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의학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48X
  • 国内刊号: 11-54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590
  • 曾用名: 医学研究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瑞芹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清Midkine、TBIL水平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作者:肖文金

    目的 探讨血清中期因子(MK)、总胆红素(TBIL)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效能,明确其在D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2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79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81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4组人群血清MK、TBIL表达水平,并对各项指标与DR的关系进行Pe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Midkine、TBIL在DR中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4组研究对象血清MK、TBIL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K水平在正常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中依次升高,而TBIL水平在各组中依次下降.MK与DR发生呈正相关(r=0.779,P=0.005),TBIL与DR发生呈负相关(r=-0.657,P=0.012);且两者均是DR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257、0.681,P<0.05);MK与TBIL联合检测诊断DR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清MK和TBIL表达水平均与DR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对DR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新型复合敷料促进大鼠Ⅱ°烧伤创面再上皮化的疗效研究

    作者:李百川;曹松申;李红丽

    目的 研制一种兼顾抗炎和促进表皮快速再上皮化的新型复合型敷料,并观察其在Ⅱ°烧伤创面中的疗效.方法 建立创面损伤模型,将样本随机分成正常、损伤和治疗3个组.治疗组创面在伤后即给予敷料处理.分别于伤后1、3、7、14天测量各组各时期创面的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各组创面皮肤组织,比较各组皮肤组织内总Ca2+浓度及活性氧的差异,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IL-1β及IL-6分泌情况.结果 新型复合型敷料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由损伤组29.46±4.38天缩短为25.39 ±3.12天(P<0.05).并于伤后14天促进创面皮岛形成,增加愈合率(P<0.05).复合型敷料能有效降低损伤后创面组织Ca2+浓度,降低炎性因子和ROS水平,两组各时期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复合敷料可有效加快表皮再上皮化修复,并阻断伤后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为皮肤创面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对犬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作者:曹权;张逸杰;戴明彦;谭团团;罗强;王静;余巧;包明威

    目的 研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对右心室快速起搏诱导的犬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影响.方法 1岁龄的雄性比格犬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慢性心衰组(CHF)及慢性心衰伴CBS组(CHF-CBS).每只犬均同时置入心脏起搏器和CBS刺激仪,采用右心室快速起搏法制作慢性心衰模型,通过刺激仪进行CBS干预.按不同分组方案分别给予起搏和(或)电刺激,持续6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经颈静脉采血检测BNP含量,取左心室前壁组织横切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组织学.结果 CHF犬有4只出现明显腹腔积液,有2只取材前已死亡,Con犬、CHF-CBS犬均未出现腹腔积液和取材前死亡.相比于Con犬,CHF犬取材前的呼吸频率、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A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前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增大(P<0.05).CHF-CBS犬上述指标较CHF犬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CBS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而改善犬慢性心衰时的心功能.

  • 鸦胆子油乳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作者:陆国军;张宇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胸腔注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致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合并MPE 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仅予患者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排净胸腔积液后向胸腔内注入鸦胆子油乳30ml,2次/周.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吸收情况、胸腔积液病理及毒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胸腔积液控制率高于对照组(86.67% vs 64.44%),治疗组胸腔注药后胸腔积液病理阳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热和胸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注入鸦胆子油乳联合全身化疗治疗MPE,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促进胸膜粘连及缓解症状,且不增加毒性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天花粉蛋白诱导Syk(L)基因去甲基化抑制喉癌Hep-2细胞生长研究

    作者:金巧智;李志海;蔡志毅;陈武兵;王雪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通过全长型脾络氨酸激酶[full-length form of 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L)]基因去甲基化途径恢复Syk(L)表达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CCK-8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天花粉在不同时间点对Hep-2细胞增殖及处理72h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MS-HRM法、Q-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天花粉蛋白对Hep-2细胞Syk(L)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显示,天花粉蛋白对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结果时间依赖性;Transwell结果显示,天花粉蛋白能显著抑制Hep-2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MS-HRM结果显示,天花粉蛋白可以逆转Hep-2细胞Sky(L)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恢复Syk(L)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天花粉蛋白通过逆转Syk(L)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使喉癌Hep-2细胞中Syk(L)基因表达活化,恢复Syk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终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抑制Hep-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具有开发并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在价值.

