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北京医学杂志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杂志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북경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713
  • 国内刊号: 11-22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7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黎明;吴锦瑜;张华

    目的 探讨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3例早期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 mg,1次/d静脉注射)治疗1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症状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8% vs.40.4%,P< 0.01).两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03.8±89.5 vs.260.3±105.8,P<0.01;34.4±1.8 vs.33.5±2.1,P<0.05;37.5±3.2 vs.35.8±3.5,P<0.05);治疗组救治成功率(58.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早期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如严格把握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征及治疗时机,其临床应用是较为安全的.

  • HIV/AIDS伴发神经系统病变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仕雄;胡海军;李威;郭彩萍;张彤;吴昊;代丽丽

    目的 总结HIV/AIDS住院患者中伴发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病率、疾病谱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2011年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HIV/AIDS伴发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 620例HIV/AIDS住院患者中,伴发神经系统病变者60例(9.7%).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46例(76.7%)、发热43例(71.7%)、呕吐28例(46.7%)、肢体活动障碍23例(38.3%)、脑膜刺激征20例(33.3%)、意识障碍18例(30.0%)等.一般神经系统病变主要包括脑梗死5例(8.3%),多发性神经根炎5例(8.3%),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11.7%);AIDS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40例,主要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16例(26.7%),弓形体脑病10例(16.7%),结核性脑膜炎5例(8.3%)等.一般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病死率为0.0%,40例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为10.0%( 4/40),8例不明原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占位的患者的病死率为50.0%(4/8).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比较多见,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呕吐等.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中,以隐球菌性脑膜炎和弓形体脑病的发病率高;早期诊断可以降低病死率.

  • 国产化学发光试剂检测4项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分析

    作者:姜菲菲;王文静;赵秀英;姚瑶;朱东;于艳华

    目的 探讨国产化学发光(CL)试剂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CL法检测123例有病理诊断的慢性肝炎患者(病例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HA、LN、PⅢNP、CⅣ,病例组按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评价4项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HA、LN、CⅣ明显高于对照组[(4.47±0.86) vs.(2.02±0.23),P=0.000; (4.15±0.81) vs.(3.57±0.67),P=0.002; (3.49±0.89) vs.(2.15±0.81),P=0.000].4项指标均呈现对照组<S0,S1<S2,S2>S3,S4期HA与CⅣ下降、LN与PⅢNP升高.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患者中4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指标的S0与S1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0与S2期、S1与S2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PⅢNP、CⅣ3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有正相关性(P均<0.01).诊断肝纤维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CⅣ(0.790)>HA (0.775)>LN (0.725)>PⅢNP (0.644).HA 、HA+LN+CⅣ3项联合、4项联合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率较高;综合诊断效能CⅣ>LN>PⅢNP;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似然比为1~3.结论 4项指标对肝纤维化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但对早期肝纤维化诊断的意义有限,当纤维化程度为S2期时,其意义明显.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HA与CⅣ反呈下降趋势,可能与细胞外基质的分解降低有关.多指标联合适合在排除肝纤维化时应用;所有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的阳性似然比均较低,说明其诊断价值有限,不能替代肝组织活检.

  •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春洋;刘燕敏;黄云丽;赵丹彤;陈义森;林伟;王淑珍;廖慧钰

    目的 总结非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点,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非肝硬化期PBC患者治疗前及应用UDCA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31例,Ⅲ期29例.临床症状以黄疸(48.3%)、乏力(46.7%)、皮肤瘙痒(45.0%)为主.6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总胆红素(TBIL)升高29例(48.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3例(38.3%),均为轻度升高;血清IgM升高58例(96.7%),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60例(100.0%),M2亚型阳性55例(91.7%).经过UDCA规范治疗12个月后,ALT、AST、TBIL、ALP、γ-GT、IgA、IgM、Ig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55例达到巴塞罗那生化应答标准,37例达到巴黎生化应答标准.Ⅱ期应答率高于Ⅲ期、巴塞罗那标准评价PBC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高于巴黎标准(P均< 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7±3.1 )kPa vs.(7.8±3.8)kPa,P<0.05].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以乏力、黄疸、瘙痒为常见症状,血清ALP、γ-GT和IgM水平升高,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诊断.UDCA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PBC早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 肝病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与肝损伤关系的探讨

