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苯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u-PA/PAI-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金周慧;陈以平

    目的:探讨u-PA/PAI-1/纤溶酶系统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病变中的变化及意义,以及苯那普利对大鼠肾内u-PA/PAI-1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并用苯那普利对其治疗7天.采用常规HE染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肾小管间质损害面积的百分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PAI-1、u-PA、α-SMA、Col-Ⅳ免疫染色,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并在它们之间作相关分析.结果:苯那普利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减轻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减少炎症细胞浸润(P<0.05)、免疫组化显示:苯那普利组大鼠肾小管间质中u-PA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PAI-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苯那普利组大鼠肾小管间质中α-SMA、Col-Ⅳ的沉积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经等级相关分析,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中PAI-1蛋白的表达与Col-Ⅳ、α-SM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0,r=0.914,P<0.01);苯那普利组大鼠肾小管间质中的u-PA蛋白的表达与Co1-Ⅳ、α-SM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2,r=0.757,P<0.05).结论:苯那普利可能通过减轻或阻止PAI-1在肾间质中的异常表达而使PAI-1在肾间皮质中的异常表达而使u-PA的表达相应提高,并能减少大鼠肾间质中α-SMA、Col-IV蛋白的沉积,明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损伤程度.

  • 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矽肺发病中的机制研究

    作者:李侠;陈晓文;高娟;朱华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纤溶酶原抑制因子(PAI-1)在矽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60只,分为染尘模型组(简称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30只.矽尘混悬液缓慢注入气管造模,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分别在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中uPA、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酶抑制剂-2 (TIMP-2)蛋白的表达.免疫结果半定量判断参照免疫组化显色标准.结果 uPA、PAI-1在模型组均有较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阳性表达强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至第7天时达高峰,此后呈减弱趋势,TIMP-2染色明显增强并保持到第4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PAI-1、MMP-9、TIMP-2显色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A、PAI-1、MMP-9、TIMP 2四者表达均呈正相关,在矽肺纤维化中MMPs的升高可能与PAI-1的降低有关,矽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uPA诱导的纤溶系统的活化与MMPs介导通路的交互作用网络.

  • 植物性食品对尿激酶活性抑制的测定实验

    作者:范远景;小原章裕;松久次雄

    目的了解水果、蔬菜和茶叶等植物性食物对于促进细胞恶性转化的尿激酶活性抑制效果.方法利用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肽为底物的尿激酶活性测定原理, 分别用25种水果、37种蔬菜的榨汁和51种茶叶的水浸提液与尿激酶反应,再加入光活性尿激酶反应底物反应后用酶标仪测定剩余酶活性.结果 25种水果、37种蔬菜的测试样中有近一半的尿激酶活性抑制率为20%以上,其中,柠檬、猕猴桃、豌豆、菠菜、南瓜等的抑制率超过80%,大蒜、萝卜、蜂斗菜、旱芹、李子、菠萝、葡萄等的抑制率为50%~79%;51个茶叶样的平均抑制率为83.2%,其中28个茶叶样的抑制率>90%,10个茶叶样为80%~89%,10个茶样本为70%~79%,绿茶类的平均抑制率比红茶类的抑制率高出10%~15%;蔬菜的加工方式对抑制效果有影响,有刺激味的蔬菜以有机溶剂浸提效果好于水浸提效果,无刺激味的则以水浸提的效果为好;多数新鲜蔬菜经冷藏和热处理后的效果为减弱.结论日常生活中的植物性食物有抑制尿激酶活性的作用.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特异受体和抑制物与肺癌的浸润转移

    作者:丁九立;费剑锋;刘崇发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特异受体(uPA-R)和抑制物(PAI-1、PAI-2)在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应用RIA分别对67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各期肺癌和30例肺部相关炎症患者及30名健康献血者进行了相应的检测.结果显示,小细胞肺癌Ⅱ期和Ⅲ期患者血浆中uPA、uPA-R、PAI-1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PAI-2的水平逐渐降低;腺癌、鳞癌伴有浸润主支气管及肺门淋巴结者uPA、uPA-R与PAI-1水平亦显著升高(P<0.001);周围型肺癌未见淋巴结受侵者uPA、uPA-R、PAI-1与PAI-2水平异常升高.uPA、uPA-R与PAI-1在肺癌中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肺癌的浸润转移相关密切,可作为肿瘤患者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的有力指标.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PAI-1和uPA含量的变化