  • 胱抑素C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郭建伟;宁瑶;刘海龙;夏骏;周永列

    目的 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对心血管事件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2013年4月从杭州市朝晖街道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677例,收集其血清Cys C及其他临床资料.根据血清Cys C水平,将入选者分为4组:Q1 (Cys C<0.830mg/L)、Q2(0.830mg/L≤Cys C<0.940mg/L)、Q3(0.940mg/L≤Cys C≤1.060mg/L)和Q4(Cys C>1.060mg/L).并在随后两年观察其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发生率6.2%)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比较,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血清Cys C、年龄和心脏病史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心脏病史、脑卒中家族史是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是Q1组的5.143倍(OR=5.143,95% CI:1.831~14.444,P=0.002).结论 血清CysC水平是早期判断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 心脏运动康复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佟士骅;居海宁;王玉华

    目的 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90例成功实施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n=95)、对照组(n=95).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指导,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院内、院外心脏运动康复干预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 ACE),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运动康复组LVESD、LVEDD、LVEF均较出院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6个月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升高(P<0.05),且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运动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两组生理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术后1个月内MACE总发生率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 (P <0.05).结论 PCI术后给予心脏康复运动可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8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临床研究

    作者:黄帅;孟庆伟;吕爱明;张思辰;席凤

    目的 分析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治疗方法以及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为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血CA125)、初次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特征、复发及生育等相关指标.结果 回访成功的71例患者中,无患者因卵巢交界性肿瘤死亡.根据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CA125)是否升高、手术方式(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肿瘤是否破裂进行分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根据是否进行全面的分期手术、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是否存在腹膜种植进行分组,肿瘤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卵巢交界瘤患者进行完整的分期手术及淋巴结清扫能够降低复发率,但不影响生存率.

  • 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MALA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子博;周江;周琳;杨芳慧;李敏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方法检测64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中MALAT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诊断价值.结果 MALAT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癌组织中MALAT1的表达水平与ER、PR表达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明显相关(P <0.05);ROC曲线分析发现AUC为0.706.结论 组织中高表达的MALAT1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一个潜在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翼腭窝肿瘤切除的研究

    作者:马亮;孙中武

    目的 分析沿上颌窦外侧壁切除翼腭窝肿瘤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接收的翼腭窝肿瘤患者9例,均采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上颌窦入路的手术方法切除翼腭窝肿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法,同时控制术中患者低血压状态.术前以接受鼻窦CT和MRI检查为主,术后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成功完成手术,翼腭窝肿瘤得到一次性清除,并于术后6~12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 ~ 24个月内虽有2例患者出现短暂面部上颌神经轻微麻痹的现象,但整体无严重并发症或复发情况.结论 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翼腭窝肿瘤能够安全有效地清除肿瘤组织,保留鼻腔外侧壁的完整性,大程度减轻面部的损伤和鼻腔功能,是一种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恢复快的新型微创入路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作者:潘扬;苟小军;朱坚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低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1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病理组)和同期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代谢物,采用正交偏小二乘法(OPLSA)的方法比较两组代谢谱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病例组的代谢谱分离趋势明显,利用Wiley和NIST质谱库及本课题组建立的标准品谱库鉴定了29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代谢物.并对29个差异代谢物进行了ROC曲线绘制,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得出甘油曲线下的面积为0.937,丝氨酸曲线下的面积为0.853,天冬氨酸曲线下的面积为0.933,苏氨酸曲线下的面积为0.823,色氨酸曲线下的面积为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低分子代谢产物与正常人存在差异,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甘油、丝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以及色氨酸可能成为心房颤动诊断标志物.

  • 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王义文;杨成林;耿硕

    目的 比较研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院收治的49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49例患者分为单髁关节置换术组U组(21例)、腓骨近端截骨术F组(28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其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费用、HSS评分及VAS.结果 U组和F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均较本组术前显著下降、H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间的术前、术后HSS评分及VAS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总费用等显著优于U组(P<0.05).结论 腓骨近端截骨术可获得与UKA相近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花费低、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前景.

