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多卡因软膏涂抹气管导管对全麻苏醒期呛咳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作者:张延钧;刘洁;邵彦;王洋

    全麻患者手术结束后行清醒拔管,常发生剧烈呛咳和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波动.笔者在全麻患者行气管插管时,在气管导管上涂抹利多卡因软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 预注右旋美托咪啶联合利多卡因预防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永喜;张霞;朱跃坤;陈红;王耀明

    目的 观察预注右旋美托咪啶联合利多卡因预防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三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右旋美托咪啶联合利多卡因组(DL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D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静滴右美托嘧啶0.5μg/kg,时间超过10min;DL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静滴右旋美托咪定0.5 μg/kg与利多卡因1mg/kg混合液,时间超过10min;N组静滴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静滴前为(To),静滴后为(T1),三组在静滴后麻醉诱导时经静脉快速推注芬太尼7 μg/kg,时间3秒推注完毕,推注完毕后1min为(T2),然后推注顺式阿曲库铵2mg/kg,两分钟后推注丙泊酚1mg/kg,气管插管即刻为(T3),然后口腔明视下气管插管,插管时给予喉头及气管内2%利多卡因喷雾,气管插管成功后1min为(T4),2min为(T5),3min为(T6).观察:快速推注芬太尼后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以及各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DL组、D组、N组的呛咳发生率分别为10%、20%、40%,DL组明显低于D组和N组,差异明显(P<0.05);D组的呛咳发生率也低于N组,差异明显(P<0.05);DL组及D组的呛咳程度明显低于N组,差异明显(P<0.05).DL组在T1、T2时血压、心率下降明显,与To比较有差异性(P<0.05),与N组T1、T2相比较也有差异(P<0.05);D组在血压T1、T2时血压下降明显,与To比较有差异性(P<0.05),与N组T2相比较也有差异(P<0.05);DL组、D组、N组在T3、T4、T5、T6的血压、心率都明显下降,与T0比较有差异性(P<0.05),其余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联合利多卡因麻醉诱导前预注可以预防芬太尼的呛咳反应,效果优于单纯右旋美托咪啶预注.

  • 纳美芬预注射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振英;曹春梅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在全麻诱导中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纳美芬0.2μg/kg,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稀释至2 ml,在全麻诱导前3 min缓慢静脉注射。观察两组发生率、呛咳的程度及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呛咳的发生率及呛咳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预注射能有效减轻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反应。

  • 利多卡因对减少鼻咽部手术全麻拔管期呛咳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范雪梅;丁斌;张炳熙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鼻咽部手术全麻拔管期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鼻咽部手术患者75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用药相同.术毕拔管前,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5mg/kg(Ⅰ组)、2.0mg/kg(Ⅱ组)或生理盐水5ml(Ⅲ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Ⅰ组、Ⅱ组拔管时呛咳反应明显减轻(P<0.01),血压、心率波动小于对照组(P< 0.05).Ⅱ组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以减少鼻咽部全麻术毕拔管期的呛咳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以静脉注射1.5mg/kg的利多卡因更为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 布托啡诺预防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临床探讨

    作者:杨恺;刘保利;佟保锋;艾广兴;晋冉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期预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320例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80例).组Ⅰ:生理盐水5 mL;组Ⅱ:地塞米松10㎎;组Ⅲ:地佐辛5 mg;组Ⅳ:布托啡诺1.0 mg,均稀释至5 mL,麻醉诱导前10 s内静脉注射,5 min后4组均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记录出现呛咳反应的时间,强度,例数,呛咳反应时BP、P、SpO2变化.结果 发生率:Ⅰ组22.5%;Ⅱ组2.5%;Ⅲ组1.2%;Ⅳ组2.5%.Ⅳ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组、Ⅲ组、Ⅳ组发生率相近(P>0.05);Ⅰ组强度、例数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可有效预防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与地佐辛、地塞米松等作用相似.

  • 前臂静脉和足背静脉芬太尼静脉注射后呛咳反应的比较

    作者:汪小海;王幸双

    目的 比较麻醉诱导时前臂静脉和足背静脉芬太尼静注后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及强度.方法 ASA Ⅰ的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前臂静脉组(Ⅰ组)、足背静脉组(Ⅱ组),两组静脉注射芬太尼的剂量均为3μg/kg,用药速度均为2s内推入,Ⅰ组于前臂静脉给予芬太尼,Ⅱ组于足背静脉给予芬太尼,记录麻醉前(T0)、芬太尼注射前(T1)及后0.5min(T2)、1min(即插管前,T3)、插管后1min(T4)和2min( T5)时的心率、收缩压及呛咳情况.结果 Ⅰ组芬太尼推注后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及强度显著大于Ⅱ组.结论 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3 μg/kg,2s内)足背静脉注射较前臂静脉注射能减少芬太尼给药后其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及强度.

