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北京医学杂志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杂志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북경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713
  • 国内刊号: 11-22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7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超声引导联合刺激导管放置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叶伟光;王天龙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刺激导管放置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Ⅲ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20)、超声引导联合普通导管组(B组,n=20)和超声引导联合刺激导管组(C组,n=20).B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下置入普通导管,C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联合神经刺激仪置入刺激导管.记录患者术后4、8、12、24、48 h静息时、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整体满意度.结果 B组和C组在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在术后4h和8h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75%和95%,均显著高于A组的10%(P< 0.01),且C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刺激导管和超声双重定位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熵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判断意识上的比较

    作者:赵玉洁;岳云;吴安石;高建东

    目的 比较熵指数在预测意识消失的趋势方面、肌电活动的影响方面和反映伤害性刺激方面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的差异.方法 选择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或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异丙酚的靶控血浆浓度均从4 μg/ml开始,每30 s进行一次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直至患者意识消失(OAA/S评分≤1分),记录每次OAA/S评分即刻的熵指数(RE、SE)和BIS值.麻醉维持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缝皮时停止输注.记录患者意识消失前后和意识恢复前后每30 s的熵指数和BIS值.结果 熵指数和BIS在意识消失前30 s与意识消失即刻比较显著降低(SE 78.1至67.3,RE 85.9至72.7,BIS 80.7至66.0,P均<0.01).但是在意识恢复前30 s与意识恢复即刻比较,BIS虽然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6至71.6),而SE(65.3至75.4)和RE(73.4至89.2)的增高十分显著(P< 0.05,P<0.01).SE、RE、BIS与OAA/S在诱导阶段相关系数(r)分别0.813、0.875、0.749(P< 0.01).SE、RE、BIS镇静深度Pk值分别为0.83±0.07、0.89±0.05、0.81±0.04.结论 熵指数与BIS在监测镇静深度和判断意识消失方面均能达到较好效果.但是在异丙酚麻醉恢复期的意识判断上熵指数(SE,RE)可能优于BIS.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艳军;冯泽国;米卫东;刘合年;张宏;贾宝森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瑞芬太尼组(R组,n=20).插管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负荷量,术中以维持量静脉泵注,缝皮时停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记录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 (T2),气腹后15 min (T3)、30 min (T4)、60 min(T5),解除气腹后5 min (T6)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每搏量(SV).观察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结果 R组HR、MAP于T2、T3明显升高(P<0.05),CO和CI在T2、T3时点显著降低(P<0.05).D组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少于R组(P<0.05),D组麻醉苏醒拔管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疼痛减轻,恶心呕吐减少,但麻醉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 猪腹主动脉瘤模型建立及腔内修复术中的麻醉管理研究

    作者:姜雪莺;吴巍巍;李天佐

    目的 观察猪腹主动脉瘤模型建立及腔内修复术麻醉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探讨该类手术猪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法 10例猪在全麻下建立腹主动脉瘤模型并实施腔内修复术,麻醉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技术,持续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压.在进行手术关键步骤时实施控制性降压.结果 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为90%,术中麻醉效果满意.主动脉阻断即刻心率增快[(82.7±9.9)vs.(96.8±9.2)次/min;P< 0.001];主动脉阻断后收缩压显著增高[(131.9±10.9) vs.(120.5±10.2)mmHg,P=0.006],开放阻断后收缩压显著下降[(109.1±13.7) vs.(130.1±10.8)mmHg,P=0.003],释放支架后收缩压[(94.6±3.0) vs.(120.0±8.9)mmHg,P<0.001]和舒张压[(61.3±2.3)vs.(66.9±4.9)mmHg,P=0.004]均显著下降.结论 采用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的全身麻醉用于猪开腹腹主动脉瘤模型建立及腔内修复术效果满意,关键步骤实施控制性降压是该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重点.

