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浆回输血液稀释法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焦丽云

    目的:探讨血液稀释法治疗高压积型高黏血症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32例患高压积型高黏血症的患者,经过血液稀释法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比较,结果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 论:治疗结果显示大多数患高压积型高黏血症的病人经过血液稀释治疗后,自觉不适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加强治疗前后的整体护理、心理护理及养成合理饮食和生活规律的重要性.

  • 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普胸手术中的观察

    作者:刘美莲

    目的:观察普胸手术中应用急性血液稀释(ANH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麻醉诱导后,用16G静脉留置针穿刺输入乳酸林格氏液补充禁食所需液量,做好加压输液的准备,同时在严密检测下,用ACD保养液血袋经肘前静脉进行采血,采血量为总血量的20%(总血量按70ml/kg体重计算),所采血液按先后顺序编号,并置(25℃)室温保存,回输时后放出的血先输,在采血时输液速度为采血速度的的2~3倍,手术开始前采完,AN-HD后,手术失血时,静脉继续补充失血的Haemaccel(海脉素),同时适量补充平衡液,待Hb降至80g/L时,或肺切下后回输自体血,返病房前输完.

  •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作者:刘缚鲲;李树人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实施血定安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且心肺功能正常的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例.Ⅰ组输入血定安15ml/kg、Ⅱ组输入血定安20ml/kg,均于30min内输完.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SONOCLOT分析仪监测Ⅱ组稀释前后的ACT、凝血速率和达峰时间.结果:经Student's t检验,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较血液稀释前下降并有明显差异(P<0.05),舒张压、中心静脉压稀释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的ACT、凝血速率、达峰时间稀释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内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超容稀释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下降,可能与血液稀释后的血流阻力下降和椎管内阻滞后的相对循环容量不足有关,本观察的输液量对循环负荷影响不大,椎管内阻滞有助于患者循环系统对高容量负荷的耐受,血定安轻度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异体输血及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庾海辉

    目的 分析ANHD-ABT联合CH对凝血功能、 异体输血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168例接受ANHD-ABT的患者分为ANHD-ABT组、联合组,ANHD-ABT组82例,联合组86例,ANHD-ABT组血液保护方法为ANHD-ABT,联合组血液保护方法为ANHD-ABT及CH.对比ANHD-ABT组、联合组异体输血量与患者比例、术中HCT与Hb,比较了两组术前与术后1 d的凝血功能,包括FIB、TT、APTT、PT.结果ANHD-ABT组、联合组中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分别为53例、34例,ANHD-ABT组异体输血量(1967.45±12.67)mL,HCT(28.51±3.67)%,Hb(89.82±7.32)g/L;联合组异体输血量(1102.78±10.53)mL,HCT(28.03±4.79)%,Hb(89.24±3.09)g/L.术后1 d联合组FIB(2.68±0.04)g/L,TT(20.05±0.08)s,APTT(31.06±0.43)s,PT(14.71±0.25)s;ANHD-ABT组FIB(2.25±0.03)g/L,TT(23.52±0.17)s,APTT(34.51±0.92)s,PT(17.96±0.49)s.结论 CH 联合 ANHD-ABT 能保护凝血功能与减少异体输血.

  • 什么是水中毒?

    作者:

    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极易发生水中毒,而且这种水中毒常常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水中毒?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水中毒就是体内水过多。其实,水中毒也可称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其特点一是高容量(就是水的容量过高--水过多),二是血钠降低。血清 Na+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mol/L,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所以称为水中毒。此时,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释,致使血钠进一步降低,细胞外液低渗,水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内水肿,因此,早期潴留在细胞间液中的水分尚不足以产生凹陷性水肿;在晚期或重症患者可出现凹陷性水肿,此乃水中毒的特点之一。

  • 喝汤与养生

    作者:许家和

    法国名厨路易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美味的汤,就像主妇在迎宾席上脸面显露出的微笑一样,预示着将为您带来愉快和幸福.”汤属流质,人们喝进后能很快被胃肠吸收利用,促使血液稀释、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腺及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故合理的喝汤,与人体养生的关系大有文章可做.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的临床效能

    作者:张雁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行AHH的临床效能.方法: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60例,轻度低钠血症患者(Na+125~135mmol/L)20例为A组,余者等分为B组和C组.A和B(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4ml/kg,10ml/分)、C(乳酸钠林格液15ml/kg,30ml/分).记录T0(AHH前即时)、T1(AHH后即时)、T2(AHH后30分钟)、T3(AHH后1小时)、T4(术毕)时Na+、CVP、Lac、Hct、Hb及术中BP、HR、输液量、失血量、尿量、输血例数.结果:A组和B组Na+、CVP明显升高,Hct、Hb、失血量、输血例数明显降低.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扩容迅速,为理想的血浆代用品;术中可引起Na+一过性升高,特别适用于术前伴低钠血症的患者.