  • 输尿管下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建惠;何屹;吴晓鸣;陈昊;陆星尘

    目的 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于后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4年6月~ 2016年6月31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术中普通B超监测碎石情况,术后观察结石直径、位置变化及输尿管壁水肿情况,经辅助药物排石治疗后,观察术后不同直径结石的1周结石排净率.结果 本组31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发现结石超声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增大的有185例(59.1%)定义为A组;结石变小的有53例(16.9%)定义为B组,其中有21例可见膀胱内部分排出的结石;没有明显变化的有52例(16.6%)定义为C组;有23例(7.3%)患者可见结石当时完全排入膀胱.本组313例患者中有65例(20.7%)患者可见输尿管壁水肿,厚度为4.0±l.2mm.结论 普通B超运用在超声定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特别是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定位率高,能实时监测,可了解碎石情况,为后期药物治疗提供指导.

  • 细胞因子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变化及诊断价值

    作者:吴丽群;许群;高洁;姚锐;林一禾;蔡平生

    目的 研究相关细胞因子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母血、脐血中的含量,探讨其与绒毛膜羊膜炎及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 未足月胎膜早破80例研究对象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34例(观察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46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母血和脐血中的白细胞介素(IL)-6、IL-2、IL-10的含量及分娩后胎盘病理学检查.对各指标绘制ROC工作曲线比较各细胞因子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度、特异性、尤登(Youden)指数、ROC曲线下面积并记录早产儿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母血及脐血中IL-6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0在母血及脐血中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在两组母血及脐血中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别(P>0.05).采用母血和脐血IL-6、IL-2大于截断值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度分别为91.4%、40.0%和85.7%、91.4%,特异性分别为82.2%、77.8%和93.3%、24.4%,Youden指数为0.736、0.178和0.790、0.158,ROC曲线下面积Az为0.940、0.567和0.956、0.550.母血和脐血IL-10大于截断值时排除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度分别为77.8%、88.9%,特异性分别为88.6%、80.0%,Youden指数为0.664、0.689,ROC曲线下面积Az为0.901、0.928.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5.2%(12/34),对照组发生率为6.5%(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妇女母血、脐血中IL-6、IL-10水平变化与绒毛膜羊膜炎有关,检测二者的浓度变化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早发现早治疗绒毛膜羊膜炎,可改善早产儿预后.

  • 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蒋慧;丁国华

    目的 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HF)的危险因素,为防治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提供诊疗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月~ 2017年1月住院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肾衰竭(CKD4 ~5期)患者289例,依据是否发生心功能不全分为两组: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组(CRS组)和单纯肾衰竭组(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及实验室检验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血压、贫血程度、心肌损伤、白蛋白、肾功能、心肌肥厚、心包积液程度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308,P=0.002)、高血压(OR=2.464,P=0.000)、肌酶升高(0R=3.065,P=0.000)、低白蛋白(OR=0.845,P=0.000)、低血钙(OR =0.062,P=0.000)、高血磷(OR=2.868,P=0.004)是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损伤、低白蛋白、钙磷失衡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重视这些因素的把控对防治心功能不全具有重要意义.

  • 依达拉奉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对Drp1和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

    作者:陈婷;李雪;罗凡;林占东;郭瑞芳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对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并将72只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依达拉奉组,每组又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1、3、7天3个不同亚组.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Drp1及Mfn2的蛋白含量,RT-PCR检测Drp1及Mfn2mRN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脑缺血组的Drp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在第1、3、7天中的表达呈递增的趋势,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后,可以下调Drp1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组的Mfn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在第1、3、7天中的表达呈递减的趋势,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后可上调Mfn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表达结果与Western blot法检验结果一致.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大鼠脑缺血可能与依达拉奉减少氧自由基生成、维持线粒体动态平衡使Drp1表达减少,Mfn2表达增多有关,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微粒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尼菲拉·甫拉提;袁玉娟;穆叶赛·尼加提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微粒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6月~ 2017年2月收入笔者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108例(其中单支病变组25例,双支病变组27例,3支病变组27例,多支病变组29例)和非冠心病组32例,每个患者入院后第二天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析血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并经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各组红细胞微粒CD235a表达水平,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相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红细胞微粒(44.37%±15.4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8±1.16mg/L)、脂蛋白a(215.23±183.10mg/L)、超敏C反应蛋白(19.58±26.94mg/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各亚组间比较红细胞微粒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多支血管病变组红细胞微粒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P<0.05).ACS组Gensini积分与红细胞微粒水平呈正相关(β=2.157,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β=-15.579,P <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微粒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微粒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红细胞微粒水平对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变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价值.