    作者:车建华;李玄;关咏梅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外周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水平.方法 实验分PCOS组和对照组,PCOS组又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COS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PAI-1及血清uPA水平,并测定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IG)、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以稳态模型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IR),并计算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PCOS组与对照组相比,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空腹血糖、稳态(HOMA)指数、AUC及PAI-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PCOS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相比,HOMA指数、AUC及PAI-1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PAI-1与HOMA指数、PAI-1与AUC、PAI-1与BMI、HOMA-IR与BMI均有显著相关性(P<0.0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和肥胖是影响PCOS患者PAI-1水平升高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抗PAI-1的研究可能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 uPA、MMP-2和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作者:廖文德;陈发龙;曾丽霞

    目的 进一步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明胶酶A(N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无转移无复发、22例侵袭转移和22例复发的HCC癌组织中的uPA、MMP-2和VEGF表达.结果 uPA、MMP-2和VEGF在侵袭转移组和复发组HCC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无复发组(P<0.01),而前两组的表达之间无差异(P>0.05).uPA、NNP-2和VEGF在上述3组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uPA、MMP-2和VEGF可作为判断HCC不良预后的分子标记物,它们在HCC中发挥协同的促转移复发作用.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的表达

    作者:喻莉;龙鼎;武晓灵;杨军辉;张远超;耿峰

    目的 探讨uPA,uPAR与D-D,IL-6及TNF-α之间的关系及其在SIRS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的收集均来源于武汉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年龄>55岁的就诊患者,标本的采集均为清晨空腹静脉血清,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血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按SIRS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50例来源于重症医学科;非SIRS组35例来源于内科病房;另选30例体检科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均需排除:(1)孕产妇;(2)恶性肿瘤;(3)转入ICU后7d内死亡;(4)心肺复苏术后;(5)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6)入住ICU时即有SIRS的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中uPA,uPAR,D-D,IL-6及TNF-α含量.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Mann-Whitney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以24h血uPA、uPAR、IL-6和TNF-α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SIRS患者血uPA,uPAR,IL-6和TNF-α含量诊断MODS的应用价值.结果 SIRS组患者血uPA,uPAR,D-D,IL-6及TNF-α含量较非SIRS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uPA与IL-6、TNF-α不相关,uPAR与IL-6,TNF-α呈正相关(分别为r=0.395,P=0.004;r=0.606,P<0.01).以uPA,uPAR,IL-6及TNF-α诊断MODS做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59,0.76,0.86,0.83.结论 uPA和uPAR参与了SIRS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过程,但在SIRS中起作用的途径机制并不完全相同.uPAR在SIRS向MODS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 急性胰腺炎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的变化

    作者: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血钙和血镁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u-PA和u-PAR.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u-PA和u-PAR与胰腺CT分级、血钙和血镁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u-PA和u-PA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u-PA分别是(1 304.70±的7.43)ng/L和(1 033.93±276.60)ng/L(t=2.606,P=0.012);血浆u-PAR分别是(1 184.67±398.69)ng/L和(871.33±271.84)ng/L(t=3.557,P=0.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u-PA与胰腺CT分级呈负相关(r=-0.435,P=0.016),与血钙无关(r=0.057,P=0.782),与血镁呈正相关(r=0.649,P=0.000).血u-PAR与胰腺CT分级无关(r=0.047,P=0.806),与血钙无关(r=0.104,P=0.615),与血镁呈正相关(r=0.420,P=0.021).结论u-PA及其受体u-PAR与急性胰腺炎及其胰腺CT分级、血镁浓度有关.

  • 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血清uPA表达变化的影响因素

    作者:陈仲武;袁平;陈济铭;陈一平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00例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ACE术前3天、术后3、7、14、28天血清uPA含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广义估计方程等对uPA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门静脉癌栓、肿瘤转移是TACE期间血清uPA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论 利用血清uPA含量作为参考判断再次TACE治疗时机时,需均衡考虑是否存在门静脉癌栓、肿瘤转移等因素的影响.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uPA、PAI-1的影响

    作者:孔立红;毛娟娟

    目的: 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uPA、PAI-1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uPA与PAI-1含量的变化以及电针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脑缺血区uPA、PAI-1呈低水平表达;缺血再灌后24h uPA表达增加、PAI-1表达降低;电针可下调uPA表达、上调PAI-1的表达.结论: 电针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uPA、PAI-1蛋白的表达,减轻脑微血管基底膜的损害进而通过保护脑微血管的完整性来达到脑保护作用.

  • MMP2、uPA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杨美兰;朱红;曾亮;邓亚平;刘志红

    目的 观察MMP2、uP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80例腺样囊性癌病例,根据随访资料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MMP2、uPA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MP2、uPA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5%(34/80)、56.25%(45/80);MMP2、uPA表达在复发组和非复发组间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uPA表达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2、uPA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复发有关.