  •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涂素兰;陈梁

    目的:急性高容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按常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观察、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出血量,术前、术中、术后24小时内尿量和凝血功能等.结果:对照组术中输血40例(80%),术中平均输血1.86U;试验组术中输血15例(30%),术中平均输血1.0U,试验组的失血量、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毕、术后第1天的PT、APTT、TT、BUN、Cr和尿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用于老年骨科手术,可明显减少手术中出血,并对老年患者的凝血功能、肾功能等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30例患儿体外循环效果分析

    作者:孙跃东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9年10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在静吸复合麻醉与体外循环条件下,依据患者心脏畸形状况的复杂程度与手术操作时间的长短,使用中低温或者浅低温体外循环的方法,进行中度血液的稀释,手术中提供合适的灌注流量,并加强患者各种脏器的保护措施.结果 经过科学的手术安排,全组体外循环的时间为38~50 min,平均时间为90 min,主动脉阻断的时间为25~110 min,都实现了终的顺利停机,手术以后有1例患者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结论 针对复杂性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管理,应当进行适当的血液稀释和满意的流量灌注,并采取良好的心肌保护措施并进行合理用药,同时重视患者机体内各脏器的保护措施,有利于减小体外循环手术以后的各类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预储自体血和血液稀释回输法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思胜;王世勇;聂存平

    目的介绍采用术前预储自体血输血法和血液稀释回输法进行自体输血的初步经验.方法对45例骨科手术病人采用自体输血技术,方法包括术前预储自体血输血法13例,血液稀释输血法32例,其中观察血液稀释输血组病人术前、术中、术后血液动力学、有形成分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术前预储自体血输血组中8例(61.54%)未输异体血,另5例加输异体血;血液稀释输血组中21例(65.63%)未输异体血,另11例加输异体血,两组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其用血量较以往同类手术显著减少.血液稀释输血组术中、术后血液动力学稳定,有形成分和凝血功能虽有变化,但仍在正常范围.结论在骨科手术采用术前预储自体血输血和血液稀释回输法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郭隽英;江楠;房洁渝;刘克玄

    目的 观察不同人工胶体液行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D)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5例ASA Ⅰ~Ⅱ级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6%羟乙基淀粉组(H组)及4%琥珀酰明胶组(G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输液或扩容:C组输入林格液15 ml/kg,H、G组输入林格液15 ml/kg和胶体液20 ml/kg,均在40 min内完成.监测3组术前、麻醉诱导后、输液或扩容20 min、输液或扩容40 min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的变化.监测H、G组患者扩容前后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结果 H、G组在扩容末,Hct下降,H组由术前0.385±0.043降至0.304±0.045,G组由术前0.395±0.035降至0.312±0.038.H、G组HR、MAP、CI、CVP、SVR术前值和麻醉诱导后值与C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或扩容20 min、输液或扩容40 min时H、G组HR、CI、CVP、MAP高于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扩容20 ml/kg后H组CVP增高达(13.13±3.51)cm H2O(1 cm H2O=0.098 kPa),G组增加达(14.88±1.33)cm H2O.结论 在40 min内静脉输入20 ml/kg的6%羟乙基淀粉、4%琥珀酰明胶,是一种有效的超容血液稀释方法.但会造成心脏负荷的显著增加,使用异氟醚和硝酸甘油能有效地减轻心脏前负倚.

  • 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监测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作者:伍惠仪;余碧琳;杨梅娟;苏志源;陈郡兴;王寿平;詹鸿

    目的 探讨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APCO)监测指导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D)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择期全麻下行剖宫产术的单胎妊娠产妇17例,所有患者均监测APCO,麻醉诱导后按20~30 ml/kg进行血液稀释,根据每搏变异度(SVV)和每搏量指数(SVI)调整液体输注速度,控制扩容时间在60 min内.记录全麻诱导后(血液稀释前,T0)、胎儿娩出前(血液稀释后,T1)、剥离胎盘时(开始出血时,T2)、开始输血时(出血量较大时,T3)、关腹时(输血完毕,T4)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VV、SVI、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等,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T1时点CVP较T0时点升高,T2~T4时点CVP较T1时点均下降(均P<0.05).T1~T3时点CI较T0时点增加,T1~T4时点SVI较T0时点增加(均P<0.05),而T2~T4时点CI、SVI较T1时点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T1时点SVV较T0时点降低,T3时点SVV较T1时点升高(均P<0.05).T1、T2时点SVR较T0时点下降(均P<0.05).T1~T4时点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较T0时点均降低(均P<0.05),而T2~T4时点Hct、Hb与T1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气分析显示,T1时点血Na+、K+、Ca2+和血糖与T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4时点血pH值和碱剩余较T0时点降低(均P<0.05).所有患者均需输注血制品.结论 APCO指导下行AHHD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定.

  • 术前急性血液稀释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国强;高宝柱

    输血是保证手术病人安全度过围术期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异体输血又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主要有:①免疫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可增加手术后恶性肿瘤的复发率[1]和创伤后的感染并发症;②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其中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备受人们关注;③输血反应:为常见的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常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朱红;金莉;何丽

    目的探讨大型骨科手术中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于术前行血液稀释,每例采血10 ml/kg,输入同量血定安和3倍的平衡液,测患者血液稀释前后、术后1 d、术后1 w的循环指标、Hb、Hct、PLT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血液稀释前后、术后1 d、术后1 w患者的HR、MAP、CO、CI、SVR、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血液稀释后、术后1 d患者的Hb、Hct、PLT较稀释前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1 w较稀释前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骨科大型手术中,应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血液功能的恢复,维持术中及术后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稳定.