    作者:全香兰;胡玉琳;董爱莲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铁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的临床诊断意义及铁在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67例肝病患者血清铁调素、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分析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依据肝病病因将患者分为HBV感染组、HCV感染组、酒精性肝病组,依据肝病病变程度分为肝炎组、肝硬化组.分析不同分组情况下,各组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与肝损伤的关系并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67例患者中,血清铁与ALT、AST均呈正相关(r=0.4788,P<0.0001;r=0.4457,P< 0.0001).血清铁蛋白与ALT、AST均呈正相关(r=0.3330,P=0.0022;r=0.4437,P< 0.0001).铁调素与ALB呈正相关(r=0.4467,P=0.0195).酒精性肝病组血清铁蛋白(1230.0 μg/L)明显高于HBV感染组(388.5tμg/L)和HCV感染组(211.0 μg/L),P均< 0.05;HBV感染组明显高于HCV感染组,P< 0.05.HBV感染组血清铁明显高于酒精性肝病组(19.4 μmol/L vs.9.5 μmol/L,P=0.0427).肝硬化组铁调素与血清铁呈负相关(r=-0.7070,P=0.0001).肝硬化组血清铁显著低于肝炎组(15.3 μmol/Lvs.22.5 μmol/L,P=0.0136).结论 肝病患者铁调素、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与ALT、AST、ALB等肝功能常用检测指标具有相关性.铁负荷增加可加重肝病患者肝细胞的损伤,铁代谢水平对判断肝病病情变化、开展干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甲型流感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析(附65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燕力;孙利红;黄象安;赵洪杰

    目的 分析甲型流感的临床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3月收治的65例甲型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中医证候分型.结果 63例(96.9%)为轻症病例.除发热外,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干咳66.2%)、咽痛(63.1%)、流涕(49.2%)多见.主要阳性体征有咽部充血(84.6%)和扁桃体肿大(32.3%).10.8%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15.8%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0.8%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0 U/L,3.1%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40 U/L.合并急性支气管炎9例(13.8%),合并肺炎2例(3.1%).中医证型以外感风热多见(67.7%).结论 北京地区甲型流感以轻症为主,中医证型以外感风热证为主.

  • 不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肾移植术后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磊;孙雯;解泽林;田野

    目的 探讨多巴胺(dopamine,DA)与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肾移植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脏灌注的影响.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肾移植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23例,随机分组为DA治疗组和NE治疗组,记录治疗前(T0)、治疗后6、12、24、48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血乳酸(LAC)、混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每小时尿量(UV)、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MAP、SVRI、CI、ScVO2较同组T0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组患者治疗后HR上升,但与同组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组HR从12h后明显低于同组TO(P< 0.05),且较DA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亦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LAC呈下降趋势,24h和48h明显低于同组T0(P< 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UV、Ccr较同组T0明显增加(P<0.05),其中NE组UV从12h开始明显高于DA组(P<0.05);两组Scr变化不明显.结论 NE在内脏灌注、组织氧代谢和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DA,对于肾移植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NE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分析

    作者:王爽;赵艳;张欣;张海萍;冯霞;闫惠平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水平,了解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重症HFMD患儿34例,根据病情分为重型组和危重型2组;选择1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总结HFMD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方法检测3组患儿血清中的8种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8、IL-10、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结果 重型组25例,危重型组9例.与对照组比较,重型组IL-2和IL-10明显升高(P<0.05);除IL-8外,危重型组中的7种细胞因子与重型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 0.005,P< 0.001);脑炎合并肺炎组(13例)与脑炎组(17例)比较,IL-6显著升高(P< 0.05);EV71阳性组(8例)与病原学未检出组(16例)比较,IL-2、IL-4、IL-6、IL-10、GM-CSF、IFN-γ和TNF-α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HFMD重症病例的发病和发展,产生严重的炎症和抗炎反应.EV71阳性病例具有更加明显的免疫反应.

  • 重症手足口病119例临床分析

    作者:范丽娟;霍宏蕾;单晶;梁连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多见[1].为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我们对我院2010年5~10月收治的11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动态

    作者:田冬冬;任艳;郑素军

    肝损伤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表现为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出现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竭).构建恰当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是研究肝损伤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的基础.Terblanche和Hickman[1]曾提出了理想肝衰竭动物模型的标准,即可逆性、可重复性、死于肝衰竭、有治疗窗口期、大型动物以及对环境和实验人员危害小.这些标准是进行肝衰竭动物模型研究的重要基础,对于构建肝衰竭动物模型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

    作者:霍宏蕾;董培玲;范丽娟;王曙照;单晶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是指由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另一重要出血因素[1].为了探讨肝硬化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宽度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我们于2008年1~6月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6例肝硬化患者的胃镜及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新规范