  • 高频超声、钼靶X线单一及联合诊断触诊阴性乳腺癌与病理的一致性

    作者:秦福才;李银珍;叶明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钼靶X线单一及联合诊断触诊阴性乳腺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90例触诊阴性,钼靶X线检查发现微小钙化灶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一步行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穿刺活检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单一检查方法及联合诊断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病灶58例,恶性肿瘤32例,其中0期10例,Ⅰ期18例,Ⅱ期4例.高频超声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0.641),其诊断乳腺癌AUC为0.775.钼靶X线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25),AUC为0.830.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79),AUC为0.934.联合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高频超声(P<0.05)和钼靶X线(P>0.05).结论 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在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中各具优势,联合诊断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高,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 EV71-VP1抗原在双歧杆菌中表达的免疫效果检测

    作者:孙艳影;金晓秋;秦丽丽;姚淑娟;刘伯阳;张浩;周芳烨

    目的 检测表达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 VP1基因的重组双歧杆菌免疫后小鼠IgG、IgA表达变化,并对免疫的孕鼠产下的新生小鼠注射EV71病毒,以检测免疫保护作用可否从母代传给子代.方法 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IgA抗体效价;用EV71毒株对免疫孕鼠所产下的新生小鼠攻毒.结果 两种抗体效价都有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受病毒攻击新生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表达VP1蛋白的双歧杆菌能够激活体内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重组双歧杆菌可通过免疫孕鼠而使新生幼鼠获得保护性抗体.为研制EV71亚单位口服活疫苗奠定了研究基础.

  • MAPK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对心肌细胞炎症的作用

    作者:袁园;车妍;王兆鹏;靳亚阁;唐其柱

    目的 于在体水平和离体水平研究MAPK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对心肌细胞炎症的作用.方法 应用MAPK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基因敲除小鼠和C57 BL/6野生型小鼠,行主动脉缩窄术,于术后4周取材.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P-NF-κBp65在心肌细胞中的核转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NF-κBp65和TNF-α.应用Mnk1 shRNA腺病毒转染技术,降低H9c2细胞中Mnk1的表达,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刺激48h.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9c2细胞中P-NF-κBp65的核转位.应用RT-PCR检测H9c2细胞中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在体实验表明,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APK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基因敲除小鼠心肌组织中P-NF-κBp65在心肌细胞中的核转位明显增多,TNF-α和P-NF-κBp65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离体实验表明,MAPK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表达降低的H9c2细胞中P-NF-κBp65的核转位明显增多,TNF-α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MAPK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基因缺失促进压力负荷诱导的小鼠心肌组织炎症,其表达降低可促进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茂春;郑晓梅;普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99例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30例同期无心脑血管疾病,并经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无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纳入者的外周血MPV水平,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按病变程度将观察组分为IMT正常组、IMT轻度狭窄组、IMT中重度狭窄组;根据头颅CT或MRI提示的梗死面积大小将观察组分为小面积、中等面积、大面积脑梗死组.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亚组间MPV水平的差异,并分析MPV与IMT及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外周血MPV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组外周血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MPV与IMT值呈正相关(r=0.331,P=0.000),MPV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386,P=0.000);ROC曲线显示MPV对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682,佳界值是11.45,敏感度为41.4%,特异性为86.7%.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MPV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大黄素对K562细胞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的影响