  • 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侧卧位对SVV与PPV监测容量状态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郭芳;潘伟;公茂伟;张永强;米卫东

    目的 观察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平卧位变为侧卧位对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动脉脉压变异度(PPV)数值的影响,探讨侧卧位时SVV、PPV是否能准确反映机体的容量状态.方法 择期行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8例,其中左侧卧位手术16例,右侧卧位手术12例.静脉全麻诱导完成待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将体位由平卧位变为侧卧位.记录改变体位前即刻(T1)、改变体位后5 min(T2)患者的CI、SVV、PPV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上述指标记录完毕后,侧卧位行容量治疗,以CI增加百分比(△CI)≥15%作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的标准,将28例患者分为有反应组(R组)、无反应组(N组),记录容量治疗前(R1)、容量治疗后(R2)患者的CI、SVV、PPV以及MAP、HR的变化.结果 平卧位变为侧卧位前后(T1与T2相比)CI、SVV、PPV、MAP、HR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卧位与右侧卧位的CI、SVV、PPV、MAP、HR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17例,N组11例,R组与N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1相比,R2时刻R组、N组SVV、PPV数值均显著下降(P<0.05),MA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1与R2时刻的SVV变化值(△SVV)、PPV变化值(△PPV)均分别与△CI呈负相关.分别绘制SVV、PPV诊断机体容量状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0.813,SVV诊断机体容量不足的阈值为9.5、PPV为1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平卧位变为侧卧位不会引起CI、SVV、PPV数值的变化;SVV、PPV能正确反映侧卧位时体内的容量状态,能够指导临床容量治疗.

  •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作者:吴洁;马艳辉;范隆;张瑛;王天龙

    目的 探讨FloTrac/Vigileo提供的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与传统静态参数指导的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和G组,每组25例.两组麻醉诱导前按照3 ml/kg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术中通过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或静脉注射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素或去氧肾上腺素)分别达到以下要求,C组:中心静脉压(CVP)≥8 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80%基础值;G组:SVV≤12%且MAP>70%基础值.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h液体出入情况.观察患者术后1~3 d恶心呕吐程度,记录止吐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G组术中胶体液量[(710±61)ml vs.(464±45)ml]和总液量[(1427±76)ml vs.(1171±54)ml]均增加(P<0.05),G组患者术毕SVV值[(10.6±0.4)%vs.(13.4±1.0)%]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患者术后第2、3天恶心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第1天呕吐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术后追加止吐药物的患者例数较少(10例vs.3例,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提供SVV指导的术中GDT,可以减轻脑膜瘤切除术患者PONV的程度,减少止吐药物的使用.

  • 术后镇痛对子宫全切术后抑郁的影响

    作者:吴岚;王天龙;李京生;倪家骧;薛纪秀

    目的 评估术后镇痛在子宫肌瘤患者腹式子宫全切术前后抑郁情绪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子宫全切术患者140例,记录其年龄、病程、学历、家庭年收入等信息.于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时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抑郁评分(汉密尔顿评分,HAMD)及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NRS).结果 术后1周抑郁患者镇痛组20例,非镇痛组46例;术后1个月抑郁患者镇痛组30例,非镇痛组48例.术后1周时的HAMD评分与术前HAMD评分、术后1 d NRS相关(P<0.05);术后1个月时的HAMD评分与术前HAMD评分、术后1d及1个月时的NRS和GQOLI-74评分相关(P<0.05).术后1个月时的GQOLI-74评分与术前、术后1个月时的HAMD评分,术后1d和1个月的NRS评分,术前GQOLI-74评分相关(P<0.05).结论 术后疼痛水平可以影响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改善患者抑郁水平.

  • SiRNA抑制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电压依赖型钠通道Nav1.8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艳红;张宏;徐龙河

    目的 应用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原代培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观察SiRNA干扰DRG神经元基因Nav1.8表达的有效性.方法 根据RNA干扰的原理及SiRNA的设计原则,设计2个长度为21 bp的以Nav1.8基因为靶点的SiRNA(SiRNAa和SiRNAb),另选择相同长度的无义双链RNA作为阴性对照RNA.T7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体外转录合成SiRNA,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将SiRNA导人体外培养DRG神经元,于转染后48 h提取RNA,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Nav1.8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靶向Nav 1.8的两个SiRNA序列中,SiRNAa转染神经元后导致Nav1.8基因表达显著降低(48.32±6.84)%,SiRNAb使Nav1.8表达降低(23.32±3.19)%,P均<0.01,阴性对照SiRNA对Nav1.8的表达不产生影响.结论 利用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成功转染原代培养的DRG神经元,并诱导产生内源性Nav1.8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抑制.具有较高干扰效应的SiRNA片段可应用于抑制Nav1.8基因表达,进而研究Nav1.8的功能及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 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延;杜丽川;于剑锋;吴安石