    作者:李艳丽

    一、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s,AIH)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多见于女性(70%),各年龄段、各种族均可发病.2型AIH常见于儿童,约20%成人患者60岁后发病,发病率为0.1‰~0.2‰,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数可能发生暴发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无症状.急性AIH的临床表现为黄疸、关节疼痛、食欲不振和乏力,肝组织活检可能是急性肝炎的表现;部分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的症状,但肝活检则为纤维化或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的表现.AIH也可能隐匿起病,仅进展到失代偿期肝硬化后才有临床表现,常见于老年人.越来越多的AIH是因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肝脏生化指标异常而诊断的.体格检查可能正常,也可能出现肝肿大、脾肿大、黄疸等慢性肝病表现.

  • 从免疫耐受到乙肝表面抗原清除过程中宿主免疫和病毒学特征的动态变化垂直传播儿童的乙肝联合治疗的随访研究

    作者:罗光成

    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依赖于抗病毒免疫反应的性质和强度.急性乙型肝炎具有广泛而强烈的CD4、CD8反应,而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s B,CHB)患者的免疫反应较弱,病毒与机体免疫之间的平衡状态导致了肝炎的持续.抗病毒治疗改变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病毒滴度的下降使较弱的病毒特异性免疫反应得到加强和变宽[即刺激指数(SI)增加和在T细胞增殖反应中引起特异性反应的位点增多].

  • 手术切口分类与肝病外科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林栋栋;李宁;卢实春

    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对于不同类别的手术切口,抗菌药物应用与否、应用种类、应用时间,亦有不同的要求;有基础肝病的外科患者,由于有肝炎、肝硬化等背景,手术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有其特殊之处,现介绍如下.

  • 肝脏肿瘤应用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京华;张玉娥

    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是治疗肝脏肿瘤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可重复操作等特点,对大多数肝脏肿瘤病灶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1].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对91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了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肝病患者睡眠状况调查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马建红;郭会敏

    肝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可使病程延长,直接影响疾病预后.为进一步了解肝病患者的睡眠状况,为实施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提供依据,我们于2011年1~5月对肝病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 儿科与疫苗

    作者:杨永弘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犯人体引起的疾病.感染性疾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或动物与人之间传播,而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则是人为地将感染性疾病中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分列开来的一组疾病,因而感染性疾病包括了传染性疾病.不同国家、不同资料列出的传染病是不同的.有一些国家(如美国)将感染性疾病中重要的、必须关注的疾病列出,出现此类病例要上报有关部门(一般是疾病控制部门),称之为“应上报感染性疾病(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其中不少疾病是疫苗可预防疾病.

  • 儿童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新方法及临床应用

    作者:申阿东

    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结核病是当前导致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儿童结核病患病人数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增长趋势.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14岁以下儿童结核感染率为9%[1 ].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较弱,感染MTB后极易迅速发展为严重的活动性结核病.然而,目前我国儿童结核病的诊治工作却面临着临床快速诊断困难、MTB耐药、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增多等一系列难题.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新型实验室诊断体系,开展儿童结核病感染菌株病原体鉴定、耐药性监测以及加强结核病患儿的早期诊断势在必行.

  • 重症支原体感染及其对策

    作者:刘秀云;俞珍惜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MPP)是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肺炎之一,学龄儿童的肺炎50%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所致[1].近年重症MPP有上升趋势,肺部后遗症的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肺部后遗症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重症MPP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治对策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 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

    作者:胡冰;刘钢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指发热时间持续3周,体温多次> 38.3℃,经过至少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的情况.发热是由于各种致热源导致前列腺素E2释放,作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出现产热效应.儿童群体还有其特殊性,例如,体温调节不稳定,易受环境及心理因素的影响,高温环境、饮食、剧烈运动、药物因素等均可使体温升高.因此,FUO的病因尤为复杂,是临床医生较为棘手的问题.需要在诊治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并具备良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

  • 淋巴细胞亚群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作者:曹玮;李太生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造成慢性肝炎和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地区为HBV感染的高流行区,面临的乙肝流行趋势更为严峻[1].尽管目前对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认识还不完善,但普遍认为HBV病毒本身不具有细胞毒性,机体感染后出现的炎症反应和病理损伤主要与病毒作用下的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其中,细胞免疫应答尤其是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对于病毒清除和疾病转归均有重要意义[2].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进展,对这些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体外研究,逐步推进了人们对于急慢性HBV感染发病机制的认识,对于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重大.

北京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