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의학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48X
  • 国内刊号: 11-54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590
  • 曾用名: 医学研究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瑞芹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史培杰;黄电波;陈树彤;卢秀兰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口服,疗程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对比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EDV、ESV、LEV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EDV、LEVF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 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体外诱导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齐占朋;王丽萍;温宪春;刘吉成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表面分子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肠癌Love细胞,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WPG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增生抑制作用及对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 经WPG处理过的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被抑制,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WPG能够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增生,其机制与诱导癌细胞早期凋亡有关.

  • 屏障环境常用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皮肤作用的毒性研究

    作者:周文伟;傅颖;施张奎;萨晓婴

    目的 观察0.2%含量的次氯酸钠、2%含量的过氧乙酸、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和0.2%含量的过氧乙酸,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破损皮肤短期内接触所产生的毒性作用.方法 利用上述消毒剂对豚鼠进行人为皮肤破损毒性实验,观察豚鼠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结果 2%过氧乙酸给药后出现轻度水肿,3天后症状消失;2%戊二醛给药后出现红肿、出血点,4天后出现脱皮现象,5天红肿消失,并伴有棕黄色着色性;0.2%次氯酸钠和0.2%过氧乙酸均未出现毒性反应.结论 2%过氧乙酸、2%戊二醛对动物和工作人员有毒性作用.

    关键词: 消毒剂 毒性
  • 大庆地区儿童哮喘患者常年发病的吸入性变应原调查

    作者:唐建民;荣敏;孔彦

    目的 了解大庆地区引起儿童哮喘患者常年发病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方法 分析4年内在我院查明变应原并进行脱敏治疗而记录备案的134例4~14岁儿童哮喘病人资料.结果 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患者常年发病的吸入性变应原位居前5位的主要为屋尘、尘螨、多价真菌Ⅰ、动物上皮、多价真菌Ⅱ,其中屋尘、尘螨是重要的变应原.结论 针对这些变应原采取措施对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刘书光;张华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PCI后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56例和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10mg/d,对照组)60例.分别于术前当天、术后24h、用药4周、12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I(cT-nI)浓度,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 ①两组患者PCI后hs-CRP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②两组治疗后hs-CRP和cTnI水平均下降,治疗组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①PCI增加血清hs-CRP和cTnI水平;②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20mg优于10mg.

  • 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侃;熊焰

    目的 研究解脲支原体(uu)在生殖感染病例中的分析,通过药敏试验为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荧光定量PCR(FQ-PCR)测定者,根据测定结果 uu-DNA波长阈值给予临床指导用药,用药半月停药10天后复查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支原体培养阳性者按药敏结果 给药半月,停药10天后再复查uu-DNA.结果 临床经验用药1疗程后51.6%的患者支原体培养转阴性,48.4%的阳性患者按药敏结果 给药1疗程再复查uu-DNA80.5%转阴性.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对诊治解脲支原体感染有临床指导意义.

  • 2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成形术后疗效观察

    作者:陈艳;缪中荣;李慎茂;朱凤水;焦力群;凌锋

    目的 评价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管成形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行血管成型术患者,随访6~9个月,平均(7±0.25)月,就术后短期内临床疗效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对26例患者31条病变血管行了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为100%,狭窄率从术前(82.50±9.95)%降至术后(4.2±3.8)%,术中1例出现脑缺血发作,术后随访6~9个月,24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率92.3%,2例症状再发,其中1例术后再狭窄与服抗血小板药物不规范有关.1例血压未控制正常.结论 血管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

  • 89例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研究

    作者:冉社伟;段照华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89例中:T管引流术53例(其中并肝左叶或肝方叶切除3例);胆肠吻合手术36例(其中并肝左外叶或肝方叶切除6例).结果 术后胆管炎复发率分别为50.0%和22.2%,再手术率分别为28.0%和8.3%.结论 解除胆道狭窄,去除病灶,通畅引流是预防胆管炎复发,减少再手术率的关键.

