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의학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48X
  • 国内刊号: 11-54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590
  • 曾用名: 医学研究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瑞芹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研究

    作者:张健;李冰;李梵;纪冬;韩萍;邵清;李永纲;陈国凤;王慧芬;陈菊梅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中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对6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拉米夫定(100mg/d)治疗;B组予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直至治疗结束.以上两组的疗程均为48周,分别在治疗的12、24、36和48周抽血,检测各组血清ALT、HBeAg、HBV DNA及child分级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为87.1%及78.8%,有效率分别为96.8%及87.9%;HBeAg阴转率分别为83.9%及57.6%;HBeAs/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1.9%及24.2%;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96.8%及97.0%.结论 联合用药可减少耐药的发生,并可增加抗病毒效果,且其安会性良好,但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 Protein A/G亲和层析在HCV抗体纯化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蓉;谢忠平;龙润乡;白惠珠;谭振国;王燕;吴忠香;张勇

    目的 分析蛋白A/G亲和层析柱在纯化抗HCV血清的影响因素,以便选择佳使用条件提高Protein A/G亲和柱的利用效率.方法 分别将抗HCV血清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上样方式、不同使用次数的亲和柱进行纯化,并收集纯化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用饱和硫酸铵粗纯后,在蛋白A/G亲和层析柱的纯化效果更好;样品在亲和柱内吸附30min可提高亲和柱的对目的蛋白的吸附.结论 使用初纯的抗体并增加吸附时间能提高亲和层析柱的利用率,并有效延长亲和柱的使用寿命.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尿Cystatin C与肾脏病理变化的关系

    作者:孙秀丽;其木格;陈爱珍

    目的 探讨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血清、尿Cystatin C(CysC)水平的差异性及其与肾脏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行经皮肾穿刺患者检测血清和尿中的Cystatin C,分别与肾小球评分以及肾小管间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不同病理类型PGN中发现,IgA肾病(IgAN)、局灶增生性肾小球病(FSGS)、膜性肾病(MN)患者的血清、尿Cys-tatin C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tatin C与肾小球评分有高度相关性,尿Cystatin C与其相关性相对弱,而与肾小管间质评分的强相关性要优于血清Cystatin C.结论 在肾脏病理评估中,任一检测血清Cystatin C或尿Cys-tatin C均能很好地反映慢性肾脏病(CKD)的病理情况,尤其对肾小管间质病变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 早期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果糖二磷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冯润川;谢丽圣;潘华;陈富荣

    目的 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果糖二磷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4例急性心肌梗死且符合溶栓治疗指征患者,随机分为加倍他乐克和果糖二磷酸钠溶栓前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患者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及早期临床症状、体征、心肌损伤恢复情况,了解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临床作用.结果 治疗组RA发生率为36.1%,对照组RA发生率为7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痛、心悸症状发生率减少,心肌酶谱恢复较对照组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果糖二磷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减轻梗死后临床症状及心肌损伤.

  • 周围神经减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感觉恢复的研究

    作者:杨小辉;毛庆龙;唐哲明;首家保;芦慎;梁国荣;陈彬;何勇;汪海涵

    目的 探讨通过神经松解减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感觉的影响.方法 对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人进行双下肢神经松解,在显微镜下分别在内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膝外侧腓神经管腓总神经、足背腓深神经处在显微外科技术微创手术下分别减压神经受压及神经外膜、束膜切开松解.观察病人手术前及术后检查上述神经传导速度,足部麻木、疼痛症状缓解程度,两点辨别觉及10g尼龙单丝试验.结果 术后患者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分别达93.3%、96.67%,10g尼龙单丝试验阳性率达到93.33%,腓总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P<0.05),两点辨别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经过在显微外科手术下进行神经管道性狭窄松解及神经外膜、束膜的松解后病人的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神经感觉功能明显恢复.