  • 胃癌组织Maspin,uPA,MMP-7表达的意义

    作者:邓玮;易永芬;刘丹丹

    目的:观察胃癌及正常胃黏膜Maspin,uPA,MMP-7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管状腺癌30例,胃印戒细胞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中Maspin,uPA,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管状腺癌中Maspin,uPA,MMP-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0%和80%;胃印戒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76.7%和9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35%和30%.Maspin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肿块的大小和TNM分期无关.uPA和MMP-7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肿块的大小无关.Maspin的表达与uPA和MMP-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2,r=-0.322;P=0.008,r=-0.341);uPA的表达与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34,r=0.274).结论:Maspin在胃癌中表达下调,uPA和MMP-7在胃癌中过表达,他们在胃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反应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 uPA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孙超;李定国;陈源文;陈颖伟;汪保灿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移植对CC14诱导的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CC14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纯系Fish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BDLSC组(尾静脉注入2×10(6)BDLSC)和BDLSC-uPA组(尾静脉注入2×10(6)AduPA转染的BDLSC),每组9只.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和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或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肝组织TGF-β1,Smad3及Smad7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和BDLSC组相比,BDLSC-uPA组大鼠肝脏结缔组织增生程度减轻,假小叶形成不明显,肝功能明显改善;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BDLSC组(0.1849±0.0456vs0.8202±0.0636,0.2936±0.0548,均P<0.05),而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uPA基因修饰BDLSC移植可能部分通过抑制TGF-β1蛋白表达,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uPA基因转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HSC活化的影响

    作者:孙超;汪保灿;陈源文;陈颖伟;李定国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移植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激活的影响.方法:大鼠sc 400mL/LCCl4造模.3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sc等量橄榄油;(2)模型组;(3)BDLSC组;(4)BDLSC-uPA组,每组9只.各组大鼠于第8周处死,留取血清及肝组织.观察大鼠肝功能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仅α-平滑肌肌动蛋(α-SM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和BDLSC组相比.BDLSCuPA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86.5±9.7 vs 187.1±14.8,113.5±15.7:11.5±2.1 vs 26.3±3.7,17.94±2.8,均P<0.01),血清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明显降低(47.4±10.1vs148.5±22.4,97.6±14.4:18.9±4.4 vs 39.0±6.1,28.2±4.1,均P<0.01); 肝组织α-SMA表达显著下调(0.0174+0.0048 vs 0.3404+0.0662,0.1080+0.0408,均P<0.01).结论:uPA基因修饰BDLSC移植能有效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改善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且抑制HSC的活化可能是其抑制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 纤溶酶(原)级联蛋白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王怀涛;郭鸿飞;谭晓冬;张峻;李捍司;杨一帆;王兆平;孙杨;张小薄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级联蛋白在胰腺癌细胞解离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体外侵袭试验检测胰腺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纤溶酶(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uPA受体(uPAR)的表达,分析其与细胞解离和侵袭的相关性.结果:纤溶酶(原)、uPA和uPAR蛋白在解离型高转移株胰腺癌细胞PC-1.0的条件培养基中高表达,而在非解离型低转移株胰腺癌细胞PC-1的条件培养基中低表达.然而,经uPA处理后的PC-1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中纤溶酶(原)和uPAR表达显著增加.并且,纤溶酶(原)和uPAR在胰腺癌组织的侵袭前端的表达强于其在组织中心处的表达.此外,纤溶酶处理可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7和MMP-9在PC-1细胞中的表达.PC-1细胞通过纤溶酶或uPA处理后可显著增强细胞解离和体外侵袭能力.结论: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过程中,纤溶酶(原)级联反应与细胞早期解离密切相关.纤溶酶(原)级联反应可作为抗胰腺癌侵袭转移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EGF诱导食管腺癌SEG-1细胞表达u-PA中的作用

    作者:李宁;陈娟;白研;白文元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EGF)对人食管腺癌SEG-1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相同浓度的EGF(100 μtg/L)按时间梯度刺激SEG-1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时间点总p38MAPK蛋白、磷酸化p38MAPK蛋白、u-PA蛋白表达,并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时间点u-PA mRNA表达,用p38MAPK特异抑制剂jSB203580预处理细胞后,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EGF可明显增强SEG-1细胞(u-PA)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可激活p38MAPK蛋白的磷酸化,具有时间依赖性.SB203580能明显抑制EGF诱导的p38MAPK蛋白的磷酸化,用其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EGF对u-PA mRNA和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受到显著抑制,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EGF可通过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SEG-1细胞表达u-PA.