  • 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抗柯萨奇B组3型病毒感染的体内实验研究

    作者:孙艳影;杜凤霞;夏美玲;孙艳;钟照华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glyeeryl trinatrate,GTN)和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ISDN)抗柯萨奇B组3型病毒(CVB3)的作用,为GTN和ISDN今后在抗CVB性心肌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HeLa细胞扩增并收获CVB3后,测定CVB3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BALB/c小鼠腹腔注射5000 TCID50的CVB3,同时给予GTN和ISDN,14天后处死小鼠,取心脏做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用GTN、ISDN保护的小鼠心肌病理标本每视野(x100)病灶数明显低于病毒 对照组,GTN组为0.89±0.18,ISDN组为1.25±0.22.与病毒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GTN、ISDN等临床常用于抗心绞痛的硝酸酯类药物具有明确的抗CVB3感染BALB/c小鼠心肌细胞的作用.

  • 857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查勇;赵燕;程蓉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对贵州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3~2008年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305例,占35.59%)和全身性损害(417例,占48.66%),不良反应在30min内发生者有652例,占76.08%.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并在用药过程及用药后加强观察.

  •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改良Devega成形环缩术与经典Devega环缩术疗效分析

    作者:庞中一;陆龙

    目的 通过超声比较改良Devega环缩术与经典Devega环缩术对三尖瓣反流术后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05年1月到2007年1月55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行De vega环缩术,行改良Devega环缩术组(改良组)25例与经典Devega环缩术组(经典组)30例.对术前、术后的下列指标进行比较:三尖瓣反流程度、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术后两组病人心功能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随访射血分数均有轻度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两组三尖瓣反流情况都较术前有明显减轻,但后期随访显示改良组远期效果优于经典组,经典组远期出现三尖瓣环缩反流加重情况,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尖瓣改良Devega环缩术的成形效果优于经典Devega环缩术.

  • 95例正常儿童与成人心率变异性对照分析

    作者:张雨;李方浩

    目的 探讨儿童与成人之间短程心率变异性的差异,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6例9岁儿童和29例24岁成人进行短程心率变异性检查,对两组人群的不同体位与不同年龄之间的RR间期标准差(SDNN)及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两项心率变异性线性指标和非线性的Lorenz图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线性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同组内不同体位之间线性指标对比差异呈显著性.两组之间Lorenz图有形态的差异.结论 两组相同体位的心率变异性线性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同组不同体位之间的心率变异性线性指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Lorenz图反映了交感神经系统与迷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 哺乳动物精卵融合相关的精子膜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刘娟;李建远

    哺乳动物的受精是由一系列精卵质膜的相互作用而触发的,这些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精卵识别、精卵结合和精卵质膜融合[1].其中精卵质膜融合是受精过程为关键的步骤.精卵质膜融合是一个高度程序化的过程,完成顶体反应是精子发生质膜融合的必要前提.精子膜的不均一性导致融合的起始位点局限于特定的区域.现阶段普遍认为精卵融合开始于精子赤道区,探索精卵质膜融合相关的精子膜蛋白是研究精卵融合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 survivin的体液检测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李华美;魏克民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目前发现的强的凋亡抑制因子,是一个既可以抑制凋亡,又可以调控细胞分裂的双功能蛋白质.Survivin高表达于恶性肿瘤组织而几乎不表达或低表达于少量分化成熟的组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密切相关,现已成为肿瘤诊断、预后和治疗的新靶点.近年来对survivin的体液检测及其与肿瘤的诊治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

  • 雄激素对卵巢生物学功能的调控进展

    作者:赵玲玲;李威;张跃辉;吴效科

    在生物体内,雄激素(A)对女性的生殖生理过程有重要影响.A主要通过雄激素受体(AR)发挥作用,AR是X染色体编码的1个基因.睾酮(T),雄烯二酮(A4)和双氢睾酮(DHT)能刺激卵泡的发育和生长.雄激素过多与PCOS密切相关,可引起不孕症、粉刺和多毛症等多种症状.AR基因敲除的雌性纯合子(Ar-/-)小鼠对于研究卵巢AR介导作用,及AR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导致PCOS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 寿命与脂肪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肽

    作者:费美智;侯丽辉;吴效科

    关于衰老有很多理论,影响寿命的参数也很多,包括了基因遗传不稳定性,末端转移酶端粒活性和氧化性应激等等.与衰老过程相关的是包括细胞水平和器官水平在内的生理功能的逐步丧失.热量限制、新陈代谢、脂肪组织以及胰岛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信号肽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贯穿于进化过程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1].长寿基因的系统筛查,不同有机体(包括啤酒酵母细胞,漂亮新小杆线虫,黑腹果蝇)基因突变后寿命增加的鉴定支持了"寿命由遗传决定"的理论[1].目前对于各种有机体和全部哺乳动物的研究,证明了热量限制是能增加寿命的有效环境变量.