    目的 观察丙泊酚镇静中辅以小剂量氯胺酮是否有利于改善麻醉和镇痛效能并减少丙泊酚和氯胺酮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00例,年龄28~65岁,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2组:P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PK组,给予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1%丙泊酚20 m加入氯胺酮50 mg配成约4:1的丙泊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注射.P组单纯静脉推注丙泊酚,以1.5mg/kg开始,每次增加0.5 mg/kg.PK组首次剂量为氯胺酮0.25 mg/kg,此时丙泊酚量按比例约为1 mg/kg,每次增加氯胺酮0.05 mg/kg合并丙泊酚0.2 mg/kg.所有患者注射至睫毛反射消失、胃镜插入时无明显肢体活动等反应时开始内镜检查,此时的静脉药物使用量记录为有效剂量.检查中如有明显体动或吞咽反射则两组患者均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术中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是否有注射痛;记录丙泊酚及氯胺酮有效剂量和丙泊酚总用量;记录有无托下颌、辅助通气,内镜置人时有无体动,意识恢复时间(后给药至呼之能应的时间),正常行走时间(意识清醒至能正常行走的时间).记录患者术中做梦、清醒后头晕及主观舒适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注射痛(80% vs.30%)、术中托下颌(30%vs.4%)及体动发生率(48% vs.26%)明显高于PK组(P均<0.05),PK组有5例患者术后述头晕.P组丙泊酚有效剂量[(2.15±0.37) vs.(1.05±0.01)mg/kg,P< 0.01]和总用量[(2.38±0.32) vs.(1.15±0.21)mg/kg,P<0.05]显著高于PK组,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检查,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 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单独应用丙泊酚或丙泊酚合用小剂量氯胺酮均可满足操作需要,但丙泊酚1 mg/kg合用氯胺酮0.25 mg/kg是更为安全可靠的方案.

  • 超声引导在家猪中心静脉置管教学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作者:赵磊;王天龙;肖玮;薛纪秀;刘清海

    目的 对比手术切开直视法与超声引导法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探索便携式超声在家猪颈内静脉穿刺和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雌性家猪2只,氯胺酮麻醉后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采用手术切开直视法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法实施颈内静脉置管,记录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成功穿刺的平均试穿次数、完整置管用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切开直视法颈内静脉置管用时25 min.有8位操作者采用超声引导法,分别对左侧和右侧颈内静脉实施穿刺操作8次,完整置管操作3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成功穿刺的平均试穿次数为1.9次,完整置管用时平均17 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家猪血流动力学教学模型中心静脉置管具有微创、快捷、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优势,将在麻醉模拟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氟比洛芬酯对下腹部手术患儿超前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淑敏;孙义;张析哲;周琪;宋健楠;梁晓东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下腹部手术患儿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20例.F组在手术开始前15 min,将氟比洛芬酯1.2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缓慢静脉注射;N组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术后2、6、12、24h患儿VAS评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镇痛药应用次数及人数,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皮肤瘙痒等.结果 与N组比较,F组术后2、6、12h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时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术后镇痛药应用次数及术后用镇痛药人数明显少于N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具有较强的超前镇痛作用,使手术镇痛维持时间延长,减少了术后其他镇痛药物的应用.

  • 不同方法根管预备后声波冲洗的临床观察

    作者:宋子元;谢咏梅;丁觉非;谢晨;钟晓丽

    目的 对不同方法根管预备后声波冲洗进行临床评估.方法 将142例患者166颗患牙,随机分成4组:手用不锈钢K锉组、手用不锈钢K锉+声波冲洗组、机用不锈钢K锉组、机用不锈钢K锉+声波冲洗组.手用不锈钢K锉采用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机用不锈钢K锉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比较4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情况、根管充填质量、根尖偏移和侧枝根管充填情况.15个月复查疗效.结果 各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波组与相应单纯手用和机用组间根管充填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波组侧枝根管充填率高于单纯手用(13.2%vs.2.4%)和机用组(11.9%vs.2.3%).术后15个月复查122牙,相应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预备后声波冲洗对降低术后疼痛及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无明显效果,但可提高侧枝根管充填率.

