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의학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48X
  • 国内刊号: 11-54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590
  • 曾用名: 医学研究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瑞芹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HCV协同感染因子La自身抗原、33kDa人类囊相关膜蛋白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第三亚单位特异性siRNAs的筛选

    作者:王美霞;金铭;段瑾;傅晓晴;徐斌

    目的 筛选Huh7细胞内La自身抗原、33kDa人类囊相关膜蛋白(hVAP -33)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第三亚单位(eIF2Bgamma)的特异性siRNAs.方法 根据Genebank中的序列设计3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在Huh7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3种分子;根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每种基因设计合成3条siRNAs;分别将不同序列siRNA转染Huh7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计算△△CT值筛选出针对每种基因抑制效率高的一条siRNA.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到了上述3种分子的存在;每种基因的3条不同siRNA对相应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沉默作用,通过△△CT值的计算找出其中效率高的一条.结论 Huh7细胞内可以检测到La自身抗原、hVAP - 33和eIF2Bgamma基因,其特异性siRNAs可以沉默相应基因表达.

  • 腺苷预处理对小儿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勇;贺春熙

    目的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小儿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无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小儿随机分成腺苷组和对照组.腺苷组在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泵人腺苷,对照组同法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采桡动脉血测定围手术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 10(IL - 10)水平;停体外循环后30min采右上肺组织分别做光镜和透射电镜组织学检查.结果 体外循环开始后NE、MDA、IL - 10值显著升高,腺苷组NE、MDA低于对照组,而IL-10高于对照组;组织学上腺苷组肺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减轻小儿体外循环肺损伤.

  • 联合检测tPA、PAI-1、uPA及uPAR对急性脑梗死诊治及预判的价值

    作者:单平囡;卢志勇;孔园珍;侯韬;宣国红;茹金城;许德顺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血浆tPA、PAI -1、uPA及uPAR水平的联合检测,探讨其治疗观察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脑梗死病人(36例)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血浆tPA、PAI -1、uPA及uPAR的联合检测(ELISA法).结果 36例脑梗死病人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tPA、PAI -1、uPA和uPAR水平均有明显增高(均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PA又有明显升高(P<0.05),而PAI -1,uPA and uPAR则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 <0.05,P<0.01),PAI -1及uPAR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血浆tPA、PAI -1、uPA和uPAR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病人的治疗状况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观察和预后判定.

  • DEHP诱导的氧化应激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和维生素E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静菲;尚帅;何贵波;刘晓帆;唐佳琦;熊国梅;廖晓梅;杨旭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 -2 - 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其在脑组织造成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3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9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DEHP染毒组(50mg/kg DEHP)、维生素E(vitamin E)保护组(50mg/kg DEHP +50mg/kg维生素E)、维生素E对照组(50mg/kg维生素E).每天清晨灌胃1次,连续10天.期间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验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变化,10天后将小鼠处死,取出脑组织,检验ROS及MDA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DEHP染毒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其下降幅度;DEHP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的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维生素E可减少这种增加,并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可对DEHP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有保护作用,DEHP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可能与其在脑组织造成的氧化损伤有关.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联合治疗后NK细胞和T细胞膜表面CD95L的表达

    作者:周国忠;钟永根;孙荷;刘燕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膜表面TLR2、TLR4对NK细胞和T细胞上CD95L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术,对NK细胞和CD14+细胞进行设门,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单个核细胞膜表面TLR2+、TLR4+、CD3+CD95L+、NK+CD95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组CD3+细胞明显增加,NK+CD95L+、CD3+CD95L+细胞数下降,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CD14+、TLR2+、TLR4+、NK+、CD3+CD95L+细胞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组相比,治疗后组CD14+、TLR2+、TLR4+、CD3+细胞明显减少,NK+CD95L+细胞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PL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上TLR2、TLR4的表达影响NK细胞的CD95L诱导凋亡的能力,在抗肿瘤逃避机体免疫中是一种有益尝试.

  • 咖啡因对慢性刺激过程中小鼠行为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夏誉;武志伟;尉晓娜;蒋尚融;舒丹;何金彩

    目的 探讨咖啡因对慢性刺激小鼠行为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取2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空白+0.15ml生理盐水;刺激组(n=8):慢性刺激+0.15ml生理盐水;药物组(n=10):慢性刺激+15mg/kg咖啡因.刺激组和药物组分别孤养,并接受持续10周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结合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方法,评价小鼠的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10周后刺激组和药物组的水平穿越格子数[(118.50±12.20)次,(80.10±16.02)次)]都明显高于正常组(49.00±10.05)次(P<0.01);水迷宫测试中,药物组定位航行训练第1天的潜伏期明显短于正常组和刺激组[(13.12±2.27)s,( 27.34±5.00)s,( 30.62±4.54)s] (P <0.05);药物组和正常组体重增加量[(3.40±0.37)g,(5.40±0.69)g]有明显差异(P<0.05),10周后药物组和正常组体重[(24.60±0.43)g,( 26.60±0.62)g]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长期慢性低剂量咖啡因注射可以减缓慢性刺激下小鼠体重增加,同时还能加强刺激状态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长期慢性刺激也能加强小鼠的探索行为.