  • 中医肾生髓理论在抗衰老与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吴志奎;王蕾;方素萍;刘咏梅;王文娟;王蕾;陈玉英;李敏;柴立民;张冲;吕鑫霞;李成军;姜葆华;陈智松

    目的 探讨肾藏精生髓理论在中医延缓衰老研究终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种动物模型[辐射损伤模型、溶血性血虚模型、马利兰诱发骨髓造血障碍模型、阉割公鸡模型、去势大鼠、老龄大鼠、半乳糖致衰老大(小)鼠、O3促老化小鼠、老龄金黄地鼠、老龄鹌鹑、五龄家蚕等],探讨补肾生血药延缓衰老机制,并运用补肾生血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结果 运用中医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在延缓衰老研究及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研究中均获得明显效果.研究揭示了中医肾藏精牛髓理论的科学内涵.结论 中医肾藏精生髓理论是延缓衰老研究和中药治疗单基因遗传病(β-地中海贫血)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 中早期慢性肾衰竭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回学英;王志军;陈会刚;赵自刚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发展到终末期(即尿毒症期),透析和肾移植是维持患者生存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和医疗条件所限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尿毒症患者尽管进行长期血液净化治疗,其预后仍然不佳.因此,在CRF的中早期.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以延缓CRF进展.近些年来,随着对CRF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延缓CRF进行性恶化措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针对中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从饮食控制与营养疗法、全身及肾小球局部高压控制、降脂、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 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

    作者:王继波;侯丽辉;吴效科

    一、肥胖在PCOS病因方面的作用1.胰岛素抵抗(IR)近期研究表明[1,2],在肥胖患者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中,其腹部的脂肪细胞肥大,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亲和力降低,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导致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刺激胰腺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出现所谓的"高胰岛素血症".

  • 中国大陆H5N1亚型人禽流感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王敏;许培扬;池慧;曹志新;王辰

    人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毒株突破种属感染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常见的亚型有H5N1、H7N7和H9N2,其中以H5N1毒性强.自1997年中国香港首次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病例以来,目前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人禽流感病例.本文在对全球人禽流感流行状况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内2003~2009年1月中国大陆人禽流感流行状况进行分析.

  •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诊断

    作者:郭利民;张廷芬;师长宏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是一种亚临床状态,无放射检查征象、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阳性,细菌呈休眠状态[1].由于潜伏感染群大,范围广,不易诊断,是目前导致结核病暴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活动性结核是潜伏感染的结核杆菌重新被激活所致[2],所以及时发现LTBI者是控制结核传播的关键环节.虽然有许多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新技术,但对于LTBI的诊断目前尚缺可靠的检测方法.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贵清;李武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超过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感染者中约有15%~40%会发展成肝硬化(LC)、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致使每年几乎有100百万人死亡[1].过去人们认为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HBV DNA水平高;当HBeAg阴转或伴有抗Hbe阳转时,则HBV DNA水平下降或消失,传染性小,同时伴肝脏炎症减轻或消失,表现为转氨酶正常,是病情趋于稳定的状态.

  • 慢性乙型肝炎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武瑞;娄国强;施军平

    代谢综合征(MS)是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一些癌症,如结肠癌、肾癌、胰腺癌和肝细胞癌等有关,以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重要致病因素的一组疾病症候群.热量摄取增加以及体育锻炼的减少使MS以及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

  • 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贵年;苏保鑫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原核型微生物,曾称为胸膜炎微生物(pleuropneumonia-like organism,PPLO),1967年正式命为支原体,对人致病的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等.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及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小儿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Mp感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因,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经过10~20天左右的潜伏期,患者发生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和发热,常伴有无力和干咳,根据临床症状不易作出鉴别诊断,常易被忽视而导致严重的合并症.