  • 不同穿刺点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解剖关系变化的研究

    作者:秦晓辉;张宏;米卫东

    目的 研究中国人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以寻找颈内静脉穿刺佳入路,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择需要中心静脉穿刺的择期手术患者280例,应用超声波扫描术测定甲状软骨上缘水平、环状软骨水平、第二气管环水平颈部3个平面双侧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的位置关系.结果 自上而下,双侧颈内静脉横径逐渐增加,双侧颈总动脉横径逐渐减小(P<0.05),颈内静脉从颈总动脉外侧逐渐移向颈总动脉前面,即动静脉夹角逐渐变小,动脉重叠率和静脉重叠率均逐渐增加(P<0.01),静脉未重叠量逐渐减小(P<0.01).同一扫描平面左右对比,右侧颈内静脉横径宽于左侧(P<0.01),双侧颈总动脉横径相似.在甲状软骨上缘和第二气管环水平,右侧动静脉夹角大于左侧(P<0.01),静脉重叠率小于左侧(P<0.01),3个扫描平面右侧静脉未重叠量均大于左侧(P<0.01).280例患者中共有13例存在一个或多个扫描平面颈内静脉在颈总动脉内侧.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右侧颈总动脉有9例(3.2%)已分叉,左侧颈总动脉有16例(5.7%)已分叉.结论 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的解剖位置存在较多变异.了解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有助于降低颈内静脉穿刺时误穿颈总动脉的发生率.

  • 模拟训练在中心静脉置管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肖玮;王天龙;赵磊;薛纪秀

    目的 探讨模拟培训对提高麻醉医师中心静脉置管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联合运用局部解剖模型和局部功能训练模型,对全国危重症麻醉管理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培训.培训形式为“简单授课+规范操作视频+单项练习+综合训练”,培训对象17人,中级职称及以上者占70.59%.对比培训前后理论考核的得分情况,评估培训后的操作能力及对培训形式和内容的满意度,分析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培训前中心静脉置管理论知识得分平均(66.5±16.2)分,培训后为(94.1±7.1)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793,P<0.01).培训后中心静脉置管技能操作得分平均(91.7±5.3)分,置管成功率为94.12%,操作时间平均(l0.4±2.9)min,达到熟练及以上者占82.35%.学员中对培训内容十分满意者占94.12%,认为培训形式优于纯理论讲课者达到100%.操作能力与年龄、职称、工作时间和所在单位年置管例数等级呈正相关,操作熟练程度与年龄、职称、工作时间呈正相关,操作时间与职称呈正相关.结论 模拟培训可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过程,易为学员接受,培训效果突出,在提高麻醉医生的专业理论、技能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小儿喉蹼患者麻醉诱导期的管理

    作者:辛燕;袁维秀;郭英;姜雨鸽;张宏

    目的 探讨小儿喉蹼患者的佳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经纤维喉镜、颈部X线或薄层CT确诊喉蹼的24例小儿患者的麻醉管理.结果 所有患儿在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手术的目的是解决通气问题.气管切开13例,其中6例术前先局麻下行气管切开后全麻,7例全麻插管后行气管切开;未行气管切开11例,直接在全麻下行气管内插管.诱导方式:快诱导经气管切口插管6例,快诱导经口插管7例,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诱导10例,1例先采用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诱导,第1次经口喉镜明视下插管失败后,面罩通气良好的情况下,改用快诱导,换管第3次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5例一次插管成功,10例两次插管成功,3例三次插管成功,平均插管时间12 min.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诱导期缺氧,但有13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明显偏高.所有患儿均安全完成麻醉诱导.结论 术前充分的气道评估、完善的麻醉前准备及良好的团队协作是先天性喉蹼患儿围术期麻醉管理的关键.小儿喉蹼作为已预料的困难气道推荐选用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比较安全.