  • 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金芊芊;卫法泉;邓芳

    目的 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型颈椎病诊断的可靠性及探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40例交感型颈椎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两组,双号为实验组(A组),单号为对照组(B组),每组70例,A、B两组用0.8%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出现Horner综合征交感症状缓解后评估两组诊断阳性率,待Horner综合征消退后,再做星状神经节阻滞,A组注入神经妥乐平注射液,B组注射0.9%氯化钠,3天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并作近期及远期的疗效评估.结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后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阳性率,A组97.1%,B组94.2%.近期及远期的优良率A组为77.14%和61.42%,B组为28.57%、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神经妥乐平注射液作星状神经节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是可行的及安全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鉴别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ERβ、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若笳;王香桂;蒋军;宋俏蔚;叶平

    目的 观察葛根素是否对去卵巢大鼠血雌二醇(E2)水平改变及对下丘脑弓状核(ARC)ER、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方法 通过不同剂量葛根素液、倍美力溶液、灌胃去卵巢大鼠7周,观察大鼠血雌二醇(E2)水平变化,并用ABC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下丘脑弓状核ERβ、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光密度值(AOD)变化.结果 葛根素高低剂量组较倍美力组血清E2水平和ERβ、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虽有减少,但无显著差异(P>0.05);较造模组有显著上升(P<0.0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葛根素能上调血E2水平和下丘脑弓状核内ERβ、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以此调节内分泌水平,进一步发挥药理作用.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的应用研究

    作者:肖莉莉;赵雅萍;高凌云;胡经纬;叶兵

    目的 以甲状腺为高频超声脉冲声辐射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的应用对象,探讨ARFI技术的可重复性及不同操作者之间的一致性.研究被测者呼吸、取样框靠近颈动脉处、探头加压、探头倾斜、横切、取样框的深度等因素对ARFI值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测量次数ARFI值均值间的差异,探求佳的重复测量次数.方法2名资历相同的超声医生对随机抽取的30名正常甲状腺受试者进行重复测值,行一致性检验;对2名受试者的左侧甲状腺进行一系列分组设计的测量,评价各个因素对ARFI值的影响;对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行结节及非结节部位的ARFI测值,重复测量5次以上,分为3组:前3次测量数值的均数、前5次测量的均数及所有测量次数的均数,结合术后病理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高频探头ARFI技术的重复性、一致性较好;探头加压、横切、倾斜、取样框靠近颈动脉搏动处及深度对ARFI值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屏气对ARFI值差异无显著性;对甲状腺非结节部位的测量只需3次,对可疑恶性结节需重复测量5次及以上.结论 只有规范、合理地应用ARFI技术才能正确地反映甲状腺及甲状腺结节的软硬程度.

  • 前臂静脉和足背静脉芬太尼静脉注射后呛咳反应的比较

    作者:汪小海;王幸双

    目的 比较麻醉诱导时前臂静脉和足背静脉芬太尼静注后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及强度.方法 ASA Ⅰ的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前臂静脉组(Ⅰ组)、足背静脉组(Ⅱ组),两组静脉注射芬太尼的剂量均为3μg/kg,用药速度均为2s内推入,Ⅰ组于前臂静脉给予芬太尼,Ⅱ组于足背静脉给予芬太尼,记录麻醉前(T0)、芬太尼注射前(T1)及后0.5min(T2)、1min(即插管前,T3)、插管后1min(T4)和2min( T5)时的心率、收缩压及呛咳情况.结果 Ⅰ组芬太尼推注后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及强度显著大于Ⅱ组.结论 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3 μg/kg,2s内)足背静脉注射较前臂静脉注射能减少芬太尼给药后其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及强度.

  • 妊娠合并RH阴性4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丽洁;郑艳鹛

    目的 探讨RH阴性孕妇孕期处理、妊娠结局及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 2010年5月笔者医院分娩RH阴性孕妇48例临床资料.结果 RH血型不合发生率0.52%(48/9320),单胎46例,双胎2例;12例孕妇抗D抗体阳性,其中2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44例活婴(含1例双胎),其中1例新生儿死亡,1例遗留后遗症;5例死胎(含1例双胎)均为抗D效价阳性者;总的新生儿治愈率95.45%(42/44).结论 系统孕期管理与治疗是预防RH同种免疫与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的关键.当母亲抗体效价≥1∶16,孕龄达32周,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条件时可考虑择时终止妊娠.及时换血能显著改善新生儿溶血的预后,对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