  • 慢病毒载体介导RNAi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震宇;梁后杰

    一、慢病毒及慢病毒载体目前RNAi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特异性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RNAi的作用机制表明:双链RNA分子首先被细胞内RNA酶Dicer降解成21~23个碱基大小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iRNA结合一个核酶复合物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RISC通过碱基配对定位到有同源序列的mRNA上,并在特定位置切割该mRNA,从而抑制该同源基因的表达[1].siRNA被认为是RNAi的主要效应物.

  •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眼科学教学现状与改革

    作者:顾秋艳

    一、眼科学特点及作用眼科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且专业性较强的临床医学学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升级:不仅要求看得见,而且要看得清楚、看得舒服,这就对眼科医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眼科教育担负着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眼科医技人才的任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基层眼科机构的医疗质量,关乎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基层眼科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眼科学教学内容多、繁琐、抽象,加上课时又少,往往不易被学生所掌握和重视.因此如何加快眼科教学改革步伐,提高眼科学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情商教育与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

    作者:王平;王红;周磊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结构中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医学人才的重任.医学研究生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个不健全人格或不健康心理的医学研究生是难以胜任"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这一神圣职责的.因此,医学研究生教育在注重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情商的培养.

  • 研究生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改革初探

    作者:赵汉宁;刘仿;米娜;吴瑗;冯胜军;赵毅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课.其理论及技术已经辐射、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在我们医学院,选修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的研究生逐年增多,许多专业的导师甚至要求学生必修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过分侧重验证理论,导致实验方法落后,实验水平偏低.使实验教学滞后于学科发展.为了提高研究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就实验课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 不同炮制方法对牡丹皮中丹皮酚及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作者:丘志春;孙冬梅;张诚光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 ("去心"、"清炒"、"酒制"、"制炭")对牡丹皮中主要成分丹皮酚及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方法 建立了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苷含量的方法 ,并测定不同炮制品中丹皮酚与芍药苷的含量并进行对比.色谱条件:C18色谱柱;丹皮酚测定所用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芍药苷测定所用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①丹皮酚和芍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6~2.2ug/L和0.042~1.060u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0%和98.21%,RSD分别为0.97%和0.64%;②4种炮制方法 中丹皮酚含量的比较:去心>清炒>酒制>制炭.芍药苷含量的比较:各种炮制品芍药苷的含量差异不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方法 简便、快捷、重现性好,用本方法 对不同产地的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甙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牡丹皮中两种成分明显正相关,其中四川牡丹皮中两种成分含量高.

  • 补肾壮骨汤联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黎晓辉;卢叶明;梁艳萍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壮骨汤联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照组加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钙、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磷水平和PTH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钙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临床症状、体征及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补肾壮骨汤联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肾性骨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除湿化瘀方治疗高血尿酸血症22例临床观察

    作者:周汝云;温伟强;谭宁;黄胜光

    目的 观察单独服用"除湿化瘀方"对高血尿酸血症病人血尿酸等水平客观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小样本开放性自身对照疗效观察的研究方法 .予22例高血尿酸血症病人连续服用"除湿化瘀方"汤剂2个月,测定比较服药前、后1、2个月尿酸及血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同时询问病人用药前、后的主观感觉.结果 40%病人主观感觉好转;血尿酸有轻度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24h尿尿酸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无改变(P>0.05);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在服药2个月时显著下降(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独服用"除湿化瘀方"汤剂对高血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而对伴发的高脂血症有作用,但这种降血脂的效果与疗效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 共抗肝炎,积极应对

    作者:庄辉

    "世界肝炎日"的前身是"世界肝炎认知日",主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展开.由于欧洲国家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而乙型肝炎发病率相对较低,因此"世界肝炎认知日"的活动主要是针对丙型肝炎.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是由欧洲2个肝炎患者联合会发起的,于2004年10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与您同行",主要是向公众、医务界、政治界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

  • 美诺环素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杨剑文;胡治平

    目的 探讨美诺环素通过抑制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途径在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 制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电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海马CA1区及额叶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各组沙鼠脑内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在电镜下观察随着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神经元损伤逐渐加重,美诺环素干预组明显减轻;②美诺环素干预组磷酸化P38MAPK表达趋势同缺血再灌注组,但其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美诺环素可能通过抑制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途径保护神经元.