  • 运用4∶1含血心脏停搏液保护心肌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敏;高水清

    含血心脏停搏液是从体外循环氧合器中取血与生理盐水(林格液)配制后的停跳液混合,使血球压积维持在20%左右,钾离子浓度维持在(25~30)mmol/L,通过高钾去极化使心脏停搏,此法灌注后心脏始终红润、柔软,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率高,术中HCT稳定,血液稀释少,能较好地维持胶体渗透压,升压药用量少,比单纯的晶体灌注效果好.

  •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琼

    目的 探讨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中实施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的操作方法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病例15例,麻醉后从患者肘正中静脉采集适量的自体血保存,采血同时按放血量的2~3倍补充胶体液和晶体液.术中根据失血量及患者的情况输回.采血过程中严密观察HR、MAP、CVP、SpO2的变化.结果 共回输自体血9 200 ml,3例在术中急需时输回,2例加输异体血,其余在动脉瘤夹闭后仅输自体血即完成手术,采血过程中呼吸、循环稳定.结论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安全、有效,可减少异体输血量,避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 骨科手术中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止血药-自体血回收联合应用的血液保护效果

    作者:易明亮;颜渊;杨勇;吴爱玲;欧阳胜;黄辉;何旭东

    目的 评价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ANIH)-止血药-自体血回收联合应用在骨科手术中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6岁,ASAⅠ-Ⅱ级,预计术中出血量大于600 ml,随机分为4组(n=30):ANIH-血液回收-止血药组(A组),血液回收-止血药组(B组),ANIH-止血药组(C组),血液回收组(D组).ANIH:全麻诱导前采血,采血量为患者血容量15%.止血药: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用尖吻腹蛇血凝酶2u.记录术中输液量、尿量、出血量、异体血输血量及输血例数;记录术前、术毕、术后24 h血常规、凝血常规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各组PT、APTT值术毕和术后24 h与基础值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其余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与基础值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与A组相比D组异体输血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ANIH+血液回收+止血药联合应用有较好的血液保护作用,并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 蛇毒血凝酶对神经外科手术中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悦;王保国;姜金玉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的巴曲亭和立止血对神经外科手术中6%贺斯扩容性血液稀释期间、术中和术后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60例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Ⅰ组,15例)、巴曲亭2 kU组(Ⅱ组,15例)、巴曲亭4 kU组(Ⅲ组,15例)和立止血 2 kU组(Ⅳ组,15例).麻醉诱导插管后,静脉输注6% HAES-Steril 1000 ml 扩容,并在开始扩容时按组经静脉注射上述止血药.分别在进入手术室后、麻醉诱导后、给药后20 min(扩容500 ml)、给药后40 min(扩容1000 ml)、 给药后120 min、术毕和术后24 h取血检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结果 4组患者在扩容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术后有所恢复,在麻醉后、术后1 d各参数与入室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时间点各参数的变化4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术中延长,其变化幅度Ⅰ组大,术后基本恢复正常.凝血速率(CR)下降,除给药后120 min Ⅰ组较Ⅲ组下降明显(P<0.05)外,其余时点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中血液中度稀释后凝血功能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立止血和巴曲亭可以部分缓解血液稀释后各参数的变化,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病人循环功能及心肌钙蛋白的影响

    作者:李旭明;吕机生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硬膜外麻醉下老年病人循环功能及心肌钙蛋白Ⅰ(CTn Ⅰ)的影响,探讨AHH在老年患者术中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无心肺疾患的硬膜外麻醉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血液稀释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15例.硬膜外麻醉成功后,H组按50ml/min的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6%HES,200/0.5)15ml/kg,C组输乳酸林格氏液15ml·kg-1·h-1.麻醉前、切皮前、术毕、术后4h监测并记录SBp、dBp、HR、CVP、HCT、血气及心肌钙蛋白(CTn Ⅰ). 结果 硬膜外麻醉后两组血压均下降,C组下降较H组明显,H组实施AHH后CVP明显升高,但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两组术中各时点血气分析变化差异无显著性.CTn Ⅰ在组内各时点及组间相应时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CTn Ⅰ始终处在低值(≤0.1ng/ml). 结论 一般情况良好,无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实施AHH,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心肌损伤不明显.

  • 体外循环中不同血液稀释度对BE和Lac的影响

    作者:刘立新;蔡翠英;李凤山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必然产生血液稀释,血液稀释可能导致集体缺氧和酸中毒,本文主要观察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中不同血液稀释度时,动脉血中BE(碱剩余)和Lac(乳酸值)的变化推测酸中毒程度来探讨合理的血液稀释程度.

681 条记录 1/35 页 « 12345678...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