  • 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检测在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朱均权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platelet -monocyte aggregates,PMA)的变化,探讨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检测CRP和PMA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41例肺癌、33例大肠癌和30例外伤后需输血患者输血前、输血后5天和输血后2周血浆超敏CRP( hs - CRP)和PM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输血后5天,肺癌组、大肠癌组和对照组hs - CRP和PMA水平均显著高于输血前(P<0.01).输血后2周,肺癌组、大肠癌组和对照组hs - CRP和PMA水平均显著低于输血后5天(P<0.01),但肺癌组和大肠癌组二者水平均显著高于输血前(P<0.01).输血前后,有转移组hs - CRP和PMA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无转移组(P<0.01),输血后5天和2周,反复输血组和全血输注组hs - CRP和PMA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非反复输血组和洗涤红细胞输注组(P<0.01).各组输血后5天hs - CRP和PMA水平显著高于输血前而输血后2周显著低于输血后5天(P<0.01),有转移组、反复输血组和全血输注组输血后2周二者水平显著高于输血前(P<0.01),无转移组、非反复输血组和洗涤红细胞输注组与输血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输血与恶性肿瘤患者炎症反应和高凝状态的进展有密切关系,CRP和PMA可作为预测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后病情程度的有用指标.

  •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血浆抵抗素水平的研究

    作者:刘亚莉;刘莉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血浆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高脂饮食组22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喂养8周,观察体重变化,按体重增量,高脂饮食组大鼠又分为高脂肥胖组12只及肥胖抵抗组10只,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抵抗素水平.结果 高脂肥胖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脂肥胖组血清抵抗素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P<0.05),肥胖抵抗组血清抵抗素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中,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并存在着血脂紊乱,而肥胖抵抗大鼠血浆抵抗素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提示血浆抵抗素水平可能参与肥胖抵抗的发生.

  • 米非司酮用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前预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徐肖文;朱雪琼;卢晓声;王乐丹;管玉涛;王溢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 - IUS)治疗子宫腺肌病前预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宫腔深度> 9cm且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7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24例和GnRH -a组14例,经米非司酮或GnRH -a预治疗直至测量宫腔深度≤9cm时放置LNG - IUS.在预治疗前及放置LNG - IUS前后检测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CA125值、骨密度值,并进行月经量PBAC和痛经VAS评分.结果 ①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为249.27±42.61cm3、181.05±26.65cm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②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为80.50±12.40s/L、107.55±6.87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血清CA125值为83.05±35.76IU/ml、61.27±25.03IU/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痛经VAS评分为6.41±1.56,放置LNG - IUS后6个月和12个月下降为1.64±1.05和1.36±0.7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④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可有效缩小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CA125值,可作为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ING - IUS治疗前的预治疗,与GnRH -a比较具有口服方便,价格低廉,不影响骨密度,不良反应较小的优势.

  • Fascaplysin抑制ICR小鼠体内S180移植瘤的分子机制初探

    作者:徐炜烽;王峰;陈海敏;卢晓玲;严小军

    目的 研究fascaplysin对ICR小鼠S180移植瘤生长的体内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fascaplysin在体内抑瘤的分子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技术建立荷S180骨肉瘤的ICR小鼠为实体瘤动物模型,然后将其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 CTX,30mg/( kg·d )]、fascaplysin高剂量组[20mg/(kg·d)]和fascaplysin低剂量组[5mg/(kg·d)],处理10天后,利用电镜分析各组小鼠移植瘤细胞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相应组织PCNA、CD31表达情况.结果 电镜结果显示肿瘤组织细胞出现凋亡现象.PCNA结果发现,fascaplysin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一定程度的剂量-效应依赖性.MV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ascaplysin各剂量组肿瘤组织内MVD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Fascaplysin治疗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降低肿瘤的增殖活性.减少肿瘤组织微血管的密度,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提示fascaplysin在体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作者:彭秋平;冯青青;柯传庆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 primary colon malignant lymphoma,PCML)临床特点,以期提高PCML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PCML临床资料.结果 腹痛、腹部包块、发热、体重下降、大便习惯改变是PCML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24例(75.0%);PCML好发于右半结肠,回盲部结肠17例(53.1%),升结肠6例(18.8%);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肠镜活检病理确诊率为35.7% (10/28);治疗措施以手术为主、联合化疗和放疗;随访26例,5年生存率61.5%.结论 PCML临床表现多样,发热症状较为明显,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内皮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郑巨克;李星群;潘嘉西;章敏学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和血浆内皮素(ET)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通过将笔者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8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依据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进行分组,并分析MA和ET与冠脉病变支效及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 ①多支病变组(≥2支)共有69例患者,占81.2%,单支病变组16例患者,占18.8%;严重病变组(即Gensini积分>20分)共有53例患者,占62.4%,非严重病变组(即Gensini积分0~20分)32例患者,占37.6%;②单支病变组的ET水平(72.32±7.34pg/ml vs 81.47±5.65 pg/ml,P<0.05)和MA水平(23.46±1.15mg/L vs35.21±4.23mg/L,P<0.01)均低于多支病变组,非严重病变组的ET水平和MA水平均低于严重病变组(P <0.01和P<0.05);③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ET水平和MA水平与Gensini积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75,P<0.05和r=0.63,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浆内皮素与冠脉病变程度有显著性的正相关,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其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浆内皮素的水平升高.