    作者:郑利华;孙士鹏;程实;安成;侯雪筠;叶红蕾;庞博;刘贵建;吴志奎

    目的 研究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并验证差异lncRNA.方法 利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进行分析,挑选差异较大的4个lncRNA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与DMSO对照组作用K562细胞后ln-cRNA表达谱相比,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变化4倍以上lncRNA共11条.经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CDR1AS和PROX1-AS1表达上调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CDR1AS和PROX1-AS1等lncRNA表达的上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黄素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促进K562细胞红细分化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 羟考酮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蒋宗明;宋棋梁;陈文迪;余德华;陈忠华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麻醉诱导用于老年患者胆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 ~ 80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盐酸羟考酮诱导组(O组)和舒芬太尼诱导组(S组),每组各30例.O组盐酸羟考酮诱导剂量为0.3mg/kg,S组舒芬太尼为0.3μg/kg,给药5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其余诱导药物相同.于诱导前(T0)、气管导管进入声门(T1)、插管后1、3和5min(T2、3、4)采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并记录相应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毕复苏室观察拔除气管导管5、10、15、30min呼吸状态改变、呼吸抑制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O组和S组T3和T4时点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而两组间各时点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S组比较,O组拔管后5和10min呼吸频率较快(P<0.05),呼吸异常和SpO2≤90%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P<0.01);O组拔管后5、10和15min视觉模拟评分较S组显著下降.结论 盐酸羟考酮可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短小手术的麻醉诱导,能降低拔管后早期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 人类DHODH19C>A基因多态性对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影响

    作者:杨群智;张舸;和晶

    目的 来氟米特(LEF)是一种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其代谢产物A771726具有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是观察DHODH(rs3213422) 19C>A基因多态性对LE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包括105例RA患者,口服来氟米特20mg/d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评价患者是否达到ACR20及ACR50缓解标准.并行DHODH (rs3213422) 19C>A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不同基因类型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LEF治疗RA,3个月时ACR20总体缓解率:C等位基因为70.0%,A等位基因为5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CR50总体缓解率:C等位基因为38.0%,A等位基因为28.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85).治疗6个月时,ACR20总体缓解率:C等位基因为84.7%,A等位基因为6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ACR50总体缓解率:C等位基因为60.7%,A等位基因率为3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9).结论 LEF治疗RA患者ACR20及ACR50缓解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DHODH(19C> A)的基因多态性与LEF治疗RA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应用LEF治疗的效果优于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 基于流感病毒血凝素茎部结构域的通用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杨新燕;沃恩康;张儒轩;方迪;刘亚辉;郭潮潭

    流感病毒因其变异快、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和致病性强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通用流感疫苗的制备迫在眉睫,流感病毒血凝素茎部结构域因其保守性和诱导广泛保护性免疫的潜能,成为通用疫苗的研究重点,本文就流感病毒血凝素茎部通用疫苗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UTMD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姜思屹;冷晓萍;胡程程;纪欢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UTMD)作为新的物理性质靶向基因递送系统,其与病毒载体相比,更具有无毒性、安全性,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在血管、骨骼肌、心脏、肺、肝脏等多组织多脏器中,UTMD技术能够成功的介导基因的转染.本文从UTMD技术通过将指定基因转染到胰腺组织及相关受累靶器官中从而达到靶向治疗的效果,对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新研究进展及治疗潜力进行综述.

  • 重视后部皮质萎缩诊断新标准

    作者:杨柳;李轩宇;韩璎

    该标准提出后部皮质萎缩(posterior cortical atrophy,PCA)分类框架以提高不同研究设定中对其定义的一致性.经文献综述、国际多学科工作组的成立及4次会面、基于网络进行的PCA症状频率及概念定量问卷调查,后达成PCA共识.3个层次的PCA分类框架包含了症状及疾病水平的描述.分类层次1定义了核心临床、认知、神经影像特征及相应排除标准.分类层次2描述除PCA核心症状外,是否同时存在其他神经退行性综合征的核心特征.分类层次3基于可获得的病理生理生物学标志物,针对PCA综合征潜在病因提供了更正式的决策.附加的症状学层次的描绘旨在针对综合征严重度进行阶段定义及在PCA频谱内进行表型异质性特征描述.专家就PCA核心临床影像学综合征的定义达成了共识,该共识是对先前单中心PCA诊断标准进行精炼、发展、延伸的结果,未对其进行大规模修改或重述.该PCA诊断框架及术语适用于多种研究背景,为未来多学科协同工作奠定了基础.

  • 盘点2017年糖尿病治疗的临床营养实践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融融;肖新华

    随着糖尿病诊治水平的显著提高,营养治疗的观念和临床实践也在不断进步和更新.本文将总结2017年糖尿病治疗的临床营养实践及研究进展.美国糖尿病学会、美国膳食与营养学会均在不断更新糖尿病领域营养干预的实践指导.妊娠期糖尿病的合理营养处置也在学术界不断得到认识的更新.营养研究方面,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尿病人群治疗的重大社会经济学意义仍是研究的关切.此外,更多的研究基于多学科交叉,与表观遗传学、精准医学相结合、关注营养在疾病早期病理机制中的意义.

