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子宫全切术对正常位置子宫良性疾病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卢烨

    子宫全切术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子宫脱垂等妇科良性疾病的常见手术治疗方法,根据其手术入路途径不同,可分为经腹子宫全切术(abdominal hysterectomy ,T A H )和阴式子宫全切术(vaginal hysterectomy ,T V H )。TAH是临床应用较为成熟的术式,但近年来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到妇科手术中[1],TVH 同样成为子宫全切术中常用的手术方式。TVH具有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及对腹腔环境的影响小等优势[2],但经阴道手术视野小导致操作不方便,易损伤相邻器官使其适用范围小[3]。子宫脱垂的患者其子宫位置较低,阴式手术更为有利,所以本研究选取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且需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冯冠男;吴粉兰

    子宫良性病变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以及顽固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是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1]。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主要方式,但是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大,恢复慢以及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2,3]。目前主要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我们对比观察了这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现报告如下。

  •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腺肌病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永萍;刘晓鹏;白继红;陶丽丹;杨荣阁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存在于子宫肌层中,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1].是育龄女性常见良性而难治的疾病,约有70%的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2],以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经量增多引起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严重则导致患者的不能正常生活及工作.虽然子宫切除手术可以治愈痛经,根治该疾病,但只适用于年龄较大或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子宫缺失后带来的生育功能的丧失、围绝经期症状的提前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及身体健康.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保守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假孕治疗法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类药物;假绝经疗法口服米非司酮、达那唑、孕三烯酮、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改善患者的痛经和减少经量有明显临床疗效.本研究探讨口服孕三烯酮及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保守治疗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 子宫腺肌病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莉婷;陈向东;汪洪

    目的:通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前后性功能的评价,比较经阴道金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因子宫腺肌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5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子宫动脉栓塞术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组各25例,应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对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性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子宫动脉栓塞组的性功能评分高于全子宫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灶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的性功能评分高于全子宫切除组和病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较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性功能有保护性的作用.

  • 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义平;尚立;汪亚玲

    目的 探究孕三烯酮对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和效果.方法 对50例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女性在月经的第一天、第四天分别口服孕三烯酮2.5mg/次,之后的每个星期再服用两次,计量与之前保持一样,保持六个月(一个疗程).结果 这50例病人在服药后的第四周到第六周原有的子宫腺肌症得到有效的好转,90天后情况全部消失.结论 在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时候,孕三烯酮对于这个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毒副作用较小,有医学推广的可行性.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苏夏茹

    目的:对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F-US 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患有子宫肌病的36位患者,并在患者的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患者放置前与放置后的痛经状况、不良反应、子宫体积的改变以及月经状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以前子宫的体积是(232.42±71.13)cm3,经过6个月的放置以后子宫的体积是(187.73±54.06)cm3,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以后,患者的月经量减少的比较明显,将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3个月以后有26位患者的血红蛋白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患者的痛经情况在放置1个月以后减轻的比较明显,患者经过6个月的放置痛经情况消失;所有患者都没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疗效较为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 92例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与研究

    作者:李秀娥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蒙阴县中医院6年来子宫腺肌病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与妊娠、刮宫及分娩有密切关系,并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必要时行磁共振(MRI)、血清CA125水平测定等综合判断 结论 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MRI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佳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

  • 浅谈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李萍

    目的:探讨在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经证实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计42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超声图像在此类疾病中的特点,为提高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准确率提供相应的参考.结果:本研究中,42例患者超声图像多具有典型的特征表现,子宫增大,形态饱满,有弥漫的不均匀回声,肌壁间的回声也多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或是无回声,子宫内膜线表现出明显的移位,血流分布紊乱及高搏动指数中等阻力指数的血流频谱.结论:对于典型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通过加强对超声图像的分析,能够更加准确有效的诊断疾病,以便及早指导临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 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灶组织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青;高坚欣;韩庆斌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灶组织细胞的作用. 方法采用噻唑兰法观察米非司酮对1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腺肌病灶组织原代培养细胞体外生长状态的影响,实验分为1.25、2.5、5.0 mg/L 3个药物浓度组,培养52 h,测定OD值,并与空白对照组对比. 结果 1.25、2.5、5.0 mg/L组及对照组的OD值分别为(0.219±0.044)、(0.185±0.038)、(0.152±0.033)、(0.262±0.068),5.0与1.25 mg/L组有显著差异(P<0.01),5.0、2.5 mg/L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细胞生长抑制率2.5 mg/L组(IR=29.4%)是1.25 mg/L组(IR=16.4%)的1.79倍,5.0 mg/L组(IR=42.0%)是2.5 mg/L组的1.43倍. 结论米非司酮能够抑制子宫腺肌病腺肌组织细胞的生长,其抑制能力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 子宫腺肌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选择

    作者:牛志宏;夏丽群;陈骞;冯云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长垂体降调节对改善子宫腺肌病(AM)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本生殖医学中心实施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后剩余胚胎冻存并择期行FET助孕的AM患者138例.根据FET前是否采用长效GnRH-a垂体降调节将患者分为GnRH-a+人工周期组,共106个周期;单纯人工周期组,共79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激素水平、注射黄体酮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移植日内膜形态、平均移植胚胎数、所移植的第3天(D3)卵裂期胚胎质量评分等指标,以及两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结果 (1)注射黄体酮日雌二醇(E2)水平、内膜厚度,FET日孕酮(P)水平和内膜形态评分、平均移植胚胎数、复苏D3胚胎质量评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在GnRH-a+人工周期组分别为28.37%(61/215)、48.11%(51/106),单纯人工周期组分别为19.14%(31/162)、31.65%(25/79),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产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GnRH-a+人工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明显提高AM患者FET周期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而未增加流产率.