  • 北京市成年血友病97例口腔保健知识知晓与行为的调查

    作者:李魁星;张京华;李峥

    目的 了解成年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与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于北京市血友病管理中心登记并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全部成年血友病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北京市成人血友病患者97例,回收问卷97例,患者中位年龄36岁(18,68),患者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患者比例仅为31.96%.受调患者口腔保健知识整体知晓率为67.19%,口腔保健行为的整体正确率为41%.结论 我国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和行为均较差,血友病患者还没有全面重视口腔保健,急需整体规范的健康指导.

  • 血清GPC3联合AFP检测在HCC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攀;万卫昌;李招云

    目的 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C3和血清AFP,分析72例HCC患者、58例肝良性病变组和40例健康组血清GPC3和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GPC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侵袭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年龄、性别、有无HbsAg感染和包膜与两者表达无关(P>0.0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较低;联合检测灵敏度达84.7%,准确度达90.1%;两者在HCC中表达未存在直接关联(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GPC3和AFP水平有助于HCC的早期临床诊断.

  • 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注射透明质酸钠以及两者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丹生

    目的 评价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注射透明质酸钠以及两者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62例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各54例,分别给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480毫克/次,每天口服3次,关节内注射2毫升/次,每周1次.共治疗5周.停药后观察2周.收集3组患者治疗期间Lequesne指数评分和VAS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变化程度.结果 治疗5周后,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Lequesne总指数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3.3±1.6、3.1±1.3、2.8±1.3.联合用药组和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治疗5周后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分别下降为1.77±0.91、1.66±1.21、1.53±1.13.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均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两者联合治疗方式效果优于单独用药治疗方式.

  • 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作者:姚占胜;毕新宇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患者23例,对其临床、病理、生存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有22例接受剖腹探查肝切除术或联合淋巴结清扫术(7例),另外1例采用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22例患者中16例出现复发.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及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0.37 ~116.00)及5.00(0.37 ~116.00)个月;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2.7%,35.8%,23.9%和40.9%,30.7%,15.3%.复发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5.04(1.5 ~65.0)个月.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肝炎肝硬化合并长期饮酒、术中输血、手术切缘阳性、病理分期较晚以及影响分期的因素如肿瘤直径>5cm、多发肿瘤等多个因素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而CEA >5ng/ml、肿瘤穿透肝被膜等同样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结论 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预后不佳.根治性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这其中多个因素与不良的预后有关.

  • 可替宁对穿孔素/粒酶B诱导的NCI-H460肺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春生;黎运呈

    目的 探讨可替宁对穿孔素/粒酶B( perforin/granzyme B)诱导的NCI - H460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人肺癌细胞株NCI - H460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 -FITC/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RT -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Survivin的表达量.结果 (1)不同浓度可替宁单独作用NCI - H460细胞时未见明显诱导凋亡现象,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其抑制率与作用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2)0.25μg/ml浓度穿孔素作用NCI - H460细胞(1×106个)时,PI染核率可达到90%以上.而当加入1.5μl粒酶B(1 μg/ml)孵育6h时,穿孔素/粒酶B组细胞可呈现90%以上的凋亡现象.(3)166ng/ml浓度可替宁作用穿孔素/粒酶B预处理的细胞6h时可见明显凋亡抑制现象,当检测其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表达量时,发现穿孔素/粒酶B组表达量明显降低,可替宁组表达量较高,而当可替宁联合穿孔素/粒酶B时表达量高.结论 可替宁可明显抑制穿孔素/粒酶B诱导的NCI- H460肺癌细胞凋亡现象,这种作用可能与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的表达上调有关.

  • 四川省106株结核分枝杆菌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杨筠(jun);董海燕;李定越;刘志广;陈建;杨筠(yun);龙波;万康林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构成情况以及北京基因型菌株在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川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spacer oligonucletide typing,spoligotyping)方法对106株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型分析,将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与SITVIT2数据库进行比较确定菌株的基因家族.结果 根据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及与数据库SITVIT2的比较,106株结核分枝杆菌表现为30种基因型,21种基因型为数据库中存在的基因型,9种基因型为新的基因型.基因家族分析发现,65株结核分枝杆菌为北京家族菌株(61.32%),26株为T家族菌株,4株为MANU家族菌株,U型及H型家族菌株各1株.9株新基因型的菌株没有进行基因家族的确定.结论 本研究对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构成以及北京家族菌株的流行程度做了初步的描述.对四川省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分析、结核病的预防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 膀胱癌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况及意义

    作者:魏任雄;廖于峰;熊彬;马建波;贾广成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细胞中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临床病理确诊39例膀胱癌,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的方法,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异常频率,同时以45例非肿瘤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及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和56.4%(22/39),二者密切相关(r=0.420,P=0.008).膀胱癌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64.1%,25/39)显著高于非肿瘤组(6.7%,3/45)(x2=31.015,P=0.000),非肿瘤组与志愿组间(阳性率为0)并无明显差异(P>0.05);尿沉渣RUNX3基因甲基化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4.1% (25/39),特异性为94.9%(56/59).浸润性(≥pT2)和表浅性(≤pT1)膀胱癌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63,P =0.001).性别、年龄、病理分级与RUNX3基因甲基化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异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的早期事件,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可作为非侵入性诊断膀胱癌并且判断其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胎盘生长因子及VEGFR -1浓度检测及其意义分析