  • 三种途径移植自体BM-MNCs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孙林;张戈;周旭;章体玲;左明鲜;楚天舒;光雪峰;杨达宽

    目的 对比研究心肌内、冠脉内及静脉内3种途径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种途径移植后4周观察小血管密度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1)3种途径BM-MNCs移植后4周小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1);心肌内移植BM-MNCs组与冠脉内移植BM-MNCs组相比小血管密度无统计学差异,但明显高于静脉内移植BM-MNCs组(P<0.01).(2)3种途径BM-MNCs移植后4周LVEF及FS均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肌内移植组和冠脉内移植组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静脉内移植组LVEDd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途径移植BM-MNCs均有助于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其中心肌内直接注射和冠脉内注射效果相似,静脉注射较前两种途径移植效果差;心肌内与冠脉内移植BM-MNCs组有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但在静脉移植组该作用不明显.

  • 理想体重指数和体质指数评价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

    作者:周金花;蔡东联

    目的 观察理想体重指数和体质指数评价营养状况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以便更好地进行营养评价.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住院患者,男性162例和女性150例,以两种方法评价营养状况,评价标准都采用中国的标准.结果 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接近50%,两种方法营养正常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理想体重指数对营养不足和肥胖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而对超重的检出率相对较低(P<0.05).营养过剩检出率,BMI法较高(P<0.05).性别对两种评价方法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两种评价方法效果存在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不可单独用一项指标断定营养状况,两者可以结合使用以减少评价误差,好结合多种评价方法使用,尤其是男性.

  • 乌药精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戴关海;吴人照;杨锋;童晔玲;陈宇

    目的 观察乌药精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乌药精颗粒低、中、高3个剂量组(1.0g/kg、2.0g/kg和6.0g/kg,分别相当于人推荐量的5、10、30倍),另设乌药组(0.9g/kg)、别直参组(2.0g/kg)及阴性对照组(H<,2>O),经口给予30天.分别观察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生功能、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含量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高、低剂量组乌药精颗粒均可明显提高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生功能,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乌药精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功能,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各剂量组乌药精颗粒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含量及NK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乌药精颗粒可明显提高小鼠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生功能及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功能.

  • 基于UPLC-Q-TOF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模型代谢表征研究

    作者:张惠云;罗国安;孙鹏;乔明琦;黎莉;黄浩;魏娜;魏盛

    目的 研究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大鼠代谢指纹差异,以期为PMS肝气逆证在代谢层次上的发病机制寻找证据.方法 用电刺激法复制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模型,UPLC-TOF-MS法检测各组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变化.结果 对照组、造模组在主成分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区分,给予白香丹胶囊后代谢网络有修复趋势.结论 利用代谢组学能够较好地区分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代谢模式及药物调控趋势,该方法可为情志病证发病机制及模型评价研究提供新手段,显示出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可行性.

  •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

    作者:李峰;窦会东;肖占森;赵润田;陈廓;陶晓明;孙玉晶;侯淑琴;邱长春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北京房山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63例脑出血患者、713例脑梗死患者和235例正常对照组ACE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观察DD、ID、Ⅱ基因型频率及其等位D、Ⅰ基因频率,以及其与血糖、血脂水平的联系.结果 房山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3组的DD、ID、Ⅱ基因型频率和D、Ⅰ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ID、Ⅱ基因型的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D基因型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D基因型脑梗死患者的三酰甘油水平、ID型脑出血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结论 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不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可能影响人血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水平.

  • 醛固酮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

    作者:高文谦;朱平;武强;郭豫涛

    目的 探讨醛固酮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门诊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肥厚患者45例,分两组分别服用醛固酮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组)或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B组)4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左心室肥厚指标变化.结果 两种降压方案均能显著降低血压,降压效果在两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在改善左心室肥厚和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方面,两种降压方案均有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但A组降压方案优于B方案.结论 醛固酮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是一个有效地逆转左心室肥厚的联合治疗方案.

  •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和Ang-2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萍萍;王玉粦;吴炎;李斌;林少芬;唐仕波

    目的 观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成模后经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随机分为糖尿病血糖严格控制组、糖尿病血糖非严格控制组、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Ang-2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VEGF、Ang-2免疫荧光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VEGF、Ang-2平均荧光强度分别增加了2.38倍和2.41倍(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血糖严格控制组大鼠视网膜VEGF、Ang-2的表达分别下降了1.47倍和1.51倍(P<0.05),而血糖非严格控制组VEGF、Ang-2的表达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Ang-2的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保护作用.