    关键词: 喉蹼 麻醉 诱导
  • 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在胸段脊柱侧后凸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温洪;柳娟;岳云

    目的 采用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探讨胸段脊柱侧后凸患者与同龄无脊柱侧后凸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人深度是否存在差异,以确定其佳置管深度.方法 观察组为37例择期胸段脊柱侧后凸矫形手术患者,ASA Ⅰ~Ⅲ级,年龄16~40岁;对照组为40例无脊柱畸形的择期手术患者,ASA Ⅰ ~Ⅱ级,年龄16~40岁.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中路),在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时停止送入导管,再后退1 cm作为导管终留置深度.记录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时的导管深度及导管终留置深度;手术结束后24h内拍床旁胸片,确认导管位置.结果 观察组实际完成33例,2例中心静脉导管未放置成功,2例未做术后床边胸片.观察组患者身高、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37.9±24.5)vs.(168.2±9.4)cm,(52.3±14.1) vs.(68.4±11.7)kg,P<0.01];观察组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时的导管深度和终留置深度均小于对照组[(12.2±3.7) vs.(14.3±3.1)cm,(11.4±2.9) vs.(13.3±2.6)cm,P< 0.05],两组患者平卧位时测得的中心静脉压(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床边胸片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与心影的相对位置较好者29例(87.9%),基本位于上腔静脉入口水平,另4例(12.1%)则略偏浅,导管尖端与胸椎的相对位置则变化较大;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与心影和胸椎的相对位置均较好,导管尖端基本位于上腔静脉入口水平及第4胸椎上下缘范围内.结论 胸段脊柱侧后凸手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深度明显短于同龄无脊柱侧后凸的手术患者.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有助于精确定位导管尖端的位置.

  •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作者:冯鲲鹏;王天龙;岳云

    目的 比较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30例,采用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分为多巴胺组[3~5 μg/(kg·min),D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0.01~0.1 μg/(kg· min),NE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吻合前降支时(T2)、吻合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时(T3)、吻合回旋支或钝缘支时(T4)、吻合近端时(T5)、手术结束后(T6)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T2~T4为使用固定器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时的数据.术中搬动、探查心脏血压下降明显时,单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4~8 μg,记录T1~T6各组去甲肾上腺素的总用量和静注次数.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d、术后1周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记录每组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一般资料、围术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d、术后1周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时相的比较中,T3的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小动脉楔入压(PAWP),DA组高于NE组.两组T6时心指数(CI)都较基础值增高,每搏量(SV)无明显变化.NE组的外周血管阻力(SVR)基本维持不变,DA组有明显的下降.NE组在吻合血管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总用量[(40±5) vs.(60±25)μg,P<0.05]和静注次数[(7±2)vs.(13±5)次,P<0.05]小于DA组.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持续泵注去甲肾上腺素较持续泵注多巴胺加间断单次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更有利于维持术中循环稳定,可能与维持稳定的SVR有关.

  • 右美托咪定对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冯雪辛;冯鲲鹏;袁维秀

    目的 评估麻醉诱导前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60例全麻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20~51岁,终入选53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n=28)和安慰剂组(PLACEBO组,n=25).诱导前15 min两组患者分别接受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或等量生理盐水,随后靶控输注异丙酚(靶浓度为3μg/ml)、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BIS<60时进行气管插管.观察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麻醉诱导前和气管插管后即刻血浆中肾上腺素(E)与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 DEX组在麻醉诱导期间平均动脉血压及心率表现平稳,与气管插管前相比,PLACEBO组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在气管插管后即刻显著升高(P<0.05).插管后即刻DEX组血浆E和NE浓度明显低于PLACEBO组(P均<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血浆中E和NE的浓度,从而减轻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对患者更加安全.

  •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果的比较

    作者:包音;李天佐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足踝手术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12月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躁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前给予芬太尼1μg/kg,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7μg/(kg· 10min)负荷量后,以0.4 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P组靶控输注1 μg/ml丙泊酚.记录给药前(T0),切皮前即刻(Tl),手术开始后15 min(T2)、30 min(T3)、45 min(T4),及术毕(T5)、术后1 h(T6)时OAMS评分,BIS值,血流动力学参数(MAP和HR),呼吸参数(RR和SpO2).记录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口干、注射痛发生率.术后用测试卷记录患者对镇静满意度.结果 两组切皮到手术开始45 min OAA/S评分明显低于各自基础值(P<0.05),D组OAA/S评分在手术开始45 min明显低于P组(P<0.05).P组的呼吸频率及SpO2在镇静期明显低于D组(P<0.05).其他临床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的镇静和镇痛是安全可行的,没有明显的循环和呼吸抑制,是合理的辅助用药.