    作者:冯玉良;戴一扬;郑培奋;陈新宇;杨俊;朱琴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VEGFR-1水平,探讨PLGF及VEGFR -1在UC发病机制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40例UC患者及3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PLGF及VEGFR-1水平的差异,并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情外周血PLGF及VEGFR-1水平的差异.结果 血清PLGF水平UC组(n=40)显著高于对照组(n =30) (35.32±3.66 vs 23.05±1.81 pg/ml,P<0.001);活动组显著高于缓解组(36.34±3.21 vs 33.94±3.86pg/ml,P<0.05);轻(n=9)、中(n=9)、重度(n=5)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VEGFR-1水平U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15 vs 1.05±0.11 ng/ml,P <0.001);活动组显著高于缓解组(2.04+0.15 vs 1.94 ±0.12ng/ml,P <0.05);轻、中、重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LGF/VEGFR -1参与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血管增生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意义.

  • 多西他赛单周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徐利萍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单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ⅢB期或Ⅳ期的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给予多西他赛35mg/m2,第1、8天静脉输注.21天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接受治疗2~6周期.结果 32例患者中,PR5例,SD例10例,疾病控制率为46.9%.中位PFS为3.8个月(95% CI:3.1 ~4.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95% CI:7.8 ~11.2个月).3~4级不良反应中,白细胞减少9例,脱发11例,恶心呕吐2例.结论 多西他赛单周方案二线治疗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AQP1和AQP3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和胎膜上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利琼;安慧敏;朱雪琼;翁秀琴;池银归;夏康

    目的 研究AQP1和AQP3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和胎膜上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3月~ 2010年3月笔者医院产科收住的孕妇60例,其中子痫前期轻度组20例(实验组1),子痫前期重度组20例(实验组2),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胎盘、胎膜组织中AQP1和AQP3的分布及表达,同时分析其与24h尿蛋白定量、羊水量、胎儿出生体重等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QP1、AQP3在子痫前期组胎盘上的表达较正常妊娠组上调.AQP1、AQP3在子痫前期组羊膜组织上的表达强度弱于对照组.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上的AQP1、AQP3表达强度越强,其24h尿蛋白定量越高,呈线性相关.子痫前期组胎盘上的AQP1、AQP3表达强度与胎儿出生体重不呈线性相关.子痫前期组羊膜上的AQP1、AQP3表达强度与羊水量不呈线性相关.结论 子痫前期组胎盘上AQP1、AQP3的表达较正常妊娠组明显上调,且与24h尿蛋白定量呈线性相关,提示胎盘组织中AQP1、AQP3表达与子痛前期疾病发生发展及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 HCMV感染患儿血浆可溶性HLA-G及IL-10检测的意义

    作者:田可港;浮苗;郑晓群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G( 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sHLA - G)及白细胞介素- 10( interleukin - 10,IL-10)在儿童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75例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的外周血及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sHLA -G和IL - 10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FQ -PCR)检测尿液HCMV DNA载量.结果 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血浆sHLA -G水平[54.91( 6.75~282.72) U/ml]明显高于对照组[ 21.32( 1.07~260.35)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IL-10的水平[9.24( 1.61~41.77)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82(1.03~3.9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sHLA -G和IL - 10水平与尿液HCMV DNA载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血浆sHLA -G和IL- 10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HCMV活动性感染诊断的指标.

  • 角膜屈光手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的RGP矫正疗效观察

    作者:赵江浩;吴年浪;张惠成

    目的 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permeability contact lenses,RGP)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收治的11例(21眼)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观察1年后角膜前后表明曲率,RGP和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结果 配戴RGP1年后角膜前表面平平均曲率值和后表面曲率值没有明显变化.RGP矫正1年后角膜前表面的陡平均曲率明显下降,角膜地形图SRI,SAI,散光减少,PVA提高.对照组佩戴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1年后角膜地形图无明显改善.结论 经1年的随访观察,RGP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圆锥角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角膜前表面陡平均曲率,角膜后表面和角膜前表面平平均曲率保持稳定.是目前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的有效方法.