  • 国产干扰素(赛诺金)联合CHOPP方案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官成浓;李蛛君;蔡良真;梁启廉

    目的 探讨低剂量国产干扰素(赛诺金)联合CHOPP方案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996年6月~2008年6月,采用低剂量国产干扰素(赛诺金)联合CHOPP方案治疗46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全部病例均接受至少4周期化疗.赛诺金300万U,im,qod;CTX 600mg/m2,iv,d1;ADM 50mg/m2,iv,d1;VCR 1.4mg/m2,iv,d1;泼尼松90mg/d,顿服,d1-5;PYM 8mg/d,im,d1、3、5>,3周重复,化疗同时,皮损处涂抹盐酸氮芥溶液,每日1次.结果 CR23例,PR16例,NC7例.有效率84.78%.生存时间长11.6年,平均生存时间8.9±0.56年;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一次性发热.结论 低剂量国产干扰素(赛诺金)联合CHOPP方案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疗效肯定.毒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昆明地区Rh阴性者RhD假基因(RhDψ)和杂交RhD-CE-D基因的检测和医学应用

    作者:刘照刚;钟树荣;胡利平;许冰莹;景强

    目的 用PCR基因分型技术分析研究昆明地区常住人口Rh阴性血型的D基因多态性,建立和完善本地区Rh血型的PCR RhD基因检测方法 .方法 收集46例Rh阴性血型样本,首先采用外显子-SSP进行PCR扩增,筛选出5例D基因部分存在型,再采用内含子-SSP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于DNA测序.结果 在46例Rh阴性血型样本中,D基因完整缺失者29例(63%);D基因完整存在者12例(26.1%),存在全部外显子;D基因部分存在者5例(10.9%).DNA测序结果 显示,2例仅存在D基因的第10外显子的样本均为RhD-CE(3-9)-D杂合基因,1例存在D基因的第4、6外显子为RhD-CE(2-3,5,7-9)-D杂合基因,是新发现的变异等位基因.结论 (1)昆明地区常住人群存在高频率的RhD-CE(3-9)-D杂合基因.(2)在昆明人群发现一种新型D变异等位基因即RhD-CE(2-3,5,7-9)-D杂合基因.

  • 不同干预方法对糖耐量减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丁洪光;刘鹏鹰;刘君英;彭绩;熊静帆;肖洁;李瑛;邬磊;黄耀辉

    目的 比较不同干预方法 对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5个区社区健康中心、体检中心、门诊及病房IGT患者382例,按照干预方案分为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和中药组,各组进行相应的干预方案.受试者分别于干预前后测定身高、体重、血糖、胰岛素(INS)、C肽等,并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功能.结果 5年末,饮食运动组胰岛素、F-CP、IR及其他干预组FPG、2hPG、胰岛素、C肽、IR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饮食运动组FPG、2hPG、胰岛素、C肽、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组、阿卡波糖组FPG、2hPG、胰岛素、F-CP、IR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饮食运动组,且阿卡波糖组P-CP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及饮食运动组(P<0.05).中药组FPG、2hPG明显低于对照组,但FPG高于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2hPG高于阿卡波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P-Ins、F-CP、IR明显低于对照组.但F-Ins和P-Ins及IR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P<0.05),中药组P-Ins低于饮食运动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中药及饮食运动都能有效降低IGT患者胰岛素水平、F-CP及IR,但在改善IR方面,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效果比中药和饮食运动好(P<0.05).

  • sVEGF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高华生;鲁光平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sVEGF)动态变化水平,为抗血管生成治疗开始时间寻求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0例健康人和54例行介入治疗的HCC患者介入前、介入后24h、72h、7天、14天、30天的sVEGF水平,并与其临床转移复发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4例HCC患者sVEGF(184.35ng/L±114.48ng/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4.51ng/L±21.16ng/L,P<0.01);介入治疗后HCC患者sVEGF(245.32ng/L±237.26ng/L)高于治疗前(184.35ng/L±114.48ng/L);高转移复发倾向组HCC患者sVEGF(315.35ng/L±318.67ng/L)明显高于低转移复发倾向组(194.98ng/L±109.56ng/L,P<0.01).结论 HCC患者介入治疗后72h sV EGF水平开始升高,术后7天达高峰,14天恢复正常水平,术后72h可能是抗HCC血管生成治疗的开始时间.