  • 福辛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建华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选用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患者意义重大.我院使用福辛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2级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2级诊断标准的100例高血压患者.

  • 宁血饮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牛晓妉;乐园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无任何明显起始或基础原因的单纯外周血小板计数< 100× 109/L[1].儿童急性ITP治疗初始目的是迅速提高血小板计数到一个安全水平,然后维持适当安全的血小板计数.目前西医治疗儿童急性ITP的主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丙种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TPO受体激动剂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对于急性ITP,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

  • 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阎雁宏;薛纪秀;马艳辉;尹橙;李冰

    顺式阿曲库铵是近年来研制的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为阿曲库铵的1-R构型和1 '-R构型的顺式异构体[1].与阿曲库铵相似,它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运动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而发挥作用.由于其既具有与阿曲库铵相似的代谢途径和药理作用,又具有与维库溴铵相似的对循环影响小的优点,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甚至还安全地应用于肝肾功能明显不足、高龄和儿童患者[2].现就影响其药效的因素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穆珊珊;吴安石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可导致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增多、康复延迟、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并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和远期生活质量.有的甚至可能持续数年,终发展为老年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1].发生POCD的骨科手术患者,在早期,躁狂型POCD患者不配合治疗,不恰当的肢体活动会造成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而抑郁型POCD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性降低,易并发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晚期,POCD则会降低患者的手术疗效,增加术后死亡率.并且骨科手术相对其他非心脏手术具有更多的POCD高危因素,POCD发病率更高.现对骨科POCD相关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 瑞芬太尼致术后急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庆芳;兰飞;王天龙

    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消除快、持续输注无蓄积、不影响肝肾功能、对术后清醒和恢复无不良影响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但长时间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停药后,镇痛作用迅速消失,造成术后急性疼痛的出现.由于在患者经历疼痛后处理非常困难,所以防治瑞芬太尼术后急性疼痛尤为重要.现就瑞芬太尼镇痛机制、致术后急性疼痛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止血药的局部应用

    作者:王晶;吴安石

    出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创伤和手术操作造成的出血和渗血,有时不仅难以控制,还会带来严重的临床后果,所以止血治疗极为必要.近年来,多种不同机制的止血药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给药方式多样但以静脉给药为主.然而有时全身用药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加大了术后血栓形成的几率,尤其对于有栓塞病史的老年患者.所以,人们对止血药的局部应用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对止血药在不同手术中局部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丙泊酚静脉全麻致躁狂和攻击行为1例报告

    作者:袁建虎;张晓艳;李天佐

    患者 男,17岁,因"肛旁肿痛加重4d"于2012年10月3日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CEA)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体重90 kg,身高178 cm,ASA Ⅰ级,既往体健,心、肺查体正常,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9.2×109/L,中性粒细胞0.81,尿糖(++),余正常;心电图示窦速112次/min;直肠彩超示肛旁皮下软组织深方中强回声(坏死性筋膜炎不除外).患者入室开放静脉通路血压123/83 mmHg,心率108次/min,体温38℃,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100%.

  • 妊娠合并胶质瘤患者行剖宫产及胶质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1例报告

    作者:马艳辉;王天龙;吴洁;王克杰;葛明非

    患者女,25岁,68 kg,因"头痛1个月余,视物不清20余天"入院.诊断:颅内占位,胶质瘤可能性大;妊娠34周.入院查体:血压(BP) 115/70 mmHg,心率(HR)78次/min,体温36.4℃.患者既往体健.心、肺、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凝血功能正常.术前两次腹部超声检查均提示单活胎,头位.头部磁共振示左侧桥小脑区及左侧侧脑室颞角、枕角旁巨大占位,轻度脑积水.胎儿检查未见异常,胎心率140次/min.拟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先行剖宫产术后进行开颅胶质瘤切除术.