  •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王玉琴

    目的:评价子宫腺疾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中均为37例患者,对照组选择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痛经缓解情况、月经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子宫腺疾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痛经,减少经量,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曼月乐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谭红;沈宗姬;沈月平

    目的 系统评价曼月乐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比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CBM、WanFang Data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比较曼月乐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对照试验(CCT)报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2月,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终纳入7个研究,均为CCT,共计5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曼月乐组与孕三烯酮组在减少子宫体积[MD=-10.24,95%CI(-21.93-1.44),P=0.09]、月经改善率[OR=6.15,95%CI(0.19-202.73),P=0.31]、不规则阴道流血不良反应发生率[OR=1.34,95%CI(0.57-3.18),P=0.05]和治疗12个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MD=-2.17,95%CI(-4.66-0.33),P=0.09]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在痛经缓解率[OR=1.91,95%CI(1.03-3.53),P=0.04]和治疗6个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MD=-0.99,95%CI(-1.57--0.40),P=0.0009]方面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曼月乐组的痛经缓解率显著提高. 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曼月乐与孕三烯酮在减少子宫体积、月经改善率、不规则阴道流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长期降低子宫内膜厚度等方面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曼月乐较孕三烯酮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及短期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方面优势明显.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所限,曼月乐的远期疗效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及CCT来加以验证.

  • 囊性子宫腺肌病的研究和诊治进展

    作者:刘秀;刘海元;史宏晖;樊庆泊;于昕

    囊性子宫腺肌病是一类存在于子宫体内较大的充满异位内膜组织和血性液体的囊性病变,又称为囊性子宫腺肌瘤或子宫腺肌病囊肿,该病具有痛经、月经过多、慢性盆腔痛、子宫增大等临床特点,是子宫腺肌病的罕见类型,国内外报道极少,临床误诊率高.本文就囊性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喜梅;杨燕;胥玉梅;于玲

    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Implanon)是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适用人群较以往皮下埋植系统更广,除避孕功能外,还对子宫腺肌病等具治疗作用.作为单一孕激素皮下埋植系统,Implanon不可接受的出血模式是影响续用率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仍缺少有效的处理办法,术前及使用过程中的详细咨询,或许能够降低终止率、提高总体使用率.本文将对近年来Implanon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阴道超声联合癌抗原125和子宫内膜抗体检测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方蕾;丁维琴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联合癌抗原125(CA125)和子宫内膜抗体(EMAb)检测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 3年12月在我院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的日常表现、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和诊断阳性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月经失调和痛经症状比例高于对照组,CA125水平和子宫壁厚度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CA125、EMAb和阴道超声三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3.33%、61.67%和85.00%.三种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5%,高于单一指标(P<0.01). 结论 阴道超声联合CA125和EMAb检测可能更适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探讨验证.

  •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月经量增多及中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凤格;米鑫

    目的 探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对月经量增多及中、重度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和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7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放置LNG-IUS治疗.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3、6个月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月经周期和经期.应用彩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检测FSH、LH、E2和癌抗原125(CA125)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疼痛程度、月经量评分、月经周期长度和经期长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和CA125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的FSH、LH和E2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发生率和脱环率分别为1.41%(1/71)和1.41%(1/71),显著低于治疗后3个月(P<0.05). 结论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增生,能够显著降低月经量,缓解患者痛经程度,降低患者CA125水平,雌激素水平影响小,且不良反应较轻,应用简便、安全.

  • 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助孕策略

    作者:焦雪丹;张清学

    子宫腺肌病是影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常见疾病,其诊治尚无统一标准.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子宫腺肌病对女性生育力有负面影响,对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患者,药物治疗和保守性手术能减轻其相关症状,增加妊娠机会,但妊娠后有子宫破裂风险.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其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措施,选择适当的降调节和促排卵方案,必要时全胚冷冻+降调后的冻融胚胎移植,可以获得满意的助孕结局.妇产科及生殖科医师应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联合应用药物、手术及辅助生殖技术,为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助孕策略.

  •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降调节促排卵方案的选择

    作者:吴泽璇;张清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常合并不孕,其中部分患者需要IVF/ICSI辅助生育.目前,国内外的指南均推荐在进行辅助生育助孕治疗前先行3~6个月GnRH-a的预处理,以改善治疗结局.但长时间的垂体抑制会增加Gn用量,有卵巢反应不良的风险.在进行促排卵时究竟用什么方案合适,目前在临床上尚无定论.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降调节促排卵方案的选择进行探讨,并对比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降调节方案的结局,望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超声造影评价微波消融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作者:赵莹莹;李永杰;李东;李杰;洪成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评价经皮穿刺微波消融(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PMWA)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31例PMWA术前经增强MRI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分别于PMWA术前及术后1~2 d行CEUS检查,术后复查增强MRI,分析CEUS评价消融范围的准确性.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及近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1例子宫腺肌病行PMWA治疗后,CEUS显示子宫腺肌瘤消融后无造影剂灌注,消融体积为(49.4±29.8)cm3,CEUS及增强MRI测得消融区体积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WA治疗后痛经和贫血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CEUS可准确评价微波消融子宫腺肌病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志芳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阴道组40例和腹部组40例,阴道组采用阴道超声进行子宫腺肌的诊断,腹部组采用腹部超声进行子宫腺肌的诊断。结果阴道组超声的准确率为95.0%,腹部组诊断准确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用于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较高,误诊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2066 条记录 1/104 页 « 12345678...10310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