  • 终末期肾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芸;李荣山;王丽娟;吴力翔;郭晓晶;郭瑜玲

    目的 探讨ESR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与心肌损伤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新收治的ESRD血液透析患者89例,在首次透析前检测血BUN、SCr、CK-MB、Hb及iPTH、cTnI等指标,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其中32例患者iPTH>200ng/L给予阿法迪三冲击治疗,当iPTH≤200ng/L时复查上述指标.分析iPTH与cTnI和心脏结构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ESRD患者中75.3%iPTH升高,57.3%cTnI升高.所有患者中70.8%存在左心室肥厚(LVH),治疗组中LVH高达87.5%.无论治疗前后iPTH与cTnI均呈正相关.同时iPTH与BUN、SCr、Hb正相关,而与CK-MB无关;与LVDd、IVSdT、LVP-WdT、LVMI正相关,而与LA、EF无关.cTnI和年龄、BUN、SCr等无关,而与LVMI呈线性相关.结论 继发性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SHPT)在ESRD患者中常见,cTNI升高与LVH也很常见.SHPT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治疗SHPT有助于改善LVH和减轻心肌损伤,从而改善ESRD远期预后.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跟踪复查分析

    作者:韩海;杜二珠;曾晓春;张洪标;吴家标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分度与预后关系,总结CT跟踪复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随访的1个月~1岁时间段49例HIE的CT表现和临床.结果 49例跟踪HIE所致脑低密度灶在生后1~3个月内吸收消失,1~3个月出现外部性脑积水10例,3个月~1岁后外部性脑积水吸收;3个月内部分较重的中度HIE见脑白质软化灶,重度HIE1个月后即出现脑软化和脑萎缩.结论 HIE病情的CT分度与临床预后判断有密切关系.轻度者预后良好,中度者预后较好,重度者预后差,如伴有脑实质出血,预后更差.

  • 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谢才兰;卢家璋;杨灵;林宽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 改变对病死率的影响,寻找降低病死率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近6年余收治的2组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病人的病情、不同处理和效果.结果 A组高血压脑出血157例,死亡69例,病死率44%,B组高血压脑出血158例,死亡48例,病死率30.4%.两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死亡主要与血压过高、严重脑出血、继续出血和再出血、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等有关.结论 降血压治疗减少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和再出血的发生,减轻了高血压脑损害,昏迷患者及早手术和选择微创手术方法 ,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 严重COPD患者稳定期长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及依从性观察

    作者:欧阳修河;胡翠花;李玉;郑文涛;于立萍;王新安

    目的 观察稳定期严重COPD患者长期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依从性.方法 选择64例严重COPD患者(FEV145%),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1年的吸氧、口服茶碱缓释片、吸入舒利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年.分别对两组患者回顾记录上1年及治疗后1年内急性发作及相关情况,以圣骄治问卷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6min行走距离、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查等,记录两组患者1年内治疗依从性和3年内死亡情况.结果 实验组8例、对照组5例因各种原因退出实验.其余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为63.5±6.8 vs 43.5±4.3(P<0.01)、对照组为62.8±6.4 vs 52.8±5.2(P<0.05),组间比P<0.05.6min行走距离试验组为148±56米vs296±83米(P<0.01)、对照组为158±58米vs242±86米(P<0.05),均明显提高.呼吸困难程度明显改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等明显减少,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年内治疗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4例,组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年对照组死亡6例,实验组死亡1例,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严重COPD患者长期无创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状况,减少急性发作,减少病死率.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作者:乔晞;李荣山;张莉芸;徐国君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叠综合征(Rhupus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Rhupu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复习,探讨Rhupu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先出现RA表现,7年后出现SLE表现.本例患者肾脏损害重,有肾功能不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有效.结论 Rhupus综合征在临床上罕见,患者往往先出现一种疾病的表现,数年至十余年后出现另一种疾病的表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一种新的T细胞相关分子IBP表达水平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张竹君;李淑慧;陈安;胡川闽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检测IBP表达水平的方法 ,为研究IBP在免疫细胞分化以及在免疫性疾病当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反转录PCR和PCR技术获得目的 基因和内参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实时PCR标准曲线;测定外周血白细胞IBP和β-actin表达水平.以β-actin为内参照,均一化检测结果 .结果 重组质粒的阳性克隆经PCR扩增,0.8%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目的 基因片段插入载体内;建立起实时PCR标准曲线.检测20例正常人全血标本,得到比较稳定的检测结果 .结论 成功建立了用实时PCR定量检测IBP mRNA表达水平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IBP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IBP Real Time PCR β-actin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癌细胞表面sialyl-LewisA/X的样品制备方法探讨