  • 侵袭转移相关因子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赵毅;王强;邓鑫;赵滢;张天彪

    目的:研究uPA、MMP-2、MMP-9、TGF-β1等侵袭转移相关因子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uPA、MMP-2、MMP-9、TGF-β1在124例GISTs中的表达.结果:在GISTs中,随着NIH分级增高,uPA、MMP-2、MMP-9、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低、中、高危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其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黏膜受侵关系密切;四者的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一致;uPA与TGF-β1蛋白阳性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6)、UPA与MMP-2、MMP-9蛋白阳性表达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r=0.323,0.346).结论:TGF-β1、uPA、MMP-2及MMP-9参与了GISTs的浸润和转移;TGF-β1可能通过上调uPA,激活MMP-2及MMP-9,进而降解细胞外基质.

  • 氨氯吡咪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病理改变的影响

    作者:韩秀迪;肖伟;刘春喜;许霞;王洪超;邢影

    目的 观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抑制剂氨氯吡咪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探讨u-PA系统成分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氨氯吡咪组.7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及分类,天狼猩红染色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的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染色观察u-PA、u-PA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蛋白定位和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呼气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氯吡咪组,0.3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氨氯吡咪组;模型组大鼠的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氯吡咪组;模型组大鼠以Ⅰ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在气道壁过度沉积,胶原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氯吡咪组;模型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u-PA、u-PA受体和PAI-1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0.166±0.010)、(0.158±0.024)和(0.171±0.012)]显著高于对照组[(0.137±0.015)、(0.122±0.009)和(0.144±0.005)]及氨氯吡咪组[(0.126±0.004)、(0.120±0.010)和(0.122±0.004)],且u-PA受体蛋白表达与中性粒细胞构成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应用u-PA抑制剂氨氯吡咪可显著减轻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病理结构改变,u-PA系统成分是COPD气道炎症和组织重塑环节中具有关联作用的重要物质.

  • 低分子量肝素和尿激酶对急性肺栓塞模型兔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作者:于洪志;吴琦;武俊平;孙昕;杜钟珍;李莉;吴茜

    目的 通过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和尿激酶对于急性肺血栓栓塞兔模型栓塞早期炎症和肺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60只,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肺栓塞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LMWH组和尿激酶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8只,每组于治疗后分别于第2、4、14天处死6只,测量动脉血气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栓塞周围肺组织和血清MCP-1浓度,肺血管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造模成功54只,成功率90% (54/60).生理盐水组MCP-1肺组织浓度第4天时为(48±5)ng/L,第14天时为(41±4) ng/L,LMWH组MCP-1肺组织浓度较低,第4天时为(33±9)ng/L,第14天时为(30±11) ng/L(P <0.05);第14天时生理盐水组MCP-1血清浓度为(51±5)ng/L,LMWH组MCP-1血清浓度明显较低[(36±10) ng/L,P<0.05.尿激酶组第2、4天时MCP-1肺组织浓度[(34±8)、(29 ±7) ng/L]和血清浓度[(44±3)、(44±4) ng/L]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A-a)O2也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降低MCP-1浓度,但不能抑制持续的炎症反应.低分子肝素则可以持续减轻栓塞局部和全身的MCP-1浓度和炎症反应,降低后期肺动脉内膜增生.

  • 用放射性血栓肺血栓栓塞症动物模型研究不同尿激酶溶栓方案的效果

    作者:王锋;王辰;王铁;庞宝森;伍燕兵;杨媛华;李翀;张洪玉;翁心植

    目的比较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TE)时尿激酶(UK)2 h和12 h溶栓方案的溶栓效果及特点.方法 17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UK 2 h溶栓组(UK2h组)6只及UK 12 h溶栓组(UK12h组)6只.利用新鲜放射性血栓PTE模型对两种UK溶栓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模型的溶栓率用核医学的感兴趣区技术(ROI)及离体测定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观察14 h,利用ROI技术测定的对照组、UK2h组、UK12h组的溶栓率分别为(6.2±4.0)%、(39.5±13.9)%、(16.9±8.9)%,3组相比,UK2h组的溶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及UK12h组(P<0.01),而对照组与UK12h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UK2h组在溶栓后4 h出现明显的溶栓高峰,而UK12h组呈较均匀的缓慢溶解.利用离体法测定的3组溶栓率分别为(6.0±2.7)%、(42.8±12.4)%、(17.7±9.3)%.两种方法测定的溶栓率有很高的相关性(r=0.981,P<0.01).结论对于新鲜血栓,尿激酶2 h投药方案较12 h方案的溶栓率高,溶栓高峰明显.本实验模型是观察溶栓效果的较好实验方法.

295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