  • 麻醉诱导期间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致皮肤反应1例报告

    作者:王佳艳;郎宇;王天龙

    患者男,67岁,因"排尿困难2个月余"于2012年8月12日入院.体重67 kg,身高176 cm.ASAⅡ级.既往史: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30/90 mmHg,心率68次/min,呼吸18次/min,体温36.4℃.全身皮肤、颜面无潮红.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跳、反跳痛.肾区无叩击痛.B超示膀胱腔内直径1.7 cm,强回声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提示膀胱结石.入院诊断:膀胱结石.拟于2012年8月15日在静脉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

  • 北京市通州区居民传染病相关健康素养及行为调查

    作者:刘秀军;刘慧;李洪军;陈立新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日趋密集且流动性强,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传染病防治形势严峻.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的意识、知识与技能对于该类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健康素养作为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反映了公众获得健康的能动性.为了从传染病防治角度测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建议,我们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对北京市通州区公众的传染病防治相关健康素养及行为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 北京首钢职工男女两性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特点研究

    作者:关欣;王宽婷;韩淑玲;王秀茹;丁艳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SPA)是指中轴、外周关节受累的一组疾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其特点是炎性下腰痛伴明显晨僵.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常导致误诊误治,继而出现腰背强直、活动受限、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早期诊治SpA,可以改善预后[1].我们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首钢公司17岁以上的在职和退休职工进行了有关SpA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筛查出的Sp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丙泊酚、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在肥胖患者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杜威;冯泽国

    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中采用无痛麻醉术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肥胖患者由于肥胖和自身气道的因素使其麻醉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在静脉全麻术中肥胖患者较正常体重者的呼吸抑制和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增多[1].建立合理的麻醉方案对于肥胖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尤为重要.对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门诊100例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肥胖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代谢指标的控制效果

    作者:土旭东

    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快速增加至2010年的9.7%[1].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8万人直接死于糖尿病[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被公认为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约占全球疾病负担的63%[3],糖尿病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4].选择2012年4~10月在我院综合门诊部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5],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进行正规治疗指导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分析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并发症控制的效果,报告如下.

  • 喉罩在立体定向深部脑电刺激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田肇隆;查鹏;王小华;王天龙

    喉罩作为一种较新型的声门上通气方式,近年来在许多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1-4].功能神经外科在立体定向深部脑电刺激手术(deep brain stimulator,DBS)方面发展很快[5,6],由于立体定向手术对麻醉有特殊要求,针对其特点,我们于2012年1~12月将喉罩全身麻醉用于DBS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基层医院101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指征临床分析

    作者:吴立华;伊丽努尔·伊力亚斯

    近年来,以腹腔镜、宫腔镜和阴式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妇产科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现回顾分析我院2002-2012年101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类型及并发症情况,总结适合基层医院的妇科腹腔镜手术适应证,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报告如下.

  • 28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秀;李承惠;贾山;王连杰;赵团结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肠病,表现为持续困难的、不频繁的或不完全的排便感.普通人群便秘患病率为2%~30%[1],其中多数为功能性便秘.所有年龄均可发病,并向年轻化发展,以女性居多.该病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影响因素众多,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且长期使用泻药副作用愈来愈多,还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我院自2010年以来应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28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前检查的研究

    作者:张磊;张烨;郭楠;刘亚庆;刘素芳;庄光艳;范道旺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对输血前检查3项的影响,建立AIHA患者血液标本的研究性实验方法及交叉配血策略.方法 对392份AIHA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鉴定、DAT分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免疫史,分析试验结果并选择盐水介质直接离心法、LISS/Coombs卡、经典抗人球蛋白试验等不同方法进行抗体筛选、鉴定及交叉配血.结果 392份AIHA标本中338份(86.2%)为温自身抗体,17份(4.3%)为冷自身抗体,37份(9.4%)为混合型自身抗体(温+冷自身抗体),其中45份同时存在同种抗体;48份自身抗体具有类特异性,344份自身抗体无特异性(全凝集素);交叉配血方法选择LISS/Coombs卡相合21份,试管法LISS-IAT相合22份,经典抗人球蛋白法相合218份,配血均不相合153份.结论 对于AIHA患者血液标本应建立完整的输血前检查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合的交叉配血方法,保障临床输血的及时、安全和有效性.