    作者:张春;牛英才;周丽;刘吉成

    目的 探讨不同样品制备方法 对结肠癌细胞表面sialyl LewisA/X抗原的影响.方法 应用EDTA、胰酶、细胞刮、胰酶-EDTA、胰酶联用细胞刮刀组制备培养入结肠癌细胞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结肠癌细胞表面sialyl LewisA/X的嘉达和细胞数.结果 单用EDTA或细胞刮制备的细胞悬液中细胞产量低,胰酶或胰酶联用细胞刮刀组制备的细胞悬液中细胞产量高.胰酶组细胞表面sialyl LewisA/X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EDTA组、细胞刮组、胰酶联合细胞刮组间sialyl LewisA/X的荧光强度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酶联用细胞刮法是贴壁培养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一种好方法.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李华;龙润乡;蒋蕊鞠;陈思瑾;李志强;杨蓉;谢忠平

    目的 系统分析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对体内外不同细胞影响的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 将 HRSV A2株病毒接种到人二倍体KMB17细胞、VERO细胞,同时接种小鼠、乳鼠、豚鼠,通过病理切片及电镜切片检查,分析体内外不同细胞的感染变化情况.结果 HRSVA2株病毒对VERO细胞感染力强于二倍体KMB17,细胞;小鼠及乳鼠脑内接种不引起死亡,没有炎症细胞浸润;豚鼠鼻腔接种主要感染下呼吸道及肺部,引发浸润性病变,对核膜、核仁均产生损伤,肺及组织片状坏死.结论 VERO细胞适于HRSVA2株的病毒培养;豚鼠可作为HRSV毒力评价的动物模型.

  • pTAT-XIA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蒋常文;夏春波;徐雅娟;李洪文;刘源劫;周思

    目的 探索pTAT-XIA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在体外合成大鼠XIAP基因,将其插入pTAT-HA质粒,构建pTAT-XIA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将pTAT-XIAP质粒转化至DH5α.堵养筛选成功转化子,提取纯化质粒,电泳鉴定.结果 pTAT-XIAP质粒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呈分散菌落生长,在无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成片生长,未经质粒转化的DH5α感受态细胞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未见菌落生长.电泳结果 显示pTAT-XIAP质粒约4500bp,pTAT-HA质粒约3000 bp,条带大小与质粒图谱一致.结论 将大鼠XIAP基因插入PTAT-HA质粒,成功构建pTAT-XIA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关键词: TAT XIAP 转化 融合蛋白
  • 氧化型胆固醇对胰岛细胞活性的损害及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梁军;乔洁;邹彩艳;吴庆强;衡浩;张彤

    目的 探讨氧化型胆固醇(Ch-Ox)中25-羟胆固醇(25-OH)、3β,5α,6β一三羟胆固醇(3-Triol)对体外培养胰岛素细胞活性的损害及诱导凋亡作用,并观察其时效与量效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胰岛素细胞株MIN6细胞,待细胞生长融合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h-Ox(3-Triol与25-OH)作用2Ah,或用同一浓度的两种不同Ch-Ox作用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情况,并用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Ch-Ox可降低MIN6胰岛细胞活性.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3-Triol对MIN6胰岛细胞活性影响较25-OH明显;Ch-Ox剂量依赖性影响MIN6胰岛细胞凋亡率,3-Triol诱导凋亡作用较25-OH明显.结论 Ch-Ox可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降低胰岛素细胞的活性,并剂量依赖性诱导MIN6胰岛细胞凋亡率,提示血液中Ch-Ox浓度升高在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作者:罗天平;秦锡虎;朱峰;薛卫;陈昌泽;张形;江勇;邹岩;金雷

