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扶正散结汤拆方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抑素及内皮抑素的影响

    作者:陈超;陈慧彬;滕鸣健;窦永起

    目的 探讨通过检测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分析扶正散结方抑制肿瘤生长在微血管生成方面作用机制的可行性.方法 C57 BL/6小鼠8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扶正组、化痰组、活血组、解毒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造模后分别给与相应药物干预,连续14天,同时称取体质量及测量肿瘤长短径,于第14天取血后留取血清,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内皮抑素(endostatin,ES)的表达.结果 肿瘤生长速度以顺珀与联用组慢,其余中药组次之,模型组生长快.VEGF含量,以联用组含量低,其次为活血组与顺珀组,其余中药组含量较高(p<0.01).AS含量,各组均较空白组降低(P<0.05),模型组尤为显著(P<0.01),以顺珀组及联用组降低程度轻.各组ES含量较空白组均明显降低(P<0.01),以模型组著,联用组及扶正组与DDP组接近(P>0.05),化痰组、活血组和解毒组ES含量则较低(P<0.01).结论 扶正散结汤各组拆方中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上调AS和ES的水平从而达到抑制血管生成有关;血清学检测可以作为研究中药在肿瘤微血管生成方面作用机制的辅助方法.

  • 益肺清化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斐斐;陈璐;崔一鸣;周斌

    目的:观察益肺清化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的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抑素(AS)、内皮抑素(ES)的影响,以期探讨益肺清化颗粒对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及抑瘤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并给与不同药物干预,造模成功后,留取小鼠眼球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以上4种血管生成因子的含量.结果:益肺清化颗粒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益肺清化颗粒中剂量组、环磷酰胺(CTX)组VEGF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益肺清化颗粒中剂量组、CTX组对AS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益肺清化颗粒中、高剂量组、吉非替尼+益肺清化颗粒中剂量组、吉非替尼组、CTX组对ES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肺清化颗粒能降低血管生成促进因子VEGF的表达及提高ES的表达,益肺清化颗粒治疗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为:降低血管生成促进因子VEGF的表达,升高ES的表达,进而发挥抑瘤作用.

  • 益肺清化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VEGF、bFGF、Angiostatin、Endostatin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斐斐;吴皓;陈璐;周斌

    目的 观察中药益肺清化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管抑素(Angiostatin)、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影响,探讨益肺清化颗粒的抑瘤机制.方法 7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加中药中剂量组,以及环磷酰胺(CTX)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右腋皮下接种Lewis瘤细胞进行造模.模型组给予纯净水0.4 mL灌胃,每天1次;中药低、中剂量组分别给予益肺清化颗粒5、10 g/kg灌胃,每天1次;中药高剂量组给予益肺清化颗粒10 g/kg灌胃,每天2次;吉非替尼组给予吉非替尼100 mg/kg灌胃,每天1次;吉非替尼加中药中剂量组上午给予吉非替尼100 mg/kg灌胃,下午给予益肺清化颗粒10 g/kg灌胃.上述各组均从小鼠接种肿瘤细胞的第2天开始给药,连续14天.CTX组在实验第3、7天给予CTX 60 mg/kg腹腔注射.第15天处死小鼠,取瘤,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bFGF、Angiostatin、Endostatin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EGF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1),Angiostatin、Endostatin表达显著增加(P <0.01),且吉非替尼组bFGF表达明显降低(P <0.05).各给药组间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X组 Angiostatin表达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 <0.01).中药高剂量组、吉非替尼加中药中剂量组Endostatin表达明显高于中药低、中剂量组(P <0.01);吉非替尼加中药中剂量组Endostatin表达明显高于吉非替尼组(P <0.05).结论 益肺清化颗粒可能通过降低血管生成促进因子VEGF的表达,升高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ngiostatin、Endostatin的表达,进而发挥抑瘤作用.

  • 经肝动脉灌注血管抑素治疗肝癌的研究

    作者:李勇;刘云霞;杨海山

    目的 为了分析血管抑素基因经肝动脉灌注后抑制肝癌的作用.方法 将制作成功的Wistar大鼠肝癌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血管抑素基因、超液态碘油、血管抑素基因+碘油200 μL质粒和脂质体复合物(含20 μg质粒),对照组则组予0.9%生理盐水200μl.结果 所有的治疗组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基因与碘油相比差异并不显著.而基因+碘油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各组.结论 基因联合碘油可以明显提高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血管抑素的方法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何杨;沈文红;陶永辉;阮长耿