  • 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血栓调节蛋白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小洁;潘景业;陈洁;吴双华;张近波;王卫;沈晔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血栓调节蛋白(TM)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液复苏组、参附复苏组,每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林格液组用3倍失血量的林格液复苏;参附组用含参附注射液(10ml/kg)和林格液组成的3倍失血量的液体复苏.休克后4h及复苏后3h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用RT-PCR法检测TM及EPCR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肾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升高(P<0.05),休克后明显升高(P<0.01);林格液组和参附组复苏后肾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较休克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林格液组下降更明显(P<0.01);林格液组与参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肾脏组织TM和EPCR表达增加,这与休克时存在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有关,参附注射液可以从基因水平影响大鼠肾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保护内皮细胞功能.

  • 三种方法转染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效果评价

    作者:孙丽娜;魏建春;张慧娟;张恩民;俞东征;海荣

    目的 比较常见的真核细胞转染技术,评价采用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来观察细胞转染效率高低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磷酸钙法、电穿孔法和脂质体法将pEGFP-C1质粒转染COS-7细胞,对每种方法的转染效率及对细胞的毒性进行评价.结果 脂质体法的转染率为67%,电穿孔的转染率为43%,磷酸钙法的转染率为28%.脂质体法转染对细胞的毒性小.结论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的真核细胞转染技术中,脂质体法是效率高、安全性大的方法.

  • FGFR3在小鼠小肠发育阶段的作用

    作者:朱渝军;黄显凯

    目的 探讨FGFR3在小鼠小肠发育阶段的作用.方法 观察同窝野生小鼠及FGFR3增强小鼠出生后小肠上皮形态学的变化及增生情况和FGFR3表达变化.结果 FGFR3增强小鼠绒毛分布密度及绒毛高度均差于同年龄野生小鼠,但隐窝深度却是相反的.增生的细胞主要位于肠隐窝部位,FGFR3增强突变小鼠在各时相点细胞增生均强于野生小鼠.小鼠出生后1天小肠即有FGFR3表达,7~21天表达较多,35天后表达减少.免疫组化检测FGFR3表达位于肠隐窝部位,与Brdu表达信号部位相重叠.结论 FGFR3在发育阶段促进小鼠肠隐窝形成.

    关键词: fgfr3 增生小肠
  • 不同产地木瓜及其酒制品中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研究

    作者:陈建真;敖志辉;陈建明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木瓜及其酒制品中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Agilent 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25℃.结果 绿原酸在5.47~71.14μg/ml范围内(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1.98%,RSD为2.08%(n=6).结论 不同产地木瓜中绿原酸含量存在差异,酒制后含量有上升趋势,该方法可作为木瓜的质量控制方法.

  • 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尿微量清蛋白的相关性

    作者:杜佩珊;鹿育萨

    目的 观察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尿微量清蛋白(ALB)的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正常高值血压患者110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者87例,用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hs-CRP、ALB;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体重指数(BMI).结果 正常高值血压组血清hs-CRP、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hs-CRP与ALB呈正相关(P<0.01,r=0.47),TC、TG、BMI、FBG、LDL均与二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hs-CRP、ALB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机体已存在炎症反应.TC、TG、BMI、FBG、LDL均是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雌激素可能对女性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 2005~2008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变迁分析

    作者:宁明哲;张之烽;沈瀚;陈俊根

    目的 分析2005~2008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法测定临床分离到共111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首选药物仍然是碳青霉烯类,其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71.3%(2008年).4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发生率在干部科、ICU呈上升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180例健康人血浆神经肽Y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作者:齐云萍;邓洁;马佳;王南

    目的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180例健康人血浆神经肽Y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法进行测量血浆神经肽Y,同时通过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INID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每搏心排出量(SV)、心排出量(CO)、心指数(CI)和每搏指数(SI).此外,还测定每个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皮下脂肪厚度等.结果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血浆神经肽Y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人血浆神经肽Y的分布呈正态分布,95%正常值范围为70.27~190.61,99%正常值范围为51.23~209.65.结论 血浆神经肽Y的主要相关因素是EF、体重、IVSD、舒张压、CO、SV和腹壁脂肪EF和体重与血浆神经肽Y呈负相关,其余5个因素与血浆神经肽Y呈正相关.