    目的 分析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的并发症及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02年4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2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69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组33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果 经病理结果 证实102例患者均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A组5例和B组3例发生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P>0.05;A组、B组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别为7例和5例,P>0.05.A组手术时间平均103.71+24.94min,B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27.58+43.98min,P<0.05.A组、B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36+3.29天、11.39+3.56天,P>0.05.A组有术后结节复发11例(15.94%),B组无术后结节复发,P<0.05.A、B两组患者服用甲状腺素片,根据术后FT3,FT4和TSH水平调整药物用量,随访病人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术后102例患者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相比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升高,但甲状腺全切除术避免术后甲状腺结节复发,因此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安全可行的.

  • 多不饱和脂肪酸毒理学研究

    作者:傅颖;刘冬英;梅松;陈建国;来伟旗;王茵

    目的 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安全性评价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天喂养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雌雄性小鼠和雌雄性大鼠经口LD50均>20.0g/kg体重,属无毒类.三种致突变实验均未显示出致突变性,对大鼠30天喂养实验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毒性,大鼠30天喂养试验无损害作用剂量为6.66g/kg体重.结论 多不饱和脂肪酸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结果 均未表现出明显毒性,食用安全.

  • MEF2A第11号外显子CAG三联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改变与其转录激活活性的相关性

    作者:戴大鹏;郑君德;周晓阳;张铁梅;蔡剑平

    目的 探讨MEF2A第11号外显子CAG三联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改变与其转录激活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PCR法扩增富含组氨酸钙结合蛋白(histidine-rich calcium-binding protein,HRC)基因启动子/增强子序列,插入报告载体pGL3-Basic中,生成pGL3-HRC enhancer质粒,该质粒与全长野生型MEF2A cDNA表达质粒pCDNA-MEFcDNA,或含4~15个CAG的变异型MEF2A cDNA表达质粒pCDNA-MEFcDNA-CAGr,以及内参质粒pRL-TK,用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于293T细胞,Westernblot检测MEF2A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报告分子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MEF2A蛋白体外转录激活活性检测系统;所构建的含4~15个CAG序列的MEF2A变异蛋白,与含11个CAG序列的野生型MEF2A蛋白之间其转录激活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目前已发现的MEF2A第11号外显子CAG重复数目的 改变不会影响MEF2A蛋白的转录激活活性.

  • 儿童结肠传输时间检测在功能性便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

    作者:杭杲;杨文澜;徐孝华;高广如;杨加军;张敏

    目的 功能性便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临床治疗方法 也不尽相同,正确的分型对治疗方法 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对儿童功能性便秘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结肠传输时间检查方法 ,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分别于24h、48h、72h摄腹部平片各1张.根据肠内是否含气及结肠的走行,可区分小肠和结肠利用腹部平片骨性标志判断标志物在结肠中的位置,通过以上3个区域描述标志物的位置并计算不同时间各区的标志物数.运输指数(transitindex,TI):(48h,72h)TI=SRm/(RCm+LCm+SRm).结肠排出率=(20-残留标志物数)/20×100%.为判断是结肠缓慢型或出口梗阻型,本研究应用传输指数TI,TI表示直肠乙状结肠区存留标志物数/全结肠标志物数之和,反映直肠乙状结肠区与其他部位标志物的比例.中位数为0,TI≤0.5说明STC可能性大,TI>0.5或接近1.0,提示标志物留存乙状结肠和直肠部位多,FOOC可能性大.结果 正常组、便秘组结肠各区48、72h标志物潴留对比,均有显著差异.Tl作为STC的动力学参数,可作为区别STC和FOOC的简单可靠指标.本组17例(占68%)FC患儿TI于48h、72h P均<0.5,符合结肠STC的特点.资料报道结肠STC占FC的64%,与本文结果 接近.8例TI于48h、72h均>0.5,符合FOOC的特点.结论 本研究结果 显示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结肠传输功能是否正常,可评价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传输减弱的严重程度,正确、合理地进行分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