    目的研究建立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竞争ELISA)检测血管抑素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重组人血管抑素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人血管抑素多克隆抗体,建立竞争ELISA 法,并检测61例肿瘤患者和20名正常献血员血浆中血管抑素含量.结果竞争ELISA 法的灵敏度为 5 mg/L ,批内和批间变异分别为2.7%~3.2%和4.9%~5.1%,平均回收率为100.4%.血浆血管抑素含量在20名献血员中为27.22±7.44 mg/L,28例胃癌患者为57.15±29.90 mg/L,6例乳腺癌为67.51±20.88 mg/L,6例肝癌为92.03±18.72 mg/L,1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41.72±9.99 mg/L,10例其他肿瘤(2例胆囊癌,3例结肠癌,2例前列腺癌,3例卵巢癌)为78.78±20.44 mg/L ,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或0.01). 结论建立的竞争ELISA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敏和特异地检测人血管抑素的方法,并可作为肿瘤诊断的一种新检测指标.

  • 血管抑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建发;黄宗海

    作为第一种被发现并纯化的肿瘤血管抑制剂,血管抑素是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热点之一.血管抑素是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和/或纤维蛋白溶解酶的降解产物,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定向迁移和抑制毛细血管芽生等抗肿瘤血管生长活性.作用机制包括:(1)增强黏附激酶活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2)拮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3)诱导蛋白激酶ERK-1和ERK-2脱磷酰化,降低两种酶活性;(4)和组织纤溶酶原激原物非竞争性结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毛细血管芽生;(5)通过和内皮细胞表面ATP合成酶的α/β亚基结合,使内皮细胞在缺氧环境中合成ATP的能力丧失,抑制内皮细胞增生.通过重组法、转基因法和体内降解法,许多Ⅰ期、Ⅱ期临床试验证实血管抑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血管活性.

  • 传统化疗加用血管抑素或内皮抑素可加强肝转移模型的抗肿瘤效应

    作者:

  • 血管抑素的新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作者:滑玮;陶开山;窦科峰

    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是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领域内前景广阔.本文就近年来对血管抑素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血管抑素、bFGF与骨肉瘤血管形成

    作者:徐朝健;吕智审

    血管生成是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系列连续过程.生理性血管的生成对于胚胎发育、创伤愈合和月经周期是必需的,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都受到严密调控.而肿瘤血管生成则是持续性、不受控制和无序的.

  • 重组腺病毒携带人血管抑素基因抑制胰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作者:潘新亭;李德春;朱青云;张子祥;朱兴国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血管抑素基因(Ad-hAG)对胰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病毒重组技术将人血管抑素K5基因克隆入增殖缺陷型腺病毒基因组中,获得腺病毒滴度达5.5×1010 pfu/ml.转染人胰腺癌细胞,Western印迹和ELISA法检测人血管抑素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建立荷人胰腺癌的裸鼠动物模型(每组15例),微血管密度计数分析血管抑素对胰腺癌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了携带血管抑素K5基因的腺病毒Ad-hAG;检测到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血管抑素基因在胰腺癌细胞内高表达,微血管密度计数(MVD)治疗组为8.75±2.12,对照组MVD分别为20.52±1.25、18.52±1.36(t=6.165,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抑素基因在体内、外均获得高效表达,可明显抑制裸鼠胰腺癌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

  • 血管抑素的功能及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

    作者:夏园园;蔡广研

    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及需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数目逐年增加.血管生成因子和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表达失调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抑素是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是纤溶酶原的蛋白水解产物.血管抑素兼具抑制血管生成和抗炎作用,在非糖尿病肾病,其表现为抑制肾小管外周血管形成、减慢血流速度作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就血管抑素的结构、作用及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 131I-Angiostatin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邵秋菊;徐海峰;袁梦辉;周润锁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angiostatin,AG)、131I和131 I标记的血管生成抑制素(131I-AG)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及其对小鼠Lewis 肺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用131 I标记AG,得到4种不同浓度的131 I-AG:a(含131 I 0.74 GBq/L、AG 0.5 μg/mL)、b(含131 I 0.74 GBq/L、AG 16 μg/mL)、c( 含131 I 1.48 GBq/L、AG 0.5 μg/mL)、d(含131 I 1.48 GBq/L、AG 16 μg/mL);采用MTT法观察AG、131I 和131 I-AG对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将28只荷Lewis 肺癌的C57BL/6雄性小鼠(右前肢皮下移植瘤直径10 mm)分成4组,分别腹腔注射131 I-AG(含131 I 11.1 MBq、AG 12.5 mg/kg)、AG(12.5 mg/kg)、131I(11.1 MBq) 和生理盐水各0.3 mL,治疗2次,间隔7 d,观察肿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结果:1)在0.5~64 μg/mL浓度下,AG对ECV304细胞生长抑制率为(7.3±3.5)%~(41.9±4.3)%(与0浓度AG比较,P<0.01);a、b、c、d 4种浓度的131 I-AG对ECV304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3.9±2.8)%、(58.2±3.9)%、(39.1±4.1)%和(78.4±5.4)%,与AG和131 I相比,抑制率明显提高(P<0.01).2)动物实验显示,131I-AG、AG、131I对小鼠Lewis 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72.9%、46.7%和19.2%.结论:131I-AG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在体内能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强于单纯的等浓度的AG和131 I,提示131 I-AG在实体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血管生成抑制素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邵秋菊;袁梦晖;徐海峰