  • 不同温度、时间、IPTG和菌种浓度对丁肝抗原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作者:丁军颖;伊瑶;卢学新;苏秋东;田瑞光;邱丰;毕胜利

    目的 确定以大肠杆菌表达丁肝抗原的佳条件,为规模生产以求研发丁肝ELISA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 在不同温度、时间、IPTG和菌种浓度条件下,分别进行蛋白表达,取等体积样本进行SDS - PAGE电泳,经Image Lab软件分析,比较目的蛋白表达量,确定佳表达条件.结果 在25℃、29℃、33℃和37℃条件下,蛋白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在添加IPTG后的1、2、3、4、5和6h,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在以0.25、0.5、1、2和4mmol/L IPTG诱导时,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当添加诱导剂前,菌种的OD600值分别为1.236、0.772、0.542和0.384,目的蛋白表达量有显著意义的差别.以OD600值为1.236和0.772时,表达量高,两者之间无统计意义的差别;OD600值为0.542时,表达量次之;OD600值为0.384时,表达量低.结论 温度、表达时间和IPTG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丁肝抗原蛋白表达量无影响;菌种的浓度是影响蛋白表达量的决定性因素;当菌种浓度在OD600值约为0.7~1.2时,以0.25mmolL IPTG在37℃,诱导表达1h为佳表达条件.该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1.5%.

  • 成人急性呼吸衰竭血清锌浓度的预后价值

    作者:郑宇;陈朴

    目的 本研究探索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锌浓度与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09年3~9月进入笔者医院ICU所有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年龄≥18岁).记录患者人口学特征、呼吸衰竭危险因素、ICU滞留时间、干预措施、预后,机械通气6h内采血检测锌浓度.结果 共纳入35例病人,中位年龄58岁(19~79岁).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锌浓度普遍降低.血锌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SOFA评分≥8血锌浓度明显低于SOFA评分<8的患者.结论 在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锌浓度明显下降,适量补充锌可能有助于患者恢复.

  • 正常中脑导水管脑脊液流动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卫东;项立;张宏光;高天俊;王秀荣

    目的 对正常女性中脑导水管层面脑脊液( cerebralspinal fluid,CSF)的流动情况进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定量研究并将其与年龄进行回归分析.方法 筛选38例正常女性志愿者,测量其中脑导水管CSF流动情况,以年龄作为因变量,流速(收缩期向下大流速V1,舒张期向上大流速V2、平均向下流速V3、平均向上流速V4及平均流速V5)、流量(收缩期向下大流量Q1、舒张期向上大流量Q2、平均向下流量Q3、平均向上流量Q4、平均流量Q5、平均净流量Q6)及心动周期(收缩期向下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T1、舒张期向上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T2、平均心动周期T3)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一般回归方程分别为age=38.146+0.825V1+0.705V2 -0.738V3 -0.298V4 -0.887V5,age=46.899 -117.944Q1+ 21.319Q2 -191.968Q3 +62.774Q4-84.361Q5 -227.401Q6,age =36.047 +0.063T1 +0.016T2 +0.010T3.各项指标P均>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变量流速、流量及心动周期3者对因变量年龄无显著性影响.在应用MR定量分析CSF流速、流量及心动周期时无需考虑年龄因素.

  • 哺乳期过度喂养致幼鼠肥胖及动脉粥样病变

    作者:黄先玫;郑绪阳;袁静泊;李晓伟

    目的 探讨SD大鼠哺乳期过度喂养乳汁与幼年大鼠肥胖及动脉粥样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出生第3天的雄性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3只一笼,过度喂养组10只一笼,每笼分别由其母孕鼠喂养至21天,断乳后两组大鼠均正常食料喂养60天,观察两组大鼠体重、身长,计算Lee's指数;测定附睾及肾周脂肪重量,计算体脂比;测定两组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出生21天时,过度喂养组较对照组体重、脂体比、Lee's指数明显增加(P<0.05,t值分别为-13.93,-2.73,-4.87),血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0.01,t值分别为- 10.217,12.027),血糖无明显差异(t=-2.08,P>0.05).出生后60天,过度喂养组较对照组体重、脂体比、Lee's指数明显增加(P<0.01,t值分别为-10.55,-3.93,-5.99),血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血糖和血三酰甘油均明显升高(P<0.05,t值分别为-2.26,-9.028,9.734,- 5.472).生后60天过度喂养组大鼠腹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伴纤维化,内膜与中膜间可见粥样斑块、泡沫细胞及散在钙化灶,中膜平滑肌细胞增多、排列紊乱、核深染,其长轴垂直于弹力纤维,血管壁向管腔内突出.结论 哺乳期过度喂养乳汁可致乳鼠肥胖,终止过度喂养后大鼠肥胖仍可持续至青春期并出现代谢综合征及动脉粥样病变.

  • 胸腰椎结核不同手术入路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分析

    作者:吴广森;才晓军;田斌;崔继东;李宏伟;靳青

    目的 观察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分析.方法 回顾2001年6月~2011年6月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前路、单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结核病灶清除和脊柱稳定性重建,随访3~36个月,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手术治愈率、复发率、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方面,3种术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别;在畸形矫正度方面: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而后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别;在术后矫形角度丢失方面,前后联合入路<单纯后路<单纯前路;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医疗总费用方面,单纯后路<单纯前路<前后联合人路.结论 3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前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医疗费用高.从短期的临床研究结果看,后入路手术优势更明显、更具可选择性,而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的观察.