  • 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全麻诱导对手术患者呛咳反应的影响

    作者:朱群芳;褚国强

    目的 探析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进行全麻诱导插管对患者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气管内插管术患者200例.按照舒芬太尼不同浓度及给药速度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常规注射,浓度5μg/ml,10 s注完,64例)、B组(稀释浓度2.5μg/ml,快速注射,5 s注完,66例)和C组(稀释浓度2.5μg/ml,慢速注射,20 s注完,70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呛咳反应情况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呛咳反应时间明显高于A、B组,总发生率4.3%,低于A组(46.9%)、B组(48.5%),严重程度也明显比A、B组低(P<0.05);A、B组间呛咳反应时间、总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MAP、HR及SpO2水平均无变化(P>0.05).结论 舒芬太尼稀释、慢速注射的给药方式行全麻诱导可明显减缓患者出现呛咳反应的时间、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作者:权吉花

    面对估计有气管插管困难的全麻患者,表面麻醉下清醒气管插管是预防呕吐和误吸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气管插管过程中剧烈的呛咳反应对患者的循环功能影响较大,临床上常复合芬太尼来减轻这类气管插管反应.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的优点,合适靶控输注(TCI),但TCI瑞芬太尼气管插管的可能性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患者TCI瑞芬太尼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复合头抬高位对拔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呛咳反应的影响

    作者:原皓;邹亮

    目的 比较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中,拔管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头抬高位两种措施对预防拔管引起的呛咳反应的效果以及两者对拔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4组(n=30),分别为去枕平卧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A组)、去枕平卧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B组)、头抬高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C组)和头抬高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D组),其中B组和D组分别为A组、C组的对照组.A、C组于停麻醉药时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C、D组保持甲状腺手术头抬高位直至拔管.比较4组患者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拔管呛咳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B、D组)相比较,静注利多卡因组(A、C组)拔管前后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和血压(blood presure,BP)均下降,拔管后1分钟和3分钟HR及BP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C两组和B、D两组组间比较,HR、BP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D两组相比较,D组的呛咳率低、拔管相关不良反应少(P<0.05);A、C两组呛咳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B、C两组呛咳反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有效预防拔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头抬高位均可有效预防拔管期呛咳反应.

  • 七氟醚诱导预防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慕;旷昕

    目的:观察七氟醚全麻诱导预防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效果及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ASAI-I 级,年龄20-60岁,体重40-80kg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诱导组(S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每组30例。S组拟用潮气量法行全凭吸入麻醉诱导。P组拟用丙泊酚TCI行全凭静脉诱导。当两组病人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B I S值介于40-60时,均从外周肘静脉单向静脉注射芬太尼原液5u g/k g,注射时间为5s。观察静注芬太尼后1min内呛咳反应发生的有无及其严重程度,比较两种麻醉诱导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S组呛咳反应的发生率为6.7%,P组呛咳反应的发生率为43.3%(P<0.01)。S组呛咳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P组(P<0.01)。S组血流动力学相对P组更平稳。结论全凭七氟醚诱导可显著降低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能更好地维持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单次应用右美托咪定及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呛咳反应与血流动力学波动的影响

    作者:王卫正;刘晶晶;鹉日歌牧乐

    目的:探讨单次应用右美托咪定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呛咳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全麻手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2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咪达唑仑与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应用阿曲库铵并连接呼吸机,而后给予七氟醚并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照组患者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至气管导管拔除,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瑞芬太尼并单次给予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苏醒期呛咳反应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5 min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拔管即刻、拔管后1 min、拔管后3 min及拔管后5 min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2组患者苏醒期呛咳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中在手术结束10 min前停用瑞芬太尼并单次给予右美托咪定能够很好改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表现及麻醉安全性,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 病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作者:杨玲;刘保江;曹定睿

    对估计有气管插管困难的全麻病人,表面麻醉下清醒气管插管是预防呕吐和误吸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气管插管过程中剧烈的呛咳反应对病人的循环功能影响较大,临床上常复合芬太尼来减轻这类气管插管反应.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的优点,适合靶控输注(TCI)[1],但TCI瑞芬太尼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病人TCI瑞芬太尼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 舒芬太尼分次注射对小儿全麻诱导中呛咳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攀;刘枫

