万U/kg)加入体外循环机预充液中.C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开始后15 min(T1)、CPB结束时(T2)、CPB结束后2h(T3)、24h(T4)时点从颈内静脉采血,分别测定S100β蛋白和TNF-α的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T1和T4时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S100β和TNF-α含量T2时点明显降低(P<0.01);T3时点也降低(P<0.05).两组T2、T3、T4时S100β水平均高于T1时点(P<0.01).C组T2、T3时TNF-α水平明显高于T1时点(P<0.01);U组各时点TNF-α浓度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乌司他丁可减少TNF-α炎性因子的产生,并降低血浆中脑损伤的生化标志物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

  •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表面黏附分子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影响

    作者:戴安卢;郭小文;张冯江;姚媛媛;严敏

    目的 评价氯胺酮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表面黏附分子CR3表达水平和中性粒细胞(PMN)内炎症介质cAMP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氯胺酮Ⅰ组、氯胺酮Ⅱ组和氯胺酮Ⅲ组(n=15),体外循环前10 min经颈内静脉分别给以生理盐水(对照组)、氯胺酮Ⅰ组(0.1 mg/kg)、氯胺酮Ⅱ组(0.5 mg/kg)和氯胺酮Ⅲ组(1.0 mg/kg),并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即刻(T1)、体外循环开始前1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3)、体外循环结束后24 h(T4)不同时点从颈内静脉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B3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AMP和cGMP浓度,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T1,T2时点各组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点,与对照组相比,各氯胺酮试验组患者外周血CR3表达均降低(P<0.05),其中氯胺酮Ⅱ组和氯胺酮Ⅲ组水平更低于氯胺酮Ⅰ组(P<0.05).T3,T4时点,与对照组和氯胺酮Ⅰ组相比,氯胺酮Ⅱ和氯胺酮Ⅲ组患者外周血PMN内cAMP浓度均增高(P<0.05).T3时点,与对照组和氯胺酮Ⅰ组相比,氯胺酮Ⅱ组和氯胺酮Ⅲ组患者外周血PMN内cGMP浓度均降低(P<0.05).T4时点,与对照组和氯胺酮Ⅰ组患者相比,氯胺酮Ⅱ和氯胺酮Ⅲ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升高(P<0.05).氯胺酮Ⅲ组比其他各组术后使用更少的血管活性药(P<0.05).结论 氯胺酮可一定程度地降低CPB患者外周血CR3的表达水平和PMN内cAMP、cGMP的浓度,从而减轻CPB时全身炎症反应.

  • 含乌司他丁肺保护液在心肺转流术中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杨维君;张泽伟;林茹;谈林华;高展;应力阳

    目的 评价在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心肺转流术期间,从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的低温肺保护液对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05-09-2006-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章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左向右分流先心病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54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以肺动脉收缩压/体循环收缩压>0.45为标准,手术前有感染征像(白细胞>12 000/μL,体温>38℃,C-反应蛋白>8mg/L)、过敏史者除外.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三组,各18例,A组为对照组(术中未给予肺保护液),B组在术中经肺动脉灌注不含乌司他丁的低温肺保护液,C组在术中经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的低温肺保护液.在开胸后及回ICU后0 h,3 h,6 h,24 h(T1~5)五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样,测定血浆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在T1~4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肺动态顺应性(Cd).记录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三组患儿回ICU后各时点(T2-5)MDA、MPO值均较T1升高;与A组相比:B组在T4时点MDA、MPO[分别为(7.66±1.42)pg/mL,(194.2±35.41)U/L]显著降低(P<0.05),组C在T3-T5时点MDA[分别为(5.37±1.01)pg/mL,(7.52±0.98)pg/mL,(6.22±0.83)pg/mL]及在T4时点MPO(184.2±35.41)U/L均显著降低;两干预组(B组和C组)各时间点MDA和M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A-aDO2升高;与A组相比:B组与C组在T3、T4时点小,但C组在T4时点A-aDO2(72.9±23.94)mmHg较组B(89.2±24.28)mmHg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Cd降低;与A组相比:B组在T3时点[(0.57±0.16)mL·cmH2O-1·kg-1]、C组在T3和T4时点[(0.56 ±0.12)mL·cmH2O-1·kg-1,(0.60±0.11)mL·cmH2O-1·kg-1]高;B组与C组在T4时点C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呼吸机通气时间较A组短,但两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温肺保护液可减轻体外循环对肺的损伤,改善术后早期肺功能,肺保护液中加入乌司他丁对肺脏的保护作用更具有显著性.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心肺转流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许艳军;许继元;李家琼;孙胜利;张先江;王志栋;丁文平;吴从友

    目的 观察并对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心肺转流(CPB)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需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舒芬太尼组(0.05 μg/kg,R1组)、高剂量舒芬太尼组(0.08tμg/kg,R2组),监测三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T0)、CPB后2h(T1)、CPB后24 h(Tz)、CPB后48 h(T3)、CPB后72 h(T4)各时间点的血浆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对比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 R1组在T1时刻HR、CK-MB较对照组明显降低;R2组T1时刻HR较T0时刻明显降低,T1~T2时刻CK-MB较T0时刻明显降低,T2~T4时刻cTnI较T0~T1时刻明显降低;R1组术后24h心肌收缩力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心脏自动复跳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R2组术后24h心肌收缩力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心脏自动复跳率均优于R1组(P均<0.05).结论 0.05 ~ 0.08 μg/kg剂量范围内的舒芬太尼对心肺转流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高剂量[0.8 μg/kg舒芬太尼麻醉诱导+0.5 μg/(kg·min)麻醉维持]效果更优.