  • 通心络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的影响

    作者:寿晓玲;任爱华;朱利月;唐新华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 人选119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7例,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对照组仅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12周后ABI、血压(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 治疗4周、12周后实验组ABI均较治疗前升高,B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BI、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TC、LDL -C、FBG、HbA1c、hs-RP、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hs-CRP、FIB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s-CRP、FIB及两组的TC、LDL-C、FBC、HbA1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踝臂指数,改善大动脉弹性,对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心络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微囊化人血管抑素基因工程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罗芸;薛毅珑;赵卉

    目的 了解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 - polylysine - alginate,APA)微囊化人血管抑素基因工程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APA制备微囊包裹的表达人血管抑素(human angiostatin,hAS)的基因工程细胞(APA - hAS/293细胞微囊)或空载体转染的基因工程细胞(APA - 0/293细胞微囊).分别将上述两种细胞微囊以不同浓度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细胞共培养,于培养0、24、48及72h时,以MTT法测定Huecv304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APA - hAS/293细胞微囊对共培养的Huecv304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而对照组APA - 0/293细胞微囊对Huecv304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体外培养的表达人血管抑素基因的工程细胞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微囊膜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

  • 12岁人群恒牙龋病抽样调查分析研究

    作者:上官索奕;郭向晖;柳静;赵进;李振英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12岁人群恒牙龋齿患病情况及采取的防治措施,为朝阳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岁常住人口361人.按照《北京市2010年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检查牙列状况的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全口恒牙牙冠龋病情况,计算出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及窝沟封闭率.结果 (1)12岁人群患龋率为28.81%、龋均为0.48、龋齿充填率为45.09%,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为44.88%.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与女生患龋率及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与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全国地区资料的比较,两者患龋率差异及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两者龋齿充填率差异及窝沟封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 朝阳区12岁人群恒牙龋齿发病率较低,窝沟封闭能有效地预防龋齿的发生.

  • 不同癫痫类型患儿发作后血清褪黑素、催乳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蒋春明;杜建民;陈丽琼;冯梅;刘占利;黄先玫

    目的 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儿发作后血清褪黑素(MEL)和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20例儿童,其中癫痫组(EP组)71例,分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组(GTCS组)31例、复杂部分发作组(CPS组)18例和简单部分发作组(SPS组)22例;非痫性发作组(NEP组)23例;对照组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无惊厥患儿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双抗体夹心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患儿血清MEL、PRL水平.结果 EP患儿血清MEL中位数水平为12.16ng/L,均显著低于NEP组(24.28ng/L)和对照组(26.10ng/L) (P <0.01);而EP患儿血清PRL中位数水平为24.80μg/L,均显著高于NEP组(10.07μg/L)和对照组(9.41μg/L)(P<0.01);NEP组和对照组血清MEL、PRL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P组患儿痫性发作后2h血清MEL、PRL水平的关系存显著负相关(r=0.624,P<0.001).血PRL水平对痛性发作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34%和93.02%.结论 癫痫患儿发作后2h血清MEL水平降低,而血清PRL水平上升,尤其以GTCS和CPS为著,提示两者可能与癫痫发病机制有关.早期联合检测可能是临床诊断痫性发作困难病例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

  • AQPs在宫颈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林温静;邹双微;朱雪琼;屈王蕾;江娜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鳞癌病变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47例宫颈鳞癌、37例CIN、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QPs的表达及分布.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宫颈鳞癌中AQP1与VEGF,AQP3与VEGF,AQP8与VEGF的共同表达与分布.结果 ①AQP1在3组宫颈组织间质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②AQP3、AQP4、AQP5和AQP8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CIN异形细胞及宫颈鳞癌癌细胞胞质和(或)胞膜中表达;③AQP1在CIN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P<0.05),在临床Ⅰ期宫颈鳞癌的表达高于临床Ⅱ期(P<0.05);④AQP3、AQP4、AQP5、AQP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鳞癌的表达逐渐增高;⑤AQP3在低分化组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组(P <0.05);⑥AQP1和VEGF,AQP3和VEGF,AQP8和VEGF在宫颈鳞癌中共同表达.结论 AQP1、AQP3、AQP4、AQP5和AQP8在宫颈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AQP1、AQP3和AQP8可能参与宫颈鳞癌微血管的形成.

  • 人大肠癌细胞系HCT116中Sirt1基因敲除细胞株的构建

    作者:贾一帆;张慧慧;王卫星;杜润蕾

    目的 利用AAV介导的体细胞基因敲除技术,在人大肠癌细胞系HCT116中对靶基因Sirt 1进行敲除,达到基因沉默的目的.方法 构建Sirt1打靶载体,通过病毒包装、感染、药物筛选、PCR鉴定、Western blotting鉴定等步骤获得Sirt 1基因敲除的细胞株.结果 经过筛选和鉴定后获得两个Sirt1-/-阳性克隆,成功构建HCT116 Sirt1-/-细胞系.结论 通过体细胞敲除技术,我们成功地获得Sirt1敲除肠癌细胞株.