    研究舒芬太尼分次注射对小儿全麻诱导中呛咳反应的影响。将40例接受全麻阑尾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分次注射组)、B组(单次注射组),记录各组患儿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发生呛咳次数及严重程度,并观察发生呛咳前后各组的血压、心率变化。发现A组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小儿全麻诱导中采用舒芬太尼分次注射可以明显减少及减轻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

  • 超声引导下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

    作者:蔡静;印春铭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损伤小、可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气管切开新技术,操作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局部麻醉的优点是保证了患者呼吸道的安全,但其伴随剧烈呛咳反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何既保证通气安全又能消除这些不良反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星状神经节阻滞抑制了星状神经节分布区域内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既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又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1]。

  • 芬太尼不同给药剂量对全麻病人呛咳反应的研究

    作者:李红帅;庞磊;王班;麻海春

    芬太尼是目前临床麻醉中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全麻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能有效的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反应.但静脉注射芬太尼常会引起病人的呛咳.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大多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轻,但有时呈爆发性或痉挛性发作,可引起胸内压、腹内压、眼压的升高[1,2],严重时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暂时性大脑局部缺血和颅内压升高,需要紧急干预,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拟通过测定不同计量芬太尼在成人全麻诱导中引起呛咳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静注芬太尼的相对安全剂量,以减少呛咳的发生.

  • 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比

    作者:倪春艳;于晓东;刘继鑫;杨静远

    芬太尼是现阶段临床应用为广泛的麻醉性镇痛药物,镇痛效果显著[1],然而在静脉注射给药后,芬太尼容易诱发呛咳反应[2]。芬太尼诱发呛咳多于给药之后短时间内出现,可致使患者腹内压、眼内压及颅内压等明显升高,对手术开展及手术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3]称全麻前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可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发挥有效抑制作用,笔者对全麻前给予氯化钠、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的三组患者芬太尼诱发呛咳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预注小剂量阿曲库铵对舒芬太尼呛咳反应的影响

    作者:钟瑛;黄光俊;宁海昌

    目的:观察预注小剂量阿曲库铵对舒芬太尼全身麻醉诱导诱发呛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全身麻醉的女性患者,ASAⅠ ~ Ⅱ级,随机均分为A组、B组.全身麻醉诱导方法分别为:A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8 mg/kg;B组依次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05 mg/kg、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8 mg/kg.诱导插管后两组均以阿曲库铵、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各组麻醉诱导给药后呛咳发生情况及诱导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B组患者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中、重度呛咳例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各期SpO 2无明显变化,麻醉诱导前(T 0)~气管插管后(T 2)时点MAP、HR变化趋势两组大体一致,在麻醉诱导后(T 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小剂量阿曲库铵能有效减少舒芬太尼全身麻醉诱导诱发的呛咳反应.

  • 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全麻诱导期枸橼酸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影响

    作者:万路;贾佳;刘瑶;黄宁;王国年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全麻诱导期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布托啡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预注布托啡诺(布托啡诺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5 min后由外周静脉快速注射芬太尼3μg/kg(2s内),观察2min内呛咳反应的发生率,随后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进行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观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布托啡诺组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中度呛咳(5%),而对照组有27例(67.5%)出现不同程度的呛咳,其中轻度8例(20.0%),中度15例(37.5%),重度为4例(10.0%).与对照组相比,布托啡诺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结论:全麻诱导前5 min预注射布托啡诺可显著抑制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且可减轻插管反应.

  • 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患者芬太尼呛咳反应的观察

    作者:张斌

    目的:观察优化全麻诱导用药在预防患者芬太尼呛咳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且需行全麻诱导的患者92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实行优化全麻诱导,对照组实行常规麻醉诱导,综合分析两组呛咳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呛咳反应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13%,比较差异有统计性意义(P<0.05);试验组呛咳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化全麻诱导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芬太尼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并有助于减轻患者呛咳反应的严重程度.

  • 静脉注射地佐辛预防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效果

    作者:朱芳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地佐辛预防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照组患者注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呛咳、呕吐、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发生呛咳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呛咳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恶心,2例呕吐,1例低血压;对照组患者发生1例恶心、1例呕吐,1例低血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可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佐辛,以预防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呛咳反应,稳定诱导期各项指标,使麻醉诱导更加平稳,安全.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