  •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围术期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姜敏;毕燕琳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围术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4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靶控输注异丙酚(1~2μg/ml),B组吸入异氟醚(1%~2%).两组均间断静脉注射咪唑地西泮、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穿刺球部置管,用于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采集血液标本.分别于麻醉诱导后30 min(T1)、CPB开始5 min(T2)、降温结束后5 min(T3)、复温结束后5 min(T4)、CPB结束(T5)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于T1、T2、T5、术后4 h(T6)、术后24 h(T7)、术后48 h(T8)、术后72 h(T9)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测定血浆S100B浓度.结果 A组、B组血浆S-100B蛋白浓度在T6、T7、T8时高于T1(P<0.05),T6和T7时A组S-100B浓度低于B组(P<0.05).A组、B组SjvO2在T3时升高,T4时下降(P<0.05).T4时SjvO2aA组高于B组(P<0.05).结论 靶控输注异丙酚可减轻浅低温体外循环围术期的脑损伤.

  • 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对大鼠海马c-fos,bcl-2及bax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挺杰

    目的:观察中度低温体外循环(CPB)对大鼠海马即刻基因c-fos、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PB组(n=6)及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6).所有动物在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后经口插管控制呼吸,置入颈静脉流出管和尾动脉输入管,肝素抗凝(500U/kg).CPB组采用中度低温CPB(26℃-28℃),经尾动脉灌注、颈静脉右心房-腔静脉引流,灌流量160mL·kg-1·min-1,总转流时间2h,Sham组除不经历CPB外,其余操作同CPB组相同.实验中进行动脉压、ECG及动脉血气监测.术后1h处死动物,立即断头取脑分离海马组织,放入-70℃液氮罐保存.基因mRNA检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方法.结果:海马c-fos、bcl-2和baxmRNA表达CPB组显著高于Sham组;bax与bcl-2 mRNA表达比值CPB组显著高于Sham组.结论: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可引起海马即刻基因c-fos、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 mRNA的表达增加.

  • 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吴晓顺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CPB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患儿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P组和C组,每组各50例.P组患儿于其颈内静脉穿刺成功后即刻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4 mg/kg;C组患儿于相同时间点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0 min(T1)、复温至36℃(T2)、CPB停机后1 h(T3)、术毕(T4)及术后24 h(T5)时抽取两组患儿颈内静脉血以检测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和8(IL-6、IL-8)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别于T0~T5时抽取两组患儿的桡动脉血,以测定其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浓度.结果:与C组患儿比较,P组患儿T2~T5时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血浆cTnT浓度均呈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减轻CPB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的心肌损伤程度.

  • 院前心前区捶击复律成功2例分析

    作者:刘旻生;李彦华

    对我们院前心前区捶击复律成功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67岁.以突然胸部憋闷10 min余呼救.既往患冠心病、心肌缺血10 a余.患者晨起排尿后突然出现胸部憋闷,含服速效救心丸10丸后不缓解呼救.查:意识清,精神紧张,面色苍白.P 52次/min,R 18次/min,BP 110/70 mm Hg,心律不整.

  • 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许立新;佘守章;肖辉;索琨;阮祥才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效应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36例行先心病矫正手术患儿,根据阿片药物用药随机分为两组(n=18),组Ⅰ使用芬太尼,组Ⅱ为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依托咪脂、异丙酚和维库溴胺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能、循环变化、阿片药用药量和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效果满意,诱导后HR减慢发生率组Ⅱ高于组Ⅰ,MAP基本稳定.两组芬太尼及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82.5±43.2) μg和(33.4±9.7) μg,组Ⅱ平均清醒时间和气管拨管时间为(3.2±0.8) h和(4.6±1.3) h ,较组Ⅰ[相应为(4.3±1.1) h和(5.2±1.4) h]为早.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安全有效,不失为心脏手术麻醉用药的一种可行选择.