  • 急性乳腺炎未成脓期的中医外治研究概况

    作者:张翔;张喜平;欧敬民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乳房化脓性感染的疾病,多由金葡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一般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汁排出不畅,全身表现为畏寒、高热等症状[1].该病属于中医“乳痈”范畴,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将此病分为未成脓期、成脓期、溃疡后期,中医分别采取消、托、补三法治疗.该病应以预防为主,临床治疗的重点在未成脓期的早期治疗,一旦化脓则需切开引流.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有良好疗效,方法也多样化发展,本文将对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未成脓期急性乳腺炎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以备同道参考和选用[2].

  • 正常早产儿脑电图特点

    作者:范琳;刘占利;芦惠

    目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存活早产儿10%~15%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问题,脑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价早产儿大脑基本功能状态及发育成熟水平,判断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等[1,2].但早产儿脑发育成熟速度快,个体差异性大,脑电图变化大,目前尚无明确的正常早产儿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诊断标准.本文从早产儿脑电图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不同受孕龄( conceptiongal age,CA)脑电图特点、特征性波形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简要概述正常早产儿脑电图特点,从而指导临床.

  • 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衰老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张素琴;陈晓亮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亦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是生物体在其生命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目前有关衰老的学说很多,包括自由基学说、遗传程序学说、差错灾难学说、交联学说、脂褐素累积学说、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细胞凋亡学说、遗传基因衰老学说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衰老发生的机制和对策.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理论:衰老是机体生活过程中发生损伤累积的结果,所以通过损伤修复体系,也许有可能延长寿命或改善老年时期的身体适应性;另一理论认为衰老是由遗传确定的一个有程序的过程,是由基因调控的,遗传学规律可能影响损伤累积的速度及其功能损失的速度.而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可以将衰老的两大理论联系起来,被认为是衰老发生过程中的核心环节[1].本文就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衰老的关系做一综述.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多种疾病家族遗传关系

    作者:韩学静;丛晶;吴效科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发病率占育龄女性的5% ~10%,不孕患者中20%为PCOS患者.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认为,PCOS复杂的临床表现和生化特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些都存在争议和分歧,而且由于PCOS女性一般患有不孕症,所以很难进行大规模的连续性分析,并且诊断标准的不一致,使得研究确切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进一步发现和证实.

  • 松弛素对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文;王萍;陈晖;李虹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疾病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有效改善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减少心脑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也随之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血管的功能受血管内皮、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尤以内皮功能对血管整体情况的影响更为显著.近年来,人们发现了松弛素(relaxin,RLX)、前列环素、内皮素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松弛素初是作为一种妊娠相关激素被发现,而近的研究则表明松弛素是一种能作用于循环、泌尿、呼吸、神经、生殖等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多效能激素,其对内皮细胞、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分别产生的作用提示我们关注它的心血管综合保护作用.

  •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策略

    作者:汪杰;刘玥;蒋跃绒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急剧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杀手.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大面积蔓延成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延长寿命的重中之重.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以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一种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突然破裂可导致血小板的激活和血栓形成,继而引起动脉局部闭塞或远端栓塞,其病变广泛,主要可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等,严重威害着人类健康.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贤军;陈丽成;宫健

    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及生存质量的疾病.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减少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神经科学界的工作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除药物外),尤其是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成为神经科学界关注的问题.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 )作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并未被撼动,然而对于潜在的心脏疾病患者而言,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可能是佳替代方法[1].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作为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备选方案,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支架置入术中的病死率和术后卒中的发生率都是可以接受的.但颈动脉支架后再狭窄( in - stent restenosis,ISR)的高发率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刘韬;秦牧;黄从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与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器质心脏病合并存在,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国际上对房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房颤发病率约为0.5%,且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2,3].目前中国房颤的发病率为0.77%[4],高于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房颤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常引起各种致残率极高的血栓栓塞性事件,尤其以脑卒中为多见,有研究表明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在50~59岁的人群中为1.5%,在80岁以上人群可达到23.5%[5].全球每年约300万人罹患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上升,其中约半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因此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栓塞性卒中事件,是房颤治疗的目标之一.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有助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发生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6,7].本文对房颤抗凝常用药物及新近出现具有临床价值的抗凝药物进行综述.

  • 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作者:彭杰成;严卫国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共同病理基础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起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炎症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局部炎症在不稳定型斑块的形成及稳定型斑块向不稳定型斑块转变中起重要作用[1].近年来研究者开展许多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 -1)等在内的炎症因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示检测反映炎症反应的血液生化标志物对评价冠脉斑块的稳定性及预测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价值,针对炎症因子的靶点治疗可能改善ACS的临床预后.

  • 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作者:葛均波

    一、PRECOMBAT、PRECOMBAT -2研究:DES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安全有效作为继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SYNTAX)研究后的又一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左主干病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发布的CABG与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比较(PRECOMBAT)研究纳入了60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患者,随机分为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置入组和CABG组.研究的主要终点为随访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及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的发生率.1年和2年随访结果显示,与CABG组相比,SES组的MACCE发生率和次要复合终点(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