  • 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CT影像鉴别

    作者:龙宇晖;秦卫和;付飞先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提高不典型肾』IfL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水平,找出其与肾癌的CT影像鉴别点.方法 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和肾癌24例,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1例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扫12例呈高密度,6例呈等密度,3例呈低密度,9例町见皮质掀起征.增强扫描示瘤体均匀强化.有7例可见延迟强化.24例肾癌CT平扫示瘤体16例呈低密度,3例呈高密度,5例呈混杂密度,2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后,瘤体大多呈不均性强化,皮质期呈高密度,髓质期呈低街度,且造影剂有"快进快出"的表现,有8例可见假包膜,7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有瘤栓形成,10例可见腹膜后肿大淋巴结,3例可见肝内转移.结论 CT扫描对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癌的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 幕上脑胶质瘤100例术后并发症临床研究

    作者:王孜;谢坚;江涛;浦松;梁雄利

    目的 分析幕上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为临床并发症分类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住院手术治疗、有完整病案记录和随访记录的100例幕上大脑半球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将术后并发症分类为神经学、局部、系统并发症,重点分析术后神经学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通过术前对病人情况的完整评估,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恰当的手术方法及技术手段,可以使术后KP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结论 神经外科医生必须根据病史、神经学症状与体征、术前检查,制订完善的个体化的手术计划.全面掌握手术解剖包括病理解剖和功能解剖.预见并尽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合理地治疗术后并发症.

  • 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晓钰;桑德春;季淑凤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系统心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医师实施的早期系统心理干预和由专业康复医师实施的运动训练,治疗满2周、4周后再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CNFDS)评分并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恢复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干预治疗可干预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预后.

  • 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电生理特点

    作者:时培苗;杨新春;顼志敏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和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电生理特性变化.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测定和计算30例正常人、25例高血压病病程≤10年患者、24例高血压病病程>10年患者、28例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电生理指标:电-机械时间(P-A)和电-机械时间离散度(P-Ad)、左、右心房电传导整体差异(DQAT)、体表心电图P波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结果 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三尖瓣环电机械时间(P-A3)较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明显延长(P<0.01、P<0.05、P<0.05),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室间隔三尖瓣环电机械时间离散度(P-Ad2)较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绝对值明显延长(P<0.05、P<0.05、P<0.05).结论 ①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电机械时间和电机械时间离散度延长;②某些反映左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心脏超卢指标如P-A3、P-Ad2可以用于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与分析

    作者:王滨;孙天燕;王晓宇;李宏;吴作艳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3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进行临床观察,随机按年龄组筛选425例单纯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快速尿素酶检测.其中观察组664例及所有对照组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胆囊病变.结果 1328例中,男性797例,女性531例,男/女≈1.5/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枪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其中单纯胆汁反流性胃炎651例(49%);合并胃溃疡86例(6.5%);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2例(31%);合并复合性溃疡122例(9.2%);合并其他57例(4.3%).观察组中Hp(+)298例(22.44%),对照组中Hp(+)147例(33.65%),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中胆囊疾患的检出率为221例(33.3%),高于对照组的72例(16.9%).结论 不论男女,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多合并有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合并胆囊疾患者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

  • 临床技术发展对医疗服务模式的影响

    作者:王木

    现代临床医疗诊断与治疗技术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高新医疗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临床医疗服务各个领域,对医院的临床医疗服务行为与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2].

  •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脾脏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林志;李珊珊;张頔;杨艳伟;李波

    脾脏是静脉给予药物后引流的部位.脾脏两个主要的功能区域是造血的红髓和富含淋巴的白髓.白髓位于动脉周围,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T细胞)、比邻的滤泡(B细胞)和边缘区(B细胞).