  • 乳腺癌骨转移中的“恶性循环”研究进展

    作者:郑迪;代国;余铃;张中亚;郭卫春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乳腺癌患者大多出现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大多造成溶骨性破坏,由此导致一系列骨相关事件,如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神经功能损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转移到骨组织中的肿瘤细胞与骨微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PTHrP,促进RANKL分泌并减少OPG合成,造成RANKL/OPG的比例失调,从而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和成熟,造成骨质溶解,骨基质中的TGF-β大量释放又反过来促进乳腺癌细胞分泌PTHrP.本文综述了乳腺癌骨转移中的“恶性循环”研究进展,以期为以此“恶性循环”为靶点的骨改良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肿瘤脑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繁荣;金娇悦;应莉莎;苏丹

    脑转移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脑部肿瘤,也是大多数肿瘤患者晚期症状,其预后极差.对肿瘤脑转移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对脑转移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肿瘤细胞与脑部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肿瘤细胞穿越血-脑脊液屏障及脑部克隆形成的机制研究进展做综述.

  • STAT3通路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艳珍;陈显久;王军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肿瘤中的持续激活和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多种恶性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受JAK-STAT、Ras-MAPK、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途径等多条信号通路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IAS蛋白家族、SOCS蛋白家族等多重信号分子的调控,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STAT3在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调控方式做一综述,并讨论其靶向治疗策略.

  • 局部晚期鼻咽癌化疗进展

    作者:罗燕容;蔡博宁;马林

    鼻咽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以调强放疗疗效为佳,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提高了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总生存率,同步放化疗已成为鼻咽癌的标准治疗.鼻咽癌治疗后的主要失败模式是远处转移,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中,足量的全身化疗是减少远处转移的关键.以下就鼻咽癌全身化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准化患者及多媒体系统在检体诊断学中的应用

    作者:廖秋菊;魏占云;周文波;谭菲菲;陈超;李小霞

    目的 探讨将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及多媒体检查系统引入检体诊断学见习中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长学制学生9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引入SP及多媒体检查系统.比较两组问诊技巧、体格检查及异常体征识别的考核差异;并调查医学生对该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在问诊、体格检查及阳性体征识别考核中,观察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31±3.25 vs 81.26±3.02,95.26±3.75 vs82.81 ±5.18,96.33±2.07 vs 77.16 ±5.06.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学生对该教学方法表示认可.结论 将标准化患者及多媒体检查系统引入检体诊断学见习中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临床思维,是诊断学有益的补充.

  • 在儿童血液肿瘤科教学实践中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

    作者:周翾;周宇晨;骆燕辉;王瑞欣;李斯丹

    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在治疗过程中会经历很多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和打击,更需要人文关怀,而医学院校中虽然对人文社会科学有相关课程,但缺少在实践中的体现,所以效果有限.引导医学生参加针对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开展的人文关怀相关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

  • PBL教学法在眩晕疾病诊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应乐安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文介绍PBL教学法在眩晕疾病诊治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际具体问题,教会学生正确判断眩晕患者究竟该就诊于哪个科室、如何区分中枢性和外周性眩晕疾病等.

  • 基于TBL的探究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钱红;刘理静;黄民江;蒋乐龙;胡柯;周婷;曹湘玉;李玉娴

    目的 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探究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学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8个行政班2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27人)和对照组(121人),实验组实施TBL结合探究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学期末比较两组学生诊断学期末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师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诊断学期末理论考试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对诊断学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师生访谈显示新型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结论 基于TBL的探究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明显提升诊断学教学效果,可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进行推广.

  • PBL教学结合超声医学数据库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常莹;杨敬春;王玲;马佳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结合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中超声医学数据库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 2017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学习的五年制本科生及七年制研究生80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人)与对照组(40人),观察组给予PACS系统中数据库资料学习结合PBL教学进行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考试成绩:基本理论知识、超声专业知识、病例分析及临床思维、报告书写和上机操作5项观测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PACS系统中超声医学数据库进行教学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促进超声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