  • 北京地区献血人群ABO亚型研究

    作者:许志远;王涛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献血人群中ABO亚型分布特点及在ABO亚型中不规则ABO抗体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2009-2012年的1 020 404份献血者血样进行ABO定型,对于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样采用试管法正反定型、吸收放散等血清学试验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并分类.结果 检出511份ABO亚型血样,常见亚型为A2B (242份),占人群总数的2.37/万,确认其他ABO亚型(包括类孟买型)共计269份,占人群总数的2.64/万.ABO亚型中分别检出不规则抗-A、抗-B(同时存在A抗原和抗-A抗体或B抗原和抗-B抗体)205份,分别占84.9%(174份)和15.1%(31份).结论 北京地区中国人群中B亚型多于A亚型;A亚型产生抗-A抗体的比例明显多于B亚型产生抗-B抗体;ABO血型定型中存在的不规则抗体现象提示ABO亚型的存在;各种AB亚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期望值,提示A、B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

    关键词: ABO血型 亚型 献血者
  • 输血相容性检测疑难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者:赵晖;钱筠;王志敏;肖玉;吴炜;杜雪冰;刘元波

    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是安全输血的有效保障,包括献血者、受血者ABO、RhD血型,受血者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实验,缺一不可,是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现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68例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报告如下.

  • HLA抗体在北京地区无偿献血已育妇女的分布情况

    作者:王东梅;高颂明;王丽君;张可莹;倪蕾;单小燕

    目的 了解HLA抗体在北京地区无偿献血已育妇女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招募无偿献血群体中有生产史而无输血史的妇女95名,使用HLA抗体筛选试剂进行检测.结果 95份血清样本中,HLA抗体阳性26份,阳性率为27.4%.其中怀孕1次、2次、3次及4次以上的人群中,HL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8.5%、29.6%、31.0%和33.3%.结论 无偿献血已育妇女中HLA抗体的阳性比例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随怀孕次数增加,HLA抗体阳性率呈升高趋势.对无偿献血已育妇女进行HLA抗体筛查十分必要.

  • 麻醉新技术、新理念推动骨科手术围术期安全与术后转归

    作者:王天龙

    在过去的10年中,骨科手术的发展更多体现在新材料的应用与微创技术的进步上,进一步应用脊髓功能的实时监测以确保脊柱手术后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尽管出现上述进展,骨科手术方法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速,合并多种疾病的接受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急剧增加,给患者术后完全康复与术后转归带来严峻挑战.麻醉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与应用,在推动骨科手术发展以及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改善术后转归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 骨科手术围术期急性肺栓塞的防治

    作者:米卫东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栓塞2个肺叶及以上者,或虽少于2个肺叶但伴有明显血压下降(收缩压<90 mmHg或下降40 mmHg/15 min)称为大面积肺栓塞,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严重低氧血症及休克.PE的发病率在国内目前尚缺乏详尽的统计数据,在美国为3.5‰,在欧洲为0.5‰~1‰,其病死率很高,主要死因为右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 头颈部骨科手术与围术期气道管理

    作者:王天龙

    头颈部骨科手术的特殊性体现在对气道管理的挑战,主要与以下3种类型的手术相关:①颈椎外伤后内固定手术,特别是由于颈椎骨折造成的脊髓损伤;②因颈部畸形、椎管内肿瘤或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行颈椎前路、后路或前后路的手术;③寰枢椎畸形的矫形手术等.这些手术对诱导期及术后的气道管理均构成挑战,应对不当将引起严重的上呼吸道并发症,甚至出现患者因窒息而死亡.以下将从每类手术对气道管理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逐一分析,以期降低气道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植入综合征

    作者:吴安石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one cement insert syndrome,BCIS)是指在植入骨水泥后发生的急性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心肺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骨水泥在髋关节置换术常用到,经历此类手术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在一些医院的统计中,患者的平均年龄达到57岁.老年患者器官代偿能力下降,应对骨水泥反应的能力远不如年轻患者,在骨水泥植入过程中容易因心肺功能代偿不全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 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麻醉选择与管理

    作者:李天佐

    从提高生存质量的角度考虑,手术是老年人下肢骨折治疗的优先选择.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甚至全髋关节置换术已越来越多地被采纳.老年人手术及麻醉本身具有特殊性和高风险性,集中表现为:①重要脏器功能退化,且多并存相关疾病;②老年人平时服用的各种药物可能对手术和麻醉产生影响;③髋关节置换术相对时间较长、创伤大,而老年患者对失血和容量的波动耐受能力差;④围术期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⑤术中骨水泥反应对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风险较大;⑥围术期抗凝治疗对手术和麻醉均可能产生影响;⑦围术期卒中风险较高,特别是术中持续低血压、低氧和机械通气等;⑧术后认知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北京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