  • 军事应激与免疫

    作者:叶路;李覃

    军事应激医学包括极端恶劣生存环境、精神超负荷紧张及过高作业强度等在内的多种军事应激因素所致机体生理、病理性损伤,可使军人失去作战能力,直接造成部队的非战斗减员.

  • HPV疫苗的现状及问题

    作者:雷曼殊;张蔚;陈娇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导致全球妇女病死率占第2位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中,超过80%的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

  • 慢性肾脏病妇女妊娠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冰心;王丽;饶向荣

    妊娠相关的肾脏病问题,如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妊娠和先兆子痫等,是临床常见的难题[1,2].肾科医生参与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妊娠对母体肾功能的损害和对胎儿结局的不良影响.

  • 腹腔积液的B型超声诊断进展

    作者:陈科锦;封光华;贾忠

    腹腔积液(ascites)是许多疾病的合并症,对腹腔积液及其性质的诊断对临床疾病诊治有重要的作用.超声影像技术是确诊腹腔积液可靠敏感的方法[1].

  • 四环素眼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研究

    作者:林丽英;黄灿

    目的 建立四环素眼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萃取+薄膜过滤法,测定四环素眼膏对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 真菌及酵母菌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细菌数、控制菌可采用萃取+薄膜过滤法检查.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检出四环素眼膏中污染的微生物,为更好地评价四环素眼膏的有效性和质量的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长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作者:胡何节;邓福生;王晓天;孙小杰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对于TASC B、C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40例患者(47条肢体),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行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A检查随访.结果 47条肢体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6%,共置入自膨式支架31枚,16条仅行PTA.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6±0.14增至术后7天的0.82±0.15;随访1~48个月,术后4例发生支架再闭塞,1例再狭窄,其余患者随访期内下肢血流通畅.讨论血管腔内成形术以其微创及安全性,可作为长段(包括膝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的可选手段.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CT诊断及介入治疗

    作者:董景辉;王华明;张军华;李勇武;马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螺旋CT诊断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46例经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检查,使用明胶海绵和(或)碘化油混悬乳液行急诊肝动脉栓塞(TAE)止血治疗.结果 46例患者CT检查诊断28例,7例患者CT首先发现肝癌破裂出血,46例患者经介入止血治疗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急诊TAE治疗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 主动脉缩窄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鑫;孙立忠

    1760年Morgagni尸解时首次发现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CoA).CoA的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血管病中居第4位[1],常发生于动脉韧带或导管附近,缩窄远近端的侧支循环是其明显特征.

  • 体外循环术中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李建安;刘迎龙

    体外循环(CPB)术后的肺损伤一直是心脏外科医生应对的重要课题之一,而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作为一种用于减轻肺损伤的新方法,成为近年来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现对其保护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从气虚血瘀论治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吴晓勇;李冬云;陈信义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失调关系密切,即自身抗体对抗自身血小板导致网状内皮系统,尤其是脾内的巨噬细胞,通过Fc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增强,使血小板减少[1],造成全身或局部出血.

  • PKB/AKt在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肖国华;王宗保

    目前,糖尿病(DM)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病.研究表明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这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早期指标,亦是AS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基础或起始事件[1].

  • 优化联合降压治疗的证据——CHIEF研究的早期结果的启示

    作者:王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态势.2002年调查表明,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较1991年增加31%.估算目前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人中有2人是高血压.

  • 口腔医源性感染多学科交融式PBL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万学勤;任军;李宏鸣;张晓林;刘爱平;杨文军;孙德文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教育方法,也是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1],探索现行课程体系下的PBL教学模式是目前国内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

  • 临床医学八年制毒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张文娟;姚朗;卫秦芝;刘云岗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对医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群体健康知识,良好的人际交流、信息管理、科学思维和终生学习能力,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初步的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能够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专门人才[1].

  • 我国疼痛治疗新进展

    作者:韩济生

    疼痛是人人感受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人受了伤,损及皮肉骨骼,都会产生疼痛,伤口好了,就不痛了,这样的疼痛在医学上叫作急性痛.这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像感冒发热、全身疼痛一样,病来了感到痛疼;病愈了就不疼痛了.

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