  • 心脏手术漏诊及术中体外循环处理

    作者:黑飞龙;龙村;李桂芬;孙桂民

    目的了解心血管手术漏诊的原因,以及术中体外循环的处理对策,避免漏诊造成的影响.方法 11例患者被漏诊.术前诊断为室间隔缺损6例,法乐四联症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和二尖瓣狭窄各1例.术中发现2例法乐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和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1例法乐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有左上腔静脉,2例室间隔缺损和1例二尖瓣狭窄合并有房间隔缺损.结果把5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温度降低到鼻温23.2℃±1.7℃,肛温21.7℃±2.3℃进行手术,未发现有术后并发症.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病变非常复杂是造成漏诊的普遍原因,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是术中根据新诊断快速调整体外循环方法.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病人血浆TNF-a,IL-6和IL-8的影响

    作者:旷昕;黄艳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CPB心脏病血浆TNF-a,IL-6和IL-8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在30 min以上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常规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1.5万U/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CPB结束后即刻,CPB结束后3,6及24 h抽取桡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TNF-a,IL-6和IL-8以CPB结束后即刻0,3和6 h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6和IL-8在CPB结束后24h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减少CPB术后TNF-a,IL-6和IL-8的释放,可减轻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

  • PRAM技术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谭洪根;雷志礼;杨树峰;宁新宇

    目的:研究PRAM技术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先心病患者20例在心肺转流(CPB)下行先心病根治术。应用MOSTCARE监护仪(核心技术为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分别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周围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搏量(SV)、心搏量指数(SVI)、心搏量变异度(SVV)、心脏循环效率(CCE)、大压力梯度(dp/dt)。记录时间点为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至气管插管前(T2)、停跳后(T3)、体外循环结束后30 min(T4)、手术后6 h(T5)。结果 T2时MAP、CCE、dp/dt值低于T1时(P<0.05);T3时MAP、HR、CO、CI、SV、SVI、SVV、CCE、dp/dt低于T1和T4时(P<0.05);T4时CI、SVI高于T1时(P<0.05);T5时MAP、CCE、dp/dt、SVRI值低于T1时(P<0.05);T5时MAP、CI、CCE、dp/dt、SVV、SVI值低于T4时(P<0.05)。结论 PRAM技术是微创科学,通过此项技术可准确测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和扩容治疗,适合于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监测。

  • 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手术对心肌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作者:周涛;秦国伟;谢晓勇;向道康

    目的: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患者心肌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脏停搏组(停跳组)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不停跳组),每组25例,其中停跳组在中度低温心脏停搏下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不停跳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分别在打开和关闭右心房时取右心房组织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CytoC、Caspase-3 mRNA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CytoC、Caspase-3蛋白相对含量,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打开右心房时心肌CytoC、Caspase-3 mRNA与蛋白表达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关闭右心房时比打开右心房时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停跳组升高幅度较小(P<0.05)。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术中心肌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减轻心肌损伤。

  • 急性血小板分离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魏海燕;史宏伟;鲍红光;葛亚力;张媛;陈鑫

    目的 评价急性血小板分离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择期在心肺转流(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5)和急性血小板分离组(APP组,n=15).APP组在麻醉诱导及中心静脉置管后行APP,提取富血小板血浆保存至CPB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输入,C组不行APP.记录APP组中心静脉置管成功后(T1)、APP开始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20 min(T5)和APP结束(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及每搏量变异度(SVV)等,C组在相应时间点记录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T1时比较,APP组T3~T6时CVP显著降低(P<0.05或0.01),T2~T6时SVV显著增高(P<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APP组T4~T6时CVP显著降低(P<0.01),T2~T6时SVV显著增高(P<0.01).与C组比较,APP组患者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和使用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 APP会减少心脏手术患者血容量,但并不明显减少患者心排血量,通过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仍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对肺顺应性的影响

    作者:周涛;刘秀伦;张大国;向道康;阎兴治;舒义竹;刘军;刘小斌;秦国伟

    目的 观察采用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径路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肺顺应性的影响. 方法 6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切口径路不同分为正中切口径路组和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径路组,每组各3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在麻醉诱导后(T1)、关胸前(T2)、术后30 min(T3)、1 h(T4)、2 h(T5)5个时间点监测静态肺顺应性(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两组患者Cs、Cd 在关胸前(T2)比麻醉诱导后(T1)水平降低(P <0.05),术后30 min(T3)到达低,直至术后2 h(T5)尚未恢复术前水平(P <0.05);组间比较,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径路组从关胸前(T2)开始均低于正中切口径路组(P <0.05). 结论 采用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胸肺顺应性下降.

  • 氟比洛芬酯保护心肺转流术后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作者:陈国英;徐聪琴;郑翠萍;童向民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心肺转流术导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在体外循环心肺转流开始后,实验组单次加入氟比洛芬酯2mg/kg于体外循环机中,而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氧化钠注射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麻醉诱导(T1)、转流前5 min(T2)、转流30min(T3)、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5 min(T4)、CPB结束后1 h(T5)、CPB结束后5 h(T6)检测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并同时记录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呼吸指数(RI).结果 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患者血IL-6、IL-10、TNF-α、sICAM-1及A-aDO2、RI均进行性升高,后逐渐下降,但仍均高于同组T1水平(P均<0.05).实验组IL-6、IL-10和sICAM-1水平在T3、T4、T5和T6时段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TNF-α水平在T4时段明显增高(P<0.05);A-aDO2及RI在T4、T5和T6时段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能通过抑制IL-6、TNF-α和sICAM-1的产生,促进IL-10的释放,减轻心肺转流术后的急性肺损伤,从而保护并改善术后肺功能.

559 条记录 1/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