    血管生成抑制素是肿瘤衍生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有效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在实体瘤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述了血管生成抑制素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它与实体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在实体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血管抑素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王顺;何洪敏

    针对某些原发性肿瘤能抑制远处转移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的生长,或伴随转移性肿瘤的快速生长,某些原发性肿瘤能够自发消退的现象,学者们先后提出了伴随免疫、营养剔除、抗有丝分裂因子生成和肿瘤生长依赖肿瘤血管生成等学说.免疫组化研究也证实,肿瘤的生长与肿瘤组织内血管生长呈现比例关系.

  •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血管抑素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包大士;惠国桢;殷国勇;杨立业;王文宏;费俭;郭礼和

    目的 研究以重组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抑素基因治疗脑胶质瘤.方法 RT-PCR法克隆angiostatin基因,构建携带血管抑素(angio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检测angiostatin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建立皮下及脑胶质瘤大鼠模型,给予体内基因治疗.结果 克隆得到约1.1Kb的angiostatin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hCMV-AGS,体外试验表明,可以强烈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体内试验表明重组腺病毒可以在体内有效表达Angiostatin,并且有效抑制胶质瘤的生长,使荷脑胶质瘤大鼠存活90天以上.结论 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抑素基因治疗脑胶质瘤效果显著,将是一种基因治疗的新策略.

  • 血管抑素防治眼内新生血管形成

    作者:孙旭芳

    眼内新生血管形成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共有的病理性改变。近年发现的血管抑素,具有特异性抑制内皮细胞增生的作用,据报道其在肿瘤的抗血管治疗中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综述了国外学者关于血管抑素在眼内新生血管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作者:毕宏生;崔彦;解孝锋;王兴荣;袁明俊

    目的 研究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A组:IL-1α组,B组:血管抑素组,C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7只大鼠.A、B两组通过玻璃体腔注入重组鼠IL-1α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通过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初步探讨血管抑素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结果 玻璃体腔注入重组鼠IL-1α可以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B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较A组少,分别为7.85±0.58及24.49±2.7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网膜组织切片经用CD34抗体检测,证明这些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A、B两组血清N0含量分别为30.69±3.62及21.47±3.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18.44±2.41及14.37±1.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管抑素具有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降低一氧化氮的浓度有关.

  • Angiostatin基因转染对膀胱癌BIU-87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郑凯;张绍增;王养民;衡玲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抑素(angiostatin)基因在人膀胱癌BIU-87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人全长angiostatin基因经脂质体包裹转染膀胱癌BIU-87细胞,行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瘤细胞克隆,比较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的瘤细胞生长特性.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瘤细胞angiostatin蛋白的表达,并应用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及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其活性.结果外源性angiostatin基因的表达对BIU-87瘤细胞的生长并无影响.转染细胞在体外明显抑制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并对鸡胚尿囊膜的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Angiostatin能特异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进而抑制血管生成.

  • 微囊化人血管抑素基因工程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罗芸;薛毅珑;赵卉

    目的 了解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 - polylysine - alginate,APA)微囊化人血管抑素基因工程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APA制备微囊包裹的表达人血管抑素(human angiostatin,hAS)的基因工程细胞(APA - hAS/293细胞微囊)或空载体转染的基因工程细胞(APA - 0/293细胞微囊).分别将上述两种细胞微囊以不同浓度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细胞共培养,于培养0、24、48及72h时,以MTT法测定Huecv304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APA - hAS/293细胞微囊对共培养的Huecv304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而对照组APA - 0/293细胞微囊对Huecv304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体外培养的表达人血管抑素基因的工程细胞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微囊膜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

  • 血管抑素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进展

    作者:赵领洲;刘芳娥

    眼内新生血管形成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角膜血管新生和脉络膜血管新生等疾病共有的病理性改变,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血管抑素(angiostatin)具有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作用,其在肿瘤的抗血管治疗中已取得很大进展.近来血管抑素在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149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